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感染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感染管理范文1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特制定责任书,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内容并遵照执行。
1.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2.科室应建立医院感染责任制,明确每个医务工作者包括卫生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3.医务人员应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
4.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的每项操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执行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
5.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巾一带一用一灭菌。
6.工作人员必须在检查和治疗每一个病人前后,均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及时更换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7.病室保持通风、整洁,地面、桌面每日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
8.诊疗床、换药床应每日进行消毒,床单每天更换,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9.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遵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10.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主动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11.发现病人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以上条例望科室认真遵守,如有违反,发生医院感染后果将由科室及相关责任人自行承担,并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相关制度和考核条例进行处罚。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
城区医院感染管理科:科主任:
护士长:
日期:
医院感染管理奖惩制度一、奖励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真,各项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完成下列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的给予奖励(奖励金额50~500元,具体奖励方法见详细方案)。
1、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医院感染病例24小时之内报院感科,无漏报。
2、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依从性≥95%,正确洗手率≥95%。
3、配合院感科进行每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患率<10﹪。外科清洁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率<0.5﹪。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研究本科室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工作,有记录。每月对本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自查(内容: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院感病例漏报、医疗废物分类、环境卫生等),有记录。
5、监控医师每周检查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情况;监测护士每周检查各种感染管理登记本,
要求登记和监测项目齐全、合格、有效。
6、医疗废物管理按医院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措施》执行,符合要求。
二、罚则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出现下列问题,作为质控考核扣分依据,根据医院相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扣款50~500元,具体奖励方法见详细方案。)
1、医院感染病例每漏报1例扣个人奖金50元。
2、按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出现多重耐药菌不报告或不采取相应措施的;使用抗菌药物前不留标本送检。
3、感染管理小组不能发挥监、控、管作用:每周不做院感质控自查、每月不进行院感内容知识学习、每季不开会讨论总结本科室院感管理问题的。(查记录)
4、未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洗手方法不正确的。
5、 医疗废物分类不清、利器盒复用或对利器不采取防损伤措施以及因此造成保洁员利器损伤的。
6、病区卫生差(监管不到位)。
7、医生进行外科换药时不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感染管理范文2
【关键词】 护理管理;院内感染控制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4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44-01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院内或得的感染。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诊疗手段的多样化。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医疗界的广泛的关注。据国内外调查结果,显示30%-47%医院感染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以及护理管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贯穿于护理活动中。所以,护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而护理管理者成为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的这一系统工作的主力军。WHO提出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灭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护理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显示得尤为重要,是减少院内感染的关键。
1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1.1 护理工作中至医院感染的原因 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例:无菌物品被损过期,消毒器械的效果监测,使用消毒剂超有效期,含氯消毒不定时监测,医疗器械在使用中消毒措施不当,消毒灭菌质量缺乏规范性监测。护理人员缺乏相应知识,医护人员手消毒意识不强,感染管理学知识教育为得到普及。科护士长管理不强,治疗室空气、操作台、地面、空气细菌培养超标。治疗碗、止血带、无菌缸等消毒不严。病室环境污染,室内空气未进行消毒终末消毒不彻底等都科造成医学感染。
1.2 技术质量原因 质控检查按自己的标准进行检查,达不到检查标准的一致性。床护比例达不到规定要求,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医院感染几率相对增加。
2 做好组织管理
2.1 为加强医院感染工作,我院设立了医院感染科,由资深的护师担任,由护理部制定了消毒隔离评价标准,建立了护理质量管控小组,立期检查,随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规范各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其中消毒隔离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流行的基础。
