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A-0056-01
作为课堂有机组成的一部分,“课堂小结”这个教学环节的地位显得越加尴尬,它往往缺乏变化:时间固定、句式固定、形式固定,让教师麻木,让学生反感。“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改造“程序化”的课堂小结,让其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是提升课堂效率的途径之一。
一、课堂小结不妨“缠缠绵绵”
临近下课,许多老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总是显得匆匆忙忙,一般只有2~3分钟时间。这种课堂小结很容易流于形式,学生只会看着板书,机械地复述一遍。或者有时候由教师自己再强调一遍,收效甚微。
“缠缠绵绵”的课堂小结,是允许时空的拓展和延伸的。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一课时,在教学完第一课时之后,我在课堂小结阶段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设计一份圆规的使用说明书。”显然这样小结方式,学生是不可能在寥寥几分钟内完成的,他们首先需要了解说明书的一般格式,对说明书的项目进行简单的分类,如“圆规的构造”“圆规的功能”“圆规的用法”等,然后才开始积极地回忆课堂教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尽管这样的小结完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们却投入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在课余时间自发地组成合作小组,交给了老师一份份满意的答卷,他们也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小结理应“疙疙瘩瘩”
课堂小结方式的僵化,让一些“久经考验”的高年级学生变得轻车熟路,他们大多数会将板书读一遍,陪着教师顺畅地走完这一过场,而其他的学生则沦为“看客”。提升课堂小结的难度,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梳理、构建过程,让学生自己选择总结方式、自己确定总结顺序。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教师将各个知识点随着教学进程的展开而故意打乱板书的排列顺序,最终形成的板书结构显得非常凌乱。面对“乱七八糟”的板书,指名小结的学生在复述时吞吞吐吐。此时其他同学自发地进行补充、纠正和完善,教师用期待的眼神鼓励学生集体参与,让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串联,梳理知识之间的前后顺序和彼此联系,最终形成完整、清晰的小结。
三、课堂小结应尝试“断断续续”
课堂小结并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某一个固定环节,而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灵活地扩大小结的范围,在适当的契机适时地进行小结,让学生及时反思,从而促进后继教学环节的展开,也使得反思归纳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课堂小结也并不仅仅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大胆地拓宽课堂小结的时空,让课堂小结延伸到课外乃至校外,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方法,进行各种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小结活动。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的认识》一课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家中常见生活用具的价格,用虚拟物品的形式开了几家百货商店,要求学生任意购买两件商品,算出自己应付的钱数及找回的钱数。由于活动耗时较多,笔者分次开展活动。学生在这种“买”与“卖”的趣味性活动中,兴味盎然地开展小结,巩固了简单的人民币计算的方法,这样的小结方式比那种“指名口述”效果要好得多。
四、课堂小结应求“快快乐乐”
改变传统的课堂小结,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要转变以往那种或单纯围绕“知识点”进行小结——今天这节课你觉得自己发挥得怎么样;或让学生为自己找榜样——你觉得这节课哪位小伙伴表现得特别棒等。让学生从课堂小结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和再创造的喜悦,变被动的复述为主动的构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小结的热情和兴趣。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时,教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生日,然后小组之间说说自己出生的那一年或那一月包含着本节课中的哪些知识,让学生在与自己密切联系的数据中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小结的氛围。针对学生出生日期中“年份”差不多的情况,教师出示了自己的生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对“平年、闰年”以及“大小月”等知识进行再次巩固。尽管没有要求学生在小结过程中说出那些抽象的定义,但是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完成了知识的实际运用,收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范文2
一、突出学科特征,散发数学味
整合各个独立的学科,融合学科差别、建立大学科观是国际上教材编写时的共同趋势。但“融合”不等于“溶合”,不可以上着数学课却感觉是在搞社会活动,这样张冠李戴就丧失了学科特点,数学课必须要坚持数学特色。
散发数学味首当其冲就是要简约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要落实四基,于是为了达成所谓的情感目标,那些贴着爱国主义、互助友爱、公益环保等的标签都跑进数学课堂。由于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不像“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那样有鲜明的知识特点,它更多的是三部分知识的有机揉合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一些教师就以为是没有新知识,在教学内容轻松简单的情况下增加思想价值来为自己的课堂加码,这样的想法是很肤浅的。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旅游费用的计算》一节综合实践课,曾有教师在旅游景点的选择环节就安排“看图片”“说经历”“谈感受”“选景点”四个步骤,近十分钟被强行挤占。可想在费用的理解、选择和计算等的教学上会是怎样的仓促,一节课就在学生涂涂画画中草草收兵。简约教学目标就是要突现数学学科内容,那些数学所特有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是必须要“放在头版头条”的。数学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要用数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数学才是最持久,也是最强大的动力。
二、整合数学知识,强调综合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综合与实践”的解释之一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很明显该注解的关键词中有“综合”,换句话理解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综合性的数学内容。正是借助这种综合性强的课程载体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面积是多少》一课,学习如何计算复杂的图形面积,学生不仅需要综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要灵活选择分割、拼接、旋转等解决方法,在不规则的面积问题上还要将精算与估算有机结合,这里就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综合。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图形的特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化腐朽为神奇。又如,学生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可以创设《小鬼当家》的活动内容,在课余时间利用表格记录一周里全家的日常开支,绘制成折线和扇形统计图。一方面既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巩固了统计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理财常识,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开支,从小培养理财意识,也与语文教科书中设置的“勤俭节约”主题单元教学相得益彰。
