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作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莎士比亚的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莎士比亚的作品

莎士比亚的作品范文1

【关键词】莎士比亚;伊甸园;爱情;奇葩

最近无意间听了一首歌,歌名叫做《无尽的莎士比亚》,感到好奇,便查来歌词。没想到“莎翁”竞也入了流行歌曲,不禁感叹莎士比亚的深远影响。

(一)

莎士比亚生前没有想到他身后会享有如此之盛名,否则,他大概会留一本自传。关于这位旷世奇才的生平确切材料很少。他虽然有一个矜然自夸的名字(Shakespeare是“震撼”与“长矛”之意),但除了创作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第一手资料可考。

较为确切的是我们知道1564年4月23日他出生了,默默无闻。1616年4月23日,他去世了,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这个小镇当时经常有剧团来巡回演出。莎士比亚在观看演出时惊奇地发现小小的舞台、少数几个演员,就能把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表现出来。他觉得神奇极了,深深地喜欢上了戏剧。18岁那年他结了婚,不到21岁,已有了3个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8岁,莎士比亚对自己的婚姻常常感到遗憾,不过,他对辛勤持家、抚养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关怀备至。1586年,富有进取精神的莎士比亚随一个戏班子步行到了伦敦,并找到一份为剧院骑马的观众照看马的差使。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工作之余,还悄悄地看舞台上的演出,并坚持自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还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27岁那年,他写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剧本上演,大受观众欢迎,他赢得了很高声誉,逐渐在伦敦戏剧界站稳了脚跟。1595年,莎士比亚写了一个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剧本中,作家写了自由爱情的可贵,谴责了封建制度对爱情的迫害,歌颂了理想的爱情。1601年,莎士比亚倾注全力写成剧本《哈姆雷特》,并亲自扮演剧中幽灵。在以后的几年里,莎士比亚又写出了《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它们和《哈姆雷特》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1616年,莎士比亚由于生病离开了人世。

(二)

莎士比亚第一时期的诗和喜剧洋溢着春天和生命的气息,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温柔、美丽、善良、机智、热情、高雅等不同性格侧面的妇女形象,依照审美规律,探讨了爱情感受的多样性,思念的甜蜜和痛苦,爱情高峰时火焰般的狂烈等等。在读者与观众面前展现了一个充满近代意识的爱的伊甸园。在莎士比亚看来,爱可以给人以智慧、勇敢、无私,爱可以使女人变得更加温柔和美丽。总之,爱可以征服一切,给予一切。“爱情是盲目的。”有谁能够把那种如闪电撞击心灵般的“一见钟情”分析清楚呢?

罗密欧说:“啊!火炬远不及她明亮;她娇然悬在暮天的颊上,像黑奴耳边璀璨的珠环;她是天上明珠降落在人间;瞧她随着女伴进退周旋,像鸦群中一头白鸽蹁跹。”

“一见钟情”是爱情生活中的神秘体验,但并不是“高峰体验。”甚至可能不是通向高峰的入口,随着“一见钟情”而来的有时会是某种失望。然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它却可以使两颗心迅速敞开门扉,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接近、融合,于是那种爱情的“高峰体验”出现了。

(三)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爱情是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亘久不变的主题,人类从来没有停下过对爱与美的追求和探索的脚步。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之一,一生的创作中同样包含许多以歌颂爱情或抒发诗人对美的看法和理想的诗篇。在十四行诗中,诗人抒发了爱情给人带来的欢乐、欣喜、痴狂和忧伤,无助和悲痛,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海枯石烂、誓死不变的信念,歌颂心灵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爱情可以给出身卑微的人带来幸福、自信和勇气,给意志消沉,郁郁而闷的人带来希望和快乐。

莎士比亚处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贯穿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其基本出发点是资产阶级“人性论”。“个人奋斗”、“恋爱至上”、“及时行乐”、“人生无常”等消极观念也流露于字里行间。但除去这些消极的观念,诗人对爱情和美的向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诗以言志,诗人可以借助诗来表达爱情,含蓄而真挚,爱情就像严寒中的一把火,干渴时的一滴甘露,能带给身处困境或自暴自弃的人以信心和光明。例如一首《你的甜爱就是珍宝》:“我一旦失去了幸福,又遭人白眼,就独自哭泣,怨人家把我抛弃,白白地用哭喊来麻烦聋耳的苍天,又看看自己,只痛恨时运不济,愿自己像人家那样:或前程远大,或一表人才,或胜友如云广交谊。

