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区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区管理范文1
加强我市核心景区门票管理,为了积极推进旅游综合改革。有力促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确保旅游收入稳定增长。9月中旬,市财政局、市旅游局、市物价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前往三地(以下简称“三地”对其景区门票体制及门票收入的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学习。一致认为,三地”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市借鉴,对我市的管理有很好地促进作用。现就三地的管理情况和如何搞好我市景区门票管理工作演讲如下。
一、三地”景区门票管理的基本概况
(一)三地”景区管理模式
主要存在两种管理模式:一是政府管理模式,三地”景区管理。即政府绝对管理国有资源,掌控景区的开发与利用,其代表是二是企业管理模式,即政府参股企业,对国有资源的管理保管控制权,景区运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其代表是
1政府管理模式
市政府对景区行使管理权,行政管理体制上。设立了正县级管理委员会具体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景区管理、经营与开发等事务性的工作。市政府控制了景区所有的经营设施,对景区的维护与利用、整理与开发都有决策权,对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拥有强势管理权。景区内所有的经营设施,均由市政府建设,如景区的三条索道、门票站口及道路设施等。州政府对景区的管理,与基本相似,州政府设立了景区管理局,专门负责景区管理与开发,负责景区资源经营、管理以及景区内的各项建设,直接管理景区门票及门票收入。
市政府对管理委员会实行市级财政管理。景区门票收入和索道收入作为非税收入,财政管理体制上。全额缴入市级财政金库。对管理委员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项资金,实行定额补助,即市级财政以年为基数,结合当年的建设需要,给予布置。其景区门票收入大部分归市级所有,以年为例,景区门票收入和索道收入的安排比例,经推算,市对管委会的资金安排比例是6:4根据规定,对新提价的门票价格所形成的收入,90%归市级财政,10%归管理委员会。州政府对实行预算管理,景区管理局严格执行年初预算,收支相抵后,结余局部全额上缴州财政局。
门票管理体制上。门票的印制、保管、发放由管理委员会负责;门票的印制、保管、发放均由管理局负责。
2企业管理模式
市政府对景区的管理通过股份制企业的管理模式来实现,行政管理体制上。市政府占有51%股份。
景区属公司化运作,财政管理体制上。整个景区是一个上市企业,景区按国家规定上缴税费,政府依照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景区营运利润。
景区门票的印制、保管、发放由旅游发展股份公司负责。门票管理体制上。
(二)三地”对门票免票、门票优惠的管理情况
但各不尽同。三地”景区都有门票免票及门票优惠。
1三地”门票免票管理
实行先登记,市政府对景区门票免票的管理。后结算。市直单位没有接待免票,四大家”全年接待免票实行年度控制,每年不超过3万张。凡工作接待,必需在管理委员会料理进山登记手续,年底统一结算。对于特殊情况(如救灾、抢险等)须进山的由绿色通道放行。由于口子少,管理措施得力,每年风景区免票较少。
实行按购票总人数定额控制,州政府对进入景区的免票管理。即按年度购票总人数的1%定额控制,逾越定额控制指标的由景区管理局自行负责。由于事关切身利益,每年风景区免票也非常少。
股份制模式。旅游发展股份公司规定,市政府对景区的管理。除政策性规定外没有免票,一律购票进入景区。
2三地”门票优惠政策
门票(125元/张)优惠政策。对学生、60岁以上老年人凭
旺季每人100元,证享受旺季60元/人、淡季50元/人的优惠;对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儿童(1.2米以下)70岁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实行免票进山;对教师、省部级以上劳模、英模、道德模范享受门票优惠。淡季每人80元;特殊日期(每年农历正月初二、三月三、九月九)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免票进山。
革命伤残军人、70岁以上老年人、离休干部凭有效证件免购门票,门票(3-11月份220元/张、淡季80元/张、不含环保车90元/人)优惠政策。身高在1.30米以下儿童免门票和车票。另购车票。现役军人、残疾人、60-69岁老年人及在校学生,凭有效证件可购买优惠门票(旺季大约优惠50元,门票价格为170元,淡季优惠10元,门票价格为70元)观光车票没有优惠,无论淡季旺季均需要购买全票。
凭全日制大学录取通知书原件和自己有效身份证原件,门票(230/张)优惠政策。对当年考取大学的学生实行优惠。门票执行每张60元的优惠政策(执行时间7月1日-8月31日)对特殊群体的优惠,学生(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校)现役军人、军队退离休干部、未成年人、全国道德模范、英雄模范和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凭相关证件门票按旺季价格享受半价优惠,即115元/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凭自己有效居民身份证件,门票按旺季价格享受半价优惠,即115元/张,残疾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门票按旺季价格享受半价优惠,即115元/张,持有国家残联颁发的一至四等残疾证的残疾人士可享受免票待遇。淡季优惠幅度15%-40%
(三)三地”景区购票人数、收入情况
表一:景区-年购票人数、收入数单位:万人、万元
(四)对“三地”管理模式、经验比较和利弊分析。
认为,1从管理模式上。政府管理模式较好。其优势在对景区的维护与利用有强硬的管理权,既能对景区的管理有决策权和调控权,又能够很好地贯彻国家、省有关方针政策和按照政府的意图对景区实施管理,更能运用景区资源争取国家、省的大力支持。同时,政府对景区的收入可统筹兼顾,集中财力办大事,如管理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企业化管理体制,如企业管理,外表上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但因其体制问题,政府不能在景区开发建设、管理等方面全面掌控,景区资源得不到科学的运用,景区的收入政府难以统筹兼顾,政府对景区管理的意图得不到充分地体现。
预算管理是景区门票管理很实用的管理手段。三地”政府有实行严格的财政预算管理,2从财政体制上分析。特别是市政府将门票收入纳入市财政统一管理,体制明、关系顺、效益高。而市因企业管理模式,不能实行财政预算管理。两者比拟,实行政府模式下的预算管理更能体现政府的管理意图,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得到同时提高,运行效率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企业管理模式,只是经济效益单方面的提高。
政府管理模式下,3从政策制定上分析。政策的制定能充分体现政府意图。如对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儿童(1.2米以下)70岁以上老年人的优惠政策,和于这一群体的政策就不一样,实行免票进山,而只实行优惠票。前者失去了经济效益而实现了社会效益,后者失去了社会效益而实现了经济效益。
