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口相声剧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口相声剧本范文1
知府管知县,一个府管着几个县。都是具,可具跟县不一样,地土有厚有薄,有肥有瘦。打比方说吧,离天津不几步有这么几个县,人人都知道,叫:“金宝坻,银武清,不如宁河一五更。”怎么讲呢?宝坻县管一千二百多村子,是个金缺,这个知县进项大啦,“金宝坻”!“银武清”哪?武清县是个银缺,武清县管下是八百八十八个半村,要是一个好年月、好收成,多大的进项啊!这俩知县怎么样?“不如宁河一五更”!就五更天一早儿,宁河县知县的进项就超过武清县、宝坻县。怎么?宁河县芦台出盐,就这一点儿就成。这是肥缺呀!在这儿做上三年,他不是吃得顺嘴流油吗?肥实呀!这几县全属北京顺天府管。顺天府管着五州十九县,全一样吗?也有苦有甜。京南有个保定县,后来改名叫新津县,这个县管十八个村子,这点儿进项连人家的零儿还不够哪。这个县的进项小点儿,这就是知府生钱的道儿。知府不用去搂,叫知县搂去,给他往嘴里抹蜜!宁河县不是进项大吗?你要是不运动知府,他把你调动走。这位知府透出信儿来,要把新津县知县调宁河去,把宁河县知县调新津来,那宁河县知县受得了吗?到这时候,他就得给知府送礼,运动知府。可不敢送钱,一送钱落个贪赃,让御史知道了,全参下来啦。怎么办哪?知府一年办两回事就得啦,办俩生日——他一个,他太太一个。到办生日啦,凡是他的属员都到府衙门班房那儿去打听:
“大人快办生日啦?”
“啊。”
“哪天?”
“啊,哪天哪天。”
“大人想让我送点儿什么礼?”
“那我哪儿知道哇!你爱送什么送什么呀!”
“大人高寿啦?”
“五十六哇。”
五十六,送点儿什么合适呢?得想想。一想啊,五十六岁属鼠的。嗯,上金店给打个金耗子。金子是一寸见方十六两啊!这金耗子一尺二长,光一根尾巴一根金条不够;俩眼睛两块钻石,五克拉一个。拿这个金耗子往寿堂上一摆,知县得在旁边儿盯着,好让知府看见他。这知府到时候得上寿堂转悠转悠,理着小胡子,看看各样的礼物,一眼瞧见这金耗子啦,理着胡子,要拿手掂掂。要是他一拿拿起来啦,那是分量轻,就是一层皮,就搁那儿啦!这一拿没拿动,看了看下款儿,再看知县在旁边站着哪,回手一拍这知县的肩膀儿:
“太好啦,太好啦,这个真可心,这个真可心!”
这就是告诉那知县:“你放心吧,你那儿做着吧,我绝不调你。”
又说:
“这手工太巧啦!”
“手工巧”干吗呀,他说的是分量真大呀!
单口相声剧本范文2
“金口”、“清口”是同门
说到“玫瑰金口”,必定会让人联想到周立波。对此,演出方的态度似乎也没有刻意回避,更大方地表示,“玫瑰金口”总体上借鉴了周立波“海派清口”的形式。
演出一开始,胡晴云就在四个“打桩模子”的陪同下登场,开口的第一段,作为周立波以前的同学兼搭档,胡晴云也毫不客气拿周立波说事儿。接下来又对关栋天、孙徐春这些“名男人”也逐一评头论足了一番。而作为本次表演的主题,胡晴云也从女人看男人,侃到爱情、婚姻等桩桩件件,涉及了众多“男人这点事”。
一人挑大梁,对胡晴云来说可谓一项新的尝试,对此她从外形到表演都做了认真的设计。整个舞台表演也充分发挥了胡晴云说、唱、戏剧表演上的优点,展现了她各方面的实力。此外,胡晴云并没有采用周立波演出中“明晃晃”的提词架,相比之下在演出完整度、流畅度、舞台感方面似乎更胜一筹。不过,戏剧表演是情感的代入体验,脱口秀更是一种要让观众“以为真实,而非事实”的演出,因此特别需要舞台魅力是表演者和观众的情感互动。但是,“玫瑰金口”的表导演方面,都还欠缺这类演出中应该具有的与台下观众的互动性及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因此距离脱口秀尚有差异,不少观众甚至觉得像一出独脚戏。
靠此“口”吃香上海滩
早在周立波提出“海派清口”时,就有人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这种几乎没有舞台背景、任何道具,靠一个人在台上滔滔不绝说和模仿来逗乐观众,其实类似形式早已有之。西方有Stand-up comedy,引入香港成为“栋笃笑”,在中国北方有单口相声,台湾岛上则结合“相声+戏剧表演”称之为“相声剧”。追溯上海舞台的历史,最早的滑稽戏就有讲社会民生的单人独脚戏,演员演出也往往是幕表制,内容也多留“活口”。
而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这种类型演出的表演者,基本上是滑稽戏演员出身,除了胡晴云这次的“玫瑰金口”,如今上海舞台上表演这种“一个人,一张嘴,一台戏”的形式,之前有周立波,蔡嘎亮,近来又加入了舒悦,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民间“票友”加入。
一张“口”仍缺含金量
单口相声剧本范文3
2009年4月17日晚,一个完全陌生的华人面孔出现在美国“莱特曼秀”(号称美国深夜节目收视之冠的秀)上,他气质安静,身材不高,表情略显呆板,动作拘谨,戴着眼镜,一张口就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符合所有美国人对赴美中国移民的刻板印象。然后,他貌似怯怯地挥挥手,张口一句:“大家好,我是爱尔兰人。”全场哄堂大笑。这一句开门红,让美国观众一下子接受了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国人。
