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范文1
关键词:古诗教学 信息技术 古诗意境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葩。它在我国文学史上曾建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殊成就,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为继承我国古诗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审美情趣与艺术追求。因此,我国中小学教材中选取了大量古诗,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美的感染与熏陶。传统的古诗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演,学生看。古诗教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枯燥的古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如临其境中学习知识,受到美的熏陶。
一、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对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视听结合、形声并茂、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所学古诗产生浓厚兴趣。如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课前教师先用扫描仪将课本上的彩色图片输入电脑。课堂上,教师提问:我国唐代有哪三位著名的诗人?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生平及其作品情况?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学生此时兴趣很高。教师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李白有一首诗被后人赞为“惊风雨而泣鬼神”,谁能告诉老师,是哪一首诗?此时,学生有的摇头,有的深思,没人回答。这时,教师用视频编辑推出那张彩色图片,图上是长江三峡,一只小船顺流而下。在学生欣赏、讨论的基础上,播放范读录音,并插入切合课文内容的音乐。这样的导入,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趣。
二、借用多媒体理解古诗大意
在理解古诗大意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对照课文注释,分组讨论,基本能搞清这首诗的字面意思。然而,对古诗意思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表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挖掘其内涵。比喻题目中“发”的意思,学生理解为“出发”自然正确,可李白为什么从白帝城出发呢?他又是因何到白帝城的?学生对此往往忽略,可这是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在此,教师可用多媒体的虚拟现实手法,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情景。使学生知道李白当时因遭贬,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再如学生在诗中第三句“啼不住”,往往只知其词意,不能理解其神妙。对这一问题,教师可通过其它媒体剪辑这样一段录像:盛夏时节,有位小同学坐在飞快的汽车里,行使在林阴路上,两旁树木茂盛,蝉鸣悦耳。老师问:假如车上坐的同学是你,你有什么感受?使学生体会到蝉声,树声。车又跑得快,使得蝉声树影在耳间成为“浑然一片”这样一来,使心存疑问的学生豁然开朗。
三、电教媒体领悟古诗意境
学习古诗,要欣赏意境才能得到诗的精华。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领悟古诗意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一)巧用投影,赏析语言
古诗的语言精美、凝结,极具蕴涵。古人在运用时可谓惜墨如金,费尽心思,乃至于“吟安一个字,抢断数茎须。”正是在推敲比较中去胡存精,臻于完美的境地。古诗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语言,从而使学生进入诗中描写的意境。如《早发白帝城》,学生知道表达了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教师在此可设一问:诗中那些词句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喜悦畅快的心情呢?学生先后找出词语“千里”“一日”,句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而对于一、二句中“彩云间”“还”字忽略了。教师可出示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并配以喜悦畅快的音乐。学生通过思考,领悟到“彩云间”告诉我们两个内容:一是写出了白帝城的地势较高,这为下文船走得快作了铺垫;二是写出李白起程的时间。诗人在曙光初灿的时刻,匆匆的告别了白帝城,足可见诗人当时心情的兴奋,而用“彩云间”一词,含蓄而凝练。对于“还”字,学生已经知道是“归来”的意思,然而江陵非李白的家乡,作者为何用了“还”字呢?学生经过细细体味,领悟到:江陵虽不是李白的家乡,但对忽蒙遇赦的李白来说,这时的江陵却如家乡一样。学生因而体会到作者用字的生动传神,也由此进入诗中意境。
(二)巧用录音,渲染气氛
音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学中恰当运用音乐,能够较快使学生进入诗中意境。如《枫桥夜泊》,全诗格调苍凉、沉郁,课前老师选择一段低沉、舒缓的音乐,在老师朗读课文时播放,使学生自然的体会到作者当时心境的孤寂忧愁。为使学生进入意境教师接着提问:作者为何这样孤寂忧愁?学生必须联系作者当时处境及夜泊时周围环境进行考虑,这样对笼罩全诗的忧郁氛围就有了深刻领悟。
(三)巧用灯片,展示形象
列宁指出:人们的认识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学生的认识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监于此,古诗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古诗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使之会意、入境、动情。如学习古诗《江雪》,可用灯片演示诗中描绘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只有孤伶伶的一叶小舟,小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鱼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感觉到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鱼翁的生活是如此孤寂,从而进入诗中描绘的幽静寒冷的意境。
电教媒体的运用,使古诗教学如虎添翼。合理使用电教媒体,创设诗的意境,也是每位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参考文献: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范文2
我国的古诗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它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在古诗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掌握古诗教学的重难点,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和思想感情的变化。所以教学古诗词让学生不断的提升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和感悟诗境。那么,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呢?谈一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掌握读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反复诵读,正如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要掌握读的技巧和奏。
