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在校期间个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习生在校期间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习生在校期间个人总结

实习生在校期间个人总结范文1

1.1单位建立实习档案的意识较弱

很多的医疗单位认为档案是应该由学校建立的,与实习单位无关,所以对实习资料不重视,对原始资料的收集、把关和归档往往不及时,也不严格。管理体质也不规范,没有统一的、客观的、完整的标准,有的单位对于实习生的资料会有丢失的现象,导致有些实习生实习期间的档案成为空白的,这对实习生来说是一种大大的损失。

1.2实习档案的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在各地的教学中一般都是按照相关的制度来进行的,关于医院内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各类人员的职责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对于实习生档案来说却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职责,相关的考核制度更是少之又少。医学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与缺失,导致实习生的实习档案成为空白,也使单位在招聘医护人员是没有良好的选择标准。

1.3实习生自己对档案的不重视

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医院的不重视,导致实习生对档案也不重视,认为实习档案不重要。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对于实习期间的资料进行任意的修改或者有造假等现象,也有的甚至会存在丢失的现象,对于实习档案的客观性、完整性、真实性、严肃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4实习档案的参考价值较低

目前来说,毕业生就业时用人单位主要看的是学历、仪表、言谈举止以及在校的表现等几方面,对于学生的约束也是靠合同、协议,而不是实习档案,忽略了个人的能力、素质和内涵,因此实习档案的价值被严重的削弱了。

1.5实习档案缺乏专门的管理

有的学校个人档案在各系进行管理,但是对于实习阶段的档案存放在部门,存放时间往往都不清楚,很容易造成错乱、丢失和毁坏,导致培养单位及用人单位之后寻找的时候难以查询。而且现代化管理水平发展的很迅速,各种档案都在网上进行管理,但是对于实习生实习档案来说没有任何的管理要求和管理系统进行查询和参考,所以没有完善的管理系统也导致了实习档案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2医院加强实习生档案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对实习生档案管理的重视

实习生和实习单位都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实习档案的重要价值,不能够因为实习生在医院的实习具有阶段性、过渡性和流动性就对其不重视,实习档案是实习生在学校的最后一阶段生活、专业技能、医德医风的综合反映,是学校为社会选择人才的有效参考,也是实习生择业时毛遂自荐的一个凭证。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个考核,医院应该按照实习的教学计划来建立实习生的实习档案,真实、客观、完整的反映出每个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毕业生构建起就业的桥梁。

2.2建立完善的实习生档案管理制度

实习生档案的有效管理制度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实习档案的管理制度,制定好归档范围和归档时间、归档如何实施的办法,明确专门负责实习生档案归档的人员及其职责范围,规范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上交工作,实习结束后医院要负责对其实习档案的检查工作,并做好跟学校的转接工作。

2.3提高实习档案对于毕业生就业的参考价值

现在公司的选择毕业生时会考虑学生的实习与否,所以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就会采取让学生们去实习,来提高之后的就业率。学校往往会采取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增加到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实习生的实习档案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已经具有了积极的指导意义,还应该引导单位通过实习档案来选拔人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各方面进行了解,也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素质、技能潜力和治理素质等各方面的情况。提高实习档案在就业时候的参考价值。

3实习档案管理的要求

3.1构建实习档案的基本要求

完成实习档案的组成,要制定标准的格式,一是要具有对实习生说明实习的要求、任务和内容的《实习指南》;二是基本情况调查表,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学校、班级、籍贯、曾获奖励与个人简介等几个方面的信息;三是实习科室记录表,记录学生在实习科室的工作情况起止时间等信息;四是实习过程的学习成绩奖惩资料;五是实习鉴定表,主要是记录实习生在医院实习的各个方面的表现,由科室进行评价、签字和盖章。实习结束后实习生将这些资料整理好上交到学校进行归档,在学校进行统一的管理。

