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多宝塔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颜真卿多宝塔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颜真卿多宝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范文1

2、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

3、唐朝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4、唐朝颜真卿(颜体)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

5、唐朝柳公权(柳体)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范文2

谈起这,人们差不多都会脱口而出:“颜、柳、欧、赵”。颜是颜真卿,柳是柳公权,欧是欧阳询,赵是赵孟。前三位是唐代人,后一位是元代人,他们都是我国杰出的书法大师。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学“颜、柳、欧、赵”“四大家”呢?这是因为他们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特别是他们的楷书,有的继承了书圣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笔法,吸收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以来著名书法家之长,并有自己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人们成为楷书的“高峰”,经历了千百年来的考验,一直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颜、柳、欧、赵的法帖有:颜真卿《多宝塔碑》、《勤礼碑》等,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等,赵孟《胆巴碑》《妙严寺记》等。

一、颜体

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何以对后世影响这么大,以至使历代书名书法家多习颜体呢?这是因为颜真卿是继东晋王羲之之后又一书法革新家。

颜真卿(公元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官平原太守,后封为鲁郡开国公,故人称颜平原或颜鲁公。他出身于书法世家,从小喜欢书法,相传少年时家贫,买不起笔墨,常用黄土泥在墙上练字,或在一只断了胫骨的鹤背上习字,等等。开始,他学唐褚遂良,后从张旭那里得到传授,创出了雍容伟壮的“颜体”。

在临习颜体时,首先要揣摩它的运笔和结构。他是用篆书的笔法写楷书,显得丰腴饱满。写钩时先将笔顿一下,然后斜着向左上方一挑,使其锋芒毕露;写捺时铺毫直下,提笔时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迅速踢去。这写钩和写捺,就是被世人所称的“铁画银钩”。

颜体看来横平竖直,其实也各有变化。它的横笔一般比较细,竖笔比较粗,而且竖画“弯环而势曲”。由于笔墨粗细和略为弯曲的变化,使看似结构方整的字显得生动活泼、博大精深,有一种劲健之势。所以宋代大诗人、书法家苏轼曾赞曰:“画至吴道子,文至欧阳修,书至颜鲁公,天下只能事毕矣!”清代书法家包世臣赞曰:“平原如耕牛,稳实而利民用。”大概也正是如此,直到今天人们还临颜体的居多,写匾额还大都取颜体,认为用颜体写的匾额显得醒目,立得住。

颜体除楷书《多宝塔碑》、《勤礼碑》,还有《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等,也都是其代表作。

二、柳体

晚唐杰出的书法家柳公权同颜真卿的书法一样,一直是初学楷书的教材。世称“颜筋柳骨”,学颜必柳。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博学多才,擅长真、行、草书,其楷书功力尤深。他开始学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之后又学隋唐以来各个书法名家的笔法,特别是他变用了欧阳询的结构和颜真卿的点画笔法,使他的书法谨严中疏朗开阔,遒劲中富于变化,是继颜真卿之后又一善于创新的大书法家。相传,当时的公卿官宦大都求他写墓碑墓志,否则会被人斥为不肖子孙。“外夷入贡”也要准备钱来购买他的书法。连日本奈良唐招提寺的匾额都是用柳体字书写的。可见柳体影响之大。

“颜筋柳骨”。学柳体,并不是要把柳体字写得干巴、枯瘦,而要考虑到他的字“内紧外松、严谨疏朗、遒劲峻拔、神气清健”和“收得拢又放得开”。所以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说:“学晋王羲之的字宜先从柳体入手,乃是捷径。”

三、欧体

由于唐初欧阳询的书法吸取了前人诸体的精华,使他的书法清劲峻拔、法度严谨,有“天下第一楷书”之说。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隋时为太常博士。唐时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由于他善书,《唐书本传》说他“初效王羲之,后险峻过之,因自名其体”,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而欧体,更是历代学习书法的范本。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这是他晚年75岁时写的,用笔精致,法度森严,刚劲隽美,其艺术水平达到欧体书法艺术的顶峰。

表面看来,欧体字大小不一,比较方整,但细细观察,变化比较多,不论长短或欹斜,都很沉稳,决无漂浮之感,也就是平日人们常说的并非平庸也非圆熟。他的横笔和竖笔多用方笔,撇和捺间用圆笔,钩取隶书笔法,转折处方中带圆,笔笔、字字比较规矩,显得字体方正、间架整齐。由于他把隶、篆及北(魏)碑的笔意运用到他的楷书中,使得他的楷书点画生动活泼,虽然险峻但安排得体,这也是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原因。如果用柳体与欧体对照,还可以看到欧体对柳体的影响。

