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元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菊花元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菊花元稹范文1

【关键词】化工原理 仿真教学 教学计划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63-01

化工原理仿真教学是化工类学生必修课程化工原理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种公认的高效现代化教学手段。其主要任务是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目标,从实例入手,以化工仿真的技能操作带动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1]本人在化工原理仿真教学中积极探索,摸索出提高教学实效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1.选用最新版本的化工原理仿真软件

一个良好的化工单元仿真软件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技能培训平台。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国外仿真培训系统以来,化工原理仿真软件不断的更新换代,化工仿真教学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新版本的软件不但体现现代化工生产技术,更体现出智能化特点,功能更全,设计更为合理,对学生的培养也更加多元化。

我院采用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公司设计的最新化工基本过程单元仿真软件,该软件项目齐全,功能强大,实用性强。

2.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的基础,从易到难,合理进行有层次制定教学计划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做好实训教学的前提。比如,可以从简单的离心泵单元、液位单元进行训练,熟悉和掌握仿真的基本代表符号和基本操作方法,为后续较为复杂的精馏、吸收解吸等训练单元打下扎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合理的仿真教学计划在仿真教学能否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提高教学实效,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3.1 采用多种形式做好学生训练前的预习

采用多种组织学生进行仿真操作前做好预习,做到五个熟悉,即熟悉基本原理,熟悉工艺流程,熟悉操作设备,熟悉控制系统,熟悉开车规程。比如采用分组讨论、行为型引导教学法等组织学习方式。这样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3.2 做好学生课堂辅导,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3.2.1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实训教学中,很多老师采用先给学生做演示,并告知学生的控制要点和相关参数(比如阀门的开度),然后学生按老师的讲解进行“模拟或复制”。这种方法,表面上学生很快就能拿到高分,仿真的学习效率很高,但实际上是教师剥夺了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和锻炼技能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会呈现出高分低能的状态,将很难快速适应现代企业日新月异技术更新和高难岗位的要求,更不要谈在专业长久的发展。

本人在仿真操作过程中,采用先让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和探索,针对遇见的问题,进行思索,找到问题所在,并不断总结提高和优化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方法能快速培养善于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引导其进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师的有效帮助,学生不但提高了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会品尝到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喜悦。

3.2.2 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问,鼓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遇到问题多从几个角度思考,不被表象所束缚,让学生通过质疑、讨论、释疑,寻找知识的关键,加深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能力,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3.2.3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

如果遇见有共性的问题,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之前,他们会查阅很多资料,无形之中他们会把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各抒己见,不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积极有效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编写小论文论述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2.4注重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良好专业素养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为了追求高分,积极寻找“窍门”,进行“跳步”和违反生产实际的操作,比如阀门开度过大,调整参数大起大落。在惯性小的系统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操作步骤,取得高分,这种做法在化工生产中是绝对不允许的,比如精馏单元操作,精馏塔的液位没有达到20%,不能开启蒸汽加热系统,但是有些学生为了节省时间提前打开蒸汽进口阀门,这样操作会导致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调物料流量时大幅度调节会引起系统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甚至导致出现事故、设备故障,以致发生危险。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并且要求他们在操作中一定要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3.2.5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节能减排意识的培养

对于化工企业,争取效益最大化,节能减排更是关键。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

善于寻找切入点,向学生灌输节能意识。如间歇反应釜冷态开车的操作,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放出热的量也随着变化,冷却水的用量也应跟着变化,能少则少。

3.2.6 布置有特色的作业,引导学生做好课后进一步学习

针对掌握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内容,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得到提高。比如让操作规范熟练的学生帮助操作过程中困难的学生。对有心得的学生可以让写小论文,也可以通过开展“手指口述”操作能手的小竞赛,促进了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

3.2.7 将仿真训练与理论教学、实际操作相结合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仿真训练和理论教学、实际操作相结合,三种教学模式取长补短,有机结合,采用先理论,再仿真,后实际操作[2],再理论,再仿真的顺序进行教学,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比如采用模块教学法、一体化教学。

