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的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说服的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说服的艺术

说服的艺术范文1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实践体验,如果学生们认为自己的辅导员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那么,这位辅导员所说的话,所进行的沟通,多半也是事半功倍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具备人格魅力的辅导员,他说的话学生更愿意去听、去做。在学生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我们要利用好三个效应。

(1)用好“威信效应”。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数百双精致的,富于敏感的,即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那么,辅导员所引起学生注意的言语和举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或做人。如何获得威信?从外在来说,威信可以由你的职位带来。因为你是教授、是主任、是领导等,所以具有威信。威信的另外一个获得途径,便是道德修养、专业素养、树立榜样等内在的东西。因此,辅导员的威信除了建立在教学业务、职务上之外,更重要的是辅导员的人格品德能被学生所推崇和敬仰。如果说辅导员的业务、职务威信是影响学生的显性因素的话,那么辅导员的人格威信就是影响学生的隐性因素,也更为重要,但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2)用好“好感效应”。心理学家做过实验,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反应:我喜欢的人说的话,我听;我不喜欢的人说的话,我不听。所以,如果你是辅导员,那么首先你必须博得学生的好感。获得好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我们第一次和学生见面时,可以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穿着得体、以礼待人,脸上保持诚恳的微笑;我们可以多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努力寻找与他们的共同点;我们可以与学生多接触,努力捕捉学生的情绪等。

(3)用好“自己人效应”。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新闻媒体上曾见到这样的报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宿管吴阿姨致辞毕业生,赢得了11次热烈的掌声。为何?因为这位阿姨,在学生眼中,已然成了他们的自己人。

二、提高语言沟通的技巧

(1)适当了解一些相关的实用的理论知识作为理论基础。例如笔者所接触到的PAC理论就是非常实用的一例。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交互作用分析、人际关系心理分析,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的。PAC人际交往理论认为,无论人们是以坚决还是非坚决的方式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出回应时,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

(2)提高语言沟通的技巧,我们还应注意自己语言沟通的效果。分析认为,影响语言沟通的效果因素,文字占8%,声调占38%,身体语言占55%。因此,同样一句“同学们好”,因你的声调、身体语言等因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在与学生的语言沟通中,除了斟酌好自己要表达的文字之外,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声调和身体语言方面的表达,以更好地衬托我们的诸如失望、关心、兴奋、神秘等等之类的情绪。

三、掌握心灵沟通的策略

关心:辅导员要要注意谈话的时机方式,要处处维护学生的形象,保护学生的利益,为学生着想,关键时刻能够替学生承担责任。只有切实关心了学生,学生才能与辅导员敞开心扉,无话不谈。

知心:这是交流的基本前提。辅导员要争取做好学生的“知心姐姐”“知心大哥”,学生的心事,你愿意听;学生的心愿,你愿意帮助其完成。

交心:辅导员要和学生平等互动,要学会换位思考,更要善于在某些时候放弃自己的观点、改变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与学生交心。

热心: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从事辅导员这一行业,就意味着学生的不论是从学业还是到就业,从吃住还是到恋爱,你都得热心关注,热情帮助。

信心:“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辅导员要对自己的学生保持信心,并且给予适当的心理暗示。如果你源源不断地给予学生以信心和动力,学生的那个目标最终实现了。

耐心:对于学生事务,辅导员要反复抓。有实验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至少需要3周。这就需要辅导员拥有良好的耐心,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抓反复、反复抓,利用正确的规律,帮助学生改正。

四、增强说服劝导的艺术

(1)合理使用正反两种性质的材料。辅导员要结合谈话对象的态度、鉴别力、自己教育任务的见效时长等因素,来组织好正反面材料的运用。

(2)合理使用情绪因素和理智因素。同样,对于情绪因素和理智因素的运用,也同上述正反面材料一样,需要针对沟通教育对象文化程度的高低、教育任务的长短来合理组织,以达到理想的沟通教育效果。

说服的艺术范文2

[关键词] 巴赫金 复调 音乐性

复调本指音乐上两个或多个声部(旋律)同时展开,虽完美结合在一起,却仍然保留各自的独立性。复调小说理论最早是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针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特点提出的。他认为复调小说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不同声音组成真正复调。”即小说突破基本上属于独白型的单旋律模式,呈现出开放性,减弱由作家全知全能式安排的封闭性,创立了小说的新形式。昆德拉在分析布洛小说《梦游者》时提出复调小说,认为该书第三部分由五条不同的线索构成,这些线索虽同时发生,交替出现,但没有真正意义联系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即复调意图没有得到实现,称不上复调小说。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群魔》由三条线索同时展开,形成三部独立的小说。由于人物之间相互认识,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是复调小说。笔者就昆德拉小说的复调艺术进行探讨。