3.2实习档案的管理要求

实习档案应当和个人档案一样进行明确的管理,要有专门的人严格的按照档案管理的方法来管理,要全面的反映实习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实习档案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收集学生的实习资料,要避免一种固定的、没有创新的格式,要使档案可以反映实习生的真实信息,而不能成为为了提高就业率而存在的材料。

4结论

实习生在校期间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 放疗科 护理实习生 带教方法

医学专业学生往往在经历临床实习之后大多将走上工作岗位,这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重要历练,是助力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在这一关键时期,学生将完成从学生到护士的转变,既对自己掌握的技能加以利用与实践,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统一,又从多角度规范自身综合技能,从而实现质的飞跃。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实习生现在及将来所要面对病人的特殊性。因此,放疗科的实习教学尤其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技能及细节的教育与引导,力争使学生经历临床实习之后,能够真正成为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

一、思想上教育

对护理实习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培养医学生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有多高,将决定他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多远,否则所学越多,对人类的危害越大。

(一)加强入院教育

入院教育是带教老师给护理实习生上的第一堂课,在第一堂课里,学生要学习的无关知识与技能,而关乎忠诚,关乎责任与使命,关乎荣誉感。带教老师应通过医院介绍、所在科室介绍及先进个人介绍等,做好对护理实习生的思想教育。

(二)引导实习生处理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关乎护理实习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从校园到医院,人际关系由相对简单到复杂,需要学生以良好心态面对,此时,带教老师的建议可以给学生极大帮助。

(三)加强带教老师自身修养

不能以身作则的带教老师说话是没有说服力的,需要带教老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放松懈怠,终身学习,终身自省。

(四)建立思想教育激励机制

建立思想教育激励机制是促进护理实习生健康成长的制度保障,这一制度的建立将给学生极大鼓励,同时护理实习生中的优秀典型将成为其他人学习的标杆,发挥榜样作用。

二、情感上关怀

放疗科的护理实习生面对的病人具有一定特殊性,大多是癌症患者,一些患者接受治疗以后可以康复,迎来生活的希望,然而,许多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太好,这让他们感到沮丧,身心俱疲,而这种不佳状态反过来又会影响治疗,形成恶性循环。对带教老师提出超越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即给予病人情感上的关怀,其实这是常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需要带教老师给予关注。

首先,带教老师要让护理实习生了解保持自身良好心情的重要性。带教老师的情绪不能为病人的悲观失望所感染,而要以自身的良好状态感染病人,让病人在积极情绪的感染下如沐春风,保持好的心情,配合治疗,绝不放弃生的希望。

其次,通过关怀病人的实际行动引导护理实习生。带教老师对病人的关切话语、体贴鼓励及热心帮助,都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护理实习生,这样所能取得的效果比耳提面命好得多。如接受放射治疗后,病人常见的反应有恶习呕吐、食欲缺乏、疲乏等,老师需关照病人及病人家属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做到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清淡及易消化等。

三、技能上巩固

护理实习生在校所学知识只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大多不是自己通过实践总结所得,而临床实习提供了一个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在此期间,护理实习生在观摩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熟悉对知识的应用,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留心细节。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护理实习生大多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患者的血象变化,检查频率为每周一次,及时对症处理。面对病人的不适,可以提出一些饮食或生活习惯方面的调整建议,以阳光的心态给病人以鼓励。

二是在放疗过程中做到及时纠正摆位、治疗误差,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验证,从而给病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三是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如遇肿瘤消退明显,则说明病人对放疗敏感,但也有可能肿瘤生长得比较旺盛,转移几率大大超过其他患者,护理实习生一般应都能学会判断,并密切注意情况。

四、细节上完善

一是心理方面,许多患者接受治疗时难免会很紧张,特别是定位摆位前,耐心与患者沟通极为重要,以达到消除患者恐惧心理的目的。带教老师应让护理实习生明白这一点的重要性,耐心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告知患者放疗当中的注意事项,从而赢得患者信任。

