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为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范文1

1.1维持开放性以及私密性空间

一般来说,人可以选择的私密空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也就是:(1)在人群中个体的隐姓埋名或者是不求闻达的状态;(2)一个人独处;(3)根据自己的愿望对环境进行支配,比如说构建一个只有几个人亲密相处,同时不被他人影响的环境。现在设计师均会选取围合的方式在城市广场中、居民居住区的花园内、城市的街头绿地中使用,而不是只限于私人别墅庭院中,这种方式会更好的创造出半封闭或者是全封闭状态的私密性空间,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在忙碌而又喧嚣的大都市里,有这么一片可以供人们或私语、或读书、或交谈、或静坐的清静之地,可以使人们感到安逸和舒适。而对于开放性的园林设计来说,基于行为心理学的设计会更加的简单,比如说在公园的草坪上安设遮阳避雨的场所,或者是在公园的草坪安设一些隐蔽的地方,不能一览无余;在城市广场上多种植冠荫树;在居民居住区的绿地上多种植一些观赏价值较高植物等等。上述所说的这些设计思路均可以创造更多的满足于公众的大范围的活动场所。

1.2维持宜人性空间以及实用性空间

在大多数的园林,尤其是公园中都会设置一些经济实用价值比较强的空间,像科普园、果树园等等。通过这些特殊空间的设置,可以使人们认识自然,学习到各种知识,使参与者得到充实感以及满足感。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实用性的场所,比如说在冠荫树下安设一些长椅,可以方便人们休息、乘凉;开放草坪可以使人才其中野餐、游玩;设计花园以及园艺设施,可以使人们参与到园艺活动之中;利用灌木作绿篱不仅能够将场所换分为一个一个的小场所,而且又可以降低噪音,起到挡风的作用,隐藏不太好的景致,完美的对视觉进行控制,另外这也可以使人们更加的亲近植物。

2在园林植被的配置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科学合理的配置园林的植被,不仅可以使得园林设计变得高水平,而且还可以对人的心理以及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2.1集中性

集中性可以给予人的视觉一种比较舒畅、轻松的感觉,像在园林的出口以及入口处种植非常多的植物,可以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吸引人入园;在道路之间以及景观区域通过植物的集中配置来达到指引的目的。

2.2标志性

人们通过植物环境的体验可以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像季相要求、色彩以及形体特征都比较高的观赏性植物,除了可以当做园林空间树立标志外,还可以使人的心理出现一种文化的满足感以及精神的认可感。

3在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国内外的各种与行为心理学以及园林设计相关的研究现状还处于发展阶段,尽管相对来说国外的研究要完善一些,但是理论研究仍是处于刚起步阶段,我们国家的研究仍旧只是在具体应用中有所体现。总的来说,在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有下列问题:

3.1中国传统园林已经具有心理学思想,然而尚未形成理论。在我们国家传统园林设计中,已经有非常多的地方可以体现出心理学的思想,比较符合我们国家人民的心理观念,然而这些都是零散的,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理论研究。这些非常好的思想如果不能继承下来,是多么的可惜啊!所以我们国家的园林设计应当与国外的先进理论相结合,总结并分析我们国家传统园林中优秀的思想,进而汇总出我们国家独特的园林心理学,并付之于实际。

3.2大多数研究是关于建筑设计和人的行为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关于园林心理学的比较少。国内的部分研究均会关系到人的行为心理学和环境设计或者是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但是人的行为心理学以及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只有很少一部分研究提到。就本质来讲,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这种情况也是能够理解的。所以园林心理学研究同样需要在建筑心理学中不断的完善和总结。

3.3尽管有国外比较先进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然而其并没有普及应用到园林设计中。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是比较优秀的园林设计指导的心理学理论。尽管这种理论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其很少有设计师应用到我国的园林设计之中。所以我们除了不断的学习国外比较优秀和先进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园林设计之中,只是纯粹的学习国外的理论知识是不可的。

4结论

行为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景观空间;园林设计;应用

1概念

1.1行为心理学的概念

行为主义心理学简称行为主义,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心理学流派,其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不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1]。

1.2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根据人的性格、性别、社会角色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必要:就是人类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这种类型的行为一般不受外力的影响。自主:也称选择,例如出游、傍晚散步等。自主受外力影响,一般与环境质量相关。社会:也称社交,例如朋友聚会、聚餐。这种类型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与自主不同,更倾向于个人的喜好与选择。