三、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性
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践就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教师在教学其他三个板块的内容时是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则是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它需要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开展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既要“全程”也要“全员”。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活动流程是收集图形、观察特点、寻找并画出对称轴、创作轴对称图形。活动前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用自己极具个性的方式捕捉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拍照、绘画、录像、采集等。学生亲自实践了,他们的感官印象才深刻,没有了实际的观察,所谓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就成了部分人的独家发言。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发生在课外,在课内也一样可以生动模拟。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小小商店》就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室内开办“小小文峰超市”。学生自己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并事先向家长了解具体的价格,再准备一些仿真的纸币。活动时学生扮演顾客、导购员、收银员等,自由购物、自行结算。在模拟实践中积累“买”与“卖”的经验,增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完善课题过程,加强研究性
“综合与实践”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何选择有现实意义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教师教学设计时的首要环节,接着是问题的展开、问题的解答和活动的总结。其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经历了选一选、问一问(选题),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开题),试一试、做一做(做题),讲一讲、评一评(结题)。这样的四个环节就和科学家做课题研究完全一样,只不过他们的课题历时较长、难度更大、综合性更强而已。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范文3
1“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比如,在一年级下册“十几减几”时,我采用了:(1)拆数法。如15-8,把8拆成5和3,15先减5等于10,再减3等于7;(2)破十法。如15-8,个位不够减,先用10减8等于2,再用2加5等于7;(3)数的组成。如15-8,想8和7组成15,所以15-8=7;(4)摆小棒、画点子图,用实物来求差; (5)找规律。比如,十几减8,直接给个位加2。通过这些方法,小朋友的口算能力大大加强了。
再比如,二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像:“53+24=?”先算50+20=70,再算3+4=7,合起来就是70+7=77。遇到减法“73-25=?”时,可以用:(1)拆数法。73-20=53,再用53-5=48。(2)差补法。73-30=43,多减了5,给得数加5等于48。(3)数位减。个位3减5不够,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减,最后等于48。
通过让学生对一道题提出多种解决的方案,促进孩子思维的灵活性与广阔性,从而提高口算能力。
2“利用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数的组成在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材中都有一定的训练,学生读数和写数时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计数单位孩子如果搞清楚了,对于学习“几百加几十”、“几十加几十”这种类型的口算题特别适用。比如,“300+400=?”想3个百加4个百等于7个百,就是700。 “800+50=?”想8个百加5个十就是850。同样,在计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时,也可以用到。像“5000-3000=?”“3500-1500=?”学生只要想到“5个千减去3个千等于2个千”“3个千5个百减去一个千5个百等于2个千”那答案学生自然就会了。这类题目还可以转化为“50个百减掉30个百”“35个百减掉15个百”,这样更容易算出它的结果。所以,掌握数的组成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很重要。
3牢记乘法口诀,加强学生乘除法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二年级上下册教材,主要以乘法口诀为主,所以对乘法口诀的掌握非常重要,乘法口诀的学习要灵活、深入,不能停留在表面。比如“9×8+9=?”可以根据乘法意义“8个9加1个9”就等于“9个9”,那么就可以用口诀“九九八十一”了。还比如,“9×10=?”,可以根据“9×9+9”来算等于“90”,或者总结几乘十,把有数字部分按表内乘法来乘,再在后面加个0。在遇到综合算式时,运算顺序的掌握必不可少,像“2×9÷3=?”“72÷8÷3=?”这类题目要按照从左到右算,带括号的题目则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这些运算规律要让学生牢记心间,这样才能提高口算的效率与质量。
4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促进孩子口算与估算能力的形成
比如,提示孩子到超市购物时,留心自己喜欢的物品的价格。算一算,爸爸妈妈带的钱够不够用?在户外活动时,数一数台阶有多少级?路灯有多少个?周围的人,物,各有多少个?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口算能力自然就加强了。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范文4