二是注意事项方面,清楚地告知病人应当充分暴露病变部位以配合治疗,划好标记线。放疗期间保持放射区清洁,避免日晒、创伤,禁止任何理化因素刺激。同时告知病人可适当做些运动,每天可以用清水清洗皮肤。对病人多方面的疑惑耐心解答,不厌烦。

三是饮食方面,除了饮食方面的常规注意事项外,还需根据病人放疗中的不同反应调整食物,针对性缓解病人的痛苦。如果病人因放疗出现食欲缺乏的情况则可以少食多餐,无特殊情况不忌口。

四是不良反应方面,包括全身反应、血象影响、脱发、头颈部照射期间不良反应、颈胸部照射期间不良反应及腹部照射期间不良反应,等等,这些是放疗期间的常见反应,在这一阶段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

以上从思想、情感、技能及细节等方面对放疗科护理实习生的培养方法做了介绍,希望能给更多带教老师的实践提供帮助,从而培养出更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芮桂凤.放疗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方法[J].中国民康医学,2009,9(18).

[2]覃玉桃.加强放疗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

实习生在校期间个人总结范文3

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背景下,学院积极探索实习管理模式。从2013年开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最初的“分散实习”转变为“集中实习+分散实习”进行毕业实习安排。集中实习,即学生自主选择到学院签约合作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由学院及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实习期为6个月。少数有其他实习需求或选择“3+1”小语种学习的学生可选择分散实习,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实习期不少于三个月。在实习管理的改革探索中,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本文从实习生的实习心理出发,结合自身组织实习管理的工作经验,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管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拟为高校实习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实习前工作环节:自愿为前提,制度来约束

在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实训基地。毕竟,现在的学生以90后为主体,加之大多数三本的学生本身家境条件就很好,强迫他们去一个自己并不期待、不情愿的实习单位开展为期三到六个月的实习,如果没有以自愿为前提,学生实习的后期管理工作会给指导老师、学校乃至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根据我院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学校统筹(集中实习)与自主选择实习(分散实习)相结合模式”来进行实习管理。系部出台了相应的实习管理条例,明确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实习模式。针对“分散实习”的学生,要求该类学生在实习前必须自行找好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必须与旅游行业相关;其次,学生在实习前需提供实习单位接收函或实习协议,以证明学生将在该单位实习;若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实习接收函或实习协议,则必须选择参加集体实习。第三,实习期间,分散实习学生必须在之前提交的《实习协议/实习接收函》的单位内实习,实习期不少于三个月,否则将受到一定处分。针对自愿选择“集体实习”的学生,指导老师首先在实习动员期间详细客观地向学生介绍校企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实习条件,既阐述了有利因素,又重点突出集体实习将面临的困难,以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使实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此外,为防止集体实习学生中途无故中断实习,系部明确规定,该类学生因个人原因(身体原因除外)提前与实习单位解除实习协议的,将受到一定处分。

三、实习过程工作环节:重视过程管理,提供及时、全方位的指导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院以“重视过程管理,提供及时、全方位的指导”为管理原则,安排有经验及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实习指导。主要包括“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及时帮助并解决实习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实习生利用接触实际的好机会深入研究问题等。”以我院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含酒管方向)集体实习学生为例,系部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前往校企合作单位。在学生入职前期,要求指导教师一同参与实习生的入职过程。通过与学生一同参加入职培训深入了解该企业的情况及学生前期的思想动态;学生分配到岗后,要求指导老师前往各个部门了解学生主要的工作任务。此外,指导老师还要深入到员工食堂、员工宿舍了解学生食宿情况。在实习期间,系部要求每一位学生每月必须按时提交实习月记(以邮件形式发送至指导教师邮箱),并且规定若实习月记存在抄袭他人、弄虚作假等行为,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论处,不能取得实习学分。在学生反馈的实习月记中,学生把每个月的实习感受、实习困难都真实的表达了出来,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月记,及时了解了实习生的思想情况,并通过邮件回复、电话等形式进行相应鼓励、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实、实习生、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联系,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四、实习后期管理工作:综合评分,传递榜样的力量

