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范文1
1.导师制的提出背景和具体实施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因素对学校教育的冲击越来越大。随着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子女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增多,家庭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注程度减弱,或者是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都会使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为了体现素质教育中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核心地位的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我校本着“学生个个受关爱”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导师制。
导师制是由学生与教师(导师)通过双向选择,在学生自选导师的基础上,每位导师有针对性地选定6名左右的学生与他们结成对子。通过聊天、谈心的方式和学生加以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导师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其中,利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采取个案辅导、团体辅导等方式,并负责监督其实施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为了保证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1)导师要在确立受导关系的一周内熟悉受导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学生品德、学业水平、身体素质、家庭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现状,并填写好《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的学生基本情况栏目。
(2)一周内要与受导学生进行第一次谈话,按导师工作原则与受导学生确立受导关系,并做好受导记录。
(3)确立受导关系后每周导师与学生至少进行一次谈话,了解学生本周的成长情况,解决受导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有必要可以做谈话记录,也可以不做记录。
(4)每次模块考试后,导师必须与受导学生进行谈心,总结一个模块学习以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变化等内容填写受导记录。
(5)每学期在学期中与学期末,导师要写出自己的导师工作总结,反思与总结学生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每学期进行两次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问卷调查,在调查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导师在授导过程中的责任心、知识认知层面、谈话设计以及自己在思想、生活、心理、学业方面的收获等各个层次进行评价;学校依据学生成长导师制记录本记录情况进行打分,结合学生自选导师情况汇总和学生对导师评价情况对教师在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价,结果纳入年终百分考核中。
通过实行导师制,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对学生的管理与辅导中。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以正确、合乎实际的方法指导;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地交流,可以让学生与老师心灵距离更近,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师生关系更融洽,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
2.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师生之间选择的针对性不够突出。有的学生可能文科不够好,却分给了理科老师受导。有的老师可能业务能力突出但不太善于做思想工作,对以谈话形式进行的导师制就感觉不能得心应手。
(2)教师对导师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应付检查,往往是集中找学生谈一谈话,走一下过场,或者检查的时候将《学生成长记录》匆忙地填一填。《学生成长记录》要求有谈话内容和学生感受,学生为了配合老师也只能根据老师记录的谈话内容编造出一些感受,这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将学生牵扯到造假活动中,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3)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被要求选导师,被要求分配给某一位导师,被导师找谈话,学生出现问题并不能主动找导师沟通,导师的谈话内容一般也只是围绕着学习方面,其他方面很少涉及,这样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在评价方面,目前采用对受导学生问卷调查和依据《学生成长记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两种方式进行。在问卷中学生一般不会给自己的导师打不合格的分数,因为导师同时也是自己的任课老师,高中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对《学生成长记录》的记录内容打分,“重量不重质”,只看记录本上的记录是多少,对中间的实施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对学生的受导效果也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
二、对导师制的建议
1.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导师
我校为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生活在集体里,没有自己的空间,在学校难免和同学产生摩擦,有的同学可能在情绪上表现得就比较明显,需要老师对其心理进行疏导,但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沟通自己解决。另外,高中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多学生初上高中,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或者是学习方法不当,出现学业水平下降的情况,这就需要相应的学科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使之迅速适应高中生活,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但是高中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需要自己的活动空间。既然是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最好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需要导师给予帮助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受导服务,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则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