不到6分钟的演出,黄西不露声色地一个包袱接一个包袱地抖,全场笑声、掌声不绝于耳,气氛异常热烈,让见怪不怪的莱特曼也忍不住在演出结束后走上前台和黄西一再握手,当着摄像机和观众再三向其表示祝贺。从那以后,黄西的演出邀约不断,连续上了“艾伦秀”“音乐颁奖典礼”“美国记者年会”等许多知名节目和活动。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黄西成了倾倒全美的喜剧明星。
1994年,黄西来到美国莱斯大学攻读生化博士学位,开始近身体验美式幽默,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他尝试着写作并发表了一些笑话,把留学生都普遍经历却很少对主流社会表达的可笑的、可悲的、可叹的故事用幽默的、自嘲的、讽刺的、发人深省的方式传递出来。
2000年,黄西在麻州剑桥市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找到了工作,从事癌症研究。业余时间里,黄西开始追求一个很有吸引力又很遥远的梦——成为一名喜剧演员。“学术界从来都不缺中国人,但喜剧界还没有来自中国第一代移民的声音。”这已成为黄西的名言。他先是参加了一个“笑话写作培训班”,接触到了波城的喜剧圈。然后他收集笑料,不辍创作,终于在2002年得到了一个在俱乐部登台的机会。在第一次表演的5分钟里,他很紧张,语速极快,加上严重的口音,让台下的观众不知所云。然而经过努力改进,他终于在2003年闯进了波士顿国际喜剧节的决赛。
在美国,每晚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各个俱乐部、酒吧、剧场里讲笑话,但能持续三五年的却很少,黄西也有过挫折和低谷,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慢慢地他以独特的风格获得了观众的肯定和欢迎,在大波士顿地区站稳了脚跟。从事喜剧演出3年后,也就是2005年,黄西终于等来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
那一年,“莱特曼秀”的星探Eddie Brill观看了黄西的演出,认为他是可造之才,于是让黄西给他寄了一些个人资料和演出录像,之后却杳无音信。又是一个3年,黄西还坚持在演出台上,为观众说着自己作为一个移民、丈夫、父亲的趣事和发现。Brill于2008年再次出现,这一次他认为黄西上“莱特曼秀”的时机已然成熟。在Brill的指导下,黄西把精选出来的几个笑话进行了排序,使之更有节奏感和可看性。于是,便有了2009年4月17日黄西在“莱特曼秀”上的一鸣惊人、笑倒众生。
2010年,黄西在全美喜剧节比赛上获得了冠军。那天比赛结束,黄西冒着漫天风雪开车回家,一路上回想着自己走过来的路。“这件事情挺有趣的,我来自万里以外的中国,在美国中心的一个城市赢了全美相声比赛,而这个城市几乎看不到亚洲人。”而今,标着黄西名字的照片已经陈列在这座城市的一个博物馆里。
独一无二的黄氏幽默
黄西式的幽默没有手舞足蹈的大幅动作、没有直眉瞪眼的夸张表情,没有道具,可以说没有任何形式,黄氏幽默的精髓在于内容。亚裔移民的真实奋斗、心路历程以及所面对的困境和歧视,是不为主流社会所熟知或关注的。而现在,这些永远存在却得不到重视的点点滴滴通过黄西的挖掘、收集、整理和创作,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吸引了美国人的眼球,更激发了他们想了解的兴趣。“我曾经开着一辆贴了很多贴纸、撕都撕不下来的二手车。其中一张写的是:‘如果你不会说英语,滚回家!’我两年以后才知道写的是什么意思。”这个黄西的经典段子让老美笑得东倒西歪。
在口才方面,黄西带着东北口音的“彩色英语”显然不能和操着一口纯正美式口语的艺人相比。黄西笑称,在美国用他的蹩脚英语来讲脱口秀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而黄西坚信,口音虽难改,自信最重要。确实如此,口音并没有给黄西的表演减分,反而是“塞翁失马”。黄西单口相声的独特之处还在于,段子简短,且观众要在他讲完一句话后的一两秒钟才会发笑,这种“黄西style”蕴涵着巧妙的逻辑思维,需要观众稍稍琢磨方能领会,这也是黄西笑话的品位所在。
问题少年变形记
2011年,黄西的自传《黄瓜的黄,西瓜的西》问世。看黄西的自传,你很难把他和中国科学院硕士、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生化博士联系到一起。“小学的时候,我偷喝父亲的酒,喝完了晕晕乎乎的,在学校迷瞪了一整天。老师告诉我爸爸:‘你儿子特别笨,动作慢得很。’但我爸从来不这样说我,他总对我说:‘你其实很聪明的,如果下工夫的话一定能赶上。”直到黄西上了大学以后,他父亲才告诉他,高考前老师预计黄西上不了大学,黄西爸爸就瞒着黄西在板石铁矿偷偷给他找了一份工作,具体任务就是用铁铲把煤送进锅炉。高二那年,黄西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有一个对黄西关怀备至的老师做了他的班主任。“我一开始还是旷课,后来杨老师让我‘罚站’,平时觉得没什么,但这次面对的是一直对我很好的杨老师,我很内疚。”黄西在书中这样写到。他开始奋发图强,上课的次数也多了,年级排名直线上升。“从前一直吊儿郎当的,但从那时候起,我就想以后成为一个科学教授。”黄西的确是个天才,一年后他考入了吉林大学,毕业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科院。据说当时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专门到他的宿舍去,就是想看看这个考全国第一的人长什么样。
追寻心灵深处的声音
单口相声剧本范文4
剧本之外,范伟与大哥生活的点点滴滴,一点儿也不逊色于感人至深的剧中情景!
