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婴儿补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婴儿补铁范文1
大豆含铁量高,约占9~13%,且吸收率高约7%,可优先选用。肝、瘦肉、动物血含铁高,吸收率也高,约在11~22%。因此,每周可给孩子吃几次猪肝、兔肉、牛肉和猪血等。红枣和红糖含铁丰富,也可食用。绿叶蔬菜、新鲜水果,如沙棘、猕猴桃、柚子、桔子、西红柿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也可多吃一些。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一些铁强化儿童食品,如含铁饼干、含铁糖、含铁的固体饮料,也可适量摄取。4~6个月内的婴幼儿铁的来源主要是母乳,在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要注意及时给婴儿增添含铁丰富的辅食和给乳母补充铁剂。
实践证明,只要科学合理地调配婴幼儿膳食,只需连续食用3个月即可收到显著效果。
如何为婴儿挑选奶粉
梅浩波 赵建兰
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但近年来因各种原因,母亲无乳汁或有乳汁而不能授乳的现象普遍增加,不得不用牛奶或奶制品来替代。
不少父母认为新鲜牛奶喂养婴儿必定有营养,实际上并非如此。牛奶的成分与母乳不同,牛奶中的磷、钙和钠的含量比母乳高得多,但由于磷过多,使钙不易被婴儿肠道吸收。因此,婴儿易患缺钙性手足痉挛。过多的钠易使婴儿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还会出现高钠性脱水。现代医学认为,婴儿期摄钠太多,还可能就是将来患高血压病的因素之一。牛奶除电解质含量对婴儿不利外,还有过多的酪蛋白和饱和脂肪酸,不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因此,选择奶粉更为合适。
然而,市场上的奶制品种类繁多,究竟哪一种奶粉喂养婴儿最合适?这里,特将主要奶制品逐一介绍,供父母们在选择奶制品时参考。
一、普通奶粉
奶粉易于贮藏,短期内不易变质。但普通奶粉配制后的成分和鲜奶极为相似,故用于喂养婴儿也是不合适的。
二、婴儿奶粉
婴儿奶粉或称母乳化奶粉,完全是模拟人乳经过一定程序加工配制的。制造过程中,把奶粉中的各种成分增减,其成分与人乳几乎完全相同,只是缺少母乳中的免疫和杀菌物质。除此之外,奶粉中还加入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种奶粉对足月的婴儿来说,除母乳外是最合适的。目前,南京红旗乳品厂生产的“婴儿奶粉”是市场上较好的一种婴儿奶粉。
三、早产儿奶粉
早产儿应采用特殊的喂养方法以补先天之不足。当然,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早产母乳的成分最适合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甚至连足月母乳喂养早产儿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此,一种较适宜早产儿的奶粉上市了。与其它奶粉相比,早产儿奶粉含有较多早产儿所需的乳清蛋白和易消化吸收的中链甘油三酸酯,钙和磷的比例是2:1,使两者容易吸收。其中热量也高,比普通奶粉高12%,完全可以满足早产儿的需要量。
根据国外的资料表明,使用早产儿奶粉喂养早产儿,可使早产儿体重增加较快而能早日出院。因心衰或动脉导管未闭而要控制补液的婴儿,用早产儿奶粉喂养可预防婴儿营养不良的出现。
四、无乳糖奶粉
婴儿患感染性或坏死性肠炎,或接受肠道手术后,在恢复期间因小肠缺乏乳糖酶而不能消化乳糖。若用含乳糖的母乳和奶粉喂养,会出现持续性腹泻,严重时则出现营养不良。这些婴儿换用无乳糖奶粉或豆奶最为适宜,待小肠功能恢复后再给含乳糖的奶粉。
婴儿补铁范文2
加快了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步伐,特别是不透水土工布在防渗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施工实践,浅谈高等级不透水土
工布的应用技术。
关键词:西站交通枢纽三布二膜复合土工膜地铁覆土换填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1111.前言.前言.前言.前言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工程南广场(一期)景观设计范围约97000m2,南广场公交车场建于其东侧地面层。
公交车场占地面积约12000m2,场地占压地铁1号线西站站,包含2004年新建箱体结构和局部上世纪七、
八十年代建设的老箱体结构。现状地面标高为大沽高程2.02m~2.63m,规划地面标高为大沽高程+4.5m
左右,地铁车站上方需增加覆土2~2.5m,增加荷载近50kN/m2,在新的规划标高条件下,对地基进行了
轻型材料换填处理。
为满足地铁1号线箱体结构顶板压弯裂缝宽度及顶板抗压强度要求,路基换填方案采用等荷载替换
法对箱体结构顶板上部填土进行替换,使之既满足结构顶板相关要求,亦满足规划路面高程对填土高度
要求,即:通过采用不同容重材料进行组合并使总填筑厚度满足规划路面高度要求,同时保证填料对箱
体顶板的压力(自身重力)及填料自身的抗浮均满足要求。主要换填材料为:现浇轻质泡沫混凝土,它
的突出特点就是在混凝土内形成泡沫孔,使混凝土轻质化和保温隔热化。
由于泡沫混凝土存在较多孔隙的特性,且处于地下环境,因此,保证泡沫混凝土不长期受到地下水
的浸泡而使其特性改变成为本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要点。
2222.设计依据.设计依据.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图1设计换填工程分层设置图
设计中采用了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做为大面积防水材料,即像“包饺子”一样,将轻质泡沫混凝
土全部包裹在不透水土工布中,防止地下水的侵蚀、长期浸泡,造成轻质泡沫混凝土容重变化,形成工
程缺陷。
3333.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
3.13.13.13.1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
