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本市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范文1

【关键词】资本市场结构失衡结构优化

一、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证券品种结构比例失调

资本市场的三大基本证券品种是公司债券、政府债券和股票。在美国,这三种证券所占市场份额分别是公司债券50%~60%,政府债券20%多,股票20%左右。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产品品种单一、产品结构相对简单,交易品种主要包括股票、国债和基金三种,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的交易规模小。我国虽建立了期货市场,但交易品种仅限于大豆、有色金属等商品期货,至今尚未推出利率、汇率、股指期货以及期权、货币互换、股权互换等在发达国家已广泛交易的衍生工具。交易品种的单一使我国证券市场缺乏应有的风险对冲机制。

2、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结构失衡

目前,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尚未形成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制衡和保障机制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由于自身的弱点而无法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主导市场的证券交易机构多为国有部门派生机构或由其改制而来的不规范的股份制机构,由于这些单位利益与约束的非对称性,从而无法形成真正的风险约束机制。市场缺乏需要规避风险的理性投资主体,造成市场主体与主导性群体的错位。市场投资主体结构的失衡使市场隐藏着潜伏的异常投机冲动的制度基础,导致了证券市场突出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

3、市场组织结构失衡

(1)资本市场形态结构的畸形。注重有形市场的建立而忽视无形市场的发展,使得所有资本交易都集中在有形市场。有形市场的单一发展造成了资本市场形态结构的畸形,从而不能满足社会对资本市场多层次的需求。任何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无形市场及场外市场都是资本市场的主体。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肩负着特殊的制度转型功能,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来推动传统产权制度的创新,变革公有制的传统实现形式。因此,如果囿于有形市场,就会阻碍资本市场的制度功能,影响经济转型的进程。

(2)资本市场级次结构混乱、层次不分。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混乱、错位,两个交易所都没有形成级次优势。到目前为止,资本交易被限定在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严格禁止,从而柜台市场得不到发展。这样一方面会造成大量改制的股份制企业,因股票无法交易既影响股票的流动性,也使企业的资本无法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由于所有企业都要通过两个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不可能的,在以额度分配与行政审批为基础的发行与上市连续进行的体制下,往往会出现应该上市的企业因额度、指标限制而不能上市,一些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却成了上市公司,导致上市企业良莠不齐,影响市场的发展。事实上,在我国没有交易所之前场外市场就已经存在,在证券交易所建立之后,场外市场仍是屡禁不止,不规范地存在,这说明场外市场的制度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开展场外交易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起交易所与场外柜台市场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布局,才能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样就会使那些已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而具备了上市条件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不符合上市条件的绝不能上市,只能在场外交易,当达到条件以后才能上市。

(3)市场分布结构不尽合理。目前我国内地两个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上海、深圳)均在东部地区,中西部缺乏市场布局,区域性市场又得不到发展,不适应中西部地区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加快中西部地区市场体系的建设,增加市场布局。同时,仅两个交易所不能满足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应根据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适当增加交易所数量,使各交易所之间形成不同的层次和级次结构,平衡市场分布结构。

二、资本市场结构优化的措施

1、建立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产品工具结构

中国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还比较单一,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机制、丰富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创新投融资产品。积极拓展债券市场,完善和规范发行程序,扩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积极发展期货、期权、远期等金融衍生工具,理顺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之间的关系,构筑起金融市场多个子市场之间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积极满足稳健型投资者的需求,发行长期国债、蓝筹股,满足风险喜好型投资者的需求,发行高风险的创业型公司股票、股票指数期货等。

2、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在不断完善投资主体结构继续发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机构投资者运作条件,并应积极扩展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补充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入市渠道,允许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参与组建设立证券投资基金,并规范发展QFII等境外机构投资力量,使机构投资者逐步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从而保持市场的稳健运行。同时,应尽快解决以证券公司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的融资问题,积极引导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规范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实行机构投资者的股权多样化,进一步完善机构投资者的治理结构,提高其投资管理水平。