从免票、门票优惠政策上比较,另外。三地”政府从免票对象、优惠幅度上,都是从紧控制,但相比之下,免票、门票优惠政策按从紧排列,分别是
二、三地”景区门票管理的基本特点
把景区资源性有偿使用收入作为重要的生财途径,1政府的重视、完善的体制是搞好景区门票管理的前提。三地”政府对景区资源的维护与利用都高度重视。制定本级政府发展规划中,将景区资源的维护与利用列入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景区旅游资源的充分运用,作为经济增长的切入点,通过资源性有偿使用获得更多的门票收入,增加地方政府财力。特别是三地”都有一个完善的体制,一是管理模式上,市政府强化市级政府管理,对景区的维护与利用、整理与开发都有决策权,对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有强势的管理权。财政管理体制上,实行财政预算管理。严格景区门票收入的收支管理,确保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大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市政府对景区的管理采取股份制模式,实现收入最大化。二是完善的预算体制。对门票收入都进行了科学的预算,其收入均实行两级分成,操作便利,运行高效。三是权、责明晰,利益分明。市政府、州政府对于授权管理景区的管委会和管理局,明确了职能、细化责任,如管委会只负责景区内的管理、建设、经营、维护,重大的决策由市政府决定,管委会具体执行,门票收入由市财政统一布置,不存在两级的利益纷争。市属政府管理模式,其管理机构与基本一致,但存在多家管理、利益多家分享、体制不顺、预算失控、权责不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市需在完善景区管理体制上下功夫。
严格管理是搞好景区门票管理工作的关键。首先,2制度健全。三地”都有比较健全的门票管理制度,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对免票、奖励票、优惠票、直放的管理都是严格依照制度执行的从几个景区门票管理来分析,市对接待免票,实行先登记,后结算。管理局每年按总购票人数的1%控制免票、奖励票、优惠票。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有严格的优惠政策,从严控制免票直放。而我市的门票免票管理,以年为例,市年未购票人数370105人,主要构成是市免3人、区免7186人、张管处免6161人、奖励免112534人、直放224131人(包括学生126216人、现役军人16057人、70岁以上老人30845人、残疾人5278人、记者8711人、其他签批、市民等直放37024人)未购票人数占进山总人数18.13%而同期不购票进山人数分别只占总人数的1.32%1%1%从景区门票收入分析,年,比少0.4亿元,比少1.53亿元。其原因是除进山总人数比“三地”少以外,市的免票、奖励票、优惠票、直放人数相对较多,未购票金额高达9065万元(含奖励票)其次,三地”严格控制景区经营本钱,门票印制利息低廉。从门票印制利息上,对门票利息控制很严。以100万人计算,比我市节约门票利息分别是585万元、607万元、497万元。也就是说,按100万人计算,比我市增加门票收入585万元、607万元、497万元。第三,三地”严格控制了促销本钱。三地”政府对旅游促销经费,实行了严格的预算,年初预算一步到位,如市政府每年预算600万元,中途不开其他口子,正因为政府对门票及门票收入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严格政策,使其旅游从形式到内容上,达到人旺财旺”目的相对而言,市核心景区的门票管理相对松散、文件执行不严,致使门票收入流失严重。
理顺关系,3严格预算。强化职责是搞好门票管理工作有力措施。三地”对于门票收入的预算,已经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以市为例,多年来景区的门票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金库,门票收入归市、区两级所有。市政府对一年的管理、建设、维护都有详细的预算,市财政按年初预算拨付,管理委员会依照预算执行。三地”对景区及门票管理权责划分清楚,收入分配简单明晰。目前,从我市情况来看,不只管理层次多,收支没有预算约束,门票收入分流也相对复杂。一张门票价格245元,参与收入分流的单位有省级、市级、武陵源区、张管处、环保车公司五个单位,分别占3.26%22.45%24.23%25.57%24.49%景区的门票收入虽然实行了当日分流、月底结算”运行良好,但是目前实行或准备实行的一城通”奖励票提取、POS支付费用等,都要从当日收入中零星支付,没有预算控制,且操作复杂,相互脱节。更重要的由于多家享受分成,利益均等,直接管理景区的武陵源、张管处的积极受到损伤,一张门票收入中,武陵源、张管处只占24.23%25.57%对于因免票、偷逃票、直放和不合理的政策减少的局部收入,武陵源、张管处不会引起足够重视,总认为自己的损失只是其中一少部分,管理上不出狠招,不积极去堵塞收入流失的漏洞。因此,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科学的门票收入分配秩序、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市门票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市加强景区门票管理的对策
一是现有体制上进一步完善
加大景区门票及门票收入管理的力度。加强核心景区门票管理,1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对筹集更多的乡村建设资金、增加市区两级财政收入都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我市工业基础单薄、财政收入增长点不多、乡村建设资金严重缺乏的客观现实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一是要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力度,理顺市、区、处的关系。二是要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景区管理上,形成进入从严、稽查从紧、责任分明、利益明晰、实行赏罚、应收尽收的管理格局。
适当的优惠奖励政策会短期拉动旅游市场,2从严出台优惠奖励政策。不可否认。赢得暂时“繁荣”但同时也透支了未来市场,客观上造成了收入流失。认为,不能过多的利用门票“杠杆”来撬动旅游市场,要清醒地看到市核心景区的门票价格(表二)相对其他景区来说不是很高,旅游费用中所占份额也不是很大。因此,考虑启动市场的同时,更要考虑“人旺财旺”实际,不可过多地出台优惠奖励政策,确保收入的增长,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规范免票直放。第一、对我市的接待用票,3严格门票管理。要从严控制。从每年接待票40000张压缩到30000张以内,并由市区两级政府掌握使用,不再分配到市直单位和张管处。严格接待票使用制度,对以前年度的使用情况进一步清理。按市政府2005年第20次常务会决定,逐步取消免票。第二、非特殊情况不再签批直放,对签批直放的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三、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和结算制度。
压缩支出。要对现有的门票本钱、IC卡、一城通”过高的问题进行整改,4节约本钱。2011年可采取公开招标、竞标等方式来控制门票印制本钱。
二是景区的管理体制上改革
景区管理范文2
一、质量管理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分析
(一)影响顾客的忠实度
