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投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介投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介投放范文1

华通明略研发总监谭北平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营销科学分析服务,对中国市场的营销数据分析具有个人独到的见解。

大视频时代 大胆跨屏投放可取得高回报

“在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在变化,媒介环境也在不断多元化。总结一下中国这十年来的传播方式的改变,第一是人的资讯模式的改变,从电视、报纸的资讯模式开始向互联网、手机端展开。第二就是人的生活形态的改变,从空间角度来说,人的生活形态空间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碎片化改变。随着整个资讯模式越来越多元化,消费者的选择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仅视频方面,消费者每天都面对着多种屏,在家有电视屏,上班会看到楼宇电视屏、电脑屏、手里还拿着个手机屏,这些屏都能够播视频。除了这些屏之外,在中国还有很多的屏,卖场LCD屏、户外LED屏、地铁屏、公交屏、电影屏,其实有很多很多的屏幕,都能在不同的时间点接触到不同的消费者。”谭北平认为,媒体多元化和碎片化是全球不可逆的趋势,能够播放视屏广告的屏幕越来越多,人们已经进入一个大视屏时代。“根据Millward Brown的研究,目前在中国,有三个最主流的视频广告,就是传统电视、互联网视频和楼宇视频,三者共同组成了大视频的概念,并取代了传统电视的概念。”

在大视频时代,只选一个媒体显然是不够的,谭北平认为:“在一个大视频的环境中,我们要思考的不是先要满足传统电视多少量之后,再用剩下的钱做别的媒体,而是将传统电视、户外视频、互联网视频组合来看如何实现更大的优化,在组合的过程中能否实现到达率的最大化以及到达成本的最低化。”

“在大视频时代,拥有电视、互联网视频、楼宇视频的重型媒体武器,并采用多屏混合投放的策略,可以帮助广告主增加到达率,增加到达频次,协同增强效果,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帮助广告主节省预算。勇敢地转向混合媒体策略,其实会给很多的企业和品牌带来更高的回报。”谭北平教授指出。

运用MixReach 有效实现大视频整合投放

了解到大视屏环境中跨屏投放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整合投放这些屏,获得高效果回报呢?

对此,谭北平提出了看法:“在这么多屏的情况下,关键是看两个机制。第一条,增加到达率。因为有很多人已经不看电视了,必须用其他的屏来增加补充到达。第二条,增加频次。频次的意思是,你可能在电视上看到一次,然后在上网时又看到一次,上下班等电梯时又在楼宇电视上看到一次,看到同样的广告,频次在增加,效果也在增加。以往我们用电视投放,广告需要至少3?5的沟通才会产生效果,但是电视费用非常高,单纯用电视打频次,需要昂贵的费用。如果改用楼宇电视屏和互联网屏打多频次到达,也是一个非常可取的策略,成本费用要低很多,具有特殊成本优势。”

谈及如何在三屏中进行预算分配,谭北平先介绍了GRP这一测量标准。“GRP,Reach Frequency,测量的是每次沟通到每个人,到每个人的次数和与谁沟通的问题。不同的GRP基础上可以进行更多的添加更多的变量。有越来越多的屏幕开始测量GRP,电视和楼宇视频有KanterMedia的infosys系统,互联网有秒针在提供GRP的系统。有这样一些GRP的系统,就为我们做跨媒体的规划提供了基础, 秒针的Mixreach这个系统就是把每一个媒体GRP系统融合在一起,统一规划。有了Mixreach系统,我们帮大家可以看到在不同投放的情况下,最终对效果的影响是什么。”谭北平表示,目前已在Mixreach系统内模拟了目前投放量和投放金额最大的电视、互联网和楼宇电视这三个屏,拿市场上平均的价格和七个常见的行业计算到达率,用不同投放比例在这三个屏上,得出的结果迥异。

