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旧衣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捐赠旧衣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捐赠旧衣物

捐赠旧衣物范文1

同志们:

200年,我旗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给全旗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社会各界对我们十分关注。旗红十字会通过积极努力,得到市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拨来韩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捐赠的服装件,帮助灾民度过难关。韩国福利基金会的义举及我旗红十字会在此次物资的运输、保管等方面得到的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体现了人间的真情和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捐赠救灾物资发放仪式。在此我代表旗委、旗政府向市红十字会以及捐赠物资在运输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各部门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先生在捐赠物资的储存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此次我们共发放总价值万元的服装件。各基层红十字会在接收这批捐赠物资后,一定要按照《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规则》的要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发放原则,责任落实到人,严禁违规违法的事件发生,严禁捐赠的服装成为商品流入市场,否则将追究责任,严肃查处,保证捐赠的服装发放到最需要救助的灾民手中,让灾民从中感受到国际友人的温暖和红十字的人道主义精神,增强战胜灾害的信心,为全旗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捐赠旧衣物范文2

旧衣捐赠,这本来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好多人的衣橱里已经快塞不下了,结果一逛街,还是觉得橱窗里的那一件最漂亮。

于是,买买买,更新更新再更新,大家的衣橱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再怎么穿的旧衣物。

之前有的会打包好,放在垃圾堆旁,但是毕竟是衣服,虽是旧的,但也不破,其实大多还是半新的,只是有的小了,有的不适合穿了,虽然拿去放,还是希望有适合的人可以穿,或者说可以适当的利用起来。

所以,打包的时候,会用塑料袋或者纸箱装好,免得放在垃圾堆旁染了臭味,毕竟那些旧衣物也是洗干净了装起来的。

不过,总会看到刚放一会,就有人捡走了。

虽然不知道他们捡走是去做什么,但看到有人捡走,还是觉得欣慰的。

现在全民推广这个旧衣捐赠,提高大家的意识,看宣传应该是把旧衣服挑捡后,好的衣服送到需要的贫困人们的手中。

捐赠旧衣物范文3

1、送人,这个的话现在已经很少与人这么做了。以前的时候,真的有家里条件特别困难的人,邻居亲戚之间送去还能穿的旧衣服,人们会很感激,毕竟家里是真的拿不出这部分支出。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的生活水平都上去了,你送的旧物如果是对方特别需要的还好,如果是不需要的,他要也不是,不要又怕伤害你的面子。那就十分尴尬了。所以,如果现在打算把衣服送给亲戚朋友的话,首先要明确他人是否真的需要这件物品。物品最好是生活用品,而非衣物。 毕竟是贴身穿着,很少有人愿意穿别人的旧衣了。不过,有些地方保留着穿着儿童旧衣的习惯,尤其是婴幼儿衣物,旧衣更加软和舒适,甲醛含量也释放地比较彻底。不过这个习惯,因人而异。

2、DIY改造,我们在网上也能看到有手工达人,用旧衣服做出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在惊叹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自己试试。彩色地毯:把旧毛呢衣服裁剪后,搭配不同的颜色,扭成粗绳状,可以盘成小地毯。围裙、袖套:把衣服改成各种款式的围裙,剪下长袖衣服的袖子安上松紧带做袖套,大人做饭、小孩学画画都可穿上它,方便实用。小抹布:棉布衣服旧了,剪成小块,做成小抹布,抹洗灶台、桌子等。抱枕、小包包:纱线、毛线衣服可以做成舒适美观的小抱枕,漂亮的小包包。购物袋、收纳袋:背心式衣服或T恤衫剪了袖子,用缝纫机缝合下面,翻转里面就是一个环保购物袋,大一点的T恤还可做被子收纳袋。做收纳盒:乔其纱等轻便的衣服可以罩在鞋盒上、纸盒上做成长方形的收纳盒。鞋垫、纳千层底:厚一点的衣服旧了,可以用剪刀剪成长条,用生面粉把布一层一层的黏合在一起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做成的布骨,然后做成鞋垫绣上精美的图案,穿在脚底 美观又结实,也可以拿成千层底,做成布鞋。拖把:可以把旧的棉毛衫棉毛裤剪成一根一根的长条,自己扎成拖把,既吸水又耐用。玩具:旧衣服还可改造成其他的小玩具,如小孩玩的沙包、结成绳索做跳绳等。

