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散文随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爱情散文随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爱情散文随笔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1

王开林湖南长沙人。著有散文随笔集《落花人独立》《灵魂在远方》《天地雄心》《沧海明珠一捧泪》《敢为天下先》《非常爱,非常痛》等18部,长篇小说《文人秀》。现任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文学界》执行主编。

世间赏心悦目的事物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先说最能引人入胜的金钱吧,你双脚随便踏进哪家银行,目光就可以遇见风情万种的“曼妮”(money),你必然心如鹿撞,想入非非,但绝对不可忘形,须知伸手必被捉。再说爱情吧,你不用出其东门,就可以瞥见美女如云,你记起那句歌词“心动不如行动”,正不知从何着手,却见她们嫣然一笑,爽而又快地提醒你:只要大哥肯花钱,何愁买不到春江花月夜!显然,她们高估了你的情商,却低估了你的智商……以上美事美则美矣,你见也见及,却无法心想事成。没奈何,你只好耷拉着瓠瓜似的脑袋,愀然而返。

好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使人平添出许多怅惘与遗憾。如果你认定了这个死理,“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那么,即是贵为帝王、富若陶朱,也不会比灵猴掰苞谷的结局妙到哪儿去。好在还有错觉和幻觉,明里暗里都肯帮人一把。于是,你刚想出赚钱的方案就开始炫富,刚结婚就庆幸自己拥有了生死不渝的爱情。诸如此类。

有错觉而能保持,无流变,那才真叫本领过人。有位女大学生假日坐长途汽车回家,车子中途卸客,泊在一棵大树下。无意间,她瞥见路边的店名叫做“阳光不锈”,觉得妙不可言。车子徐徐启动,她这才看清楚被大树挡住的部分,原来那间店铺的全名是“阳光不锈钢餐具店”。顿时,一种无端受骗的感觉涌上她的心头,随后的旅途中,她看什么都不再顺眼。瞟见了“阳光不锈”的好字样,觉着真是妙想天成,她理应立刻转移视线,再看看别处还有什么风景,不要总抱着富余的好奇心,紧盯原处,细寻下文,猛揭底牌。世间那些保住了错觉的人有福了,假相使之心满意足,一旦接触,别无所求;捅穿了错觉的人则总感到惘然若失、嗒然若丧。同样一件东西,浅尝或深味,知其皮相或识其底里,其结果迥然不同。

借“阳光不锈”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可谓借题发挥,说是“借”却无法归还,那位女学生也不会逼我归还。生活中,大家互通有无,才显得人类社会其乐融融,有别于自求多福的动物群落。情人借花献佛,以玫瑰赚取欢心,这样无师自通的“花活儿”借的是爱情的名义,若借得恰到好处,四五年的“幸福”就有指望了。聪明的女人,如果懂得拥有“阳光不锈”般的心态,那何愁没有阳光撒进你的庭院呢?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2

识字的时候,看了漫画《三毛流浪记》,虽然对三毛在外面独自闯荡十分敬佩,但他毕竟是贫苦人民的代表,心中并没有对流浪产生向往。

慢慢长大了,生活的烦恼也越来越多,总感觉生活给我透气的时间都没有。与父母的关系也没有小时候那么亲密,有时甚至和他们拌嘴,吵得不可开交。然后我一个人在哭泣,心里很害怕。有时面对一大堆作业时,心理感到很伤心,就抱着脚在那里发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脚在被子下仍然曲着,双手紧紧抱住……

我在害怕些什么?孤独。

小时候父母工作,自己一个人看家,可还是有几个小伙伴和电视机陪伴着,并不觉得孤单。但我却在一大堆作业前感到一阵孤单,这种感觉来自周围的压力,我很累,真的很累。而同学们给我的,还是孤单。

有一次发现自己干什么事情都很吃力,好像老在喘气,连喝水也有这样的感觉。心里一阵莫名的孤单又来了。没有哭泣,却突然想去远方,去流浪,放荡天涯。

于是骑着自行车,拼命地骑,速度快得惊人,双腿疼得没感觉,不管危险不危险,也不管身后人们的指责,就是向着前方走。风吹疼了我的眼睛,眼泪很快流了下来,但我的身体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痛快……

终于只是从东边骑到西边,追着落日直到很累很累,还是没有跑出城。我想,有一天我要流浪到各个地方,寻找一切可以让心灵舒畅的地方。

读过许许多多的诗词,其中大部分抒发的是作者一个人在外思念家乡之情,我知道流浪也意味着心里的孤单。但我似乎更喜欢那种在没有压迫下的孤单,而不是喘着气独自一个人哭泣的孤单。

后来接触了真正的三毛,一个不是漫画形象的流子。于是开始读她的散文随笔,每次阅读,都被她伤感轻灵的文字所带动,活在她的旅途和生活中。

撒哈拉沙漠,那个三毛的天堂,是我的向往。虽然我知道我可能没有办法忍受那里的艰苦条件去那里流浪,但我对它的神秘色彩仍十分迷恋。也许有天我会梦到自己在哪个神秘的国度里,像吉卜塞人一样,唱着“身体用来流浪的歌”,陶醉在沙漠间。而沙漠的迷人地方还有三毛与荷西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我见过最浪漫的。两人携手走进沙漠本来就很令我惊叹了,而能在沙漠中营造自己幸福的家,共同生活在沙漠浪漫的情调中,则令我心旷神怡。

尽管这段美丽的恋情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荷西死了,三毛离开了大沙漠,但这并没有打消我对流浪的向往。

而当我回到生活中时,那种突然来的兴奋让我难以平静,我笑对生活中的事,而心已到从未有的放荡。

我关注着地理书,德国的高贵,澳大利亚的活力,法国的浪漫,都是我所向往的,我希望有一天能游览这些国家,享受流浪的情趣。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3

书名:于丹《论语》感悟

作者:于丹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8年3月

内容:《于丹〈论语〉感悟》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全书语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

书名:明朝那些事儿(五)

作者:当年明月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8年3月

内容:《明朝那些事儿》第五册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内争。写严嵩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个杰出的政治家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二部分是外战,亦即援朝。从庙算到外交,从战争到和平,帷幄运筹神鬼莫测、惊心动魄。本册内争部分写尽尔虞我诈,波谲云诡,读来毛骨悚然;外战部分极言金戈铁马,荡气回肠,让你如临其境。

书名: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安意如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8月

内容:这是一本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书。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书名:悲伤逆流成河