一、多条线索同时展开

复调小说最突出的表现是多条线索同时展开。人物线索同时叙述,一同发展,又彼此交织在一起,使小说中由许多独立的、平等的部分组成。小说复调的特点在于使同样虚构的多个独立的声音、故事并存,不划分它们的等级,不赋予其中任何人优势地位,使一些异质线和现实层面并存。《不朽》中,昆德拉用3种时态表现事件:过去时,描写歌德、贝多芬、贝蒂娜之间的纠葛;现在时,叙述小说家昆德拉与阿弗纳琉斯之间的几次会议与现实交织并行;将来时,昆德拉设计自己灵感中小说人物及故事。这种别样的复调通过多个声部的轮唱表现出来。《无知》这部小说,如果纯粹从技巧角度去分析,可以看到它由3个无关的故事组成。在前11章,情节主要集中在伊莱娜身上,一个流亡到巴黎20年后回到捷克的移民。第12章在机场与约瑟夫的偶遇后叙述转到他身上,他也是一个移民,一直到25章伊莱娜才重新出来。接着第28章和29章,又出现了新的转折:一个在约瑟夫少年时代日记里的年轻姑娘,后来我们才知道她叫米拉达,是伊莱娜重新联系上的朋友当中的一个。从此刻开始,3个故事相互交替的节奏加快了,我们仿佛走入森林,道路一下子多起来,短起来。所有的故事实际形成了一个复调的和谐的故事,在最后几十章就像《告别圆舞曲》第四天(第1、11章,克利玛夫人卡米拉的故事;第2至4、14章,露辛娜的故事;第5、26章,露辛娜的情人弗朗齐歇克的故事;第6、8、10、12、15章,雅库布的故事;第7、9、10、14章写克利玛与情人露辛娜的故事;第15至19章,卡米拉、露辛娜、伯特莱夫等的故事;第20、24章,写音乐会;第21、27章,写小号手克利玛与卡米拉;第23、25、28章雅库布与养女奥尔佳的故事;第29章交代结局。)一样,竖立起了一座平行的山峰。我认为“随笔性的离题”也是复调的一部分。勋伯格是流亡者,到死也没有回到祖国,与约瑟夫回归后又回到流亡地形成对比。尤利西斯也是流亡者,他与伊莱娜的故事一同构成回归之幻灭。这些都可以看成复调结构,它们并不是零乱、毫无头绪的,而是统一性――回归联系在一起,是回归的幻灭。

二、音乐性

复调音乐性的原则,把共时性时间观念下的不同情绪一同抛出,读者在反差对比中感到目不暇接的同时,体验超越现实平庸感受的复杂感。在这里主要是通过改变每一部分的长度实现的。各个部分分若干段落,使每一部分以它自己的叙述为特点,改变章节长度,形成音节结构。《玩笑》长度顺序为:很短;很短;长;短;长。这与《生活在别处》顺序相反,即长、短、长、短、很短、很短。由此可见,每一部分就是一个乐章,而每一章节就如节拍一样。这些节拍有长有短,或长短不规则,将小说引向速度问题,即每一部分可以用音乐标记:中速、急板、柔板等。我们从每部分长度与它所包括章节数量的关系分析《生活在别处》:第一部分:诗人诞生,72页有11个章节;中速。第二部分:克萨维克,35页有14个章节;小快板。第三部分:诗人自渎,88页28个章节;快板。第四部分:诗人在奔跑,38页有25个章节;极快。第五部分:诗人嫉妒了,102页有11个章节;中速。第六部分:四十来岁的男人,28页有17个章节;柔板。第七部分:诗人死去,31页有23个章节;急板。速度除由每一部分的长度决定外,还与事件的“真实”时间有关。前四部分表现诗人15年的生活,200多页;第五部分表现诗人一年的生活,100多页;第六部分20多页,只叙述了几个小时内的事情,章节短小就如同让时间过的慢些,将一个伟大的瞬间凝固下来。在这种音乐的进程中展现诗人出生、成长、恋爱、死亡。