1.3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园林空间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目前大部分园林空间在设计中采用的是功能主义结合美学主义,缺乏对使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的研究和考虑,造成大量公共空间不符合使用者需求,不能合理化利用,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园林设计者应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时候,深入研究人们的行为及心理特性,创造出不仅满足空间功能的美化空间,更应该设计建造出符合人们行为心理要求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各类型的游人。研究方法:文献理论研究法、实地观察记录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2行为心理学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2.1不同游人类别的行为心理学分析

经调查分析总结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普遍的行为习惯:抄近路,经观察人们总是倾向选择最短距离的路行走;逆时针转向,经观察在操场跑道、公园等场所,大多数人沿着逆时针方向运动;依靠性,经观察在开敞性空间中,人们习惯于停留在树木主干、灯柱、雕塑等能给人依靠感的物体周围;人看人,通过看别人可以了解他人,通过被人看得到社会认同的内心需要,并且通过视线接触促进交往;围观,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一群人凑一起看某个东西,就是所谓的“凑热闹心态”。

2.2园林活动空间的行为心理学分析

根据游人行为活动,将园林空间分为游览空间、休息空间、交流空间、活动空间。应根据游人情况及心理来安排,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2.3色彩的行为心理学分析

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分为无彩色、冷暖色系、同类色的应用。黑白灰被称为色彩中的无彩色,通常应用在园林建筑、铺装及植物配置中。冷暖色系是指不同颜色的光由于其波长、可见度高低不同,从而使人们对其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和心理暗示。同类色指色轮表上互相接近的颜色在景观塑造中能体现其空间感和层次感。

3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目前国外对具体类型的园林设计中的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学进行分析研究,但理论研究较少,且国内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在后期研究时可将这些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给后续研究提供便利。在行为心理学研究中,与建筑心理学相关的资料较多,而专门研究园林心理学的几乎没有,虽然园林与建筑密不可分,但还是应在实际中分析总结有关园林心理学的内容并整理成册。中国古典园林中已能看出园林设计者已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学,但在古代书籍中并未见相关记录,导致一部分好的范例没能上升到理论继承下来。现如今,应该根据现有资料及景观,结合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优秀思想,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加以应用。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知识时,往往会出现学习园林心理学理论而不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这将导致无法将其很好的用在实际设计中。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灵活变通,不仅学习其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园林设计中去。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设计出既能满足使用者功能需求又能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研究理论会更加完善,从而指导设计者设计出符合游人行为心理及游览需求的优秀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行为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商务谈判;行为心理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国际商务谈判心理学应用的相关研究

1.早期社会心理学关于谈判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谈判心理的研究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进行的。他们将大量的实证研究集中于2个领域:谈判者的个体差异和情景特点。后来社会心理学主要向认知心理学发展,谈判的主题丧失了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谈判的行为决定

20世纪70年代后期,认知革命兴起,对谈判心理学产生重大影响。80年代和90年代,对谈判的心理学转向行为决定研究(behavioral decision research,简称BDR)发展。描述性研究和规定性研究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互影响,并促进了谈判的行为决定研究。

3.谈判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复兴

行为决定观推动了对谈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然而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一范式忽视了谈判中许多重要的因素。研究者们在最近的研究中增加了一些与BDR观相一致的社会心理变量,从而使社会因素再次成为关于谈判的研究主题,它包含:社会关系、自我中心、积极错觉和情绪。但是这种新的谈判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接受了包括理性背景在内的一些BDR的观点。

4.行为心理学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研究

商务谈判心理学实际是心理学与更为广泛的社会学在上午谈判中的应用于结合,因此它的研究有赖于心理学与商务谈判的共同发展。近几年,随着行为心理学的发展和成熟,其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然而,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及阅读文献发现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发展也很不成熟。因此本文中笔者将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行为心理学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行为心理学的作用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行为都能反映出他的意识或潜意识。研究行为心理学,能让谈判者通过观察与感知更好的搜集信息,做出决策。

1.行为心理学的含义

行为心理学中的“行为”指“受行为环境调节的行为”。行为心理学指明,人的一切行为就发生的方式而言都是一种反射,特定的环境定位会使人的意识或潜意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有的是潜意识的,无法感知到的,但它确实存在和发生着。正是由于这些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的变化,引起了我们表层现象对这种变化发生反射,使其暴露。

