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科技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科技发展范文1
[关键词] 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3(b)-0185-04
[Abstract] Speeding up the talent training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choice by different countries which have to cope positively and win the initiative in the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creating conditions for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young especially postdoctoral research talents. Hospital post-doctoral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ion is beneficial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medical treatment,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department. Suggestion is to perfect policy evaluation system of postdoctoral, establish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spital,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postdoctoral and initiative.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develop hosp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system of postdoctoral scientific research, so as to provide bett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space for the growth of postdoctora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ingent of tutors, select outstanding teachers for post-doctoral teaching, let teaching benefit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Develop high level research projects, improve the postdoctoral scientific literacy, enhance scientific research atmospher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Exp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track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ronti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lore and grasp the prospective 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To construct a reasonable academic team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s advantages. Increase the postdoctoral funded projects, with the suggestion that our country should support y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especially under the age of 35.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training quality evaluation, to form a scientific postdoctoral talent evaluation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do a good job in logistics, so as to let postdoctoral talent down-to-earth, do a bette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learning.
[Key words] Hospital; Post-doctoral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ion; Talent management
伴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加快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积极应对、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1]。博士后制度是一种有利于促进杰出人才学术成长与科技创新的国家人才战略制度[2]。1976年,博士后制度发端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3]。1985年,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报告》[4],博士后制度应运而生。目前全国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已超过6000家,成为各地区、单位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在促进高层次人才流动、学术交流、交叉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国际背景及南京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实践,提出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
1 博士后科研工作的国际现状
美国长期以来将提高公众的科学和技术素养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十分注重培养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开拓能力的青年人才,是世界博士后制度的创始国和最大招收国。美国有三类博士后:博士后奖学金、联邦政府培训项目、教授项目,博士后经历是获得大学教职的最重要指标。近年来资助经费比例显著提高,尤其是非政府性资助比例呈逐步走高的趋势[5]。
德国从立法和拨款两个方面加强对优秀青年研究人才的培养。德意志联合研究会(DFG)重点资助优秀青年人才,主要包括博士后、杰出青年科学家和青年研究小组。采取创建博士元的形式,资助学科建设,加快博士后的培养步伐。德国洪堡基金从1925年起,开始为年青的博士后提供灵活资助。
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博士后资助计划中包括两类奖学金:一是博士后奖学金(PDF),为有前途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提供帮助,旨在培养世界一流的具有科学与研究技能的高质量人才;二是工业研究奖学金(IRF),对新近毕业的博士生从事工业研究提供资助。
日本为实现从“科技模仿立国”向“科技创造立国”的重大战略转变,将培养和确保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特别是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实施“万名博士后支援计划”,并设立了以青年研究人员为对象的研究基金制度,为青年研究人员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提供更多的机会。模仿美国设立的外国博士后奖学金计划,主要用于资助高水平的外国青年研究人员到日本开展工作。
韩国设有国外研究人员博士后奖学金、ASIAN博士后奖学金。旨在为韩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级研究人力资源,为韩国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提供到海外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工业的研究机会,与海外的科学家合作研究建立基础,获得高级研究技术。
英国政府针对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短缺的问题,专门采取提高博士后津贴、加强博士后科研训练、提高科学家薪水等措施,以培养和造就优秀的青年人才,并吸引他们从事科研工作。此外,高等教育资助理事会、皇家学会等机构也加强了对博士后的资助和训练。
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人才资助主要体现在发现研究项目中的博士后专项奖学金、联接研究项目中的博士后专项奖学金,特点是强调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基地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结合[6]。
2 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发展建议
我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于2010年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生方向主要是心、胸及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肿瘤的基础研究和综合治疗,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治。近年来通过工作站的设立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利用优势资源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推动了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结合实践提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建议。