这是一首对爱的热情颂歌。诗人充分发挥了十四行诗的长处,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层层推进,波澜起伏,写出了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开头四句,先描写了自己被人所抛弃,可怜可悲的处境,感叹别人的好运,前程无量,一表人才,从而叹息自己的时运不济,表现自暴自弃的这种人身悲观主义态度。但是有了她――他的爱人,诗人的心境一下由阴转晴,阳光普照。正所谓我们古诗呈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在这几乎是看轻自己的思想里,我偶尔想到了你呵――我的心怀,顿时像破晓的云雀从阴郁的大地,冲上了天门,歌唱起赞美诗来。”

诗人原来的精神低沉,沮丧甚至绝望,一下子变得精神振奋,神采飞扬,突然唱出喜悦、明亮的欢歌。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因为“想到了你”。爱可以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爱人的爱情扫尽了作者心中的灰尘,带来了快乐和希望。于是诗人激情地唱道:“我记着你的甜爱,就是珍宝,教我不屑把处境跟帝王对调。”“你”对“我”的爱就是我的珍宝,俗世间的虚无缥缈的功名利禄都不重要,只有“你”才能给“我”快乐和幸福。诗人从消沉到振奋,从忧郁到欣喜,从自卑到自豪,这一系列变化全都说明了纯真的爱能产生强大的鼓舞力量,给人带来勇气、信心和希望。

爱往往是和美相连的。因为人天性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美包括心灵美和外在美,正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恋爱中的人看自己的爱人美若天仙,无与伦比。

文艺复兴到了莎士比亚这个阶段,每个作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他所处的阶级地位与时代局限。莎士比亚也是如此。但他却是同时代的艺术家中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他不是凭借逻辑思维而是靠感觉所获得的许多东西是哲学家们过了二三百年才加以阐释的,而莎士比亚却在当时就把它形象地揭示出来了。莎士比亚捍卫了文艺复兴的成果,并且为后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乃至现代主义开路,近三个世纪的许多重要的流派几乎都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寻找自己存在的根据,并用莎士比亚为自己张目。

历史上每一种文化都需要有自己的巨人。从一般意义上说,每个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文艺复兴”,同时需要有自己的“莎士比亚”。这个“莎士比亚”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群人。“莎士比亚”标志着民族文化的成熟。当“莎士比亚”还没有诞生的时候,他们的“文艺复兴”也就还处在初级阶段,并且随时有夭折的危险。

参考文献:

莎士比亚的作品范文2

1587年建成的玫瑰剧院,是泰晤士河畔的第一座剧院,更是莎士比亚走向世界的发端。当年的玫瑰剧院,如今只剩下了沉没在泰晤士河水下的一片遗址,被一圈红色的指示灯标示出来,供人们缅怀它当年的辉煌。

走近玫瑰剧院,窄窄的木门边有一个不大的牌匾,上面写着“玫瑰剧院――泰晤士河岸边第一座剧院”。志愿者们在这个遗址边搭起了一个廊台,这里有固定的小型演出,旨在募集足够的资金,使玫瑰剧院能重新焕发生机。

与玫瑰剧院的落寞相反,距其百米之遥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保存完好,是现在伦敦人流量最大、最为著名的剧院之一。这里完整地保留了16世纪的剧场形式,没有采用任何现代剧场技术:没有麦克风,没有LED的布景,没有绚丽的舞台灯光;有的只是身着戏服的演员和简单的道具。剧院常年于下午上演着莎士比亚的戏剧。

在英国人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莎士比亚更让他们相信语言与文学的力量。传承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一种文化雕刻,随着一代一代英国人的打磨与呵护,莎士比亚与他的作品会保持着它晶莹剔透的光泽,更久远地流传下去。

从伦敦出发,经过一路一望无际的碧草和童话般的村屋,不到两个小时就抵达了地图上距离伦敦180公里的莎翁诞生地――斯特拉福。据说,英国叫这个名字的地方很多,所以,这里全称叫“亚温河上游的斯特拉福”。