4.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仿真操作成绩考核体系

好的仿真操作成绩考核方法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全面、准确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训效果,而不是局限某一方面的的考核。本人制定一定的考核细则,采用考核相关原理、流程、操作步骤、上机操作、课堂出勤、表现,课后作业等方面考核学生,体现出考核的客观性、公平性,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和接受。

参考文献:

菊花元稹范文2

1.1 工业园区的类型

1.1.1 按行政等级划分

行政等级标准主要是以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和主管单位的等级来区分各类型的工业园区。按照这种标准来划分,工业园区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和乡镇级。按这种标准划分的工业园区除了行政等级不同外,一般来说其规模大小也随着行政等级的降低而逐级缩小。

1.1.2 按规模大小划分

工业园区的用地规模从几公顷到上百平方公里不等,按规模大小可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一是小型工业园区,二是中型工业园区,三是大型工业园区.

1.1.3 按与中心城区的关系划分

工业园区与城市之间相互依存,工业园区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1],城市为工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二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微妙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依照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工业园区可分为三类:一是新城型,二是郊区型,三是市区型.

1.2 工业园区的特征

1.2.1 工业园区郊区化。

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的产业结构变革,城区内的工业空间通过不断调整而减少,在郊区附近形成工业区域,很多工业企业选择在土地价格适中而又具有足够空间的区域建设。

1.2.2 工业园区综合性和完整性。

在满足企业实际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各项建设指标应给予严格控制,内部建设也应该做到环境保护、建筑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等多方面达到协调统一,在此基础上,主动且充分的考虑环境保护问题。规划设计具有面向大众、服务社会的职能,需要各类基础设施完善,对文化具有传承功能,且同时具有使用功能,因此具有了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2]。

1.2.3 工业园区具有高效性。

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聚集大量不同类型的企业,各个企业可以通过产业链接,相互交流合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具有高效性。

2 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的关系

2.1 工业园对小城镇建设有促进作用

(1)工业的聚集活动导致了城镇的形成。

(2)工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导致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3)工业化初始利益的棘轮效应促进着城镇经济规模的自我生长。

2.2 小城镇对工业园发展起保障作用

工业发展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彼此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发展阶段,发展的动力互为因果,以致“这些力量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发生变化都导致其余各种力量发生变化,而且第二级变化支持第一级变化,类似的第三级变化又影响受第一级影响而变化的变量”。其中的循环因果关系不仅具有累积效果,而且往往以一种加速度积累,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3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模式

3.1 小城镇与工业园区数量关系

(1)一园一镇。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城镇与工业园布局的主要类型。处于利益博弈的角度,各区乡镇政府都建立各自不同形式的工业园区,以求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避免发展滞后而落后于其他城镇。但这种一镇一园的发展模式造成市域范围内工业园密度过高,数量过大。

(2)一园多镇。指有选择性地确定地理区域比较靠近,产业类型相类似的城镇群,合并重组工业园进行集中投资建设,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整合城镇产业。提高的应是城镇工业园的质量而非数量。

3.2 小城镇与工业园区空间位置关系

工业园一般都依托大城市发展,但是,由于每个城市特点各不相同,同时工业园区本身也因为性质、内容、规模与侧重点等方面不同,而导致差异性。因此,工业园的选址会产生各式各样与城市空间的结合方式。根据其在空间关系上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布局类型:包含式、边缘式、子城依托式、独立发展式[4]。