四、赵体

元代书法大家赵孟的书法,潇洒秀丽、婀娜多姿,行笔流畅,飘逸飞动,结构匀称,又没有造作、狂怪和故弄玄虚之气,被人称为“赵体”。

赵孟(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宋太祖十一世孙,自幼聪明,诗、书、画、篆刻无所不通,其书法造诣很高,在真、草、隶、篆中,又尤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突出。

在书法上,他初学宋高祖和张即之,后又学唐李北海,特别是对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更是反复临摹,有的达数百次之多。传说他一天能书万字;还有的说上下五百年间,纵横之地,没有能与他匹敌的。

颜真卿多宝塔碑范文3

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于将用笔与结构分列为两个不同的问题来进行训练。实则,这种训练方法不符合中国书法的特质。书法中的点画不仅仅只是一些黑色的线条,而是书法造型的最基本元素,其本身就包含着非常清晰的造型意识,即用笔的过程就是造型的过程,最基本的点画用笔就是一种造型。因此,我们所说的汉字结构等等结构空间上的问题,只是比这些最基本元素更大的组织单位而已,它们的衍生受制于基本点画的用笔造型。正如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一样,汉字结构形体乃至于一幅作品的章法完全是由点画衍生出来的,它们之间是一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节节生发、步步牵连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基本点画造型,就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汉字形体结构――笔法造型决定汉字结构,汉字结构再生发出章法构成。

1,以楷书为例

图一是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生”字,图二的“生”字取自于颜真卿《李玄靖碑》。

同一位作者不同时期书写的同一汉字最能说明问题。

关于图一“生”字的视觉描述如下:其一,第一笔短撇起笔处的斜切出角的造型,直接衍生出主横画和中竖画起笔处的角度刻画,尤其是中竖起笔处的左侧现象与第一笔短撇起笔处的左侧现象具有非常强烈的内在必然联系。其二,中竖起笔处的右边缘线取右下弧线斜切之势,与三个横画收笔处的圆弧形也具有一种清晰的呼应关系。概括起来,这个字是以中竖为界线来刻画左刚右柔的形体结构,即左侧的起笔处多圭角,而右侧的收笔处则多为圆弧状。连接这两个部分的中间过渡物的则是最下方主横的下边缘线。这条边缘线直中见曲、刚中有柔,兼具刚柔两个分区的特点。

如果做进一步回溯的话,还可以发现,这种刚柔的配比关系实则发轫于第一个笔画即短撇。这个短撇由三个边缘线构成,右下与横画粘连的内边缘线和右上方向右下倾斜的弧形边缘线皆呈圆弧的柔性外形,而外侧的边缘线则刻画为锋棱清晰的刚性硬角――左刚右柔的配比关系已经决定了整个字的几乎所有点画的起、行、收笔的外轮廓线的形状,以及各个点画伸缩的长短对比关系。所谓“一画成一字之规”,可以说,整个“生”字的点画形态和字形结构的生成早已蕴涵在第一笔短撇的用笔造型之中。

同理,我们再来分析图二《李玄靖碑》中的“生”字。与《多宝塔碑》的“生”字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后者中竖的起笔不似前者那般圭角突出,且主横画也写得比较短,字形偏方,三个横画之间的上下间隔也拉大了一些,整个字的空间处理比之前者显得更为宽松、阔大。这种差异也同样来自于第一个点画短撇的形体规定。读者们可以对比分析,在此就不作重复说明了。

我们再作一例比较:颜体楷书和柳体楷书的比较。图三是柳公权《神策军碑》中的“余”字,图四是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中的“余”字。

两相对比可以发现,同一个汉字形体而颜、柳二家的造型处理差异颇大。柳字第一笔长撇通过提按转折的蓄势不仅使其起笔的造型锋棱逼人、且极力纵扬而去,极尽伸展之能事;而颜字则有些漫不经心,似乎无意在起笔处做太多的蓄势性动作,只是点到为止而已。第一笔用笔造型的不同已决定了颜柳二家其后处理手法的不同:柳字第一笔已极陡峭的扬展之势,其后必然取收缩的姿态,而为了使收缩不至于成为萎缩,必令其点画维持锋棱峻拔的造型以支撑起相对缩小的空间造型;但颜字却无此方面的顾虑,既然第一笔已无“大动干戈”的迹象,其后的点画造型则一任铺陈而下、平静中显现出秩序。两位书家例字中体现出来的这种点画造型影响整个汉字造型的差异性,既是各自笔势运行之所然,实际上,也是点画造型之间谐律性的一种必然体现。