一、利用主题图的趣味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源泉,是语言表达的内驱力。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对智力的开发是重中之重。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深挖教材,活用教材,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勾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主题图中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的语言就像源泉被打开,滚滚的泉水尽情地流淌。如教《钟表的认识》一节,课件创设情境:画面1,学校开家长会的通知。画外音:星期五的晚上7点整,学校开家长会,敬请各位家长准时参加。淘气可高兴了,因为今天晚上他和妈妈要去参加家长会了。画面2:淘气在家的情景,客厅墙上的时间指向了6时55分。师:淘气看了看时间,会对妈妈说什么呢?生1:妈妈快点吧,家长会就要开始了。生2:妈妈快点吧,来不及了!生3:妈妈,快到七点了!画面3:到了学校门口,淘气抬头看了看钟楼(钟面显示7时零4分)。师:淘气又会对妈妈说什么呢?生4:妈妈,家长会已经开始了。生5:都过了七点了,都怪您做事慢慢吞吞的。生6:妈妈我们迟到,老师会批评的……教师解释说:“不会批评,只是开头精彩的部分已经听不到了,也打扰了别人”。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做事情要遵守时间的教育。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得出: “快到7时”和“刚过7时”可以说成“大约7时”。这个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这里教师既没有“告诉”也没有引导,学生已经自觉地对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进行观察,认识到“大约7时”就是很接近7时,知识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中生成。学生处于“我要学”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正如卢梭所说;“你要记住的是,不能由你告诉他应当学什么东西,要由他自己希望学什么东西和研究什么东西;而你呢,则设法使他了解那些东西,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向他提供满足他的愿望的办法。”
二、利用主题图的形象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户,是活跃思维的起点,观察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从一年级起,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学生从小就有强烈的接触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和需要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思维创造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教具或教材中的主题图、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从小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有几支铅笔》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我的动作:我先用左手拿了2支铅笔,然后用右手拿了3支铅笔,最后把手上的笔合起来。接着要学生复述老师的操作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合起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通过认真观察,很快就说出了用加法算,并很容易就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和算理;学习完新课后,为加深学生对加法的认识,我出示一幅停车场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停车场原来有几辆车,后来又开来了几辆,现在有多少辆车。通过观察,把数同实物,算式同插图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认识数,理解加法的算理。
三、利用主题图的可述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基础。人们借助语言才能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思维的结果和认识活动的成就又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相应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促使思维更加完善、精确。低年级儿童,正处于学说话的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非常重视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可以采用观察主题图练习说话,看实物练习说话,动手操作练习说话,观察插图练习说话,看计算过程练习说话等,鼓励学生敢说话,能说话,说好话。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教一年级下册《小额人民币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说一说买一支1元钱的圆珠笔可以怎么付款,要求语言清晰,表达清楚。一年级学生毕竟还小,有的说10张1角的,我就及时帮助他把话表述完整,并表扬他想法不错,是个好孩子;有的学生说可以付2张5角的,我更是大力表扬鼓励,使学生在兴奋中、表现欲极强的情况下,自主地去追根求源,探究知识;有的学生说可以付5张2角也是1元,我也表扬他真了不起;更有的学生说可以付一张2元的,然后找回1元……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多加鼓励,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感到无比兴奋,更有表现的欲望,探究的动力更加强烈,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四、利用主题图的操作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的确,你做过的事情,一般记得比较牢固,你说过的、听过的事情、看过的东西,大多却容易忘记。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低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往往对借助语言传授的知识难以理解,而通过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对概念加深理解,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仿照教师操作,仿照课本操作,也可以小组操作或独立操作等。让学生动脑、动眼、动口、动手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分苹果》这一课10的组成时,我让学生先摆学具苹果。“10个苹果分成两堆,该怎么分呢?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分法多,哪个小组夺走红旗。”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动作很快。边摆边说边记,有的还在争吵,都想说服对方。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自己通过努力得到了知识很是高兴。再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的《分桃子》一课时,我出示8个桃子,要分给两只猴子,猴妈妈怎么分?快帮忙分一分。学生拿着圆片自己独立操作,完成后,老师把他们的分法板书在黑板上。组织讨论,看哪一种分法最公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最后才总结什么叫平均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通过学生亲自操作,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记得更牢,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利用主题图的逻辑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要目的在于造就创新、有所发明和有所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的“学”成为主体,那么“教”就应该为“学”服务。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去发现规律,研究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的勤于思考和善于探究的精神。因此在数学课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给学生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学生匆忙发言,多数学生来不急思考而弄错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创新就得不到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有限,理解能力与高年级比有一定的差距。借助联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且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引导学生看图想算式、看数想物、看算式想算式、看口诀想算式等,运用联想,使学生对数和算理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小猫钓鱼》即0的加减法时,当学生列出1-1=0这个算式时,为了加深理解,我问学生,你还能说出这样的算式吗?学生马上举出2-2=0、3-3=0、5-5=0等算式,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点,从而总结出任何数减去它自己都得零。