作者:郭敬明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月

内容:少女易遥在17岁时爱上不良少年后怀孕,和她比邻而居的齐铭则生活在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他是老师的宠儿,父母的掌中宝。两人之间有种介于爱情和友谊之间的微妙情感。直到顾森湘和顾森西姐弟俩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齐铭和顾森湘恋爱,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顾森西对易遥产生了好感……

书名:藏地密码

作者:何马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4月

内容:这是一个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那次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大量经典和圣物埋藏起来,随后将其秘密转移至一个隐秘的地方,他们在那里修建了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

出版社推荐

书名:粉末都市

作者:Stella So(苏敏怡)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内容:近年香港的重建计划密锣紧鼓,很多有特色的旧区和旧建筑物都逃不过拆卸命运。Stella So抱着为未来的香港人留下些甚么的信念,以细致的画功、满注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带来一个”声色味俱全“的老香港。

书名: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作者:李兰妮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6月

内容:这本书中内容的黑色感觉,如同其封面一样让人觉得压抑。这本讲述抑郁症患者经历的书,是这样的沉郁,让人不忍卒读。它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罹患癌症后的五年时光。除了和疼痛搏斗之外,她还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如今她已挺了过来,开始回述自己的病症,对它的症状、治疗、心理及社会成因等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它的目标是让其它的人不再孤独。

书名:悲观主义的花朵

作者:廖一梅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3月

内容:陶然爱上一个比她大20岁的男人陈天,她以为这个男人可以成为容纳她悲观然而疯狂的爱情的容器。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现实的存在可以承接得住。一开始这个陈天似乎是最佳人选,但后来他逃开了。

这个本书基本上是陶然自己内心在叫劲。作者的语言细腻缠绕,把一个女人在爱情里凡是能有的心思写得非常透彻。

书名:推拿

作者:毕飞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内容:被誉为“最了解女性的男性作家”的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写作。

书中强调,和正常人一样,残疾人、盲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爱恨情仇和酸甜苦辣,有着同样需要尊重和关注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推拿》最大的意义在于,写出了残疾人的快乐、忧伤、爱情、欲望、性、野心、狂想、颓唐,打破了我们对残疾人认知的情感牢笼。

书名:滴答

作者:徐璐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内容:《滴答》是80后实力作家徐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本书关于时间、成长、青春、友谊、家庭、梦想、疼痛、温暖、爱, 作品既展示了80后的困惑和忧伤,也显示了难得的执着和睿智。

书名:真话能走多远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内容:本书将季羡林散文中的经典名篇按全新的角度重新结集出版,文字典雅清丽、感情充沛动人,淳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揉,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炽热的人文情怀,充满趣味和韵味,值得品评和玩味。读此经典选本,既能享受季羡林先生散文的风采,又能领略他的人格魅力,从而悟出做人的真谛。

书名:教师日记

作者:丰子恺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3月

内容:《教师日记》是丰子恺先生年轻时生活影像的记录,描绘了作为教师的他的感人经历和故事,其中只有小部分登载于廿间后方各杂志上,绝大部分的内容为首次发表。

书名:浮生漫谈――张竞生随笔选

作者:张竞生著 张培忠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8年3月

内容:作者是民国三大博士之一,曾经与并列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最年轻的两个教授,在中国,他第一个把卢梭的《忏悔录》译成中文,第一个提出逻辑学的概念,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第一个在中国展开了爱情大讨论,同时也因其惊世骇俗而开始了坎坷的一生。本书是作者三部自传体散文集《浮生漫谈》、《十年情场》、《爱的漩涡》的合集,讲述了他个人的情史、性史和生活史,表达了他“痛快地生活,情感地接触,愉快地享用”的人生态度。

书名:学生生活图景:世俗内外的教育冲突

作者:孙崇文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6月

内容:基督教大学随传教士来华,最初不过是传教士手中用来开拓地上的“上帝之国”的“精神狩猎”的工具而已。然而,历史的发展却是相当地吊诡,基督教大学并没有完全按照预先设定的轨迹前行,最终竟成了“无信仰的中心”。作者试图通过对基督教大学生各个侧面的生活图景和“重构”,来驱散历史的雾霭。

书名:青楼文化

作者:孔庆东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内容:知识分子是一个弹性群体,命运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使他们与同样命运无常的之间达成了心灵的默契。因此,中国古代的爱情也大多产生于士与之间。

此外,青楼还产生着艺术,消费着艺术,保存着艺术,发展着艺术。中国古代的音乐,美术,舞蹈的辉煌成就,都与广大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书名:晚清三十人

作者:李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内容:本书选取晚清风云中与洋人直接接触的三十人,如奕欣、、李鸿章、左宗棠、慈禧、张之洞、盛宣怀、等以及清廷派出的首批外交官们,以优美灵动的文字与夹叙夹议、图文并茂的方式,叙说这些大员或无奈或困惑或辛酸或滑稽或感人的故事,以此,可窥视百年前的中外冲突与融合。

书名:张居正与万历皇帝

作者:樊树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内容:张居正,他所进行的改革,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由于得到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全力支持,成效卓著而彪炳于史册。然而他死后,皇帝翻脸不认人,说他“专权乱政”、“谋国不忠”,甚至想对他“断棺戮尸”。

背后究竟有什么玄机?

“威权震主,祸萌骖乘。”这八个字是当时人提供的答案。

书名:乔冠华与龚澎

作者:乔松都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8年3月

内容:本书作者为乔冠华和龚澎的女儿,作者以一个女儿的独特视角和挚切情感,为读者展示了乔冠华和龚澎的传奇人生和三十年风雨同舟的动人情感。本书还首次披露了龚澎去世后,乔冠华晚年走过的沧桑,并讲述了所谓乔家的“家变”,作为乔冠华的子女第一次回应了关于乔家“家变”的种种传闻。

书名:听杨绛谈往事

作者:吴学昭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内容:唯一征得杨绛先生同意而写的传记,叙述了自杨先生出生开始至九十八岁的一生经历。作者吴学昭是杨绛先生的好友、钱杨夫妇清华时代的老师吴宓之女,她用了近三年的时间与传主进行对谈,在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全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且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叙述清晰生动,与传主的语言风格非常近似。书中并插有许多从未发表过的珍贵照片。