2,其它书体的点画造型分析

图五是上古陶文“祀”字。严格来说,此时的中国书法尚不具备秦汉以后的用笔技巧和笔法造型意识。不过,由于书写笔势比较流畅,这件作品还是表现出比较清晰的笔法造型和汉字造型之间的必然性和相关性。

关于这个字的视觉描述如下:第一笔横画的造型大致取“S”形波动的平行四边形处理,这一笔对于其后三个竖画的点画造型和弧形渐变关系以及右偏旁下部的笔法造型都具有直接的影响。至于空间关系的处理上,则以左偏旁最右边的竖画为界,这个字的五个竖方向和接近竖方向的笔画呈两组渐变线的关系。即从左到右的三个竖画是一组渐变关系,而从第三个竖笔到第五个接近竖画的勾笔――这三个笔画又是另一组渐变的组合。第一组切割出来的空间呈上小下大状,而第二组的空间则呈上大下小状。点画笔法的转变与空间组合关系的配搭,衔接过渡的非常巧妙、自然。而这一切都与这件作品尖入尖出、弧状扭转的基本用笔法则有关。

图六是汉《乙瑛碑》中的“者”字。关于这个字的视觉描述如下:居中上部的“十”字与居中下部的“日”字以圆弧状用笔造型为主,它们构成画面稳定平衡的基础构架。撇捺两笔的起收笔则多为方笔造型,且呈辐射状。而捺脚的特别厚重以及由此连带产生的“日”部的偏右结构,导致画面的不太均衡。解决问题的手法有两点:其一,撇捺的交叉点偏右,使得“十”字与撇捺交叉所形成的本应左右对称的空白不再对称,右部的硬角多边形空白产生出一种向左撑顶的力量。其二,“日”字的左竖取向左下偏斜的弧形造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个字整体造型的右部偏重现象。

颜真卿多宝塔碑范文4

一、慎重选择法帖

书法字帖卷帙浩繁,良莠不齐,指导学生如何选帖,是书法教师应该特别慎重对待的头等大事。

一是要选择经过历史考验的经典法帖。“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则无所得矣”。就毛笔书法而言,一定要选古代的名碑名帖,因为这些名帖都是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锤炼而得到历史公认的,而现代书家所书毛笔字帖,毁誉不一,价值尚无定论,不选为宜。以下经典法帖可供参考。

隶书:《曹全碑》《乙瑛碑》《礼器碑》《石门颂》(内敛、扁平)

楷书: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宽肥、豪放)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挺拔、俊秀)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方正、挺拔、险峻)

褚遂良《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方正、温润、儒雅)

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字形略扁,小楷必修)

钟繇《宣示表》(字形略扁,小楷必修)

赵孟《胆巴碑》《三门记》(行楷意味浓厚,适合中学生)

行楷《集王羲之圣教序》(经典行楷法帖,适合中学生)

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天下第一至第三行书,适合小学高年级欣赏,中学段练习)

草书:《王羲之十七帖》《智永真草千字文》(可作为欣赏使用)

而就钢笔书法而言,则应选择大家所公认的名家字帖,如司马彦、田英章、庞中华等书家的字帖。

二是要注意区别学生个体的审美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法帖。学生的审美价值的取向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同学喜欢宽肥豪放的字体,有的同学喜欢瘦硬挺拔的字体,有的同学喜欢扁平收敛的字体。指导学生选择字帖时,应让其自主挑选,再结合其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和学生认真讨论后确定其所临字帖。不考虑学生的审美差异,机械地规定一种统一的书体(甚至是印刷体)让全体学生临习,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二、精准临习法帖

1.读帖,得感性认识

面对所选的帖,不应拿起就写,而是要先读。首先是粗读,粗读的目的是获得对所选帖的整体上的感性认识,明晰所选帖的线条特点、笔法特点和结字特点。线条是厚重还是雄浑,是飘逸还是遒劲,起笔、收笔是藏锋还是露锋、是出锋还是回锋,是方笔还是圆笔,结字方法是外拓还是内敛,是紧密还是疏松,都要帮助学生分析透彻。比如楷书帖颜真卿的《麻姑山仙坛记》,线条厚重,笔法宗篆,圆笔较多,结体外拓。其次是细读,目的是观察具体某一个字的特点,要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所临字中笔画的位置关系以及行笔的轻重、提按、使转、呼应、映带等,在精确比较和反复思考中初步明晰这个字的特点,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意在笔先”,这一步做踏实了,临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2.初临,得笔法特点