我国GB50290―9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将土工合成材料分为以下四大类:土工织物、土
工膜、土工复合材料和土工特种材料。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是一种土工复合材料。
3.1.1土工织物(geotextile)
土工织物是一种透水性材料,按制造方法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各种类型:
单丝
织造(有纺)多丝
裂膜
土工织物热粘合
非织造(无纺)化学粘和
机械粘和(针刺)
编织
图2土工织物分类
3.1.2土工复合材料(geocomposite)
土工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土工合成材料组合在一起的制品。这类制品将各组合料的特性相
结合,以满足工程的特定需要。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综合功能要求,故土工复合材料的品种繁多,可以
说土工复合材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大方向。
复合土工膜(compositegeomembrane)俗称复合防渗膜,是将土工膜和土工织物(包括织造和非织造
型)复合在一起的产品。应用较多的是非织造针刺土工织物,其单位面积质量一般为200~600g/m2。复
合土工膜在工厂制造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将织物和膜共同压成;另外也可在织物上涂抹聚合物以形
成二层(俗称一布一膜)、三层(二布一膜)、五层(三布二膜)的复合土工膜。
3.23.23.23.2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的性能指标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的性能指标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的性能指标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的性能指标
在《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JT/T519-2004)中,针对长丝纺粘针刺
非织造土工布在产品规格系列与尺寸偏差、性能指标、外观疵点的评定、试验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
规定。
本工程所应用的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主要用于防渗功能,其中,土工布作为土工膜的保护层,保
护防渗层不受损坏。其控制指标为:单位面积质量>1600g/m2,单层膜材厚度≥0.5mm;单层长丝纺粘针
刺土工布重量≥200g/m2;断裂强度>30kN/m,断裂伸长率30%~80%;CBR顶部破坏力≥5.4kN;撕破力
≥0.84kN;剥离强度≥6N/cm;耐静水压>1.6Mpa;垂直渗透系数:≤10-12cm/s;抗冻性(脆性温度)不
低于-30°C;
3.33.33.33.3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的生产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的生产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的生产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的生产
3.3.1三布二膜土工布的生产工艺
预热纠偏基布退卷
复
合
螺杆挤压机挤压成膜PE切片
成品入库包装计量成卷测量定级
YN
处理
图3复合土工膜生产工艺流程
长丝纺粘针刺土工布和土工膜在分别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基材通过生产设备热挤压,形成复合
土工膜,即生产出了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
3.3.2材料幅宽及长度的选择
本换填工程所需复合土工膜的面积较大,约19000,而复合土工膜一般为成卷材料,故需要考虑
两方面问题:其一,成卷材料的接头连接;其二,成卷材料的搬运、施工。既要减少搭接头连接以保证
接头处理较高的施工质量,又要满足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方便搬运及施工,此成为材料幅宽和长度选择的
重点。综合考虑了工程特点、三布二膜土工布米质量、接头施工工艺等,通过优化计算,确定了本
工程所采用的成卷材料幅宽4m,单卷幅长20m,幅周甩毛边15cm。每卷4m×20m×1.6kg/=128kg的重
量可用四人搬运、施工;幅周甩毛边15cm用于搭接头连接。同时,卷材摊铺方向与开挖带的长边方向成
一致,即垂直于地铁线路方向和换填范围长方向,这样可在大工作面具备条件下,形成单缝连接长度最
大,使得幅接头连接施工最大顺延,形成自动化施工。
4444.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的施工.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的施工.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的施工.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的施工
4.14.14.14.1储存、运输土工布储存、运输土工布储存、运输土工布储存、运输土工布
储存: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阴凉、清洁的库房内,并远离热源。
运输: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玷污、重压、强烈碰撞和刮伤等,并保持外包完好无损。
4.24.24.24.2土工布的铺设方法土工布的铺设方法土工布的铺设方法土工布的铺设方法
①采用人工滚铺;布面要平整,并适当留有变形余量。
②复合土工膜的两层内膜的幅接头采用新型的JIT800型双轨热熔焊接机进行熔接。焊接施工时注意
调整好电流、电压,并由有施工经验的专业人工进行操作;内膜焊接时保证基面平整,以便自动化施工。
焊前必须进行试焊,并进行拉力试验,定量测试焊缝的撕裂强度和抗剪强度。在监理工程师确认合