三、文体的复调

复调小说最深层的是“文体的复调”,也就是多种文体的运用。“文体的复调”是不拘于文体规范及类型成见的创新,即各条线索整体不可分割。在《笑忘录》中有两部分都叫《天使们》,前一部分(第三部分)由以下5个元素构成:“第一,关于两个女大学生以及她们如何升天的轶事;第二,自传性叙述;第三,关于一部女权主义著作的评论性随笔;第四,关于天使与魔鬼的寓言;第五,关于布拉格上空飞翔的艾吕雅的叙述。”这些元素互相阐述,互相解释,阐释同一个主题,同一种探询将它们连在一起。后一部分(第六部分)由4个元素组成:“第一,关于塔米娜之死的梦幻式叙述;第二,关于我父亲之死的自传性叙述;第三,关于音乐的思考;第四,关于腐蚀着布拉格遗忘的思考。”那“我父亲之死”与“塔米娜被孩子折磨死”有什么关系呢?是同一主题的不同展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开头是以文学家的眼光去探讨和评价尼采“永恒轮回”用散文式的哲学思考,是一个哲人的随笔。小说的第三部分《不解之词》以“不解之词简编”等的形式对萨比娜和弗兰茨作为“存在密码”的关键词加以对比分析。这如同辞典的写作手法,是走向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方法。第六章《伟大的进军》复调因素非常明显,所以的内容都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即什么是“媚俗”。作者不再隐藏在暗处,而且指挥人物演出以显现“媚俗”,这些与小说其它部分巧妙整合,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无知》只分析其中的一部分,第一章是叙述式的描写,写伊莱娜与好友茜尔薇谈论回归问题;第二章是议论文式的描写,以语言学家的身份分析回归这个词;第三章是历史散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捷克的历史;第四章是梦幻式叙述,写伊莱娜的流亡旧梦;第五章是叙述式描写,伊莱娜与母亲在法国相见。这些都由回归的主题整合,也看出昆德拉复调形式越加明显。

参考文献:

说服的艺术范文3

【关键词】 民间工艺;福鼎饼花;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饼花是当地民间艺人独创的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手工技艺形式,是专门贴在中秋月饼上的一种装饰画。其表现内容以戏曲题材为主,有美人式、八景式、八果式、团式等。画面色彩鲜艳、热闹,以红、黄、绿、桃红等色为主,线条清晰,民间和地方特色极浓,深受群众喜爱。它流行于闽东霞浦、福安、柘荣各县和浙江的平阳、苍南一带,各地群众都习惯于在小孩排饼赏月后,吃了中秋饼,把一幅幅饼花贴在自家大厅壁或房间壁上装饰欣赏。这已成为福鼎及其他一些流行饼花地方的一种特有节日风情。

福鼎饼花至今已有270余年的历史。据老艺人说,清乾隆年间就有了百子饼花,之后又有了手绘团式饼花。福鼎于乾隆四年(1739)置县,由于置县后人口增多、经济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随之县城庙宇增多,各种迎神庙会和民风民俗活动也跟着丰富起来。绘画饼艺人,他们能书能画,能彩扎。特别是清末民初出现的民间艺人群体,其代表人物有陈赞、叶汝舟、江梅、庄晋康等。他们创作了独特的美人式、八果式、八景式等形式的饼花,为全国所罕见。饼花的题材主要为戏文,所以饼花艺人常带学徒一起看戏,看完社戏当夜创作。到了民国时期,一位演木偶戏的艺人名叫林通玲,将手绘饼花刻在木版上,木刻饼花从此开始,以后便相继出现了南阳潘记木刻饼花作坊、文成堂饼花和龚城朱元胜饼花。抗战胜利后,上海洋版戏文图如《火烧红莲寺》、《白蛇传》等,不断冲击福鼎饼花市场。这种戏文图一直沿续到“”前夕。“”后中秋饼花出现简包装与高档包装,原来的饼花便一去无踪影。

福鼎饼花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农民画纯朴的艺术特点:其一,它运用概括、浪漫主义和象征寓意的手法体现主题;其二,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粗壮、朴实;其三,线条简练、挺拔、流畅;其四,色彩对比鲜艳、强烈,富有装饰效果。

