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活动范文1
一、晚会背景:
金秋十月,在此期间,大一新同学带着青春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志向加入到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中。他们在军训中充分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和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
化生学院通过举办本场迎新文艺晚会,让全院师生共聚一堂,增进彼此感情,同时特别表达对09级新同学的关心与期望。也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开启一片崭新的乐章。
二、晚会主题及意义
欢迎大一新生、融合师生情谊、展示学院特色,同时锻炼同学的组织应变能力。开展本次迎新晚会,为的就是让新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化生学院的活力与和谐,从而激发新生对学校和学院的自豪感。且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更多的朋友,加快适应大学生活的速度。
三、晚会形式及内容
节目不限、形式不限,以歌舞为主,内容尽量贴近主题。
四、晚会面向对象
(一)、本次晚会以化生学院学生为主、面向全校学生。
(二)、邀请学校、学生处、教务处和校团委领导、我院全体老师、各学院党政领导及各学院团委学生会负责人
五、晚会时间
六、晚会地点
七、晚会流程
(一)晚会前期准备
1.由宣传部负责出2张海报,1条条幅。其中海报于演出前三天贴于校内、外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1条条幅悬挂于教学楼前。另外,文艺部干事必须定时地检查海报有否被撕毁,若被撕毁应及时补贴。
2.在晚会的前一周,制作好节目单,(份数以所邀请的嘉宾人数为依据)。节目单派发给到场嘉宾。
3.选派人员负责晚会现场的摄影工作(主要控制当晚拍摄的内容、方式,晚会现场的整个过程不漏拍,拍摄角度多样)。
4.选择主持人:主持人数量在 6 个左右(包括歌舞和游戏主持)。由同学或老师推荐和选节目时候的观察,择优选拔现象气质佳,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责任心都强的学生。,组成风格和组成方式不限。主持人用语必须经过审查。
5.筛选晚会节目:包括歌舞类,短剧类,才艺展示类,POP、DV作品,走秀等。另有领导、嘉宾的节目展示。准备游戏环节的游戏,例如接歌,抢凳子,击鼓传花等。
6.晚会当天场地负责:包括节目负责人,场地布置负责人,晚会幻灯片负责人,灯光负责人,音响负责人,晚会结束后清理场地负责人等。
(二)晚会当天流程
1.晚会在《幸福拍手歌》中开始
2.主持人致开场词并介绍到场的领导、嘉宾。
3.领导致辞并宣布晚会开始
4.大型歌舞节目开场
5.播放新生报道及军训期间的Pop
6.军旅歌曲串烧
7.短剧小品类节目
8. 现代舞
9.游戏环节:请台下同学及领导嘉宾参与其中。优胜者获得奖品
10.流行歌曲及经典老歌串烧
11.走秀等个人才艺展示(乐器、快板、朗诵等)
12.师生同乐节目
13.歌声中,主持人宣布晚会圆满结束
八、迎新晚会预期效果及展望 :
我院希望能沟通过这次晚会的举办,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树立我院同学们踏实奋进的学习精神,展现我院的风采,促进各个专业的交流与相互了解。
九、晚会后期工作: 1.书面总结 2.POP、照片等存档
高校迎新活动策划书【二】
活动背景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为了快乐陪伴在同学们的身边,思源文学社给新生带来新颖,独特,欢快,积极向上的节目,同时,给同学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创造一个美丽的舞台,从而也给社团带来光辉的历程。
活动宗旨
我们将以欢快、激情的心情迎接这个美丽而又富有意义的夜晚,思源文学社将带给大
家团结向上,青春健康,气氛活跃的节目。由此,思源文学社特此举办此次“班级联谊晚会”。
活动主题
与会欢乐嘉年华,共渡迎新晚会
活动目的
通过迎新晚会,营造出一种团结向上,青春健康,热爱生活的美好气氛,这是一次新老朋友的交流晚会,“迎新晚会”作为一种极具亲和力的交流方式,给同学们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自己才华的美丽舞台,让他们的歌声、舞姿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大学生活。
晚会时间:20xx年xx月xx日(星期三)18:30
晚会地点:安徽职业技术学院xxxxxxx
参加人员:嘉宾及思源文学社所有成员
主办单位:思源文学社
承办单位:思源文学社
场地布置
1.宣传部、组织部负责舞台扩建,以红地毯为主,周边以气球、彩花等能表现联谊气氛的装饰品为辅
2.前一排为嘉宾席(包含老师)其余的全部为观众席
3.气球+彩条+彩纸+彩灯+彩带
4.背景灯+横幅+霓红灯
5.信息标志+晚会主题+主办及承办方
节目征集及审查
征集对象:
⑴、面向思源文学社全体社员征集节目。
⑵、联系校园内的优秀节目直接参与彩排演出。
审查时间:
一审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星期一 17:30
地点:xxx
彩排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星期二 16:00
地点:xxxxx
备注:
1.此次晚会节目审查由思源文学社文艺部参与审查。
2.节目审查时间及地点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文艺部另行通知。
3.每个参加节目必须定于xx月xx日前定案最后确定演出名单。
4.此次晚会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需节目18—20个。
5.外联部负责拉取赞助。
审查筛选方法及要求
1.由思源文学社文艺部共同参与审查及筛选。
2.节目筛选将于最后一次审查20日定案,确定表演名单及演出人员。
3.内容积极向上,接近大学生活符合晚会主题,形式不限,如:小品、相声、歌曲、舞蹈、乐器.......作品力求创新。
备注:
⑴演出前半小时组织嘉宾及观众入场。
⑵晚会各项设施及人员是否到位。
⑶现场秩序安排。
晚会工作要求
1.各工作人员都要求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作用,对突法事件果断的处理。如自己没有把握处理好,请立刻和负责人联系。
2.要求各部门互相配合保证活动各环节顺利进行。
3.把各部门工作制度以表格形式送至负责人过目、审查。
后期工作
1.编辑部安排社员负责清场,包括舞台、音响以及装饰物,现场的卫生工作。
2.有关晚会后材料的收集
晚会节目演出安排:
(附表1)
资金预算:
高校活动范文2
关键词:高校科研人员 绩效评价 R&D活动