对于小城镇来说,工业园区与小城镇的空间位置关系无外乎以上几种情况,但由于小城镇大多本身就属于大城市的子城或者称之为卫星城,因此第三种模式在小城镇中并不多见。

3.3 小城镇与工业园区用地布局关系

3.3.1 工业区包围城市

工业用地分散在城市的周围,并按工业性质以及污染程度,均匀地、合理地布置在城市的周围,同时在城市内部有若干个工业小区和分散的工业点[6]。

3.3.2 工业用地与其它用地交叉布置

这种布置模式多受地形地势的限制,适于开发建设工业园区的用地基数较小,只能因地制宜的在适合的地区内建设,这种布置关系比较特殊,并不具备广泛借鉴意义[7]。

3.3.3 有机结合组团式布置

将城市分成几个规划分区,每一分区组团内既有工业企业,也有生活住区,生产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城镇工业园区物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应提倡城镇的工业空间跟随产业特征,企业类型采取分散和集中并行的灵活有机布局,同时结合生活区、商贸区穿插、多种用地类型结合布局,尤其是高新区,研究、开发以及教育也占很大的比重。由于其一般为脱离老城镇进行建设,城镇历史的延续不多,所以在设计出符合现念的城市景观特征的同时,应充分与原有空间相贯通,以求达到体现出城镇自然成长空间形态的同时,充分祸合工业与城镇空间,避免出现工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相互隔绝、孤立的局面。

4 五常牛家镇工业园区总体布局和建设用地规划策略

4.1 牛家镇工业园区发展制约因素

(1)城市知名度低,人才资源留驻和企业的投资是保持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和创新的基础。知名度高、经济环境好的城市对高技术人才和国内外的投资商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工业园区的开发一般依附于知名度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

(2)产业聚集度偏低,牛家镇现状工业园区尚未成型,仅在镇区东侧有一组团级别工业用地,尚未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吸引产业聚集的吸聚力,同时产业结构也并未形成,不够清晰。

(3)基础设施配套有待加强,集中区内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都很不完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到招商引资,从而影响园区未来的发展。

4.2 规划策略的制定

通过对牛家镇现状规模的分析,其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基础设施主要依靠牛家镇镇区来提供,从经济实力现状基础建设来看,牛家镇都不足以支撑多个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因此,牛家镇应采取一园一镇的对应模式,将有限资源集中投入到一处建设,基础设施集中分布,尽可能提高其利用效率,用最少投入短期获得较大收益,以便用于后续发展。

空间布局应对牛家镇现状发展优势进行有效的利用,如交通设施、电力设施、工业发展用地等。应首先利用镇区东侧已初具规模的工业组团为发展基础,采取镇区与工业园区边缘式发展。

采取边缘式发展的同时,在发展中期,应在工业园区内部选择适当用地,将居住、商业、仓储及绿地等功能组团性的布置其中,将镇区向工业园区提供服务用地逐渐抽离出来,减小镇区发展压力,同时避免随着工业园区的规模增大。用地布局关系应从初期工业园区逐渐包围镇区过渡到工业园区内部有机结合组团式布置,并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渐调整,形成最后终的产业、布局、规模三者协调发展的模式。

菊花元稹范文3

化工原理具有内容抽象、工程概念强、公式多而复杂的特点,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积极性普遍较差。相较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的学时较少,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帮助学生建立工程观点,培养工程思维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修订教学内容

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及其专业特点,合理分配有限的教学课时,对课程中传统的单元操作进行内容精简与更新;紧跟生物工程产业的发展现状,在传统化工原理单元操作中,增加与生物工程密切相关的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如膜分离、超临界流体萃取等。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环节,与化工原理中的流体流动与输送、传热、蒸发、精馏、干燥、萃取等单元操作的内容与原理一脉相承,将涉及这些单元操作的章节作为授课的重点。在讲授这些单元操作时,简化公式推导,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强调如何应用理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避免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并在教学中突出专业特点。例如,针对生物工程操作温度较低的情况,在传热单元精简热辐射的内容,但要求学生明白在高温条件下辐射传热才是控制传热的主要因素;生物制品的生产多为高附加值、高要求、小批量的操作过程,间歇操作较为常见,因此可适当强化间歇生产方式的介绍。

二优化理论教学

绪论课是学生接触一门新课程的第一课,绪论课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与学习兴趣[3]。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在初次接触化工原理课程时,往往不了解课程内容与自身专业的关联性,这也是导致其学习积极性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化工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绪论课在提纲挈领地介绍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应强调课程在学科知识结构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化工原理课程“学什么”以及“为什么学”。可以结合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介绍化工原理课程的诞生和发展历史,强调化工原理课程工程性的特点,处理的是一些物理过程,而与化学反应没有太大关联。另外,不妨结合生物工程实例,从特定的产品出发,介绍化工原理在生物工程中的作用。如以学生熟悉的啤酒生产为例,从原料到成品,除了发酵过程,包括流体输送、过滤、换热(干燥、加热、冷却)在内的物理加工过程,都属于化工原理研究的基于“三传”的单元操作。