3、公益捐赠,这个也是当下人们倡导的一种旧衣处理方式。衣物清理干净后,可以捐赠给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或老年人。大师以前参加过这样的公益活动,他们会上门收取衣物,十分方便。不过小区的收衣箱经常被爆出捐赠衣物被转卖的事情,小编建议还是直接捐赠给公益机构比较合适。有贫困山区联系地址的,可以直接快递过去。

(来源:文章屋网 )

捐赠旧衣物范文4

让贫穷的人穿上新装,却让他们失去工作!

外力介入贫困社区引发的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愿望总是美好和简单的,践行却往往复杂而艰难。

童话故事《渔夫与金鱼》不仅告诉我们过度贪欲的结果将是一无所获,它还反映了贫困的根本问题:穷人缺的并不仅是基本的生活资源,单纯的物质捐赠并不能赋予其尊严和持续生存的能力。

对于很多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的社会企业而言,如何能让穷人在得到短期生活物资的同时,又获得改善长期生活条件的能力,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命题。

和TOMS一起“买一捐一”

2006年初夏,美国人布雷克・麦考斯基(Blake Mycoskie)来到阿根廷。在那里,麦考斯基发现由于极端贫困,孩子们长期光脚走在二氧化硅过量的土地上,患上了种种脚部疾病。一天,他在路上偶遇一批都市游客正发放为农村孩子募捐来的旧鞋,但很多旧鞋的尺码并不合适。

是年,麦考斯基用30万美元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圣莫尼卡创立了一家名为TOMS的社会企业(Toms Shoes),缔造了著名的买一捐一“BOGO模式”(buy one gives one)。

TOMS鞋提倡舒适度第一,采用环保材料,以阿根廷当地传统布鞋“Alpargata”作为设计来源,秉承极简设计思路,零售价在48美元到85美元不等。而消费者每买一双鞋,TOMS就向一个没有鞋的孩子捐出一双新鞋。

很快,《洛杉矶时报》生活版发现了麦考斯基的商业创意,头条报道给他带来了生意,登报当天就有900多张订单,咨询者把他的手机打到没电。短短四个月TOMS就卖出1万多双鞋,渐渐成为好莱坞明星们休闲装束中的最爱。

随着捐赠范围的扩大,TOMS公司成立了一个叫“TOMS之友”的部门,负责在全球各地寻找筛选当地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帮助他们找到需要鞋的孩子。与他们合作的组织还包括世界宣明会、柬埔寨儿童基金、世界村等。这些组织为TOMS提供孩子们的鞋码,并在收到鞋子后把孩子们拿到鞋子的照片和活动过程提供给TOMS,再由TOMS的博客。由于孩子们的脚长得很快,TOMS会每隔半年到一年给孩子们提供一双新鞋,一直陪伴他们度过童年。

2010年,TOMS布鞋在全球拥有超过500家店面,卖出100余万双鞋子。

免费捐赠打击当地就业?

伴随着TOMS鞋的迅速蹿红,“买一捐一”模式也遭到了诸多质疑。部分人对消费慈善本身表示反感,他们讽刺TOMS鞋只是让那些发达国家里没多少钱又想穿品牌、跟上潮流的人花钱买了份良好的感觉而已,其实他们根本不在乎发展中国家的疾苦。

麦考斯基对此并不十分在意。他强调TOMS是社会企业,是有持续性行善能力的盈利性组织。“赚钱和为世界做好事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我想证明,社会企业是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企业家也可以成为人性大使。”

但又有更多持批评意见的人认为:选择有利于社区长远发展的捐赠模式,需要考虑捐赠成本和情感因素,一厢情愿的捐赠可能并不能解决当地社区最迫切的问题,反而会对当地制造业产生一定冲击。