我院实习后期的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实习时间长短、实习月记提交质量、实习报告质量、实习单位鉴定及指导教师意见5个部分组成。在实践中,采取科学而规范的综合评分考核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实习月记和实习报告的质量,促进了实习纪律的明显好转,提高了实习单位对于实习生的满意度。以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含酒管方向)实习生为例,共有36名同学在校企合作的实习单位实习,只有4个同学因为身体和家庭原因提前结束实习,其他32人坚持实习了6个月,在实习期间多次获奖,用人单位对实习生评价很高。此外,在2011级旅游管理实习生跟踪问卷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53.33%的实习生获得了实习企业留任的通知,14.75%选择留在原实习企业工作,部分同学直接升级到领班、主管级别。学院实习后期管理的第二重心,就是要向下一届学生传递榜样的力量。我们首先对实习生的实习月记、实习报告进行了汇编,完成了2010级、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月记心得汇编册,供系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内部阅读。下一届学生们从师兄师姐的月记中深入了解了实习的内容、应掌握的技能、心态等,对他们来年的实习提供了一定借鉴。其次,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实习生现身说法,调动了下一届学生的实习积极性,让其更深入了解实习的意义。

五、存在不足及改进建议

实习生在校期间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生 心理干预 创新

[作者简介]俞慧刚(1982- ),男,浙江海宁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心理咨询师、一级建造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工程项目管理;琳(1957- ),男,浙江东阳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教育管理和德育管理。(浙江 杭州 31123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干预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201122561)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073-02

一、背景

2010年5月底,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的接连发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其实这样的事件几乎每天都有发生,只是这一次以其规模大、连续性和集聚性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具体跳楼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年轻的生命突然接二连三地逝去?关于跳楼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而这些报道和原因分析中几乎都讲到了同样的一个事实,就是现在青年心理的脆弱、孤独和压抑以及社会对他们的淡视,可见这已是目前浮躁社会背景下的一个大趋势,此事件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2001年起教育部先后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2004年做出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的决定。在2005年又下发了《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这些意见和通知的,初步明确了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对高校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二、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生心理压力来源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倡导“2+1”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和专业课程,最后一年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通过召开顶岗实习生座谈会、走访企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顶岗实习生思想动态进行了调研,发现和在校时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简单对比分析如下:一是在学校两年时间,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业压力,而实习后除了学业压力,还有就业压力和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二是在学校,竞争主要来自同学之间的学业竞争,而出去实习的一年则竞争明显加剧,从而带来焦虑和烦躁;三是在学校,交往的对象是同学和老师,关系纯洁,而实习时接触的主要是陌生的同事,往往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从而导致孤独和忧郁;四是在学校,如果对自身没有更多要求,则自我感觉一般较好,而出去在企业实习,不管是年龄、知识和地位都是处于最低层次,从而可能会导致自卑和焦躁;五是在学校,接受的主要是来自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易接受和消化,而在企业里由于网络环境下信息爆炸使个体无法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繁杂信息,从而造成信息缺失的担心和紧张。

三、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心理干预存在的问题

在新生刚入学时,考虑到新生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乡和亲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新鲜的人和事可能会不适应以及需对新生进行心理状况摸底,一般都会有入学时心理普查,通过问卷、心理量表等来测试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心理问题,进行危机干预,并且通常会有一套完整的在校生的心理干预机制。但是对于顶岗实习生来说,情况就比较糟糕,对比分析如下:一是对于在校生有刚入学时心理测量和普查来掌握思想动态,发现特殊案例,及时干预,而当学生出去实习时学校就缺乏相应的监控和干预措施;二是对于在校生从学院领导到心理咨询中心再到各院系都比较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而对于顶岗实习生则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就业情况,尤其最后几个月的“催协议”使得学生加倍紧张;三是对于在校生有更多的心理指导、干预的平台,比如心理讲座、团体游戏等,可以进行充足心理储备,而对于顶岗实习生则明显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四是对于在校生心理干预有较好的反馈机制,比如每个班级的心理委员可以“暗地”汇报情况,而对于顶岗实习生则较难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五是一旦发生危机,对于在校生的应急处理可部门联动、马上到位,而对于顶岗实习生则很有可能无能为力,造成严重后果。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开始引起教育和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对其相关的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但纵观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做法和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干预研究的成果,大多没有提到如何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顶岗实习生心理干预机制,这与目前社会和高校的快速发展是极不对称的。