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具有突出的辅助作用。利用多媒体器材,通过丰富的色彩、声音与形象向学生传递相关教学内容,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平铺直说的缺点[4]。特别对于化工原理课程而言,其工程概念强,学生往往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与经历,理解工程现象及其原理较为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演示、设备照片与操作视频、图文结合等方式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例如,通过flash演示介绍不同类型换热器,将冷热流体的换热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工程设备的内部结构有直观的认识;在讲解精馏操作中五种原料液热状态及其热状况参数q时,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描述精馏段与提馏段下降液相流量L与L’、上升气相流量V与V’的关系,将复杂的公式推导与线条清晰的图示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在讲授新章节时,播放生物工程产业生产线中相关单元操作的视频文件,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当然,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时要切忌喧宾夺主,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结合板书,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此外,习题课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完成一个章节的教学任务后,安排一次习题课,利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例题演算与习题练习引导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重点知识,牢固掌握基本概念与原理,同时在习题演算过程中认识工程实际问题,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5]。由于化工原理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具有鲜明的石油化工背景,与生物工程产业相去甚远,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习题练习过程中往往又会陷入迷思,不能理解单元操作在生物工程产业中的应用。因此,结合学生专业背景更新习题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提高课程的专业针对性。例如,借鉴国内外生化分离工程的教材,收集以生物料液处理为背景的相关单元操作的例题和习题。

菊花元稹范文4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二元经济结构;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055-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大。就湖北省而言,城乡收入差距从1981年的1.67:1持续扩大到2010年的2.75:1。考虑到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和部分高收入阶层不透明的灰色收入,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该还会更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成为困扰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并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城乡收入差距的变迁是由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城镇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因素。

2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2.1研究方法

向量自回归(VAR)是西姆斯(C.A.Sims)提出的使用系统中的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本文考虑将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引入向量自回归模型,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它们之间的VAR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lngapt=αlnurbt+βlndlt+γllndclt+C+εt(1)

式(1)中,t表示时间变量;urb表示城镇化水平;dl、dcl、gap分别表示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城乡二元反差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其它未纳入的变量和不可观测的因素作为残差ε。

进行实证分析的目的是考察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采用分析步骤如下:首先,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协整关系,以揭示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然后,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较为量化地看到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对影响及其效应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2.2变量的选择与数据的说明

考虑到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取1981~2010年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湖北统计年鉴》。

(1)城镇化水平(urb)。对于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有多种观点,主要有单一指标法、综合指标法等。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2)城乡二元对比系数(dl)。也被称为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异系数,主要用于衡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程度。本文采用(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力人口)/(非农产业产值/非农业劳动力人口)来表示二元对比系数,当其值为0时,经济的二元性最为显著;而当其值为1时,经济的二元性消失。

(3)城乡二元反差数比(dcl)。二元反差系数是两部门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数的平均值,即农业和工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数平均值,二元反差系数理论上在0~1之间,与二元对比系数相反,二元反差系数越小则二元经济结构就越不明显。

(4)城乡居民收入比(gap)。此指标主要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采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衡量,值越小城乡收入差距越小。

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有的协整关系,并能消除数据的剧烈波动和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故本文对所有研究变量序列取自然对数,记为lnurb、lndl、lndcl和lngap,相应的一阶差分记为dlnurb、dlndl、dlndcl和dlngap。

3实证分析

虽然某些经济变量的本身是非平稳序列,但是它们的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序列,这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就称作协整方程。协整方程表达的多个线性变量之间的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更是多个线性经济变量相互影响及自身演化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的目的是揭示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1单整检验

在有关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中,如果随机变量是非平稳序列时,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必须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否则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以此做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本文采用ADF检验对原序列及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表1为检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原序列lnubl、lnubs、lnufm、lnufl都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但原序列各自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值均小于1%置信水平的临界值,这表明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时间序列,即lnubl、lnubs、lnufm和lnufl都是一阶单整的。