书名:人生儒释道

作者:张松辉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内容:《人生儒释道》,是张松辉教授数十年学习和感悟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借助深入浅出的方式,把自己对人生的一些感想和中国传统人生观融会一起。著作着重从学习、生活、养心、世事和处世五大方面展开论述,对中国文化视阈下的渐修与顿悟、人生如梦与梦如人生、杀生与惜生、禁欲与、精神与肉体、富贵名利的是与非、人力与命运、内圣外王与不执着等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阐释。

书名:汉字奇观

作者:阮乃元编着

出版社:海风出版社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4

[关键词]史铁生 原罪 信仰 爱情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3-0076-02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承续了传统文学、佛学和道家等宗教思想的联系,也拥有中国文学的基督教思想资源。20世纪中国文学是在多样的文化情境里生长而创造出多样的文学意义,基督教就是它的一种文化情境,激活了它在参与现实、承担历史、感化人生、创造自我的多种可能性的文学时代的意义复杂性和边界性,显示了一个变化的文学时代的意义复杂性和边界性。

史铁生自从上个世纪末创作作品以来,其特殊的个体经验和宗教反思赋予其作品别样的美学深度。在他作品的国度里,字里行间凸显出了对命运的追问和生命意义绝对存在的肯定,以及对人的困境的多种可能性透析,同时作品中也建构了基督教的理想。虽然史铁生表明自己并没有皈依任何一种宗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督徒,但我们通过他的作品,很难忽视基督教在他的思想中所占的位置以及作品传达出的基督文化的气息。作者内心哲思中的对基督教神性的感悟,预示了其精神与基督教精神的融合。

一、原罪与残疾

原罪观是基督教核心教义之一,《圣经》旧约视普世之人为罪人,就是每个人生下来便是带有深重的罪孽。罪的含义即“含有逾越,违犯……违背,不守神的律法偏离神的道,陷于一种悖逆的状态的意思”。由于人与生俱来的罪就注定要受无尽的苦难,接受惩罚,接受神性的试炼。

在史铁生的小说和散文随笔中,他曾多次提到,上帝赋予人类的两件东西其一就是残疾其二是爱情。“上帝为人性写下的最本质的两条密码是:残疾与爱情。残疾即残缺、限制、阻障,残疾是属物的,是现实”,而“物质性永远是一种限制”。如果说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的话,那么在史铁生看来这种原罪就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残疾”。世界中的每个人都处于上帝所赋予的残疾(原罪)中,这种人力摆脱不掉的“残疾”使得人永远处于生存的困境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织成一张苦难的网。追溯史铁生的过往,他的残疾最初带给他的只是痛苦与绝望,他不明白为什么上帝把厄运偏偏降临在自己的身上。正如《圣经》记载中的约伯一样,上帝允许撒旦把善良、正直的约伯的全部夺取之后,又使他全身长满了毒疮。约伯最初的状态是痛苦和申诉,他质问上帝为什么要带给他苦难。现实生活中的史铁生在深刻的反思与追问,最终找到生命的终极意义,接受残缺和苦难,接受上帝的存在。

结合史铁生的作品,主人公之一大多是一个残疾青年,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和史铁生的自我关照和自我体验的指涉有关,另一方面也透视出他在有意向人们揭示人类的残疾(原罪),以求寻找突围的途径。小说《原罪宿命》中开头作者就做出了铺垫,对这个故事的真确性,不必过于追究,不妨权当作是曾经进入了他的意识而后又合着他的意识出来的那些东西。寓言式的故事富有浓重的神话色彩,十叔年纪轻轻就得了高位截瘫,整日躺在床上,陪伴他的只是挂在墙壁周围的镜子里映照的“白楼”世界。从小说题目就能感知作者的寓意,十叔的残疾(原罪)限制着他的行动和自由,他惟一能做的就是从镜子里看外面的世界,想象外面的人和事,但对生活仍给予了信心和希望。作品结尾处暗示了希望,“总会找到的”。认识自己的残疾,但永远要保持希望,这才是信者之路,只要希望在,信心在,人类就能达到永恒。

小说《宿命》里的主人公莫非,是个本来要出国的上进青年,但恰巧就是后来的那一秒钟的变故,使得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在他后来的回忆中发现改变他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一声狗屁。上帝总要给人性设置下最原始的限制和阻障,正如史铁生所说的命定之路,往前看有多数种可能,可回头看却发现命运之路只有一条。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上帝论中,神学家阿奎那曾提出过宇宙设计论的论证,宇宙所呈现的奇妙的和谐,有规律的秩序背后必有一位全知全能全善的设计者按着其目的而做出的这些安排。在此意义上,小说结尾就有了这样的安排:“上帝说世上要有这一声闷响,就有了这一声闷响,上帝看这是好的,事情就这样成了,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七日以后所有的日子”,人皆陷于原罪中,根本无力自救,上帝的旨意和安排我们不能抗拒。从第七日之后,伴随着人类存在时间的展开,上帝用他那~双爱的眼睛关照着世人的罪,设置种种限制来惩罚,此番过程就是人类的宿命。

二、救赎与爱情

基督教教义的救赎是“基督怎样完成拯救世人的使命的问题”即世人从罪的捆绑中得到解救,而重获自由。“原罪说本身必定要导向救赎的希望,导向一种出路”,史铁生笔下的救赎和出路就是对残疾的补救,即信仰与爱情。正如他在《答自己问》中这样说“他面对的是上帝布下的迷阵,他是在向外的征战屡遭失败之后靠内省去猜斯芬克斯的谜语的,以便人在天定的困境中得救。他天天都在问,人是什么人到底是什么要到哪儿去”,人类陷入对生存状态终极的追问中,人性的残缺引发了对上帝的思考和对话。海德格尔认为“所有的追问都是寻求,任何寻求都得接受所寻求之物事先对它的引导”。史铁生对生命意义和人性残缺的追问正是在上帝的引导下进行的,以寻求一种最终的解脱之路。终极的追问和关怀终究要与信仰相遇合,既然人生是无穷的苦难,“因此信仰就可能有了非同凡响的方向”。在史铁生看来,真正的信仰并不是什么福乐的许诺,如果信仰是为了福乐,那就是一种行贿的信仰。同时,不断的苦难正需要持续的希望,要保持希望,这才是信者之路,才是救赎之路,史铁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样的信仰之道。即便他活在人生的苦难中,仍认为得到人生就是“得到了一个快乐的过程”,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从哲学意义上,惩罚并不是放弃,恰是仍寄予某种希望,这就是悔改。恰如史铁生所说,耶稣只不过是要强调:罪,既然普遍存在于人的心中,那么忏悔对于每一个人就都是必要。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5