免费鞋子可能会抢走当地制鞋企业的客户,造成当地更多的失业。研究者Garth Frazer发现,1981年~2000年间,非洲服装业产能下降40%,就业减少50%,这与大量海外捐赠的二手衣物充斥当地市场不无关系。

洲际运输在经济上也没有效率,洲际运费比鞋子本身的造价还高。TOMS布鞋在一些劳工权利尚未得到有效保障的地区建立的工厂,也很难摆脱美国“血汗工厂”的标签。

因此,有专家建议,TOMS还不如捐赠布料,在捐赠地组织妇女生产用于捐赠的鞋子,雇佣当地人、采用当地原料,这样的“造血式”社企能比“捐血式”的消费慈善更有效地支持贫困地区成长。

虽然这样的建议不可能让麦考斯基颠覆他赖以成名的“BOGO模式”,不过孟加拉一家名为“格莱珉优衣库”的社企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造血式”社企的实践模板。

用当地材,雇当地人

2010年10月,日本迅销集团优衣库与“穷人银行”格莱珉保健信托合作,在孟加拉国建立了社会企业“格莱珉优衣库”。合作双方希望采购当地原料,并利用优衣库设在孟加拉的合作工厂向孟加拉国内市场生产每件1美元左右的服装,通过格莱珉银行的网络招募员工及委托销售,以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

格莱珉优衣库的销售目标是第一年10万件,三年后100万件,公司的盈利用于扩大再投资,计划2013年创造1500个就业岗位。负责格莱珉优衣库商品销售的是格莱珉当地妇女,这些来自贫困农村的女性从银行取得贷款,以自家为店铺,在附近的村庄走街串巷,细心讲解各种商品的特点。

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的格莱珉银行总裁・尤努斯认为,与迅销集团合作推动的社会企业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全新形式――它能给当地人带来一份有尊严的工作,从源头上解决贫困,而不仅是短期的捐资济困。“将获得的利润用作社会企业新的资金,1美元将变成数倍的价值。”

看上去很好,但格莱珉优衣库的模式亦非全无争议。尤努斯曾向媒体称,“我们利用优衣库的技术,可以让更多苦于寒冷的人解决穿衣问题。”然而人们了解到的事实恰恰相反――格莱珉优衣库并不能解决穷人穿衣问题。

孟加拉国是全球最大的棉T恤出口国家、对欧盟的第二大套头衫和牛仔裤出口国、世界第三大针织服装出口国。2009-2010 财政年度,成衣业占孟加拉国出口总额的78%,成衣出口金额在2011年6月达到约 220 亿美元。

尽管格莱珉优衣库一再强调服装的结实、耐用、质优等优点,但其生产出来的衣服,售价比这个纺织业大国当地销售的成衣贵上两三成甚至更多。在孟加拉,1件T恤的市场价格在0.5美元左右,格莱珉优衣库的售价则是1美元。

因此,虽然格莱珉优衣库让穷人们自力更生,而不是简单的接受捐赠,但从大环境来看,在原本纺织业就很发达的孟加拉,真的需要增加一家制衣企业来促进就业吗,其对产业及市场的价值何在?

此时回过头来再看TOMS。那些认为TOMS应该在当地建厂的想法固然美好,但麦考斯基的犹豫亦不无道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在当地建工厂,选择什么产业、建于什么位置等,受当地的经济结构、人力资源结构、政策与市场环境、生产技术等众多因素影响,稍有不慎,就会沦为重复建设的鸡肋。

教穷人卖二手衣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能让穷人穿上价廉物美的衣服,又能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的社企模式?丹麦NGO组织DAPP在非洲的二手衣回收项目在向你招手微笑。

DAPP(Development Aid from People to People)是一家非营利国际网络组织,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就开展了一系列反种族隔离运动,通过成人扫盲、改善生计、卫生和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并消除贫困,并以创办社会企业的模式,致力于促进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的团结、合作及发展。