游客忠实度是旅游者对服务消费经验的情感反映状态。令旅游者成为忠实顾客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确保旅游的质量保持稳定的高水平。
(二)决定景区的精神面貌
员工和游客都能从员工的服务质量以及景区的设施管理中体会旅游景区的精神面貌。
二、旅游景区质量管理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景区已成为大众活动的场所,并成为媒体议论的主题和政府政策控制的内容。基于旅游景区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产生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凸现出来。在如今旅游景区质量管理中,仍存在对于员工的管理策略有所偏失,景区服务质量没有完善等问题。
三、基于的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一)员工贡献度提升
员工的态度和能力对于向顾客提供服务的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顾客游玩的乐趣和他们对景点看法。为了提高景区员工的服务质量,主要可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感情激励三方面来开展,让员工被动地行动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以激励为主,鼓励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方式。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员工责任感,使员工感到自己是景区的一员,大大提高员工在实际传递时的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游客满意度。
(二)景区服务细微化
旅游景区工作人员的细微化包括工作人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在景区员工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首先在服务语言上要做到,旅游景区的员工在与游客交流时,用语要礼貌,语气要温和,语调要情切,语言的表达要清楚、明确、灵活。其次,在服务项目方面,由于景区游客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差异决定了景区的服务项目永远没有终点。例如,景区可以在游客服务中心为特殊游客配备轮椅、手机充电器以及治疗发烧、感冒、胃病等常用各种药品。
(三)景区设施管理科学化
旅游景区的设备是指构成景区固定资产的各种物质设施。它是旅游景区从事经营活动及为游客提供服务或其他旅游产品的物质基础。首先,硬件设施一般指旅游景区内交通道路、排水排污、电力通讯、绿化、建筑及安全设置。这些设施是旅游景区的重点,配备不完全会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景区的满意程度。其次,软件设施一般包含导游服务、自主咨询服务系统、宣传资料、客户服务中心等。
(四)理念化景区组织文化
景区组织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它能起到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益的作用。一旦景区组织文化被培育起来是相当稳定的,很少会有显著的变化。景区员工会在一定时期内对景区的宗旨、景区的目标、精神等慢慢形成一个了解和认识,并在整个景区内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组织文化可以为景区的员工确定工作的氛围基调和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组织文化一般不会因为个别员工的去留而改变,当景区的某一个员工离开时,这种组织文化不会轻易的被移植到其他的组织;景区新聘用的员工在工作中很快会被这种文化氛围同化。在景区形成共同的组织文化有助于景区员工对工作的投入和奉献,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
(五)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升华
景区管理范文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有效保护、科学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旅游景区,是**行政区域内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空间或地域。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的保护、规划、开发、管理和经营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旅游景区管理坚持注重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促进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经营与服务、旅游者活动的指导和相关监督管理。
乡、场、镇人民政府负责协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辖区内旅游景区管理的有关工作。国土资源、水利、环保、规划、建设、林业、民族宗教、文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
第六条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保护规划应由具有相应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旅游资源的义务,有对破坏旅游资源行为进行制止、检举、控 告的权利。
第七条 旅游区及旅游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应当符合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第八条 开发建设(包括新建、扩建、改建)旅游区,应当经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旅游价值、环境质量等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意见。
第九条 旅游区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建设,建设单位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取得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
第十条 在旅游景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旅游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应当充分论证,合理布局;项目完工后,应当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参与验收并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 禁止在旅游区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项目;禁止在旅游景区从事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 旅游景区建设选址必须符合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开发建设单位在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用地前,必须将旅游景区项目规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旅游区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区的管理,维护正常旅游秩序,保持旅游设施完好和清洁卫生,完善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害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以及景区风貌;