当前我国对科学研究日益重视,国家投入的经费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的科研体系中,国家的创新体系与高校密不可分,高校内科学研究管理工作也与科研人员的活动绩效评价息息相关。对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已成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此文对我国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估的近况进行研究与探索,反映出目前国内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估所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国内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估系统的对策,以此更好地加强国内高校科研管理与合理分配资源,调动高校教师科技创新的热情,彻底提升我国高校的科研创新技能与水准。
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工作从改革开放以后就逐步发展,在进入到21世纪以后,就我国的情况而言,现已构建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但是对于高校科研人员在R&D活动绩效评价方面的状况依旧存在问题,以下是通过研究归纳的几点问题。
评价体系目标定位有失偏颇 当前,我国医学高校R&D活动的绩效评价的目标定位,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就这个体系的目标而言,应该和高校及国家的标准保持一致,不过,就多数高校而言,依旧存在设计上的诸多问题。这样,就很难将高校的使命及发展方向更好地体现出来,更无法保证实现战略目标上的一致性,如此一来,使得绩效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很难发挥出来。当前我国高校R&D活动的绩效评价主要停留在业绩考核层面,虽然这种评价机制对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随之而来也产生很多的问题。很多单位将绩效评价的指标,如,科研项目和论文等设置为科研人员评聘职称的硬性门槛,作为其工资和奖金的发放标准,作为其招收研究生的资格以及招生数的前提,作为高校学术地位和科研实力排名的支撑工具。这种评价体系很容易导致高校科研人员为了考核和晋升疲于写文章、拿项目,并直接导致学术浮躁、急功近利乃至学术腐败等诸多问题的出现,最终使评价体系和制度沦为行政管理的手段与工具而失去了评价原本的目的。
评价体系指标分类不到位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体系往往存在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的问题,分类评价实施非常不到位,同一个高校之内的绩效评价体系常常只能采用同一套标准去衡量诸多不同性质和表现形式的科研人员R&D活动。然而,我国高校学科门类繁多,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也很大,不同学科研究探索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周期的长短和成果表现形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此一来,如果采用单一的评价标准,对于某些科研人员来说,可能会对其科研积极性与创新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他们在学术研究上的发展不利。对于不同种类的学科R&D活动成果而言,如果使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很难对其结果保证公平与客观。
看重科研成果不重视成果转化 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在论文与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方面保持一个增长的发展趋势,但是就成果或专利而言,在转化率方面没有得到提升,多数的高校在重视程度与力度方面有所欠缺。这一点体现在绩效评价中,通常是科研人员对成果的转化没有形成明确的导向和充分的重视,导致科研人员对实际价值的研究缺乏充分考虑,更多的也是为了达到项目和论文的数量而进行的研究。
科研投入与产出没有平衡体现 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是对科研个体和总体的科研成绩和效果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核心是考察科研个体和总体的投入和产出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高校科研人员的R&D活动绩效评价,在作为激励措施等依据时,还需考虑到科研投入与产出的指标。
应对策略
正确运用R&D活动绩效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健康态势以及科学研究队伍的壮大与发展,是与学校内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的成效评价分不开的。高校R&D活动绩效评价对应的提高是由绩效的评价和设计的同步而决定的,为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进行服务,才是最终学校目标战略化的实现。高等学校要坚持国家、社会对科研人员的要求,用好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行为的导向作用,推动学校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促进高校战略目标实现,把科研人员工作行为纳入到合乎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 每所高校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进行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时,一定要针对自身定位,结合自身实际,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对于科研人员R&D活动的绩效评价而言,其首先要能够保证同学校的相关要素关联起来,包括在性质、层次、理念、发展定位以及培养目标等多个方面,应该充分地表现出办学的特点以及学校的个性,避免出现跟风的情况。比如,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部属大学与地方大学、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在办学的性质、层次、目标定位、资源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对科研人员科研及能力、标准、比重和要求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如果各高校不顾本校的实际,一味地向那些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看齐,简单搬用其绩效考核标准,是不适宜的。