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习心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范文1

【关键词】孔子;学习心理;辩证关系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虽然它们是不成体系的,却为中国以后教育心理学的长足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与外国精确的实验实证的心理研究不同,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孔子的教育心理学是对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但他作为我国春秋时代的一名著名的思想家,在辩证法方面的修为使得他的教育心理学与众不同。他的学习心理就能用以下两对辩证关系来进行概括:学与思、知与行。

一、学与思

第一对辩证关系是学与思。学习与思考的相辅相成是孔子所要阐述的要点。他关于学与思之间辩证关系的阐述最出名的莫过于这一句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雍也》)它的意思是说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那么单纯经过感官去获得的感性知识是不能上升到系统的理性知识,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使人被现象所惑而感到迷茫。感性的知识只有经过思维加以分析整理,引申归纳才能上升为理性知识。反过来说,如果只是光思考而没有学习,那么后果只能是使问题得不到解决。脱离鲜活的现实世界而进行闭门造車式冥想是得不到结果的。学与思,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孔子在(《论语·卫灵公》)里就写道:“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思考,没有收益,不如去学习。在孔子看来思考是升华知识的最重要途径,因此他重思,“只要善于思,人即使是空空如也的无知也可以变为有知;可以从殷因于夏之间的损益之道去预知百世。”即便是如此重视思的孔子也不得不承认苦思而不得的原因就是缺少感官知识的积累。

孔子的学与思一方面可以将之解释为知识的学习与思考,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之解释为知识的积累与贯通。《论语》中这样写道:“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只是学得多又记得住吗?子贡回答说:是的,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这样,我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穿学问的。在这里孔子就指出了知识积累与知识贯通的辩证关系,知识的积累是依靠思考来促成贯通的。

二、知与行

第二对辩证关系是知与行。孔子有关知与行的见解一直影响着后世中国教育家们的思想,他们在孔子的基础上对知与行的关系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讨。知与行是知识获得的两个重要阶段。“知”指的是知识的学习,而“行”是指把这些知识应用起来,那样才能算是真正地获得某些知识。“纸上谈兵”式的学习向来不是孔子所推崇的,知识的获得与否是要靠行来检验的,所以孔子强调知行合一。《论语》中讲道:“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其中的“习”也包含有“行”,实践的意思。学习了知识就应该时常应用,践行它,这对孔子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诗、书、礼、乐等文献知识、社会实践、忠于职守、交往有信。孔子不仅教学生予知识,还教学生如何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就像我们现代要求学生要做一个智能型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型的。应试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哪个都不能偏废。

孔子重视行,不仅是因为知识的获得需要实践来检验,其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学习就要学习有用的东西,要学以致用。(《论语·子路》)道:“诵诗三百,授之予政,不达;使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读了《诗经》三百篇,把政事交给他,却不会处理;出使到了外国,不能独立办理外事交涉:虽然读了许多书,又有什么用呢?用学得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从这种角度来看孔子的“行”又有一种情境教学的意味,强调在行中学。

多年来,我国学者大多研习的是国外的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自己国家没有正真的心理学,对自己国家的文化瑰宝视而不见。我国的古代教育心理理论虽然没有国外如此地精确、科学,但是我国的古代教育心理理论具有华夏大地的独特魅力。孔子学习心理中体现的两对辩证关系展示出了中国古代教育心理理论的中庸之美,也展示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喜欢从宏观上把握世界,把世界当作一个混沌的,不能切割的整体来进行研究;而西方则偏好于精确的分析,把一个整体分割成许多的细小,然后通过对细小部分进行重组来把握整体。所以无论是行为主义学派还是认知主义学派都有着一种各走极端的偏颇。多研读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思想一方面有益于广大学者对本国教育心理学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有益于我国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停止一味地跟随西方的脚步,植根于中华,才能有所创造,将本民族的人生哲学与研究相结合,将能秀出中华之美。

参考文献

[1] 燕国材主编.中国教育心理思想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2] 燕国材,朱永新著.现代视野内的中国教育心理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 林振衡.论语新编[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

[4] 阎韬,马智强.论语注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5] 刘彦华,李鑫,曾宪翠.孔子学习心理思想的现代审视[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

[6] 常国良,姜彩丽.建构主义视野下孔子的学习心理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学习心理范文2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写照。那我们学校教育究竟要做什么?是不是仅仅为甄别出一部分高智商者送他们进入高等学府即是终极目标?今天的求学者明天都将步入社会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素质,才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我们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赢得入场券。而在这其中,我们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回顾这几天的学习,我以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试想,教师同样的讲课为什么孩子的掌握程度出现差异?因为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生成的,任何人是不能代替他体验、领悟、理解,然而,教师不是万能的,但也决不是无能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好能引起学生积极活动的情境。