2.1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科研制度是科学工作的基本保障,直接影响科学研究效率。首先要完善博士后政策评估体系,做到评估主体社会化、评估标准科学化、评估过程民主化、评估形式制度化、评估结果公开化[7]。其次是完善符合医院特点的管理制度,既包括博士后招收、培养、出院、退站的管理制度,又包括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及中期考核、出站考核、奖励等相关制度[8]。另外,管理部门要根据每个博士后的特点制订临床技能培训方案,建立博士后人员专门档案,制订日常联系和服务办法,实现跟踪服务,及时沟通反馈,最好采用自助、自愿的合作伙伴式管理,营造宽严相济、宽松适宜的管理环境,激发博士后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9]。
2.2 优化科研工作环境
良好的科研环境是吸引、培养博士后的重要因素,也能为博士后的成长及专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平台和空间[10]。工作环境主要包括科研条件、学术传统、学术氛围、单位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等。科研条件是保障医院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系统和技术平台,是支撑科技活动的软硬件基础,包括大型科技设施及设备、科技文献及科技基础数据、科技规范和标准、生物种质资源及标本等各种软硬件。科研工作有其特殊性,需要进行反复试验或查阅大量资料,实验室、测试剂、数据库等基础条件是顺利进行科研工作的保障,是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科技创新的一部分,是吸引博士后的重要方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针对博士后科研资源相对分散、资金资助产出效能不高、科研设施利用率不高、科研项目管理相对粗放、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制订医院博士后科研资源整合信息系统[11],实现博士后全流程数据的采集、管理及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对于与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的工作站,应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从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与医院形成优势互补关系。
2.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师生之间存在“双边对称选择”原理,即教师和学生在道德人品、学识学历与治学方略三个方面对称。很多博士后刚刚博士毕业不久,还无法立即独立从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需要在博士后工作站经历适应与转化的过渡阶段。医院要选拔最优秀的导师,开展博士后的带教工作,做到“教学相长”。教师通过多个途径影响学生,一是教学方法、思维方法、研究方法、科学态度;二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楷模;三是实验的基础条件比较成熟,有足够的经费;四是教师的声誉,对学生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知名导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超出常人的见解,对新问题的敏感度及更为系统专业的知识体系,对博士后人员的知识构建有积极影响,能促进博士后在继承与创造过程中事半功倍。博士后在医院里要注重通过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手术治疗、术后监护等方面,提高实际疾病诊治能力,全面提高临床技能[12]。
2.4 开展高水平的研究项目
博士后参加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这些研究项目有利于提高博士后的科学素养,增强学术氛围,培养科研工作能力;科学基金的选题一般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有利于激发博士后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博士后的能力培养及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课题研究,博士后能够熟悉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审批、实施、评审、结题的全过程,强化科研规范训练。从处于配角的参与阶段、独立承担课题阶段、建立和发展科研团队阶段到组织跨学科综合项目阶段,参与科研项目的经历对博士后的成长有积极推动作用。
2.5 广泛进行国际交流合作
当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几乎都是全球范围内科技人员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结果,全球范围的知识共享和思维碰撞已经成为博士后进行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因素。通过国际交流活动,能够开拓国际化视野、准确把握科技前沿领域、利用国外的科技资源和设备、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开展高水平的国家合作研究、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等。博士后只有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融入到国际发展的大环境中,探索和把握国际前瞻性科研方向,才有可能在科研创新上有所建树,提高科研转化率,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和技术,逐渐成长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每年公派的博士后应该不低于招收人数的15%[13]。医院对于有希望进入我院的优秀博士后人员,应创造条件,给予在站博士后半年到一年的出国培训或交流机会,使他们在博士后阶段就完成国际化培训,提前储备科室后备人才。对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或提前完成研究成果的博士后人员,可创造出国交流的机会作为奖励。
2.6 构建合理的学术团队
学科的发展不能靠“一枝独秀”,而应是“众木成林”。学术团队是学科发展的基石,也是影响博士后成长的重要因素。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是科技人才成长的阶梯,有利于实现团队成员知识结构、能力、思维方式、研究经验、年龄、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6]。在博士后培养阶段,要鼓励学科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汲取其他成员的优点,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科研素质和理念。在博士后培养阶段,要在团队中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形成鼓励探索、鼓励创新、质疑权威、求真务实、淡泊名利、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2.7 稳定的科研资助机制
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和产学研相关促进政策,对创新人才开发资金投入和创新人才绩效产出(包括专利申请量、国内期刊刊登论文数、国际三大系统收录科技论文数)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14]。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特别是对从事科学研究职业生涯早期的青年人员的扶持,形成稳定的博士后科研资助机制,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也是国际惯例。但现行的国家和管理部门出台的人才资助政策,多把目光集中在少数“精英”、“显人才”身上,为他们提供高强度的经费资助和优越的工作条件,科研资助中出现了过强的马太效应。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最佳创造年龄规律看,建议国家更应该倾向于资助青年科技人员,人才计划重点应该是35岁以下的年青人。博士后科学基金是中央财政设立的唯一专门资助博士后的基金[15],资助面低且不稳定,经费大部分投于中科院和高校的研究人员,医院博士后获得资助较少。今后应给予医院博士后一定比例的经费资助或者设立博士后科技创新基金、优秀博士后支持计划及奖励基金等。博士后时期是科研活跃期,科研产出逐渐达到高峰,适当地资助有助于他们更快速地成长。
2.8 加强培养质量的评价研究
博士后培养质量评价是对博士后教育经历对其自身发展、学科建设和社会贡献的满足程度的评价[16]。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博士后建档制度,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科学的、统一的博士后人才评价体系。现有的评价主观性偏强,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过度强调科研产出绩效与物质利益挂钩,以论文数量和科研经费为绩效评价指标仍较为盛行,缺乏同行专家的价值评价。其实博士后的考察要素不仅包括科研绩效,还包括了社会责任、综合声誉、道德修养等要素。在考核过程中要以实际工作业绩为依据,由资深专家、导师、人事部门等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综合考查博士后的品德、学识、能力等方面[17]。逐步基于大规模数据调查,并结合文献计量及相关事实型数据分析,形成有效的博士后评价体系。
3 小结
医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加强临床与科研合作、迅速提升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18-19]。在培养博士后的过程中,建议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优化科研工作环境、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开展高水平的研究项目、广泛进行国际交流合作、构建合理的学术团队、增加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加强培养质量评价研究,要创造条件,让其接触科学前沿问题,熟悉先进的科研手段,经历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锤炼,从而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能够跨学科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高水平的导师队伍、良好的科研环境和高水平的研究项目,是培养博士后的根本保证,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医院也要完善通用技能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20],做好博士后配偶工作安排、子女入学、住房等后勤保障,使其能够规划好职业发展道路,安心于科研及学习。
[参考文献]
[1] 吴道槐,王晓君.国外高技能人才战略[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4:1.