2.商务谈判中行为心理学的作用

从行为心理学含义可以看出人的意识或潜意识都将通过其外在行为暴露出来,即内部心理过程最终决定人的特定的行为。而在整个环境刺激到行为反应的过程中,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始终处于中心的地位。因此,应用行为心理学可以帮助谈判者根据谈判对手某些下意识的行为来推测其心理,以便采取合适的对策,运用相应的环境刺激,使对手做出被希望的行为反应。

三、行为心理学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1.日本某知名企业谈判实例

2010年,日本某知名企业与客户的谈判进行到最后一天,双方争执不下,都不让步。及至中午用餐时间,谈判依旧在进行。日方注意到对方谈判人员表现出不停地摩擦椅子把手,并不自觉地习惯性地碰撞水杯。而此时尽管午餐已准备好,日方却不急不躁,采用消磨的谈判方法,一旦对方不同意自己的条件,便以“慢慢谈”回应,最终对手答应了本不愿答应的条件,日方取得完胜。手摩擦椅子或不自觉碰撞水杯这样的小动作在行为心理学上被认为是一种想要赶快逃离,离开,难耐的心理情绪的外在表现。当谈判对手有这样的行为表现时,日本企业谈判者通过观察与推测即可知对方是急于结束谈判去用餐,进而采取拖延的做法,加剧对手的急躁感,使其迫于自身心理情绪而答应日方条件。

2.行为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谈判者在谈判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观察,明白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在谈判中,不仅要注意对手的言语,语气,更要注意观察对手的一举一动。细小的肢体语言往往能比语言更多地暴露出真实信息,比如,一个人在愤怒或沮丧时会拉一拉衣领,让脖子透气。当谈判对手使用此动作,可能意味着他对谈判的不满。一个人说谎时,会不自觉遮掩嘴部,或摸鼻子,摸耳朵,揉眼睛或搔脖子。此外,嘴巴,眼睛,眉毛,鼻子等处都能暴露人的心理。谈判者要仔细观察,尤其当对方说出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而肢体语言却显示相反时,要做进一步判断。(2)运用条件反射,通过环境刺激,控制对手行为。人的行为无不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在观察对手行为,掌握其心理情绪后,便可采取相应的刺激方式,推动对手做出被希望的反应,从而将主动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3)运用行为心理学,自我保护或刻意引导。谈判者应多锻炼自己的谈判能力及行为心理学的应用能力,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掩盖自己的易暴露情绪的行为,从而避免自身陷入被动。

参考文献:

[1]邱林,郑雪,严标宾.谈判心理研究发展述评[J].心理科学发展,2003,11.

行为心理学范文4

一、技工院校学生行为表现以及心理特征

1.技工院校学生群体普遍行为特征。

受技工院校办学性质的影响,技工院校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学校中学生群体不仅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还经常违反学校纪律,严重者出现犯罪问题,为学生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技工院校学生群体普遍性的行为特征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初步形成自我价值观,在行为上对同伴依赖性较强,容易受到同伴影响;对父母和教师存在抵触心理,希望在行为方面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甚至有意做出违反规则的行为来凸显自身个性;在学习方面,还在课堂上普遍存在讲话、睡觉现象,厌学心理严重。

2.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

技工院校学生的不良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自卑心理,学生受到某种原因影响对自身品质和智力等产生怀疑,存在自我否定意识,对学习生活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其二,抑郁心理,学生在社会压力下无力应对自身消极情绪,生活在消极心理影响下,极易发生情绪低落、反应迟缓现象,心理恐惧而痛苦;其三,封闭心理,这种心理突出表现在学生沉默寡言,不轻易表现自身喜怒哀乐,对周边生活较为回避,不利与学生健康成长;其四,焦虑异常心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屡次遭遇失败又没有正确进行心理疏导,就会产生焦虑异常心理,对学生学习产生抑制作用,甚至危害学生健康。除了以上四种心理外,技工院校的学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孤僻、逆反、厌学心理等,需要引起学生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二、从行为心理学角度看学生行为