格后,方准按照一定的工序进行正式焊接。
通过测算,此类机器在焊接时,内膜熔焊深度较一般设备提高约1/3,熔接强度很大,且熔焊速度
提高约20%,这成为一项重大优势,并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③复合土工膜的无防布与内膜幅接头连接采用叠放胶粘结进行连接,施工中必须保证专用粘结胶涂
刷均匀、饱满,且粘结固定直待胶风干起到粘结作用为止。
④土工布只能用土工布刀进行切割(钩刀),如在场地内切割,对其他材料须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以
防由于切割土工布而对其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⑤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共计无纺布三层、土工膜两层,搭接头处(10层)连接必须保证熔接牢固、
粘结可靠,每层施工完成后必须经过跟踪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步施工。
5555.小结.小结.小结.小结
三布二膜不透水土工布做为复合土工膜材料中的一种类型,虽生产技术和施工技术已很成熟,但此
种材料在国内市场上应用较少,如此高质量、高标准、高性能的材料应用于天津西站交通枢纽工程,且
用于轻质泡沫混凝土换填地铁覆土工程中,在天津市还是首例。为了达到满足设计标准,达到质量合格
要求,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数据采集、技术咨询等,在各方面条件准备充足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同时,我们采取了跟踪质检的方式,由有责任心的专业质检员负责,会同监理工程师,对现场进行实时
检验,不放过一条焊缝的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工程施工结束后,经过统计,质检焊缝总长度约5500
延米,合格率达97%以上,有效的保证了整体施工质量。
并且,我们以“确保每道工序施工质量”为控制方向,以“保证整体施工质量”为控制目标,按期、
按质、按量的完成了轻质泡沫混凝土换填整体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并
受到了各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婴儿补铁范文3
学龄前儿童缺铁(iron deficiency,ID)及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2004年WHO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4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6 %~66 %,其中约50 %是IDA[1]。
动物实验已经证实,在大脑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铁缺乏可通过影响物质代谢、神经递质传递、髓鞘形成以及改变基因和纹状体的空间网状结构,进而对脑功能的发育产生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影响[2]。近40年来,针对血铁水平与儿童行为、智力之间关系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但目前尚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二者间存在因果关系。除少数几项研究外,多数人群研究证据表明,血铁水平过低,尤其是在生命发育早期缺铁,对儿童认知、行为、社会情感等功能发育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并且由缺铁引起的儿童行为、智力发育异常并不能通过短期的补铁措施加以逆转[3~10]。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18.8 %,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2.7 %和20.8 %[11]。目前,对于早期铁缺乏状态尚缺少灵敏有效的检测手段,而贫血仅是缺铁最严重的一个阶段。因而据此估计,中国儿童铁缺乏的患病率将更高。据发达国家报道,非贫血性缺铁的人群患病率是贫血患病率的2.5倍[12]。假如铁缺乏是儿童行为、智力发育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那么铁缺乏对于儿童智力发育造成的影响将成为全球铁缺乏流行地区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每年由于铁缺乏给全球带来的经济损失将高达数十亿美元[13]。因此,阐明儿童铁缺乏或贫血与其行为、智力发育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以及社会学意义。
一、动物实验证据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很多发育过程高度依赖于含铁的辅酶和蛋白[2]。因而,铁缺乏可对CNS的发育产生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脑发育的快速增长时期。在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中,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往往与铁缺乏或贫血同时存在,这就使得很难在人群中做出铁缺乏或贫血与智力行为发育存在因果关系的推论。而动物模型对环境因素进行了很好的控制,可以从CNS的发育机制以及铁缺乏在大脑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作用等方面证实这种因果关系。
第一个有关发育期贫血的动物实验研究是在大鼠的断奶期诱导其缺铁,该阶段类似于人类脑发育快速增长期的末期[14]。为了增加与人类婴儿期缺铁的可比性,目前的大鼠模型更多的关注于母亲胎儿单位,即在大脑发育的早期诱导缺铁的发生,这一方法可以从缺铁时限、严重程度以及早期铁缺乏的耐受程度等方面阐明铁缺乏与脑发育的关系。近年来改进的大鼠模型更加贴近于模拟婴儿由于饮食摄入不足而导致缺铁的状况,该模型大脑缺铁程度较轻并且很少对体格发育造成影响[15]。另一种模型关注于胎儿期缺铁,该模型可以帮助了解人类胎儿期存在严重的大脑缺铁但在出生后却有充足的膳食铁供应的情况[16]。