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交易体系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既是中国经济发展、产业成长的实际需要,也有利于扩展资本市场本身的广度和深度。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建立一元化的主板市场(全国性集中交易市场)。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是我国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的主要市场,是满足成熟大中型企业的融资需要,对上市公司规模、赢利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但上交所与深交所之间在功能定位、上市规则和交易程序上几乎完全一样,从而产生了在我国两个功能与规模几乎相同的主板市场并存的现象。从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来看,可以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基础,将深圳主板并入上海,形成真正的全国性集中交易市场,以适应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2)逐步推进建设创业板市场(高成长企业市场)。类似于美国的那斯达克市场和英国的全国性二板市场AIM,定位是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型企业服务,特别是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的便利,以促进科技产业的扩张与发展。从我国资本市场的需求和决策层面的情况看,中小企业板市场是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借鉴和汲取海外创业板市场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我国创业板市场建设。深交所可朝着这一模式分步发展:首先,将发审委已通过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小盘股在深交所集中上市(已经实施);其次,研究降低上市的门槛,对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可不要求现实业绩,主要看是否具有高成长性、是否有活跃的业务活动记录;最后,待时机成熟,把中小板块分立出来,成立二板市场,也就是创业板市场。

(3)积极构建区域易市场(三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区域性资本市场具有分散交易又相对集中管理的区域性特征,主要面向地方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为其提供融资的便利,满足不能在全国易所上市企业的流通要求,同时三板市场可以发挥退市板的功能,为主板和二板市场提供退市通道。场外交易市场主要是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中小企业服务。在推出三板市场、完善场外交易市场后,应对三大板块给予合理的定位并建立相互衔接的协作机制,即使三板市场的入市条件最宽松。如果企业经过入市培育,条件满足二板市场的上市要求,可转入二板市场,再进一步转入主板市场;反过来,如果企业经营不佳,就会逐级退市,由此形成三板市场、二板市场和主板市场有效结合的递进式、梯度型、无缝隙的市场体系,以顺利实现退市和转市机制,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功能互补、结构均衡、协调发展的资本市场交易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赵振全、蒋瑛琨等:我国证券市场结构分析及优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6).

[2]焦方义:论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与效率[J].经济学动态,2003(1).

[3]王国刚: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3).

资本市场范文2

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启动了我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资本市场应运而生。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规模不断壮大,制度不断完善,经营机构和投资者不断成熟,逐步成长为一个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方面与国际普遍公认原则基本相符的资本市场。

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在自身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强,发挥功效的范围和程度日益提高,但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遗留问题、制度性缺陷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在过去的一年中,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证券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在股权分置改革的最终完成、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资金流动性过剩成为拉动2006-2007年牛市行情的“三驾马车”,上证综指于2007年10月16日创下6124.04点的历史新高后便步入颓势。2007年10月26日上证综指第一次跌破5500点,虽很快于2007年11月1日反弹至6005.13点,但随即又踏上新一轮跌途。2007年11月28日跌至4778.73点,2008年4月22日跌至2990.79点后因印花税率调低引发政策性反弹,但回升至5月6日的 3786.02点便草草终结。此后,股市再无像样的反弹,9月16日更是创下1974.39点的近期新低。奥运行情上涨预期梦破灭重创了投资者的信心,也折射出证券市场设计功能的基本丧失。

由于建立初期的整体环境和市场本身制度设计上的局限,客观上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一是我国资本市场赋有为国有企业解困的使命,这种状况造成了证券市场发展先于非证券化资本市场发展、股票市场发展快于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交易所场内交易发展先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只有现货市场没有证券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商品市场等一系列资本市场结构的不合理现象;二是当前上市公司的结构无法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影响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三是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交易机制、登记结算的法规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有待完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四是资本市场上散户投资者较多,机构投资者相对占比较少,导致投资者结构不均衡;五是现有证券公司的整体规模偏小,盈利模式同质,行业高度分散,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综合竞争力较弱;六是法律、诚信环境有待完善,监管有效性和执法效率有待提高。