2011年4-10月,国际志愿者陈征宇参与了DAPP在非洲马拉维的二手衣物项目,将从欧美收集的二手衣分销到当地。

在马拉维,因生产成本的缘故,新衣服价格高昂,只有权贵阶层才消费得起。而二手衣物则是普通民众的主要消费市场,很多当地人从事二手衣买卖。

DAPP的二手衣项目模式是从欧洲和北美国家收集募捐的二手衣物,运往非洲,并将收到的衣服和鞋子按类别和质量进行排序,然后将它们称重,以批发价格卖给当地人进行分销。

该项目的目的有三:一是回收欧美地区二手衣物,减少浪费;二是给非洲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以及高品质又能消费得起的衣服和鞋子;三是项目的盈利所得用于DAPP在非洲开展的农业支持项目、教育培训项目和艾滋、疟疾等疾病的救助。

在赞比亚,DAPP拥有30个零售商店,雇用超过140名工人。二手衣的销售以一个月为买卖周期。每个月的月末,衣服和鞋子会送往当地店铺,与此同时,上一轮剩下的存货将会降价清理以腾出位置。在第一周的周期,所有的商店维持原价,然后在第二周和第三周开始打折出售。月末最后一周,剩余的衣服会以非常低的价格清货,这样穷人也可以负担得起,同时让经济水平较好的人在第一周可以买下高品质且符合流行趋势的衣服。

这样的模式在当地取得非常大的成功。欧洲和北美每年有10万人捐赠二手衣物,仅2010年,就有4.22吨的衣服和140吨鞋售出。DAPP估算,每500吨的衣服可以让约5万个家庭和30万人从中受益。

天使还是魔鬼?

你也许想像不到,这样一家社企却在欧洲和美国遭到一些消费者的抵制。“打着‘慈善’旗号的二手衣物捐赠”――人们斥责。

对DAPP进行过半年观察的陈征宇也认为,二手衣物捐赠对于当地纺织业有不利影响是毫无疑问的,而其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则仍需商榷。

Afrol News(非洲新闻)报道,尽管DAPP号称为非洲提供了超过4万个就业机会。但在马拉维,大量二手衣物导致当地数家纺织公司关闭,莫桑比克和肯尼亚也有此趋势。与此相对,在商业模式下运作的DAPP利润丰厚。

最近,挪威的主要贸易联盟表示反对捐赠旧衣,“马拉维最大的纺织企业不得不关闭,因为它无法与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二手衣竞争。”莫桑比克、乌干达和赞比亚的纺织业已经破产,纺织工人组织罢工以应对威胁。

由于DAPP说服马拉维当局,二手衣的项目被归类为发展援助。因此,他们享受了丹麦海关部门的特殊待遇,只需要支付不到一半的纺织品进口税。NorWatch(挪威一家非政府组织“挪威观察”)的观察员认为斯堪的纳维亚旧衣公司“完全垄断”着马拉维的纺织品市场,服装的质量和卫生也存在隐患。仅在肯尼亚,每年就进口了总价值60亿欧元的旧衣服。根据挪威贸易联盟测算,二手衣是国家的第七大进口类别。随后肯尼亚的新兴纺织行业开始抵制二手衣。

不过,DAPP挪威办公室的Jesper Pedersen回应,这些所谓的问题是记者捏造的,“中国和土耳其生产的廉价衣服才是非洲纺织业最大的威胁。”

争议尚未平息。对DAPP这种二手衣模式的这些批评,似乎又回到了本文开头,2006年初夏,麦考斯基在阿根廷看到游客们分发二手鞋的那一幕。

社企不是救世主

各种不同模式所获得的赞扬及其所经受的批评告诉我们,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很难找到面面俱到、毫无瑕疵的社企模式。正在美国读商科博士的关注公益人士白羽认为,好的慈善模式一定是可循环的,而不是劫富济贫。从这点上说,TOMS不但做到了边盈利边慈善,还让消费者拥有参与感和自豪感,成为慈善行动的一分子。只要企业可以公开透明地让消费者了解捐赠环节,或是像TOMS一样邀请消费者一起去非洲参与志愿者活动,就可以解答那些质疑,进一步推广理念,实现良性循环。

