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秋天的怀念课件

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1

在阅读的教学当中,词语与句子就是文章组成的主要成分,要想深入理解全文主要内容与宗旨就一定要吃透字词,掌握句段。而要想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就一定要把读落到实处,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一些具体生动的视听资料,能够增强读的成效,把抽象的文字与具体实物联系起来,让学生耳听其音,目看其形,心感其意。如在对《暮江吟》这一古诗进行教学的时候,因为古今字词涵义的不断演变,学生无法理解“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一词。这时便可借助信息多媒体来处理这个难题:设计一幅漂亮的江畔暮景图画,再配上悦耳的曲调,教师深情款款地朗读,学生们自读体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顺势掌握其字词的含义,品味诗句,深入理解,进而为本诗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巧用网络,体验快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了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参与,让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同资源展现出各自潜在的多彩与新颖。互联网超强的交流性让语文学习更加高效和便捷,学生可借助其收集资料,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共享资源,有效扩大学习领域。譬如,在教学《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收集和该首词的背景简介、词句涵义以及图片等,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这首词的内涵。学生在互联网这一大环境之下学习,身为教师应该全面发掘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应该适当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如此,才能切实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拓展阅读,提升价值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推荐某些有益的网上阅读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内外的有效沟通,充分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身素质。记得著名的窦桂梅老师在对《秋天怀念》这一文进行执教时,在网络中下载了该文作者的很多作品。在上课的一开始,窦老师向小学生们介绍了文章作者史铁生,接着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课外作品《合欢树》中的一段节选,邀请小学生们默读。她在对作者进行介绍的时候也兼顾简介了其他的作品,借助多媒体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将课外的读物带到了课堂中,瞬间便将小小的课堂摆到了一个大大的阅读大环境当中去。

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们听过不少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与粉笔,而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却往往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随着教者在课堂上的引导,或喜或悲或乐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试想,如果教者自己没有对文本很深刻的领会,又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钻研教材,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崔峦理事长所说的课堂教学中“两化”和“三多三少”的问题。

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3

一、重视文本解读,加强引导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教师多注重教学形式、方法,对文本缺乏精深的研读,这样出现了一些表面热闹而效率低下的课堂,要想课堂效益高,教师要重视文本解读,甚至是细读,文本解读是教材二次开发的途径。教师就必须把教材研读透,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我们只有更多地关注文本解读,立足于生活和人性的立场,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去体会和思考,将字里行间的许多深层的东西破译出来,引领学生进入别有洞天的境界,察觉不同寻常的细节,引领学生从生命的角度领悟、探索和发现,课堂教学才会有充满真情实感的体悟,才会高效。

例如窦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窦老师将教学主题由“母爱”升华为“好好活”,这是教师独具慧眼的解读。她把“好好儿活”作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学思路清晰而简明地分成三个板块即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探究“兄妹俩”的“好好儿活”;(三)思考“我们(读者)”的“好好儿活”。通过阅读产生体会,再把自己的体会“送回去”,读出来。整个课堂将朗读和感悟、语言和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地实现了个性化阅读。文本在师生的对话中生成为一个新的立体的文本,一个经过师生创造性感知后赋予了新意义的文本。

二、创设阅读环境,加强“读”的训练

阅读课堂要创设一个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真正让学生读起来。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x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善于做一个“朗读者”,教师要通过朗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通过朗读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三、注重思维训练,有效提问

阅读教学中,教师问题设计一定要让学生从文本中去寻找答案,训练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对文本进行概括和筛选,从文本语言的字里行间寻找解决问题的阅读习惯。

课堂问题设计做到目标明确,有效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问题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适度地超越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教师要找准提问要点,扣住重、难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努力提高问题设计质量,围绕重、难点求“精”、求“新”;课堂问题设计能扣住重、难点,目标明确,问题设计有梯度、深度、广度;话题开放,尺水兴波,有效地引领学生阅读,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多维度展开思考,创造性地重建课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追问,在关键处、精要处适时点拨。

还以窦老师的《秋天的怀念》为例,本节课以朗读贯穿始终,老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教与学始终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整节课听完,我仔细回想,老师真正的提问并不多。窦老师精心地抓了这句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把这句话作为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把指导对这句话的感受和朗读作为教学重点,当然,问题设计也是围绕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而窦老师的问题是这样的:

(教师出示课件文字: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窦老师这样问道:请你们默读这句话,注意这几个动作。母亲“扑”下去的会是什么?