资本市场范文3

一、规模经营观念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独立审计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海一个角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审计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尽管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尚未形成规模较大的全国性会计师事务所,这样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也难以通过人员培训,以提高审计技术方法、审计责任、审计风险等方面的研究从而提高执业水平、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另外,只有大型事务所才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提供全面的服务,发挥集团事务所各方面的优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客户和社会的信任而不断增加业务量,以提高盈利水平;在美、日、德等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上市公司审计业务都是由极少数几家巨型会计师事务所控制,而我国以1999年年报审计为例,10家上市公司客户最多的会计师事务所所占审计市场的份额总共也只有31,8%。可以看出。树立规模经营观念势不可挡。

二、多元化服务观念

从会计审计业务到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管理、保险、税务咨询、管理业绩评价、业务流程分析、经营战略调整等,独立审计的业务几乎可以伸展到各个角落。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主要局限于审计业务,而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收人高达70%。相对而言,审计服务风险要比非审计服务风险高,无论是从增加收入还是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看,都必须大力发展非审计服务业务,以扩大原有市场生俘空间。

随着资本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历史性财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价值增值效果日相对降低,财务报表审计又面对,业务量增长缓慢和巨大诉讼风险的庇力,因而独立审计应逐步转型,形成似独立性和专业性为基础的四种业务,即财务报表审计、鉴证型业务、保证业务以及专业咨询业务。

三、国际化观念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跨国企业纷纷涌现,企业经济往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国界,国际资本市场逐步形成。经济关系的国际化,使独立审计逐步走出国界,为了使审计报告和被鉴证的会计报表能取得各有关国家社会公众的储任,客观上要求协调独立审计标准和实务。除了独立审计准则的国际化外,审计市场也门趋国际化。一方面,允许外国会计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各国国内事务所也应积极走出阀门近年来,英美等国的大型会计公司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积极拓展业务,而且其在海外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在国内经营增长速度,当前,我国事务所的业务领域狭窄,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注册会计师,与国际会计公司竞争,开拓国际生存空间。

四、风险经营观念

资本市场范文4

与国外强大的广告业相比,中国的广告市场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规模小、专业水平低、采用不正当手段争夺市场、受到资本严重制约……中国广告市场的种种弊端,造成广告行业整体抗击力不强,缺乏国际化竞争。在国际跨国传播集团进入行业竞争的新挑战下,中国广告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势单力薄的广告企业将直接面临市场优胜劣汰的危机,而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广告企业纷纷寻找资本的庇护,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001年底,总部设在广州、由广东白马广告公司与美国全球最大户外广告公司ClearChannel合资组成的现时内地最大的户外广告公司――白马户外媒体(简称白马户外)。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HK0100),以高出30倍的市盈率招股集资,其公开招股为5.89港元,共发行1.47亿股,集资额约8.6亿港元,保荐人高盛亚洲。核心资产便是所谓的“风神榜-Adshel媒体网络”,即遍布国内29个重点城市的4800多个公共汽车候车亭、拥有12000个公共汽车候车亭广告灯箱,号称目前中国最大的候车亭广告网络。庞大的载体网络,占国内广告16%份额、增长率高达24%的户外广告市场,以及加入WTO之后的中国媒体市场。这些一时令人眩目的“卖点”为“白马媒体”公开招股赢来了超过15倍的认购。据悉,白马户外上市集资所得大部分投入扩充在内地的候车亭灯箱广告网络,在已占80%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每年营业额将以30%的速度增长。

除了白马户外,两家业务在内地的户外广告公司――媒体世纪集团(HK8160)和媒体伯乐集团(HK8072)分别在1月24日和31日同期在香港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户外广告三剑客在香港上演了一场“资本帽子戏法”,令业内特别是投资人士开始关注中国内地庞大的户外广告市场,而资本浪潮的到来与本土广告企业遭遇资本市场冲击的现状更是让人深思。