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生心理干预机制创新研究

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是一个综合防治工程,这里所说的心理干预是指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心理指导、追踪和干预的全过程。针对顶岗实习生所处阶段和环境的特殊性,可借助网络和通信等现代化手段,建立预防—预警—应急处理—后评价相结合的新型干预体系。预防体系,学校联合企业通过各种方法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和实习氛围,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顶岗实习生心理素质,从根本上预防心理危机的爆发。预警体系,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定期的心理普查,及时发现心理高危人群并尽早诊断,建立动态数据库。应急处理体系,当心理危机爆发时,学校有关组织机构和企业能第一时间采取阻控、疏导、治疗等一系列救助行动。后评价体系,对心理危机经过干预或治疗后的学生个体进行情况回顾、跟踪和总结分析,判断救助行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中得出经验教训,帮助其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

按照这四个体系发挥作用方式和干预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将它分为两大类型,即刚性干预和柔性干预。

1.刚性干预。这一类干预可理解为特殊群体强制干预,主要是通过全面地强制性地对所有顶岗实习生进行心理普查,针对心理普查中发现的心理高危群体进行主动介入、关注和引导;对心理危机爆发的学生进行及时的阻控和治疗,最后对这类学生进行后期的跟踪评价。因此刚性干预应包含预警、应急处理和后评价三个体系。

首先,应充分加强对顶岗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成立校企联动的干预工作小组。顶岗实习生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各高校应充分重视对这一部分群体的关注,成立院领导挂帅,心理咨询中心—系心理咨询机构—企业联动的工作小组,专门针对顶岗实习生开展心理干预的各项工作。

其次,定期做好顶岗实习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及时发现心理高危人群,建立动态数据库,完善预警体系。这种方式充分摆脱了以往只是针对新生的静态的心理普查模式,要求定期对顶岗实习生心理进行关注和了解。每个人的心理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并且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短时间内也极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对于顶岗实习生的心理普查可与实习安排紧密结合,分别在期初、期中和期末回校时统一安排测量,或者与实习任务挂钩,实施定期的网络上的施测,根据测量结果归类分析,再进行个别咨询,建立动态数据库。

再次,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动机制建设,完善应急处理体系。学生在外实习,各种生活压力、情感压力袭来,心理危机爆发突如其来,处理不及时将发生严重后果。心理干预工作小组应研究并制定校企联动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开发多种基于网络和通信的心理危机救助平台。一旦危机爆发,可按预案实施,由企业相关人员负责第一时间进行阻控,稳定局面,系心理咨询机构和院心理咨询中心及时介入,相关部门予以积极配合,给予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或者转介心理疾控中心或医院。

最后,做好危机后评价工作。心理危机经过干预和治疗的学生在回实习单位后心理防线还是比较脆弱的,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应尽可能的创造良好的氛围来帮助其构建完整的心理支持系统。作为院系心理咨询机构,应用适当的方式接近他、关心他,准确把握其心理变化,不断进行总结分析,做好后评价工作。

2.柔性干预。在整个预警机制中,预防体系的建设是龙头,也最容易被忽视。柔性干预主要通过宣传组织营造良好的氛围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熏陶和感染,从源头上消灭或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首先,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做好顶岗实习生在校两年的心理引导工作。在学校的两年是铺垫,是学生刚步入成年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学生心理走向起重要作用的关键阶段。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应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成他们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团结互助的良好精神品质。