2.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当导师
“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有的老师善于和学生谈心,能在谈话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老师业务出众但是不太擅长做思想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去辅导学生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导师肩负着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辅导学生、在心理上疏导学生、在生活上指导学生的重任,所以做导师需要有一定的资质,应该给导师设立一定的门槛,各方面表现突出并且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导师。
3.多次浅谈不如一次深谈
目前导师制的实施方法是每周谈一次话,考完试必须谈话,时间不限,短可以三五分钟几句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时间长度没有上限,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不可能超过二十分钟,因为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经过笔者的实践,发现和学生谈话三五分钟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既不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详细的了解或者指导。和学生的谈话不在于次数多少而在于谈得是否透彻,即使不能达到谈一次就让学生受益终生,也要谈一次就让学生有所体悟,有所收获。
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范文2
关键词:弱智儿童;教育育评估;特殊教育
弱智儿童的评估是弱智教育和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又是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评估到教学再到评估,每一次循环之后,都将从弱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开始新的循环。评估使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所谓教育评估,指的是为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评估者根据心理测量的结果和其他多方面的资料,对被评估的个体和群体的身心特征、发展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作出判断、解释的过程。教育评估不仅使学校教育更符合儿童的实际需求,而且能使学校教育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弱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达到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每个弱智儿童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或环境,适应生活从很大意义上讲就是能更好地适应所居住的环境。弱智儿童的评估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料等教学资源支持,从而能使学校教育更加符合弱智儿童适应生活的需求,教师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针对学生生活的需求,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教育评估能了解学生各方面发展的优弱势,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学;教师也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评估材料组织教学,开展个别辅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弱智儿童的优势,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得到最大的发展。
进行教育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对弱智儿童做出综合性的评估。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一些评估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也叫观察记录法或行为观察记录法,它主要是对被评估对象的行为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获得相应资料的一种方法。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弱智儿童中,通过上课、课外活动以及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等观察他们的思想表现、言行举止,观察弱智儿童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兴趣爱好、生活自理能力、智力落后程度和性格特点等。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在运用观察法时要及时记录,积累观察资料,对某些不是非常确定的情况应该进行多次观察后再得出结果。教师要善于观察弱智儿童的言行举止,从其外部的表现洞察他们内心的活动,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作出切合实际的分析和评价。
平时,教师可以让弱智儿童进行一些游戏,例如,
同时让几个弱智儿童观察两幅图画(两幅画中大部分相同,有几处不相同),要求他们找出不同之处,寻找的速度越快越好;先让弱智儿童观察一组物品(10个左右),然后挡住这组物品,增加一些新物品,并拿走一些原物品,让弱智儿童说出增加和拿走的物品;在桌子上放10根火柴棒,其中有8根火柴棒没有药头,要求弱智儿童在20秒时间里找出这些没有药头的火柴棒。游戏结束后及时记录游戏结果,通过以上游戏可以了解他们的观察能力,从而使教师可以更好的组织教学。
二、测验法
测验法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目、具体施测、评估等)对儿童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表现进行测量的方法。儿童智力是学习的基础,所谓智力是指一个人智慧的发展水平,通常是与自己的同龄人相比较而言的。用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来说,智力的发展水平就是智商。我们不应过分夸大一个人智商的重要性,尤其是不能认为某一个孩子智商落后就说明他终身是一个笨蛋。但智力测验对于了解孩子的学习,对他们进行教育评估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有标准化测验(如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智力测验)和教师自己编制的测验(如论文式测验、客观式测验、综合式测验等)。
例如,目前我国常用的儿童智力测验主要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儿童智力测验。韦克斯勒把人的智力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语言能力,二是操作能力。语言能力包括六项测试项目: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和背数;操作有力包括六项测试项目:填图、排列、积木、拼图、译码、迷津。经过测试,得到两个智商分数,一个是语言智商分数,另一个是操作智商分数。这两个智商分数可以合成一个总智商分数,即代表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除了考察总智商水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语言智商和操作智商是否平衡。