早期关于缺铁大鼠的相关研究表明,缺铁可影响位于基底神经节的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尤其是D2受体[14]。新近的研究表明,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D1受体均可受到影响。在仅轻微缺铁的大鼠模型中,这些微小的改变甚至在大脑铁缺乏发现之前就能够被发现[17]。另外早期的铁缺乏还可以使神经元表面蛋白Thy1的活性降低[18]。
大鼠发育早期铁缺乏还会直接影响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的形成。少突细胞构成了髓磷脂以及围绕在轴突旁的脂肪酸鞘,而轴突能够加速神经递质的传递。早期铁缺乏会导致髓磷脂及蛋白持续减少,直至成年期[19],同时该影响并不能通过补铁措施加以逆转。早期铁缺乏还可以改变脑细胞代谢以及导致脑细胞形态变化。在对海马回形成过程的研究中,尤其是针对胎儿/新生儿的大鼠模型研究证实:早期的铁缺乏可使神经代谢、树突的增长与分支形成以及突触的形成都有所减少。尽管在断奶时铁含量充足,但是这种影响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以后。海马回通过一系列的网状结构影响到认知记忆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认知以及情感功能[20]。近年来排除生长受限影响的孕期/哺乳期大鼠模型研究证实,缺铁大鼠的纹状体神经代谢功能也存在改变。纹状体是基底神经节的一部分,而纹状体的网状结构与高级认知与情感功能、激发行为、正向情绪以及运动功能均相关。因而,纹状体的改变和海马回的改变一样,很可能引起多种变化,通过它们广泛分布的网状结构发挥影响作用[21]。新的研究证据还表明,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缺铁均会对基因和蛋白质结构产生影响[22]。
二、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证据
1.现况研究:运动功能的充分发育对于婴儿获得充分的视知觉及认知功能发育至关重要。良好的运动功能发育,有助于儿童接触新事物,探索新环境,并有助于儿童获得良好的空间定位能力。Pollitt等[23]认为,铁缺乏对婴幼儿智力发育产生的影响,首先是由于铁缺乏对婴幼儿运动功能发育产生的影响导致的,即铁缺乏能够导致儿童的运动功能发育异常。Shafir等[24]一项针对9~10月龄婴儿进行的研究(n=106)表明,无论贫血与否,缺铁对于儿童运动功能的发育均可产生不良影响。为了进一步阐明铁缺乏与儿童运动功能发育之间的关系,Lozoff等[25]从先前的106名儿童中选出9名(缺铁性贫血儿童4名,血铁正常儿童5名),利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深入评价了婴儿手臂在伸缩及抓取物品时的运动学特征,结果表明缺铁性贫血组儿童的手臂控制能力不如血铁水平正常组儿童。一项针对铁缺乏与母子间交流关系的研究表明[26],尽管通过补铁措施纠正了先前慢性缺铁性贫血的状况,但先前缺铁性贫血儿童5岁时的运动功能、正向情绪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发生异常的风险高于铁水平正常组儿童,慢性贫血组儿童母子之间的交流次数少于铁水平正常组儿童。该研究同时也表明,贫血组儿童在社会情感发育方面存在异常,包括对外界事物更加谨慎,犹豫,孤僻,抑郁,过份依赖于母亲以及社交能力差等。梁颖等[27]进行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轻度缺铁性贫血组(MIDA)婴幼儿的血红蛋白(Hb)浓度与智能发育指数及精神心理发育指数呈正相关,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智能发育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患儿与背景资料相同的同龄儿相比,存在社交退缩、不快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疲劳、手指及手腕精细运动协调性差等行为问题。
除少数几项研究没有发现铁缺乏与不良的儿童行为、智力发育之间存在关系外,多数的现况研究结果表明,铁缺乏可导致儿童行为、智力等发育异常,但现有的证据仍不能确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28]。首先,现况研究在确定二者先后顺序时受到了限制,即便是缺铁在前,智力测量结果在后,由于儿童的智力发育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故短期的间隔仍旧不能确定缺铁对儿童行为、智力发育产生的影响;第二,研究现场大多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的贫困地区,研究对象在缺铁的同时往往伴有艾滋病、疟疾、钩虫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同时长期的营养不良及多种营养元素缺乏常常同时存在。因此,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难以控制的混杂因素限制了研究结果的解释。
2.纵向研究:Hurtado等[7]针对0~5岁儿童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发育早期贫血能够增加智力异常的发生风险(OR=1.28,95% CI=1.05~1.60)。但是该研究没有考虑低出生体重及营养不良如维生素A缺乏对于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Tamura等[4]对脐血血清铁蛋白浓度与5岁时儿童运动、智力功能的发育进行了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血清铁蛋白浓度与智力、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得分相关。低浓度组儿童发生精细运动功能评价得分较低的风险是中等浓度组的4.8倍(OR=4.8,95 %CI=1.9~12.0)。Sherriff等[29]的一项随访研究表明,婴儿8月龄时的Hb浓度与18月龄时的运功功能量表得分高度相关,8月龄时Hb