行为心理学是一个起源于美国社会的心理学研究流派。行为主义观点明确指出心理学应该将研究重点放置在行为研究方面,而不是关注意识研究。具体来说,行为就是指有机体在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身体反应的集合。应用行为心理学研究理论对学生行为进行总结,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其一,可激励性。相关研究学者认为人类个体的全部行为都属于应急反应的范畴,学生群体也是如此,其自身各项行为的产生主要是其对技工院校环境的一种行为反射。在这种观点中,学生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所以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外部行为进行激励。其二,自发性。行为心理学理论将研究重点放置在人类个体的行为研究上,借助相应的行为分析方式,促使人类个体自觉主动的从事某种行为。学生管理工作也可以通过对学生各项行为的分析,引导学生自发践行好的行为,提升学生管理效果。其三,易受环境影响的性质。行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者曾在婴儿的信息变化和情绪反应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实验,使婴儿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喜和惧随着条件反射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研究证明,只要对环境进行合理控制,就能够将婴儿培养成社会所期望的人。可见,人类在社会中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鉴于此,学生管理人员也应该善于运用环境效应,引导学生向良性成长方向发展。将行为心理学应用于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就是通过对学生相关行为的分析,根据学生行为所表现出的特色探究其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探寻能够有效干预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使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以及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以学生典型行为为例分析行为心理学在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

原因分析:美国著名心理学教育专家指出,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基本规律,也就是常说的效果律。学生在完成某项知识的学习后,如果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使其心理愉悦的结果,那么结果和学生之间的反应联结就会加强,反之则会消弱。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如果无法在结果中获得身心愉悦的情感,就必然会导致其与学习之间的联结消弱,影响其学习注意力。应用策略:根据学生这一行为,教师应该重新对课程进行设计,将每节课的学习时间缩短为40分钟,并指导学生进行提前五分钟的预习,既缓解上一节课的学习压力,也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控制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参与机会,增加教学互动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2.能够积极承认错误,但不愿意改正。

原因分析:这是由于学生自尊心发育不健全所导致的。心理学研究中将其称之为“应付”心理,就是在接受教师批评中,在相对紧张环境刺激下产生的一种逃避心理。研究结果表明,每一个学生的应付行为类型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特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积极承认错误,但不愿意改正”回避心理是一种相对消极的应付方式。也就是说在学生承认错误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反省,认为只要道歉态度还就能够弥补自身过错,进而减轻惩罚。应用策略: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基础知识学习、人际交往以及就业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这一时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育冲突最为剧烈和动荡的时期,所以应用行为心理学对学生心理模式进行导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教师应该认真关心学生思想发育,真诚的与每一位学生交流,在对学生展开批评时也应该注意周围环境和批评教育方式,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其次,要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以积极心态去应对,促进学生心理成长;最后,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如男生群体中的个体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适当采取压抑应对策略,加强男生群体的求助意识思想教育。技工院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还有很多,如打架、吸烟、自我评价过高、浪费资源等,应用行为心理学对这些学生行为进行分析,能够找出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帮助学生改变自身不良行为习惯,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管理水平,促进技工院校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四、结语

行为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知识共享;心理因素;大学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资源。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基础与关键环节,知识管理的兴起也带动了知识共享的研究热潮。目前学者主要从信息沟通、组织学习、市场价值等角度认识知识共享。从行为学角度来看,知识共享是指知识拥有者帮助他人(知识需求者)了解自身拥有的知识、经验及技能的内涵及从中学习这项知识、经验及技能而产生的互动行为,即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之间因知识共享而产生的一种互动行为[1]。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是知识拥有者群体中的主力军。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利用以及转化和创新知识能力,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共同致力研究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问题不讨论、有经验不交流、有情感不沟通的封闭现象普遍存在。这与社会所呼吁和强调的创建学习、合作型社会意愿相违背。针对目前有些大学生不愿知识共享、不能知识共享、不会知识共享的现状,本文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影响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对今后有关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研究有所启示。

1 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现状与特点

1.1 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现状

1.1.1 实践领域内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现状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当前大学生逐渐意识到合作共享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共享活动中,特别是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的建立为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提供了必要条件,其知识共享的范围、深度也在不断加大、加深。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不会知识共享、不能知识共享、不愿知识共享的问题,分析原因如下:首先,知识共享行为并不能自动发生,知识在其拥有者和共享者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受到知识拥有者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共享者接受能力、思维理解能力等因素限制,有些大学生因自身传播知识能力或接受能力等因素限制而不会知识共享。其次,由于知识特性(隐含性、公共性、高成本性等)、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平台不够健全以及知识共享激励机制不完善、知识共享渠道受限制等障碍,使得大学生知识共享活动不能够顺利进行。最后,作为集知识生产、传播、创新、应用于一体的高校,知识作为其核心资源之一,特别是对于科研类学校,大学生科研成果将直接影响其利益。其中部分大学生由于知识共享意识淡薄,存在个人主义,担心与他人共享核心知识而使自身利益受威胁,具有排斥、嫉妒、保守等消极心理而不愿与他人知识共享。