陈征宇则表示,关于捐赠和二手衣物回收这样的话题,在国外有很多的探讨和争议,无论是用数据模型还是个案佐证,都不足以证明哪种模式更有效率。

捐赠旧衣物范文5

快时尚的另一面

时代在快速发展,时尚的更新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商场里光鲜亮丽的服装层出不穷、琳琅满目,让购物爱好者们目不暇接,从不担心无新衣可买。对于这些时刻追逐着时尚的人士而言,北京王府井的APM商场无疑是令人心醉神迷的购物选择,那里矗立着H&M、FOREVER 21、ZARA、优衣库、PUMA等快时尚品牌专卖店,店铺设计简洁,装潢新潮,人流摩肩接踵。每当夜幕降临或者周末到来时,这些店铺中的试衣间外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每人手捧着三五件华服,兴致高昂地试衣、挑选、付款购买,然后轻盈而愉悦地提着硕大的购物袋离开。

然而,就如同有阳光的地方总会有阴影,这繁华景象的背后也隐藏着另外一面,那就是海量纺织品的回收问题――新衣服纷至沓来,旧衣服又该何去何从?目前,纺织服装业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石油业的第二大污染行业,每年都有数以百万吨计的纺织品与鞋类产品被生产出来,考虑到时尚达人们家中衣裤鞋帽的闲置率,这不仅直接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绝大多数产品的最终归宿竟是垃圾桶。

据美国环境保护署最新数据,2013年美国产生了1202万吨非耐用类纺织、橡胶与皮革产品(以衣物和鞋类为代表),而其中被丢弃的高达1019万吨;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2014年我国纤维加工的总量达到了5000万吨,超过了全球总量的一半,其中,再生纺织品约占12%;而全球每年大约有15%的纺织物料在生产时即被浪费。如此庞大的纺织品与橡胶皮革品数量,其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存在对地球环境与资源的潜在威胁,如再不提高回收利用率,那么快时尚行业只会遭受越来越多的恶评与抵制。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公司和设计师开始觉醒,“可持续时尚”已经成为设计界最重要的课题。

从2010年起,H&M过去的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升级为年度《环保自觉行动可持续发展报告》(CONSCIOUS ACTIONS SUSTAINABILITY REPORT),并且每年《环保自觉行动亮点集锦》,将环保自觉的理念上升到了与企业社会责任同样的高度;之后更是在快时尚品牌中率先行动,将以H&M门店为入口的旧衣回收活动愈演愈烈。2015年8月25日,H&M宣布每年将拿出100万欧元,用于促进服装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开发。这些举措都为这家以快时尚著称的公司在旧衣资源利用、企业环保形象、品牌产品促销等多方面带来了良好收益。与此同时,PUMA 推出了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In Cycle系列,优衣库也已推出全产品回收计划,ZARA的母公司INDITEX从2007年开始,已经在全球建了超过1300家生态店。虽然快时尚公司一直在努力倡导环保与衣物回收利用,但这项任务繁重、对科技含量要求颇高的工作并非快时尚公司的专长。在这种情况下,I:CO公司逐渐显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I:CO的横空出世

I:CO公司成立于2009年,公司名意指I Collect,即自发回收,致力于收集二手鞋类和衣物,通过其独特的全球回收体系为众多时尚品牌提供旧衣解决方案,目前在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均设有回收再利用机构,已与60多个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短短几年,I:CO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母公司SOEX集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专门从事纺织品和鞋类回收及再利用的环保机构。

SOEX总部位于瑞士,其最大的专业设施位于德国东北部的沃尔芬(Wolfen),此外,在世界各地均拥有纤维回收利用设施。SOEX集团1天的旧衣处理量高达300吨以上,无数废旧纺织品、鞋类或不幸未获得青睐的时尚服饰源源不断地涌入集团的生产线,遵循400多项标准进行分类和评级,而后就去完成它们被再穿着、再使用、再循环的使命,甚至被用来产生再生能源,其目标是形成纺织品消费和回收的闭合循环,实现纺织品的零浪费。