大书法家赵孟说,“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传”。临帖,首先要掌握其基本笔画的用笔方法,起笔的方圆、藏露,行笔的提按、使转、顿挫,收笔的回锋、出锋以及笔画的外形等,都要通过反复临习,踏踏实实学到手,做到精益求精,毕肖酷似。

3.精临,得结构特点

首先可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字的中宫、中心线和重心线以及板块的三者的关系,来把握某一个字的结字特点。

首先分析中宫特点。中宫是由一字之中部分笔画的连线所构成的一个核心区域。大体可分为三种,空中宫、紧中宫和满中宫。每一个字都有中宫,它决定着一个字的大小,斜正及动势。如“骨、圆”二字,他们的笔画虽不一样,但给人大小一致之感,就是因为其中宫等大;再如“云”(繁体行书)字,其笔画虽正斜长短不一,但它的中宫却是方正的,且与“骨、圆”二字的中宫大小一致,所以这三个字在视觉上是等大的。二是分析中心线和重心线的变化。中宫的位置决定了一个字的中心线和重心线。它们虽然都是看不见的线,但决定着一个字结构的松紧、笔画的长短,势态的收放,指导学生学会自己具体分析这两条“看不见的线”,对于把握字的结构特点至关重要。三是分析板块构成。板块的概念与中宫相似,只不过比中宫的范围要大,它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笔画,只有极少数的笔画伸展了出去。一个字的板块特点基本上就是一个字的外形特征,比如隶书的板块扁平而颜体楷书的板块方正。

其次还可通过以下方法强化结构训练。一是把部首相同的字选出来,反复练习,然后进行比较,找出特点、总结规律。二是找出结构相同的字,进行比较、推敲、总结规律。三是找出结体特别的字,进行个别突破。不管哪种帖,大都有一些结构特殊的字,这些字虽然不多,但也要要求学生认真对待,精细临写。

另外,以下几种古法,既有益于掌握笔法特点,又有益于掌握结字特点,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双钩填墨法:在字上罩上透明的纸,沿着字的轮廓用线钩出,中间填墨,捕捉文字的外形特征。

描摹法:先在字上罩上透明的纸,然后在纸上书写,开始慢慢地写上几次,待熟记文字的造型后,速度再加快。

九宫法:把一个字置于九宫格中,通过方格线的坐标来准确地掌握点划的位置和长度,也可用“米”字格或“回宫格”。

4.意临,得神韵特点

追求神韵,是临帖的根本目的。以下几种方法对体味神韵较有实效。

放大缩小加深印象。在掌握了笔法和结构的基础上,练习的时候可以把原帖上的字有意识地写大或写小。字放大或缩小了,笔画的粗细、长短、位置都会发生变化,但神韵不变,所以通过有意识地放大或者缩小字形,增大临写的难度,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临习能力,有助于把握原字的神韵。

“对临”“背临”加深体会。对临是看着帖写,较易于把握,而背临是不看帖写,是对帖的认识的再现。写出来的字经过了大脑的处理,会与原帖出现许多差异,这时指导学生把背临的字和原帖进行细致入微的比较,找出差距,再进一步改进练习,从而更加精准地掌握其特点。

“临”“创”结合,融会贯通。学生临帖较熟时,要指导他们进行简单的创作,这种创作是以帖的“神韵”为基础的。创作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在呼应关系、位置转移以及字里行间的气韵承接上发生变化,这时可要求他们与原帖进行再比较、再分析,找出不足之处,然后再练习、再创作,如此反复,就会对字的“神韵”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三、持之以恒,勤学勤练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只有每天坚持临帖,持之以恒,才会学有所成。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教育他们既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一曝十寒。

四、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通过临帖所掌握的书写技巧最终还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实际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书写技能的不足和问题,从而促进和提高临帖时对范字的再认识,进一步增强临帖的动力和目的性。可要求学生在写作业、写信、写文章、写日记等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以形成学后即用、用后促学,学用结合的良性循环。

颜真卿多宝塔碑范文5

关键词:洛阳 赵郡君 王琳 徐峤 颜真卿

唐•颜真卿书徐峤撰写《王琳墓志》,偶然在市场上得到拓片,读来字字珠玑,文辞典雅优美,确信出自徐峤之笔。据知,《王琳墓志》长八十九厘米,宽八十九厘米,厚十八厘米,侧面有阴刻芸芝纹,或曰缠枝莲纹和朱雀鸟纹,字大小约二厘米见方。志文楷书,三十二行,满行三十二字,共计九百一十三字。另志石一侧有“开元廿九年记”一行六字。