“预算较高时,混合投放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或者降低费用。可以说,当有足够预算的情况下,进行电视、互联网视频、户外电视楼宇LCD三屏混合投放,不仅能提升广告到达率,也能够增加频次到达率,并且能帮助广告主节省媒体预算,一举三得。”谭北平进一步解释,模拟结果显示,如果把百分之百的预算投放在电视上,同样的费用做到3+,到达率是40%;如果把同样的费用进行分配,做电视80%、互联网10%、楼宇电视10%的组合,即“811”组合,1+的到达率能够从62%快速增长到73%;如果把同样的费用投放60%到电视,20%到互联网,20%到楼宇电视,也就是“622”组合,1+的到达率从纯电视投放的62%增加到77%,3+到达率从40%增加至50%;如果使用的是“433”组合,把同样的费用进行分配,做电视40%、互联网30%、楼宇电视30%的组合,1+和3+的到达率分别能增加到78%和52%,相比百分百电视的投放,增加了26%和30%的巨大幅度。

此外,数据显示,多屏混合投放还能节省媒介费用。如当使用“811”组合时,相同的到达率能省25%的钱,“433”组合能省41%的钱,只要用60%的投放费用就能做同样的事情,这就是一个省钱的策略。

媒介投放范文2

经常收听广播的方式(%)

数据来源:CTR媒介智讯

节目内容是吸引受众的法宝

无论使用哪种收听方式的受众一致认为内容是其最根本的关键所在。一个节目内容的好坏决定着这个媒介的品质和价格。媒体主如果想要获得稳定的广告增长,就得先从资源型媒体向价值型媒体转变,节目里的“真功夫”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所在。

对不同收听方式人群的收听行为的影响因素(%)

数据来源:CTR媒介智讯

接收效果对新兴收听方式影响明显

就新兴方式受众而言,接收效果也是影响他们对节目效果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网络和终端收听广播,受众对收听效果的要求会更高一些,这也提示着广播媒体不仅需要重视打造节目品牌,还得完善自身的技术手段,优化新兴收听方式的触达和效果,毕竟受众的需求是媒体发展的向导。

通过新兴方式收听广播的人群看重广播节目的因素(%)

数据来源:CTR媒介智讯

医药养生节目最受受众青睐

媒介投放范文3

关 键 词:现代绘画 交流 融合 影响

西方近代美术史的演变,曾被人喻为一个传奇性的故事。由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千变万化的价值观念,打开了许多未曾探索过的道路。一直到现在,“现代美术”仍是个令人迷惑的名词,一些被公认为艺坛巨人的画家,如塞尚、马蒂斯、毕加索虽已成为艺术史上的传奇人物,却仍然经常被一般人所忽略,毕加索的立体派或荒唐或有趣,马蒂斯的野兽主义或美观或滑稽。但是这些“巨人”是如何创造出如此与众不同的艺术流派的呢?他们的经历既辛酸又坎坷。在现代欧洲艺坛中,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抽象派绘画的先驱者米罗,兼具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多种风格的俄国斯画家夏卡尔,均为极负盛名的大师,被推崇为艺坛一代宗师。