教师也可以预先准备几张标有数字的图画,随意放在弱智儿童面前,但排列的顺序是不正确的,要他们重新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评估弱智儿童理解事物顺序的能力。类似的测验非常多,作为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有关目的,选择性的采用或自己编制相关题目对弱智儿童进行测验。
三、访谈法
访谈法是教育者通过与受教育者的家人、邻里、教师、同学的交谈,了解受教育者的一些行为、情绪、学习态度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与每个弱智儿童自由交谈,进一步了解情况,掌握思想动向。教师在与弱智儿童谈话前应认真考虑谈话的目的、内容,选择好谈话的时间、地点及谈话方式。在谈话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态度亲切自然、和蔼诚恳,以免使他们感到拘束、紧张,要善于启发他们讲出心理话,谈话后,要把掌握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作为教育评估的依据。
例如,当两个弱智儿童发生争执的时候,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弱智儿童说出真实情况,因为只有了解,才能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时候的问话不应带个人情绪,比如问些:“是他先动手的吗?”这很容易混淆弱智儿童对真实情况的记忆。
在了解情况之后,就可以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发生争吵,教师一定要让弱智儿童明白即使是大人之间也难免会有矛盾产生,最重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接下来,就可以启发弱智儿童:“如果老师不帮忙,你准备怎么解决?”教师不妨耐下心来,听弱智儿童说说他自己的解决方法。然后对他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指导。如果是自己做错了,则要鼓励他勇敢地向其他孩子道歉,而如果是对方不对,那就应该鼓励弱智儿童自己去跟他讲道理,而不能采取 息事宁人的退让方法,甚至限制他与同伴交往。这种做法看上去好象是保护了弱智儿童,不让他受欺负,其实是害了他们,最终将使他们难以形成独立,勇敢的品质。
通过谈话教师可以了解弱智儿童的思维方式,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使他们形成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弱智儿童进行相关资料的获取的一种评估方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通过电话、家访等方式向家长及相关人员了解弱智儿童各方面的表现。调查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并且做好记录,对各方面获得的材料要进行分析研究,区分表面现象、偶然现象和日常现象,用辨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弱智儿童。
例如,有些家长经常向教师反映自己家的家庭困难,希望学校能够多给予补助,对于具体的情况教师根本不清楚,便可以利用假期或者休息时间有选择的进行家访,到学生家里看看他们的家庭情况以及弱智儿童的日常生活情况,并事先设计好表格:
五、成长记录袋法
成长记录袋法是当前引起极大关注的一种评估方法,这种方法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从而开放地、多层面地评估学生。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对教师的评估,使教师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励学生学习。
教师在学生入学时就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成长记录袋,放入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把学生每学科一份最好的作业、自己最满意的一份美工作品、老师每学期的评语等等随时装入成长记录袋内,每学期末将每位学生成长记录袋内的物品进行展览,这样不仅使弱智儿童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水平与更高水平的差距,形成“自我求成、自我发展”的新需求。
这正如第思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呼唤、鼓舞。”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校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他个人人格的独特性。”
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范文3
【教材分析】
在教材的内容编排中,首先出示一幅购物情境图:小明、小华、小军都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明说:"我买3本,用去18元",小华说:"我买5本",问小华用去多少元?以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理解、分析和解决这条数学问题还是比较容易的。就这一幅情境图而言,其情境所产生的认知冲突并不足以激发学生想到用列表来记录和整理信息,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让学生感受到列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体验与感悟到列表策略的价值。但如果创设情境后,直接出示现成的表格让学生填写,对学生列表策略的形成也是不利的。学生各种记录、整理信息的方式,正是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概括,学生对列表策略的理解才更全面、深刻。一番思考,笔者展开了如下教学尝试。
【教学片断】
1.创设情境
(1)大家逛过超市吗?今天小华、小明和小军也相约来到超市,他们要购买同一种笔记本,现在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你能解决吗?为什么?(学生感觉缺少条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2)现在请同学们听一段他们的谈话。播放录音:"小明,你买了几本?我买了3本,用去18元,小华你呢?我买了5本。"现在你能回答小华用去多少元了吗?还不行?为什么?(听谈话录音,大部分学生来不及记忆条件和问题,产生了记录的想法。)
(3)现在请大家再仔细听一遍他们的谈话,把条件和问题都记录下来,并且使别人能看得清楚。学生边听谈话录音边记录,教师巡视,收集资源。
2.投影展示,反馈交流
(1)出示繁琐记录(没记完)和简洁记录(缺人名),你有什么评价?(不简洁、不完整)那我们收集信息时要注意什么呢?(简洁、完整)
(2)再出示条件对应和条件不对应两种记,对比这两种记录有什么不同?(条件对应记录更清晰)同学们觉得在整理信息时还要注意什么?(对应、有条理)
3.要求学生重新列表整理,解答后同桌间互相交流。
4.引导学生说明解题思路:要求小华用去多少钱,怎样思考?(从条件出发或从问题出发)不论从条件还是从问题出发,都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5.刚才我们对收集整理的信息进行了分析,理清了数量关系,从而解决了问题。这种"列表"整理的方法就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用的一种策略。
(板书课题)我们是怎样用列表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列表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6.追问:如果只看这个表格,你能复述这道题目的内容吗?列表策略有什么优点?