2、注意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从听说读写入手,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是中间目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人,知识和技能只是培养成人的工具。

3、注意学生角色的主动性

学习心理范文3

关键词:学习困难;问题解决

当前,学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行为问题、学习困难、“感觉统合失调”、注意缺陷等,其中学习困难尤为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该类学生约占学龄阶段的学生的10%―20%,学困生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学困生的心理分类

(一)焦虑心理。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成绩老上不去害怕作业,畏惧考试,不断自责;常担心老师批评,见了老师躲躲闪闪,又怕老师向家长告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倾向。

(二)惰性心理。人人皆有惰性,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自制力,学校班额大,教师难以管理到位,如果家长放任自流,学生失去自我约束能力经常偷懒,久而久之,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造成学习成绩落后。

(三)对抗心理。学生都有表现欲望,他们千方百计提高自己在班中的地位,注意自己在同学面前的形象,因此常故意牢骚满腹,对集体不满,对老师反感,这样的方式往往又不被老师和同学理解,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并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而一味责备,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抗情绪,抗拒学习与交流,从而导致学习落后。

(四)孤独心理

部分学生由于家庭不和甚至离异,缺乏父母的温暖关爱,因而无心学业,成绩明显下降;加之学校老师的疏忽,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关心,更感到自己孤独无依。长此以往,造成他们内向孤僻、冷漠、不合群。

(五)自卑心理。部分学生发育滞后,评选各类优秀先进学生无人提名,很多教育活动、竞赛选拔不到,因而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逐渐下降,落入学困生行列。

二、学困生的心理成因

(一)学习动机问题

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为父母和老师学习,这样的学生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恳求”下才学习的。第二,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很茫然。

(二)学习策略问题。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义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生学习策略如各学科时间分配失当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三)学习情绪问题。学习情绪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一是焦虑。有些学生由于过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的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张不安、失眠、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正常的学习或考试等现象,考试后又不能及时松弛下来投入下一轮学习。二是抑郁。其主要表现有: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学习、缺乏自信、自尊心减弱、经常失眠、食欲不振等。这种情绪常常给学生正常的学习形成阻力。在现实中,造成学生抑郁的原因有很多,如父母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同学关系紧张、生理异常现象等。

三、从情感入手,提升学困生的心智

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首先投入情感,主动关心孩子、理解孩子,逐步与孩子建立融洽的关系。取得孩子的信任与依赖是学困生辅导的关键一步。“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孩子愿意接近了,愿意聆听了,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了。

(一)重塑学困生的自信。有位哲人说过:“没有不想成功的孩子。”学困生有焦虑心理,说明他们也想成功。此时,他们比其他学生更需要理解,更渴望帮助。教师应把握住这种心态,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通过关键事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发扬自卑心理中的“闪光点”,坚定学困生的信念。实践证明,学困生也有闪光点,教师不能一味地冷落学生,应把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带出来,使他们能够真正地享受老师的爱。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更加耐心细致地了解学生,教师要把他们与优秀生同样对待,平时要跟他们多接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愿意把自己内心深处的话向老师诉说,从而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然后告诉他们,其实你们与优秀生一样,在老师眼里都是优秀的学生。教师平时还要多鼓励少批评,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使他们逐渐摆脱自卑这一无形的枷锁,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闪光点。

(三)挖掘对抗心理中的“相熔点”,解除学困生的戒备。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人格侮辱甚至体罚,因此他们内心恐惧,敌对情绪的支配使他们产生“我就是不听你的”的逆反心理,为此,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的形象,做到把微笑带给他们,把欣赏挂在嘴边,和全班同学一起形成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给他们安慰与关怀,为他们创造一个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和老师的真诚与关心。

总之,学困生问题既是一个关系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大问题,需要经过我们社会各界的长期努力,我相信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也让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教育人生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学习心理范文4

【关键词】 心理学 学习理念培育 启示

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而学习是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变化,因此,学习与心理学密切相关,心理学的原理可以用来指导学习这种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一、条件反射与学习习惯的培育