1910年,马蒂斯在慕尼黑观赏了轰动一时的近东艺展,那次艺展对于他日后的绘画方式,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近东的艺术富于艳丽逼人的色彩,而且也偏重于平面式的构图,用强烈而乡间的纯色彩、阿拉伯式的藤蔓花纹和各种只有东方味道的平面图案。在他绘画生涯的后期,马蒂斯开始用彩色的纸,剪成彩色图案,再用蜡笔和塑胶水彩来掩饰晚年以及疾病带给他的不便。WWw.133229.CoM马蒂斯的艺术之所以不朽,因为他包容了大自然,能够让自己同大自然合二为一,与大自然的韵律起步而行。这一点同我国老子、庄子的顺其自然颇为近似。“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万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万体更变易”便是马蒂斯所强调的重点之一,人在不同的时候看同样的一件东西,观察的角度不可能完全一样。西方美术自14、15世纪文艺复兴以来,一向强调“独一立足点”论,这是与东方美术完全不同的地方。东方美术几乎不使用一个固定的立足点,一幅画总是由许多不同的立足点来构成,马蒂斯所拥有的,就是我们东方美术的这种“多重立足点”的观念。因此他的画显得格外生动活泼,一点也不死板。马蒂斯的空间利用恰巧符合我们“阴阳相间”的理论。马蒂斯利用空间促使了画中物体间气韵的顺畅,举世闻名的现代美术评论家罗杰·弗莱在1912年评论马蒂斯是所有西洋画家中最了解中国美术精神的一位,这种启发生命的韵律感,以及相对论的道理,确实是中国美术所强调的重点。他还认为:“第十、十一、十二世纪的艺术,亦即罗马式艺术,包含很多东方艺术的成分,这些成分在当时还伴随其他货品,由东方输入伊斯坦布尔、威尼斯,这些成分贡献很多,它们经过转变,有了新的生命,而显丰饶,它们开发新道路,也形成新环节。1920年的《宫女》,画中的东方色彩(尤其是对波斯纤细画的喜爱)以及作者笔下简单的僧侣式人体、繁缛的背景同样是扣人心弦的组合。他对线条的抽象、和谐、节奏的追求,强烈得常使人体的自然表象剥落尽至。”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无论如何,这时期的画意念非常丰富,人体的简化与静物画装饰细节的增浓并进。原因之一,是他长久以来对东方艺术的喜爱,这份喜爱在1910年9月他赴慕尼黑参观回教艺术展时达到巅峰,后来他曾说:“我的灵感是来自东方。波斯纤细画启示我感官的一切可能,紧密的细节暗示出更大的空间,并帮我超越披露个人感情的绘画表现。”马蒂斯非常喜欢阿拉伯的蔓藤花,是缘于回教艺术的直接影响(日本版画也有)。“我曾用彩色的纸做了一对小鹦鹉,我在作品中找到自己,中国人说要与树齐长,我认为再也没有比这句话更认真的了。”马蒂斯晚年热衷于剪纸艺术时说了这段独白,他把东方的剪纸视为完全美的化身,从剪纸画中得到过去从未有过的平衡境界。不取西方古典油画的三维立体塑造,基本上是在二维空间的平面构成中展示自己的彩色梦幻。但是由于彩色板块里加进了黑白板块的分割、隔离以及物象的排映、浓浓的交织,画面呈现出多重的空间层次,不仅生成平面的张力,而且生成纵深的张力,从而产生一种叠幻的视觉牵引力,使画面欣赏起来如层层剥笋,十分耐品。他的灵感常常来自东方艺术,用纯色平涂,色彩鲜艳,但并不“野兽”般刺激,他梦想的是一种平衡、纯洁、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它像一种镇定剂,或者像一把舒适的安乐椅。

在西方现代画家中,保罗克利对东方人来说是最亲近的。他的艺术观念和东方神秘主义相通,即把创作活动视为不可思议的体验,而这一体验过程乃是内部幻觉与外界真实的统一,其哲学根源在人和自然之间本质上的同一性。

自1916年至1917年,克利专攻中国文学,接触到中国书法和中国画,从中汲取了文字可以造型的思想,并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了实验。这一研究结果就是一系列的文字画。而且以后还以单个的较大r字母出现在绘画中,克利的绘画艺术中,体现了中国绘画的影响,在《隐士的住所》中的那所简陋的小屋,是中国山水画的面貌,不过,在这幅作品中,房屋的侧面却竖有十字架,它告诉人们这位隐士不是中国人。克利在艺术上与中国最重要的关系,与其说是主题还不如说主要表现在绘画内容上,尤其在中国文学中常见的大自然与孤独者之间的对话,对克利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其说是受到中国的影响,还不如说是对中国的再认识。如他画的《中国风俗画i》《中国风俗画工ii》和《曾经在灰蒙蒙的夜色下徘徊》一样,本来是完整的一幅,后来被裁为各不相同的两幅作品,旨在表现中国油画的风格。他在创作《中国风俗画》前还有一个作品,编号是《中国陶器》。由此看来,在一段时间内,克利对中国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大路与小径》,都融会在这大大小小完全抽象的格状作品中,垂直线和画面,象征着广阔的埃及原野,它们以多变的宽度,向着顶端的天蓝色带——尼罗河延伸;在斑斓的色彩映照下,广阔的田野与颤动的空气融为一体,大地流水、太阳、春光充满着永恒的诗一般的境界,整个画面形式与韵律结构气势恢宏,这(转第105页)(接第108页)与中国讲究的人与自然相融合至高境界的理念是相符的。