一、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莫言

莫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活动,不久,《红高粱》扬声海外。此后,作品相继问世,《里士满时报》曾有言,莫言或许是鲁迅、老舍后最有前途的中国作家。斩获茅盾文学奖后,莫言更上层楼,2012年,“高密东北乡”跻身诺奖殿堂,10月11日,终被加冕文学桂冠。诺奖以其权威性著称于世,国人企盼久矣,中国作家获奖消息传来,图书市场陡然火爆,实体书店、网络商城,莫言作品一度脱销,黄发垂髫纷纷抢阅。读者需求旺盛,出版界相机而动,与莫言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当月即推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系列》,共计16册;作家出版社也迅速拿出网罗20部作品的《莫言文集》,以飨读者;一些文学期刊如《中国作家》等,也随行就市,重新刊发莫言作品,诺奖热潮可见一斑。

国际认可带来声誉与市场,同样也引发人们对文学自身的讨论。多年前,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曾称赏莫言作品所蕴涵的奇异语言与批判精神。如今,瑞典文学院亦肯定了莫言多年来的努力,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乡土中国等元素再度升温。谈到莫言,中国学者同样赞赏作家在人性包括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等方面的开掘,但也直言某些作品描写过于怪异与阴暗;关于“莫言热”,学者强调社会、舆论应回归理性,引导读者关注阅读与文学,而非仅仅追逐一时的名人效应;以往国外作家得奖,往往还会引起学界对文学与翻译问题的讨论,同样,今后如何使中国作家进一步为世界所了解,仍涉及对此问题的思考。总体上看,学界认可莫言的成就,更希望以此为契机引领大众走近文学,享受阅读,丰富精神生活。

作为一位从民间走出的淳朴作家,殊荣面前,莫言态度依旧平淡。两年前的一次访谈中,莫言曾说起他对文学、对诺奖的理解。关于文学,莫言坦言其对故乡与社会的密切关照,作品中的人与事也多有现实生活的影踪,这些都是他写作的立足点。谈到作品的优劣,作家强调时间的淘洗,毕竟,黄沙过后才见真金。至于诺奖,莫言认为不必以此为创作目的,对获奖作品,读者仍可见仁见智做出自己的评判,千人千面,文学的魅力正在于此。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与心态,莫言在获奖之后反应低调,或许也正是由于作家看淡了“功名富贵”,才能心无旁骛地致力于文学写作,坚定、踏实地一路前行。诺奖是对作家的肯定、激励与鞭策,但并非不可磨灭的定论,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对精神世界的洗练,对自然的敬畏,才是文学永恒的追求。身处喧嚣的世界,作家的这份从容与理想,对读者或也是一种启示。2012年中国文学景观之一,一切尽在“莫言”中。

二、文学系列丛书涌现

2012年,诺奖引领阅读时尚,顺应此趋势,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及时奉上莫言系列作品,阵容壮观。文学系列丛书不止见于当代,民国时期,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鲁迅支持的“奴隶丛书”等传唱至今。文学系列丛书自有其优势,内容因包容而丰富,选择多样自然吸引更多读者。如《莫言文集》等单一作家书系,可令读者全面了解其人其作,而集合众多作家的系列丛书则可凭“声势浩大”形成规模效应,如此,既推广文学也有利营销。基于此,文学系列丛书源源而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首先,本年度集多位作家于一身的几套丛书,内容繁多色彩斑斓。由多家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铁葫芦系列丛书,分为文艺、小说两大板块。《铁葫芦·文艺馆》收录周云蓬、崔卫平、陶杰等人作品,计13册,内容多属散文随笔,兴之所至任意而谈。《铁葫芦·小说馆》共计9册,中有文坛宿将马原探寻生命本真的《牛鬼蛇神》。马原而外,本套丛书更集结了活跃于当下的青年男女作家,其中不少70后。后生可畏,这批“中间代”或可成长为文坛的中坚力量,故而,出版方不遗余力进行推介。丛书包括路内《云中人》、阿丁《无尾狗》、叶扬《通俗爱情》、曹寇《屋顶长的一棵树》、苗炜《黑夜飞行》、王小妮《方圆四十里》,除此,另有《代表作·中间代》《代表作·新女性》。“中间代”收男作家10位,“新女性”含女性作家10位,收录名单可视为出版方针对文坛的一种选择与预测,这些被寄予厚望的青年人包括:薛忆沩、苗炜、冯唐、曹寇、路内、李师江、柴春芽、瓦当、阿乙、阿丁,西门媚、盛可以、巫昂、绿妖、张惠雯、任晓雯、走走、叶三、叶扬、颜歌。以上诸位眼下风头正劲,但日后到底是厚积薄发抑或江郎才尽,唯有边走边看。同样在“新”字上做文章的还有新星出版社。该社推出15册《中日青年作家优秀作品集》,中方8册,包括韩松《高铁》、周嘉宁《杜撰记》、葛亮《戏年》、张悦然《竖琴,白骨精》、徐则臣《古斯特城堡》、李修文《浮草传》、鲁敏《墙上的父亲》、金仁顺《松树镇》。相对于“铁葫芦”主打70后,新星更有80后登台,“新星”二字文如其名。古今墨客少年得志不乏其人,挥笔不辍方能更进一步,后起之秀何去何从,且拭目以待。

2012年文学类丛书内容不一而足。海豚出版社打造的海豚书馆系列始自2010年,踵武经典“万有文库”,海外文学、文艺拾遗、文学原创、学术原创、学术钩沉、翻译小品等一网成擒。系列中,今年问世之文学原创即阿乙《模范青年》、韩少功《赶马的老三》、方方《声音低回》。三部作品故事各有不同,但皆透过普通人的命运遭际,诉说生活里的无奈,批判现实拷问灵魂。检视海豚书系作家名录,民国时的前辈文人与当下的中、青名笔济济一堂,场面不俗。聚焦“经典”的还有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中国短经典》与作家出版社的《茅奖书系》。《中国短经典》每册由一位作家择取自己短篇小说若干汇集成书,这些名家耳熟能详,有莫言、王安忆、张炜、苏童、迟子建、方方、李锐、叶兆言、毕飞宇、范小青、刘庆邦,以上众位创作经年各有所成,如此阵容闻之心动。《茅奖书系》以茅盾文学奖的声名招徕读者自不待言,本书系2012年刊印作品有实《白鹿原》、阿来《尘埃落定》、刘心武《钟鼓楼》、周大新《湖光山色》、凌力《少年天子》、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熊召政《张居正》、柳建伟《英雄时代》、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茅奖有其专业性与权威性,被一些读者奉为择书指南,该奖获得者莫言荣膺诺奖或也可为丛书带来一定的宣传效应。内容较特别的文学丛书还有凤凰、江苏人民等四家出版社推出的《读客·知识小说文库》。其中,王山《北京教父》、易之《我是个算命先生》、冰河《警察难做》等,作者以其独特的见闻经历,讲述流氓、算命先生、警察各色人等的传奇人生,三教九流五方杂处,文坛平添一股江湖气息。

