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随笔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随笔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随笔作文

高中随笔作文范文1

【关键词】随笔;练习;作文;乐趣训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08-01

随笔是不拘题材,不要求严格的作文形式,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片断,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洋洋百千言。随笔灵活自由,往往随兴而发,有感而发。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行文随便,有利于沟通读与写、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如果重视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灵活敏捷的写作能力,也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1 重视随笔训练,让学生找回写作乐趣

常规的作文课训练,往往公式化、教条化。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式、套路、思维去写,常常是一见就怕,无从着手,一动笔就陷入若隐若现的模式中。久而久之,学生越写越怕,文章越写越差。写成的文章多是无病的陈词滥调,还往往充斥着庸俗社会学的观点,失去了应有的纯真美。可以说“有了规矩,难成文章”。学生写作的动机和兴趣一点点丧失。

常规的作文课上,教师总是关怀备至,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有的学生却也洋洋洒洒,似乎尽得真传,其实不过是各式八股文罢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未及学生动笔,教师就喋喋不休的指导,学生新颖的构思有可能被吓跑。”学生没有自由创造,哪来兴趣?教师认真批阅,选出经典之作三五笔,精讲特评中大部分学生被甩进了“被遗忘的角落”里、自我感觉不过是丑小鸭。丑小鸭们在忽视、批评中自惭形秽,渐渐的连人云亦云的勇气也丧失了,哪里还有学舌的兴趣。

随笔却自由灵活得多,随兴而写,有感而记,可谓“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正如我的学生随笔本扉页上写的:“随意看、随意听、随心想、随心记。”随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还学生广阔天地。教师只充当的只是教练,而不是“讲师”,再也不能一手遮天,学生则少了许多羁绊,可以尽情表现自己的灵性。他们看似跟着感觉随意写,实则表达着自己的见闻感受与思想情感。小小随笔可以还学生信心与热情,让学生找回写作的兴趣与快乐。

2 重视随笔训练,还学生写作的本来面目

常规作文课模式近似僵化,教师在作文命题、指导、批改、评讲等方面的高度负责,无形中强加给学生一些条条框框。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总是受到抑制。学生都在研究语文老师、阅卷老师的爱心和心理,试图写一些无病的文字取悦或打动教师,我们的孩子渐渐丧失了写真事抒真情说真话的胆识,说谎说骗说玄虚的本领却高强了。

教学实践表明:重视随笔训练,能让学生学会说实话写真情。清代学者袁枚主张表现真情实感,反对无病,敢于闯破伪道学的拘束,写一些率真的文字;清代思想家黄宗宪也提倡“我手写我口”,希望笔下写与心理想的合为一体,写些充满活力与生气、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字。对于现今的作文教学来说,他们的观点独具魅力。随笔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可以在随笔中更纯真的抒写自己的理解与情感。唐代白居易不是大力提倡“著诚去伪”吗?明代的唐宋派不是推崇“直据胸臆”、“自为其言”吗?公安派不也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吗?李贽不是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而强调真实的感情吗?我想,我们也应用随笔这种作文样式来消除无病之流毒,还学生写作的本来面目。

3 重视随笔训练,丰富学生的写作素养

常规作文课付出大而收获小,而随笔一类学生喜爱的自由灵活的作文样式,能有效丰富学生的写作素养。

要“挫万物于笔端”,只有“笼天地于形内”。学生重视写随笔并要自己满意,就得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就得去阅读、去搜集材料。这样长期坚持练习,他们的观察能力、随意感受生活的能力、采集材料的能力也就得到加强与提高,获得的大量材料也就成了作文的“下锅之米”。英国史蒂文森、俄国契诃夫等人的积累笔记难道不是他们的成功的法宝吗?