“母亲抓住我的手”,“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

之后窦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追问母亲“忍”住的还有什么。

窦老师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感悟。学生从“扑、抓、忍”“悄悄地”等词语中体会母亲的心,再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语言中读出来。通过阅读产生体会,再把自己的体会“送回去”,读出来。通过有效提问,语言和思维,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立体的阅读。

四、寻找读写结合点,加强训练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模仿课文进行作文。依据每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确立作文专项训练的内容。注重让学生在典范文章的阅读学习中从感性上认识作文布局谋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写作技能。例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后,指导学生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学习《春》《济南的冬天》后训练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写景,做到景中抒情”;学习《我的母亲》《藤野先生》后进行“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专项训练……,如此梳理,我们不难构建出阅读促写作训练序列。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充实自己的文章内容。对课文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储存一定的语言和写作素材,生成写作资源库。这样,学生在经典美文阅读中,既提升了阅读能力,又学习了写作技巧,生成了写作智慧,可谓双赢。

五、课内外相结合,海量阅读

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4

关键词:新策略;知识内化;技能技巧;比较阅读;大语文理念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综合性、工具性学科,它的内容纵横千古、包罗万象。令人遗憾的是,作为一名初级阶段语文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我们无法把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学生面前演绎。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在有限课堂学到更多知识,提高学生素养,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

过去的语文教学总是一味地肢解课文、咬文嚼字、批注解释,总结中心思想。这种填鸭式教学,教师漫天地讲,学生死板地学。模式单一,教师辛苦不说,学生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体验,形成的阅读技能和技巧有限,更不用说阅读技能和技巧的有效迁移,课内课外两张皮,不能适应当代中考要求。因此,我认为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新策

略。怎样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呢?

一、语文界面的浓缩再现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初中生缺乏的不是想象力、创造

力,而是由于生活经验缺乏,涉猎内容不够丰富,造成对所阅读的内容认识比较单纯。那么,怎样才能丰富语文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呢?我们可以通过有关音频、视频、PPT课件、实物等等,让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对材料进行阅读、分析、比较、整合,形成自己的情感观和价值观,使知识内化,由古到今,由人到己,建构自己对语文阅读的理解和认知。

《威尼斯商人》作为外国名著,超越我们所熟悉的生活范围,如果按照旧的模式讲授,学生势必囫囵吞枣,无法感受名著的真正魅力。我们可以先通过PPT让学生了解威尼斯,了解作者、时代背景、人物个性,然后搜索视频,再现剧情的部分,使学生在观赏中认识资本主义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课外,我鼓励学生去读《巴黎圣母院》,认识真善美和假丑恶。我们还表演了课本剧,艾丝美拉达的美丽善良和敲钟人卡西莫多的正直正义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这堂课,我由衷地高兴,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仿佛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洗涤,课内与课外阅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二、语文知识与技能技巧的迁移

苏教版语文教材几乎篇篇都是经典作品,吟哦讽咏,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最后超越课文,获得一定的阅读技能技巧。结合不同题材或相关内容,我们可以根据体裁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把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适时迁移,达到学在课内、赢在课外的教学目标。

比如,莫怀戚的《散步》,那浓浓的春意和暖暖的人情,传颂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生通过学习散文方法和技巧,举一反三,学会分析《秋天的怀念》,这是著名残疾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位母亲忍着肝癌剧痛,帮助儿子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歌颂了崇高的母爱。我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关注父母师长,关心同学朋友,增加感情体验,丰富写作材料,这样写作,文章才真正做到具有“真”情实感。

三、课内外阅读材料的比较鉴赏

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课文《雪》把同一命题或同一话题的材料放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中比较,更能把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同一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表达的丰富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和《陆游筑书巢》这两篇文言文,都表现了主人的志趣高尚,但是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文体,骈文散句,各有优点,这就提示学生写作要不拘一格,同时也要明白殊途同归。