[2] 姚云,吴敏.博士后制度对博士后院士学术成长的作用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1(2):21-29.
[3] 曾明彬.博士后培养国际化:现状、目标与举措[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2):120-124.
[4] 周德喜.浅议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制度[J].天津市科教院学报,2006,(2):66.
[5] 吴敏.美国博士后教育的新发展[J].大学:研究版,2014,(10):70-75.
[6] 刘云.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58.
[7] 许士荣.中国博士后政策的历程、问题与对策[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1(2):14-20.
[8] 苗木,鞠永和,刘玲,等.以博士后工作站为载体加强医院人才建设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6):81-83.
[9] 王修来,崔国才,金洁,等.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思路 推进博士后工作跨越式发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 19(2):149-151.
[10] 林建青.博士后工作站助力临床型医院转型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2012,16(5):61-63.
[11] 王修来,张玉韬.医院博士后科研资源整合信息系统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3,8(1):43-46.
[12] 苏俊武,刘迎龙,王栋,等.心脏外科临床博士后带教方法的探索[J].中国医药,2013,8(8):1190-1191.
[13] 姚云.提高中国博士后国际化水平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3,(2):100-105.
[14] 谷丽.创新人才需求与开发的模型及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51.
[15] 宋赛赛,刘云,杨芳娟,等.德国洪堡基金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产出比较――基于文献计量分析[J].现代情报,2014,34(5):112-117.
[16] 李俊莉,陈兰杰.博士后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3,45(5):94-98.
[17] 黄蓉.高校师资博士后制度的实施及其路径思考[J].江苏高教,2014,(5):42-43.
[18] 朱志成,刘海飞,贺东,等.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木[J].高教探索,2013,(2):47-51.
[19] 樊威,刘文澜,杨芳娟,等.我国博士后基金促进青年人才成长绩效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31(8):1171-1177.
医院科技发展范文2
2009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务科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安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提高,2009年医务科将一如既往的在院委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疗工作发展全局,照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两好一满意”活动实践,不断将医务科各项工作推向深入。
一、防止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
认真做好医疗质量考核工作,严格安医院制定的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和评改细则,开展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医疗防范措施和医疗事故处理预案,实行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严格按医疗操作规程标准开展医疗活动。组织院内职工学习有关医疗法律法规各项条例。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科室的质量管理,把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医疗终末质量评价扩展到医疗全过程中每个环节质量的检查督促上去。重点包括:(1)强调入院告知书、授权书、各种诊疗知情同意书的规范完整书写。(2)真实、准确做好“死亡病例讨论”“危重病例讨论”“抢救危重病人讨论”的各种记录及医师交接班;(3)组织科室加强对诊疗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考核。(4)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做到“多解释、多安慰、多理解、多温暖、多帮助”,使医院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5)加强对诊疗计划、用药安全性的检查力度。
二、医疗质量管理
1、加强科室自身建设
根据零八年全市工作检查针对我科所提出的不足,我们将在2009年继续加强自身的质量及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完善和更新各项委员会活动、会议记录;加强科室档案管理;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由经验化管理逐步向科学化管理转变,由人情管理转向制度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时俱进。
2、参加医院质控管理委员会进行查房每周四上午定期到某一科室进行全程查房,全院所有临床科室轮流循环进行。查房内容包括:医师交接班,包括科室实际交接班进行状况和书面记录的进行;科室三级查房,重点督促科室教学查房和主任查房的规范落实;住院病历的书写质量;科室五讨论制度的落实,包括危重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详细了解其记录及执行情况;听取科室主任对科室医疗运转、质量管理、科研教学等情况,针对不足提出合理改进意见。
3、病案质量管理
(1)环节质量每周一、周二到临床科室抽查4-6分环节病历,严格按照《山东省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对病历中三级查房、五讨论、会诊(科内会诊、院内会诊和院外会诊)、医嘱病情的查对等方面进行监控;另外严格规范医师交接班,抽查科室月质量教育分析,帮助科室查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督导三基三严学习记录和政治学习记录。
(2)终末病历每月到病案室抽查各科10份出院病历,每半年对抽查的终末病例进行展评,并严格按“陵县人民医院医疗文书质量考核奖惩办法”奖优罚劣。
4、重点科室监管
(1)针对ICU质量的监控,每周不定期对ICU进行抽查,重点抽查内容:严格规范危重患者的病历书写及医护人员交接班记录;科室实际查房情况;危重患者上报制度的落实;实际观看医务人员对危重患者各项技术操作的熟练度、规范度;