俄国生理和心理学家И.Μ.谢切诺夫认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是脑的反射。И.Π.巴甫洛夫进一步发展了谢切诺夫的反射论思想,明确提出条件反射概念。他认为,条件反射是动物在个体生活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从后天获得的,是作为无条件反射的信号活动出现的。条件反射的形成以条件刺激的作用为前提,凡是动物能对之发生反应的一切自然界动因都可成为条件刺激。某一个别事物或其属性,个别事物的结合或动物所处的环境,某种现象的出现或突然消失,某种动因的痕迹作用,周期性的时间间隔,以及各种内感受性刺激等,都可能成为条件刺激(信号)而发生作用。任何一种无关动因都必须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即受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才能转变成为条件刺激,使动物形成条件反射,并逐渐把它巩固下来。在巩固的条件反射基础上,还能形成二级乃至三级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消退。形成条件反射的神经机制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中的,特别是大脑皮层中的暂时联系的接通。在大脑皮层中进行无条件反射时形成的兴奋灶与无关动因的作用形成的兴奋灶,由于在时间或空间关系上多次重复出现,其间的神经联系便被接通,这种接通过程就是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机制。条件反射的形成以条件刺激的作用为前提,对于学生而言,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一个适宜的学习场所,以及教师以兴趣为前提的引导等,都可能成为条件刺激(信号)而发生作用,即使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适龄儿童初入学校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会多少英语单词、口语,背会多少首诗词,加减做到几位数,而是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通过条件反射培育养成学习习惯。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的确,身处知识极速更新换代的时代,不学习就意味着被社会淘汰,轻者不能自立,重者孤独终老。但活到老学到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达成必须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条件。因此,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考入好大学,也是适应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的保证。

二、“抗药性”现象与学习积极性的培育

学习习惯的培育只是进入学习程序的前提条件,而学习效果如何则更多地在于学习的主动性,即人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儿童的天性在于玩乐,适龄儿童入学后以条件反射为基础培育的学习习惯基本上是被动的,其效果远不如积极主动的学习。大量的临床试验及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一个瘾君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吸食海洛因比在过往熟悉环境中吸食同量海洛因更容易引起过量吸食症状,著名医学家Cherubin检验过海洛因过量吸食患者后说道:“所谓的过量吸食指不明物质通过静脉注射引起的特质性反应,这很可能不是因为服用过多药物造成的”。对于条件反射而言,如果当事人熟悉明了既往的线索,则身体内的应激反应也就强烈,对于瘾君子而言,所产生的抗药性也就强烈,身体因此所受到的损害要小。因此,一个明了的刺激会牵引出身体更强烈的反应,即一个主动明了的学习欲望,会刺激更强烈的知识摄取反应,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有关“抗药性”的案例(主动条件反射)不仅发生在非熟悉境况下刺激所带来的“过量吸食”情况,而且还发生在戒毒过程中,研究表明,一个被动吸食的瘾君子的戒毒较主动吸食者容易,这是因为,清晰明了熟知的刺激更能引起“抗药性”反应。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如果一种学习习惯条件反射是靠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起来的,则它比被动形成的学习习惯条件反射更能持久稳固。其实,我们对主动式学习条件反射并不陌生,众所周知,在大学图书馆内学习效果要好于其他场所,在学校教室的学习效果要好于寝室,这就是因为学习环境的刺激是一种让反射者更能熟知明了的,因此更能引起身体反应(抗药性)的。而在日常生活中,一杯无味的酒精饮料比一杯啤酒更容易使人醉倒,其中的道理也是相同的。

三、条件反射消退现象与学习兴趣的培育

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只反复给予条件刺激,不再用非条件刺激强化,经过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射效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初建立的条件反射还不巩固,容易消退。为使条件反射巩固下来,就需要不断地强化。在学习习惯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射是人们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即外在的陌生事物引起了(注意力)好奇心的本能反应,如果这种能够引起好奇心的非条件刺激不能得到经常性的强化,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学习习惯条件反射效应也就会逐渐消退,甚至消失。因此,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教师对学生好奇心(兴趣)的持续开发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好奇心也可通过主管能动性的发挥进行自我开发,学会这一点对保持持久的自觉学习习惯大有裨益。条件反射的刺并非间隔均等而保持有效,有时刺激需要累进增强,这是因为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叫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在现实生活中,瘾君子的毒瘾越来越大就是这个道理。条件反射抑制的危害不仅在于可能引起学习习惯培养的消退,而且可能导致学习习惯培养的逆向――厌恶学习,而且这种厌恶学习也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如一上课就瞌睡,一写作业就头疼等。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厌恶学习条件反射有可能泛化,即凡是与学习有关的东西,包括书报、笔纸、学校、老师等都能引起反感,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逃课、逃学等行为,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可见,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关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而且关乎学生良好成长道路的问题,这是多么严肃而必须的一项任务啊。

参考文献

[1]Grund,Jean-Paul C. Drug Use as a Social Ritual:Functio

nality, Symbolism and Determinants of Self-Regulation[R].