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应本着一切有利于高校发展、一切有利于科研人员发展、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宗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高校在具体制定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方案和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性质,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有自身特色的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学校应该注意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的特点和差异。一些高校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成绩的比评和管理,应该把量的评比和性质的评比放在一起,还要根据每个高等院校的所处的各自阶段和不同的起步情况制定出合理平等的科学研究结果和成绩评比。
根据学科差异性,制定与研究性质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体系 就科研类型而言,基础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社会科学学科、人文学科、艺术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之间也有很大差异,其成果的表现形式、周期和应用价值各不相同。对于那些在基础领域进行研究的科研人员而言,对其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考虑多个方面的综合指标,例如,根据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来评价,旨在打造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对于那些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而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评价,例如,科研的项目、经费以及成果转让中的经济效益等,最大限度地提升应用转化率。对于那些偏于理工科的科研成果而言,其基本科研成果通常可以通过SCI(科学引文索引)实行评价,表现形式分为专利、科学论文等;在人文社科方面,评价方式方面主要是管理性与学术性。成果的创新能力与其在学术科学界的意义和作用是其学术性判定的关键,与此同时,成果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也会被考虑在内。从管理角度来看,主要特点是依照外部的表现,像级别鉴定、成就式样、转载与引用的状况以及刊物发表等,并且可以在这里面总结一整套量化指标。
注重创新质量的评价 高校要在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体系中突出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并确定有效的指标,以重点考核创新成果的质量。科技成果的质量是指科技成果适合一定用途、满足一定需要的特性,任何一项科技成果都应满足一定需要,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科研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这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首要条件。对于科技成果而言,其质量主要是从先进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三个层面所决定。能够充分表现出科技创新的根本的是先进性。就创新而言,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原始、集成和二次创新三个层次,创新质量的差异也是通过它们三者的差异所决定的。对于科研人员评价体系的制定,应该依照经济、适用和先进的要求来进行,同时要能够从创新的层面进行较为客观的反映。
重视科技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 在进行科技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问题,这应该遵循一定的指标体系。指标的设立要遵从以下原则:第一,对科技成果的转化规模和过程施行规范化描述。第二,从科技成果的转化品种和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程度进行动态评价。第三,以投入及输出为主要线路设计指标系统,可对成果转化投入活动及输出情况设立评价标准。通过对之前科研人员R&D活动的绩效评价分析,多数并未对成果转化予以充分关注,此外,也只是在成果转化的直接经济效益中做了一个简化的度量。为使成果转化的测度统计指标更能准确地反映成果转化的真实情况,便于管理部门对成果转化进行宏观指导,高等学校有必要配置评估成果转化测量统计的一套标准体制。从有些研究部门的摸索结果来看,这种体制可以通过三项指标来评估,分别为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研究开发产出和投入的比例、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制定适合不同需求的科学的评价周期 高校科研人员的R&D活动绩效评价周期是评估科研人员在其工作效率的主要标准。相对于科研人员R&D活动工作绩效的评价标准设立,其主要确立标准是评价周期。对于一般的高校而言,在绩效评价的周期要求上通常是一年。结合实践,针对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差异,对此绩效评价可以采用不同的设置,可以将一年期改为三年,但是可以配合对应的年度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鲁炜中.高校科研绩效考核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4(3):17-19.
[2]史万兵,杨慧.高等学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 高教探索,2014(6):112-117.
[3]卢爱地.对高校科研绩效考核办法的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12(1):61-63.
高校活动范文3
关键词:高校;育人功能;文艺活动
目前,高校开展文艺活动十分普及。对于高校文艺活动的意义,一些思想觉悟高的学生能够清晰意识到,文艺活动能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以及扩大他们的交际范围,这无疑是高校文艺活动带给学生的积极影响。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参加文艺活动是为了追求个人荣誉,就某种程度而言,这是高校文艺活动亟待改善之处。因此,我们应该思考:高校开展文艺活动意义何在?怎样才能发挥高校文艺活动的育人功能?