衣明纪等[5]对264名儿童进行了为期3年的生长发育纵向监测,结果发现,在1岁时贫血组与正常对照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运动发育指数(physical development index,PDI)男女儿童无差异的情况下,至2岁时男童贫血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DI和PDI分别低10.42和5.38分(P
尽管纵向研究在解释暴露与结局的时间先后顺序上不受限制,但是该类型研究仍然难于控制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作用,尤其是随访期间内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情况难于衡量,因此在解释结果时仍然会受到限制。
3.补铁干预实验:Moffatt等[30]在加拿大进行的一项双盲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表明,2月龄儿童补铁后,分别对其在6、9、12、15月龄时的PDI、MDI进行了评价,铁强化组儿童在9及12月龄时的PDI得分比安慰剂组儿童分别高4分和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15月龄时,铁强化组儿童的PDI得分仅比安慰剂组高2.9分,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表明,补铁对于儿童运动功能发育带来的益处很小并且时间短暂,同时补铁措施仅限于对PDI的影响,而对于MDI则未发现影响作用。一项针对7~18月龄儿童进行的补铁干预实验表明[31],铁强化组儿童的全量表发育得分比非铁强化组儿童高5.4分(P
Maria等[32, 33]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妊娠期补铁对于婴儿行为、智力发育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孕期补铁组孕妇所生婴儿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得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妊娠期补铁对于婴儿的智力发育没有影响。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补铁组孕妇所生儿童发生行为异常的风险却增加(RR=1.97,95 % CI:1.03~3.80)。Tamura等[4]的研究也表明婴儿铁蛋白浓度过高可能与儿童早期的智力发育不良有关(RR=3.3,95 %CI:1.2~9.1)。目前的动物实验也已证实过量的铁可致小鼠神经功能损伤[10]。上述研究未见日常补铁措施能够对婴儿的智力及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甚至过量补铁很有可能带来行为发育异常等不良影响。
以上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仅仅关注于特定的血铁浓度水平对特定年龄儿童行为、智力发育产生的影响,而对于儿童缺铁时长、严重程度等方面动态的、系统的研究却较少,部分原因是由于对以上概念的界定比较困难。在早期缺铁的儿童很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并且有可能变得更为严重。在危地马拉进行的一项针对6~24月龄儿童的早期小样本研究表明[34],仅仅在月龄较大的婴儿中,认知能力得分的差别才比较显著。仅有少数婴儿缺铁方面的研究对于缺铁程度的影响进行了评估。一项早期的研究表明缺铁但不贫血的儿童,其认知水平测验以及行为能力得分均较低。但是除了儿童铁缺乏相当严重以至于达到贫血程度,其他两项研究并未得出相一致的结论[35, 36]。另有研究仅在严重缺铁儿童中发现了不良的结果[37]。例如,在桑吉巴针对5~59月龄儿童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38],对于最初Hb
综上所述,尽管近40年来国内外进行了诸多关于缺铁以及缺铁性贫血与儿童行为、智力发育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但目前对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仍未达成一致意见,甚至有补铁干预实验表明,过量的血铁水平亦可导致儿童的行为表现发生异常[4, 32, 33]。同时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儿童在患有贫血的同时,往往伴有营养不良、钩虫感染、疟疾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这些影响因素均可对研究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诸多研究在缺铁或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以及行为、智力发育水平的评价标准上尚未统一,因而对于结论的可比性较差。再者,尽管有纵向研究表明暴露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功能以及智力发育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对于影响因果推论的各种混杂因素如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等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但作为随访研究,在研究期间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家庭因素的动态变化仍旧会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产生影响。随机分组的对照实验在推论暴露与结局的因果关系上具有较高的强度,但补铁与儿童行为、智力发育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目前的相关研究提供的证据有限。因而尚需严格设计的大规模、长期的双盲随机对照实验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