高中随笔作文范文2

同步随笔即老师和学生一起写随笔,完成后相互交流。老师检查同学的随笔时把自己的随笔交给同学,由同学检查阅读,评价批改。经过一学期的尝试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益处。

首先是语文教师写随笔可以引导学生明确随笔的素材选取方向。

学生作文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会搜集生活素材。这可能和作文的启蒙有一定的关系,他们总以为写作文就应该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是主题高度不够就不可以展示在卷面上。久而久之就无话可写,无情可抒了。毕竟现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生活基本上无所忧虑,相对单一。哪里有那么多重大的事件发生以供他们写作?鉴于此,转换学生的选材观念就显得比较重要。随笔之"随"则是更好地体现了这种引导方向。但是无论老师课堂上如何启发诱导,仍旧会有不少的同学面对随笔时无所适从。而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相对丰富,思想相对成熟敏锐的语文教师则可以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写起。笔者在进行这种尝试的时候并不是随意而为,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写作计划的。先写的随笔是回忆系列,大多写童年时的一些事情。高中生也是经历了童年生活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但人们的童年生活应该还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童年时的天真无邪、幼稚单纯相同,那么必然也都有做错事情的时候,有愉快的时候,有忧伤的时候。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共识的基础上,如果悉心整理,必然会有不少值得回忆的内容。该环节主要以记叙事件为主。学生传读教师随笔后也受到启发,明白只要是事情就可以写。就竞相写了一系列回忆童年的文章。因为是自己的经历,所以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即使语言尚不够完美,但是真实的情感感受是表达到位了。这个系列随笔让老师也会更进一步了解孩子的过去,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形象让老师不胜欢喜。学生在随笔中也了解了教师,这个虽然悖逆了传统的师道尊严,但是孩子会更加喜欢这样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教师形象。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要训练写人的记叙文。笔者写自己的老师同学亲人朋友,写他们的优点也写他们的缺点,但是唯一要遵循的原则是个性鲜明。经过两次的交流,学生在随笔中就有了比较积极的回应。他们在随笔中写自己身边的同学,老师,发生在他们身边有趣的事情,当时在班级里形成了风气,由此写出来的随笔自然成文,语言流畅,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最后一个环节是议论文方面的训练。笔者自己对身边所见、所闻做出评价,尽量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这有利于引导孩子正确理智地分析问题,不至于偏激。当然这必然要求教师具有相对的思想高度,否则,容易误导学生。孩子们在这样的引导表达过程中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自然就不再害怕写随笔了。而且一次成功的随笔就会给学生一次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享受到这样的乐趣,也必然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再次创造成功。

其次,教师随笔可以极好地发挥德育的作用。

语文教学更高的层面上来说,人文素养的教育比知识结构的教育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而德育目标一向也是语文教学目标必须的内容。平时说教的内容也只是架空的道理,学生很多时候并不乐意接受这种方式。但语文教师在随笔中寓理于事就会有极好的思想引导作用。笔者曾经在随笔中写过《谁为你负责?》的文章,文章中以儿子自己烫伤脚这件事件为核心,表明一个人做错了事情是最严重的后果只有他自己来负责,身上的伤痛任何人无法替他承担。学生在读后自然明白其中道理。这比单一的说教更加有意义。

高中随笔作文范文3

关键词:作文教学理念 教学效率 课堂实践

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老师们要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在湖北省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语文新课程改革为我们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鲜的话题,也给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并着力探索尝试实践新课程理念下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思路和方法。

一.返璞归真——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领悟

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作了规定和指导:

1.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作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写作的实质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作文教学课程的具体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是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改革、创新、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文课程也要以“三维目标”为出发点来优化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优化作文教学实施机制。

3.改进作文教学评价机制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保障

新课程实施建议特别注意了评价建议,优化的评价机制是新课程实施的有力保障。作文教学的成效也和优化的评价体系密切相关。新课程提倡的作文教学评价机制是开放多元的。评价的基本原则应当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评价的内容应是关注学生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开放的,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二.注重写作认知规律,发挥师生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不同功能

在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下,作文教学必须有所作为而且应该大有所为。新理念的提出尊重并遵守了学生的写作认知规律。写作过程基本规律大多认为是个“双重转化”过程:“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头脑’的转化”;“其次是作者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的转化”。[2]新课标对写作的定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定义照应了“双重转化”的写作规律;同时提出的“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把“双重转化”规律提升到作文教学的更高境界。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依据这一规律,结合作文教学“三维目标”,设计以下作文教学思路:

1.牵手——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预设性作文课堂,导引学生情感经历。情感体验是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发现、观察和思考。它是积累素材的过程,是学生有话可说的前提。情感体验有学生亲身感受客观事物的直接体验和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信息的间接体验。情感体验是作文教学“三维目标”中“能力、过程、情感态度”的具体化,它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例如在必修一,《心音共鸣 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中,我把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作为能力目标;把感情交流作为过程目标;把体验真情、学会感动作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参与作文活动。一、引导学生学习黄方国的《父亲》、的《我的母亲》,学生习作《小名》;赏析电影《九香》片断;使学生能在心灵深处同作品“主人公”发生情感共鸣,学会感动,获取间接体验。二、然后趁热打铁为学生创造情境设计了“微笑、生气、愤怒——我印象中父亲”三个学生自主练笔活动。活动的主旨在于促进学生收索自己记忆中父亲的情感场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心灵感受父亲,领悟亲情,积累直接经验。当学生带着了解亲情、描摹亲情、感恩亲情去体验时,他们的经验积累一定是丰富而又深刻的。这样的体验能让学生作文文思汩汩,内容真实而且感情浑厚。学生们所得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2.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设计生成性作文教学课堂,这是以实现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开放式作文教学是指不再由老师制定作文教学目标,而是由学生自主参与的作文教学模式。开放作文包括:一、作文教学目标开放,学生自己选择;尊重学生的能动性。二、作文教学时空开放,不局限于一时、一地;尊重学生自主性。三、作文教学形式开放,可游记,可小品,可札记;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四、评价方式开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尊重学生个性。这种作文模式生动活泼,关注的是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我鼓励学生从入学开始写自己的随笔。在随笔里应有他们自己认为最精美的言辞、最诗意的感情、最深刻的思想。随笔是他们生活的总结,以是他们写作和源泉。我常用宋朝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形容学生的随笔。生活是一个开放的课堂,个人的喜怒哀乐,社会的万千气象是他们的源头活水。在学生的随笔里,我能听到他们面对落蕊残花的叹惜,看到少年失意时彷徨,感受到社会的变革带来兴奋与忧虑。例如,在汉江襄阳段崔家营大坝下闸蓄水后,一位学生在随笔里漫步鱼梁洲,一边品味“城中湖,湖心岛”美妙独特的景观;一边畅想天下鱼粱洲的未来;一边诉说对水生态的担心。俨然是位浪漫而又务实的城市小主人。读来让人兴奋。——开放式作文也常结出令人惊喜的果实。

3.激励——发挥教师评价功能,优化作文教学评价方式

新课程理念特别注重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践新课程作文教学理念的支撑。

传统的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是老师对学生作文的单向评价,而新课标则要求构建一种多元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对象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作文“教”与“学”的评价都应当尊重作文教学规律,尊重教学主体——老师、学生的能动性。教学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分析研究,而不能再用以前简单的“四个等级,一个分数”的只看重结果的模式。在新课改刚刚起步的背景下,只有比传统的评价模式更优化的评价系统才能成为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有力支撑。

对于教师作文“教”的评价应注重教师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的能力和学识、修养的自我发展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评价应首先发挥诊断、激励、发展功能,不应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的选拔功能”。

为实现评价效用,我创新评价形式。如开设学生优秀作文展台和班级作文周刊,将学生们的优秀作文加上靓点评析之后打印张贴,并装订成集。为了发挥学生评价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功能,让学生推荐命题、评价命题,让学生互相评价、升格习作。推荐优秀作文到学校甚至社会刊物上发表。这些都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恰如其分的作文评价不仅能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还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对学生习作评价中,要多从作文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多写一些具体化的、鼓励性的评语。该修改的地方不要由教师一改了之,我们可以更多在提出修改原因。如缺少细节的时候,我会说“老师多想在你的作文里看到生动的表情和对话!”作文修改成功后的二次评价更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效率体现在学生写作能力有效提升上,作文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在“多写”上,新课程作文教学理念所关注也就是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关注写作过程中形成的思维能力和思想修养,这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有益的启发。