【教学思考】
列表策略的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列表是将复杂信息有序的归类罗列,从而便于发现和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那么,列表策略教学的关注点与落脚点该在哪里呢?
1.激发学生产生列表策略的意识。
列表策略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自主地"寻求策略",即引导学生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列表?而这一认知需求,必须源于学生的内在需要。如果将例题中的情境图直接呈现,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的认知需求,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改变呈现方式,将已知条件以录音的形式呈现。光凭听觉无法快速记忆,学生产生了记录、整理信息的需要,这样,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记录、整理信息。
不仅是列表策略,每一种策略的学习都涉及策略意识。即我们为什么要运用策略?策略运用的前提与背景是什么?什么情境下我们需要运用画图策略?什么情境下我们需要运用一一列举策略?什么情境下我们需要运用倒推策略?…… 把握这些策略的本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进而选择相应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重视让列表策略在学生"内部发生"。
学生解题策略的生成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外部输入",即教师先告诉学生该如何展开思考,选用什么策略,然后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被动接受;另一种是"内部发生",即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系统内提取相关联的方法,通过再认识、感悟和适度引导,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策略对解决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从而让学生产生策略意识,进而逐步形成策略思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更多教师注重学生的"内部发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内部发生"出列表策略呢?
在列表策略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生理解题意后,直接出示空表格让学生填表整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也确实能让学生"解决问题"。但这种被动接受学习缺乏让学生经历"内部发生"出列表策略的过程,学生并没有充分地、深入地参与学习过程,对列表策略的认识和理解容易浮于表面。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出示空表格让学生填写,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比较中发现列表需要简洁、完整、对应、有条理。这样,在列表策略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与经验,独立思考、反馈交流、回顾总结,从而逐渐形成运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列表策略的价值。
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范文4
1.通过系列化活动,让学生在收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及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能用个性化的方式描述数据,且能根据统计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现实活动中调查和收集数据,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需要统计,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意识。
3.使学生在系列化的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活动的效应,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设想】
数据的背后是活生生的世界,在教学过程中,要力图使学生在数据的统计和收集的具体活动中,建立起数学学习和生活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观念。这节课力图使学生不仅在动中学,而且在乐中学,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来,让学生在鲜活的数据活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并懂得无处不在的数字是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道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设计力图让平面化的数学在活动中站立起来,使学生感觉数学是可亲的,而不是抽象冰冷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导入
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人类的所有感官中,90%的信息量是靠眼睛摄入的。所以说啊,眼睛是人的重要的器官,要重视眼睛的保健哦!现在啊,最常见的眼睛疾病就是近视。你们看啊,我们班有多少“小眼镜”啊!
讨论:要了解班级同学的近视情况,可以怎样做?
启发:分学习活动小组,在班级内展开调查活动,并把每个人的视力情况记录下来。
展出课题: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设计要旨: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出发,引入“怎样了解班级同学的视力情况”的教学课题,激发学生对班级同学视力情况的探究兴趣,进而主动寻找破解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的热情,又让学生充分感受统计是生活的基本需求,现实生活离不开统计这一基本的数学方法。】
二、自主探索活动
1.数据收集活动
讨论:刚才我们提出了要运用具体的调查活动去了解班级同学的视力情况,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在小组内进行调查,可以采取怎样的做法呢?