白马户外坎坷的资本道路

回顾白马户外的发展历程,其成功登陆香港主板并非风光表面,而是市场残酷竞争所求,企业发展战略之需。1986年,白马广告公司成立,并在90年代初成为中国4A广告公司的先锋,拥有浪奇、浪潮电脑、太阳神、重庆奥妮、维维豆奶、深圳华侨城、中国联通、红塔集团等300多家知名企业及著名品牌的成功案例。1995年,白马锁定户外广告业务市场,集中火力投资巴士候车亭灯箱、高速公路两侧“擎天柱”广告牌等,建立起“风神榜”、“擎天榜”、“风盛榜”等一系列品牌,在短短的两年内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18个城市的户外广告媒体网络。白马初涉户外广告时,不久即感到资本的力不从心,在借助欧洲第二大户外媒体公司――英国的MoreGroun集团(MoreGroun集团后被市值高达5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户外广告集团美国的ClearChannel收购)的强大外援下,白马将“风神榜”一推到底,建成中国目前最大的户外广告网络,营业额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

在中国户外广告市场上,资本的力量更是不容忽视,只有讲求经济规模,获取大量资金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操胜券。白马虽说有强大的后盾助其攻城掠池,但还是受到了另一强大资本TOM的阻击。白马急于上市筹资,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竞争对手TOM.com的步步紧逼。不久前,TOM在白马老巢广州一口气收购了许多候车亭,白马曾与之展开短兵相接的争夺战,但由于白马还未上市,资金没有TOM多,最后只得拱手相让。资本的桎梏使白马眼睁睁地看着TOM一年之内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户外媒体公司。

通过熟练地操作资本市场,原来对户外媒体业务并无多少经验的TOM获得了内地7家户外媒体市场公司(北京炎黄时代广告公司、广州腾龙集团、河南天明广告、山东齐鲁国际广告、青岛春雨广告、昆明风驰明星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美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控制权,也得以进入了包括候车亭广告在内的容量达50亿元之巨的户外媒体广告市场,户外媒体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四川、云南和河南7省市。尤其是TOM在广州大举收购了众多候车亭,对白马的市场构成了巨大冲击。

对于对手的进攻,白马有意还击,但在背靠庞大资本市场的TOM面前,白马多少显得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之前白马已与全球最大的户外广告公司、年营业额达80亿美元的ClearChannel合资。

通过熟练地操作资本市场,原来对户外媒体业务并无多少经验的TOM获得了内地7家户外媒体市场公司的控制权,也得以进入了包括候车亭广告在内的容量达50亿元之巨的户外媒体广告市场,户外媒体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四川、云南和河南7省市。尤其是TOM在广州大举收购了众多候车亭,对白马的市场构成了巨大冲击。

于是,上市成为白马急切盼望的事情。久经挫折,白马户外媒体终于以30倍的罕见高市盈率登陆香港主板,筹到了8亿多资金,拉开了酝酿已久的收购反击战。

资本的力量使广告企业坚不可摧

白马户外借助资本市场强力阻击竞争对手,资本的力量让人看到暂处劣势的广告企业经过资本的整合,也可以变得坚不可摧:媒体世纪集团和媒体伯乐集团成功登陆香港主板和创业板后,立即表现出对资本分配的强烈愿望,及由此对企业发展前景做出种种美好的憧憬。一时间,资本市场仿佛成了广告企业脱离无序、恶性竞争而稳健、茁壮发展的强心剂,也不顾现时企业发展是否所需,便迫不及待地对资本市场投去贪婪的目光。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白马户外与资本市场第一次亲密接触后,许多内地广告企业步其后尘,进攻香港创业板市场。

资本的力量无须多言,但其真正魅力究竟何在,竟使广告企业趋之若骛?