一、墓志录文

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

夫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兼福建等州经略使慈源县开国公徐峤撰。

朝散郎前行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颜真卿书。

赵郡君王氏,讳琳,字宝真,族望太原,胤承仙胄璧,济美弈业其休。六代祖广昌郡公士良,周小司徒、吏部尚书、隋并州刺史。五代祖德衡,隋仪同大将军。并周隋,史有传。高祖武英,隋枣阳公、皇朝左卫大将军,尚咸宁县主。曾祖神感,判凉府节度、西州长史。祖仁肃,尚秉直长,并伟才湛识,彪武炳文,贵戚增荣,戎麾总寄清仕,令望克传家声。烈考献,袭枣阳公,糠名,实优游,琴酒抱素,高尚八十而终。夫人弘农杨氏生一子一女,子听思未仕而卒,女即赵郡君焉。于昭淑仪,实著令范。吾见其懿,可略而言尔。其生韫惠和,性克柔婉,孝慈穆于中,外礼乐备乎周旋。丝组彩就雕缕,凡曰女工之妙,自然造微。载惟女史之规宁,俟师姆、我先太夫人重笄枣之行,难齐姜之选,允择四德,遍于六姻。谓求宜家,俾正妇道,年甫十八礼归吾门。事舅姑,奉藻,节环佩之响,整山河之容,温如如,有典有丽。余自弱冠登于宦途,克俭克勤,靡私靡费,尝无囊箧之蓄,固存俸禄之余。初不愆甘脆之资,终能广散惠之义,由是中外戚属钦裕慕仁,若众鸟之赴春林,族云之归晴阜矣。开元中,及丁二门艰,罚其居丧之节,动必加人号,毁之深,气积成痼。余既出镇,随泛江皋,允遵辅佐之宜。不惮东南之厉,居诸卑湿,岁月沉沉,异蠲无妄,将叶勿药。天乎可问,曷祸我贤,以今辛巳之年秋七月二旬有八日薨于润州之正寝。呜呼哀哉!载惟平昔禅寂为行,暨属纩之际真性转明,泯苦空,绝恩爱,慧心普至,挥手谢时犹托以祀,绝荤血敛唯缦素。卜宅龙门之上,幽凭净境之缘,敢怀雅言,宁忍夺志,危旌旅榇江。而回男行女随哀哀不绝,万里孤帆爰届洛都,即以其年十一月二日安厝于龙门西岗清河王岭,从遗语也。前瞻伊阙,傍对伊川,宝塔灵龛尽为极乐之界,鲸钟鱼梵常送大悲之声,即是楞伽之峰,自然解脱之岸,岂比夫北邙之垄,西陵之原。白杨萧萧,夜杂鬼哭;苍烟漠漠,昼掩魂游者乎!子、云、晕,女茗、菲、萼、兰,天生之孝,孺慕之哀举声殒绝,感恸行路。峤一和琴瑟,垂四十年中馈正言作程作则。妇礼可以久敬,母仪可以训时,奈何双飞忽伤孤翼。抚存追往,吊影何言?不堪长簟之悲,聊发鼓盆之响。雪涕挥翰敢志鸿妻,其铭曰:

凤皇,和鸣锵锵。婉娈家室,兰芬蕙芳。追想妇则,言容允光。载惟母范,慈训克藏。织组,浣濯衣裳。能谦能顺,有朴有章。从予镇守,遐赴江乡。奈何沉疾,匣剑孤亡。一遘凶变,六姻感伤。痛乎鳏夫,忍见此殃。愁看苦月,泣对空床。况卜宅兆,永诀泉堂。龙门之阳,伊水汤汤,贤妇家傍福地无疆。