注释:

[1]除了特别注明外,引文均出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随笔作文范文4

关键词: 作文教学 阅读教学 语文实践活动 “检查方式”

根据教学的实际,每学期作文次数有限,而在这限定的训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使学生逐渐适应中学的语文写作要求,已成为教师们积极探索的关键问题。

学生写作现状分析:生活环境封闭,观察面狭窄,孤陋寡闻;缺乏生活积累,选材单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模式化,老生常谈,难以激发写作兴趣,造成学生写作态度压抑;学生言语匮乏,表述低龄化;学生写作时战战兢兢,担心离题,担心字数太少,担心文体错乱……这些情况无疑是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从根本上背离了写作内在的“自由创造”规律,造成了许多学生感到写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一、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1.充分运用教材,诱发学生想象。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唤起学生的联想,边读边想课文所写人物的具体情景,确定适用于表现哪一类主题的作文,这是目前扩大学生素材范围的最简捷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学习资料的技能。

2.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领域,它同样显示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它将成为学生最大的阅读来源,它不仅给予我们取之不尽的丰富宝藏,还赋予我们用之不竭的联想之源,来激发思维和灵感,这样学生作文素材频繁更新,可以选择熟悉的、感兴趣的人物、事件,充实自己的文章,使文章贴近生活,感情也越真实。

二、引导学生组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保证学生有自主的语文活动时间

1.课上要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只有学生对问题真正具有了自己的想法,他的作文才可能富有个性化。

2.阅读摘记。学生阅读时总会遇到些生动、优美的语句,把这些具体生动的语言分类记录下来,将是一笔价值巨大的财富,不仅丰富了词汇量,而且掌握了好句子,更使学生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词,就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学生能把句子说好或写好,就会为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

3.课外练笔。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过重,很多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为了弥补作文次数不足带来的缺憾,最近的一条还是得经过“随笔”这座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常写才能常新。随笔训练,大多有其表无其实,有其始而无其终。怎么才能使之更有效,更持久地开展下去呢?

(1)取材随心所欲,事实上,获奖作文大多来自没有题目主题文体篇幅方法语言等限制地任由学生自由生发的随笔。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材生活化,主题个人化应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它取代了规矩多而严的模式作文,所以学生写随笔要加大自由度,加强个性化,生活毕竟不是程序设置,提倡“我手写我心”,写死要写,记其所想,使之跟内心理解相一致,与自己心境相适应,与自身好恶相统一,应当是作者情感的一种物化形式。

(2)生活信笔写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联练习为主要目的的生活性随笔,生活的七色,心中的波澜,左邻右舍,都可以化为笔下的纷纷。生活之树常青,生活、自然都是我们随笔的“资料库”。我们可以广结生活之缘,将其演化得有滋有味。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源于对生活的激情。叶圣陶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

(3)聚焦篇章赏析。应用碎采,更需完璧。教师这台“望远镜”不可不用,教师不定期地准备一些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品评,在鉴赏中感悟,写成随笔。

(4)摘选佳作展览。教师可选摘优秀文章,办成优秀作文班报,增强信心并演变为兴趣,不是“要我写”而是“我要写”,不是“不想写”而是“还想写”。

(5)有人把教师比做火把,学生作文的激情就需要教师去点燃。语文老师对写作要热爱,要率先垂范,经常“下水”作文,体会写作的艰辛与快乐。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老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只有这种老师,才能说得出经验和技巧,而且是同学们乐意接受的。师生之间能就写作的具体感受进行交流,使心灵撞击、共鸣、磨合与默契。

总之,“以兴趣为中心”,加之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学生的努力,“随笔”这朵奇葩会日益娇艳。