一、现阶段对高校开展文艺活动的评价
1.形式胜于实质
新生入学之际,高校自主开展文艺活动的各大社团便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招贤纳新的工作,学生社团可谓悉数出动,无论是时髦的街舞、流行音乐,还是民间乐器,但凡与文艺沾得上边的都被纳入招新的范畴。在文艺活动蓬勃开展的高校里,支持文艺活动的学生人数占学校学生总数的一半,因为高校文艺社团招新的口号便是“摆脱孤独,摆脱寂寞”,一些颇有眼光的学生便毅然加入了文艺社团。对于招新的社团而言,这自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可正因为这样,高校开展文艺活动的目的和宗旨无形中被削弱了几分。高校在现有基础之上开展的文艺活动多是过于突出学生的竞争意识,但凡高校开展文艺活动必然组织一场以竞赛为目的的文艺活动比赛,此举一方面可以吸收企业的捐助资金,帮助企业在学校做广告,另一方面开展文艺活动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校的文化建设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上述现象均说明,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就连高校文艺活动也搭上了这趟末班车。当下高校的文艺活动可谓是大打亲情牌,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契机,实际却没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高校广泛地开展文艺活动或许可以说是高校增强内部凝聚力的一种途径而已。
2.博而不专
高校是集合先进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对学生进行专业化、个性化、独立化培养,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集体。高校的一个特点便是博、专兼有。博是高校开设的专业多,专是高校设置的专业能够教会学生过硬的知识。纵观高校的教育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要求高校的各种教育活动均能达到博、专兼有,从而使高校的教育活动在真正意义上达到表里如一。但是,当我们的目光触及当下高校文艺活动时,难免会流露出些许失望。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高校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但是,这些文艺活动大多只是徒有其表,一些加入文艺社团的学生只能是做做表面工作,他们几乎很难得到实质性的锻炼。高校在注重文艺活动的种类之余,忽略了文艺活动应该达到的高度,毕竟大学生各方面的领悟和觉悟都很高,假如高校文艺活动只是走形式主义,那么高校文艺活动如何育人呢?高校文艺活动多半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对高校文艺活动的此种定位,便决定了高校没有过多干预的文艺活动,只能是虚张声势或者说打肿脸充胖子,它们无法教给学生实际有用的知识、本领,只是文艺活动组织者带着一群茫然的学生若有其事地彼此打发时间而已。
3.给在校学生营造了交流及学习的平台
在审视高校文艺活动的某些恶劣影响之时,我们也去寻找它的优势所在,毕竟高校文艺活动的开展并非只是浅尝辄止,一些高校文艺活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可见高校文艺活动必有其价值所在。高校文艺活动是一个集体性组织,它以自身的影响力将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组建成了一个大家庭,学生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是独自规划文艺活动的开展形式和开展计划,因此文艺活动便给大学生营造了一个交流及学习的平台。大学生在学习之余悉心投身于文艺活动之中,他们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了一些关于文艺活动的基本常识,学到了课本之外的东西;文艺社团作为一个集体,必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学生,这些学生通过彼此间的接触逐渐相互熟知,从扩大交际范围的角度而言,高校文艺活动定是锦上添花。大学生之所以肯花费他们大半的休息时间忙于文艺活动,多半是看中了文艺活动所能带给他们的可能是无可限量的好处。通过锻炼,大学生的某些能力得到提高,也大大促进了高校文艺活动的开展。
二、高校文艺活动发挥育人作用的必要措施
1.在高校文艺活动里逐步渗透和体现大学精神文化
高校建立之初,学校领导便悉心为高校制定了大学的理念,这些理念是高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能够反映出一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面貌。在高校的发展中,这些理念已经逐步成为该校学生一致信奉和遵守的行为或者思想准则,成为该校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在高校的文化建设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便是继续发扬上一代学生的优秀品质,启后则是教育下一代学生积极践行大学精神。总而言之,大学精神一旦被大学师生所认同,便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从而转化为大学师生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精髓,高校的首要任务在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文化,形成广大师生的大学文化认同感。高校在开展文艺活动之时,不论该文艺活动是竞技性质还是育人性质,组织者都应该向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讲解甚至是言传身教,教导学生在开展文艺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要努力争取去获得成绩和名次,而且要求学生在精神领域有所提升,积极践行大学精神。此外,高校在开展文艺活动之时,应积极在各项校园文艺活动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使大学精神文化时刻渗透于文艺活动之中,不断强化广大学生对大学精神文化的认同与接受,充分发挥大学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成长发展的促进作用,使文艺活动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其育人的功能。
2.努力发挥教师在高校文艺活动中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目前,高校开展文艺活动多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教师承担的责任多是名义上批复学生组织者申请的某项活动,以及给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象征性地增加他们的学分以示表扬和鼓励。教师在文艺活动开展之中没有大展拳脚的机会。教师阅历丰富、涵养高雅,他们完全有能力承担起高校文艺活动的育人职责。在高校开展的文艺活动中,除青年学生之外,另一主体就是教师,校园文艺活动能否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关键在教师,毕竟学生引导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下,由于社会五味杂陈的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一些非主流的负面因素充斥到高校文艺活动之中,部分学生失去了自我辨别能力。对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关措施,使教师既成为引导校园文艺活动发展方向的航标,又成为指导高校文艺活动提高层次的专家。有了教师的悉心指导,高校文艺活动开展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此外,青年学生对于文艺活动的选择更多地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由于自身阅历的局限,还不能充分地对自己的选择作出客观、正确的价值判断,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一部分学生选择具体的文艺活动方式。
3.提高学生对文艺活动的鉴赏力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时下,大学生多是涉世不深或者基本没有社会经验的一群社会“边缘人”,他们浅薄的社会经验意味着他们对事物缺乏正确合理的认识,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导而误入歧途。高校只是为这群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并没有为学生扫除所有的不良影响。当然,高校是一个开放性的教育场所,它也不可能不受外来糟粕文化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高校文艺活动的组织者和主管部门应该对症下药。首先,高校应该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设施给学生详细介绍各类文艺活动,力图扫清学生的认知盲区,培养他们基本的鉴别能力;其次,高校文艺活动组织者应端正态度,正确、负责任地引导学生,以深化学生对文艺活动各方面的认知;再次,高校应该教育学生多涉猎文艺活动方面的知识,主动学习,变文艺活动中的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参与者。
4.引导学生完成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变
“学”与“行”始终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过程,“学”是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或者媒介获取知识以充实自身头脑的一种半主动、半被动行为,而“行”则是人们将努力学到的知识或者本领悉数反映到客观实践中进而达到塑造自身的目的;“学”是途径,“行”则是结果。结合当下高校文艺活动开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文艺活动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此,我们应该冷静思考,尽管一些高校文艺活动质量已达到业界认同的标准,可它们仍旧没有发挥出足够的育人功能。究其原因,可以从“学”与“行”的关系入手调节两者目前僵化的关系。“学”能否较好地指导“行”,便是当下高校文艺活动组织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传统的高校文艺活动仍旧停留在组织者“满堂灌”的单一教导的方式,组织者以为只需要做好教育工作,学生就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至此,文艺活动相关组织者一厢情愿设计的育人功能便能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回归现实,高校文艺活动的育人功能并没有按照预期的结局发展,许多学生欲将知识付诸行动的计划并没有实现。针对此种情况,组织者在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之时,应注重帮助学生完成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变。如动画设计大赛、主题晚会、书画展、校园歌手比赛等诸多活动,都可以让学生自发组织、自主参与,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提高技能。只要教师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深化德育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就能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行为。
三、结论
高校开展文艺活动应该注重其育人功能是否得到实现,在抛弃传统文艺活动重于形式、博而不专等影响因素之后,高校应高瞻远瞩,努力制订切实有效的高校文艺活动开展计划,通过采取在高校文艺活动里逐步渗透大学精神文化、努力发挥教师在高校文艺活动中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提高学生对文艺活动的鉴赏力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引导学生完成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变等措施,完善其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如何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2).