(2)对麻醉科的监控,每月定期到麻醉科进行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术前麻醉访视的实际进行情况;完善各种麻醉协议的签署;严格查对制度及品管理的执行。
对重点科室的监控,医务科将严格做到查有所记、查有所对,并将每次对差内容进行总结、比较、评价,共同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提高科室质量的同时杜绝安全隐患。
三、继续医学教育
1、加强对新进人员的培训针对上年新近人员在病历书写不规范、法律知识薄弱、工作思想欠端正等缺点,医务科在零九年会进一步加大对新近人员的培训,培训主要分为病历书写、执业医师法、如何做好一名临床医生三大版块,通过分期讲座的形式进行,医务科全程监控,并抽查培训人员学习记录,并在阶段学习后进行现场提问和书面形式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许上岗。
2、加强科室科研工作每科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1-2项科研课题,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撰写发表科研论文不得少于两篇,医务科在督促可是科研工作的同时,尽最大努力为科室创造有利条件。
3、严格院外进修、实习人员管理在接受德州卫校、现代医学院、杏林医学院、泰安医学院等高校实习生以及各乡镇卫生院进修人员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组织纪律性的管理,并强调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4、强化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根据我院院情,在按需培训的原则和医院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吸收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要紧密结合自己专业,鼓励通过自学、脱产学习自觉严格补充,增长本专业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交叉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要结合本职岗位,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职务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参与科研、能解决较复杂的疑难病症,争取以请进来、派出去、自己学的原则想方设法提高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在院委会的批准和支持下邀请上级专家对我院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以查房、手术、讲课等形式不断提高我院业务水平,并支持各科邀请专家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5、继续加强业务学习管理严格周一、周各科室业务学习,医务科不定期抽查各科室实际学习情况并结合学习记录进行现场提问。另外,每周四安排专门针对年轻医师的专业讲座,由各科主任轮流授课,医务科全程参与并做好记录,不定期进行现场考核。
6、强调院内外学术讲座活动的重要性,对上级医院教授来源授课等是以医务科一律即使安排相关工作,保证相关专业人员均能参加。
医院科技发展范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校园;公共艺术;可持续设计
0引言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17个发展目标关注着全人类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问题,在人类不断发展的实践探索中,设计充当着重要角色,带来了社会进步,设计创新引领时代的发展。但是这种刺激消费的方式,在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源消耗。因此,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深刻的思考,从而诞生了“可持续设计”理念。可持续设计不仅包括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等,也包括更广泛的环境设计以及生态系统设计。校园公共艺术是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生态的校园对于促进校园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1962年,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引发了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剧烈,1987年联合国起草了《布兰特伦报告》,报告的题目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概念从此诞生,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尊崇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原则,同样,可持续设计也从经济、社会、环境这3个基本原则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澳大利亚建筑师对可持续设计概念进行了高度概括,即“追随着太阳,观察风的方向以及水的流动,使用简单的材料,尽量减少对地球的影响”。在设计中应该从场地、区域的环境因素方面做出相应的回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该在可持续能源的驱动下进行可持续设计,并找到一个契合点,同时解决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2可持续设计与公共艺术
关于公共艺术,中国美术学院王洪义在《公共艺术概论》一书中定义为:“公共艺术是近些年来在国外学术界中经常被使用的一个概念,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其专业学科特征表现在:其艺术展示空间具有开放性、公开特质、强调公众参与性和空间的公共性,公共艺术则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和与环境空间协调的艺术设计。”可见,公共艺术是一种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态度和精神,能够在当代文化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以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类生存环境。从艺术的角度思考公共环境空间,对人类生存状态、自身境况进行优化。公共艺术基于公共环境空间存在,是艺术和环境的对话,设计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可持续性,使公共艺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3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意义