长兄如父,托举弟弟成名人
范伟1962年出生于辽宁沈阳,上面有一个大哥、一个姐姐。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时候,照顾范伟的担子就落在哥哥身上。大哥范明比范伟长4岁,很怜爱范伟,好吃的好穿的都让着他。
范伟酷爱吃红烧肉,每当妈妈做了红烧肉时,如果只有四块,哥哥姐姐每人一块,剩下的两块全归范伟,有时哥哥干脆把自己的一块也让给弟弟。一次,范伟把哥哥让给他的一块肉吃完后发现哥哥的嘴在不停地动,很馋的样子,他这才知道,其实哥哥也很想吃肉啊。以后,当哥哥再送肉给他时,他已经知道克制自己的欲望,让哥哥吃一些,可哥哥却不答应,非得看着弟弟吃完才会放心地离开。
那时家里很少有吃肉的机会,哥哥总是想办法卖点东西换钱给弟弟弄些吃的,他们不敢直接买肉,便去弄一些炸酱,把肉埋在里边拿回家让一家人一起吃。为了让弟弟多吃一些肉,哥哥悄悄告诉范伟如何在炸酱里找肉――先用筷子探,发现哪里硬硬的就是有肉,范伟偷着乐――这种办法有点像探地雷。范伟用哥哥教他的独特的方法居然真的找到肉吃,他感觉哥哥是世界上最好的哥哥。
大哥总把父母交给范伟的家务活揽到自己手中,让范伟安心学习。多年来,大哥都始终如一地保护着范伟。
在大哥的关爱下,范伟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中学时代。读高中时,他的成绩非常优秀,家人都希望范伟能考个名牌大学光宗耀祖,可范伟却偏偏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知道后,强烈反对并要他死了这条心。范伟不敢顶撞父亲,但又不舍得放下心中的爱好,只好向大哥倾诉苦衷。
经过商量,哥俩决定设法改变父亲的初衷。于是,范伟在课余时间,就跑到曲艺团里偷师学艺,渐渐地出类拔萃起来。
一次,大哥悄悄告诉父亲范伟在剧场里演出了,他自己编的一段单口相声居然博得阵阵掌声。父亲不相信,大哥便领着他去剧场看,果然是真的。当父亲看到那么多的人向一个孩子热烈鼓掌时,父亲感受到了震撼。
回家后,在大哥的鼓励下,范伟向父母展示了一番他的才艺。范伟的母亲一下子被他的表演吸引了,觉得范伟是块搞表演的料,破天荒地站到范伟这边劝说其父亲支持他学表演。
范伟的父亲虽然脾气不好,却酷爱写作,时不时写一些相声段子,苦于无人表演。大哥便对父亲说只要让范伟学表演,说不定将来他写的相声段子就能由范伟表演出来。父亲最后动了心,同意了范伟学表演。
让一家人没想到的是,范伟学艺比在学校学习还认真,他常常吃饭时都不停地念着绕口令和一些表演段子。一年后的1980年3月,18岁的范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铁岭市文工团。可以说,没有大哥的支持,范伟就无法踏入艺术圈。
此时,范伟的大哥已经参加工作,他放心不下年幼的弟弟一个人在外面学艺,每个月都要提着大包小包去铁岭市文工团看望范伟。一年后,由于范伟的出色表演,他被沈阳曲艺团看中,将他调回沈阳。范伟回到身边,大哥探望就更频繁了。范伟对大哥也很信任,碰到什么烦恼,都会向大哥倾诉,而范明总是以他的幽默和大度帮弟弟化解掉一切忧愁。在大哥的影响下,范伟的性格也变得非常开朗幽默。
范伟将他和大哥平日生活中的趣事加以升华,创作并表演了相声《无事生非》、《自食其果》、《“英雄”的启示》、《五几年》、《要账》等,先后荣获辽宁省相声比赛奖,《要账》后来还获得首届中国相声节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
大哥不仅成了范伟避风的港湾,更成了范伟创作的源泉。1990年,当赵本山在春晚上的出色表演赢得阵阵掌声时,大哥满怀期待地对范伟说:“我们家范伟什么时候也能上央视的春节晚会呢……”大哥的这句话深深刺激了范伟,对大哥的恩情无以为报的他发誓要让大哥的心愿得到满足。他苦练表演,并不断寻求突破,以提高自己的技艺。
1995年,范伟与赵本山合作的小品《牛大叔提干》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演出。范伟是第一次上春节晚会,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大哥远在沈阳,他怕弟弟着急,特意给范伟写信让他不要急,有家人的支持,有赵本山的搭档,他一定能成功的。
凭借《牛大叔提干》,范伟在全国一炮打响,从此,他的“范式”幽默被全国观众熟悉,范伟也开始红遍中国。
绑架幸福。大哥内心很孤单
然而,范伟的事业刚刚步入正轨,母亲却突然去世。范伟在母亲的坟上哭得死去活来,并对大哥表示今后就留在沈阳,守在父亲和大哥的身边,不再外出发展了。大哥安慰范伟:“家里有我在,你就放心走向全国吧。只要你幸福了,我们全家就都幸福了。”大哥的承诺,让范伟很是欣慰,迈向全国的步伐也变得轻松多了。
200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范伟参演的小品《卖拐》荣获“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一等奖。为了让事业有更好的发展。范伟决定带着妻儿到北京。之后,范伟又与赵本山合作演出很多小品,一年比一年火。
然而。随着范伟在全国越来越火,他感觉到和远在沈阳的大哥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淡。他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回家问大哥和父亲的生活怎么样,可大哥除了家里很好让他放心等客套话外,就是沉默。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昔日亲密无间的兄弟俩变得陌生了呢?