三、更新“检查方式”,防止学生厌烦情绪的产生

作文的批改方式不应是“硬性的检查”,学生在学校每周都有上网的机会,可以在网络上开展写作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完成的文章以邮件的形式发送到老师的邮箱中,供老师批阅。便利的网上交流方式,大胆突破封闭的、静态的传统作文教学方式,学生作文都喜欢遮遮掩掩,不让同学看、家长看,此种供稿方式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完全开放的写作心理,为他们创造了一种自由、和谐、无拘无束的写作环境。学生可以充分设计自己的文章,做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各方面的处理。教师批阅后可将优秀作文在校方网站上公开发表,这样学生写作会更加认真、慎重,反复修改,语言也逐渐规范起来,学生创作的火花被点燃,写作热情高涨,写作质量日益提高。

高中随笔作文范文5

一、作文训练呈无序性,致使作文训练的随意性很大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根据每个专题设置了写作训练点,最大的优点是写作训练点与专题内容结合得比较紧密。不足之处是每个专题写作要求之间缺少缜密的逻辑性。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的作文训练点由记叙文到议论文,层次比较清晰。审视当下江苏省高中作文课堂,很多高中语文老师作文训练“东一榔头西一棒”,一会训练记叙文,一会训练议论文,一会训练考场作文。造成这方面无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写作规律的理解、对学生的训练达到的程度都有不同的标准。但是无论如何,写作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进行科学有序地训练,才能让学生写作少走弯路。

构建有序的作文训练课堂。作文教学首先把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训练区别开来,从文体训练的角度来看,高中学生先把记叙文写好,然后写作议论文。张克中先生在《中学写作教学观察》一文中说:“写作只是一种倾诉过程而已。写作教学也只是让学生逐步学会倾诉的一种过程。”笔者在平时批阅学生日记、随笔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这里写的作文远远比考场作文要好。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思想自由,随心所欲地抒发心中情感。整个高中阶段,贯穿写作是一种倾诉的教学思想,从记叙文训练开始,让学生会写令人心动的细节、会写构思奇妙的情节、会写真情实感的文章。记叙文训练每次确立一个重点,例如从语言、结构、构思等角度切入,每个训练点让学生反复揣摩,反复写,自然会有感悟。

记叙文训练好了,高二阶段可以确定议论文训练的主题。在近几年的高考阅卷中,很多老师发现学生的作文文体意识淡薄,高考中考生写成的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散文不像散文,这是平时训练不到位导致的后果。议论文训练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观点写起,让学生学会用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其实,学好写记叙文对于写议论文特别重要,议论文的论据就需要简练的概括、精当的选材,论据才能够为观点服务。议论文的结构,让学生从并列式结构写起,即围绕中心论点,几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再到递进式结构,即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逐层深入证明中心论点,“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在写作中倾诉心声。在议论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提炼论据、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注重议论文结构等小的训练专题,让议论文训练有章可循。

二、作文训练读写结合不够紧凑,致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目前很多高中都专门安排阅读课堂,让学生阅读。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阅读中,教师指导的少,阅读与写作训练脱节的现象多。例如,一周有2节阅读课,让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览室,学生由于经验的缺乏,阅读一些时文精粹之类报刊杂志,但是阅读之后缺少教师点拨,没有转化为写作能力,所以,缺少读写结合训练的作文课堂。假如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那么笔者认为两者教学效果都不会很好。

作文课堂需要读写结合。

首先,给予学生阅读指导。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江苏省考试大纲,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例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哈姆雷特》《欧也妮葛朗台》《边城》《老人与海》等。作文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阅读经典谈读后感,再引导学生把感想写下来,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产。与此同时,把阅读经典与写作教学联系起来,找到突破口,让学生在阅读经典后想倾诉、会倾诉,教师要善于在作文课上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笔者认为,有针对性地阅读经典,有针对性的读写指导,让学生在阅读后写作,在写作后继续深入探究阅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非常有益。所以,作文课需要教师点拨,读写结合的点需要教师挖掘,师生一起在读写中提高语文素养。