一、主题突出

福鼎饼花在表现上的特点不受自然现象的约束,在反映生活的风俗画里,它舍弃了很多自然景象的描绘,而通过突出人物的活动,集中概括地表现主题。

如木刻美人式饼花的《八槌大闹朱仙镇》,全图外缘,画一簪花美人斜倚于一琴几之上,后有盆景,碧草茂生,这种画美人与武打戏出于一纸,是福鼎年画中别具一格的形式,为其他各地年画所罕见。

再如清乾隆时期民间艺人手剪的《百子花》,“百子花”以红、白、绿三种色纸剪成,人物以儿童为主,所以称“百子花”。“团花”的创作,出现于清末,为艺人画在纸上的圆形饼花。“泥金饼花”在“团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的绘法是工笔重彩,加上金色,画面富丽堂皇,形式由团式发展为“美人式”、“八果式”、“八宝式”,并以人物多少标定月饼的重量,如一个人物定为四两饼,两个人物便为半斤饼,依此类推,最多16个人物便为四斤饼(过去1斤以16两计算)。

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是福鼎饼花中常用来体现主题的一种手段,其特点是将生活中的一些物象根据主题需要进行夸张。例如:儿童可以骑在鱼身上,石榴和荷花画得和人一般大,儿童可以和飞翔着的马逗乐,龙嘴里可以吐出一堆堆东西等等。这些表现手法不是按自然本来的面貌表现主题,而是按照作者的思想愿望来体现主题。

象征和寓意的表现方法也是福鼎饼花中常采用的手段,它吸取流传于民间的一些吉庆谚语,创造了很多象征寓意的艺术语言。如莲花和鱼寓意连年有余,桃子和鹤比拟长寿,牡丹象征繁荣富贵,喜鹊为喜事的征兆等。在表现某种寓意物体时,民间年画还往往通过娃娃玩耍的情节予以体现,使象征寓意的物体有了生机。娃娃的心灵是幼稚天真的,喜欢和花、鱼、鸟、水果等联结在一起,这种处理手法既使画面丰富、生动、协调,也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这种象征和寓意的表现手法,往往把画中所出现的事物作为一个引子和手段,使其和民众的理想愿望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情趣和生活气息,从而把人和景物融为一体,并且引向更深远的意义上去。

二、构图饱满

福鼎饼花的构图完整饱满、均衡对称、装饰性强,有它一定的规律。在风俗画里,它着重突出人的活动,对所需要表现的自然景物则进行概括简练的描写。对于画面透视多采用散点法,很少用焦点透视,画面上没有明显的远近区别。在安排画面人物时,则采用平列的方法,人物层次不多,重叠也很少,使人物动作明显地映现在画面的空白空间里。另外,采用分级聚散的构图手法,做到主次分明,主体明显,这也是为了进一步突出画幅的主题,使人一目了然。

福鼎饼花构图均衡对称有较强的装饰性,这主要体现在整体布局上取得匀称,局部则加以微妙的变化。它的构图饱满,除了使用画面中人物、景物产生饱满效果外,也运用了在画中题词的方法,并充分注意发挥画面空白对物体的衬托作用。其他如连续式的构图,把画面分割成若干有机部分,或采用两幅画面连结在一起的通景式构图,都注意在变化中求得统一。总之,福鼎饼花在构图上的多样化特点,集中表现在善于使用多种方法来突出人物和体现主题。

三、造型夸张

民间年画中人物和景物的造型,大都具有装饰性。它通过对人和物的自然形体进行加工、提炼、夸张、再创造的过程,使之比现实生活更美、更规律化。

福鼎饼花在造型上的装饰性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极善于根据人物的不同性别和比例作不同的处理。如在男子的造型上,头部夸张比较多,形象英俊、体型粗壮、动作朴实、表情爽朗;而对妇女的造型,则头部夸张少一些,形象俊俏、身材修长、动作柔丽、表情含蓄。福鼎饼花要求人物形象清晰完整,面部多作正面或稍侧一点的方式处理,人物之间的呼应和运动,则采取头部与身体作不同方向的交错变化来表现。

“眉眼清楚”是福鼎饼花对面部造型的要求。青年人使用“蚂蚱眼”,眼角稍往上翘;儿童使用“杏核眼”,稍圆一些;老年人使用“凤眼”,和凤凰的眼睛那样窄长一些。这种造型手法是从不同对象出发的、有分寸的,也是有内容的。同时要求“头脸俊俏”,人物形象要美。而对体型的塑造,则向横的方向夸张,求得和头部造型相适应,因而形成了一种粗壮而朴实的造型。