I:CO的回收系统既简单又巧妙,吸引了众多商业伙伴,比如 H&M、American Eagle、Levi's、The North Face、Intimissimi、Adler、Reno、Puma 等快时尚标杆品牌。作为一家环保企业,I:CO并不反感时尚越来越快的诉求,在力图配合快时尚的同时,其致力于为浮华时代背后的海量纺织品找到最合理的回收利用方式。大体来说,I:CO与其商业伙伴们的合作方式是这样的:首先,通过零售商收集衣物和鞋类;之后,将衣物和鞋类送达工厂,在其中进行进一步分拣、回收和再利用;最终,形成一个封闭的纺织品回收循环系统。不管对于品牌厂商还是消费者来讲,他们只需要了解I:CO的商业哲学和基本模式就会知道,I:CO的纺织品回收利用系统无疑是极为便利的选择。与I:CO的合作使得品牌生产商和零售商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产品负责到底,并实现可持续的、100%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对消费者而言,他们可以将不再喜爱或不再适用的衣物送到I:CO合作的品牌店铺,践行环保理念的同时,还可获得购物折扣券。I:CO公司市场总监Jennifer Gilbert表示,截止到2015年,I:CO已经在全球收集了近17万吨二手衣物和鞋类,其中有近40%的纯棉衣物已被加工再利用,重新生产成新款又耐用的产品。

I:CO不同于其他回收公司,首先,该公司并非单纯回收衣物鞋类,而是通过有序的收集与合理的分析,提出下一步的最佳处理方式。在这一过程之中,每一个人都很容易参与进来,只需要将废旧衣物送至自己附近的品牌合作店,就可以为自然循环系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I:CO通过对衣物和鞋类的回收原料进行加工,打造了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闭环产业链条(a closed loop recycling structure),为未来“循环经济”提供了可持续的经济手段,也方便其合作伙伴间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合作。“I:CO主要是为可持续的经济提供可能”,I:CO的经理Nicole K?segi说,“理想情况下,原材料将可以被无穷无尽地使用很多遍。”一般来说,I:CO会将状况较好的衣物作为旧货进行二次销售。剩下的则根据材质进行分类与利用,比如衣物可用于制作填充材料、鞋垫、绝缘材料、清洁用布等,甚至被磨成纤维,纺成纱线或制成新的纺织品;鞋子则可应用于地板材料、钥匙皮扣等。公司总经理Christoph von Hahn曾这样憧憬未来:“最理想的世界就是材料可以无休止地循环利用,这就意味着,即便一件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了,也还可以再次回收,并生产出新的产品,这样的循环是无止境的。”

携手创造时尚新生

I:CO最受关注的受惠者是快时尚品牌H&M。2013年2月,H&M在全球启动大规模旧衣回收计划,并提出宣言:“让我们共同创造时尚新生,不要让时尚被白白浪费”。消费者可以将任何品牌、种类的旧衣服放进任一H&M门店的回收箱,由I:CO来负责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而H&M则回馈给消费者1到2张85折优惠券,在一定期限内用于购买店内的正价商品。对于服装业年产值高达1.3万亿元的中国市场而言,旧衣回收市场无疑非常庞大。这一计划很快在中国所有H&M门店展开,覆盖了45个城市的近140家门店。截至2015年,H&M已经通过这个计划在全球回收了13000吨纺织品,这些纺织品成就了6500万件新T恤;其中,H&M仅在中国就收到了964吨旧衣服,超过了美国、英国等国家。以中国的旧衣回收项目为例,I:CO在对回收衣物的价值进行综合估价后,会支付H&M相应的费用,并承诺每回收到1公斤衣物,就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赠0.02欧元,实现了慈善与环保行动并举。

H&M的旧衣回收计划推行非常顺利,2014年秋季,H&M首次推出以牛仔时装产品为主的“时尚新生系列”,并在产品介绍中写道:“它们取材于未使用有害化学品种植的棉花,以及我们通过旧衣回收项目所获得的纤维。”正如其广告所言,该系列产品的制作面料中有20%的回收棉正是来自于回收的旧衣物。同年,H&M凭借其大规模旧衣回收活动一举斩获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协办的首届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大奖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奖,获得了“以设计、创新和责任感著称的全球时装公司”的美誉。