1)促进人类行为价值观的改变艺术在情感上对消除与他人之间的分歧处于特别有利的地位,可以改变我们在更大的社会领域中自我定位的方式,这些领域的特点是围绕环境恶化不断增加的讨论和随之发生的可持续生活的问题,如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2006年,艺术家开始用艺术手段推动巴西贫民窟的改造;阿尔巴尼亚通过建筑的色彩改造,降低犯罪率,带来了一个国家的改变。校园公共艺术创作,通过艺术教育促使人们价值观、行为方式的改变;公共艺术实践可以唤起同学们可持续设计的思考,并使他们关注可持续发展。2)营造和谐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如今,很多大学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大学关注的热点,很多高等教育机构开展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绿色校园建设是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设计的校园公共艺术,能够促使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建设。
4校园公共艺术可持续设计的方法
1)生命周期设计我们的设计如果不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则任何设计活动都难以实现。因而,设计应该从产品性能、环境保护、经济可行性的角度,对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进行考虑。从原材料选取、产品生产过程以及包装、销售和售后服务到后期的回收与处置全过程的污染预防要求,多级使用资源与能源,以降低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使其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一致,以确保产品的绿色属性要求。这种处理工业产品环保需求的设计学科称为生命周期设计。设计要关注整个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校园公共艺术创作利用生命周期设计策略,减少了其对环境的影响,比如通过材料的选择、材料的回收,将材料和能源消耗降到最低,延长材料寿命以及便于拆卸等。2)循环经济设计威廉•麦克唐纳和迈克尔•布朗加特所著的书《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一书所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樱桃树从它周围的土壤中吸取养分,使得自己花果丰硕,但并不耗竭它周围的环境资源,而是相反,用它撒落在地上的花果滋养周围的事物。”这就是“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发展模式,而不是单向的从生长到消亡的线性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核心过程。“3R”可通过公众意识、教育和实践实现。校园中有很多固体废弃物、建筑固体废弃物等,对其加以利用再设计,可以减少工业化原料的输入,减少能源消耗及材料用量。如在同济大学的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中,利用建筑废弃物(红砖、混凝土块等)制作的校园景观桥、休闲椅,利用废旧塑料管制作的放置雨伞的装置等。3)低影响开发设计低影响开发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旨在通过对分散、小规模的源头控制降低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选择无毒害的资源及可再生和生态兼容的资源。公共艺术创作中或许会用到很多化学材料和物理能源等,比如塑料、油漆、石棉等。校园绿化常会用到人工草坪、外来的植物树种等,这些往往会带来环境的不适应性,需要施肥、灌溉等。如果采用低影响的开发设计、自然本土的生产材料,不但利于地表径流,而且能形成优美的校园公共艺术景观。4)本土化设计本土化对于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倾向使设计师更加关注区域适应性,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共艺术设计尽量利用本土资源,能够节省运输成本和材料成本,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如在从化的高校,周边农村种植水稻,会产生很多稻草,如果焚烧会带来大气污染,但如果用来进行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创作,则能解决不少问题。比如我们可以用稻草为校园众多的流浪猫狗搭建造型美观的窝棚,不仅能解决流浪猫狗到处乱闯的问题,而且能增加校园景观的趣味性。5)数字艺术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在强调可持续设计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现代的高科技材料和技术的运用数字艺术的发展给传统的公共艺术带来了全新的面貌,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计算机生成技术、数字编程、算法、人工智能等创作数字雕塑,实现公共艺术朝着新的方向发展,用数字艺术赋能未来的设计师。
5结语
可持续设计是设计研究的前沿热点,关注社会和谐、公平,以及关注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使可持续设计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进行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一方面可以体现人类精神层面和情感世界的拓展,激发人类的反思,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生态的校园景观文化,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在进行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应该思考公共艺术和环境的交互,达到共生共存。校园公共艺术设计要面对现实,让优秀思想在艺术作品中孕育和传播,并利用设计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VEZZOLIC,MANINIE.环境可持续设计[M].刘新,杨洪君,覃京燕,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威廉•麦克唐纳,迈克尔•布朗加特.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M].刘曦,赵宇,段于兰,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阿德里安•帕尔,迈克尔•扎瑞茨基.可持续设计新方向[M].中国21实践议程管理中心,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4]大卫•伯格曼.可持续设计[M].徐馨莲,陈然,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5]赵晓燕.生态公共艺术设计在校园改造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9.
[6]刘灿,金岩.当代公共艺术在乡村公共空间景观中的设计表达[J].设计,2017(21):62-63.