[2]张耀灿.高校开展文艺活动的必要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5).
[3]陈万柏.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讨论[J].湖北大学学报,2009,(3).
[4]王昌民.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
高校活动范文4
校园网络是高校学生了解校园信息的平台,也是了解外界的正确导向,高校学生活动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网络平台的强大号召力和传播力可以为校园活动的开展起到大力宣传的作用。从活动的策划、宣传、进展到评比、网络投票等多个环节都可以和学生展开交流和互动。网络参与的灵活性可以和线下活动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对活动进行宣传以,实现活动的意义。当下学生经常活跃的网络平台不仅仅有校园网,更有微博、QQ、人人主页以及贴吧等等,高校学生活动的主办方可以通过打造属于学生真正喜爱的资源平台、社交平台扩大活动的宣传力度和参与面。
2注重活动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当代人接触的信息量持续增长,而辨别真伪和是非的能力更显得尤为重要。价值观是引导个体看待和辨别事物的核心价值体系,大学时代是高校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价值观是个体发展的基石,是引导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主线。高校学生活动的开展要以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为导向,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成长时期的关键问题。例如,恋爱观念和择偶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变化,有些“金钱至上,物质第一”的拜金观念也悄然在高校的学生群体中蔓延开来。根据这一现象,高校可开展相应的话题讨论、辩论赛以及短剧小品等活动让男孩、女孩们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择偶观,什么样的对象是异性欣赏的类型,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和择偶标准。此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志愿者服务也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方法。高校学生大多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世界,了解其他生活领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志愿者服务可以使他们更近距离地接触社会和他人,使高校学生在面对社会和生活时更加注重公平、富有爱心、遵守道德准则的规范。
3增加高校学生活动的社交性,建立学生归属感
网络给许多人提供了社交平台,认识更多的人,许多面对面的交流被动动手指的方式取代,但在这种现代化的交往模式下许多本近在咫尺的人变得熟悉又陌生,曾经有人质疑“网络到底是扩大了人们的社交还是缩小了”。网络社交的这一特点也同样体现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我们在感叹网络信息的时效性和便捷性的同时,也在感慨现在的学生集体凝聚力的下降和沟通交流的减少,寝室矛盾、班级矛盾在逐渐增多。因此,高校要有目的性地开展学生社交活动,增加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进而增加集体凝聚力,建立学生归属感。高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班会、联欢会以及素质拓展等活动。在学生入学之初,通过素质拓展等活动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小集体内的学生互相熟悉、了解,树立起“我们是一家人”的观念。人和人在最初接触时都会尽力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当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入正轨后,许多竞争和摩擦等现实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此时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和集体共同完成任务等,使学生间更加互相了解和理解,巩固入学时打下的良好人际基础。高校学生只有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才能更加热爱学习、热爱学校。
4高校学生活动不失娱乐性,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高校活动范文5
关键词:吉林省;高校教师;健身活动;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096-03
据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一些中高级知识分子,由于长期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岗位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再加之时间紧,参加体育锻炼受到限制,因此在中青年知识分子中出现身体健康状况下降,亚健康人口数量增高,甚至出现英年早逝的现象,高等学校教师身体健康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书育人工作的质量,因此,关注教师身心健康,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健身活动,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的健康水平,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白城师范学院等九所吉林省高校在职的年龄在25~65岁之间的1 28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以反映吉林省高校教师这一群体体育锻炼的基本状况和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把所调查的对象分成了25~35岁、36~45岁、46~55岁、55岁以上4个年龄段。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采用分类抽样的方法,随机抽样吉林省高校教师中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男女)各8个样本; 每10岁为一年龄段,每一样本分为4个年龄组,共计32个年龄组,每组调查40人,共计1 280人。全省共发放问卷1 280份,回收1 262份,回收率为98.60%;剔除无效问卷29份,有效问卷1 233份,有效率96.32%。为了保证问卷的效度,在发放过程中对专家进行两轮函询。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了再测法,相关系数为r=0.92。
2结果与分析
2.1高校教师体育行为认知分析
2.1.1休闲方式与体育行为据1997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所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城市16岁以上人口的人均余暇时间已达每周19.6 h,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逐年增长,社会服务系统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家庭规模逐渐减少,到21世纪可达每周30 h左右。对于如此大量的余暇时间,吉林省高校教师是怎样善度余暇的?(表1)。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虽然进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对体育健身也有一定的认识,但通过体育活动改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健康质量的人群比例还很小,仅占调查的36%。与看电视、上网、看书报的时间相比还很少。