人物夸张变形了,画面中其他物体也必须协调一致,所以对自然界的景物或其他道具,用装饰性的手法加以规律化,对美的物体予以突出夸张,而将大面积较难处理的物体加以缩小,并力求使物体的造型清晰完整。

福鼎饼花的线条简练、挺拔、流畅,具有版画效果。它不追求一般绘画中起笔落笔的勾勒变化、笔触趣味和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极少有短促断续的琐碎线条。

四、色彩鲜明

福鼎饼花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和地方特点,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注重调和而强调对比。

在福鼎饼花中所使用的基本色有五种:大红(包括桃红)、绿、黄、紫、黑。这些都是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黑和白的对比,也就是色相上的对比,造成艳丽强烈的色彩效果。由于极少使用中间色,仅利用原有色度的不同,反而更增强了画面的对比。但在一些行情年画(房间画等)中,则不乏增加桃红、金黄、灰这样的中间色,以加强抒情风味。

福鼎饼花采用木版品色水印,色块较大,极少重叠,色彩鲜艳透明而不混浊。为了充分发挥每块版子的作用,做到色彩上的均衡呼应,所以有些颜色全局都有。在色彩的具体应用上,以红(包括桃红)为主调,其次是绿,通过绿色的贯穿产生对比。黄和紫则用得较少。

五、结语

福鼎饼花从构思、构图、造型、色彩,以及具体的表现方法都有机的联系,通过概括、夸张、装饰化等手法贯穿统一起来,形成了比较完整而独特的艺术特点,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宝贵遗产。福鼎饼花融合多种艺术,本身并非单一艺术形态。百子花与剪纸艺术相似,手绘团花、泥金饼花本身就属绘画艺术,木刻饼花则与木刻、木版年画相似。除百子花外,许多饼花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戏曲艺术有很大关系,这对于研究同时期当地戏曲艺术也是一个重要史料。福鼎饼花记录了当时的地方戏曲,并被福建省戏曲研究所作为古戏单研究,有的饼花还记录了地方民俗和当时发生的重要事件。特别是构图独特的“美人式”饼花,把美人与武戏相结合的画法,实为全国罕见。

福鼎饼花与中秋民俗活动相依存,本身已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送中秋饼到斗饼花、贴饼花,都形成了与中秋民俗相互依存的特色。

说服的艺术范文4

    关键词:蒙古族萨满教;服饰;文化艺术符号;万物有灵观  

    正如苗族传统服装写满苗族历史一样,每一件正规的蒙古族萨满服装都可以说是一部原始宗教文化的史诗。蒙古族萨满教的服饰非常奇特,整体形制是长袍长袖,大多是斜襟式,与传统的蒙古袍的外形大体相同,只是服装上的装饰非常丰富而且都是根据不同萨满的不同能力而添加不同的装饰物,这些饰物传递着最远古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对世界认知的文化声音,尤其是从服饰上可以看到草原早期文化符号的遗存中该宗教对宇宙天地观的认识,从色彩和特殊造型的法裙上能看到它的流变以及与其他宗教相融合的艰辛生存与发展的历程,蒙古族萨满教服饰艺术使我们感受到了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内心世界都存有对宇宙生命体皆有魂灵的深刻的信念,形成了他们一生对魂灵的信奉与追求。萨满教就是实现人们这一普遍愿望的活体媒介,当萨满穿上萨满服装施法术的时候,萨满人本身已不存在,意念告诉他自己和参与的人们神已附体。蒙古族萨满服饰给人以超世俗的感观,从心理上给人以威慑的力量。

    一、蒙古族萨满教服装的色彩

    蒙古族萨满教的信仰是在继承和融合北方多民族信仰基础上形成的,即具有北方民族的共通性也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元朝时,蒙元的统治阶级开始接受藏传佛教萨迦派的教义,尊八思巴为国师,萨满教就慢慢被忽略了。从此,萨满教与佛教就有了尖锐的斗争,这场斗争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延续了很长时间。最终,萨满教与藏传佛教以彼此融合的方式保留了下来,但这给蒙古族的宗教文化的意识形态和艺术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服装从起源开始就具有了适用审美与象征的双层意义,蒙古族萨满服饰的色彩很丰富,普通的萨满服装中黄色代表皈依佛教,蓝色代表蒙古族祖先的萨满。但从根本上来讲大体分为黑色和白色两种,它们象征着两种性质的萨满,穿黑衣的萨满遵从原始萨满的教规,人称黑萨满;穿白衣的萨满是皈依佛教的萨满,人称莱青。  