小说而外,也有丛书以散文为主,例如江苏人民出版社的《窝藏书系》与海豚出版社的《独立丛书》。前者包含阿来《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有别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生存状态,作家梳理了关于一座城市的记忆,审视置身其中的环境;阎连科借《北京,最后的纪念》《我的父辈》回归自然、感恩亲情;刘心武《人生有信》则回忆了朋友间的相互扶持,患难真情充溢其间。后者中,李敬泽《平心》、熊召政《历史的驴友》、凸凹《夜之细声》均属人生随笔,将生活点滴与历史记忆细细道来。丛书只有刘庆邦《东风嫁》以小说体例“独立”其中。刘庆邦出自中原,《东风嫁》在展示乡村男女三千烦恼之时保留了河南声口,地域特色一望便知。

其次,本年度作家个人系列丛书亦有可观览者。莫言作品系列前已提到。除此,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笛安的《“龙城”系列》。龙城类似高密东北乡,乃一系列故事的发生地,家族间的恩怨情仇一幕一幕开锣上演,喧嚣背后是机关算尽,最终逃不过食尽鸟散的凄凉结局。“龙城三部曲”前两部《西决》《东霓》已于2009年、2010年出版,2012年出版第三部《南音(上、下)》。与龙城的明争暗斗迥异,李娟的《羊道系列》(上海文艺出版社)则饱含感情地讲述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羊道”分《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三部,细致记录了游牧民族生活于自然怀抱的酸甜苦辣。李娟随游牧人家在阿勒泰有过一段吟游诗人的经历,熟悉牧民生活,她今年发行的另一部作品《冬牧场》(新星出版社),依旧描绘了自然之子们在荒野大地上的独特生存景观,粗犷的原野上,传来一阵轻灵的歌声。

李娟难忘旷野,格非情系江南。本年以“三部曲”形式面世的作品还有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系列(上海文艺出版社)。通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个相互关联的故事,作家将清末民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80年代三个历史时段的社会变动与一家三代的生活际遇相勾连,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沉浮,迷茫的心苦苦找寻精神的桃花源,是希望还是虚妄?灵魂在社会剧变中扭曲,没有了乌托邦,嘈杂的现实中是否只剩下对利益残酷的攫取,跟随格非的《隐身衣》(人民文学出版社),我们再次掩卷沉思。人心不足可令现实鲜血淋漓,墨白《手的十种语言》(作家出版社)如是说。本书是其“欲望”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为《裸奔的年代》(花城出版社)与《欲望与恐惧》(长江文艺出版社)。作品揭示,扑朔迷离的命案无法掩盖无限膨胀的人心,按捺不住的私欲吞噬一切。欲望陷阱里的万劫不复令人压抑,同属严肃主题,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却借一个近似滑稽、荒诞的故事反映民生艰辛。刘氏向以幽默、辛辣的笔触调侃、批判现实,据此,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刘震云系列》,先后出版《手机》(2003)、《一句顶一万句》(2009)、《一地鸡毛》(2011)、《我叫刘跃进》(2011)、《我不是潘金莲》(2012),通过普通人的琐碎生活撕破现实的伪装,笑声过后是一声叹息。

生活并不尽是沉重,文学更有绚烂色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理想国·骆以军作品》系列,以别样风格一展台湾作家风采。2011年出版的《西夏旅馆》与2012年的《我未来次子关于我的回忆》均散发着语言魔力,错杂的时空、破碎的记忆、迷幻的情节,将人引入一个未知的奇妙天地。相对于骆以军的虚幻世界,王安忆则强调“非虚构”。新星出版社的《王安忆·非虚构》文丛汇集作家散文篇章,分以《空间在时间里流淌》《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为题与读者见面。文章来自作家生活中的经历与观察,寻常往事夕阳巷陌饮食男女从容展露笔端。王安忆的细腻汩汩流淌,不让须眉的还有旅美作家严歌苓。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将严歌苓出道以来的创作如《少女小渔》《天浴》《扶桑》《一个女人的史诗》《赴宴者》等10部知名作品精装推出。此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锦上添花推出严氏新作《补玉山居》。该书自喻当代中国的“新龙门客栈”,作品同样塑造了一位精明强干的老板娘,通过小店“补玉山居”的人来人往,折射当下的社会变迁,舞台虽小,天地广阔。2012年中国文学景观之二,系列丛书“你方唱罢我登台”。

三、文学与影视的联姻

文学与影视的密切合作早非新鲜事物,作家参与影视作品的创作、改编也已司空见惯。再次回到莫言,他参与编剧的影片《红高粱》,80年代就已经踏上柏林电影节的红地毯;前文提到的中原作家刘庆邦,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也在柏林收获银熊;据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少年天子》改编的同名影视剧在国内热播一时。刘震云更活跃于影视圈中,先后担任了与其作品有关的影视剧如《手机》《我叫刘跃进》等的编剧工作,冯小刚贺岁片的电影本事也多有其手笔。2012年出版了《古斯特城堡》的青年作家徐则臣也几次参与影视编剧工作,2007年曾将其作品《西夏》改编为电影《活着爱着乐着》,2008年徐则臣又加入了影片《我坚强的小船》的编剧队伍,再现农民工子弟的生活。严歌苓反映日军的作品《金陵十三钗》也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并在2011年上映,不俗的票房成绩,也让这部小说再次浮现于读者面前。

2012年的文学影视改编同样值得一提。实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白鹿原》本年被搬上银幕,这部由王全安执导、实参与编剧的影片首先于2月份在柏林上映,9月中旬在国内公映。不知是否受此影响,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实集·长篇小说卷:白鹿原》在3月份开始发行,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白鹿原》则以两个不同版式分别在9、10月份上市。影片《白鹿原》据同名小说改编,经历再创作的故事自然不会与原著毫无差别,小说体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变迁,电影则更注重表现一段时期内的男女感情纠葛,至于孰优孰劣,看过之后仍可见仁见智。今年根据文学作品改编,同样具有民国历史背景的影片还有冯小刚担任指导、刘震云编剧的《一九四二》。电影原著来自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故事反映了1942年背景下,发生在河南的,其时饿殍遍野人食其子民间哀鸿睹之泣下。如前所述,冯、刘屡有合作,此次却一改之前轻松、幽默的冯氏喜剧风格,以沉重的历史题材影片冲击贺岁档。