分析影响吉林省高校教师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原因,首先,在当今科技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大量的信息冲击人们的头脑,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需求,人类的生活与现代信息社会已经密不可分,因此,看电视、上网、看书报杂志等成为我省高校教师余暇活动的首选内容。其次,面对当今的社会形势,下岗职工增多,升学、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使子女将来有个良好的前途,许多教师将余暇时间用在教育子女上。再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交、旅游等虽不是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但二者所占的比例也较过去的年代有大幅度提高。
2.1.2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结果(表2)显示:吉林省高校教师对体育的认知是多元的,吉林省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首要动机是强身健体,体育锻炼的健身效用广泛,高校教师在上学期间接受了多年的体育教育,对体育健身功能的认识有较高的一致性;其次为休闲娱乐和调整心情,体育活动作为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高校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还起到了娱乐身心的功效。由于高校教师科研任务重,所以体育锻炼就成了他们缓解压力的很好选择。
由图1可以看出,总体上强身健体基本成为所有教师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首要因素,特别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主要以强身健体为主。45岁左右的教师把消遣爱好作为健身活动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年龄特征、精力、健康状况、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影响,中老年教师把抗病防病因素放到首位。在统计中还发现,女教师选择减肥健美为目的中选率明显高于男教师(9.82%:3.29%),说明女教师爱美之心重于男教师,对身材的要求高于男教师。
2.1.3对体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我省高校教师中,有些教师在实际参加健身活动方面还有不同看法:有61%的人认为经常保持充足的睡眠能保持健康,59.72%的人认为平时注意改善自己的饮食和营养能保证健康,57%的人认为生活要有规律,53%的人认为平时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另外25%与16%的人选择改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补充一些营养保健品作为维护自己健康的手段。大多数人对体育活动能增进身体健康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经常亲身感受参加体育锻炼所带来的身、心愉悦的享受还没能完全付诸实践。
2.2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发现,被调查教师身体健康的仅占总人数的53.3%,而且每个年龄段的各种患病率平均以11.8%的比例增长,教师的健康水平随年龄的增长下降趋势明显(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有资料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阻碍我省高校教师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患病率达16.2%,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上升。
2.3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
2.3.1高校教师中的体育人口从表3中可以看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上的为37.24%,锻炼时间超过30 min的为59.84%,两者均达到标准的为34.63%,而35~45岁年龄段的比例下降为19.27%,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例又逐渐攀升,45~55岁时为32.80%,55岁以后,达到44.00%。
2.3.2高校教师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从表4可以看出,高校教师所选择的锻炼项目主要集中在跑步、长走、球类和健身操(舞),占83.69%。不同的性别所选择的内容也各有侧重,男性在跑步、球类中选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在长走、健身操(舞)、武术等项目明显高于男性,说明女性倾向于传统的、展示人体美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男性则倾向于富有竞争性的项目;不同的年龄层次,他们所选的项目中选率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反映了个性需求、兴趣爱好、能力不同的差异。
2.3.3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从表5发现:35岁以下的高校教师首选“与朋友锻炼”,说明体育锻炼是一个群体行为。反观35岁以上的教师普遍把“与家人锻炼”作为主选锻炼形式,表现出对家庭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而且比较愿意参加单位统一组织的体育活动。
2.3.4我省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由表6发现不同的年龄,选择锻炼场所也有所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以体育场(馆)作为健身场(馆)的比例逐步下降,以公园为健身场所的则逐步上升,而选择本校体育场(馆)的比例在各年龄段中都较高。
2.3.5影响高校教师体育活动的因素由表7可以看出,在影响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诸因素中,虽然男女之间有所差异,但大体上的排序为没有时间、忙于家务、没毅力、没人组织指导、没有场地器材、对体育没有兴趣、体力不支及其他等因素。没有时间是影响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原因。
2.3.6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状况
2.3.6.1高校教师体育消费倾向及各类消费的比例根据社会上各种可能的体育消费类型,制定问卷、将体育消费分为10类,各类消费情况如图3。
2.3.6.2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的性别差异所有参加调查的教师按性别分组,按各类消费类型,求平均消费额,做出比较直方图(图4)。由图4可以看出,T=-0.229,P
比较直方图体育消费直方图2.3.6.3体育教师与非体育教师体育消费差异比较将体育教师与非体育教师总消费额做出比较直方图(图5)。由图5得出结果,T=2.12,P
2) 体育消费价值观。根据调查显示,80%的吉林省高校教师对花钱买健康这一观点表示赞同,他们认识到体育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
3) 体育基础设施不足。
3结论
1) 高校教师的体育认知水平很高,但他们的实际参与程度与他们的认知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被调查的我省高校教师中,身体健康的占53%,而且患病率逐年提高,这无疑是我省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健康隐患问题。
2) 高校教师在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上,表现出男女性别差异:男性偏爱球类,女生喜欢运动量小,且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项目。我省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表现出年龄差异,35岁以下的教师多选择与朋友一起锻炼,35岁以上的教师多选择与家人一起锻炼。我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基础体育设施不足,出现供求矛盾。
3) 高校教师的体育消费水平很平均,没有性别差异和体育教师与非体育教师的差异,但总体消费水平然有待提高。我省高校教师体育消费意识淡薄,应引导我省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 徐宏.贵州省高校教师健身活动现状调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23(4):12.