其次,在实习阶段积极贯穿各项主题班会活动,持续性强化学生内心素质。以全院开展心理知识宣传和普及为契机,规划好主题班会时间,与实习学生返校时间有机结合,进行定期的主题班会。如以“珍爱生命”“懂得感恩”等为主题,让学生展开研讨,各抒己见,达到心理洗涤的效果。

再次,动员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强顶岗实习生心理健康宣传普及。在顶岗实习生返校时发放实习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院系与心理咨询中心联合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开发建设,并可考虑实施网上教育与实习任务的结合,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实习期各阶段。

最后,充分发挥辅导员—实习带队教师—企业相关人员—家长的点线结合在心理干预中的作用。在实习期,带队教师跟学生的联系比辅导员更加频繁,他们对学生状况的了解更加透彻,能及时发现一些问题,由辅导员和带队教师共同负责对顶岗实习生的教育和疏导,并定期不定期的与企业人员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联系,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实现四点的有机结合,形成目标一致的沟通系统,使学生处于积极向上的沟通氛围中来达到对学生的柔性干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刚性干预和柔性干预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生心理干预机制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预防体系、预警体系、应急处理体系和后评价四个体系。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做到“刚”“柔”相济,才能真正构建完善的顶岗实习生心理干预机制,实现顶岗实习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程婧,孟莉.近十年国内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述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3).

[2]翰伯光.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源解析与疏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1(2).

实习生在校期间个人总结范文5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7)06-1384-02

医学生在成为一名真正的医护工作者之前,都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衔接的重要时期,是连接学生时期与工作之间的桥梁,也是对医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对每一位医学生来说,都是必须要经历的,通过临床实习,可以使医学生更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课堂上学过的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机会和条件,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患关系和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仍将会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值得高等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予以关注。

1 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习积极性不高

医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学了4年的医学理论知识,到了临床学习阶段,有的同学就逐渐失去了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好像什么都学过了,都掌握了,“先找工作再学习”的思想普遍存在。在每周进行的出勤情况检查中发现,上班时间坚持到科室或利用业余时间到教室看书学习的同学比较少,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且大部分是准备考研的学生;而在我院2003~2005年的临床实习生每次出科理论考试中,优秀率(≥85分)仅为6.8~7.9%。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在临床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和不适应,进而又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各科室进行的病历讨论和术前讨论,实习医师也很少主动参加,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讨论更是缺乏。我院是一所三级医院,二级分科较细,每个科只有三、四十张床。学生在每一个科实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2~3周,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所有的专科病种都齐全。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同学们要抓住时机,科里有什么病种,你就看什么内容,边看书,边对照,这不失为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1.2 基本操作技能较差

医生是时间性非常强的职业,必须掌握扎实的操作技能,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医学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有的实习生却把实习看成是:“查房跟着老师转,无事开开化验单”。查房时老师问一句答一句,问病史时只听老师问,自己不开口。特别是近年由于规定实习生所写的病历不能进病案库后,有的实习医师到科室上班只是应付了事,很少认真、主动与患者交流,亲自为患者做相关体格检查,获取第一手临床资料,以致问病史、做体格检查时只是走过场,表现为言语生硬,不知如何开口,也不知如何做起,过分依赖老师所写的各项记录和辅助检查结果,甚至直接把带教老师写的病历照抄一遍交差,对老师要求做的一些操作,认为是给医院“打杂”,没有认真严格地完成好,有时甚至连手术也不愿意上台做,错失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也有一些在校理论知识学得很好的实习生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操作也做得不好甚至不会做,形成所谓的“高分低能”。

1.3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由于当今高校教育模式、社会及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比较淡薄。进入临床实习后,遇到科室或医院要做义务劳动,很少有人自愿参加,“轻奉献,重利益”的思想较严重。也有一些实习生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表现在遇到手术连台或抢救患者需要超时下班,就不乐意,发牢骚,甚至避而不见,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也直接导致懒惰思想的形成,对待实习的态度不认真。