Rotterdam:Instituut voor Verslavingsonderzoek, 1993.

学习心理范文5

【关键词】班主任 不良学习心理 学生 调控

一、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类型

(一)厌学心理。

这种心理主要表现在:上课时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这样的学生课堂活动敷衍了事,不愿花工夫在学习上,上课时不停地向外张望,不停地看时间,课堂上的学习只是装装样子。他们“玩”字当头,“混”字领先。

(二)自卑心理。

有些学生成绩不够理想,产生了较强的心理压抑感,总觉得似乎处处低人一等。由于学习基础差、个人的智力和非智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即使努力了,也收效甚微,成绩不能提高,有时甚至还遭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形成自卑心理。他们压根儿不敢与老师的目光正面接触,似乎老师在蔑视自己,疏远自己,排斥自己。

(三)害臊心理。

有些学生性格较内向,导致他们羞于在别人面前说话。他们中也有对教师所讲知识理解较为透彻的,但上课时却总是低着头不敢发言,怕讲错话丢面子,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于是便“少说为佳”,“多一言不如少一言”,将自己放到旁观者的位置上。一旦被老师抽问,则红着脸,面容紧张,声音颤抖,手足无措,心中想好的话或答案经常被忘却。久而久之,造成知识脱节,学习上障碍重重。

(四)畏难心理。

在学习课本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学习中的“屡考屡败”,同时又面对升学的压力,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缺乏刻苦攻读,认真钻研的精神,全凭一时的热情学习,一旦遇到困难,或考试受挫,就会退阵下来,灰心丧气,产生畏惧怕错的心理,可又不能得到教师及家长的理解和正确的引导帮助,于是丧失勇气和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在学习过程中便萌发放弃学习的念头,产生了逃避和畏惧心理。

二、班主任如何调控学生不良学习心理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对学生心理的认识。

不良学习心理属于心理问题,因此,要调控学生不良的学习心理,班主任自身首先应该多学习《教育心理学》等与教育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不良学习心理的形成原因,并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实施不同的调控策略,最终达到调控不良学习心理,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把爱带进班级。

做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把学生聚拢在身边。学生有什么高兴、苦恼的事,也都愿意向班主任诉说。愿意把班主任当做自己的朋友,愿意向班主任敞开心扉。班主任要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现代心理学也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不仅使人产生超强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因此,宽松、愉快、充满爱的班级才是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作为一名班主任,拥有丰富的知识固然是一种美;而能够热爱学生,真诚地关心、帮助学生,能乐与学生交朋友,更是一种美,一种永恒的美。所以班主任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微笑,一次面对面平等的沟通……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从而大大优化班级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人际关系时,对性格腼腆、内向、胆怯的学生要多加爱护,要充分的理解他们,认真的帮助他们解决课堂课题内外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尤其是对个别心理素养不太好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自尊、自爱、发奋努力等方面的教育,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悉心的指导,使他们感到学业上得到关心,感受到温暖,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努力学习和快乐生活的信心,最终克服心理障碍。对于同学之间不和睦有矛盾的情况,班主任要及时对其进行排解和疏导,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这样能逐渐培养起学习中必备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开展课余活动,放松学生身心。

学习心理范文6

关键词:数学认知;学习过程;教育心理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或反复练习就能学好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和这些数学知识在头脑的组织方式与特征。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提供恰当的感知材料,设置适当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数学课程中的概念、命题及应用的教学过程,以期实现数学的逻辑意义向学生的心理意义转化。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是知识的细胞,作为陈述性知识的概念学习重在理解,宜用同化论解释。同化一词的基本意义是接纳、吸收、合并成自身一部分的过程。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强调,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决定作用。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必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有意义学习才能实现。这种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新旧意义的同化,进而形成更为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它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精神,即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强调有潜在意义的新观念必须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点。新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大致可以构成三种关系,即类属关系或下位关系、总括关系或上位关系及并列结合关系。

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形成。其学习过程是从例子中发现共同本质特征的过程。其条件是同时呈现若干例子,学习者提出共同本质特征的概念假设,外界提供假设正确与否的反馈信息。概念的学习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是一种下位学习,其先决条件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有同化新的下位概念的上位概念。其学习过程是一个接受过程。