2.3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护士长应及时了解国内外医院感染控制动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参加医院感染控制等护理管理培训班,应用目标管理,质量管理,带领科室护理人员规范相应操作技术使之标准化,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术等。对临床护士及卫生院,做好医院感染的培训教育,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3 医院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
3.1 有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消毒液的使用实践,有效浓度,为保证其消毒效果,应做到配置后,使用前、使用中均用专用指示卡测量,紫外线应定期监测并有记录。
3.2 治疗室、病室:空气、地面、桌椅的消毒符合要求,并定期监测,病室做到,一床一巾一桌一布。
3.3 加强一次性物品管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广泛用于临床的诊疗中,用量相当大,是各种医源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各护理科室严格按照医用垃圾处理办法执行,做到分类放置。毁形、浸泡、登记、专人保管、立时焚烧,降低医院感染率
3.4 治疗室整洁,区域符合规范物品定点、定位 例:拖把立点放置有标记,重视贮菌所(便器、水池、抹布、垃圾桶等)的清洁。
3.5 消毒灭菌 严格消毒灭菌观念,选择正确消毒方法和消毒剂,每位护士熟悉各类物品的消毒法、消毒液名称浓度及配制方法。无菌物品定位放置,无菌柜定期消毒,无菌物品标记。
感染管理范文3
【关键词】腹腔镜;感染;手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R46【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34-01
随着“微创”技术的悄然兴起,腹腔镜手术以创伤小、痛苦少和恢复快等优势,迅速得到广泛应用。
腹腔镜手术是在二维影像下的操作,需要通过气腹来暴露术野,具有一定的手术特殊性,由于手术切口小而深入,术中对手术器械依赖性较强,且多为通电或带有能量的特殊器械。因此,手术管理过程中,要求手术人员不仅要熟悉各手术器械性能,还要有极强的手术风险意识和感染管理经验;能够准确评估术中潜在的感染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手术预防。
1 潜在危险因素
1.1 环境因素 手术室内环境不洁、空气消毒不彻底、手术台次周转快、仪器来回搬动及人员走动频繁等,均可引起手术间内浮游菌的增加。
1.2无菌技术不严 ①术前洗手、消毒不彻底,术中器械冲洗不当、器械台管理不规范造成的二次污染。②各种病源菌沿管道的逆行感染,如:气腹管、吸引器连接管、灌注泵管道等。③手术标本从腹腔内取出过程中,导致伤口污染或标本组织残留现象。
1.3 工作人员术中的意外损伤。95%的手术人员存在被锐器损伤的危险,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常用的几种锐利手术器械:缝合针、手术刀片、注射器、布巾钳、电凝器械等[1]。
2 应对措施
2.1 加强环境管理,监测消毒效果。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相对固定手术间内腹腔镜设备的位置,减少人员频繁进出和器物挪动,避免尘埃飞扬。定期监测手术室空气、物表及无菌物品的消毒效果,准确评析监测结果,提出有效整改措施。
2.2 规范无菌操作,预防手术污染。
2.2.1保持无菌器械台清洁干燥、无污染[2],正确放置手术器械,做到洁污分开,对于较长的器械,一律采取横置的方法,防止器械污染。
2.2.2浸泡消毒的手术器械使用前要冲洗彻底,避免消毒液残留,严禁高台冲洗的动作,防止冲洗液溅湿无菌器械台。
2.2.3遵守腹腔镜仪器的操作流程,特别是在术中放气时,操作者应按关闭Trocar阀门断开进气连接管打开Trocar阀门放气的操作流程,可防止腹腔内气体逸出过程中,顺势将污染物带入进气管道内,避免再次气腹时造成气体污染。
2.2.4遵守无菌原则,加强吸引器连接管、灌注泵管道的手术管理,注意观察吸引器储液瓶内的液体量,防止因瓶内液面过高而引起液体倒流,造成逆行感染。
2.2.5自制乳胶标本袋的使用。取乳胶手套一只,沿拇指水平处用7号丝线扎紧、横断,在开口(腕端) 周缘连续缝合成荷包状,制成标本存放袋,折叠后送入腹腔,将结石或病灶放入袋内, 收紧荷包线, 并连同穿刺器旋转取出, 使标本袋口荷包端提出腹腔外, 松开标本袋口, 然后用卵圆钳或取石钳分次夹出病灶组织或结石,可避免切口污染。
2.3加强手术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3]。因此,做好手术人员的职业防护,也是防止手术感染的重要环节。
2.2.1加强手术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觉佩戴手术防护面罩和使用隔离鞋套,降低术中被污染物沾染的风险。
2.2.2纠正手术人员不正确的操作习惯,正确使用锐利器械,避免术中意外损伤,增加职业安全。
3 效果
明显加强了手术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手术感染管理的掌控能力。特别是在自制乳胶标本袋的应用中,把手术切口污染率降低了30%,在保护手术切口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4 小结
规范手术室环境管理、做好消毒效果监测是预防手术感染[4]的基础;严格无菌技术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5];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有效的手术预防是避免手术意外的根本。总之,建立完整的腹腔镜手术感染管理措施,不但可控制腹腔镜手术感染率[6],还可保护手术室工作人员和促进手术安全。
参考文献
[1] 严文英,王敬, 手术室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 [J].齐鲁护理杂2003,9(8):6
[2] 王芝芳,俞月琴,手术室取消持物钳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909
[3] 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00
[4] 杨艳芳,詹少玉,规范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 (4) :443~444
[5] 薛富善,袁凤华,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08
感染管理范文4
1.1组建起全面的医院感染方面的管理组织
通过不断完善控制院内感染的体制来增大医院感染的领导力量,这是前提。首先成立专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成委员会的成员可以是整个医院的科室,而负责人由医院的院长、护士长、科室主任等担任,其职责是主要针对医院感染的途径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果在院内突发了爆发性传染性疾病可以迅速进行调查研究和制定各项控制措施;然后成立医院内感染管理科,并且派遣专人管理,制定医院常规的感染管理制度、考评准则,并且进行调查和检查;最后医院下属科室应该设立科室感染控制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感染控制、检测工作,同时提高本科室的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专业知识和技术,通过建立系统、全面的医院感染控制、监测管理制度网络,可以让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和各项措施得到快速、有效的落实。建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具体细则:包括病房管理、治疗室、换药室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监测、抗生素应用管理等相应的细则。
1.2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提高其主动控制、监测医院感染的意识。
1.2.1医院感染专职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所涉及的预防可控制知识是多方面、多层次、跨学科的,因此要求专职人员具备丰富、全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有很强的沟通、协调各科室的管理能力。只有不断的学习、了解最新的知识,才能让医院感染系统得到更加全面的完善和医院感染的专职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1.2.2医院感染科室专职人员为各科室各种人员相应的培训计划