二、译文

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

夫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兼福建等州经略使慈源县开国公徐峤撰。

朝散郎前行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颜真卿书。

赵郡君王氏,讳琳,字宝真,是太原的名门望族,后代累世继承祖先不凡的业绩。六代祖广昌郡公王士良,做过周的小司徒、吏部尚书、隋并州刺史。五代祖王德衡,是隋朝的仪同大将军。连同周、隋,史书上有传。高祖王武英,被隋朝封为枣阳公、皇朝的左卫大将军,还掌管着咸宁县。曾祖王神感,兼任凉州中都督府的节度使和西州中都督府的长史。祖父王仁肃,主执直长之政,并且雄才伟略,见识深远,文武双全,贵戚增荣。军队指挥总寄托清廉公正的仕途,美好的声望能宣扬家族的名声。已故先人王献,世袭枣阳公,不过是个没有价值的空名,实际上悠闲自得,整日弹琴喝酒,守其本真,不为物欲所诱惑,高寿超过八十岁死去。夫人弘农杨氏生一子一女,儿子听思没有入仕就死掉了,女儿就是赵郡君。表明美好的容止仪表,其实显露美好的典范。我看见她的美好,可以大略地说一说。她一生蕴藏贤惠柔和,性情能够温顺,在家中孝敬父母、恭敬父母,在外边具备礼和乐应酬。丝织品纺织,编织圆形细带,彩色丝织物成就刻镂丝线,所有称为女工的神妙、深微,天然成就精妙。思考妇女省视的准则,等待媒人、我死去的母亲尊重成年的行为,不容易齐全的选择,以选择妇女的四德,周遍于姻亲。为寻找家庭安顺,夫妇和睦,使整饬为妇之道,年满十八岁,经仪式出嫁到我家。侍奉公婆,妇顺,节奏佩玉的声音,整理有气势的容貌,柔和洁白,文雅美丽。我从二十岁左右登上仕途,能够节俭勤劳,没有自己消耗,曾经没有盛物的袋子和小箱那样的积蓄,坚持积存剩余的俸钱、禄米。开始不丧失美味食品的本钱,到底能够广泛地散布仁爱宽厚的情义,由于此,内外亲戚眷属钦佩富足思慕仁爱,好像众鸟趋往春天的树林,家族归附云晴旺盛了。开元中,遭遇叔父之丧,责罚她居丧的礼节,动不动就大声喊叫,诋毁她很深,生气久积成疾病。我既然出外镇守,随我漂浮江湖,以遵守辅佐的事宜。不畏惧东南的灾疫,居住在地土低洼潮湿之地,岁月深沉,其他的显示没有非分,长久的花没有疗治。天啊应该问,为何危害我贤良的妻子,在这辛巳之年的秋天七月二旬又八日死在润州居屋之正室。呜呼哀哉!思考往日实行坐禅寂定,到病重将死之际本性运转显著,消灭世俗间一切,断绝深切的恩谊、情爱,心思聪慧全面到达,摆手惜别告别时还嘱咐祭祀,断绝荤腥节制血泪只缓慢地吃素。在龙门之上选择阴宅,和充满沉静安闲的清净境地有缘,哪敢心怀平素之言,宁可忍受迫使改变本志,端正旗子,在旅居之地停放之灵柩逆水而上。而迂回难行的男女跟从悲伤不已,万里孤舟于是到达洛阳,就在这年十一月二日安葬在龙门西岗清河王岭,是顺从遗言。向前看是伊阙(龙门石窟),旁边对着伊河,宝塔灵龛都是阿弥陀佛所居的世界,撞钟之杵和钟、木鱼清净常送诵经的声音。就是(佛所在的)楞伽之峰,自然解脱之岸,难道能和北邙的坟墓,西陵的宽阔平坦之地相比吗?白杨摇动,夜里夹杂着鬼哭;苍烟无声,白天遮蔽心灵行走的人吗!儿子徐、徐云、徐晕,女儿徐茗、徐菲、徐萼、徐兰,天生孝顺,对死去的亲人仰望敬爱的哀痛使他们全都哭得声嘶力竭,感伤悲恸行路之人。徐峤应和琴瑟,留传四十年妻子合于正道的话作为效法。为妇的规范可以长久地敬仰,人母的典范可以教诲时尚,如何夫妇双飞忽然丧祭单独的配偶。体恤存在,回溯过往,对影自怜说什么呢?不能忍受长竹席的悲痛(指死人),姑且显现叩击瓦器的声音。拭泪挥毫岂敢为妻子写墓志,那墓志铭说:

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比喻夫妻和谐)。亲爱家庭,兰花香草香气芬芳(比喻品德或声誉的美好)。回想为妇的法则,言论和仪容得当、明亮。思考人母的典范,母亲的教训能够收藏。做所有的女红,还要洗涤衣裳。能谦逊能顺从,有质朴有采色。跟从我镇守,长久奔赴水乡。如何积久难治的病,宝剑藏于匣中(比喻人才埋没,不被任用)一个人孤独地死去了。一遭遇不吉利的变化,亲戚们都很感伤。悲伤啊鳏夫!怎能忍心看到这种祸殃。一个人看着苦月发愁,一个人对着空床哭泣。况且选择阴宅的界域,在黄泉下永远诀别了。龙门的南面,伊河流水汤汤,我贤德的妻子家依附(接近)福地没有疆界(极限)。