1、庞大的广告市场需要资本加剧竞争

借鉴国外的经验,户外广告业一般只存活5―6家专业的大型公司,其中的3家将控制7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现今中国的户外广告市场却生存着上万家户外广告公司,在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下,弱者最终会被并购甚至淘汰出局。

1989年―2000年,中国大陆广告支出由20亿元人民币增至395亿元,增长率高达34.6%,远远高于同期美国和欧洲的1.2%和3.8%,中国大陆拥有庞大的广告市场,但目前上市公司却仅有寥寥几家,。相比之下,截止到2001年10月25日,美国共有50多家广告企业上市,平均市盈率57倍,总市值为327亿美元,广告企业资本力量对比之悬殊不言而喻。作为资本密集行业的广告行业,非常讲求经济规模运营。借鉴国外的经验,户外广告业一般只存活5―6家专业的大型公司,其中的3家将控制7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现今中国的户外广告市场却生存着上万家户外广告公司,在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下,弱者最终会被并购甚至淘汰出局。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广告资本大举进入不可避免,国际广告业发展已成规模,如对资本长袖善舞的WPP集团,麾下聚集了智威汤逊广告公司、奥美集团等国际知名广告公司,无论是专业化水平,还是人才素质、资本实力、传媒质量、产业化经营,都比中国发展快了一大截,而中国的广告公司大多数规模小,竞争力低,而且并不具备融资渠道优势,在还没有完全集团化、国际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时就要面临市场重新洗牌,面临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残酷竞争。在这一空前挑战的市场背景下,中国广告业多方寻求资金渠道,增强市场抗击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势在必行。

2、发展的广告企业需要资本强力支持

资本的力量对于广告企业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媒介购买公司比其他类型的广告公司,更加迫切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上市后,会有更好的资金渠道帮助广告企业筹集资金,对于广告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及留住人才有很大的帮助。未来广告业要生存发展,最佳途径在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运用资本运营等手段来进行资本积累,实现加速扩张。这个扩张,可以是在专业领域内做精、做强、做大,也可以借此为跳板,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减少企业的发展风险,例如广州一些知名的广告公司就涉足餐饮、文化产业、服装业等其他非本业领域。

广告企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仅凭借个体的力量,企业是没有能力将自身的资源进行创新组合,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寻求外部的力量即上市融资,借助社会资本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风险。据悉,媒体伯乐上市后估计可集资3.03亿港元,其中4000万港元用作拓展现有广告媒体网络及发展新广告媒体,如购物广场数码显示器广告系统;2.12亿港元用作获取在中国的地铁及轻铁系统新媒体使用权;700万港元用作在深圳及成都成立合营企业,将从事广告业务及在上海成立合营企业从事广告制作;3500万港元作为银行已抵押存款,以解除最终控股公司所存置的已抵押存款;900万港元作为营运资金。一场上市的“革命”才刚刚开始,媒体伯乐的发展前景已是一片光明,再次印证资本市场的神奇魔力。

3、挑剔的广告客户需要资本作合作后盾

白马户外、媒体伯乐、媒体世纪三家公司出现齐上市的现象及将带动其他公司上市的趋势,实际上是开始了另一种竞争,即如何吸引投资者。如果两家公司在广告界知名度差不多,经营业务也相近,但其中一家上市,知名度马上会提升。作为慎重的广告客户来说,他们也就更乐意与之合作,将业务交付给他们认为更有实力、更有信心的一家去。反之,一家广告企业因经营规模小而散,难以形成强势效应,自然也就难以吸引著名品牌和大客户。这也就是国际知名品牌大多选择实力强大的外资广告企业而非本土广告企业作为合作伙伴的根本原因。

此外,广告客户在广告企业进行资本扩张的过程中,也是受益匪浅的。比如TOM在实现跨媒体销售后,客户将享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套餐服务,即TOM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在为客户做户外广告的同时,还可以考虑市场需求为其搭配网络广告,给客户提供一个全国性的网络化服务,客户可以花很少的钱就可以覆盖很大的广告范围。

资本可载舟亦可覆舟

广告行业在国内目前的融资环境、融资渠道中难以得到现金的支持,在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广告公司都要靠有力的外资支持。白马户外上市的意义,已不能单纯的从数字方面衡量其价值,对于广告公司来说,可以从传统的内地企业变换成香港的上市公司;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广告公司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作坊,从自己摸爬滚打中上升到集团作战的台阶;从长远的角度看,广告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实现强强联合,良性整合中国广告业,从而不断拉近与国际广告业的距离。