1.4 与带教老师交流不够

实习期间要轮转不同的科室,跟随不同的带教老师,而不同的带教老师的性格和教学方式也不同。实习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带教老师的关系,在相处过程中就容易出问题,主要存在:①部分性格内向的同学,很少甚至从不主动和带教老师交谈,更不会向老师提问题,进行探讨。②部分实习生学习态度不认真,经常不按时上班(特别是下午),常常错过接诊新患者的机会。有时带教老师遇上紧急医疗活动(如急诊手术)要找实习生协助处理,往往找不到人。③少数带教老师教学意识不强,缺少临床教学的工作理念,缺乏热情,态度生硬,挫伤了实习生的自尊心,严重影响师生关系和教学质量。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积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学医首先要学做人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作为医学生,除了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极其重要。

2.1.1 通过定期组织思想道德学习,一方面使广大实习生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当前医疗形式的条件下,要做好如何引导同学对当今医疗形式的正确评估,要告诫实习生学医首先要学做人,让他们逐步树立起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

2.1.2 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能帮助实习生更好的做好角色转变,同时使他们对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具体做到:积极倡导和组织实习生加入到医院管理年各项活动中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和应尽的责任,争当具备良好医德、医风的模范;不定期由医院教学部门牵头,实习组具体负责,开展医德、医风学习经验交流、讨论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要求相关老师参加,最后作出阶段总结,交予医德、医风办进行备案;组织观看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宣传片,使实习生从中得到启发,加深对开展医德、医风建设重要性的理解。

2.2 注重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临床技能操作的能力

2.2.1 实习生要参与接诊患者的全过程,要求他们独立采集病史,作相关的体格检查,书写各项入院记录,并作出初步诊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护理方案,最后与带教老师作对比,找出缺点和不足并加以改正,要求带教老师作详细讲解。给予实习生进行交接班的机会,让他们时刻牢记关心患者的详细病情,为第二天的交接班做好准备。

2.2.2 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定期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制度,及时对疑难和特殊病例进行讨论,带教老师积极鼓励和督促实习生努力锻炼和掌握各项基本操作,并作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要告知其临床技能的操作规范;在操作之前,首先要让实习生熟悉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要及时纠正实习生的不正规动作和行为,(但要注意避免患者的恐慌,尽量采取手势等方法);在操作结束后,要针对同学的操作进行点评,指出其不足之处。

2.2.3 在实习生当中通过组织开展病历书写、临床技能操作等比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让他们亲身体验竞争的激烈。

2.3 制定严格的出科考试制度

根据各院校的教学大纲要求和科室具体情况,由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并要求对操作过程作出详细的讲解。最后对考试成绩予以公布,并纳入到实习生综合测评中。将实习生的出科考试考核成绩和在科室的表现与评选优秀带教老师挂钩,增强带教老师的教学责任感和荣誉感。经采取以上措施,以2004~2005年两年在我院实习的两批实习医师进行的第二次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所得的成绩作对比,后者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分别提高了7和9个百分点,成效明显。

2.4 经常开展师生座谈会,进行面对面交流

通过开展师生座谈会,带教老师和实习生可以共同就提高教学质量及改善师生关系等问题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肯定优点,改正不足,取长补短,相互进步;在岗前培训和入科前把各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性格特点向实习生一一介绍,让他们对带教老师有一定的了解。这些措施对于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误解和促进医院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5 加强实习生的管理

实习管理工作虽然由学校和医院双重领导,但实习期间着重由医院具体领导。医院专门成立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小组,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主管院长担任组长,指导教学部门的工作。科教科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实习生真正融入医院工作中;成立由各院校实组成的实习生管理小组,协助医院科教科具体执行学习考勤制度及生活纪律方面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表现好的予以鼓励和表扬;对违反纪律的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及时如实向校方汇报,协助校方进行处理;每月由管理小组至少组织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让大家畅谈对实习生活的感受和收获,科教科及时发现实习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予以解决;在实习生当中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良好氛围。