    蒙古族萨满教一直崇拜长生天腾格里,这是基于万物有灵论基础上的一种自然宗教形态。长生天共99个,东边的天是44个,代表阴间,是诅咒黑天,诅咒黑天在蒙古人心目中是很厉害的,像过去蒙古萨满诅咒别人的时候先用的就是诅咒黑天。 

    黑萨满都穿黑色的服装,他们认为黑色最高贵,黑色是众色之母,融五色为一体,是五色的归宿。黑在五行中占水,居于宇宙之北方,具有凝重、神秘、雄浑、恐怖、威严等气质,黑色是蒙古人的吉祥色彩。在民间蒙古人以穿黑坎肩、黑靴子、戴黑羊皮帽为美。黑萨满修身全穿黑色服装,施法术的时候用黑色压白色的鬼。

    白色,蒙语称“查干”,蒙古人认为白色最圣洁,他们迎接尊贵的客人时要敬洁白的哈达,祭祀长生天时要洒洁白的马奶。白色具有神性,在鄂尔多斯草原上,成吉思汗的两匹溜圆白骏就是人们奉养的活体传承的神马。蒙古族萨满教认为白色容易吸引魂灵,魂灵一般都躲在白布白幡下。蒙古族萨满治疗疯病时做的用来捉鬼的剪纸房子“古碌木”也是白色,白色象征西方的55个长生天,代表阳间,是善的天。白色的萨满服象征皈依佛教的萨满。蒙古族萨满服装的色彩和各种图形及装饰物都具有各种不同的文化意义,穿萨满服主要是为了实现镇鬼驱鬼的目的。

    二、蒙古族萨满教教服饰中的符号化纹饰

    1、拉手人形

    称其为拉手人形,因为它并不是人,而是象征具有人的形象的魂灵。萨满教在草原其它地方被驱灭以后残存势力在科尔沁一直保存下来,文化渊源的传统信息一直延续至今,萨满教中所用的一些符号和神秘数字实际上就是一种表达特定意义和思想的会意符号。

    萨满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原始宗教,“拉手人形”可能是萨满教行使巫仪时使用的最原始的图形符号之一,新石器时代,属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的青海大同孙家寨彩陶文盆上已有拉手人图形了,青铜时代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以何腾格里山岩画上也出现了拉手人图形,鄂尔多斯博物馆藏有匈奴人用过的青铜短剑上有拉手人图形,还有苏尼特左旗的岩画中发现有铁器时代的拉手人图形,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剪纸剪的拉手人图形出土于南北朝时期的新疆阿斯塔那墓,在陈巴尔虎旗搜集到的萨满法是祈祷用品上用布贴9个拉手人形神偶等等。 在中国北方的民间,拉手人形到处都有,几乎上了岁数的人都会剪,驱鬼、招魂、送病、求子等功能很多,这几乎都是萨满巫仪文化的遗存。在科尔沁周边地区的敖汉旗、赤峰市等地更是很多。从以上的考古资料来看,拉手人图形存在于绘有原始人举行祭天、庆功等的巫仪岩画中、存在于墓葬中、存在于武器的纹饰上,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应用中,都有祭灵、转生、佑护、必胜、驱鬼的含义,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与天地之魂进行精神交流的印痕。

    蒙古族萨满教服饰中无论是黑衣萨满或白衣萨满都在身上缝绣有手拉手的人形图案。拉手人形是魂灵的替身,可以召唤神灵增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驱赶镇压邪恶的鬼魂。手拉手的人形一般是五个,代表五方五位。而且黑衣萨满服的背后缝绣着白色的拉手人形,据说这是提示黑萨满要行善事。有的白衣萨满服的背后缝绣着黑色的拉手人形,也是提示接受佛教道义的萨满不要忘记祖宗的来历。还有的白色萨满服装的裙摆上缝绣有九个拉手人形,这代表挡鬼魂的墙,法力大,可以阻止邪魔的侵扰。