文坛中混合了作家与影人身份的不止刘震云。2012年5月初,青岛出版社推出了梁晓声的作品《知青》(上、下),5月29日,梁担任编剧的同名影视剧首播。梁晓声可以算得上一位资深影人,70年代末至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供职。关于影视改编工作,梁晓声并不陌生,1992年即担任影视剧《年轮》的编剧,2000年、2007年又先后承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公仆》的编剧任务。2012年,梁晓声参与编剧工作的影视作品有《知青》与《返城年代》(2012年11月首播)。两部影片均围绕知青命运展开,不同的是,前一部主要表现知青下乡插队参与地方建设的一段历史,而后一部则讲述知青1980年代返城后的现实迷茫与情感纠葛。作家本人有过知青经历,曾于60年代后期下乡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直至70年代中期返城上学。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轰轰烈烈过后不知多少人命运因之转折,知青问题也由此引发很多讨论与思考。昔日往事应给作家留下深刻印象,以致他的不少作品反复涉及这段经历。无论小说还是影视剧,《恰同学年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知青》《返城年代》等的叙事中都掺杂了作家关于知青生活的记忆与身影,岁月消逝,往日青春理想、欢乐痛苦的痕迹在作品中永远留存。

综观当下影视作品,考量历史与现实的同时,却也没有忘记盯紧收视、票房成绩,尤其前述几部电影,编、导、演俱称实力派,其本身也是一种造势、宣传,毕竟,商品年代精神与物质共舞。2012年中国文学景观之三,亦文亦商,文学共影视“分一杯羹”。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6

颍河镇的文学价值

张宝明(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说,墨白以“颍河镇”为地名在小说中建构了一个文学的空间,具有很多的象征意味,在地域性和文化中用这种形式托起来,比如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乡”等等,都是用“乡”“镇”,或者用一种方位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墨白持续不断书写 “颍河镇”,表现出对地域文化和地域生活方式高度的关注和热情,这种热情来自于他内心情感记忆,或者说情绪记忆,我们的很多记忆中最难忘的就是我们生活过的地方,很有认同感,所以他创作他的心目中的“颍河镇”,通过他的作品为广大读者所共知。这次会议所选择的“颍河的地域性与世界性”作为我们的主题,对地方文学、地方文化的建设都很有重要意义。

邵丽(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河南省作协主席)在致辞中说,“颍河镇”来自孙方友和墨白这对中国当代著名的兄弟作家笔下:孙方友用他的新笔记小说《陈州笔记》和《小镇人物》,还有他众多的中短篇小说;墨白用他全部的长、中、短篇小说,为我们构筑起了一个基于现实生活、且又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孙方友在他的故乡,也就是他笔下的颍河镇生活了43年,墨白也在这里生活了36年,“颍河镇”这道他们用不同的目光与文学观所构建的独特文学景观,承载着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人情世事的感悟。孙方友和墨白扎根于给了他们生命并养育了他们的那片土地,所以他们笔下的“颍河镇”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所以才能在当今世界的文化大潮中站稳脚跟;同时,这也是我们今天在这里研讨“颍河镇”的世界性的根本所在。

孙先科(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说,纯粹的地域性不一定、不必然地产生世界性。但墨白却通过对颍河镇的书写,达到了文学作品的世界性,是什么元素使他的作品实现了这一点?通过有限的阅读,尤其是《欲望》的阅读,我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我想还是写人。尤其是他通过他的一系列作品完成的对他这一代人的精神自传。《欲望》里面涉及到三个年龄相同但是性格、经历很不一样的男性主人公,我说这是美学的分身术,这三个男性主人公加在一起应该就是墨白自己对位性很强的一个个人的精神自传。这三个男性主人公从颍河镇到成为一个专业作家完成的从痛苦到超越的一系列精神过程,这是一个五十年代后期出生、成长的精神自传。这个精神自传就完全超越了“颍河镇”,这样一个人精神方面的共通性应该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当然,这个男性的自传是从颍河镇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域出发的,经历了一系列带有强烈地域性的人生经验。这样一种人生经验,无论是生活在颍河镇或者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一切从特殊地域出发的人在人性方面是相通的。这样一个精神自传,是他由地域通向世界的一个桥梁、一个架构。

王鸿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说,这个叫孙郁(墨白原名)的男人,已经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故事,一个传说。我很佩服墨白的顽强、韧性和耐力,如果不是持续地、执着地关注自我和探索自我,肯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就现代人而言,身处这样一个信息无比纷繁、生活无比零碎的状态,很多人已经难以把自己提炼成一个故事了。他呢,通过长年的生活和写作的磨砺,不断形塑自我,不断将自己变成一个可以讲述的故事,这就是先科刚才所说的那个“自传性”。的确,他的作品具有非常强烈的自传性质,但这自传性并非人生的总体书写、展示,而具有即时呈现的、率真又隐晦的特征,这便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和他具有类似美感经验的读者,一些来自城镇的具有强烈自我认同要求和社会批判意向的读者特别喜欢他,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孙先科教授说,颍河镇能走向世界,第二就是墨白小说到目前为止建构起来的小说叙事诗学。还是直感,我说墨白至少是河南最洋气的一个作家。读他的散文随笔集《鸟与梦飞行》,尤其是他在欧洲游历的一段经历,从法国到比利时到荷兰到德国到意大利的线路,走得很细写得很细,我自己特别感兴趣,因为我在荷兰呆过一年,逆着他的方向,我是从北往南走,走过这样几个国家。他在游览过程当中写的随笔,尤其是他在写参观欧洲的美术馆,谈到绘画的部分、音乐的部分,每到一个地方谈到他阅读的欧洲作家的时候,谈得极其细致极其到位,尤其绘画。所以我就想到一个问题:墨白的小说写作资源除了他的一种直接的社会经验,比如来自颍河镇,来自他求学的经历,甚至他的流浪经历,这样一种极其丰满的个人人生经验以外,还有一种后天学习的次生经验,这种次生经验的来源是绘画、音乐、阅读等等,是仅仅只靠生活经验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来的补充到小说叙事里面的文学元素。在研讨《欲望》的时候,我曾经集中谈了一个关于“房间”的叙事诗学问题,这里不重复,墨白的小说我觉得和很多名气很大但读起来感觉很隔的作家不一样,比如某些新写实小说作家,很多人喜欢,大家经常用“还原”、“世俗性”来概括,但是我自己有一个感觉,“新写实小说”始终都没有走到人的内心世界去,小说架构接触到日常生活的一个层面,写得热乎乎的很温暖,有一种质感毛茸茸的,这样一种日常生活经验层面“新写实小说”做到了,但是更深的人的深层精神世界,没有建构起一个小说诗学走进去。但墨白的叙事有个能力,他用自己的作品建构起了自己的小说诗学,你阅读墨白,能很快进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去,我觉得一个小说家如果没有能力架构起这样一个小说诗学,就没办法谈。我的一个概括性的观点就是,墨白从“颍河镇”出发走向世界去,其中他的作品所建立起来的小说诗学――能够快速地进入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去的这样一个小说诗学,是让他获得世界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王鸿生教授说,墨白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他的创作在当代中国先锋小说中探索了另一种路向。我们知道,1980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学,对汉语言能量的拓展,对汉语叙述形式的变革,是有巨大贡献的。但我们也知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先锋文学在处理近现代中国历史经验方面显得无能为力,甚至基本上不触及类似主题。而墨白把这个文学地块撬动了,重新改造了。他用先锋文学的艺术技巧,包括它的形式,直接去触碰了现代中国史、中国人生活的现实内容,这是他的突出特点,也是对中国叙事的一个重大贡献。