(二)在旅游景区内进行开山、开荒、采石、开矿、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
(三)盲目、重复建设,或者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建设旅游景区项目及配套设施;
(四)在核心旅游景区内建设宾馆、饭店、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与旅游资源保护无关的建筑物。
第十五条 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开发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建筑规模和风格应当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破坏旅游资源。
第三章 管理与经营
第十六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旅游景区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监督旅游景区经营者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三)监督旅游景区经营者制定景区管理制度;
(四)监督管理旅游景区经营者的旅游服务活动;
(五)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并接受其投诉;
(六)其他依法应履行的职责。
第十七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合法经营,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 旅游景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应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国家规定应当具备岗位资格或职业资格的,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十九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制定景区旅游管理制度或措施,并负责落实;
(二)设置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和受理投诉的游客服务中心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三)公开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保证服务质量,不得对旅游者进行欺诈、勒索、胁迫或误导;
(四)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配备与安全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人员和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
(五)对具有危险性的场所或项目设立明显的提示或者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六)负责旅游景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七)其他依法应履行的义务;
第二十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对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应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旅游、公安、安全生产的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在旅游景区从事经营和服务,不得有下列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与旅游者的合同或者约定;
(二)不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供服务;
(三)强迫旅游者接受服务;
(四)对服务范围、内容、标准等作虚假的、引人误解的宣传;
(五)提供质次价高的服务;
(六)出售假冒伪劣的商品;
(七)侵害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八)其他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一条 旅游者在旅游景区内进行旅游活动时,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和设施;遵守旅游景区安全、卫生等规定。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拒绝、阻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构成违反治安处罚条例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以暴力、威胁阻碍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景区管理范文4
一、安的自然社会状况
兴安,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距桂林市六十公里,是大桂林旅游区的组成部分之一。
兴安,古为百越之地。战国属楚国。公元前214年泰始皇在兴安境内凿通灵渠,兴安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两汉属始安。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六二一年)在今兴安设临源县。宋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称全义县。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九七七年)始称兴安。
兴安位于东经110°14’-110°56''''之间,北纬25°17''''-25°55''''之间,与全州县、资源县、灵川县、龙胜县相邻。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全县人口37万,以汉族为主。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白果、粮食、毛竹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生态县之一。
兴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600—2200mm之间,年平均气温17.8℃,气候宜人,四季可游。境内以丘陵、平原为主,分布着谷地、高山等地形。地势由西北越城岭山脉与西南都庞岭山脉相对倾斜,形成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称“湘桂走廊”。境内最高峰猫儿山顶峰海拔2142米,为华南第一峰。