1 Ezzati M, Lopez AD, Rodgers A, et al. Comparative quantification of health risks: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ion to selected major risk factors[J].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1:163209.
2 Lozoff B, Georgieff MK. Iron deficiency and brain development[J]. Semin Pediatr Neurol, 2006,13:158165.
3 衣明纪, 马爱国, 冉霓,等. 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智能行为发育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1:9092.
4 Tamura T, Goldenberg RL, Hou J, et al. Cord serum ferritin concentrations and mental and psychomoto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t five years of age[J]. J Pediatr, 2002,140:165170.
5 衣明纪, 马爱国. 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体格生长及智能行为发育的影响[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2,2:128130.
6 Lozoff B, Jimenez E, Hagen J, et al. Poorer behavioral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 more than 10 years after treatment for iron deficiency in infancy[J]. Pediatrics, 2000,105:E51.
7 Hurtado EK, Claussen AH, Scott KG. Early childhood anemia and mild or moderate mental retardation[J]. Am J Clin Nutr, 1999,69:115119.
8 Roncagliolo M, Garrido M, Walter T, et al. Evidence of altere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evelopment in infa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t 6 mo: delayed maturation of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J]. Am J Clin Nutr, 1998,68:683690.
9 Makrides M, Leeson R, Gibson R,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increased dietary iron in breastfed infants[J]. J Pediatr, 1998,133:559562.
10 Ward RJ, Wilmet S, Legssyer R, et al. Iron supplementation during pregnancy a necessary or toxic supplement[J]? Bioinorg Chem Appl, 2003:169176.
11 杨晓光, 翟凤英.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三 2002居民体质与营养状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47
12 WHO/UNICEF/UNU.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ssessment,Prevention,and Control[O].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
13 Horton S, Ross J. The economics of iron deficiency[J]. Food Pol, 2003,28:5175.
14 Youdim MB. Nutrient deprivation and brain function: iron[J]. Nutrition, 2000,16:504508.
15 Felt BT, Beard JL, Schallert T, et al. Persistent neurochemical and 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in adulthood despite early iron supplementation for perinat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rats[J]. Behav Brain Res, 2006,171:261270.
16 de Deungria M, Rao R, Wobken JD, et al. Perinatal iron deficiency decreases cytochrome c oxidase (CytOx) activity in selected regions of neonatal rat brain[J]. Pediatr Res, 2000,48:169176.
17 Beard JL, Felt B, Schallert T, et al. Moderate iron deficiency in infancy: biology and behavior in young rats[J]. Behav Brain Res, 2006,170:224232.
18 Wang X, Wiesinger J, Beard J, et al. Thy1 expression in the brain is affected by iron and is decreased in Restless Legs Syndrome[J]. J Neurol Sci, 2004,220:5966.