不论用何种方式教授概念,学生理解了概念并能用语言陈述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这仅仅表明智慧技能学习达到了陈述性知识阶段。概念作为一种智慧技能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们能在不同原先的学习情境中应用,而促进应用的关键是变式练习。变式是指概念的正例的变化。在概念形成中,总是先出现若干变式例子,使概念的无关特征不断变化,但保持概念的本质特征不变,这种习得概念的方式本身包含了变式练习。而且,如果还伴随出现反例,保证学生掌握的概念精确化,那么学生的概念掌握已经达到应用水平,智慧技能已经形成。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数学概念的形成是相当困难的,有些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函数,其内涵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才被凸现出来。学生在从教师或教材中接受这些概念时有些迷惑不解其实是正常的,思维的成果不经过个体心理加工得以同化,是不可能消化吸收的。

二、命题的证明

数学中的真命题是数学对象之间关系的规律性的反映,是数学概念的性质研究的推广和应用。命题的证明过程实质上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它受到学生已掌握的程序性知识支配,同时还受到学生认识策略的制约。认知策略是由人们掌握的关于如何学习、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知识构成的。因此,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命题教学,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命题导出的心理过程

命题的导出过程实质上是规律的发现过程。数学命题的导出方式一般有:一是从概念出发,挖掘其所蕴含的意义,发现规律。如定积分的性质,都可以从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中得到反应。二是从实例或特殊情况出发,分析发现其共同的本质,概括出命题。如微分学中的罗尔定理,通过画一些特殊的曲线来发现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三是从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类比迁移,经一般猜想,导出命题。如集合、向量等某些运算规律从实数的运算规律进行类比猜想而导出。四是直接给出命题。如某些几何命题,直接给出命题会让学生有更直观明了的感觉。

(二)命题证明的心理过程

证明的过程就是把新命题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命题和概念关联起来,通过对它们的重新组合,综合运用各种推理形式而使新的命题获得证明的过程。命题证明的思考方式有:(1)概念特定的性质联想思考;(2)从题设条件的结构特点上联想思考;(3)从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上联想思考;(4)从条件与结论的关系上联想思考;(5)从形近例题的证法上联想思考;(6)从数形的结合上联想思考;(7)从结论的反向联想思考;(8)从数学不同分支上联想思考。

(三)命题的教学法

(1)注意分析学生学习命题的一些心理障碍;(2)帮助学生划分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正确理解命题的意义;(3)帮助学生总结掌握命题证明过程中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4)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命题;(5)引导学生把命题归纳成系统的知识。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得出一般结论和原理等。这样的结论和原理作为命题知识被储存在人的记忆中,只是陈述性知识。如果经过一定的练习,使结论和原理以产生式的形式表征,那么原先的结论和原理才能转化成人们的办事规则。也就是说,当规则支配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就转化成做事的技能。规则与概念一样,也有适合它应用的情境,这些情境就是能体现规则的例子和情形。因此,在学习引理和公式以后,列举几个不同情形的应用命题是需要的。

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不是机械地记住孤立的知识项目,而是有效地形成组织良好的认识图式,即认识结构。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学生通过命题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组织良好的认识结构的过程。

三、知识的应用

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代教育最为关注的目标。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中,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分为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概念和命题的应用解决问题(包括创造性解决问题)根据学习分类理论,将问题解决与概念和原理的简单应用或在熟悉情境中的应用相区别。问题解决是学习者将原有的概念和规则加以综合,在新情境中的应用并得到新的认识成果的过程。因此,定积分的应用应作为这部分教学的重点,立足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智慧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上。

作为智慧技能的概念和命题学习重在应用,甚至熟练地应用,除了用同化论解释其理解过程之外,还可用产生式理论解释其心理表征是如何由命题表征向产生式表征转化的。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的学习一般比智慧技能的学习更困难,需要接触例子更多,需要变式练习的机会更多,需要从外界得到更具体的反馈和纠正,需要反省认知的参与。值得注意的:一是变式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是适合规则的情境的变化;二是认知策略中的反省认知成分是策略运用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策略可迁移性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教学存在的一个弊病是过于重视“解题术”,而对问题的求解的思维过程重视不够。教师在讲解概念和命题的应用时,多强调应用的具体操作步骤,而不是通过变式练习,指导学生规则的发现和运用条件。因此,命题的应用,要特别重视审题、设计解题思路、反思几个环节。如果学生在审题或解题中有误,说明学生的对概念或命题尚未掌握,还要设计更多的变式并伴随反馈练习,直到学生精确掌握概念和命题为止。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解决问题是一个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因此这些问题可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解题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纠正,以达到学生反省认知的参与。解决几个问题不是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理解。问题深层理解也称问题综合,指在问题表层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把问题的每一陈述综合成条件和目标统一的心理表征。问题的深层理解又包括两个方面:识别问题的类型,以及区分问题中的有关与无关信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