二、周围的旅游业及有关方面的状况
兴安旅游资源丰富,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1987年3月兴安县旅游局成立。兴安旅游以文物古迹和高山风光为主要内容。现规划有猫儿山风景区、灵渠、碑园风景区、乐满地休闲度假区、古严关、秦城遗址风景区、五里峡风景区。
猫儿山风景区:距兴安县城五十六公里的猫儿山风景区占地四百八十平方公里,是以越城岭主峰猫儿山为中心的高山风景区,最高峰海拔2142米,为华南最高峰,猫儿山春天杜鹃花争艳,夏天气候凉爽宜人,秋天红叶烂漫,冬天银装素裹,是揽胜、探险、猎奇、度假、避暑的好去处。
碑园风景区:位于兴安县城西南部,碑园占地一百二十亩,气势恢宏,800立方米的群雕堪称全国纪念性群雕之最。
乐满地休闲度假区:占地面积335公顷,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游乐项目之一,园区内的高尔夫俱乐部是具有国际标准的18洞美式丘陵球场。乐满地主题乐园占地60公顷,是度假世界第一期工程投资最大的项目,在2002年度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景区,同时通过了ISO9001及ISO14001两项国际权威机构的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后又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旅游报.中国旅游知名品牌”以及“全国十佳主题乐园”。
三、规划范围
灵渠景区规划包括分水塘、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北二渠、三将军墓、秦堤、飞来石、四贤祠及一条伴着古灵渠长约一公里长的水街;景区原面积73.3公顷,规划后加上一公里长的水街,面积为105公顷。
四、规划依据和原则
景区将严格依据《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桂林市旅游总体规划》等规则及兴安的具体情况规划,坚持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五、旅游资源状况与评价
灵渠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在其建成后的两千多年里一直是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交通枢纽。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考价值。灵渠周边林木苍翠,绿水潺潺,风景秀丽并分布有多处文物古迹,是我国少有的集历史人文景观与优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六、客源市场分析
兴安旅游客源市场总的定位是以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为主,国际客源市场为辅,国内客源市场则以广西区内,特别是桂林市各县以及兴安周边省各县市为目标客源市场,这些地区由于距离近、花费在交通上的时间不多,游客利用节假日到兴安旅游的可能性很大,以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省市为潜在客源市场,这些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每年的出游率高,其中有不少是到桂林旅游,兴安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山水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无疑将成为这些久居闹市,渴望逃避城市喧嚣,回归大自然、探索历史文化的游客偏爱的地方,另外充分依托桂林市客源枢纽中心的优势,挖掘其他区域的旅游市场。便利的航空设施缩短了全国各地旅游者与桂林市的距离,畅通的公路交通使游客出入桂林更加方便自由,兴安可以更好地接受桂林中心城市的辐射,从桂林分流或截流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到兴安县来游览。而只要到兴安旅游,灵渠是必到的景点之一,所以灵渠景区的客源基本与到兴安游览的客源一致。
七、旅游规划开发方向和旅游项目创意
景区开发主题化、整体化、生态化,将充分挖掘灵渠的水利文化内涵,完善景区建设;加强文物古迹实体及其环境的保护,尊重历史,修复完善景点外观与内容;修建灵渠博物馆,做好文物的异地保护及其文物内涵的保护与体现工作。配合灵渠及兴安地方文化,设立文物陈列室、展览厅、展映厅、模型室、报告会议厅等;协调景区与周围农村社区的关系,建立农业生态旅游区。做到民俗游、访古游、生态游的统一。
八、景区和功能区划分
灵源寺、灵源阁:位于分水塘南岸的松树林里,灵源寺建在半山腰,灵源阁建于山顶。规划对目前现存宫院予以整修、复原,恢复塑像、壁画,形成一组建造精美、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的庙宇建筑群。同时作为一个集中的游客共享空间,应设立石桌、石凳等休息设施,不设商业服务摊点。
水上表演区:规划在分水塘水域,主要有赛龙舟表演、鸬鹚捕鱼表演及开展竞技运动项目活动,如摩托艇、皮艇、滑艇、飞伞等刺激性项目,供青年游客参与游乐。该区水域较深,建护栏、扶手等安全设施及提示警告语录。
铧嘴:南斗铧口,这里便是湘漓分派。湘水由南向北而来到铧口,经大小天平,泄水天平,在这里三七分派,三湘水过南渠流入漓江,七分湘水继续经北渠汇入湘江。秦堤汉水,流经千年;铧嘴天平,承载历史。规划在铧嘴岛上修建铧嘴古亭,看水涨水落,听浪花欢畅。到铧嘴必须乘游船,不可经天平涉水直到,以防发生意外。
大小天平:与灵渠铧嘴相连,是建在湘江上的一座拦江滚水坝。由于具有既可提高水位,又可排洪滚水,以保持渠水平衡的作用,故称“天平”。大小天平呈“人”字形,北侧一段称大天平,长344米。南侧一段称小天平,长130米。二者的比例大体为3:1。内堤均用条石平铺筑成,外堤均为大石排插成鱼鳞状。内堤的条石,两块之间,凿有石槽,灌人铁水作楔子,把块条石连为一体,避免洪水冲毁。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应用如此高超的技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具有参考价值。
四贤祠:四贤祠位于南渠北岸,祠内因祀奉历代修凿灵渠有过重大贡献的秦监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唐桂管防御使鱼孟威四公而得名。祠内保存着历代各种碑刻30多块,竖立在进门醒目处,可谓修灵渠的纪念碑。规划在四贤祠里建一博物馆,收藏有关灵渠方面的文物;在大堂摆放整个灵渠风景区的模型,以方便游客了解景区的大致情况及灵渠的一些历史。
飞来石:在灵渠的秦堤之上,距南陡500米。石高4米,周长20米,近正方形。石的上方,平坦如台,有级可登。平台上有两株桂花树裂石而出,亭亭如盖。飞来石无倚无根,独耸于湘江故道与南渠的二水之间,给人无限遐思。或说来自峨眉,或说飞从天外。宋以来,历代诗文题刻有“砥柱石”、“虬如”、“夜月潭辉”、《重修灵渠记》等。飞来石实为灵渠一大奇赏。
秦堤:筑于秦,用以防止南渠渠水泄入湘江故道,保护南渠不受洪水冲击。堤高2~7米,宽4.5米,最宽10余米,全长3.15公里。堤下1米多处开了“渠眼”,丰水期可排洪,枯水季节则溢出细流以灌溉农田。堤上古木成荫,构成七里长堤风景道。规划在堤上种植有本地特色的树种(如兴安楠),并修建人行步道,以创造良好的漫步环境。