克利在晚年的绘画中使用很粗的线条,有些像中国的书法,“笔迹最关键的是表现而不是工整,请考虑一下中国人的做法。我们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才能使笔迹变得更为细腻、更直观、更神韵。”这是他的体会,克利依靠自己高度集中的精神,达到了与东方艺术家并驾齐驱的境界。像《鼓手》这幅画,乍看几乎和中国现代书法差不多:像“写字”一样的单纯的黑色线条,在简洁的形态中隐藏着深切的感动。此时,克利的手足已不能自由活动,于是他用最少的视觉语言记下了最后最多最明确的话语,热爱音乐的克利,回忆起少年时代作为一名鼓手参加伯尔尼市管弦乐团的演奏,便创作了这幅画。大大的眼睛,强有力的胳膊,以及画面的深红色,表示他自己对人生执著的追求,同时让人感到在内部隐藏着冷酷的命运。常常“先行而后思”,不断在实践中思考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参照他的绘画,可以看出他“紧紧抓住‘综合链条’,通过‘博大精深’,走向‘天人神会’”的创作思路。“天人神会”是克利追求的最高境界。画天宇、画日月,亦可见其所求。“博大精深”是克利经历的意象升华。他认为绘画语言的“非陈述性”表现为直观性、可感性、符号性、有机性、意象性;而这些特性在中国画里则体现为既非“具象”也非“抽象”而是“主客观高度浓缩统一的形象”,即超乎“具象”与“抽象”的“意象”和“意境”。

笔者联想到与之视觉语汇相近的中西两种艺术:一是汉代画像石的拓片。汉代画像砖、画像石的拓片就是一种影像,是不见骨线却很有力度、很有动感的一种影像。东方思维方式不像西方那样主客对立、内外分明,但由于修养、阅历和个性之异亦各有所侧重。

媒介投放范文4

问:对各种广告投放和活动赞助的费用似乎总是没底,不知道该花多少钱在传播上,也不知道哪些钱值得花,哪些不值得;年底结算时,经常发现怎么在各类传播上不知不觉花了这么多,大大超出了当初的预想;对于年中进行的一些新产品会,不知道预算该给它100万,还是50万,还是不顾预算的花了再说?

钟超军:整合营销传播在根本上要杜绝随机传播与随机投放,对传播行动在预算、传播项目选择、效果评估上进行全方位的控制。进行整合营销传播,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建立起未来一个年度的整合传播预算(以下简称IMC预算),规定好未来一年企业各品类、各品牌产品在各项传播上的花费,主要设定的传播项目是:

1、硬广告:电视+报纸+电台+公交+地铁+户外大牌+拦截式广告

2、软广告:电视节目+报纸软文+杂志(一般采用软性投放)+网络(一般采用软性投放)

3、公关/展会活动+产品活动

4、CSR(企业社会责任)传播

这个流程建立起来以后,各品牌经理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下一年度他所负责的品类产品,在任何一个月、一个地区的预算有多少,配合他们的销售目标,传播上会用多少种媒介、多大力度进行组合来形成传播攻势,有利于增强销售人员的信心。

问:以前我们的媒介投放更多的是依赖电视广告单一媒介进行,现在进行多媒介组合、多传播方式进行整合传播,有什么好处呢?

钟超军:单一电视媒介广告影响的受众对象比较固定,并且影响的方式也比较单一,不容易形成广告记忆,并且对产品的卖点理解也比较单一,不利于采用不同的方式更巧妙的传递产品卖点,使得广告对受众的影响大打折扣,而多媒介组合传播,可以形成这样一种综合攻势:我们的目标受众看电视时可能接触、看报纸时可能接触、出外坐公交可能接触、坐地铁可能接触、路边看广告牌可能接触……,通过不同场合不同方式的结合传播,广告的记忆效果更高,对受众认知的影响也更强。

同时进行多媒介传播的好处还在于:电视媒介仅是一种即时影响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是某一时刻的,而分众媒介不同,如地铁、公交、户外大牌等广告,则可以长期影响,有利于将短线即时影响媒介与长线影响媒介结合起来推广,弥补短线媒介的不足。

问:多媒介的组合传播,是否就意味着一定要在电视、报纸、公交、地铁、户外大牌等媒介上全部投放,全面开花,那不是会耗费大量预算吗?