3.2协整检验

由单整检验可知,与序列的一阶差分是平稳时间序列,因此根据模型(3)建立各研究变量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VAR模型,如式(2)所示。从式中的AR2、F、AIC、和SC值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对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

对式(3)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发现其序列ADF值为-2.39,其5%临界值为-1.95,P值为0.0187。因此,可以判定残差序列VECM不存在单位根,即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协整关系式反映的是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3)表明,湖北省城镇化对城乡二元结构系数的弹性效应是0.67、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弹性效应是0.99、城乡二元反差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弹性效应为1.63。从长期看湖北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经济结构二元性的扩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产业资源和人力资源向城镇聚集,促使城镇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而农村则相对萎缩,导致了二元结构系数的增长;而城乡居民的收入随城镇化的提高都呈现出绝对增长,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在持续拉大。基于此我们发现研究期内湖北省城镇化并未给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带来积极的影响,现阶段的城镇化模式并不能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3.3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

为了进一步探索湖北省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比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利用Cholesky分解方法进行脉冲响应及其方差预测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是基于模型(2)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代表追踪期数,纵轴代表因变量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响应程度,设置追踪期为10年。从图1中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其自身新息的响应在起初就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衰减,在追踪期内一直保持较强的正向响应,这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受自身的影响较强,并且持续期很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来自城镇化冲击的响应也呈现正向,并且能一直持续下去,这说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来自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冲击的响应表现出波动状态,在第4期时表现为负向的最大值,第8期表现为正向的最大值,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对比系数的扩大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来自二元反差系数的冲击也呈现出波动状态,在第4期时表现为正向的最大值,在第9期时表现为负向的最大值,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反差系数的扩大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以上分析说明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关系,这与协整分析的结果相符。

图1脉冲响应函数曲线预测方差分解可以将系统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即方差分解给出的是每一随机信息对VAR模型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通过比较这个相对重要的信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就可以估计出该变量的作用时滞和效应程度。本文应用方差分解方法对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各个变量的不同预测期限误差的方差进行分解,以期了解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城乡收入差距的波动一直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其它因素对它的影响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强,但强度都不超过其自身的影响;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预测误差的贡献度呈现出上升趋势,从期初的微不足道到期末的53%,其中城乡二元反差系数贡献度最高,其次是城镇化。这说明城乡收入差距受到自身的影响较大,并且持续期长;城乡二元反差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影响持续稳定;城镇化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存在较大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从长期看,研究变量中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大的是城乡收入差距自身,其次是城乡二元反差、再是城镇化、最后是城乡二元对比系数。

4主要结论和启示

根据上述基于湖北省1981~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非平稳时间序列lngap、lnurb、lndl和lndcl在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均为一阶单整。在此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对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比进行了动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按可比价计算湖北省在1981~2010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从1.67扩大到2.75;城镇化水平也从22.7%增长到49.7%。从此可以看出,城镇化的推进未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主要是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水平还不够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未完成转移。

(2)湖北省城镇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为长期均衡关系。由协整方程可知,湖北省城镇化对城乡二元结构系数的弹性效应是0.67、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弹性效应是0.99、二元反差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弹性效应为1.63。

(3)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化、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城乡二元反差系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有长期的影响,影响力排序结果为: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二元反差系数>城镇化>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因此湖北省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打破对于农村的种种不合理限制,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应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让城市、工业反哺农村、农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01,(4).

[2]唐礼智,刘喜好,贾璇.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11).

菊花元稹范文5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居民消费;水资源消耗;因素分解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12.07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12-0029-05

Study on the Impact of Residents Consumption on Water Resource Consumption in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QIN Teng1, ZHANG Hengquan1, TONG Jinpin2, MA Jianfeng1,2

(1. School of Business,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

2. School of Business,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

Abstract: With Kaya model in vector form and LMDI method, this paper decomposes the change of water consumption into 6 factors, such as population scale, urbanization, residents consumption, consumption restrain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Results show that growth of water consumption is mostly caused by residents consumption, especially the growth of indirect water consumption induced by urban consumption. Population scale and urbanization present continuing positive effect on water consumption, and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is bigger than population scale. The effect of consumption restraint goes through positive to negative, and presents reverse relationship with water consumpti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present continuing negative effect on water consumption, however, annual variation is small, which highlight weaknes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water conservation. Although residents consumption greatly promotes water consumption, due to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water intensity in whole national economy, elevating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is not against watersaving target.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 the watersaving technique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rovement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meanwhile.