多年没有回家的范伟决定抽空回去探亲,并顺便祭拜母亲。然而,当范伟刚回沈阳,还没到家,招待他的亲友就告诉范伟,他大哥几年前就下岗了,靠领取低保生活。但他怕范伟知道后担心,一直不让亲友们将实情告诉范伟。
听到这个消息,范伟落泪了,他心如刀割――多么憨厚的大哥啊。范伟立即到银行为大哥办了一个存折,往上面存了一大笔钱。一回家,范伟就埋怨大哥不将家里的困境告诉他,他将东西塞给大哥,说生活上再也不用节俭,怎么花都行。大哥收下他买的东西,一再摇头:“买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钱啊?”哥哥一直不愿意给范伟添麻烦,对此范伟很清楚。
沈阳之行后,范伟把父亲接到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2005年春节后,父亲住不惯又回去了。范伟与大哥商量后,让人给父亲找了一个老伴儿,孤单多年的父亲有了伴儿,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看到父亲重拾幸福,大哥也开心了许多。
远在北京的范伟有了蒸蒸日上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惟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在老家的大哥。大哥的孩子已经长大出外闯荡,下岗在家的大哥生活幸福吗?大哥成了范伟最操心的事情,最后,范伟和妻子商量,决定把大哥接到北京来和他们一起生活。
经范伟的再三邀请,大哥终于答应来北京看看。2005年8月,范伟为迎接大哥的到来,将一个月的活动全推
了,这个月他的任务就是陪大哥。
然而,大哥却受不了范伟这么多的“恩惠”。范伟领着大哥去大饭店点菜,他会尽量点一些高档菜让从来没进过大酒店的大哥吃好。可是大哥一看到昂贵的菜就连连摇头,表示太贵,只让范伟点10多块钱的菜。范伟知道大哥舍不得花钱,对大哥说:“你让我点这么便宜的菜,周围的人会怎么说呢?我的脸往哪搁啊?”大哥却说:“我不管你是不是什么明星,在我眼里你就是我弟弟,你就得节俭过日子,不要以为你现在出名了就可以大手大脚l如果不节俭,大哥花你的钱会心疼……”
范伟望着大哥,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心里一阵阵难过,忍不住边吃边流泪:憨厚的大哥啊,不管生活条件是好是坏,你对弟弟的爱始终如一,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衰减。
大哥对于喧嚣的大都市生活非常不适应,一向开朗的大哥忽然变得很拘谨,即使看到家人也不敢多说话,总是别人问他什么他简单地答一句,不问他,他就不说话。
由于范伟家的门都装饰成一种款式,大哥经常走错门,有一次他不小心误入范伟和妻子的卧室,在里面睡了一觉。当范伟儿子走进来告诉他睡错房子时,他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后来,他让侄子给自己的门做一个标记,以防以后走错。
在幸福环境的包围下,大哥的话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开心。他多次提出要回沈阳老家,他适应不了北京的生活。范伟觉得哥哥在老家生活得太艰难,他一心想让哥哥开心,可是哥哥偏偏享受不了都市生活,范伟非常着急,想换一种方式让哥哥过上美好的日子。他又想出一个办法,让大哥去学开车,等他学会时,送一辆奔驰给他开。
范明学了三个月。拿到了驾照。范伟把车钥匙交到了大哥手中,告诉大哥,想去哪就去哪,不要担心什么,即使撞坏了也可以再买。可是,由于对北京地理不熟,哥哥不太敢上路。有一次,当他独自开车到长安街时,发现那里是单行道,很多地方不允许拐弯,他开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出口,很着急。不知如何是好,他就一直开到了城外,大冬天却急得全身冒汗。回到家,范明就向弟弟范伟诉起苦来,感觉自己在北京开车还不如坐车坦然。
其实,不管做什么,大哥在北京一点也感觉不到快乐,大哥越来越不适应都市生活,不断提出要回老家。范伟原本想让大哥享受幸福的想法落空了,他原想绑架幸福,却适得其反,只好将大哥送回老家。
拍戏报恩,展现老大的幸福
大哥走后,范伟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开心,觉得自己在北京生活得这么好,大哥却享受不上,内疚而自责。他想起小时候大哥对他的细心关照,总觉得大哥应该在他身边,让他给哥哥回馈一些慰藉和关爱。范伟每次拍戏回家,看到大哥住的房子空空的,就有种落寞,他想如果大哥在那儿跟他说说话多好啊。
而大哥回到沈阳,经常打电话来告诉范伟他过得挺好,还是老家的生活让他习惯些,叫范伟不要为他担心。
在小品舞台上寻求突破时,范伟还多方发展。接连参演的几部电视、电影收视率都非常高。此时,范伟拼命三郎的劲头又上来了,他发誓要向赵本山学习,在电视电影上站稳脚跟。
2006年10月,范伟在内蒙古拍戏时,为了角色真实,他驾驶一辆三轮车拍戏,在经过一个山沟时,因把握不稳,连人带车翻进山沟里,造成胸椎骨折,伤势严重。这时,工作人员准备将他抬起来送到医院。疼痛中的范伟突然想到大哥曾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一般胸椎骨折的人不能随便抬,必须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处理,否则操作不当,就会终身瘫痪。他连忙制止了工作人员,要他们叫救护车。后来的事实证明,范伟的选择非常明智。胸椎骨折严重的范伟后来竟奇迹般恢复了健康,再次踏上艺术的舞台。
范伟生病期间,大哥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为他排遣郁闷,帮他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养病期间,范伟突然萌生灵感――何不以大哥为原型写一个剧本,大哥的故事肯定能感动不少人。而且,这么多年来,范伟一直在寻找报答大哥的方法,把大哥的形象搬上荧屏,不就是最好的报恩方式么!