国外大型广告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后,对于每一家广告企业来说,原有的广告客户关系将发生变化,传统的广告理念、操作规程和资本渠道将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中国的广告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广告市场规模经济程度有待提高,中国广告企业应学会审时度势,巧抓时机,通过自身资本重组和外部扩张的多种形式,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来吸纳在自己公司发展方向范围内的“潜力股”,特别是目前还比较廉价的资产,刺激其赢利。

资本市场范文5

正是有着这样积极的态度,翁氏三兄弟让浪莎在全国5000多家袜业中鹤立鸡群后,创造了义乌版本的品牌传奇,连续多年跻身“《新财富》500富人榜”,今年则以11.6亿元财富排名第342位。

20多年前,沿街叫卖是义乌人最主要的职业。1980年,翁荣弟三兄弟也投入到这古老而传统的“贩卖行业”,和许多义乌老乡一样开始走南闯北。

做了近10年袜子生意,他们发现,在国内,西装、女装、衬衫、裤子、领带等等都有了名牌,就袜子没有名牌,而袜子又是一种易耗品,市场需求量很大,于是就打定主意开一家袜厂。就这样,1995年10月,翁荣弟三兄弟创办了义乌浪莎针织有限公司。

创办企业伊始,翁荣弟就做出了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决策:要办就办最大的企业,要做就做最好的袜子,创立自己的知名品牌。在短短10年间,浪莎创造了业内的“十个第一”,夺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袜王”。

用常人的观点看,浪莎应该是“功成名就”了。但在去年,浪莎斥资2亿元,高调进军中国内衣市场,计划用3年时间再造一个中国“内衣大王”,吹响了“中国内衣第三次革命”的号角。而收购四川长江控股也就是为了融资的需要。

袜业大王通过借壳上市进入资本市场

9月1日,总部位于四川宜宾的四川长江包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137.SH下称*ST长控)公告,称四川省国资委授权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浙江浪莎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ST长控占总股本的57.11%的3467万股国家股,以7000万元转让给浪莎控股。一旦获批,浪莎控股将成为*ST长控的第一大股东。

浪莎控股成立于2005年4月,注册资本7000万元,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下属企业为浪莎内衣,浪莎控股持有该公司100%的股权。

浪莎集团董事会主席翁荣金对记者表示,收购*ST长控的目的是为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增强浪莎内衣的竞争实力,使得浪莎内衣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内衣制造销售企业。

从袜业到内衣,“脚踏两只船”的浪莎只是近来义乌袜企寻求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浪莎此次借壳上市绝非偶然。“我们五年前就已经有了上市打算。”翁荣金告诉记者,浪莎一直有意进入资本市场,以壮大发展自己。此前,浪莎希望通过自身进行IPO,但去年由于大规模股改,再融资与新股发行被叫停一年。而申请新股发行,一般也要等两至三年,这让浪莎将目光放在“借壳”上。

今年初,浪莎开始与*ST长控方面接触,半年后,股权转让协议正式签署。据浪莎控股方面介绍,此前浪莎与*ST长控所处的宜宾市都有很好的合作关系,而宜宾的丝丽雅集团是浪莎的上游公司。

为表示重组*ST长控的诚意,8月22日,浪莎集团与宜宾市政府签订协议,投资10亿元人民币在宜宾建设浪莎西部产业园,主要生产袜业和无缝内衣系列产品,年产值将达15亿元。这也成为宜宾市2006年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而浪莎也欲借西部产业园的建立开拓成都、重庆等西部城市市场。

产业转型

位于浙江义乌的浪莎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企业之一,年产30个大类近300个花色品种、两亿多双袜子,而“浪莎”也成为中国袜业第一品牌。