2.6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实习生在校期间个人总结范文6

在顶岗实习期,学生之间会相互比较报酬、福利待遇等,受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少部分报酬较低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学本领”与“赚工资”的关系,从而产生心理偏差,甚至主动终止实习,选择在家待岗。

(一)心理变化较大

踏出校门,走上实习岗位,部分学生因环境和身份的变化产生心理不适应。如不适应企业纪律的约束、不适应高强度的劳动、不适应岗位要求、不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部分学生因此产生了焦虑、自卑、抵触等不良心理。

(二)团队协作精神欠缺

部分实习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实习期间对企业的各种活动缺乏积极性,重个人发展轻团队合作,对工作范围以外的事情不闻不问,不能与同事和睦相处,遇事总爱斤斤计较,这与以集体利益为取向的价值观念难免发生冲突。

二、技工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期存在问题的德育因素分析

顶岗实习期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学校德育教育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

(一)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与实际脱节

学校德育目标偏高,内容空洞。如将德育教育等同为“理想化”教育,灌输远大理想、高尚情操等,与学生思想实际相差太远。德育教材陈旧,缺少变化。当前的德育教材版本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德育教师受教材所限,可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照本宣科者较多。德育形式单一,手段落后。说教式的教学方法、生涩的哲学理论以及枯燥的政治语言让学生对德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在顶岗实习后发现德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严重,随即对德育课程、德育教师产生不信任。

(二)社会不良道德现象的连续冲击

不可否认,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比如是非善恶界限的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贪污受贿等,对学生影响较大。学生走上社会后,将直面这些不良道德现象和违法违纪行为,原本家庭、学校的相对隔离作用和保护作用不复存在,这在无形中会造成一些实习生内心道德信念的动摇,对不良道德现象出现从反感到漠视到认同甚至效仿的心理变化,这极大地影响了实习生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德育教育不连贯和德育力量的削弱

目前,各教学系均配置了实习指导老师,承担着联系实习单位、管理实习学生、反馈实习信息等职责。相应地,学生管理部门、各教学系、班主任对实习生的管控力度在逐步减弱。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由于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带队老师人数较少,他们在紧张繁杂的工作之余对众多陌生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导致德育教育出现停顿,甚至停止。

三、顶岗实习期德育教育的重构策略

基于以上对技工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期存在问题的德育因素分析,笔者提出以下顶岗实习期学生德育教育的重构策略:

(一)注重新生始业教育,逐步提升职业意识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之中,也就是说德育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同理,顶岗实习期德育作为德育的一个特殊阶段,并不是孤立的,也并非始于实习期。因此,学校应在新生入学之际就开始抓始业教育,并在每一学期穿插各类教学实训,这样一方面可以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德育课程除讲授思想、政治、经济、法律等常规内容外,还要辅以就业形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以此来坚定学生的专业信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提高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二)完善实习指导体系,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顶岗实习期间的德育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老师,还需要实习单位、学生家庭的有力配合,“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方能提高教育效果。毫无疑问,实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定岗实习期间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顶岗实习期间的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学系、班主任、家长、实习单位都应积极参与(见图1),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到教育效果,甚至使德育教育出现偏差。例如,实习单位应从严管理,要求实习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师傅,团结同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帮助实习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实习生家长应教育孩子做好吃苦的准备,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向校方反馈,帮助他们完成从学习到工作的思想转换。

(三)全面了解学生状况,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教育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实习指导老师应“吃透”实习生,对实习生的在校表现、思想、学习态度、家庭情况等都要进行细致入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实习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一个职场新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因材施教。学校可根据历年来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组织力量编写顶岗实习期德育教育校本教材,以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四)掌握学生心理历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