钟超军:预算是我们事先计划好的,在我们事先计划好的情况下,预算就是一定的,是有限的,在有限的预算下,我们不可能将钱花在所有媒介上,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媒介进行选择,选取更高投资回报率的媒介进行投放。

进行媒介选择的标准,就是以目标受众的媒介接触偏好为依据,判定哪些接触点是目标受众接触最多的接触交叉点(我们定义为一级接触点),哪些是次多交叉点(定义为二级接触点),媒介选择投放的原则是预算优先分配给一级接触点,在一级接触点满足后再溢出投放二级接触点——这个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制定跨媒介投放计划的依据。

问:进行多媒介传播,是否会导致媒介预算大幅增加?

钟超军:多媒介传播较单一媒介传播,对广告效果的提升肯定更大,但多媒介传播是否会增加预算,答案是不会,因为我们进行整合传播的第一前提是年初已制定好了全年预算,将原来分配在电视上的大额度分割一部分到其他媒介上,以达到更高的媒介投资回报率,只要严格按预算计划来进行投放,预算并不会增加。

问:计划赶不上变化,如果年中出现了一些好的传播项目,或由于竞品的投放力度变化,需要加大某月某一区域的单品传播预算,那该怎么办?

钟超军:全年IMC计划一旦制定,原则上不能进行改动,如果确实需要改动,只能在不超过预算额度的情况下进行调剂,如将其他地域的预算调到这个地域,或将其他月份的预算调到这个月份。如果实际超出预算计划太多,要增加超出预算的投放,那么提出增加预算的品类必须报告申请,报部门负责人、整合传播部、财务总监和总裁批准,批文上需注明“增加预算的投放”,以备年终核算上一年度传播预算的执行。

问:对于其他部门领导出于某种关系要求对某一活动、评选或媒介进行投放,应该怎么处理?

钟超军:任何在传播方面的投资,在流程上应统一归总到整合传播部进行评估与登记备案。整合传播部面对这些事情时,处理方法是首先评估该类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投资回报率如何,如果觉得可行,就根据该项目所属的预算项目上报审批执行,属于预算内投放。如果不可行,而部门领导又一定坚持投放,那么在上报审批时,注明为“预算外投放,由某部门提出”。建立这样一个流程,一方面可以对传播进行归口管理,更专业的管理预算,另一方面也可约束其他各部门的投放行为,杜绝传播投资多头管理的随意性。

问:对于经常电话上门的一些媒体要求赞助活动的需求,一些分众媒介如社区灯箱、电梯广告等广告商的投放需求,应如何处理?这些活动往往让我们陷入两难抉择:投放他们肯定是有好处,但投放就需要钱,这部分钱是该花还是不该花呢,花得是否值得呢?

钟超军:这类问题的处理方式与Q5类似。对于媒体活动合作,属于预算中的CSR项目,分众媒介投放,属于预算中的硬广告投放项目。我们应该相信,任何的媒介,任何的活动多少都会对我们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提升有帮助,但我们绝不是所有的都要去投放,决定投放的唯一标准在于:我们预算里对该项投资还有多少钱,是否有多余的钱来投放这一部分。只有确认了有钱投放这一部分之后,我们才进一步研究,投放该活动或媒介是否能让我们花费的这一部分钱取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这就是建立预算的最大好处,它可以让我们在进行传播时知道哪些该投放,哪些不该投放,该投放的项目我们应投放多少,最大可能杜绝盲目投放。

问:为什么要建立跨媒介传播计划?