但5年后成功上市的浪莎,并没有将自己的袜业资产置入其中,而选择了刚刚起步的内衣业务。对此,翁荣金的解释是,袜子业务的“盘子”太大,在短时间内进入上市公司运作会有相当困难,7000万元的股权比例也远远不能容纳袜业资产。

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浪莎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迅速做大内衣产业,使其成为继袜业之后的另一个支柱产业。

在今年初的全国经销商大会上,浪莎开始高调进入内衣产业,而它选择的是比较高端的无缝内衣领域。今年2月,浪莎集团和日本伊藤忠公司以及以色列特夫兰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首期投资4000万美元,引进意大利无缝内衣机1000台,共建一个全世界最大、每年销售额高达10亿―12亿元的无缝内衣基地。

翁荣金介绍,集团希望利用“浪莎”全国性品牌这些绝佳的资源优势,将单一的袜业品牌进一步延伸、拓展,而第一步就是启动浪莎的内衣市场。

义乌纺织品行业协会一位人士认为,由于欧美国家对国内纺织品设立配额限制,属于低端纺织品的袜子首当其冲,使义乌袜业出口受到很大影响,目前2/3的产品转入内销渠道,利润微薄。因此袜企从去年开始都在寻求多元化发展之道。

进入无缝内衣领域也是义乌许多袜企的共识。义乌一家袜厂人士表示,因为无缝内衣还算是一个新兴行业,保持着一定的利润。

上述纺织协会人士告诉记者,袜企进入无缝内衣生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义乌袜业以前供应出口,机械都从德、日等国引进。由于针织机械有通用性,一条16台机器的袜子生产线有10台左右都可以用于生产内衣;二是因为相比于其他省份,义乌袜企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较为雄厚,进入高端的无缝内衣领域相对轻松。

同时,由于世界范围对无缝内衣需求较大,而国外也无专门生产企业,对无缝内衣出口几乎没有限制。在义乌常年驻扎的8000多个国外采购商也促进了无缝内衣的海外销售。目前,义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缝内衣生产基地,年产无缝针织服装8000多万套,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产品一半以上出口欧美等国。

不过,现在义乌的无缝内衣产业利润也并不高,仅为10%左右,且由于大规模的进入,竞争比较激烈。浪莎的进入,前景如何还难以预测。今年浪莎内衣销售收入预计为几千万,与袜业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浪莎的计划是,到2010年,在国内建立浪莎时尚生活体验馆专卖终端5000家,将浪莎内衣做成公司第二大品牌。此次进入资本市场,无疑为实现这个目标增加了资金实力。

借助此次上市,浪莎重新整合了袜业与内衣两大业务。此前内衣同袜业一道均在浪莎针织旗下。为配合此次上市和证监会的要求,浪莎于2006年7月注册资本6600万元的浪莎内衣,将此前的内衣业务划归其下,随浪莎控股进入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范文6

[关键词]交叉上市;海外营业收入占比;海外股权融资占比;产品市场;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3―0177―04

全球范围内公司跨境交叉上市的浪潮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这一现象与日俱增,尤其有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公司跨越国界,到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交叉上市。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WFE)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达598家,占交易所上市公司总数的20.72%,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为520家,占交易所上市公司总数的22.53%,跨境交叉上市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新现象,引起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密切关注。一、交叉上市概念界定及研究样本确定

就严格意义而言,交叉上市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交叉上市是指一家企业及其附属企业或关联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狭义的交叉上市是指同一主体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广义的交叉上市在实践中又可具体细分为母公司与子公司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或同一母公司下设两家子公司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如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00006)下属控股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489)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构成广义上的交叉上市行为。但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附属企业或关联企业的情况比较复杂,难以做出明确界定,因此本文所讨论的交叉上市仅限于狭义的交叉上市行为,即严格限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必须是同一个主体。