刘海燕(《中州大学学报》编审)说,《梦游症患者》是墨白关于“叙事”的重要代表作。“”这场社会生活的恶梦,一直流淌在墨白的写作生涯里,也奠定了墨白对自我精神的追寻,和对社会生活的批判。这种批判性思维,无论是在墨白的小说里还是在他日常的言行里,都表现得很明显。墨白的写作有两个特点:一是墨白和同时代一起走过来的那些先锋作家相比,墨白是有精神家园的。因为:作为先锋作家,墨白写作的根深深地扎在我们的现实中,和早期的马原、余华那样的先锋作家很不同。三十多年在颍河镇的乡村生活经历,浸透在了墨白的血液、性格和命运里,颍河镇成为他写作中不竭的资源,成为他的精神家园。当然,这个精神家园和现代作家笔下的不同,像刘军教授说的,它是现代性符号的一个聚集地,是作家写作的一个地理载体。二是墨白和从乡土走出来的作家,尤其和河南同时代作家相比,他的作品有种强烈的现代感。他用有现代感的眼光和语言,来表达现实,表达非常厚重、苦难的现实。这两点,我觉得是墨白创作生命力的所在。

颍河镇的地域性与世界性

刘军(河南大W文学院教授)在发言中说,“颍河镇”已经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我们过去所熟知的“湘西”或者师陀笔下的“果园小城”。我们传统意义上谈论的涉及小说文本中的地域性标记,主要集中在“原乡”情结之上。拿湘西来说,纸上的湘西寄托了整个中国人的田园牧歌情怀,而其他作家笔下的小城或者某一个小镇则安放了读者的一种怀念或者回忆。很显然,墨白笔下的“颍河镇”不能被当做一个“原乡”符号,它就是一个符号的聚集地,中短篇也好长篇也好,它提供的“颍河镇”不是让读者去回望、去满足甜蜜的乡愁,而是通过符号的聚集,完成作家个人对特定历史时空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意识的一种解读。然后再通过人的活动和人的意识来逼近意识本体。这个意识本体,主要集中在个体的“他者化”问题和历史本体被抽空的问题。所以,我不太赞同要把“颍河镇”当做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原乡”符号,“颍河镇”是现代性符号的飘散地,所以这个“地域性”对象本身就是现代小说所提供的一种独特的空间和景观。就是“空间转向”下的独特景观,让读者去思考和诘问生存、存在、困境这些东西。这个“地域性”实际上也是他的“世界性”的另一种表现。

刘进才(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在发言中说,普拉东诺夫与墨白作为生活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时代的两个作家,我们通过这两个具体文本内部的平行性比较,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两个作家在文学语言、审美表达、意象营造的相似性以及看待世界的共同眼光。墨白与普拉东诺夫都以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以隐喻和象征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各自对革命与建设、生活与政治、人性与欲望诸方面的深邃思考。比较文学研究无论是试图探讨不同作家的相通与相似,还是重在考察不同作家的独特与相异,不同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密切交流与互动是当下、也将是未来不可回避的重要方式。我们每一个文化主体总是要不断通过了解“他者”以审视“自我”,同时也要不断反观“自我”以界定“他者”,这种互为镜像的观照方式既是丰富自身文化的内在需要,也是每一种文化主体走向世界、积极融入世界文化的客观要求。那么,基于这样的文学及文化视野,我们对墨白与普拉东诺夫的文本比较就显得尤为必要。如果我们对墨白的研究能够具体下来,对墨白的文学创作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考察,走进墨白建构的属于自身的文学领地――“颍河镇”,那么,我们或许才会真正全面了解“颍河镇”系列,找到墨白何以从“颍河镇”走向世界的精确答案。

对此,乔学杰(《郑州大学学报》副主编)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地域性本身即作品内容本身,它反映作者独特的感受也好,价值观也好,它同时要具有世界性的共性。比如说价值观方面、人性方面的问题,爱情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之所以是文学长盛不衰的话题,或者说是题材,它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它能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传达出人类共有的一个感受或叫通感,但是这个通感,并不是说所有的地域性、所有的个性都能传达出来的,所以作家的伟大或作家的世界性在于,别人有但是别人没有表达出来,是你把它表达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地域性与世界性的交汇点,是唯一性,就是说它的共性是在你这个地方唯一地表达出来的。地域性怎么具有世界性?以颍河镇为例,它不光是地域性,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包括你的语言特色,包括你的想象力,你的一些神奇性、奇异性等所有的这些东西,它要成为世界性,一定是通过作家的想象力把它创造出来的一个“唯一”,这个“唯一”恰恰就是站在人类共同认知的基础上,即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这种贡献是“唯一”的,是作者创造出来、想象出来的令他人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可感又无法言说的具有“唯一”性的文学或艺术形象,比如墨白的颍河镇、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乡、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包括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等。它与实际的地域、实际的风土人情有联系,但又不是完全等同的,它是作家创造出来的,对全人类来说是一个贡献,这是艺术上的唯一性,所以要具有世界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不能说我写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这个其他地方没有,我就叫它唯一性,这个唯一性一定要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看它的唯一性,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在语言包括想象力上的,比如魔幻现实主义,它这种创造的唯一性,它对文学艺术上贡献的唯一性。