钟超军:跨媒介传播计划是针对某一品类里的品牌而言的,因为消费某一品牌的人群,在构成形态与媒介接触偏好上比较相似,他们在什么时候接触电视、报纸、公交、地铁、户外大牌等拦截性媒介都有一致性,建立跨媒介传播计划可以使我们对成千上万分众媒介的选择更有针对性,这样我们在接到各类分众媒介(如电梯广告、楼宇液晶广告)的推销电话时,就可以直接根据我们的跨媒介传播计划,是否将该类媒介编入了我们的跨媒介传播计划,该媒介是否是我们的跨媒介组合之一,如果不是,就可马上谢绝,如果是,再根据预算和广告效果进一步估算该媒介、该媒体的投资回报率,以决定是否选择投放。

估算媒介与媒体的投资回报率的方式有三种:

1、媒介选择标准:将预算优先分配给一级交叉接触点,按层级溢出效益分配预算

2、媒体评价指标:品牌附加值、内容质量、信息干扰度、性价比、是否易于监测与抽查

3、根据广告效果调查测试出来的各类媒介、各类媒体的投资回报率(以下简称ROI)

问:为什么要建立年度公关传播计划?

钟超军:年度公关传播计划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媒体软性、活动与事件传播、CSR项目传播。建立该计划的好处在于:

1、区分出重点区域的重点媒体,开展重点公关与深度合作,有利于提高发稿率与发稿质量,同时在媒体深度合作上有更深的拓展空间

2、该计划是基于预算制定的,因为有预算约束,我们可以明确的区分出各类媒体我们应花多少钱来进行公关,对每一个新闻会,每个事件炒作的预算有多少,最多不能超过多少,对于活动做大还是做小达到心中有数

3、年度公关传播计划可以将每一个传播行动项目化,使部门日常工作与人员分工更有计划性,更有利于进行工作绩效评估

问:对于广告效果的监测与评估,是如何进行的?

钟超军:目前我们公司采用的是GRP值的对比达成率来进行电视广告效果评估,对其他媒介的评估,如报纸广告、报纸软文、社区大牌、卖场广告等的广告效果评估则没有。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采用GRP对比达成率进行评估是非常不科学的,只是玩一种无聊的数字游戏。因为GRP只是告诉了广告可能被多少人看到,至于广告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受众的认知:有多少人看到广告后知道了立白,多少人看到广告后加深了立白的了解,多少人对立白产生了认同并产生购买欲望,多少人因广告产生了实际的购买行为,则一概不清楚。

2、整合传播部建议建立起公司自己的广告效果调查评估系统,而不是依赖第三方提供的无聊GRP数据。该调查评估系统的建立原理是:对一些在卖场购买立白产品的人进行抽样调查,测试他们的购买动机、他们产生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影响决策的媒介、他们的接触到的媒介与媒体等。通过这些基本数据的调查,结合阶段内的投放预算额度,就可测算出在某一阶段内(如某月)各媒介、各媒体的广告投放效果(投入产出比)。

公式:(该媒介/媒体)广告投放效果系数 = (该媒介/媒体)人均分摊成本 / 提及率

3、可行实施方式:针对广告额度较大的单品、区域、重点旺销月份展开抽样调查,如果对所有单品、全国所有区域、各月进行调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工程浩大,也不利于样本回收、输入与数据处理。

问:如何进行预算的分配与制定,预算分配的标准是什么?

钟超军:在预算上,广告预算原则上是预计销售额的3%-5%,但是根据品牌与产品的成熟度、各地域成熟度、各月份竞品投放力度的不同,会对比例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原则是:

媒介投放聚焦与效率原则:

1、 聚焦重点地域、重点媒体、重点时段、重点产品

2、 进行媒介组合与媒体组合,追求媒介组合和媒体组合最高ROI(投资回报率)值

减少对成熟品类、产品品牌/地域的广告投放力度,维持一定的提及率即可,将力度重点投放在需要重点培育的品类与品牌产品/地域上:导入期新产品/地域力度最大,其次是成长型产品/地域,对于进入衰退期产品,应停止广告投放。对于旺销期竞品投放力度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整体投放力度,适当调剂旺季与淡季的广告比例。

需要进一步准备的工作:对各品类的产品品牌按成熟分类、按地域成熟分类、按淡旺季区分,然后给予每一层级一定的比例。当然在分配预算时,也需同时考虑某一特定情况下的媒体购买成本上浮。

问:在新的预算流程下,各类广告的采购与招标该如何进行?