水街:水街景区包括灵渠县城段两岸的街区,长约1公里,由秦汉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雕塑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部分组成。水街在恢复建设上十分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展现,其重要景点秦文流觞景区以一品居、三槐第、九井坊三条古街,充分体现秦代建筑风韵;其古戏台为徽派建筑风格,是水街城中城的中轴线;其湖广会馆建于清朝初年,具有典型的荆楚文化风格;其水街民居青瓦白墙、雕花门窗,“小桥流水人家”情趣盎然……此外,水街景区还从民间收集了大量文物,形成了百米雕塑长廊、古石雕群等景点。流水潺潺、杨柳依依、曲径幽幽,中国古典审美情趣跃然而生。规划中在水街设立一定数量的旅馆、艺术品专卖店及饭店;渠两岸的垂柳下设立石桌、石凳等休息设施。
九、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
景区开发要以不破坏资源为前提,具体景点景物周围不得进行随意性建设,对其开发应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论证,针对特殊的景观资源,要建立详细系统的资源档案。
规划应以高标准严格要求。根据《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AAAA级旅游区(点)的标准:本区空气质量应达到GB3095-1996中规定的一级标准;噪声质量达到GB3096-1993中规定的相应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GHB1的规定。区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保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不破坏游览气氛。
十、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景区内已配套有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电力工程系统,可满足景区水源、电源及排污处理的需求,建有一家三星级的宾馆。导游及相应的工作人员都经过专业的培训,工艺品店及一些与旅游开发相关的店铺都将通过招标的形式从严准入,所开展的活动不得有损景区形象。
十一、交通规划
兴安灵渠位于湘桂走廊腹部,距离世界旅游名城桂林市57公里,是北上华中,南下两广的咽喉要道。湘桂铁路和国道322线纵贯全县,每天有9对列车在兴安站停靠。中心城市桂林市通往全国各地的旅游交通已形成,每年经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桂林火车站、北海——南宁——柳州——桂林高速公路以及321、322国道来桂林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达800余万人。桂林至兴安的一级公路已经开通使用,车程不足1小时,交通极为方便。
景区内规划以步游路连结各个景点,以利于游客安全行走及观赏为原则,路面处理以天然石块、石板为主,尽量保持自然野趣。路宽以1.5-2米为宜。对于江边驳岸及上下陡坡路段,应设护栏、扶手等防护措施,材料也以天然材料为主。未开放区域应有明显警示,防止游客误入,出现危险。
十二、绿化规划
景区里古树参天,沿渠两岸树荫浓密。在保护现有树木的前提下,种植一些彩叶树种,以增加色彩的丰富度,充分体现季象变化,但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尽显自然之本色。
十三、服务项目规划
严格按照《旅游规划通则》的要求建立基本的服务设施,服务设施主要指住宿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及其它娱乐、摄影、医务、银行、邮电等等。为体现地方特色,将成立专业的艺术表演团,体现水上舞台表演的魅力及建设文物陈列室、展览厅、展映厅、模型室。
十四、管理人员和机构设置
景区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委员会。管委会成员由公安、卫生、工商、环保、文化、城建、旅游等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并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管委会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为景区的旅游环境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从而使景区的发展步入正轨。
十五、其它
景区里除常规的表演节目外,每到传统节日或庆典、重要会议的召开都会临时安排文艺表演和游园活动;与附近的学校合作,为其提供见习基地;不定期开展市民素质拓展活动,以培养良好的旅游大环境。
十六、效益分析
以灵渠与乐满地旅游区为主的兴安是桂北旅游区的一个次中心,是湘桂走廊文化和旅游带中的中心旅游区。客源市场将随着大桂林旅游圈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依托乐满地休闲世界、猫儿山等主要旅游景区,建成多层次、综合性的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康体健身旅游目的地;同时利用交通优势,充分发挥区域次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北部各县的旅游发展,获得大旅游的整体效应。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及品牌效应,将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2
[2]吴人韦.旅游规划原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3]李海瑞.旅游开发与市场导向.旅游学刊,1995,10(1)
[4]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景区管理范文5
一、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增长,旅游也随着经济的增长快速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景区管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是景区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旅游景区管理的概念,有学者指出是景区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高效率的实现预定管理目标的过程1。许娟、王芳认为景区管理传统上以政府事业单位管理为主,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色性、差异性等特点决定了景区管理往往涉及林业、水利、宗教、文物、园林等多个部门。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社区参与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社区参与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意义
当地居民作为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景区的发展极为重要。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应该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在促进当地居民经济条件、就业条件等发展的同时,也达到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长远发展的目的,使当地社区居民和旅游景区和谐发展,并在经济利益等方面达到双赢。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给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短期内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居民不满、环境破坏等社会环境问题,而社区参与到旅游景区的管理之中,可以增加社区居民的收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这样让社区居民更加认可和配合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利益