1.1.2 学术领域内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研究现状随着国内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集中地,已成为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组织,知识管理作为各高校管理改革的新视角,是影响高校自身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高校对于知识共享的研究意识也逐渐提升,大学生知识共享研究也成为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热点。迄今为止有关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问题研究也取得了较多成果,例如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现状研究[2-3]、高校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与障碍分析[4-5]、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创新与知识共享研究[6-7]、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自尊等因素与知识共享行为相关研究[8]等,但这些研究多是从管理者角度浅谈高校大学生知识共享对策,或是简单地对大学生知识共享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其研究深度与质量都有待提升。

2014年2月第34卷第2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Feb.,2014Vol.34 No.22014年2月第34卷第2期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探析Feb.,2014Vol.34 No.21.2 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特点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群体,亦是知识共享的重要群体。其知识共享行为表现出以下特点:

1.2.1 显性知识共享较隐性知识容易达成Michael Polanyi早在1958年从认知的角度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前者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知识,即显性知识;后者是指没有被表达的知识,如我们在做某件事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即隐性知识[9]。高校大学生所处环境网络便捷、图书资源丰富,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师生课堂交流、课外校园网络平台等形式,一般容易达成知识共享,而隐性知识本身就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情境依赖性,特别是大学生那些在学习中长期潜移默化领悟到的专业技能知识,一般难以用言语知识表达出来为大家所共享,其隐性知识共享较为困难。

1.2.2 知识以个体知识形式向组织知识形式转变知识作为知识共享的对象,根据不同的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的形式,从管理的角度可将知识分为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其中,个人知识是组织知识的基础与源泉。高校大学生一般以寝室为居住单位,以班级、学院划分管理,校园社团、俱乐部等小团体作为其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知识首先在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组织之间传播,通过与教师之间、同学之间、团队之间、学院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分散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的转化与整合。

1.2.3 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受校园文化影响较大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除了受知识特性、自身能力的影响因素外,还主要受校园文化环境影响较大。知识共享的最大挑战是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创新,只有创造一个信任、团结、宽容的校园文化氛围,才是知识创新、共享和转化的关键[10]。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知识共享的催生剂,自由、平等、开放的文化环境能够促使教师和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知识共享的活动当中,有利于知识的交流与创新。

2 影响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由于知识本身具有隐含性、高成本性等特性,其知识共享不会自动进行,大学生知识共享一般是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群体中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必然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通过影响主体的自主性、知识获取、竞争与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作用于知识管理[11]。知识在大学生群体之间交流、转化、创新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影响大学生知识共享的心理因素研究并不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性 格心理学家克特·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人内在心理因素和环境的函数,即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个性及其所处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性格是个性中的重要心理特征,是行为方式和现实态度的统一体。性格主要表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所谓态度就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12]。性格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德,受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比如有的人大公无私,有的人自私自利。大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其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好的性格在知识共享的行为过程中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例如,有的大学生具有很高的知识共享意愿,愿意与周围的人共享知识,而有的同学由于性格的缺点,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垄断、竞争、自我封闭、偏见等心理障碍,会阻碍知识共享的过程。

2.2 信 任由于知识本身的特殊性,显性知识如同浮在水面上的“冰山的尖端”,是整个“知识冰山”的一小部分;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隐性知识存在于知识拥有者头脑中,有些甚至根本无法意识到,只有当个体愿意共享他们的知识时,才有可能使知识在组织中交流并转化。Davenport(1998)[13]指出,信任是知识共享中的重要因素,如果组织内的人无法信任他人,则无论有多少技术的支持,结果都会失败。目前,对于人际信任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已经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高校大学生由于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信任对于其知识共享行为影响更明显,例如在高校大学生各种科研团队中,除了个别“知识利己主义者”,大多数团体成员个人的知识传播主要依赖组织归属感和成员之间的高度信任[14]。大学生个体或组织之间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在个人或组织间的知识共享行为。