例如:管理层、兼职人员、医护人员、新入职的人员、实习人员等,尽量做到全面、全场、深层。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理念深入到医院每一位员工的深层理念中,以切断疾病在医护人员之间的传播途径。
1.2.3选派重点部门和科室的监控小组成员外出学习、参观,以学习更加先进的控制医院感染的经验,取长补短。
1.2.4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
及时让医院员工了解到国内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制度的最新动态是很重要的,而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其可以为各科室及时、有效的传递抗生素使用情况和微生物检测以及耐药的情况。可以转载一些国内重大院内感染新闻和最新动态,从中反馈各项数据和检查情况。
1.3定期或者不定内容的对员工进行医院感染的考核
针对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技术规范等来对医院各方面考核,包括医院各种硬软设施和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专业知识进行定时的考核或者不定时考核以及时发现医护人员关于医院感染上的理论知识问题,并且针对性的制定改善方案和制度。各科室每个季度应该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提交监控报告,并且向临床科室反馈最新的感染管理制度和方法。加强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对于整改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持续质量整改效果
通过以上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工作的开展,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预防意识明显提高,由一开始的抵触、不配合的情绪,转为最后主动接受培训、考核并且与医院感染工作小组共同商讨面对的问题和寻求解决办法。这一系列的持续质量改进的在医院感染上的运用,2014年对比2010年,医院感染的监控标本送检率从76.5%上升到89.4%,洗手依从性从原来的35%提升至76%,各科室的医院感染质量平均评分考核在持续性质量改进前的92.0分上升到97.6分。
3讨论
感染管理范文5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细节护理管理组,各400例;对照组年龄19~42岁,平均(34.38±5.26)岁,其中妇科46例,产科354例;细节护理管理组年龄18~42岁,平均(34.50±5.32)岁,其中妇科50例,产科3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即根据规章制度规范手术室常规操作技术及流程、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医院内感染控制培训,建立带班责任制度,各项手术室护理操作应严格执行登记签字制定,并做到责任到人。
1.2.1细节护理管理组
患者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
1.2.1.1定期组织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订培训及实施方案,完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消毒管理、一次性手术器械及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制度,对医源性感染可能产生各个环节进行干预,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已制定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多部门多层次讨论会,对发现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2.1.2制定手术室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量化考评制度
每月不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关操作完成情况进行理论测评。
1.2.1.3制定手术室消毒灭菌量化考评制度
严格监督手术室各项消毒灭菌制度执行情况,并在每次操作前后进行登记;每周进行手术室空气、手术器械、护理人员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检测1次以上,对于发现未按制度操作及菌落超标问题,积极查找问题所在并制定改进措施。
1.2.1.4制定手术室护理规范操作考评制度
术前洗手、摆放及尿道置管在内的侵袭性操作均由专人负责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1.5制定手术室器械细节管理制度
如专科手术器械专门建卡标记,并放置使用说明书,详细写明使用适应证、维护清洁注意事项等;严格进行围术期器械清理,交接班时由2人清点器械数量,并登记造册,对使用状态进行准确评价;此外,还需加强手术器械清洗保养细节管理,首先采用专业软毛刷进行2次及以上刷洗,其次刷洗1次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器械内腔隙,最后以柔软纱布擦干器械,并以酶类消毒液超声振荡连续清洗15min。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其中医院内感染数据均由院感科专人收集汇总确定;(2)采用本院自拟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程度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由患者或家属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中任一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及逻辑纠错软件选择EpiData3.04,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和细胞护理管理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14、1例,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0%、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感染控制效果对外科手术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也已成为手术室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用于手术室管理质量评价中。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手术室感染出现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器械、敷料、医护服装及其他医疗用品有无彻底消毒,手术室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及无菌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等;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引起手术室感染。近年来,随着患者手术室感染率的上升,为提高医院手术室服务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出现,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手术室作为承担手术及抢救工作重要场所,其护理工作质量关系到患者手术疗效及远期预后;同时因患者开放性创伤及术中医源性暴露等原因,手术室感染极易发生。目前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以手术室布局欠缺合理性、手术安排过于密集、无菌操作流程不规范、消毒灭菌方法错误及医疗用品二次感染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总体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接近30%,且护理人员在其中起到关键媒介作用,其中日常护理操作是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即常规护理操作及管理失误是导致医院内感染发生关键因素。细节护理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主要着眼点在于患者临床需要和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的目的。