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都注重于旅游投资商和政府的利益,而很少考虑到当地社区居民合法利益。当地社区居民作为景区开发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合法利益不容忽视,但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收入和就业增加的积极意义没有给社区居民分一杯羹,反而他们承受着旅游发展带来的物价飞涨、交通阻塞等不利影响。
(三)丰富景区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是旅游目的地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而当地社区居民是民俗文化的主体,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景区的管理当中能丰富景区的旅游资源,在保护传承旅游目的地独特的民俗文化的同时,让旅游者享受更多的原生态的旅游资源。
三、当前我国社区参与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区参与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当前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要有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模式。直接参与一般指在直接参与到景区的经营中,例如景区导游、区间车司机、景区环保人员等。间接参与是社区居民依然会从事当地传统的活动,可以保证原有社区传统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生活生产场景持续存在,这一部分居民是在间接参与之中。
在这两种模式中,社区参与由于发展程度低,所以存在一些问题。
(一)参与人数少、范围窄
在景区经营中,只有少数居民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利,大部分居民感受到的是社会成本的上升。大部分景区给予社区居民的参与范围也非常有限,只停留在服务人员的范围之内,这种人数少、范围窄的社区参与降低了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旅游的发展。
(二)参与意识缺、层次低
旅游开发的初期,社区居民关于参与景区管理的意识欠缺,且缺乏一些旅游的专业知识,这就导致在社区参与过程中以层次较低的经济参与为主,而在重大事项上,当地社区居民在高层次的决策层影响力有限,
四、社区参与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一)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
当地社区居民不仅在文化素质上普遍偏低,而且在专业知识上缺乏指导,这直接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范围和层次,旅游景区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培训教育的机会,在文化水平、专业技能,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增加他们的服务技能,使社区居民有主人翁意识以及认可自我价值,才能更好的为景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居民自主参与
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是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经营所面临的困难之一。社区居民的收入有限,不足以支撑经营项目的展开。因此,对社区给予财力与物力的支持,政府可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或小额贷款,尽力鼓励和扶持他们参与到景区经营中来。
(三)提供工作机会,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社区居民处于弱势地位,工作机会和条件无法自主获取,自身利益也面临侵害。因此,必须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其合法权益,给社区居民提供优先就业权和经营权,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让社区居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社区参与合法化、制度化。
五、结语
景区管理范文6
第一条为科学、合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强对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利风景区的设立、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水利风景资源是指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水利风景区以培育生态,优化环境,保护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强调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认真负责,加强对水利风景区的监督管理。
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一般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或水资源管理单位)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统一领导下,负责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
第二章设立
第五条设立水利风景区,应当有利于加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保障水工程安全运行,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凡利用水利风景资源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必须报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批准。
第六条按照水利风景资源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及景区利用、管理条件,水利风景区划分为两级,即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