1、读准字音。很多时候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它的读音、含义都不大一样。教者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读准字音,感受它的不同用法。例如《鹿柴》中的“柴”读zhái不读chái;“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在诗中国因果连词,当“因为”讲,不是现在坐车的坐。:《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衰’’读“shuai",但古读音应该是“cui”,2、掌握节奏。古文的句式很特别,读的时候在哪里停顿,需要我们用心去掌握,稍不注意就会改变句子的意思。节奏如果不和谐,就无法掌握句子的意思,会导致无法理解。所以我们要标出正确的节奏,掌握停顿。3、读出韵味。我们朗读的目的就是要从中理解和掌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感情基调,达到正确的朗读方法。如在教学《长歌行》这首诗时,就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先是对春天景物的赞美,接着写出秋天即将到来时的无奈,最后作者心生感叹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以在读的时候教者就应该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真实情感,从而体会作者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的意愿。
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意
一首诗都有它的重点语句,往往重点语句能反应出这首诗的中心或思想情感,它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衬托出情感所在和强烈的意愿。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抓住重点语句作为突破口,体会情感。例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时,作者在诗的开头,就巧妙用了一个“辞”字,把当时李白告别白帝城时的情境写得十分朴实而自然,然后用“千里江陵一日还”来进行对比,强烈的表现了作者轻松愉悦之情。猿的叫声用“啼不住”来形容,可见作者内心的喜悦。通过这些重点句的熏陶感染,写出了当时的情境和作者内心的愉悦。使学生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重视语言积累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范文3
一、反复吟诵,感品其味
诗有诗味,诗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听之悦耳,细品有音乐之味,其诗句在用词上精炼、准确、含蓄、细品回味无穷,余音萦绕。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古诗时,教师范读,若能读出诗味来,可以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起到声情并茂的作用。学生若能反复吟诵好古诗,可以增强语感,提高理解能力,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其诗味最浓之处,体现在抑扬的韵律和顿挫的节奏上,如朗诵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五言律诗,按诗的意境,根据诗的内容,从顿挫的节奏上来讲,五言是顿,其中“欲穷”,“更上”两个词的停顿时要读出“拖音”。从韵律上说,前两句要读得平缓,后两句要读得激越些。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对于七言古诗的朗读节奏是三顿,其节奏主要表现在停顿和快慢上,同样应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节发展来取不同的快慢形式,这里需注意一下;如果诗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稍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若表达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其速序可采取中等为宜,这些勿须说明,我们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读出来既可。如课本中于谦的《石灰吟》应这样读: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要边吟边想,悟感其情
有的古诗中有画,画中含情,情中带寓意。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及时善于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把诗句变为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领悟诗意,领悟诗人之情。
千古绝唱李坤的《锄禾》一诗,就是一幅田园劳作图,画面上展示的是“一轮烈日当空,赤膊耕作的农夫,滴滴汗水落到灼热的土地上。”画意是“严寒酷暑,风霜雨雪,农民终年辛勤劳作。”知此景此情,就可以领悟到作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慨叹之情。同时,不仅表达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也反映出了心中的不平,对骄奢、腐败的愤慨。
三、熟吟背读,感其美意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范文4
一、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学可以布置学生预习。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古诗的预习中,传统教学一般是查诵读、查解词、查对诗意的理解、这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是有帮助的,但它却忽略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在布置古诗预习中加了一条即:学生利用能找到的一切资料去了解诗人的生平,包括诗人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习惯等,同时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对诗意进行简单的注解,养成他们边读、边想、边圈点的好习惯。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对学习古诗的热情有了,还能够让他们广泛地阅读一些书籍,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诗词意思的理解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做也很好的贯彻了我校“先学后教,提升能力”的理念。
二、在理解诗意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而,我在教学古诗词时,先布置孩子们预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则授予学生自读的方法,让他们掌握阅读古诗的一些具体方法。在指导学习诗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试一试,知不足然后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时,就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习。先自学,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特别提醒注意“独、异、逢、倍、遥、少、”等重点词的意思的理解;再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然后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来讲讲诗意,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必须发言,还可以互相补充,最后评出优胜小组,并请优胜小组的代表介绍学习古诗的方法、经验,这样每个同学都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诵读古诗对于学生进入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愉悦,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发挥学生的阅读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若注意引导,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会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就会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学会了古诗。