    2、三角符号

    符号是能够以自身简洁的形代表或象征其它事物复杂的内涵的标志性纹样,符号是人们交流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传达人们的经验、思想信息和事物的内部的复杂构架。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几何化图形之一,对于纹饰来讲它已被提炼抽象成一个概念化的符号,而正是这类的符号蕴含着早期文明中深刻又丰富的文化内涵。萨满教中“三”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数字,“三”被看作是具有强大巫术力量的数字,所以,在祭敖包时人们要围着敖包转三圈,而祝福、诅咒往往重复三遍才更灵验。萨满修行用的房子就是像金字塔一样的三角形,三角代表三界,他们认为世界分天界、人界、地界共三界 ,在三角的房子中修行能打通宇宙三界的气场,增加自己的功力。

    动物魂转世,层次最低,在人间多做善事才能脱胎轮回转世变成人魂。顶大仙儿的人一般是蛇、狐、等附体后能看明别人的前世来生,也有看病的能力。对萨满本身来讲,世袭身份的和被已故老萨满选中附身的萨满法力最大,他们在人间做救死扶伤的善事积德转世后会得道入佛界。

    蒙古族萨满服饰中三角的符号代表法力的强大,其主要含义就是宇宙三界和人的三魂都会在法力的实行过程之中被履顺规正。

    老子曰:“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为天地人合一。在民间三是属阳的数,“人三为众,兽三为群。”《易经》八卦中乾和坤是两个最基本的卦象,其中的“一始、二昌、三极”都是宇宙阴阳相和化生万物的终极意义。现在能看到的科尔沁萨满给人治病时就剪一幅白色的八卦天罗网剪纸套在病人头上,用来驱除邪魔。

    笼统地说萨满教融入了藏传佛教的内容,确切的说,萨满教中也包含了道教的很多哲理。

说服的艺术范文5

一、适当赞美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别人能了解自己、赞美自己。所以,我们在说服学生时,不妨用“放大镜”观察他们言行中的闪光点,在实施说服教育时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给被说服者一,个超过事实的美名,让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进而使其在较为愉快的情绪中接受你的劝说,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学会自律。

二、借物明理法

在教育过程中,说服教育绝不是死板的说教和简单的训斥。说理不仅需要依赖于抽象的逻辑思维来“证明真理”,而且离不开具体的形象思维去“显示真理”。所以,教师应该借助一定的事物来将道理说得生动、具体、形象。应该用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语言,将深邃的哲理、丰富的意蕴,用熟悉的趣事、巧譬善喻的实例,淡淡引进、渐渐深化,进而使受教育者领悟教育的要求,明确进取的目标。例如:古时孟母断机教子就是借物明理最好的例证和典范。

三、妙喻说理法

运用妙喻说理能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能把深奥的哲理讲得浅显,能把生疏的事物说得熟悉,能用生动鲜明的喻体吸引对方去思考,使对方冷静深思而豁然顿悟,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因此,在说服过程中,教师与其滔滔不绝地把道理灌输给学生,不如引用有说服力的名言警句、寓言故事以及形象的比喻等,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去回味,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增强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既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又使学生受到高尚的文化熏陶。

四、幽默说服法

幽默是引人发笑的语言艺术,恰如其分的幽默,可以使教育对象在笑声中顺利地接受说服。在说服中运用幽默,可以在突出思想性的前提下,用生动活泼的话语来表现教育工作者的睿智和风趣,增强说理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同时还可以摆脱窘境,缓和紧张的说服气氛,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教师的教育,在笑声中同不良的习气告别,同坏的行为习惯进行斗争和决裂,使学生笑过之后得到深刻的哲理启示,在心目中留下严肃、高尚、美好、善良的印迹。这就是幽默说服的无穷魅力。

五、角色置换法

说服的艺术范文6

关键词:商务谈判;对外贸易;语言技巧

1商务谈判概论

1.1商务谈判的概念理解

商务谈判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商务谈判,经济活动便无法进行。小到生活中的购物还价,大到企业法人之间的合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都离不开商务谈判。

那么商务谈判有哪些具体特点值得我们学习注意呢?