高中随笔作文范文6

关键词:学生交流;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344-01

在高中藏语文教学中,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都会感到十分棘手,往往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无情可抒。不少学生觉得无从下笔,不知如何表达,教师也为此感到头疼。写作能力是学生重要的素质,学生的成长、就业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中藏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写作能力。但是,作文在学生的心中是处于"讨厌"的地位。所以一接触作文就"谈虎变色",要么廖廖几笔,草草牧场,要么就闭门造车;搬乱造;要么就抄袭范文,生搬硬套。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呢?通过与学生交流,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的经验,谈谈我在藏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藏语文写作能力的几点看法;

1.题材选择--让学生有话可说

作文训练的形式有大作文、小作文、随笔、片断练习等,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见闻、感想用文字明白晓畅地表达出来,可自赏,可交流。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必用"记一件往事"、"我的-_____"、"谈_____"等陈旧刻板的题目,完全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写出真情真意来。尤其是小作文、随笔,题材更可以自由活泼一些。比如,学生喜欢崇拜偶像,就可以让他们写"喜欢_____的理由" "爱你没商量";学生喜欢幻想未来,就可以写"二十年后的我";学生喜欢谈论同学、老师,就可以写"我们班的热点人物"、"眼中老班";学生喜欢小说,也可以让他们尝试写武侠小说、心情故事、童话……总之,要让学生看到题目都有话可说,乐意去写,不至于挖空心思也无话可说。

2写作指导――让学生有话会说

我们现在的作文指导方式比较单一,老师只是作简单提示,就让学生写作,很少静心备课,作启发诱导,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因此,学生作文往往思路闭塞,兴趣索然,敷衍了事,即便是读过范文之后,也没有写作的头绪。要让学生会写作文,写作指导就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细节描写,可以选取两三篇范文,制作课件,配上音乐和画面,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讲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细节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从而在自己写人物的时候注意观察,筛选有用的细节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而不是干巴巴地叙述。练笔之后,可以进行全班的交流,进一步巩固成果。总而言之,进行写作指导时不能把那些写作的方法、技巧简单化,笼而统之地作为知识灌输给学生,那样只会让不会写的学生更加一头雾水。写作指导应当重在平时,让学生一点点地学习和接受,一步步地学会,逐渐地取得写作上的进步。

3.作文评价--激励学生有话想说

高中阶段的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但如果在某个方面总是得不到肯定,就会渐渐地对此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反之,如果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往往会产生自信心理,并且学习起来会越来越投入。因此,在进行作文评价的时候,把握分寸就很重要。要用精细的眼光去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即便是一句话、一个词写得好,也应该加以肯定,给学生们及时加加油、鼓鼓劲。我把每一次学生作文中的优秀句段都摘录下来,标明作者,公示在教室的墙上,并在讲评作文的时候引导学生共同揣摩、赏析。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被肯定的学生被大大激励,另一方面,同龄人的榜样作用和激励作用本身就远远超过佳作本身的效果,班里其他的学生也同时受到了激励。此外,评价学生的作文不仅要横向比较,更要纵向比较,也就是说要注意发现学生作文与过去的些微变化,即使是不显眼的进步,也应当予以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关注、被肯定,这样才能使他们逐渐地增强写作的信心。

4.课外阅读--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读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中学生的知识积累、智力培养还是思想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他们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读多了,看多了,自然而然积累的也就多了,自己写起作文来也就有了活水之源了。

"新课标"要求学生:"有较大的阅读量和较广的阅读面。"要让学生做到大量阅读,应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材料,力求做到人人有书读,时时有书看。做好课外阅读工作方法很多,下面略举几例:

4.1课内外结合,推荐读物。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规定推荐一些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给学生。日本教育学家认为:学生不进行课外阅读,就不可能学活、学深、学好。课外阅读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开展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大有裨益。

4.2鼓励学生经常到阅览室、图书室。阅览室、图书室的规模大,藏书丰富、阅读气氛浓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上阅览室或图书室借阅课外读物,腾出阅读时空,保证让学生能更广泛地参与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这样,让学生在广阔的书籍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觅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作文教学是漫长的逐渐推进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进行,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多动脑筋,变换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升藏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