在古诗的诵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并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教学古诗之前,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诗词的诗人创作的背景,在学习中把诗词的意境和创作背景联系起来,学生自然就会与诗人产生共鸣,确定情感基调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时语速可平缓些,语调可略微低沉些,要读出思乡的情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要以豪迈的语气去诵读,体会到河山的壮丽,诗人的喜悦之情;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要以喜悦的自由的语气诵读;陆游的《示儿》要突出诗人的悲痛心情与悲壮的气概。这长此以往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诵读古诗的水平,又在诵读中体会到诗人的思维感情,还学到古诗的诵读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在悟诗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诗虽说只有寥寥几十字。但作者的情感,需要表达的内容极丰富。因此古诗教学重点放在情境创设上,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教师在这方面要精心设问,精心安排各种环节,让学生去领悟,通过努力去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典诗词与中国画的联系历来十分密切,不少中国画更是一首无言的诗,而不少古诗本身就是一幅有声的画。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掘诗中的画意,把诗转化成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加深理解,也在动手作画的过程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学生初步理解这两句的意思后,我要求他们根据诗句内容画出一幅作者远眺江面的图画。有位同学画了极目远眺的诗人,消失在浅蓝色空际的孤舟,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我组织学生讨论在这张画中能不能只画“孤舟、长江水”而不画诗人呢?联系实际,自己或家人送亲朋好友会怎样做?有人说送远方的客人爸爸妈妈有时送到家门口,有时还会送到车站,握手、说互相珍重的话道别,直到车子走远,还在挥手……经过讨论,最后统一了认识,诗人的翘首凝望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中的意境也迎刃而解。
五、在学法指导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范文5
一、背景引入
虽然小学生的年龄比较低,生活阅历比较少,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学生对人生态度的理解能力,处于低年龄的学生需要一些历史案例来丰富他们的人生观,指引他们做出自己的判断。所以要想让学生充分掌握一首古诗的意境,在学习之前要让学生了解古诗创作的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尤其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类的古诗,更应该让学生提前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背景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例如,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述杜甫的生平,特别是在被贬之后的人生经历,向同学们介绍“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中有许多的政治抱负,但是因为仕途不顺被贬至边外,但仍然没有忘记关心国家的安危。在自己被贬流落之时听到河a河北被官军收复的消息欣喜若狂,在这种情况下写了此诗”。
同时,教师应简要向学生们介绍唐朝“安史之乱”的相关情况,让学生们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特别是当时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学生们只有掌握了这些背景材料才能够理解杜甫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才能体会到“忽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境。
二、多媒体渲染
对于一些纯粹的写景、写物的诗,要想在简单的几行文字中体会到诗中的意境非常困难,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场景和情感没有经历过,就更难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这一手段,帮助学生们理解诗中的意境。多媒体具有多重功效,可以利用图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来渲染整首诗的意境,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的《鹅》,没有看过的同学们无法想象到一只鹅“曲项向天歌”的情境,老师可以在网上搜一些鹅在水中游动的图片向学生们展示,同时简单介绍“鹅”这种动物的习性。让同学们通过这首诗掌握这种动物的相关情况,想象到一群鹅在水中游动的场景。
还可以借助音乐来渲染诗歌的氛围,把诗歌的意境表现出来。在讲解《早发白帝城》时,诗歌的韵律朗朗上口,读起来就给人以清新明快、舒适畅达的感觉,再配上恰当的音乐更能使诗的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教学时,我选择了一首琵琶和古筝相配合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在朗读时倾入感情,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而变化声音的轻重,这样会使人感受到两座高山间,一座轻快地小舟和着清脆的猿啼声顺流而下,在绚丽朦胧的朝霞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静。音乐的效果能够拨动人的情绪,让人身临其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意境。
三、扩充想象
诗的意境不是简单地浮现在诗的表面的,它需要人们透过诗句来揣测诗人的写作意图、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所以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对学生日后对诗歌的把握与理解有重要的作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采用各种方式扩展同学们的想象力。
扩展想象力最常见的方法是古诗的朗诵,学生们初次接触古诗时不理解古诗的意思,不知道诗中常用的意象,甚至不知道古诗从哪里断句。但是通过朗读和教师的解释后理解了古诗的大概意思,明白了古诗要表达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结合古诗的写作背景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头脑中想象着此刻发生的事情,这对理解古诗的意境非常有帮助。例如,学习《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学生们在反复朗读中能体会到初春到来时,“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以及“船”的意象会在脑海中闪烁,意境非常的明晰。
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诗中的意境,通过逐步递进的思维引导,让学生们逐渐掌握诗歌中的内涵,体会到诗歌的意境。例如,学习《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在讲述完诗歌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后,向学生简要解释古诗中比较生僻字的意思,之后便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理解诗歌的整体内容。在同学们都确定了解诗歌的整体大意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意境的想象。比如问学生诗人穿着怎样的鞋子,他走在什么上面,做了什么,没有人开门后他看到了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们逐渐梳理了古诗中的情境,想象到了诗中的意境所在。
四、情景演示