三、志文与史籍

《王琳墓志》是由其夫徐峤撰写,唐代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

那么,徐峤的家世如何呢?据《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儒学》中载:“徐齐聃字将道,湖州长城人……梁慈源侯整四世孙。睿宗时,赠礼部尚书。子坚……出为绛州刺史。数外徙,久乃迁秘书监、左散骑常侍。子峤,字巨山。开元中为驾部员外郎、集贤院直学士,迁中书舍人、内供奉、河南尹。封慈源县公。父子相次为学士,自祖及孙,三世为中书舍人。”《新唐书》为徐家祖孙三了传。

据《新唐书•卷四十一•志第三十一•地理五》记载:“湖州吴兴郡,上。武德四年,以吴郡之乌程县置……县五。”又据《旧唐书•卷四十三•志第二十三•职官二》记载:“礼部尚书一员,正三品。”《新唐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地理三》载:“绛州绛郡(河东道),雄。户八万二千二百四,口五十一万七千三百三十一。县七。”《旧唐书•卷四十四•志第二十四•职官三》载:“州县官员分上州、中州、下州”,“上州:国家制,户满四万以上为上州。刺史一员,从三品”。绛州人口八万多,为上州,绛州刺史是副三品。

《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职官一》载:“正第三品,左右散骑常侍”、“从第三品,秘书监……入正三品”。《新唐书•卷四十七•志第三十七•百官二》载:“集贤殿书院直学士……掌刊缉经籍……校书四人,正九品下。正字二人,从九品上”。《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职官一》载:“从第五品上阶,中书舍人……。”《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职官一》载:“从第二品,开国县公、爵”。

通过史籍,我们可以了解,徐峤还是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以及福建等州经略使。据《旧唐书•卷四十•志第二十•地理三》记载:“江南道,江南东道,润州上,隋江都郡之延陵县。武德……九年,扬州移理江都,以延陵、句容、白下三县属润州。天宝元年,改为丹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润州。旧领县五,天宝领县六。”据《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职官一》载:“从第三品,上州刺史。”据《辞源》载:“访使:官名。唐开元二十一年分全国为十五道,每道置访处置使,简称访使,掌管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略同于汉之剌史。”而据开元二十四年徐峤所撰《金仙长公主墓志》记载,徐峤曾任的最大官职是上柱国,正二品。《新唐书》为他做的传中说他“字巨山”,而与《王琳墓志》同时出土的《徐峤墓志》中则说他“字仲山”,“事亲孝,事兄恭”,由此推断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字仲山较为可信,《新唐书》为讹记,现甄别正误,亦有功于书史。

唐代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时为朝散郎、前行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据《新唐书•卷四十七•志第三十七•百官二》载:“秘书省,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丞一人,从五品上。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著作局,少监为之贰。”“著作局郎二人,从五品上;著作佐郎二人,从六品上;校书郎二人,正九品上;正字二人,正九品下。著作郎掌撰碑志、祝文、祭文,与佐郎分判局事。”又据《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七十八》载:“颜真卿字清臣,秘书监师古五世从孙。少孤,母殷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再迁监察御史,使河、陇。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希烈因发怒……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旧唐书•卷四十二 •志第二十二•职官一》载:“正第一品,司徒……以上职事官。”“正第八品上阶,监察御史。”

四、志文书法

二00四年秋,颜真卿最早书作唐•《王琳墓志》面世,它显现了颜真卿书法早期的真实面貌。

楷书,是书体规范化的第三种书体,也是继隶书后的书体规范的最后美化和完善。同隶书相比,楷书结体更加严谨、工整、规范,笔法也更加丰富了。它的点画醒目、棱角分明,点、横、竖、撇、捺等都有严格的起笔和收笔规则。虽然楷书流派纷呈,但它们都有着大致的风貌。这就是它最大限度地对以往的笔法、结构作了严格的规范的简化。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期、高峰期。

据朱关田所撰《颜真卿年谱》,颜真卿开元二十四年(七三六)二十八岁授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开元二十九年(七四一),颜真卿时年三十三岁。《王琳墓志》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他最早期的作品,比《多宝塔碑》尚早十一年,比《郭虚己墓志》亦早九年写成。《郭虚己墓志》为颜真卿四十二岁时所作,标志着颜真卿书法艺术达到鼎盛期,此时他的书法艺术风格臻于成熟而又完善,笔力遒婉而又不似他老年时的“枝蔓”。