四、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语文教师的首要作用是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引导学生打开无数扇大门,探究未知世界,感受语文的美丽和魅力。我们的课堂是有限的,但课外的语文是无限的,生活处处皆语文。把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并及时进行探究、反馈与交流,这样不仅体现学和用的结合,而且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深化和升华,真正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我们在学习名著《水浒传》的精彩片段时,可以把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经典片段进行阅读,感受名著语言的灵动,思想的睿智,结合时代背景,更好地对名著进行赏析,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水平和鉴赏水平。

五、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的语文离不开家乡的文化底蕴。旅游、剪纸、面食甚至一副小小的对联,都传播着几千年来的当地文明,我们因家乡而骄傲,所以不能拘囿于课本,我们要把家乡乡土文明通过校本课程很好地传播和传递下去。

总之,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读本之间的心灵对话过程,我们要紧扣文本,学在课内,用在课外,超越课本,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构大语文教学金字塔。

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5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的朗读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也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需要书声琅琅,但学生如何才能读出感情,读出内心深处的声音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关注文本情境的创设,读出情感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色彩鲜明,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我们在进行朗读指导时要充分利用它们为学生朗读课文作好情感上的铺垫,使观察与朗读相得益彰,让这些插图带着孩子们走进一个个特定的情境,和作者一同欢笑、一同惆怅、一同悲伤……如《荷花》的课文插图:在一泓清澈的池水中,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白色的荷花娉娉婷婷地从中间冒出来,宛如一个个姿态各异的美丽仙子在翩翩起舞。教学中,我通过对画面的渲染,使学生既获得了整体的形象感知,又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不由已地走进荷花池,变成一个个美丽的花仙子。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对美好的事物也有着最强烈的心灵感应,他们发现并喜欢上美丽的荷花。“言为心声”,同样也就会对描写这美景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这些优美的语句也因此而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此时,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学生图文对照,感悟、体验就能读出感情,读出赞美,这也是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教学中所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一段动人的音乐,一番动情的肺腑之言,一幅多媒体课件创设的形象生动的情境,甚至是一段入情入境的角色体验,都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给学生的心灵深处以极大的震撼。其实每个人都有感情,只是有的人善于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而有的人则不大善于表露,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将其充分激发出来,从这点来看,创设一个极佳的学习情境(情感氛围)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关注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读出个性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学习过程既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体验、个性张扬的过程。“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课堂上,教者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悟,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体味其中的独特之处,才能准确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我想:引导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知道哪是重音,晓得在哪里停顿,听起来很动人,但也许他的心灵却依旧空无。我们读书是读给自己的,读的是自己的感受,并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好听、动听。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一文时,就有这样一个精彩的片段:师:你们刚才给我的启发怎么那么大呀!一下子让我觉得,平常说的这个“有感情”,怎么这么模糊!他有感情的读,是这样,可那位同学的朗读却是那样的。生:有人声音细,有人声音粗,有人性格深沉,有人性格外向。生: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师:是啊,读书是个人的,我们在尊重别人的朗读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滋味,我们不再评价别人,你读得“真有感情”啊。这真有感情,而应该说读得有特点,读得有个性,读得有自己的味道。(出示课件“读出韵味”)

这个片段不得不让我佩服,的确,“读出感情”是语文课堂经常听到的,可什么才是“有感情”,确实是一个模糊概念。读一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带这种感情可以,带那种感情也可以。“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既要尊重别人,又要读出个性理解。窦老师的课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个性化朗读”,这才是真正的“读出韵味”了。

三、关注标点符号的韵味,读出内涵

标点符号实在是太普通了,每篇文章中都有各种各样的标点,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意了它的作用,或者只是在理解感悟文章时看到了它的身影,其他的时候便成了陪衬。我认为当我们在朗读课文的时候也应给予标点更多关注的目光。虽然标点符号的“个子”很小,但往往许多情感都融于其中,等待我们去发现。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上对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读的是句号,不是问号。学生恍然大悟,重新读的时候有了明显的改善。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在《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我也做了这样的尝试,文中有一句反复了四次的话“好一个安塞腰鼓!”朗读这句话必须极力地突出作者对安塞腰鼓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而这就要依靠句末的感叹号,而学生一开始的朗读未能做到这一点。我便这样评价学生的朗读:你读的是句号,不是感叹号。当学生听了之后,都开始注意句末那个以前不大起眼的感叹号了,而后的朗读学生尽力去体现这一点,如此一来,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采就更浓郁了。在课文中许多典型句式的教学中,我同样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感叹号和结尾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去感受安塞腰鼓的壮美,感受黄土高原人生命的力量。如此一来,学生的朗读便又上了一个层次。