小镇的城边有一个面积很大的运河公园,公园主要由水和绿地组成,那大片大片的绿地,那蜿蜒的河水,让人忙碌的身心顿时有安寄下来的意念。绿草上,小河边,到处都是悠闲的游人,或躺或卧,空气中流淌着浪漫的气息。

小镇与莎士比亚有关的地方有三处:一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这是一座二层木架构小楼,莎士比亚1616年去世之后,痴迷其作品的人便开始造访此镇。1847年,政府通过公共募款活动,买下了莎翁出生时的这座宅邸,从此,这里便成为献给这位英国最伟大剧作家的文学圣地。

二是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剧院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所有,因设在莎士比亚故居而享有盛名。该剧团自1961年成立以来,便将莎士比亚所有的剧本都搬上了舞台,每台莎士比亚的剧目都是在此地首演后才在伦敦上演。

三是圣三一教堂。这里是莎士比亚接受洗礼和最后举行葬礼的地方。

莎士比亚的作品范文3

现在的斯特拉斯福特,打出的自然是莎士比亚的品牌,靠着莎士比亚而名扬全球。但是,当你来到了这座小城市之后,便会发现,其实是斯特拉斯福特孕育出了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

斯特拉斯福特是一座位于英格兰南部的小城市,南距伦敦约110英里。小城很美,树木苍翠,碧草茵茵,姹紫妍红,景象万千。秀丽多姿的阿旺河自北向南,再折向西,穿城而过,就像一条熠熠生辉的水晶项链佩戴在一位亭亭玉立的英格兰少女胸前,显得分外俊秀丰韵。小城不大,但街道布局整齐,房屋造型古朴雅致,线条流畅,色彩鲜明。

从伦敦方向进入斯特拉斯福特,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阿旺河河滨公园里的一组莎士比亚青铜塑像。塑像安置在一个近百平方米的大理石平台上。莎士比亚居中,他坐在高耸的基座上思考着,似乎随时都准备回答任何一位游客的质疑。四部悲剧代表作品中的主人翁分居四角,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大概因为莎士比亚创造了他们的生命,他们感激不尽,因此,心甘情愿地做这位伟大剧作家的陪衬。

与莎士比亚塑像隔着阿旺河相呼应的,有两座连在一起的大戏院,它们均隶属于英国皇家演出公司。戏院里每天都在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这无疑是要让每一位来到斯特拉斯福特的游客知道,在这里,莎士比亚的戏剧永远都不会谢幕。

曾有一位英国女学者,她在认真阅读过莎士比亚37部戏剧作品之后说,莎士比亚所有的戏剧作品语言风格一脉相承。这说明,它们只能是一个人的作品,而不是像某些评论文章所说的,是由好几个人写作,再归到莎士比亚名下来的。至目前止,说剧本不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批评家们,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剧本是其他人创作的。所以,我们应该承认这些剧本的作者是莎士比亚。

这就是斯特拉斯福特、乃至整个英国对莎士比亚的态度。正是在这一理念支配之下,斯特拉斯福特作为莎士比亚剧本源头的地位,始终都没有被动摇过:莎翁的故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当年的小镇,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座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

莎士比亚故居地处斯特拉斯福特的东北角。这是他出生、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故居是一栋尖顶的两层临街楼房,屋顶上有三个尖顶的亭子间,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左右。莎士比亚的父亲是一位手工艺工匠,从事皮具生产。作坊设在一楼,同时兼营业。顾客既可以从窗口,也可以直接进入作坊购买皮具。从故居的情况看,家里应属生意尚可。莎士比亚的卧室设在一楼,父母亲的卧室和客厅设在二楼。二楼铺着三四十厘米宽的硬木楼板,虽然由于年代久远显得有些陈旧,但仍很结实安全。房屋后面,有一个300来平方米的小花园。

在斯特拉斯福特,年代久远一点的房屋,后面都有一个花园。家境好的,花园比较大,家境比较差的,花园比较小。莎士比亚家的花园面积属于中上等,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家庭并没有完全陷于贫困之中。

从莎翁故居出来,顺着阿旺河南行的方向,步行一公里左右,便是莎士比亚当年就读的文法学校。这是一所由国王创办的学校。学校是一个四合院,教学楼临街,是一栋七八十米长的二层尖顶楼房,每层五间教室,一共可以容纳四五百名学生。学校保存得很好,虽然历经几百年,和周边后建的房屋相比,仍不显得破旧和落后。为此,临街的二层教学楼已改成了居民住宅,住进了人家。一个小镇的学校能建设得这么好,办学规模这么大,可见小镇当年崇尚教育的风气是何等之浓,学校的办学质量是何等之高。