2.3 动机与需要心理学上认为,个体行为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在许多因素的作用下,受到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需要引起的。而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对于行为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的功能。各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对知识的需求和动机能够促使个体更加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参与实践。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也是在需求——动机——行为的心理作用下具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行为。不同背景、观点的大学生之间能否进行高水平的知识共享关键在于拥有知识的大学生本人对知识的需求与动机,如个体的利益追求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团队情感动机、人际关系动机等都影响着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但不同的大学生因其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对于知识共享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生由于为了保持在团体中的地位或威信,存在排斥异己、嫉妒、保守的心理,导致他们即使有知识共享的需要也不会表现出知识共享行为。

2.4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 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对于参与知识共享的个体来说,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从事知识共享能力的一种判断,它直接影响知识共享行为或通过激发和维持知识共享意图甚至通过目标设置间接影响知识共享意图来影响知识共享。自我效能感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对知识共享行为的选择、共享目标的设置以及对共享行为的努力程度、坚持性等。大学生在知识共享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其是否有信心克服,认为自己是否具有传播、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等,这些都是自己对知识共享能力的评估。当大学生对自己知识共享行为充满信心,自我效能感增加,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相反,当其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分享、传播、创造知识时,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从而阻碍知识共享行为。有学者认为知识共享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共享主体的自我效能[15]。社会心理学上许多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自我效能感与知识共享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6-17]。

2.5 其 他个体的行为受其心理活动、外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影响大学生知识共享的心理因素研究除了上述3个主要方面之外,还有人际沟通与组织氛围、自尊等因素。如蔡文娟等(2012)[8]探讨了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关系,得出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受到世故性这种人格特质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世故性通过降低自我表露行为,进而降低知识共享行为。

3 促进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心理策略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知识共享群体,其知识共享行为除了受外部环境(如知识共享平台、激励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针对上述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心理因素的探讨,笔者主要针对大学生自身提几点建议,以期对促进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有所益处。

3.1 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健全者能正确地对待事物,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自我和他人能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并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18]。性格作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且具有好坏之分,良好性格的培养能够有助于个体学习和生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其知识共享行为的进行。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高校大学生在培养健全人格过程中,需要树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正确的评价他人与自我、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激烈的竞争,能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学会在与他人合作学习、知识共享过程中提升自我。

3.2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由于高校环境的特殊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同学。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能够使个人在团体中更加具有安全感、归属感,从而更加信任团体与组织,信任是知识共享的必要条件,有利于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相反,如果双方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不真诚或发生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双方友好关系中止,取而代之是疏远关系或者敌对的关系,不利于大学生个体之间或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交流。知识共享本身作为一种人际交往中的社会交换活动,是知识共享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当人们的关系处于高度信任的情境中,人们一般更愿意参与社会交换[19]。

3.3 优化知识共享动机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的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曲线。同理,并不是大学生动机水平越高,其知识共享行为越容易发生。如果大学生知识共享动机过高,因为过于焦虑、紧张等情绪而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知识共享动机过低,反而会因此不愿意参与知识共享。另外动机可以划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个体自身内部需要而引起的,如有些大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共享活动是希望与他人交流,获得新的灵感与启发从而提升自己能力水平。外部动机是由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如为了获得学校奖学金、达到家长、教师的期望等才做出知识共享行为。为了更好地获取知识,进行知识管理,大学生应该变被动的外部知识共享动机为主动的内部知识共享动机,积极参与知识共享活动,拓展学习思路与研究视野。

3.4 提高自我效能感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涉及的不是技能本身,而是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顺利完成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国内外众多研究[16-17]表明自我效能感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能够增强大学生自我能力的肯定,进而能够增强其参与知识共享活动的积极性。自我效能感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变。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受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和生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20]。大学生可以通过增强自我信心,保持积极的情绪,制定合理的成功目标,正确的自我归因,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等途径来提高自我效能感,例如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强自我效能感,而消极情绪会减弱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其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爽,乔坤,汪克夷.知识共享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4):502-506.

[2]邓方云,谈甄.大学生知识共享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27(2):152-154.

[3]杨靖.高校知识共享现状探析——以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学院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12,25(1):59-60.

[4]诸葛剑平,史清华.高校知识共享的动因,障碍及对策[J].上海管理科学,2007,29(3):63-68.

[5]刘娟,陶学禹.高校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88-91.