Key words: urbanization; residents consumption; water consumption; factor decomposition

引言

现阶段我国迅猛发展的城镇化进程极大地推动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方式的转变,加速了水资源的消耗。居民消费引起的水资源消耗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需的直接耗水,如洗衣做饭、个人卫生和饮用等[1];二是居民消费品在原材料选择和生产等过程中的间接耗水。可见,居民对于不同终端商品及相关行业的消费倾向将会影响最终的水资源消耗情况。从直观来看,居民通过对日常商品的消费推动了水资源的消耗,但是居民消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居民消费相当于抑制了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因此从宏观层面来看,居民消费对水资源消耗的影响并不一定是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以城镇化背景为出发点,从居民消费视角针对我国水资源消耗现状进行分析,对于缓解我国水供需压力,实现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就水资源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外学者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出发,以居民家庭用水为对象进行分析,考察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类:自然因素,如降水和气候变化[2];社会经济因素,如水价、家庭平均收入及个人纳税额度[3];人口及家庭因素,如性别、家庭规模和人口数、住宅类型和面积以及景观所占面积等[4];技术因素,如节能设施的推广和家用电器的效率等[5];心理及意识因素,如受教育水平、环保意识以及社会地位和个人身份等[6]。

国内学者主要从国家或行业层面出发,考察水资源消耗过程中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人口规模的影响程度[7],且普遍认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了我国用水强度的下降[8],抑制了用水量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则推动水资源的消耗[9]。随着城镇化进程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冲击,部分学者开始以城镇化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且指出城镇化对用水量的驱动力十分巨大[10],加大了水资源的环境压力[11],若不控制城镇化发展速度,将会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12]。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针对水资源消耗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且部分学者也意识到城镇化对用水量的巨大影响,但是研究大都只是就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城乡人口结构变化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忽略了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居民消费对用水量的影响。事实上,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倾向会对用水量变化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居民消费在整体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亦会影响用水总量的变动情况,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涉及。鉴于此,本文对传统的Kaya恒等式进行向量形式的扩展,在分析传统影响因素,如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对水资源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人口城镇化和城乡居民消费纳入水资源消耗分解模型中,着重分析人口城镇化、城乡居民消费以及整体国民经济中居民消费比重变化对用水总量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结果分析

利用式(1)至式(14)对1997~2014年我国用水量变动进行因素分解,结果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研究期内我国用水总量由586603亿立方米增长至60949亿立方米,增长幅度为22887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为03%左右。从每年的变动趋势来看:2003年以前用水总量出现小幅度的波动,2003年之后呈现较为平稳的上升趋势。

从各因素的分解结果来看:居民消费效应是用水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城镇化和人口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消费抑制效应总体上对用水总量表现为负效应。对比各因素的累积效应可以发现(见图2):居民消费效应对用水总量的贡献最大,其他按顺序排依次为:技术效应、结构效应、消费抑制效应、城镇化以及人口规模效应。下面就各因素对用水总量的具体影响展开详细讨论。

21人口规模与人口城镇化

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必需的基本要素,人口因素的变动必然会推动水资源的消耗,人口规模和人口城镇化实际上表征了人口因素的2个方面,即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结构的调整。由图3可以发现:研究期内由于人口规模的扩大而导致用水增长总量位于30~50亿立方米,近十年来变动值趋于平稳;人口城镇化对用水总量的贡献值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10096亿立方米减少为2014年的1495亿立方米,且近三年驱动力已经弱于人口规模。