本院在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模式过程中,加强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操作素养考核,对于护理操作细节逐个分化,通过量化考核显著改善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对于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分项量化考核制度有助于日常手术室管理工作开展,在注意严格掌握护理法规掌握及规范自身操作的同时,还加强了护理人员间相互学习及与患者沟通能力。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积极树立护理人员细节管理思想,通过完善宣传和培训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手术室细节管理应用重要性,提高主观能动性;(2)建立质量管理监控网络,成立由主管副院长为组长的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自护理部、手术室护士长至以下各级护理人员实现分层管理,并在执行过程中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作为监控手段,真实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人员有针对性地制订解决方案。本次研究结果中,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0.25%)显著低于对照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在预防手术室医院内感染发生方面优势明显;细节护理管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等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细节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有助于改善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服务认可程度,可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4结语
感染管理范文6
关键词:护理管理;肿瘤;医院感染
当前在医疗服务中,医院感染问题时有发生,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所有医务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尽管无法完全杜绝医院感染的出现,但可以通过适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其发生概率[1]。在肿瘤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过程中,护理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使医疗安全得到保障,医院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2]。基于此,特选取本院收治142例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并总结护理管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142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71例。常规组男40例,女31例;年龄25~84岁,平均(50.2±4.3)岁;其中20例为胃癌,12例为宫颈癌,15例为结肠癌,14例为子宫内膜癌,10例为直肠癌。研究组男38例,女33例;年龄26~83岁,平均(50.1±4.4)岁;其中21例为胃癌,13例为宫颈癌,15例为结肠癌,13例为子宫内膜癌,9例为直肠癌。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行强化护理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形成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
护理管理体系的形成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其形成是以各个科室的特点为依据,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重点在于对关键点的控制,对护理管理程序不断细化,形成病室管理体系。将病室的消毒和清洁程序落实,强化医院废弃物处理工作和感染隔离管理,同时形成质量考评细则,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如果发现异常问题,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要求限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工作。
1.2.2加强培训
形成科学、合理的岗前培训体系。对于新进人员,应以相关培训体系为标准进行培训,在岗前各项业务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学习结束之后,考核培训效果,合格之后才能上岗,保证每位护理人员都具备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对于在岗人员,应定期组织学习无菌操作及消毒技术等程序,同时检查其对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的了解程度,使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认识不断增加,深刻认识到医院感染所带来的危害,对潜在的医院感染给予足够重视并做好预防工作。同时了解并掌握无菌操作程序的关键点,强化专业技术的培训,帮助护理人员彻底理解消毒工作的重要作用,使其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执行。
1.2.3强化病室管理
形成完善的病室管理体系,重点强调消毒管理和卫生管理,要求及时清理医疗垃圾,病室需定期清扫和彻底消毒,避免滋生细菌。
1.2.4管理好一次性医疗设备
合理使用一次性医疗设备,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治疗效果得到保证,又可以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要求全程监控一次性医疗设备的采购、发放、销毁等一系列工作,设置专人进行管理。在一次性医疗设备的选购上,应选择三证均齐全的设备,每批设备都需经过临床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销毁工作应以相关规定为依据进行无害化处理。
1.2.5强化临床护理和观察
对医疗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避免医疗设备的非合理化工作以及患者病情的加重。对导管通畅性进行检查,保证其顺利引流;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做好口腔护理和压疮护理,同时做好排痰护理,避免出现坠积性肺炎。
1.3观察指标
(1)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2)利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该调查表采用百分制,分为3个等级:十分满意(评分>80分)、满意(评分60~8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3)通过护理规范、护理效率、人文关怀、医德医风方面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4)对两组细菌培养合格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71例患者中,1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常规组71例患者中,7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9%。研究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8%,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5.9%,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9,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细菌培养合格率比较
研究组各部位细菌培养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