曾有些研究莎士比亚的批评家们,在否定莎士比亚是37部剧本的作者时,给出了这样的论据:莎士比亚只在斯特拉斯福特小镇上的文法学校上过几年学,充其量只具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而已。为此,他们认为莎士比亚不可能具有37部剧本中所涉及的那么宽的知识面,不可能掌握那些诗一般精美而又充满深刻哲理的语言。

这些批评家们如果亲自来到了斯特拉斯福特,参观了这所文法学校,感受到了小镇当年崇尚教育的浓厚风气,绝对不可能做出如此浅薄的结论。

最近,就有研究人员考证出,莎士比亚13岁从斯特拉斯福特文法学校辍学后,还有过将近lO年的经商阅历。他22岁到伦敦去之前,肯定还去过牛津学习。因为他信奉天主教,而牛津又是比较宽容的,可以接纳他。但是,莎士比亚并没有在牛津正式注册过。这也许就是后人无法从莎士比亚的履历表中,找出他除斯特拉斯福特文法学校之外,还就读过其他学校的原因。

还有些批评家指出,莎士比亚少年时代家境败落,他本人又没有学到一技之长,因此,在家乡混不下去,只好离开家乡,到伦敦去混日子。

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让我们来继续听一听斯特拉斯福特的诉说。她也许会将准确的答案告诉你。

就在距离文法学校四五百米的同一条街上,还有一栋和莎士比亚故居同样风格、建造于同一个时代的楼房,这就是美国哈佛大学创始人约翰-哈佛的故居。

这是一栋三层的尖顶小楼,门口挂着一面美国国旗。和莎士比亚故居相比,这栋楼房显然更好,它不仅是三层的,而且房屋的质量,家里的陈设,都远远超过了莎士比亚故居。约翰,哈佛的父亲从事小五金生产,主要产品是金属餐具,因此,家庭非常富裕。约翰・哈佛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职业是牧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富裕家庭出身、又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体面工作的知识分子,却甘愿离开富裕的家庭,于1607年跑到美洲大陆上去做一名苦行僧式的拓荒者,以至1638年9月他因病去世时,将自己的全部书籍和一半财产捐赠出来给剑桥学院――哈佛大学时,只有约400本书籍和780英镑。

参观了约翰・哈佛的故居之后,我们知道了,约翰・哈佛离开家乡,远走美洲,完全是因为他有着更广阔的视野,更远大的抱负,想到外面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正因为如此,约翰・哈佛登陆美洲不久,就开始操心精神传播问题,节衣缩食,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筹办起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剑桥学院,并在剑桥学院正式招收第一届9名学生之际,将自己的书籍和财富无私地捐赠给学校。当时,学校正是靠了这笔建校以来所获得的最大款项维持生存,并于次年被命名为哈佛学院。

时间虽已过去了360多年,然而,谁又会否认约翰-哈佛的起步不是从斯特拉斯福特开始呢?

莎士比亚的作品范文4

世界大文豪威廉・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莎士比亚一生以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而蜚声世界,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千年传唱流了千年的泪水;《哈姆雷特》中快乐王子的忧郁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作为戏剧大师的莎士比亚的另一面却很是不堪,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莎士比亚在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形象,这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巅峰,但它也是喜剧中的悲剧,它探求的是金钱这一古老而又永不过时的话题,具有极大的社会讽刺性。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生活中的莎士比亚自己后来也沦为了金钱的“奴隶”,挣更多的钱成了他最关心的事。莎士比亚不仅交易房地产,甚至还从事起了一项副业――充当放贷者。他像《威尼斯商人》中的主人公夏洛克一样放起了“高利贷”,专向遭遇经济困难的朋友和熟人放贷,以很高的利益回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后来,莎士比亚经常将那些还不起债的借钱人送上法庭,与那些“赖债者”频频打官司。