墨白未来的创作与研究

郝雨(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导)说,对墨白小说的研究除了解读它的精神内涵,评判它的艺术意义,未来的墨白小说研究更细更微观的层面上,像语言组合的特殊性。墨白他的语言组合是汉语的组合形式,像《光荣院》一开始的通感,你把它翻译成英文,有的时候就很难完全体现和传达出那种味道、那种氛围。那么这一点,我们怎么来突破?这个我觉得也是需要我们找些高手,尤其是在翻译这方面做一些研究,墨白要走出去,首先要跨越翻译语言这样的障碍问题,我想我们未来都可以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刚才孙老师说墨白是河南最洋气的一个作家,我觉得,在中国墨白也是最洋气的一个作家。但是墨白在世界的影响,在世界文学的影响,在中国作家对世界的影响和地位上,在世界的认可度上,接受度上,为什么我们觉得远远不够?大家是不是这种感觉?为什么莫言会突然就一下子获得了诺奖?为什么刘慈欣的《三体》也突然一下子在国外火了一把?包括麦家,他也在国外获奖,麦家的风格和墨白有些相近,他也是写一些很神秘的故事。我觉得我们未来,如果说墨白的创作风格和世界现代文学以来的创作风格是最能够接轨、能够相近的这样一个倾向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们却没有在世界文学的影响力上达到前面这几个人的程度?我想可能会是这样的一些原因:首先莫言的影响,除了他在地域性上深刻的挖掘民族性这方面以外,还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比如说他的《红高粱》,《红高粱》是他重大影响的一个起点,然后呢,就是他的那些非常刺激性的书,像《丰乳肥臀》《檀香刑》,这样的一些东西,他是善于用这些比较能够痛击眼球的内容,尤其是一些比较惨烈的画面,用这些内容、这些镜头来展示我们的民族性。包括麦家,也被西方国家关注,在国外获奖。麦家他也写神秘,但他更多的是写故事,是故事的神秘。包括刘慈欣的《三体》,它是科幻,用缤纷的幻想世界和丰富的奇幻故事征服读者。所以这些在可读性上非常符合更大面积的接受。而在这些特点上,像墨白的小说,就显得不是那么强势。所以,我也在考量,墨白小说,这种应该说在中国最洋气的小说,却为什么没能达到前面那些作家一样的世界关注度?在中国作家走向世界这个问题上,我们有没有可能更主动一些,能够采用一些符合传播规律的运作,来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比如今天我们能不能给墨白的作品改编一个电影、一部电视剧。虽然大家觉得它里面的故事性不是很强,但是浓缩起来还是有故事的。文学艺术的传播技巧是有规律的。现在大家做营销就是IP,也就是通过网络、影视、动漫,以及纸质媒体联动,可以产生非常广泛的一种传播效果。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在讨论墨白将来要走出去的这个问题时,怎么走出去,这是需要社会和我们大家共同研究和努力的。

王鸿生教授认为,觉得墨白可能也有自己的创作瓶颈,或者说,一个属于他的转型时刻应该要来临了。当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可以讲述的故事时,到底有没有把颍河镇,或者说把一个虚构的文化地域也变成了一个可以讲述的故事呢?在这一点上,他的哥哥孙方友选择的那条道路,倒提供了更多的启示。作为颍河镇的书记员、探秘者,孙方友的写作用的是素描,却把镇子本身的丰富性、历史感传递得淋漓尽致。而对于墨白来说,这个颍河镇常成为他自我表现的一个载体,他往往是借助这个载体讲自己的故事,于是,在相当程度上,颍河镇就被他道具化了,颍河镇本身并没有获得它的本体性。从这一角度来说,一个小说家能否把各种陌生的经验纳入自身,怎么从讲自己的故事到能够真正地讲述别人的故事、世界的故事,墨白显然还有空间,还有一段路要走通。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异常急促,时间是加速度的,非常快,时代精神和氛围看上去也极不稳定,往往几年就是一变,但在每个节点上,它都有一些具体的精神上的痛点。而长时段、远距离地观察,会发现生活、时代还有更大、更深的痛点。一个作家,想要获得某种历史的穿透力和概括力,想真正地揭示生活世界的世界性,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他必须以特殊的敏感,来形成和这个世界的对话能力,并能够与时代的精神痛点共振,以做出有效的回应。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精神痛点到底在哪里,你对某个精神痛点予以回应的幅度和方式又如何,是考量作品经典性的重要尺度。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库切的长篇小说《耻》。我就在想,其实墨白的很多作品都涉及到、涉及到爱,但是在触碰类似题材的时候,你看库切是怎么处理的:在《耻》里,那位卢里教授被围困在自己的“不名誉”事件里,周围有很大压力,大学也不能呆了,在这样一种困境下,他必须独自去承担这个东西,于是,他不断地为自己辩护,又不断地给自己定罪。库切所有的敏感都聚焦于一个痛点,人如何理性地料理自己所面临的伦理困顿:一个被判定为犯了错的人,他怎么能够重新获得自己的尊严感,他通过何种方式来获得这种尊严感。所以你在读库切的时候,觉得他特别深刻。我们不是上帝,不是完人,我们都会犯错,犯了错以后,甚至遭到了重大名誉损失之后,我还有没有自我认同的可能,我还有没有可能找回尊严,像这样一些问题都是非常内在的。但墨白写了那么多的欲望,写了那么多残酷的故事,就是碰不到这类东西,之所以碰不到,我想还是因为他的“年轻”。

李国平(中国作协全委委员、《小说评论》主编)先生认为,我们常常说作家创作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他上升的空间受限于什么,就是受限于他的思想力。好的作家,大的作家,一定是思想力、理性力意识强的作家,一定不是说和我们生活同步的作家。我觉得这可以不可以视为墨白给我们当代作家创作所提供的一个经验。墨白今后的创作,和对墨白的研究能不能成为一个叫统一状也罢,叫一个对墨白有持续的关注也罢,我觉得这决定于墨白未来对自己创作的提升和高度。现在的作家研究,我感觉是突然一下成为一个显学,成为一个热点,未必一定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