范伟说做就做,他开始找人写剧本,身体恢复后,他又开始找投资。然而,投资还没有找到,却等来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安葬完父亲,范伟拍戏的愿望更加迫切了。他发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将大哥的故事搬上荧屏。
在多次碰壁之后。范伟终于找到了公司投资,江苏天地纵横影视公司的导演李路对这个剧本非常看好,决定投资开拍。
2009年,范伟为大哥专门定做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在北京开拍。在剧中,范伟将大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他的“范式”幽默表现出来。为了让角色真实,他不用替身,甚至在寒冷的冬天跳进冰冷刺骨的水里拍戏,许多参加拍戏的演员都被范伟感动了!
单口相声剧本范文5
剧本之外,范伟与大哥生活的点点滴滴,一点儿也不逊色于感人至深的剧中情景!
长兄如父,托举弟弟成名人
范伟1962年出生于辽宁沈阳,上面有一个大哥一个姐姐,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时候,照顾范伟的担子就落在哥哥身上。大哥范明比范伟长4岁,很怜爱范伟,好吃的好穿的都让着他。
范伟酷爱吃红烧肉,每当妈妈做了红烧肉时,如果只有4块,哥哥姐姐每人一块,然后把剩下的两块全让给范伟吃,有时哥哥干脆把自己的一块也让给弟弟。一次,范伟把哥哥让给他的一块肉吃完后发现哥哥的嘴在不停地动,很馋的样子,他这才知道,其实哥哥也很想吃肉,他也是小孩子啊。以后,当哥哥再送肉给他时,他已经知道克制自己的欲望,让哥哥多吃一些,可哥哥却不答应,非得看着弟弟吃完才会放心地离开。
那时家里很少有吃肉的机会,哥哥总是想办法卖点东西换些钱给弟弟弄些吃的,他们不敢直接买肉,便去弄一些炸酱,把肉埋在里边拿回家让一家人一起吃。为了让弟弟多吃一些肉,哥哥悄悄告诉范伟如何在炸酱里找肉――先用筷子探,发现哪里硬硬的就是有肉,范伟偷偷乐这种办法有点像探地雷。范伟用哥哥教他的独特的方法居然真的找到肉吃,他感觉哥哥是世界上最好的哥哥,他与哥哥亲密无间。
大哥总把父母交给范伟的家务活揽到自己手中,让范伟安心学习。多年来,大哥都始终如一地保护着范伟。
在大哥的关爱下,范伟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中学时代。读高中时,他的成绩非常优秀,家人都希望范伟能考个名牌大学光宗耀祖,可范伟却偏偏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知道后,强烈反对并要他死了这条心。范伟不敢顶撞父亲,但又不舍得放下心中的爱好,只好向大哥倾诉苦衷。
经过商量,哥俩决定设法改变父亲的初衷。于是,范伟在课余时间,就跑到曲艺团里偷师学艺,淅渐出类拔萃。
一次,大哥悄悄告诉父亲范伟在剧场里演出了,他自己编的一段单口相声居然博得阵阵掌声。父亲不相信,大哥便领着他去剧场看,果然是真的。当父亲看到那么多的人向一个孩子热烈鼓掌时,父亲感到震撼。
回家后,在大哥的鼓励下,范伟向父母展示了一番他的才艺。范伟的母亲一下子被他的表演吸引了,觉得范伟是块搞表演的料,破天荒地站到范伟这边劝说其父亲支持他学表演。
范伟的父亲虽然脾气不好,却酷爱写作,时不时写一些相声段子,苦于无人表演。大哥便对父亲说只要让范伟学表演,说不定将来他写的相声段子范伟还能表演出来。父亲最后动了心,同意了范伟学表演。
让一家人没想到的是,范伟学艺比在学校学习还认真,他常常吃饭时都不停念着绕口令和一些表演基本功。一年后的1980年3月,18岁的范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铁岭市文工团。可以说,没有大哥的支持,范伟就无法踏入艺术圈。
此时,范伟的大哥已经参加工作,他放心不下年幼的弟弟一个人在外面学艺,每个月都要提着大包小包去铁岭市文工团看望范伟。一年后,由于范伟的出色表演,他又被沈阳曲艺团看中,将他调回沈阳。范伟回到身边,大哥探望就更频繁了,他碰到什么烦恼,都会向大哥倾诉,而范明总是以他的幽默和大度帮弟弟化解掉一切忧愁,在大哥的影响下,范伟的性格也变得非常开朗幽默。
范伟对他和大哥平日生活中的趣事加以升华,创作并表演的相声《无事生非》、《自食其果》、《“英雄”的启示》、《五几年》、《要账》等先后荣获辽宁省相声比赛奖,《要账》后来还获得首届中国相声节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