大多数年份中,人口城镇化对用水总量的贡献要大于人口规模效应,且累计贡献值为人口规模的156倍左右。由图4可知:研究期内我国总人口数由1236亿增长至1368亿,变动幅度较小;而城镇人口则由394亿增长至749亿,增长幅度达90%左右,与此同时,城镇化率也由1997年的319%增长至2014年的5477%,远远超过了人口规模的变化。同时城镇人口增长率始终处于下降趋势,这也解释了人口城镇化驱动力不断减弱的现象,另外,由于人口城镇化有利于用水效率的提升和用水结构的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用水总量的增长,使得人口城镇化对用水总量的驱动效应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事实上,2014年人口城镇化对用水总量的贡献值仅为1495亿立方米,不到人口规模的一半(图3)。但是随着我国人口峰值的到来,我国净增人口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人口规模只会出现小幅度的变动[16],而我国2014年城镇化率仅为5477%,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离城镇化稳定发展阶段还有一定的差距[17],因此未来人口城镇化必将成为推动我国水资源消耗的主要人口因素。

22城乡居民消费

根据式(12)可得我国1997~2014年居民消费对用水总量的贡献值及城镇和农村两种不同居民消费模式分别对用水总量贡献的变化,如图5所示。

研究期内我国居民消费对用水总量的贡献远高于其他因素,近年来处于迅猛的上升阶段,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3年之前对用水总量表现为负效应,2003年之后对用水总量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变化值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201269亿立方米,相当于用水总量的三分之一。由于1997年爆发的亚洲经济危机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加之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增发国债和加大政府支出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而且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也会导致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18],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我国整体居民消费的下降,使得2003年以前居民消费对用水总量的变化起到负向作用。但是自2003年以来,我国实施较为稳健的经济和财政政策,整个社会和经济呈现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及中部崛起计划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收入差距的扩大,2003年之后我国的基尼系数增长幅度很小,且自2008年开始不断回落,在此背景下,整体居民消费不断增长,对用水总量也表现出逐渐增强的正向效应。

从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对用水总量的影响来看,虽然两者对用水总量的驱动效应都不断增强,但是变化趋势却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除了1999年外,农村居民消费对用水总量始终表现为正向的促进作用,总体增长了56倍之多,而城镇居民消费对用水总量的影响则与全国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2003年之前表现为负效应,2003年之后表现为不断增强的正向效应,且在2007年超过农村居民消费成为用水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居民消费引起的水资源消耗包括直接和间接耗水两个部分,由于后者表征为消费品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各个产业部门的水资源消耗的综合,因此居民消费引起的水资源消耗实际上包含了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全部影响。从统计数据来看:1997~2014年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额增长了32倍(1997年不变价格),不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增长幅度的一半。然而从两者对用水增长总量的贡献来看,城镇居民消费引起的用水增长总量相当于农村居民消费贡献值的2倍左右。据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耗水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分别由1997年的220L/d和84L/d变为213L/d和81L/d,人均生活耗水的城乡比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对水资源消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引起的间接耗水,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导致的间接耗水的不断增加。

[7]张强,王本德,曹明亮. 基于因素分解模型的水资源利用变动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7):1209-1216.

[8]佟金萍,马剑锋,刘高峰. 基于完全分解模型的中国万元GDP用水量变动及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2011,33(10):1870-1876.

[9]王康. 基于IPAT等式的甘肃省用水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6):148-152.

[10]杨亮,丁金宏.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因素对水资源消耗的驱动作用分析――以太湖流域为例[J]. 南方人口,2014,29(2):72-80.

[11]熊东旭,陈荣. 南京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关系实证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95-101.

[12]马海良,徐佳,王普查.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研究[J]. 资源科学,2014,36(2):334-341.

[13]Kaya Y. Impac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on GNP Growth: Interpretation of Proposed Scenarios[R]. Presentation to the Energy and Industry Subgroup, Response Strategies Working Group, IPCC, Paris, 1989.

[14]Ang B W.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Policymaking in Energy: Which is the Preferred Method?[J]. Energy Policy, 2004, 32(9): 1131-1139.

[15]张陈俊,章恒全,龚雅云. 中国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与水资源消耗――基于改进的LMDI方法[J]. 资源科学,2014,36(10):1993-2002.

[16]李晖,陈锡康. 基于人口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人口结构预测及分析[J]. 管理评论,2013,2(25):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