《王琳墓志》字体颇具遒劲端雅、清丽脱俗的气质,字势雄逸,给人清新宜人之美感。这时,他沉着雄强的大家风范已初见端倪,在结构上宽博大气而自然,从中不难看出王羲之、褚遂良的影响。对代表唐代书法特征的颜真卿,有清刘熙载《艺概》评:“褚河南书为唐之广大教化主,颜平原得其筋……”细看字迹,横竖笔划张弛有度而又挺秀,运笔灵活自如而婉转,合于法度。颜真卿颜体楷书所表现出的特征有:含有篆书笔意的如钢筋铁骨般的笔划,结构趋向于舒展开阔,体势如隶书般平正的正面取势,无论笔划与结构以内在严格的法度外在表现出相当的随意性等等。《王琳墓志》已经具备这些特征。当然,这一时期他的书法虽已卓有建树但又稍嫌稚嫩,《王琳墓志》仍然属于他的早期作品,是颜真卿书法艺术史上重要的碑文。

参考文献:

[1][北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99。

[2][后晋]刘煦:《旧唐书》,中华书局,1999。

[3]《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

[4][唐]令狐德:《周书》,中华书局,1999。

颜真卿多宝塔碑范文6

一、字形体构造方面引发兴趣,进行情感教学

1.从汉字形体出发

汉字形体从甲骨文发展到行书,是一个由复杂到简单易写的发展过程,这中间出现了很多优秀书法作品,可以说一幅作品就是一种汉字的审美体现。从这些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当中找出一些漂亮的字进入识字教学课堂,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又可以拓展学生对书法历史和文字历史的了解,就此,我们现在的教材编写就已经注意运用漂亮的字体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了,在每课的生字后面都加上美丽的书写字体让学生描红。

例如教授苏教版第五册第一课中的“塔”字,可以找出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塔”字和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塔”字,让学生欣赏,同时教授笔顺和笔画,讲述一些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字,可能还会说上一些其中的知识。

2.从汉字构造出发

汉字是表意文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了系统的“六书”汉字造字理论: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汉字的这些造字特点进行识字的情感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学习汉字,学写汉字。

如,“山”字,就是三座大山的图形,“日”和“月”字,就是天上的太阳和月亮的图形,这样就容易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觉得汉字里还有这么多的学问,作一个学习的“乐之者”。

3.从生活当中出发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漂亮的招牌、广告牌等,指导学生观察这些东西,让他们在平时的逛街玩耍当中随意的欣赏,深入其中,去探讨里面的一些知识,培养一种兴趣。从这一点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当老师,特别是我们的父母,在平时陪孩子玩的当中就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看到一个大的广告牌,问问孩子上面是什么字,你觉得什么地方好看,要你写你会怎样写等等,这是一种随手可做的事情。

二、从汉字隐藏的故事进行识字情感教学

从汉字产生到现在,有关汉字的故事数不胜数,以故事的形式教学生识字,把学生引到汉字的故事当中,可以老师讲一些,也可以让学生查找。让学生动手,既学到了故事,又在脑海中加深了对这些汉字的印象,可能以后对汉字将产生更大兴趣。例如:教写“推”“敲”两字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推敲”的故事:韩愈在长安做官时,一天外出巡视,遇到一个人,在驴背上作推敲动作,神情十分专注,竟冲撞了仪仗队。经过询问知道这个人名叫贾岛,因自己写的一首诗中不知是用“推”还用“敲”好,神情过于专注,才撞了上来,以后这个故事就流传开来了。讲了这个故事后,在教写“绿”字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王安石写“绿”的故事,然后讲给大家听。

三、利用语文手法和音乐美术等相结合进行识字情感教学

把语文的识字方法和音乐美术方法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掌握。

教学汉字时,把一些字编成歌,激发学生兴趣,易于学生掌握汉字。如进行读儿歌识汉字游戏:出示汉字歌“ 红苹果, 金桔子, 紫葡萄,黄香蕉;五颜六色真好看,秋天的果园真美丽。”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代表不同色彩的汉字,让学生先准备四种水果实物及汉字卡片。再让孩子在学会儿歌的情况下,把汉字和水果配对。

同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五颜六色的美术色彩,用不同颜色把字展现给学生。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把笔画多难掌握的字或要强调的东西用不同色彩标出来,引起学生注意。如在教学字的部首的时候,就可以把字的部首用醒目的色彩标出来,学生一看就能明白,而且重点记住了这些部分。如:这种图形展现在学生面前,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上一篇陇国公

下一篇黄豆的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