1.2商务谈判的个性特点

商务谈判是一项集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社会经济活动,除了具有一般谈判的共性外,还有其个性特点,表现在:

(1)商务谈判以经济利益为目的。

(2)商务谈判以价格谈判为核心。

1.3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商务谈判是商业交易活动中的桥梁和纽带。

(2)商务谈判有利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为企业的正确决策创造条件。

(3)商务谈判是企业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

(4)商务谈判是企业实现经济目标、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5)商务谈判能够提高管理水平。

2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

2.1商务谈判的沟通艺术

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表现在谈判者之间的语言沟通,贵在信息的交流,只有双方或多方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表示,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有效的沟通是商务谈判成功的前提。口头语言、书面文字和行为动作都是沟通的载体,它们帮助谈判双方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加强认识。口头沟通是有声语言沟通方式,它主要通过信件、电子邮件、传真、备忘录、会议纪要等基本方法来完成。

2.2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也称自然语言,有声语言是指通过人的发声器官表达的语言,一般理解为口头语言,这种语言借助人的听觉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它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叙、辩、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谈判中有声语言的要求:准确性、表述清楚、注意用词。

2.3谈判中有声语言的沟通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答、辩、叙、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沟通有效与否取决于以上方面的综合表现。当然涉及到听、问、答、辩、叙述、说服等各方面的技巧。

2.2.1听的技巧

听的技巧表现在就是指谈判者要善于倾听,要有耐心地听对方的发言,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情况,反驳对方的不同意见。其实成功的谈判者50%以上的时间是用来听的,他们仔细倾听,获取大量的宝贵信息,增加谈判的筹码。

2.2.2问的技巧

“问”是商务谈判中谈判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发现对方的需求,掌握对方的心理。在商务谈判中,“问”主要分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大类。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具有广泛答复的问法,通常无法采用“是”或“否”等简单的措辞作答复。通常在谈判开始时使用,引导对方多说,进而获取相关信息。所谓封闭式提问,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在特定的领域得出特定的答复。一般用“是”或“否”即可予以答复。通常在谈判的尾声,用于缩小谈判范围,进行收尾工作。

2.2.3答的技巧

如何才能做出较好的回答,最重要的还是实现记下最可能提出的那些问题。在谈判之前,先扮演一个挑剔的角色去对问题作出联想表演,准备如何回答那些难对付的问题。你考虑的时间越长,想出的回答会越完美。但是,我们无法预知对方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更多的时候谈判的回答是一场即兴表演。在谈判中,谈判人员的每一句话都负有责任,都将被对方看作是一种承诺。回答不当易使己方陷于被动,这都要求谈判者回答问题时要有艺术性和技巧性。

2.2.4叙述的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叙述就是基于己方的观点、立场和方案等,通过阐述来表达关于参加本次谈判的基本观点和意见,使对方有所了解。从内容上可分为开场阐述和总结陈述两种。开场阐述是各方对己方谈判观点的第一次陈述,通过对谈判观点的介绍,说明己方参加投票的基本立场及要求。总结陈述则是在谈判的各个阶段或全部谈判结束前作的陈述。一方面它要对取得的成果进行肯定性总结,另一面还要为接下来的谈判打好基础。

2.2.5辩的技巧

在商务谈判中,由于利益、立场的差别,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观点的对立,辩论则能使这种对立得到沟通和解决。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就集中体现在辩上。

2.2.6说服的技巧

谈判中能否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是谈判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说服是谈判过程中最艰苦、最复杂,同时也是最富有技巧性的工作。那么在谈判过程中,谈判者应当如何说服对方,顺利达成协议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

(1)创造说服对方的条件。

①要说服对方改变初衷,应当首先改善与对方的人际关系。

②在进行说服时,还要注意向对方将你之所以选择他为说服对象的理由,使对方重视与你交谈的机会。

③把握说服的时机。

(2)说服的一般技巧。

取得对方的信任,不要只说自己的理由。

从谈话一开始,就要创造一个说“是”的良好氛围,而不要形成一个“否”的气氛。

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点。

强调彼此利益的一致性。

不要直接批评、责怪、抱怨对方。

要诚挚地向对方说明,如果接受了你的意见将会有什么利弊得失。

说服要耐心。

说服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不可用胁迫或欺诈的方法说服。

运用经验和事实说服对方。

2.2.7协调的技巧

成功的商务谈判都是谈判双方出色地协调的结果。对于成功的谈判,人们常常用这样一个例子来描述:某一家庭有两个男孩,有一天兄弟俩为吃一块蛋糕而争吵起来,谁都想多吃一点,而不愿平分,为此闹得不可开交。他们的父亲向他们建议:由一个孩子先来切蛋糕,他愿意怎么切就怎么切,另一个孩子则拥有优先挑选的权力。两个孩子都觉得这个建议挺公正,就接受了,结果,兄弟俩高兴的地分完蛋糕。这样,既满足了双方的需求,又维护了双方的关系,同时又不毫不费事地解决了矛盾,所以谈判的效率很高。

3商务谈判的语言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