明确方法: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纸条上写下自己的视力情况,再交给调查小组的组长。
谈话:同学们,把各自的视力情况写在小纸条上交上去吧,还要选派一名报告员按序号报出你们组每个同学的视力情况,其他同学记录。(在学生活动期间,老师边巡查边予以指导)
2.组织反馈活动
谈话:你是如何记下你们小组成员的视力情况的?请把自己的记录结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讲评:他是如何记录的?你觉得他这种记录方法合适吗?
提问:有没有别的记录记录方式呢?
指名用符号分类记录的孩子进行记录的展示并做简短的介绍,教师适当评点。
让用其他方法的学生出示自己的记录成果,教师适当点评。
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示不同的记录方法,让每个学习小组在自我展示中体验探究与合作的乐趣。
【设计要旨:让学生讨论交流调查方式,能让孩子充分了解运用调查的方式来获取数据的基本方法,调动他们参与调查的热情和能动性。在活动中学生充分交流,合作分工,积极探究,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具体的调查实践中感受收集并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数学活动的快乐。】
3.分类整理活动
谈话:通过调查,同学们把握了自己小组的基本情况,且用到了不少的记录数据的方法。请你们再认真看看大家的记录情况(幻灯展示不同的记录方式),大家能从这些数据中非常明白地了解你们小组的视力情况吗?
讨论:要更清楚地反映同学们的视力情况,可以怎么办?
明确:可以对记录的结果进行分类整理。
谈话:你想如何整理?先和同桌交流一下,然后按自己所想的方式把刚才记录的结果整理一下,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加以表示。(学生在进行分类整理的同时,教师观察指导)
反馈:你分类整理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如何将分类整理的结果呈现出来的?
指名提问:对分类整理的结果进行展示,并对分类标准和数据表示的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兼顾多种分类标准,及在多种标准下多种结果的展示,注意要使每个小组都得到展示)
【设计要旨: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明白要想清晰地表示调查数据,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类,而进行科学分类的前提是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分类标准。通过启发式的探讨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个性化地确立分类方法、分类标准,个性化地展示数据。】
4.数据分析活动
一问:你所在的小组中是近视的人多,还是不近视的人多?近视和不近视的人数各为多少?
二问:你所在的小组的近视的同学中,低于200度的浅近视的同学多,还是高于200度的深近视的同学多?
三问:在近视的同学中,因为看书学习而导致的近视和因为游戏看电视而导致的近视各占多少?
四问:就这项调查活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合作学习小组中交流一下。
【设计要旨:通过数据分析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多向度观测数据,多向度了解数据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5.回顾反思活动
这节课我们是运用了那种方式来了解班级同学的近视情况的?这次调查活动,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
【设计要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在回顾中整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是帮助学生树立整理意识和反思意识,这是有效学习不可或缺的要素。】
三、课外延伸活动
和爸爸妈妈合作完成以下活动:统计你的小区你所住的那栋楼内,开车上班、坐公交车上班和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各有多少?其中开车上班的人群中,有多少人可以换用公交或自行车出行的?