医院科技发展范文4
关键词 科教工作 医院发展 影响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1县级医院科教现状与问题
1.1科教观念落后
由于县级医院往往处在偏远地区,医院思想观念与管理模式相对陈旧,对正确的、科学的科教观念认识不足,加之医院的改革性创新性相对匮乏,医院的科教工作均属于行政范畴,而是采取行政程序解决。从现在的发展理论来看,这种科教观念首先是落后的、错误的,而基于此基础实施的科教工作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困难,也容易导致医院管理体系的僵化。
1.2科教模式不健全
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都应该具备完善的基础医疗设备、各个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培养的模式与机制,这就要求医院在科教工作中可以做到平衡全面的发展,防止顾此失彼现象的发生,但是很多医院都重医疗轻科教,尤其是县级医院由于自身经费有限,更不愿意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医院的科教工作之中。因此,我国很多县级医院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科教模式,从而导致了科研课题无法正常完成,使医院的科研课题之间缺乏关联性,甚至更严重者,科学研究被低水平重复。由此可见,县级医院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教模式,促进医院的科教工作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1.3科教能力不足
“救死扶伤”作为医院的根本,而要完成“救死扶伤”的工作就需要不断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因此,在重视医疗救治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如何通过科教工作不断地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艺术水平。这对于科教工作人员以及医务工作人员都是一个严格的要求,也正因如此,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更应该提升自己的科教能力,但就现在的县级医院情况来看,多数县级医院都表现出来科研能力不足的现状,尤其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十分突出。
2强化科教工作,促进医院发展
2.1更新科教^念
医院的科教工作制度与流程,与其工作效率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基层医院尤其是县级医院,必须改正落后的科教观念,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科教工作制度,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科教工作体系,促使基层医院科教工作向着规范化与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建设规范科教制度的同时,科教工作人员更应该及时地吸收先进的科教工作理念,不断地向三甲医院学习,为科教工作的每一项决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全面促进医院科教工作制度的建设与建设后的可持续发展。
2.2健全科教模式
医院开展科教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的推进医院综合实力的发展,这就要求医院不断地推动学科建设,因此医院在健全科教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确立监督与奖惩机制相结合的基本发展理念,从而促进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与科研工作能力,强化临床实践工作效果,促进医院科教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科教管理模式运行的管理力度,以便不断积累相关的管理工作经验,为医院的后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构建一套完善的科教人才管理机制,通过吸引、培养等多种方式,将高素质、高能力的医务工作人员吸引到基层医院,尤其是区域性的县级医院,从而全面提高县级医院对周围乡镇居民的辐射能力,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的治疗模式,这要是我们未来“医共体”发展的目标。
2.3提升科教能力
县医院科教能力的提升要求必须要改变医院的人才结构,完善医院的人才培养机制,还促使医院可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县级医院梯队结构的人才构成可以根据具体工作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以及相关工作经验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安排,力求可以将每一位科研与医务人员的工作潜能发挥到最大,从而全面促进医院科教能力水平的提升,推动医院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县级医院,在医疗市场逐渐开放,医疗市场竞争逐渐增强的基础上必须要做出的选择。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大对我们科教管理的力度,争取在原创实践技术开发、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进行重大科学研究以及实践临床教学等方面取得具有开创性、突破性的成就,促使医院能够向更专业、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县级医院由于长期处于我国医疗体系的保护之下,其科教工作能力相对薄弱,除了一般的医疗帮扶、继续医学教育、日常的诊疗工作以外,根本谈不上科研工作。所以,开展该项工作,带动医院的发展,让医护人员懂得科教兴院、懂得常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科教工作,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必然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县级医院科教工作的研究力度,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不断提高我国县级医院的科教能力,将科教工作作为医院发展的加油站,提高医疗质量,让更多的患者留在县级医院,减轻患者对于三甲医院、省市级上级医院的压力,提高县级医院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这也是促进医院能够更全面、更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医院科技发展范文5
[论文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得到较为公认的定义是: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发展要求的资源基础的前提下的发展。我们要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缘起和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现在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
二战后至1960年代,在经济重建动力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了凯恩斯理论,以高速经济增长来摆脱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同时,战后宣告独立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则企图以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赶超发达国家。然而,这些增长都是以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如哈罗德一多玛模型、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或者只强调资本,或者强调资本和劳动力,而环境与自然资源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被忽略的。这种理论对高速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凸现,主要是人口、环境和资源等方面出现的压力和危机。于是,一些学者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飞船经济”理论。这一理论引起了巨大反响,结合现实中已经出现的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学术界开始关注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研究。19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动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经济要实现“零增长”。报告的设想虽然是不可行的,但它对未来的预测是有积极意义的。
198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了一份题为《保护地球》的文件,其中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作了阐述,将其定义为:“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最早的定义。1983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负责研究人类长远的环境与发展战略和国际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措施。1987年,该委员会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关键概念采用,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其定义。但在该报告中涉及到持续发展定义的陈述有六处之多,各定义之间并不一致。这说明它作为一种全新观念的不成熟性,也说明其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不过,报告明确指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统一的,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它是确保未来环境与发展的唯一合理的途径。这一报告促成了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在该次大会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而得到了确认,这一概念得到较为公认的定义是“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发展要求的资源基础的前提下的发展”。这是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形成的定义。