2015年,H&M提出新口号“There are no rules in fashion but one:Recycle your clothes(只有一条时尚法则,你的衣物是可回收的)”。这一年,H&M回收了超过1亿吨闲置衣物,拿旧衣回收计划中所回收材料做成的衣服数量已经是2014年的3倍,而这个数量还在不停地快速增长。此外,H&M的环保系列也被融入到了其全年产品当中,涵盖了男装、女装和童装,消费者可以通过绿色吊牌来判断该产品是否属于环保服装。H&M用于环保面料衣物的成本不得而知,但就H&M方面来说,即便目前成本相对较高,其对品牌发展的意义也是重大的。通过牺牲眼前的部分利润来推动环保概念,可以带动时尚界其他品牌一起来采购环保面料,通过庞大的订单量降低面料成本,进一步带动整个供应链发展,并扩大可持续发展棉花的种植面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016年的世界旧衣回收周,许多人惊奇地发现,H&M让回收旧衣物变成了一件看起来很酷很科技范儿的事情:在充满格调的灰色滤镜下,图像结合文字为人们讲述着H&M的回收方式与理念――99%的旧衣服都会被再穿着、再利用、再循环,最后的1%则被转化为新能源;就连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也被过滤收集,制成新材料。并且,H&M旧衣回收项目相关负责人还提到,企业从旧衣回收项目获得的盈利将全部捐赠到H&M于2007年成立的环保自觉行动基金会,并全部投入到社会活动与纺织业资源回收的研究及创新项目中。如此大力推行旧衣回收计划,H&M的目标是最晚于2020年,确保旗下全数产品系列所采用的棉花均来自可持续的来源。正如H&M多次在可持续报告中提到的,要实现纺织品闭环循环,必须从源头上控制资源消耗。

创建“零浪费”城市

I:CO有着雄心勃勃的目标,即为了2020年前在美国创建第一个“零浪费”的城市而不断努力。H&M只是I:CO众多合作伙伴中的一个,诸多有着相似理念的快时尚品牌,如Levi’s、The North Face、Puma等,目前都已加入到了这一时尚环保大军中。其实,即使是快时尚行业的巨头,也终将面临生产资源紧俏、成本上涨的麻烦。对回收再利用技术乃至可持续原料的研发,既是为了改变负面形象,也是为未来获得产品原料而筹谋。

有着163年历史的Levi’s品牌诞生于美国旧金山,经过漫长岁月,逐渐成为该市的标志性品牌。如今,旧金山的目标是成为一个“零浪费”城市,因此当地环保署主动出击,联合Levi’s和I:CO共同推动首个大型纺织品回收再利用计划。以前,旧金山每年送往垃圾填埋场的纺织品高达2万吨,是当地三大主要垃圾之一。该回收计划开展后,当地垃圾填埋场的废弃物填埋率已降到原来的80%,降幅居全美国之首。目前,Levi’s还在与当地建筑公司一起研究如何将回收的丹宁布料用于建筑建材。在与I:CO公司的共同努力下,Levi’s在传统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使产品生命周期更加可持续的科学方法,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另一品牌合作商The North Face启动其循环回收计划的初衷是为了协助处理每年送往垃圾填埋场的近100万吨废旧纺织品。为此,它成立了“Clothes the Loop”项目,鼓励消费者去实体店捐赠衣物。2013年,The North Face只在10家店铺试运行这个项目;到了2015年,该项目已经被推广到了其在美国所有的店铺,并计划很快在全球范围内推广。Puma公司的CEO Bj?rn Gulden曾说过:“可持续发展是Puma发展的重要价值因素,可以引导公司加快步伐,朝着更为公正、可持续的工作方向发展。” 2012年,Puma与I:CO联手在中国推出“Bring Me Back”行动,消费者可以到店内捐赠衣物,每件物品可换取一张价值50元的现金抵用券。2013年,Puma居然专门推出了一个环保副牌――In Cycle,从设计到生产都倡导“可回收”概念:其产品可采用生物循环或技术循环进行分解。