[2] sport.省略/power/show.
[3] 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9,19(1):4.
[4] 李敏.对高师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研究[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3:35.
[5] 沈国平.浙江省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1995,(3):45-46.
[6] 张蓓蕾.倪政,等.上海市华坪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调查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标键,2002,16(4).
[7] 邹师.当代人类健康的危机及其体育理念[J].体育与科学,2002,(3):25-28.
[8] changchun.省略/other/sdcy/zdcy-detail-spjsp.
[9] 陈小蓉.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的主要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体育,2000,(1):53.
[10] 胡学明,尹长发.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3):91-92.
[11] 冯晓红.北京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6):743.
[12] 王爱丰,王正伦,等.江苏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22(1):29.
[13] 杨升平.浅谈体育消费能力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2):49.
[14] 王波.大中专学生体育价值及消费观调查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1):66.
[15] 武笑玲,高茂章.河南省城市社区大众体育健身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科技,2005,39(60):39.
[16] 樊炳有,胡爱武,等.温州市市民体质与体育状况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53-55.
[17] 庞敏.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特点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
[18] 雷国梁.金海燕.《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系统工程[J].体育函授・体育科学,1995,3.
[19] 苏庆永.潘治贤,等.辽宁省高校教师余暇体育行为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
高校活动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教育观 校园活动
高校学生活动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也存着不少问题,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年初,《中国青年报》登载了《被活动耗尽的大学时光》一文,该文主要反映了大学生参加了太多的活动,耗费着本是读书的时光,到头来却一无所获,该文反映了高校学生活动存在的困境,也引起了教育界的热议和反思。如何对学生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引导、规范,成为当务之急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高校学生活动面临的困境
当前,大学生自我成才意识强烈,一开始就对大学校园充满憧憬,大部分学生都热衷参加各类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希望在火热的校园活动中展示才华、结交朋友、获得认同、丰富阅历、提升能力。现代教育的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靠正规的课堂教学途径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之外的一切教育环境与教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认为,课程以外之学校生活,即属于训导范围之种,以及师长持身、治学、接物、待人之一切言行举措,苟于青年不无几分裨益,此种裨益亦必于格致诚正之心理生活见之。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原校长张伯苓任南开大学校长期间积极主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各种社团,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他认为从这里得来的学问,不比书本上的少。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调节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思维内容,激发创造热情,产生创造灵感;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知”与“行”达到统一,完善个性发展,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一方面,从自身的成长成才的需要上,大学生渴望在大学校园活动中有所收获,甚至是很高的期望值,但在现实中,一些高校学生活动建设状况却不容乐观,活动品位、档次不高,缺乏科学的规划、数量多、质量低,大学生参与其中,非但受不了锻炼,还浪费了本属于学习的时光,往往成为“吃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当前的校园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品位不高。组织者认为主旋律“曲高和寡”,为迎合学生口味,博取笑声、掌声,将流行文化、娱乐文化等搬进大学校园,光有“下里巴人”,不见“阳春白雪”,造成校园文化活动格调庸俗、品位不高。二是缺乏科学安排。组织者或是依靠经验,或是“跟着感觉走”,在学生活动的安排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和规划。三是学生活动数量过多过杂。各级团委、学生会、社团、年级之间以及学校相关管理部门都举办学生活动,但由于缺乏协调和统筹机制,活动一个接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学生为参加活动疲于应付,学生干部更是成为了“活动家”,组织活动、参加活动成了主业,学习倒成了副业,大有舍本逐末之势。四是活动质量低。组织者为举办活动而举办活动,活动本身没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形式缺乏新意,为了活动能顺利举行,只能强制学生参加,导致学生“被参与”。组织者“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活动对学生能力锻炼根本不起什么作用,还浪费了学习时间,对于被强迫参加活动,学生们更是深恶痛绝。五是形式主义,造成浪费。“一拉横幅二签名”已成了学生活动的“固定节目”,尤其是横幅“满天飞”,横幅内容空泛,如“预祝某某活动圆满成功”之类毫无意义的横幅不在少数,既造成浪费也影响校园文化的格调。六是活动没有特色。校园活动没有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培养目标脱节,与第一课堂脱节,一般的娱乐性活动过多,学术性活动少,科技文化建设、学术活动没有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柱。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活动观
破解高校学生活动面临的难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树立正确的学生活动教育观和政绩观,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1.正确的学生活动教育观。学生活动是校园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学生参加校园活动,从效果来说,可以是正作用的,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也可以是负作用,干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参加活动存在着“机会成本”,即学生因为参加校园活动而放弃了学习带来的收益。过多过杂的、质量低下的学生活动,无助于学生提高素质和能力,甚至挫伤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反感,同时,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参加活动的“机会成本”过高。