综上所述,主题图的应用可以唤起学生的认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拓宽学生的思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主题图,努力创设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多看、多说、多动、多想,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就一定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范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82-0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教学策略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对比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的事物本质,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采用比较法助推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巧用比较,促进概念教学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有些概念之间比较相似,学生很难把握这些概念之间的具体区别。此时,如果结合概念的性质把比较策略引入概念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出概念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剖析出概念的本质,进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中秒的认识时,由于学生在一年级时对于时针与分针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1小时=60分。因此,在秒的认识教学中,教材中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对“秒”下了定义: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并且告诉学生1分=60秒。为了深化学生对时分秒的认识,明确这些表示时间单位词语之间的具体区别,笔者就采取了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它们之间的异同。具体过程是这样的:笔者在黑板上板书1小时=60分,1分=60秒,然后让学生就这两个式子进行对比,并且说一说,同样是60,在这儿它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在这种直观的比较中,学生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对于时、分、秒各自所表示的意义有了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深化了学生的思维。
数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上述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根据所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了比较的策略,有助于学生梳理、总结、内化所学知识,达到了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巧用比较,加快问题解决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理解较为肤浅,采用比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已有知识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进而在比较中获得深刻的认知,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进而达到轻松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长度单位》时,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生活实践较少,对于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个测量长度单位和一个词汇阶段,具体各部分代表多少,学生并不能说出个所以然,这就给学生正确填写数量单位名称造成了困难,比如对于橡皮的长与宽是写8厘米还是8毫米,学生并不清楚。怎样才能杜绝这种错误现象的发生,进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给力呢?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具体区别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用尺子量出自己身体各部分的长短,然后以此为参照物,让学生拿其他物体与之做比较。比如手指的长度、手指的厚度、身高、手掌的宽度……然后在解决问题时就可以以此为参照,帮助学生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达到轻松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比较的方法,促进学生在比较中合理优化,从而选择出较为恰当、合适的答案。这样,在比较中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巧用比较,优化计算教学
在数学计算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学生讨厌计算,不想做计算题的状况。基于这点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为学生搭建一个探索发现的梯子,促使学生在发现中探索计算题的特点,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整数乘法的知识经验,在课堂教学时,为了深化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认识,教师可以从整数乘法引入,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之间的具体差异和区别。以“11×11=121”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小数乘法法则分别计算“011×11”“011×011”“11×11”等相关式子。在学生计算完毕以后,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计算结果之间有什么区别。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如果将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看成一个整体的话,那么,小数计算的结果从整体来看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明白这点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来计算像“11×11”“11×011”这样的式子,这样学生学起数学来既简单又轻松,达到了轻松学习数学的目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范文6
一、现状与反思
1.一则令人深思的故事。
一群一年级的孩子在走廊上玩,笔者给他们出了一道题:张阿姨家养了10只鸡,种了15棵树。那么,张阿姨今年几岁?
“25岁。”
“错了错了,10和15是不能相加的!”