钟超军:电视媒体的采购是大头,对电视媒体的采购,应严格按当地的电视媒体CPRP(每目标收视点成本)来进行选择,而不是单纯按收视率进行选择。因为

1、当地最高收视率的频道不一定是立白目标受众看得最多的频道——我们要致力于寻找立白目标受众看得最多的频道是什么?

2、当地最高收视率的频道不一定是投资回报率更高的频道——最高收视率意味着购买成本更高,因而我们应该致力于CPRP每目标收视点成本进行选择,以最低购买成本达到最高GRP值。

媒介投放范文5

广告主到底拥有什么样的广告投放特点和心态呢?

第一,国内一些企业的媒介管理人都是中国第一批广告或者销售人员延续下来的把式,多少年都没有更换过,一代代教育,一代代继承,走了一个腐朽的,来了一个更腐朽的,广告主的创新性广告投放思想与时间都难以成行。

第二,很多企业家靠经验来完成对广告投放的统治和专制,其他人没有发言权利。老板是花钱的上帝,他决定广告的方式以及特色,结果经常是广告投放被弄得很滑稽,就是那句经典的话:老板知道广告费用被浪费了一半,但是他不知道浪费在哪里。

第三,很多产品在媒介投放上已经被打上烙印,什么的产品就应该在什么样的媒介,什么样的媒介就应该如何组合,太没有开创性。陆川的一部电影《南京!南京!》就用不同的描述和表达方式成功反映了一段黑色的战争,获得了好评,人们叹息:电影原来也可以这样拍摄。其实广告投放一样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投放,我们需要新想法。

第四,中国企业片面的去模仿西方企业的品牌,不顾自己的死活去验证别人制定的规则,结果死得很难看。中西品牌差异太大了,资金情况和家底也不相同,所以用中国式的营销传播手法还是可取的。广告投放也是可以有中国元素的,也是可以玩出花样的。但是我们的广告主一直在抄袭,就差把自己的名字改了。

第五,广告主经常闹内耗,企业内部销售和市场是世代仇家,公婆道理不一,经常挑战彼此。我总结的经验是:片面依靠销售人员的广告计划简直是乱七八糟,根本没有传播的战略性和科学性;片面依靠广告人去传播的东西太品牌,和营销总是脱节;销售人员的广告意见太急功近利,广告人员的广告意见太阳春白雪,很难有交叉。成功的企业找到了交集点,而没有成功的企业销售与市场总是南辕北辙。

媒介投放范文6

近日,风行网全国销售副总裁胡永荣,在接受《广告主》杂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台网融合本身是要实现从电视端到视频端乃至移动端的打通,包含内容甚至互动层面的打通,实现了将电视媒体的内容延伸到其他媒介上的互动效果。

网台融合的营销价值

胡永荣介绍说,网台融合的基础是把所有的数据进行整合,在此过程中会存在如下维度:就媒介中的整体购买方向而言,传统媒介如电视台多采用CPM(千人成本)的计价方式。与互联网的CPA的计价方式不同。因此,在修改计价方式或者提升预算额度的的前提下,网动的联合招商或者资源售卖的模式可以实现打通。

相比其他媒介资源,电视媒体资源的购买成本最高。但是电视媒体受众的覆盖,更偏向于族群的全面覆盖,年龄段的区分相对广泛,网络视频年龄段的区分行对精细。在广告投放价格的考量方面,可以实现比较量化的指标,不会存在电视媒体广告投放差价的问题。网络视频除了能够在广度上与电视相媲美之外,在精准度方面具有电视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

根据胡永荣透露,近些年来广告主在互联网方面的广告投放预算不断攀升,如何与电视媒体达到平衡效应是广告主比较关注的问题,这正是风行网与SMG联合售卖的初衷所在。

广告主最为关心的是广告投放的投资回报率,但是在媒体碎片化时代,媒介评估与监测成为问题所在。当网、台实现联动之后,企业投放的考核项目就会存在基准值,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同时实现电视媒体和视频媒体的投放,整体相对合理的单价帮助企业实现更广阔的覆盖效果;在受众面的差异化方面,根据每天不同时段目标人群的媒体接触习惯,提升广告投放与到达的精准度。

全媒体大数据营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