情景教学虽常用于语文教学中,但是古诗教学中较少引用情景教学,一来比较占用时间,二来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局限。但是情景演示对于学生了解掌握古诗的意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把古诗中的情景编排成情景剧进行表演,这样学生们可以切身体会到诗中人物的心情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上面提到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学们掌握了“安史之乱”结束对人们生活的解脱,了解了杜甫一家尤其是杜甫本人听到这一消息的喜悦之情,所以可以将诗中的情境编排成情景剧进行展演,让同学们感受诗的意境。“四川偏远山区的一个破草房里,丈夫孤身一人读书打发时间,妻子坐在门前的石墩上缝补破烂不堪的衣服,孩子们穿着破衣烂衫光着脚在寻找可以吃的东西,贫寒的生活使得家里的每一个人一筹莫展,村里忽然传来官军收复了蓟北,一家人欣喜若狂,妻子的泪水不再流了,丈夫胡乱收拾着诗书准备离开,一家人顿时饮酒高歌欢庆可以回到自己的故乡,立刻动身穿过了巴峡巫峡,经过了襄阳转向洛阳”。同学们可以扮演杜甫一家人的角色,同时配有剧中解说,这样演示出来,同学们更能理解杜甫一家人当时的喜悦心情、切身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了。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268-01
1 古诗教学的现状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是最主要的问题,一些教师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程度进行讲解,造成了小学生们学习古诗的障碍,对古诗所处时代、社会环境、生活特点、语言习惯等都不了解,总是觉得和自己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让小学生难以理解以及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对古诗的特点、诗人的生平及文学风格、特定的历史背景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解决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扫除教学过程中的种种障碍。教师要找到古诗教学中的突破口,让学生们真正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怀,排除对学习古诗词的厌烦情绪。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1)枯燥乏味的“演讲式”。“演讲式教学”让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孩子们不知所云,处于一种迷茫状态,因为孩子们的知识储备量有限,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2)破坏诗歌的整体性。老师在古诗教学中往往肢解语句,重点放在就某个字词做讲解,且要求学生记住,在检查学生理解得如何时一般用问答法,一问一答之中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性,使学生们无法很好地领会诗的意境。(3)一板一眼的翻译法。古诗具有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才能深刻体会其意境。可有的老师却一味地照搬教案、翻译工具书,进行字面的直译,不加入任何情感,小学生根本体会不到诗的意境,只会背,不会理解。
2 提高小学古诗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引发学习热情的导火索,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来展开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精美的图片、优美的音乐,以及动态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引入古诗描绘的意境中。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大都比较浅显,且富有生活气息,如《小儿垂钓》《咏鹅》《蝉》等,在教学这些古诗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关于这些诗歌的动画视频,可爱的卡通形象、生动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古诗的内容,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意境。再如,教学《山行》《早发白帝城》等有关景物描写的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每一句诗句的大致意思画出相应的简笔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的热情高涨,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学生会在绘画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对诗句的认知更加清晰。此外,在动手又动脑的过程中,学生对古诗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探索和发现,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2.2 以读代讲,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内容简练、优美,对称、押韵的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诵读是学习古诗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小学生要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加强感悟,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多引导他们体会和感悟字里行间展现出的语言美、旋律美、意境美。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按照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包括范读、听读、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等。不论采取哪种诵读方式,教师都要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握诗句的停顿、重音、声调,使他们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音乐美。与此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纠正字音,了解古诗的平仄,以便他们读准诗句的节奏,进而体会出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我们要相信,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循序渐进的诵读,会逐渐领悟古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也能体会到诗歌的意境美,并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多种古诗诵读方法,也为他们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 引导学生领悟古诗中的情感
诗歌是作者寄托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可以说,古诗词的灵魂就是蕴含在其中的情感,而要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提高综合素养,教师必须要引领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发挥古诗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熏陶和感染学生。首先,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意象是客观物象和作者主观感情的有机统一体,承载和寄托了作者的感情。抓住作者在诗词中为我们描绘的意象,往往能体味出其中蕴含的情感。比如,在《滁州西涧》中,作者通过幽草、山涧、黄鹏、深树、渡口、孤舟这些意象创设出一个幽寂凄清的意境,抒发了他孤独的感情和无人理解的痛苦。其次,让学生知晓古诗词中常用的抒情方法。古诗词虽然可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但常见的抒情方法不外乎两种: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把自己的感觉和感情抒写出来,像李白的《汪伦》最后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直接写出他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做到情景交融是古诗词间接抒情最常见的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绘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古代诗词中极为常见。
结语
总之,古诗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素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体会,逐步帮助他们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