捐赠旧衣物范文6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

你是否能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情境?那伸出脚趾的军用跑鞋;那红彤彤的生了冻疮的手;那黝黑脸上的萝卜丝尤其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需要用跑步来取暖的场景。在中国的西部,在贵州毕节,在许多贫困的地区,孩子们在冬天就是这样,他们需要一件能温暖他们幼小身体乃至心灵的冬衣。

这种爱会传递到千里之外的西部甘肃,让孩子们在冬日的清晨能感受到暖阳的温暖,这种温暖就来自于大家的心灵的给予。

给与别人幸福,自己收获快乐。我们只需把自己闲置的物资捐献出来,把他们交给最需要的人。这样的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点燃一个孩子的希望。

【捐赠相关事宜】:

1、对象:本次捐赠对象为xxx学校一所xx小学,xx中学。这些孩子身高1.2米1.7米。

2、种类:棉内衣、羊毛衫、毛线衣、冬装外套、棉裤等适合秋冬穿的。可以是孩子穿过的,只要干净整洁就好,也可以是新的。

3、物流费:因为我们是一家纯民间公益社会团体,所有的活动费用全部来自爱心人士的捐赠,请大家在自己的范围之内,奉献一点物资运输费,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温暖的冬衣捐助倡议书

隆冬将至,对于生活在都市一隅的您而言,换上崭新的棉衣御寒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您是否想过,在一些地区,依然有人在冬天只能穿着单衣,依然有家庭人均不足一条棉被?在刺骨的寒风中,陪伴他们的只有冻红的面庞,干裂的唇角,长满冻疮的手脚。

一件棉衣、一件毛衣、一床棉被褥也许只是你压在箱底的负担,但对于贫困的同胞们来说,却能为他们营造出冬日的暖阳。人行其善、物尽其用,长江社区在此发起温暖的冬衣捐助倡议,让不用的衣物可以继续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只需收拾一下你的衣柜,整理出衣柜里长年不会再穿,或者已经不合体的衣服,捐助给需要的人过冬衣物,给他们带去一份温暖和感动。

或许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消除他们的贫穷,或许我们现在捐出的一件衣服一条被子,也不足以让他们过上跟我们一样的生活,但是珍贵的爱心,一定能让接受捐赠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素不相识的人们送出的温暖与祝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从捐赠旧衣物做起,温暖那些在寒风中颤抖的身影!让我们一起,将这爱心的点滴汇成一条奔腾的河流,让这河流穿过冬的寒冷,到达那些被冰冷覆盖的心灵。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热情和爱心,让他们今年的冬天像春天一样美好!

冬衣募集项目倡议书

寒冬即至,北风呼啸。届时也许身处大城市的您和您的孩子,已经穿上崭新而而保暖的大衣,或和家人围坐火炉取暖,抑或在拥有暖气的室内享受天伦之乐、孩子们享受童年快乐。

可您是否了解过,在茫茫大山环抱的山区,有一群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却在瑟瑟寒风中不住颤抖。他们所急需的,只是一套能带给他们温暖的冬衣!有了这些温暖的冬衣,他们就可以坚持正常学习、生活,享有生而平等的为人权利。

狮子会,国际最大的NGO组织,也是目前公益慈善事业的先锋,以正己助人为己任,以We Serve为最高组织准则。此次狮子会的发起狮友们正是看到了很多贫困山区孩子缺乏冬衣过冬的严峻现状,特地联合其它公益组织,发起【1+衣】O2O冬衣募集项目,旨在触发和引领全社会的爱心力量,共同做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在此,我们倡议:让全社会携起手来,把您家中闲置的二手冬衣捐献出来,我们会设立不同的二手冬衣搜集点,广泛接收狮友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所捐赠的御寒衣物(新旧不限,干净整洁即可),为大山里的孩子们送去温暖!

上一篇国庆

下一篇索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