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以得出两个原则:一是发展原则。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要延续下去,即必须顾及到后代的发展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和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但发展权对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因为发展中国家承受着环境退化与贫困双重压力。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是第一位的,通过发展才能使人民脱贫,才能积累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所需要的经济实力,才能使社会最终摆脱贫困与落后。二是可持续原则。也就是说,人类追求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投入、增加消耗以实现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使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少。与此相适应,人类应该控制消费,使消费朝合理的方向转变,应该反对各种挥霍和浪费。
二、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允许下降,如果某种单因子下降了,则要求替代资源的完全补偿。体现这一思路,世界银行于1995年9月在《监督环境进展——关于工作进展的报告》中,推出了一套新的计算国民财富的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一国的总财富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创造的财富、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由于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资源的存量保持稳定,增加创造的财富的途径就有三条:一是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这三条途径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即通过人力资源的发展来实现创造的财富的增加。因为第一和第二条途径实际上总是科学技术进步、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机制完善和社会组织合理的结果,也就是人力资源发展的结果。因此,可持续发展从资源角度讲,就是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人力资源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和以色列的发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既然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此重要,那么,这种替代是否可行呢?我们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更是如此。
首先,发展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当今世界,已经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该报告指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由定义可知,知识经济具有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相区别的特有性质。一是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人与自然高度协调为主要特征,把可持续发展与智力创新和信息化并存作为知识经济的特征,它着重开发知识、智力这一无限资源。二是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知识经济的实质和核心内容。三是知识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知识具有持续增长和报酬递增的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的要素增加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特别是对知识的投资,既能增加知识要素本身的积累,也能增加其他要素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大大提高全要素投资的收益。四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的经济,创新成了发展的关键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总之,知识经济的到来使高技术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增加,知识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劳动者素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一切都表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知识经济为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从我国的国情看,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是完全可行的。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而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过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之一。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人均拥有量通常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我们完全应该而且可以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替代短缺的自然资源。这种替代通过科技进步、完善管理、优化生活方式和合理配置资源,等量的资源消耗将能产生更多的财富,而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可使等量的财富产生更多的福利。
当然,在提出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就业问题。毫无疑问,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就业增加,失业减少。但同时应看到,如果替代方法不当,反而会引起更多的失业。当就业出现较大问题时,公众对生计的关切会压倒对环境的关心。而且,大量过剩劳动力堆积在农业领域,将会成为生态与环境破坏的基本因素。所以,一种好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必须将就业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应该将资源过度投入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领域。就我国而言,在高技术领域有所作为是必须的,但却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要有足够的部分用于普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上,使我国由一个人口资源大国转变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经济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医院科技发展范文6
关键词:地震遗迹;可持续发展;研究
0引言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众多的地震地质专家对地震的地表破裂程度、区域分布、展布规律、动力学机制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汶川地震所表现出独有的新、奇、特的地质特征以及人文资源也为我们研究震后汶川灾区乃至整个四川省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一方面,它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另一方面也是保证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灾区特色产业所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1基本情况
地震遗迹(EarthquakeTrace)是地质遗迹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类型,它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其是由破坏性的地震作用,以突然爆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迹景观,故又称为地震遗迹旅游资源(EarthquakeTraceAttractions)。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震灾害防御与地质及地震遗迹资源的保护及综合开发利用等日益受到重视,地震遗迹成为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研究内容涉及古地震遗迹发现及识别、地震遗迹地学意义、类型划分及开发保护等方面。目前,对于龙门山地区地质遗迹资源的相关研究已相对成熟,李晓琴等(2002)曾对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及其意义、地学旅游资源优势、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2007年开始的《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报告》更将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地区的地质遗迹以及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提升至新的高度。但是,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前,对于龙门山古地震遗迹资源的调研几乎为零,众多研究者并未意识到龙门山各种地质遗迹资源与地震事件的匹配过程。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逐渐开始对龙门山地区汶川地震遗留下来的地震遗迹资源展开了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类与评价以及开发与保护对策的研究(唐勇等,2010)。同时,对于汶川地震的特色地震遗迹资源的科学研究也进入一个迅速发展和提升的阶段。