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范文5
在学期初,要全面了解每位学生,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在制订好学科计划以及班主任计划的基础上,设想本学期中可能出现需要家访的情况,认真制订好家访计划。并记下每位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家访前要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各科的学习状况,作业完成情况、兴趣爱好、优缺点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明确家访的目的和要求,并拟订好与家长谈话的内容与方式。这样,教师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同时也使家长感到教师确实关心、了解他们的子女,从而更加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
二、选择合适的家访时间
大面积家访时间一般在学期初、期中、期末三个时间段。学期初,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性的家访,使日后的教育有的放矢;期中、期末阶段,教师要全面细致地分析学生成绩升降的原因,并通过家访及时与家长沟通。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在学习、行为规范、心理等方面出现一些不良情况,此时,教师就要及时向家长反映,从而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另外,如果不是紧急事件,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放学后或双休日,如果家访时学生在场,效果会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家访时间不宜过长,在摸清情况、弄清问题后,要迅速结束谈话而告辞,以免浪费家长时间。
三、讲究正确的家访方法
要切实做到家访动机和家访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家访,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成功的家访,要从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开始。因此,第一次家访尤为重要。
家访工作应做到“四要”:
1.要面向全体学生。新课标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不同的人在各课程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大部分教师的家访只停留在表现较差的学生身上,致使家长产生一种“有坏事才家访”的错误认识,在心理上抵触家访。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家访意义的深刻认识,主动对不同学生进行家访。
2.态度要和蔼可亲。教师和家长的地位是平等的。在与家长谈话时要谨慎,讲礼貌,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谈话氛围,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与你倾心交谈。
3.要让学生说话。为了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说话的机会,启发学生当着教师和家长的面讲出自己的想法、意见和要求,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4.要讲究谈话技巧。在不便于直接表达本意的时候,应力求尊重对方,讲究谈话艺术。在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教师不要一味地向家长告状,也不要过分夸奖;要多报喜、巧报忧;要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可以采用同义替代或侧面表达等方式委婉指出。譬如: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让家长明白自己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便会使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拉近,也使谈话气氛融洽、和谐。
四、善于总结,进行及时的家访反馈
每当家访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写出详细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以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对在家访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同时,要根据学生在校的学习、行为表现及个性倾向、兴趣爱好,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进行全新的分析评估,制订可行的继续教育方案和措施,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
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评价 教学反思
一、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
1.促进数学学习。对初中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评价,就是为了学生在人格上得到发展和完善。它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是学生进步的必要条件,而通过评价学会评价,则是为了学生发展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并完善自我。初中数学教师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是为了掌握学生数学学习状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达到了何种程度,以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而更加努力学习。
2.改进数学教学。对初中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评价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为此需要不断地改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接近或达到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利用评价活动来促进教学计划的改善。
二、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1.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勒概括出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成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如何组织学习经验才能使教学更有成效;评价学习活动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作为重新开发,重新编制初中数学课程的过程,包括数学课程计划、教学方式改革、学习方式改革 、数学学习评价改革等诸多环节。
2.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对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的导向作用,主要是指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对整个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进程与走向的指引作用。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导向功能,主要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将引起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来进行分析的。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的改革,都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不言而喻。
三、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方式
1.课堂观察法。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师从事课堂观察的具体步骤:(1)确定研究的目的和观察的问题。针对实际工作中所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确定研究方案;(2)研究的准备。工具准备;教师素质准备;(3)观察的实施。自我观察、合作观察的选择实施;(4)分析与思考一对观察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5)拟定新的行动方案。对观察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后,形成新的观察研究方案;(6)实施新的行动方案。不断修改或调整计划并付诸行动;(7)成果呈现几次循环观察研究后可以形成观察研究报告或叙事研究、案例研究报告等。
2.数学日记。“数学日记”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评价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它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用于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日记来获得学生有关学习数学的一些信息,便于及时评价学生和调整教学策略。
3.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也称档案袋式评价方法,是指在数学课堂中收集学生的最佳作品或重要资料来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表现性评价方法。使用成长记录袋作为数学学习评价结果的一部分,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使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结果的一部分;使学生、家长和教师形成对学生进步的新看法;促进教师对表现性评价的重视;便于向家长展示,给家长提供全面、具体的关于孩子数学学习状况的证据;将数学的教学重点集中在重要的表现活动上;有助于评价数学课程和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4.访谈。访谈法是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交谈,来获得学生数学学习信息的一种方法。使用访谈法的优点在于它不仅可以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进行了解,而且可以深入广泛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以及对待数学的情感态度,加强师生间的感情。采用访谈法前要事前设计。拟订谈话问题时要注意:要明确谈话的目的,问题的形式该如何呈现,问题的内容要表述清楚,问题要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教师应熟悉学生,并争取获得学生的信任。谈话要诚恳、谦虚、和谐,语言要讲究文明、艺术,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谈话要遵循共同的标准程序,要做好访谈的准备。访谈前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包括其个性、经历、家庭、专长、兴趣、习惯等。
参考文献:
[1]陈明华.新课程:怎样进行中学数学学习评价与测试[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