莎士比亚还曾横刀夺爱,不顾朋友之情冒充其与美女幽会一次。莎士比亚偷听到同剧组演员理查德・布巴吉和一个年轻美女约定了一场秘密的偷情幽会。那名女性对理查德说:“你晚上来我房间时,暗号是宣布你自己是理查三世。”没想到莎士比亚在夜晚提前来到这名女性黑暗的闺房,并说出了“幽会暗号”,成了这名女性的入幕之宾。当理查德兴冲冲赶来时,发现门上贴着一张莎士比亚写的纸条:“征服者威廉已经比查理三世捷足先登。”

莎士比亚是英国十四行诗的代表人物,其诗打破原有诗体的惯例,独树一帜,被称为“莎体”。 莎士比亚一生写下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这些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莎士比亚又是出名的双性恋者,他的这一系列十四行诗几乎都是写给他的同性恋人的,这不能不让那些痴迷莎士比亚爱情诗的读者大倒胃口。

莎士比亚的遗嘱也很奇怪。1610年的某日,莎士比亚从伦敦隐退,终于回到被冷落了多年的妻子身边。然而,在1616年他去世前拟写的遗嘱中,他却将所有的财产,包括谷仓、马厩、果园、土地等,都留给了长女苏珊娜。小女儿只得到“一只银质镀金大碗”,因为她嫁的人显然令莎士比亚失望――比她年龄小,还让别的女人怀了孕。至于与他结发34年的妻子安妮,莎士比亚在遗嘱中仅仅插写了这么一句:把我第二好的床及床上用品留给我的妻子。

莎士比亚的作品范文5

伽达默尔认为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并不是一种向作者原意的回溯运动,相反,它是一种借助于文本而实现的此在的存在方式。伽达默尔认为关键不在于把握作者的原意或重建作者的思想,而在于如何在理解中实现过去真理与现时态生命的思维性沟通。沟通是伽达默尔最大的成就,也是他一生的追求,《真理与对话》强调对话和沟通是翻译的真实存在,在翻译过程中只有注重了对文本对话和真实的梳理,才能驾驭文本。

原着是作者通过对生命和生活的体验和智慧的结晶凝结成的结果,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写照,尤其是小说等大框架作品,更需要作者去发现自我,发现生活的本质。这表明译者在重新唤醒对原作者和文本意义的时候,也会把自己的思想灌注于他的理解中。哲学诠释学代表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本质不是施莱尔马赫所说的对作者意图的单方面理解、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由于理解的历史性,理解应该是相互理解,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理解的双方,即作者和译者有各自的视界。这种视界是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历史理解。源语文本代表的总是作者的视界,而译者的视界是在其自身的时代氛围中形成的。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两种视界肯定存在着一定差距。伽达默尔主张译者应在理解过程中,使两种视界融合在一起,达到“视界融合”,从而使译者和原作者都得到提升,到达一个全新的视界境界。因此,翻译时已不是以文本为主体,而是以译者为主体。

英国文学的代表作莎士比亚为例,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剧作家,同时,莎士比亚也是诗人,他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触和理解创作出很多优秀的剧作,这些剧作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莎士比亚所生活的环境以及莎士比亚本人的思想活动,只有了解了这些全部译者才能通过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去实现对话的平等,才能够真正还原作品原貌,尽量减少作为译者自我的情绪和状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重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深刻反映了威尼斯的商业活动和在这个社会的人情冷暖,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莎士比亚这部剧作的喜剧成分,如果你不了解这部作品的背景和莎士比亚本人的喜好,那么你就不会真正去发现这部作品的真实性。

莎士比亚的作品范文6

摘要 《圣经》是全球范围流传最广,印数最多的一本书,西方文学深受《圣经》的影响。但丁、莎士比亚和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都有着深厚的《圣经》情结。本文主要从这三位著名作家的作品中,来分析《圣经》对他们的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圣经》 但丁 莎士比亚 列夫・托尔斯泰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基督教的圣书,《圣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部书,一向被认为是西方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自中世纪以来,《圣经》有“唯一的书”和“书中之书”的称号,它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影响了西方各民族人民的信仰、道德、精神和文化生活。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也能找到《圣经》的影子。《圣经》故事被文学创作不断引用,《圣经》中所宣扬的仁慈、宽恕和博爱精神,也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但丁、莎士比亚和列夫・托尔斯泰是西方文学史上不同时代的三位大师,他们的作品被后世传诵,而在他们的经典巨著中,也体现着《圣经》思想的影响。