[6]徐高明.知识共享与创新: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J].江西社会科学,2002,(5):186-188.

[7]李志宏,赖文娣,白雪.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4(2):99-102.

[8]蔡文娟,耿耀国,陈风春,等.大学生世故性,自我表露和知识共享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1098-1100.

[9]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10]刘晔.校园文化对高校知识管理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5):247-249.

[11]葛明贵,胡长粤.基于心理学视角的知识管理[J].现代情报,2010,30(10).7-9.

[1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41.

[13]DAVENPORT PRUSAK.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 Manage What They Know[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26.

[14]王丽丽,张亚晶.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障碍实证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8,21(5):21-23.

[15]刘斌,李永建.基于认知心理学和管理学视角的组织隐性知识共享障碍研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9 (4):48-56.

[16]Hsu M H,Ju T L,Yen C H,et al.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virtual communiti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self-efficacy,and outcome expect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7,65(2):153-169.

[17]尚永辉,艾时钟,王凤艳.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7):127-132.

[18]于鸿雁,葛明贵.基于心理学视角的青少年知识获取[J].现代情报,2009,29(7):203-206.

行为心理学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体系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应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提高投资者投资能力。 

 

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割不断关系的学科,在现在越来越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金融学作为经济的皇冠,在这场变革中当然也是产生出了行为金融学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体现就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始终坚持自己是心理学家的kahneman。但是在现在的行为金融学中,主要的心理学理论还是认知学派的,而且多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本文就是在于探讨用除认知心理学以外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改善投资者投资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 

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来源 

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此时经济学被定义为对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科学。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那里,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到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的:人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做决策,这一假设就足见对人的重视。为以后经济学在在对人的讨论方面奠定了基础,虽然这里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绝对理性”的否定,经济学对人的认识开始考虑现实的人的实际情况。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 心理学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他们的《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启发式法则和偏差》和《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两篇文章中侧重于研究人们在风险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提出了决策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景理论”。kahneman也因为在此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对行为金融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提出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真正兴起。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就是以决策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探讨投资者的真实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及心理机制,试图去解释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过程是如何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活动产生作用的。行为金融学将金融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来研究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对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产品的定价的影响。 

hersh shefrin认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为三部分: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无效市场。启直觉驱动偏差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形成认知和做决策时存在着一些经验规则及与此相联系的系统性偏误, 从而导致个人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赖是指个人因为情景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无效市场是指在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作用下导致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 

在这三个主题中,要追究根本无疑前两个是主要讨论的对象,不只是因为无效市场是由他们产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两个方面都是关于人的行为偏差的描述。在此试图用深度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些行为的原因,已达到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能力的目的。 

在直觉驱动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响人正确抉择的经验规则:典型性、过度自信、锚定、模糊性规避。在框架依赖中主要指出了:损失厌恶、协调决策、享乐式编辑、认知与情绪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货币幻觉。 

三、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以上对现在行为金融研究的陈述,发现在行为金融学还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这些现象是用经典的金融理论所解释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学借鉴过来的实验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作基础来帮助解释。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行为金融学里还是在用基于统计学的研究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那样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即便了解了这些现象但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在那呢?因为这些现象的根源很深,我们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尼要认识自己的这些错误都很难,你说要完全改过那就是更加的难上加难了。所以说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种更加长远的方式来认识这些问题,从而寻找方法来逐渐帮助个人投资者来提高其投资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论体系里,他提出了一种将人的认知过程区分为“直觉”和“推理”,并对二者做出了详细的区分。通过这个行为金融学里重要的理论——前景理论的前提,会发现直觉是很多很多错误的根源。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荣格关于人的意识功能的划分: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在荣格这里,直觉是“直觉这种功能使你看见实际上看不见的东西,这是你自己在事实上做不到的。但直觉能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须处理陌生情况而又无既定的价值标准或现成的观念可遵循的时候,你就会依赖直觉这种功能。”和“但你处于一种直觉的状态,你通常不再注意细节。”,可以看出这和kahneman给直觉的功能是一样的。 

在荣格看来直觉更多的事无意识的表现,它可以无处不在的通过域下过程来影响你。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那就是要改变直觉,就需要深入我人类的无意识当中来认识它和改变它。也就是说,最深刻的变化应该是从无意识的工作进行起。在这种情况下,荣格学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学就是要针对人类的无意识来进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也就是在帮助个人改善投资能力是最彻底和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