因此,要将学生活动作为一门课程来研究,学生活动虽没有一定规范,没有固定模式,但也存在自身的规律性,因此,不能仅靠经验来谋划、推动,更不能“想当然”随意安排,要深入探索和把握学生活动的规律性,要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合理统筹,要扩展和丰富那些具有积极作用的“隐性课程”,尽量消除那些具有消极作用的“隐性课程”,真正发挥学生活动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
2.正确的学生活动政绩观。在学生工作的评价中存在两种错误的现象:一是过多地以“出成果”来衡量学生工作的成效。要正确认识学生活动“出人才”与“出成果”的主次关系。“出人才”是指通过开展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拓展知识、增长见识、完善个性品质;“出成果”是通过学生活动,促使学生获得各类奖项。举办学生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出人才”,而不仅仅是“出成果”。二是单纯以数量来衡量学生工作的成效。“只管做了什么”,而不评价“做了,效果如何”。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浮躁的心理和功利性,搞活动不是真正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益,而是为了获取优秀奖项和扩大影响,是做给上级看的。于是乎,重视“轰轰烈烈”的出成果工程、面子工程,集中精力搞“拿大奖”的项目和有影响力的项目;对于真正让广大学生受益的、“和风细雨”式打基础工作则提不起兴趣。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育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欲速则不达,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慢工出细活”式的教育,这就需要学生工作管理者保持一颗平常的心,要耐得住寂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过长期积累,稳抓稳打,打实工作基础,才能达到“厚积薄发”之效。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学生活动政绩观,要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的最大评价标准,要以学生满意不满意为重要依据,“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要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和评价。
三、提高学生活动质量的若干建议
质量是学生活动的生命线,高质量的学生活动才能受到大学生的真正喜欢。
1.提升校园学生活动的品位。提升学生活动的品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校园气息,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在高校的体现和延伸,是社会主义文化与校园精神相结合、在社会文化中层次较高的一种文化类型。坚持以高雅文化感染人、鼓励人,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抛开“难为”、“无为”论,要相信青年大学生的选择能力。只要工作方法对路,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来凝聚人、吸引人,是大有可为的。实践充分证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才有生命力,才能持久,才能真正赢得大学生的心。北京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之一就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用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上海各高校推行“高雅艺术进校园”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自1993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来,受到高校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渐渐地,在大学校园,高雅开始流行,国粹变得时尚。当校园流行“武侠小说热”、“言情小说热”的时候,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就选编了一百部古今中外名著,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修身、成才”为主题的“读百书”活动,举办“读百书”征文比赛。当部分学生热衷于“卡拉OK”、沉迷于电子游戏时,上海各高校又鼓励学生开展“让京剧(戏剧)走向青年”的活动。当部分学生偏爱西方摇滚,崇尚颓废音乐时,上海各高校就邀请著名指挥家、音乐家、音乐理论家来校作音乐作品介绍,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举办“春天的经典”和“秋日的韵律”等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高水平的文艺演出团体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到高校为学生作专场演出,让大学生们体会经典艺术作品的魅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高校的实践也表明,只有不断弘扬高雅文化艺术,才能使校园文化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才能使美育真正起到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作用,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达到目标。
2.正确处理学生活动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组织适当的校园活动有利于活跃校园气氛,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增才干、长见识,但要把握“合适的度”和节奏,正确处理学生活动数量与质量,既要丰富校园生活,也要保持校园生活的宁静。宁静是大学的一种境界,一种状态,是大学精神的真实写照。上大学,“主业”是学习专业知识,只有保持宁静,才能潜心向学,探索真理,思考人生,宁静才能致远。广东某高校领导认为,大学生需要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多彩校园,也需要一个安静的适合学习研究的校园。他回忆当年在法国读书时的情形,巴黎塞纳河左岸是大学区,在那里经常看到的景象不是热火朝天的学生活动,而是咖啡屋里年轻人安静地在一本书和一杯咖啡的陪伴下度过一个下午。
3.树立学生活动的精品意识。组织活动的过程,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的要求,有目的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施加给教育对象的过程。学生参加校园活动过程,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举办一次活动就如上一次课,要象课堂教学一样,既要有基本的规范,也要讲究方法、技巧,精心组织,才能获得好的效果。精品意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学生活动中培育精品活动,以点带面,利用精品活动的“点”效应带到整体。二是在学生活动过程,追求内容、形式、过程的完美结合,把每一项活动当作一件“精品”来经营,精耕细作,精雕细刻。高质量活动,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高质量才会带来高效率和高信誉。因此,在组织学生活动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要加强指导,不能“放任不管”,教育者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努力,力求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活动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形式生动活泼、新颖,过程规范、严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真正受教育。
参考文献:
[1]梅贻琦.大学一解[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