中国证券市场容量相对较小、流动性相对较差、投资者缺乏理性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部分企业远赴境外上市。截至2011年12月31日,境外上市的内地企业共计208家,其中香港联合交易所142家,纽约证券交易所72家,新加坡联合交易所10家,伦敦证券交易所5家。截至2011年12月31日,这208家企业中,已有72家同时在包括境内A股主板在内的多个证券市场挂牌上市,实现跨境交叉上市,其中有70家已返回A股主板市场,仅有两家尚未回归A股,分别为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1997年5月1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2000年5月5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而中国主要通信运营商之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则先后于纽约证券交易所(2001年11月14日)、香港联合交易所(2002年11月15日)和新加坡联合交易所(2010年10月22日)上市。由此可见,截至2011年12月31日,实现境内外交叉上市的中国企业应为70家,构成本研究的基础样本。

这70家交叉上市公司涉及制造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建筑业、信息技术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9个行业大类,集中于制造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采掘业,这四个行业均为典型的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行业,如图1所示。

从这70家企业中排除13个金融业样本,排除4个2010年及以后交叉上市的样本③,共得到53家企业。根据交叉上市的顺序,将其分为三组:先境外上市后赴境内A股上市的企业构成“由外及内”组,先境内A股上市后赴境外上市的企业构成“由内及外”组,于同一年同时在境内外市场上市的企业构成“同步上市”组。经初步统计,“同步上市组”包括14个样本,占比26.42%;“由内及外”组包括3个样本,占比5.66%;“由外及内”组包括36个样本,占比67.92%,即我国企业交叉上市的顺序主要是由外及内的。本文将基于这36个样本分析交叉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之前所面临的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分离之尴尬处境。

二、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分离:境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之前的现状

由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是潜在的产品市场消费者,Marco Pagano,Ailsa A.Roell and Josef Zechner(2002)认为产品市场准入与资本市场准入的影响是双向的,可以理解为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知名度能够转化为资本市场的知名度,反之亦然。这意味着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重合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使之能在两个市场游刃有余。为反映这种重合亦或分离,本文用海外营业收入占比和海外股权融资占比,分别衡量海外产品市场对于企业产品市场战略的重要性和海外资本市场对于企业资本市场战略的重要性,将海外营业收入占比定义为企业海外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海外股权融资占比定义为企业源于海外资本市场的权益资本占其全部权益资本的比重。本文并认为海外营业收入占比与海外股权融资占比趋于一致,则两个市场趋于重合;反之亦然。

(一)海外营业收入占比分析

首先,考察研究样本海外营业收入情况。35个研究样本⑤交叉上市前两年国内营业收入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国内营业收入及总营业收入均取经重述后的合并财务报表数据,根据公司历年H股年报或A股年报手动整理得到。北人印机等7家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时间早于1999年,鉴于1999年之前H股年报不可得,其海外营业收入根据1999年之后年报附注中相关说明予以追溯。以北人印机为例,于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可追溯该公司H股年报至2000年,其第76页指出“本集团主要之销售收入源自中国,源自境外之销售收入实为微小”,考虑到企业经营的路径依赖,据此推断2000年之前该公司全部营业收入均来自于国内。

由上表可知,这35家公司交叉上市前2年国内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值高达90.57%,其中有24家公司100%的营业收入源于国内,占比68.7%;交叉上市前1年国内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值高达90.17%,其中有22家公司100%的营业收入源自国内,占比62.86%。上述分析足以证明,35个研究样本在回归A股市场交叉上市之前,其产品市场基本上在国内,海外营业收入占比微乎其微。

(二)海外股权融资占比分析

其次,考察研究样本海外融资情况。鉴于新加坡联合交易所1994年之前交易数据不可得,排除研究样本中于新加坡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中新药业(600329),得到以香港为主要境外融资市场的35个样本。它们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时间跨越1993年至2006年,以IPO方式从香港资本市场主板募集资金合计高达157,676,545,461元人民币,占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股份募集资金总额的年均比重为6.44%,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从公司资本构成的角度来看,截至上述样本回归A股市场以前,其全部流通股本均为境外上市外资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平均达到33.17%。其中境外上市外资股占比最高的为海信科龙(52.11%),最低的为中国石油(11.79%)。

三、结论及研究展望

上一篇广东高考作文

下一篇汽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