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篇叙事诗《神曲》,被认为是世界伟大文学作品之一。全书分三部分:《地狱》、《炼狱》和《天国》,共14233行,分为100个诗章。书中描述但丁在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遨游地狱和炼狱,到达炼狱之巅时,又得到青年时的情人贝雅特里齐的引导,得见天国的美景。仔细阅读《神曲》会发现,诗中多处提及了《圣经》人物亚当、亚伯拉罕、挪亚、摩西、大卫、耶稣、圣母、彼得等,对《圣经》中的说教、象征、启示、福音等,均有详尽的刻画和展示。这部作品除了单纯的文学意义外,还有寓言的意义。它所描写的但丁的行程,就是但丁的灵魂的历史,也就是他的心灵走向上帝的过程,给每个读者作为规范,帮助他探索一条过道德生活的“直路”,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所以,但丁这部有着宗教哲理和神学韵味的文学杰作,其指导思想与《圣经》神学理论乃是一脉相承的。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也与《圣经》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莎士比亚作品对《圣经》典故的巧妙运用;二是《圣经》的观念和精神(主要指仁慈、宽恕、博爱)对莎士比亚创作的巨大影响。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集中体现仁慈、宽恕和博爱精神的喜剧杰作。全剧以爱情和友谊为主题,贯穿着对真诚爱心的颂赞。安东尼奥是作家着力歌颂的人物,是一个心肠最仁慈的人,热心为善、多情尚义。在法庭上,他坚持正义,甘愿照约受罚。面对苦难默默忍受,表现出耶稣基督那种死而无怨的美德。显然,莎士比亚在这里,更多地以理想的基督徒为模型,塑造了安东尼奥这一艺术形象。同样,在莎士比亚的早期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那位帮助一对青年情侣结合的劳伦斯神父,就是仁爱的象征。剧作结尾时,正是由于他的劝说,两个世代相仇的家族才言归于好,这种宽恕与和解的基督教精神,与古希腊悲剧中冤冤相报的复仇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

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对《圣经》故事的引用之多,使他成为引用《圣经》典故的大师。莎士比亚通过阅读《圣经》不仅获得了他所需要的知识,显然也领悟到了宗教改革家们的思想精髓。莎士比亚作品与基督教及其《圣经》的关系,早已为研究者们所关注。美国学者樊戴克曾经作过统计,莎士比亚的每一出戏剧引用《圣经》的平均次数是十四次。莎士比亚剧作常常由于恰到好处地运用《圣经》典故,而使人物形象更加形神兼备,情趣盎然,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因安东尼奥放债不收利息,致使自己压低了高利贷利息,而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在第一幕第三场,夏洛克狡猾地借用《创世纪》中的典故为自己狡辩,神情活现地表现出为赚钱不择手段的极度贪欲,暴露出他希望金钱“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地快快生利息”的深层心态。这样,莎士比亚通过巧妙地运用《圣经》典故,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19世纪俄国伟大的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一生追求、他的所有著作,都与基督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代表作三大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及《复活》,书中都引用了《圣经》中的话来作为题辞。他在《复活》这部小说中严厉批判了沙皇专制制度下的官办教会,认为官办的教会玷污了基督教纯洁的教义。他提倡一种清洗干净的新型宗教,也就是托尔斯泰主义――宣扬宽恕和博爱,勿以暴力抗恶,提倡道德自我完善。他认为男女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公爵和马丝洛娃精神上的“复活”,正体现了基督教精神的“复活”和人性的复归。公爵作为一个陪审官,当他在法庭上发现被告玛丝洛娃,原来正是年青时代被他过的少女卡秋莎时,终于良心发现,开始了一系列的忏悔赎罪活动,最后得到了玛丝洛娃的宽恕,感受到爱与善的力量。这就表明了《复活》这部长篇小说宣扬的是基督教的博爱精神。

通过对上述三位作家经典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圣经》对他们的创作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深刻地体现出来。因此,当我们欣赏这三位大师的作品时,很好地领悟《圣经》的精神能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这些作品的深远意义。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圣经》是一座文学宝库,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圣经》带给我们无穷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可以说,不了解基督教《圣经》文化,就很难很好的了解西方文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姜华:《〈圣经〉对莎士比亚之影响》,《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 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上海书店,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