大哥不仅成了范伟避风的港湾,更成了范伟创作的源泉,他在沈阳文艺界渐渐有了名气。1990年,当赵本山在春晚上的出色表演赢得阵阵掌声时,大哥满怀期待地对范伟说:“我们家范伟什么时候也能上央视的春节晚会呢……”大哥的这句话深深刺激了范伟,对大哥的恩情无以为报的他发誓要让大哥的心愿得到满足。他苦练表演,并不断寻求突破提高自己的技艺。
1995年,范伟与赵本山合作的小品《牛大叔提干》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演出。范伟是第一次上春节晚会,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大哥远在沈阳,他怕弟弟着急,特意给范伟写信让他不要急,有家人的支持,有赵本山的搭档,他一定能成功的。
凭借《牛大叔提干》,范伟在全国一炮打响,从此,他的“范式”幽默被全国观众熟悉,范伟也开始红遍中国。
绑架幸福,大哥内心很孤单
然而,范伟的事业刚刚步入正轨,母亲却突然去世。范伟在母亲的坟上哭得死去活来,并对大哥表示今后就留在沈阳,守在父亲和大哥的身边,不再外出发展了。大哥安慰范伟:“家里有我在,你就放心走向全国吧。只有你幸福了,我们全家就都幸福了。”大哥的承诺,让范伟很是欣慰,迈向全国的步伐也变得轻松多了。
200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范伟参演的小品《卖拐》荣获“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一等奖。为了让事业有更好的发展,范伟决定带着妻儿到北京。之后,范伟又与赵本山合作演出很多小品,一年比一年火。
然而,随着范伟在全国越来越火,他却感觉到和远在沈阳的大哥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他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回家问大哥和父亲的生活怎么样,可大哥除了家里很好让他放心等客套话外,就是沉默。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昔日亲密无间的兄弟俩变得陌生了呢?
多年没有回家的范伟决定抽空回去探亲,并顺便祭拜母亲。然而,当范伟刚回沈阳,还没到家,招待他的亲友就告诉范伟,他大哥几年前就下岗了,靠领取低保生活。但他怕范伟知道后担心,一直不让亲灰们将实情告诉范伟。
听到这个消息,范伟落泪了,他的心如刀割,多么憨厚的大哥啊。范伟立即到银行为大哥办了一个存折,往上面存了一大笔钱。一回家,范伟就埋怨大哥不将家里的困境告诉他,他将东西塞给大哥,说生活上再也不用节俭,怎么花都行。大哥收下他买的东西,一再摇头:“买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钱啊?”从哥哥的表情里范伟看出哥哥觉得弟弟花了那么多钱,一定觉得可惜。哥哥一直不愿意给范伟添麻烦,这个范伟很清楚。
沈阳之行后,范伟把父亲接到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2005年春节后,父亲住不惯北京回去了。范伟与大哥商量后,让人给父亲找了一个老伴儿,孤单多年的父亲有了伴儿,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看到父亲重拾幸福,大哥也开心了许多。
然而远在北京的范伟虽然有了蒸蒸日上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在老家的大哥。大哥的孩子已经长大出外闯荡,下岗在家的大哥生活幸福吗?大哥成了范伟最操心的事情,最后,范伟和妻子商量,决定把大哥接到北京来和他们一起生活。
经范伟的再三邀请,大哥终于答应来北京看看。2005年8月,范伟为迎接大哥的到来,将一个月的活动全推了,这个月他的任务就是陪大哥。
然而,大哥却受不了范伟这么多的“恩惠”。范伟领着大哥去大饭店点菜,他会尽量点一些高档菜让从来没进过大酒店的大哥吃好。可是大哥一看到昂贵的菜就连连摇头,表示太贵,只让范伟点10多块钱的菜。范伟知道大哥舍不得花钱,对大哥说:“你让我点这么便宜的菜,周围的人会怎么说呢,范伟给大哥点10多块钱的菜?我的脸往哪搁啊?”大哥却说:“我不管你是不是什么明星,在我眼里你就是我弟弟,你就得节俭过日子,不要以为你现在出名了就可以大手大脚!如果不节俭,大哥花你的钱会心疼……”
范伟望着大哥,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心里一阵阵难过,憨厚的大哥啊,不管他的生活条件是好是坏,他对弟弟的爱是始终如一,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衰减。范伟边吃边忍不住流泪。大哥对于喧嚣的大都市生活非常不适应,一向开朗的大哥忽然变得很拘谨,即使看到家人都不敢多说话,总是别人问他什么他简单地答一句,不问他,他就不说话,看起来有些像是外省来京的远房亲戚。