2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意义
1)学习研究地震及次生灾害的区域。汶川地震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上近千年内发生的一次特大型内陆地震,在龙门山地区及其周边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质遗迹和地震遗址,所以研究意义巨大。汶川地震触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形式多样、类型丰富,集中展示了由于地震而直接引发的滑坡、崩塌、堰塞湖、地裂缝等多种样式的地质灾害类型。这些地质灾害因为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直接作用,显示出了自身独特性、典型性与唯一性;因此对这些典型地震型地质灾害分布情况、成因机制、运动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及价值。2)保护地震地质遗迹的必然选择。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是汶川特大地震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的财富,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地质资源,又是很好的地质旅游资源。因此,汶川地震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立足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所以对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发展与保护是其有效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3)旅游观光与地质科普的最佳结合。现今的传统旅游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旅游人群的旅游新奇感,而且目前的旅游形式大多限于名山大川、文物古迹的观光性旅游;对地质类及地质科普类的旅游大多数游客有着很浓的猎奇感。对汶川地震地质遗迹的开发与保护,一方面可以依托汶川地震震后地质遗迹景观的独特观赏价值,为游客提供一个最佳的地震地质灾害展示平台,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旅游观光的同时普及地学知识,提高旅游的新奇度和旅游的整体质量。4)提升四川省整体旅游品味,树立四川省汶川地震震后旅游形象。四川省的旅游业大多以生态观光和人文观赏型旅游为主,其旅游产品也以传统的旅游项目较多。汶川地震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不仅将带动四川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同时也能与周边旅游景区形成互补性联动,增强区域竞争优势;而且对四川省汶川地震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也将大大提升四川省整体旅游的品味,有助于树立四川省地震地质旅游品牌。
3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1)高端品质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由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特征,近30年来龙门山构造带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龙门山构造带目前仍处活动状态,规模巨大、形成时间长、构造形式复杂、变形显著、露头极好、地貌和水系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地质记录,已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在此地质背景下,汶川地震的发生无疑为国际地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活样板,在今后的20~30年内,龙门山构造带将成为全球地质学家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2)种类丰富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地震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代表性。它是一次板块内部发生的典型的浅源灾害性特大地震,地震地质遗迹保存相对较为完整且类型丰富。尤其是以映秀、都江堰、北川、青川为代表的地表破裂、次生地质灾害、被地震破坏的建筑群、地震遗址、遗物、纪念物等更是特色鲜明。同时,这些类型多样的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各自代表了地震对不同区域、不同对象的影响强度和作用方式的差异性。比如:北川县城代表了对极震区城市的毁灭性破坏;映秀镇遗址代表了对极震区乡镇的毁灭性破坏;汉旺遗址代表了对位于强震区的工业区的毁灭性破坏。因此,汶川地震遗址所具有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代表性特征将成为四川省特色旅游资源最有效的吸引力,可以形成高等级的国家级地质公园,打造多条地震地质遗迹体验旅游线路,同时汶川地震地质遗迹也是世界级品质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3)开发条件优越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汶川地震发生后,其本身形成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地震地质遗迹景观。而灾后建设又广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获得了较高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国家也相应颁布了大量鼓励灾后重建的政策和配套资金,为地震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普通民众也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的工程中,特别是许多专家、学者的加入,为汶川地震遗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4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1)循环战略。生态脆弱地区的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本底,突出地域特色作为前提条件;也只有真正做到这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开发进程,同时也只有如此才真正地实现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2)总体布局,分区发展战略。在四川省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中,应当同本地区主要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既要从整个区域的生态、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全盘考虑,又要针对局部城镇实施特殊发展策略,总体规划龙门山地震带影响区域内的主要地震地质遗迹景观及受灾城镇。结合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合理安排开发序次,重点开发、优先发展主要区域,以点带面。3)近远期相结合战略。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进程,因此政府职能在此时尤为重要,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培养自然本底,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还原能力,构建地域特色的地震地质遗迹为基础。远期则采用自下而上、区域监控的方式,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特色旅游资源为主导;加速经济、社会环境与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寻求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4)项目带动,优化升级战略。强化地震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项目支撑及与该区域其它专项规划的有效对接。以地震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为抓手,以旅游生产力布局及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实现汶川地震地质遗迹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结语
汶川地震地质遗迹的保护及旅游恢复重建是地震灾难发生后的一项重要事务,其影响和作用远远大于单纯的抗震救灾。通过汶川地震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可以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实现生态修复和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促进灾区灾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同时,地震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尽早通过编制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组织有关力量对资源进行评估和保护性开发,这样才能促进灾后重建工程的有效建设,促使灾后生态、经济、社会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同德.地质公园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崔鹏,韦方强,何思明,等.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及减灾措施[J].山地学报,2008,6(3):280-282.
[3]李勇,周荣军,DensmoreAL,等.龙门山地震带的活动构造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力学文摘,2009,22(4):1-12.
[4]许强.汶川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20(2):86-93.
[5]唐勇,覃建雄,李艳红,等.汶川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分类及特色评价[J].地球学报,2010,31(4):575-584.
[6]阚兴龙,李辉,周永章.汶川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热带地理,2008,28(5):478-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