第七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由景区所在市、县人民政府提出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规划纲要和区域范围,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依照《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审核,经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评定,由水利部公布。
省级水利风景区,由景区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依照《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提出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规划纲要和区域范围,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评定公布,并报水利部备案。
第三章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水利风景区设立后,应当在两年内依据有关法规编制完成规划。水利风景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20年。
第九条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水利风景资源评价;
(二)水利风景区的发展目标和范围;
(三)水利风景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四)水利风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五)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
(六)水利风景区投资及效益分析。
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应当与有关水利规划、当地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
第十条水利风景区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核心景区、景区和保护地带的不同要求编制,确定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和文化设施等项目的选址、布局与规模,并明确用地范围和规划设计条件。
水利风景区的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
第十一条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二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规划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审核,报水利部审定;省级水利风景区规划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水利风景区规划,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第十三条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结合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进行。
(一)新建水利工程应将水土流失防治、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及工程所在区域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纳入工程建设规划,并统筹道路、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已建水利工程可结合工程的扩建、改造、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工作统筹水利风景区建设;
(三)水利风景区的维护要与水利工程的维护有机结合。
第四章管理与保护
第十四条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景区管理与保护制度,保证水利风景区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第十五条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做好水、土、生物及人文资源的保护工作,对宜林、宜草区域按照生态和美化要求修复植被,并按照有关要求有效处理垃圾、污水等;应当提供良好的卫生、服务、消防、救护等公共设施,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六条在水利风景区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经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同意,并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一)养殖及各种水上活动;
(二)采集标本或野生药材;
(三)设置、张贴标语或广告;
(四)各种商业经营活动;
(五)其它可能影响生态或景观的活动。
第十七条水利风景区内禁止各种污染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的行为,禁止存放或倾倒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
第十八条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安全管理,有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安全保障设施,并有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和有效处理能力,保障游览安全和水工程的正常使用。
第十九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每年向水利部报送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情况,省级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每年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情况。
第五章奖罚
第二十条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当地政府或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风景区管理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责令纠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开发利用水利风景资源的;
(二)经审定设立的水利风景区,未在两年内编制完成规划的;
(三)未按批准的规划进行建设活动的;
(四)超过允许容量接纳游人和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区域开展游览活动的;
(五)未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能,造成水体污染、生态破坏或出现安全事故的。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损坏水利风景区内资源、设施、设备或有其它违反水利风景区管理规定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