由于范伟家的门都装饰成一种款式,大哥经常走错门,有一次他不小心误入范伟和妻子的卧室,在里面睡了一觉,当范伟儿子走进来告诉他睡错房子时,他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后来,他让侄子给自己的门做一个标记,以防以后走错。
在幸福环境的包围下,大哥的话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开心。他多次提出要回沈阳老家,他适应不了北京的生活。范伟觉得哥哥在老家生活得太艰难,他一心想让哥哥开心,可是哥哥偏偏享受不了都市生活,他非常着急,想换一种方式让哥哥过上美好的日子。他又想出一个办法,他让大哥去学开车,等他学会时,送一辆奔驰给他开。
范明学了三个月,拿到了驾照。范伟把车钥匙交到了大哥手中,他告诉大哥,想去哪就去哪,不要担心什么,即使撞坏了可以再买。可是,由于对北京地理不熟,哥哥不太敢上路。有一次,当他独自开车到长安街时,发现那里是单行道,很多地方不允许拐弯,他开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出口,很着急,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他就一直开到了城外,大冬天却急得全身冒汗。回到家,哥哥就对范伟讲自己在北京开车还不如坐车坦然。
其实,不管做什么,大哥在北京的生活一直是这样的心态,他一点也感觉不到快乐,大哥越来越不适应都市生活,不断提出要回老家。范伟原本想让大哥享受幸福的想法落空了,
他原想绑架幸福,却适得其反,只好将大哥送回老家。
大哥走后,范伟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开心,觉得自己在北京生活得这么好,大哥却享受不上,内疚而自责。他想起小时候大哥对他的细心关照,总觉得大哥应该在他身边,让他给哥哥回馈一些慰藉和关爱。范伟每次拍戏回家,看到大哥住的房子空空的,就有种落寞,他想如果大哥在那儿跟他说说话多好啊。
而大哥回到沈阳,经常打电话来告诉范伟他过得挺好,还是老家的生活让他习惯些,让范伟不要为他担心。
拍戏报恩,展现老大的幸福
在小品舞台上寻求突破时,范伟还多方发展,接连参演的几部电视、电影收视率都非常高。此时,范伟拼命三郎的劲头又上来了,他发誓要向赵本山学习,在电视电影上站稳脚跟。
2006年10月,范伟在内蒙古拍戏时,为了角色真实,他驾驶一辆三轮车拍戏,在经过一个山沟时,因把握不稳,连人带车翻进山沟里,造成胸椎骨折,伤势严重。这时,工作人员准备将他抬起来送到医院,疼痛中的范伟突然想到大哥曾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一般胸椎骨折的人不能随便抬,必须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处理,否则操作不当,就会终身截瘫。他连忙制止了工怍人员,要他们叫救护车。后来的事实证明,范伟的选择非常明智。范伟感觉,冥冥中,大哥在暗中保佑他。胸椎骨折严重的范伟后来竞奇迹般恢复了健康,再次踏上艺术的舞台。
范伟生病期间,大哥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为他排遣郁闷,帮他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养病期间,范伟突然萌生灵感,何不以大哥为原型写一个剧本,大哥的故事肯定能感动不少人。而且,这么多年来,范伟一直在寻找报答大哥的方法,把大哥的形象搬上荧屏,不就是最好的报恩方式么!
范伟说做就做,他开始找人写剧本,身体恢复后,他又开始找投资。然而,投资还没有找到,却等来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安葬完父亲,范伟拍戏的愿望更加迫切了。他发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将大哥的故事搬上荧屏。
在多次碰壁之后,范伟终于找到了公司投资,江苏天地纵横影视公司的导演李路对这个剧本非常看好,决定投资开拍。
2009年,范伟为大哥专门定做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在北京开拍。在剧中,范伟将大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他的“范式”幽默表现出来,累得脸都浮肿了。为了让角色真实,他不用替身,甚至在寒冷的冬天跳进冰冷刺骨的水里拍戏,许多参加拍戏的演员都被范伟感动了!