面对生活情景,上小学快一年的孩子们没有采取有效方法去获取相关的意义信息,而是凭着“经验”直接对信息进行无意义的处理。学生的回答令人深思。
2.课堂教学现状。
反思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在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信息能力方面,还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1)重信息的处理,轻信息的获取。教师提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答案。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潜在意识,远不如处理信息的意识强。(张梅玲教授语)面对生活情景,从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学生常常力不从心。
(2)重授予的结果,轻获取的过程。低年级数学课本中的主题图,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借此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生活的多姿多彩,并得到信息获取能力的训练。然而,主题图往往旁边有“信息提示”。面对主题图及旁注,低年级学生会本能地放弃对主题图的关注,而直接把注意力投向旁注;教师若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而“直奔”旁注,则学生获取主题图信息的能力无法得到训练,从而抑制整体信息能力的发展。
二、尝试与建议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关系,用数学的模型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去认识世界,是数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笔者就一年级学生运用数学主题图培养信息获取能力方面进行实践与尝试,取得了明显效果,整理成如下建议,供同行参考。
1.具备强烈的信息获取引导意识。
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培养起来的。当选取某一主题图让学生学习时,教师就应该考虑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策略,指导与帮助学生充分地观察交流,理解信息,经历信息获取的过程,从中体验方法,享受成功,培育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技能。教师具备强烈的引导意识,掌握科学的引导方法,是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前提。
2.讲究合适的主题情景呈现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新的知识只有被纳入到已有的认知框架,被学习者理解而赋予意义时,才成为知识。杜威也强调,只有知识对个体具有意义时,才会促进思考。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景更能转化为意义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思维模型的形成。
(1)变静态图为动态图。
“连加”一节的主题图是“喂鸡吃米”。借助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信息,利用其丰富的素材,设计成动态多媒体课件(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地上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又跑来1只。在充分观察动画全过程的基础上,交流获取的信息;在理解信息意义的基础上,列出算式“5+2+1”。情景图呈现变静态为动态,学生学习兴趣更浓,观察更专注,获取信息的效率更高。
(2)变单一图为连环图。
“十几减几”的主题图是“小猫观金鱼”:“金鱼缸中,有黑金鱼5条,花金鱼8条”。将主题图从单一图变为连环图,信息的呈现更具渐进性,又能避免对算法的暗示。情景顺序为:①游来5条黑金鱼和8条花金鱼;②几条黑金鱼游进水草丛中,只能看到2条;③3条黑金鱼又从草丛中游出来;④5条花金鱼也游进草丛中。用连环图呈现的不同时段的情景,学生获取的是动态信息,更容易列出各时段的算法,激发探究算法的兴趣。
(3)变文本情景为生活情景。
不少主题图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相吻合,可将主题图进行“生活化”处理。在学习“位置”一节时,可以结合班级座位进行教学。①向大家介绍自己在第几组第几位,并填写座位卡;②打乱顺序,让学生自己找自己的座位卡;③做“猜猜我的邻居是谁”的游戏;④“小老师”安排同学就坐到第几组第几位。学生在介绍自我、听人介绍、游戏、当小老师等系列活动中,获取大量有关“座位”的意义信息,训练思维语言。
(4)变显性信息为提示信息。
学生往往会依赖主题图旁注的显性信息,而忽略对情景的观察与理解。教师可训练学生自己提出提示信息。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页第八题,可先盖去主题图旁注“摘了13个桃子,吃了9个。”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提出类似问题:“图上有几只猴子?”“摘了几只桃子?”“每只猴子吃1个桃子,吃了几个?还剩下几个?”在这幅主题图中,学生可以获得桃子的总棵数、吃掉的棵数、剩下的棵数等信息,还能获得有关猴子的信息。
3.选用恰当的信息获取训练模式。
凡事皆有法,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同样需要讲究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技能的形成表现出阶段性,即①定向关注阶段,对事物呈现注意;②物质活动阶段,对事物进行观察;③外部言语阶段,思维的语言化;④内部语言阶段,思维的内化,即思维及行为的定势。我们总结了“观察、交流、理解”的信息获取训练基本模式,侧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对情景进行充分的观察,借助同学间的外部语言交流,对有效信息进行语言描述,从而催生内部言语,实现信息意义的理解,提高信息的获取效率。
(1)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持久认识活动。精心的指导,可以让一年级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方法,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①明确目标。学生观察可能会出现统计错误或事物疏漏等问题,教师可引导同伴交流,“我发现图上有8位小朋友,1位老师。”②适当分工。主题图观察,可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合理的分工。③有序训练。培养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统计事物的习惯。④做好记录。鼓励学生动手画画写写,为主题图做“自己的”旁注,促使学生多感官参与,增强观察效果。
(2)交流。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龄儿童“好合群”,喜欢交流自己的发现。借助其内驱力,组织学生交流,促使观察成果共享和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①拓展交流内容。不仅要交流观察的效果,更要交流观察的过程、感受,以提炼科学的思维方式。教师可提示:“你是怎样观察的呀?”②丰富交流形式。可以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形式。③培养倾听习惯。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精彩要鼓掌,不足就补充。④评价交流过程。教师适时评价引导,可以纠正学生语言失范,保障学习情绪良好。
(3)理解。
①理解意义。学生获取信息需要“理解”。安排足够的时间,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充分的观察思考、交流反馈过程中,信息作为学生的关注物,要引起学生深刻的理解,信息本身才能产生更“具体”的意义。这也为学生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