秋天的怀念课件范文6

关键词:语文课堂 静“场” 静思 静写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营造思维活跃、气氛热闹的场面,需要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静的气氛,宋学大师陆九渊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所以,语文课堂追求一种“静场”“静思”“静写”让动静相宜才能真正的产生独特见解,闪现灵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一、静“场”――还学生一个品味的空间

所谓的“场”,就是给学生营造的一种氛围,一种学习环境。那种丰富多彩的媒体课件让人目不暇接,曲风不一的背景音乐此起彼伏,热闹活泼的表演层出不穷……学生静心学习课文中语言的时间严重缺失,视觉疲劳、听觉疲劳、身体疲劳的他们能学会倾听,学会思索吗?教师自己苦心设计的情景对学生学语文已经形成了干扰。我们要抛弃浮躁,营造静静的读书“场”。

一位老师在上《秋天的怀念》的课堂上《爱的奉献》乐曲一直在回荡,委婉起伏的乐曲为教室笼罩了严肃的气氛。本以为老师会停下音乐读进文本,读懂石铁生和他的母亲。可是教师没有中止音乐,反将音乐声音开的更响,学生在有些过于喧闹的音乐中听辨老师的要求,吃力的朗读课文,但是他们的声音还是被音乐压住。再看看一些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的学生索性不听课了,嘴里哼着《爱的奉献》。教师本想用音乐渲染气氛,调动情感,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课堂,学生热情肆意的举手发言,表面上看,课堂里一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气氛,可是冷静观察,确又不然。你瞧,举手学生无视他人发言,只顾举手示意老师要求自己发言的人大有所在,再看不断的打断别人发言者有之,时时以否定的语言打扰别人发言者有之。上述现象在当今语文课堂上屡见不鲜,缺乏的就是宁静的场,热热闹闹的背后总是让人感到许多浮躁。

古人说:“定能生慧。”这儿的“定”是一种“气定神闲”的安宁,是一种“超然物外”的静默。可见,“静”是人定心思考的必要因素,新课改之后的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诗意的课堂中教师才情涌动;自主的课堂上学生踊跃积极;立体化的课堂里,多媒体的应用接连而起,与此同时我们不要忘了给学生营造一个静的“场”真正让学生走进文本。

二、静思――给学生一个涵咏的时间

很多课堂,老师们为了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表现所谓的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便道出“下面开始交流“,或者问题一提完,不到几秒钟就问:“谁想出来了?”,“哪个先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似乎一瞬间就活跃起来了,这是老师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张扬与作秀。殊不知,学生没加思考,信口开河,这样对话的质量,不是深入文本中所道出的然而有隔靴搔痒之嫌。不如使用这样的教学用语:“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大家静静的想一想”等,我们认为真实的语文课堂,真实的自主学习,应该对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空,因为要让学生学有收获,能自主认知,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就得有一个静思的时空。

学生思维暂时的“刹车”绝不是思维的枯死,恰是为思维活跃的做铺垫,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在相机点拨引发学生思考议论,就会焕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让学生凝神静思,教师再发挥“助产婆”的作用,就是先让思想在学生脑袋中产生出来。语文教学决不能以紧锣密鼓的快速讨论,旋即点拨的速成代替“思想”的产生。自然如果教师能适时的说“请大家独立思考几分钟”,“给同学们两分钟的自由思考时间”,恐怕学生的思考会更成熟,更有个性,相信一旦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碰撞出更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三、静写――给学生一个内化的休止符

新课程改革以来,也有很多教师认为要把写“挤”进课堂,这是很有道理的,语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语文课堂不仅要动脑,动口,也还要动手。让学生静写,一方面,给一点“静”的时空,让学生动笔,记下心中的疑问和独特的思考,这是自主发现与建构的需要,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正是此意。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刍消化的时机,一片静心回味的余地。利用这一刻的“静”,学生自主梳理、整合,融会贯通能避免“积食伤胃”,学得积极扎实,又能在这一静的休止中在填补,再创造。让学生会意静写,内化文本的内容,表达文本的情感,抒发自己内心的体验,正如美术中的留白,不是空寂,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默契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