单口相声剧本范文6
在这里,文化是重要的财富之源,“明天的经济”已然在今天创造出丰裕的物质财富:
傩雕、古法造纸、鸟笼、马尾绣、侗族大歌……在它们生长的土地上,都绽放出了令人欣慰的文化力。它们不再作为单纯的研究对象而存在,而已成为经济进步的新现象:
漫步在安顺周官的街巷,密集的“傩雕工作室”、“傩雕艺术基地”、“傩雕厂”显示着这个村庄的不同寻常。推门而入,红脸的关公、英武的岳飞,色彩艳丽浓烈,表情夸张怪诞,令人顿生穿越之感――2013年,整个周官村傩雕产值达到2000余万元。傩雕曾经只是傩戏的辅助工具,是跳傩戏必有的道具。而面具雕刻却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获得文化的独立,脱离对傩戏的依附成长为一个专门的文化艺术门类,对活跃地方经济、促进乡村文化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三都中和村、板告村、杨柳村,马尾绣收入成为绣娘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马尾绣产业对于村庄经济贡献率普遍达到35%以上。
在丹寨卡拉,一个不到600人的村庄,除了在外打工的十来人,剩余的村民在2013年里创造了650万元的产值――仅编制鸟笼一项。
在从江小黄,文化与经济走向了融合:2013年,靠侗歌展演全村收入1620余万元。今天的侗族大歌,并不游离于经济之外,歌唱这一心灵的精神的事业,也是物质的生产的事业,文化资源与文化经济合二为一。
在以造纸闻名的丹寨石桥,我们同样感受到: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正在成为石桥经济发展的“助跳板”,文化与经济合龙催生了新的文化经济共同体。
傩雕、古法造纸、侗族大歌、马尾绣、鸟笼,均向我们展示:在文化已经萌生了经济自觉的地方,文化生产参与社会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具有现实的力量。文化与经济不是天敌,它们应当而且也必须成为伙伴。文化不再意味着资金的消耗,文化本身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
事实上,文化与经济的会师,既破解了文化的经济贫困,也消除了经济的文化贫困。在以小康建设为目标的时代平台上,如何开发文化的经济价值、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这不仅是文化建设也是经济建设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艺术与技术融合
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经济的村庄,有一个共同的现象――生产工艺、工具和手段的改进,使得生产规模与生产力获得了大发展,为精神产品转为文化商品提供了技术条件。
在著名的“银匠村”控拜,制作一个纯手工的蝴蝶吊坠,技艺纯熟的银匠也要耗时3天,如果用机器模具,一个小时便能打出几十个。看起来略显粗糙的手工蝴蝶吊坠售价300元,而光滑细致的模具蝴蝶吊坠售价80元。在这里,精品与大路货并存,既满足了高端需要,又迎合了普通消费,个性化生产与规模化生产互为补充。
在南派鸟笼发源地之一的卡拉村,鸟笼生产大户杨福生夫妇借助台式钻床,大大提高了打孔速度,一天能生产出12只鸟笼,和没有现代器械帮助的日子相比,生产率提高了6倍,那时“一天做到黑,只能做出两只鸟笼”。
2013年,周官傩雕大户秦发忠的公司销售额超过200万元,近80%销售额在省外,销售渠道主要依靠网络:在网上谈好订单,通过支付宝下定金,生产完成后拍照网络传送给对方验收,合格后再划拨余款。另一个大户胡科伟使用数控机床批量生产简单的傩面具,虽然价格比不上手工作品,却大大满足了旅游小商品市场的需要。
在“中国马尾绣之乡”的中和村,一副马尾绣背带,要耗时1年才能绣毕,售价几万元。但是用马尾绣做装饰的民族服装和女士提包,却可以用机器批量生产,生意很是红火。
傩雕、银饰、马尾绣,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它们植根于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和依存在特定的美感形式中,关联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情感、价值,有着独特的审美品格与美学属性。它们在文化的经济走向中,既以消费者为核心不断地推陈出新、适应时代的审美需要,又坚持民族文化内涵,守护民族文化个性。在这里,文化产品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以浓郁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 论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与此同时,知识的传递、科技的提升、信息网络的推动,使得传统一家一户、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生产逐渐通过村民联合、对外交流和贸易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这在卡拉、石桥、周官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和扩大规模化经营,这三个村庄都采用了合作社、公司加农户等现代组织方式,以优化资源,保障收入。
文化自觉与政策引导合力
文化自觉中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与自我创建,关乎着文化的未来:
石桥造纸专业户王兴武这两年一直琢磨一件事:怎么追赶日本的皮纸?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修复古籍用纸分别从日本和贵州石桥订购,日本皮纸更柔软,价格是石桥皮纸的10倍。为此,王兴武专门去日本考察过。“我要超过他们!”王兴武发愿。
周官傩雕大户秦发忠计划投入280万元建造的博物馆年底即将竣工,总面积1160平方米,有演武场、艺术馆等功能。建成后将是贵州第一家以屯堡文化和傩文化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目前他已将傩雕工艺制作成了数据库,将地戏剧本整理存档,“把祖宗留下的遗产整理出来留给后人”,被秦发忠当作一辈子的事业。
将蜡染与马尾绣“混搭”,创制一张“中国名片”,是三都水族自治县金凤凰马尾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学正在攻克的课题。
――文化自觉与让一批熟悉民族文化、掌握文化传承、懂得经营管理的民间文化人才在市场中淘沙见金,成为文化经济的领军人物。
如何在政策层面推动文化保护和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日本、韩国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日本于1950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给予传承人和传承群体相当高的社会地位,除了国家资助,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也会给予扶持。以2004年为例,当年国家对无形文化财的特别援助金额,个体项目是2.16亿日元,团体项目1.26亿日元。2001年11月30日,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并于同年12月7曰公布实施,基本法为谋求能乐、歌舞伎、单口相声等古典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及大力支援传统艺能的表演提供了法律保障。
韩国于1998年制定“文化立国”战略, 2001年,韩国政府在原有的文化产业局基础之上增设文化产业振兴院。韩国政府授予全国最杰出的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有者”称号,国家给予他们用于公演、展示会等各种活动以及用于研究、扩展技能、艺能的全部经费,同时政府还提供每人每月 100 万韩元的生活补助并提供一系列医疗保障制度,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使得其商业价值剧增,从而也带给当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经济回报,带动经济发展。
贵州一直在致力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育民、惠民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通过推荐、评审、考察,省文化厅分别于2012年、2014年公布了两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囊括了茅台酒酿制技艺、苗族服饰、玉屏箫笛制作、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牙舟陶器烧制技艺等28种民族文化技艺,以更好地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省文化厅非遗处透露,《2014―2020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正在制定中。
在周官、在卡拉,在中和、在石桥,在控拜、在小黄,田野上的人们不止追求耕种与温饱,他们需要更坚实的精神生活与更富裕的物质生活,用以安慰自己的生命,并使它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