19 Connor JR, Menzies SL. Relationship of iron to oligodendrocytes and myelination[J]. Glia, 1996,17:8393.
20 Rao R, Tkac I, Townsend EL, et al. Perinatal iron deficiency alters the neurochemical profile of the developing rat hippocampus[J]. J Nutr, 2003,133:32153221.
21 Dahl RE. Adolescent brain development: a period of vulnerabi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Keynote address[J]. Ann N Y Acad Sci, 2004,1021:122.
22 Siddappa AJ, Rao RB, Wobken JD, et al. Iron deficiency alters iron regulatory protein and iron transport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perinatal rat brain[J]. Pediatr Res, 2003,53:800807.
23 Pollitt E. A developmental view of the undernourished child: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 in Pangalengan, Indonesia[J]. Eur J Clin Nutr, 2000,54 Suppl 2:S210.
24 Shafir T, AnguloBarroso R, Jing Y, et al. Iron deficiency and infant motor development[J]. Early Hum Dev, 2008,84:479485.
25 Shafir T, AnguloBarroso R, Su J, et 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infancy and reach and grasp development[J]. Infant Behav Dev, 2009,32:366375.
26 Corapci F, Radan AE, Lozoff B. Iron deficiency in infancy and motherchild interaction at 5 years[J]. J Dev Behav Pediatr, 2006,27:371378.
27 梁颖, 赵亚茹. 轻度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智能及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2,12:738740.
28 McCann JC, Ames BN. An overview of evidence for a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iron deficiency during development and deficits in cognitive or behavioral function[J]. Am J Clin Nutr, 2007,85:931945.
29 Sherriff A, Emond A, Bell JC, et al. Should infants be screened for anaemia? A prospective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haemoglobin at 8, 12, and 18 months and development at 18 months[J]. Arch Dis Child, 2001,84:480485.
30 Moffatt ME, Longstaffe S, Besant J, et al. Prevention of iron deficiency and psychomotor decline in highrisk infants through use of ironfortified infant formul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 Pediatr, 1994,125:527534.
31 Williams J, Wolff A, Daly A, et al. Iron supplemented formula milk related to reduction in psychomotor decline in infants from inner city areas: randomised study[J]. Bmj, 1999,318:693697.
32 Parsons AG, Zhou SJ, Spurrier NJ, et al. Effect of iron supplementation during pregnancy on the behaviour of children at early school age: longterm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Br J Nutr, 2008,99:11331139.
33 Zhou SJ, Gibson RA, Crowther CA, et al. Effect of iron supplementation during pregnancy on the intelligence quotient and behavior of children at 4 y of age: longterm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m J Clin Nutr, 2006,83:11121117.
34 Lozoff B, Brittenham GM, Viteri FE, et al. Developmental deficits in irondeficient infants: effects of age and severity of iron lack[J]. J Pediatr, 1982,101:948952.
35 Lozoff B, Brittenham GM, Wolf AW, et 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nd iron therapy effects on infant developmental test performance[J]. Pediatrics, 1987,79:981995.
36 Walter T, De Andraca I, Chadud P, et 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dverse effects on infant psychomotor development[J]. Pediatrics, 1989,84:717.
37 Lozoff B, Brittenham GM, Viteri FE, et al. The effects of shortterm oral iron therapy on developmental deficits in irondeficient anemic infants[J]. J Pediatr, 1982,100:351357.
婴儿补铁范文4
铁的含量、吸收与排泄
成人正常体内含铁量约3-6克,随年龄、体重、血红蛋白水平而异。男性体内总铁量稍高于女性。体内铁约2/3存在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中,少部分以铁蛋白形式储于肝、脾、骨髓、肠粘膜等组织,肌肉、酶、血浆内铁含量极少,只占总量1/10左右。
铁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吸收,食物中铁属三价羟化高铁,在胃内经胃蛋白酶、盐酸及维生素C 等还原物质的作用,高价铁变为亚铁(二价)。铁的排泄甚微,可通过粪便、尿、汗、胆汁及乳汁等途径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动态平衡。
铁的需要量与来源
一般婴儿体重每增1公斤,应补铁35-40毫克;儿童每增2.5公斤,需铁100毫克;青春期后生长发育增速,女孩子月经来潮失血均应额外补铁,每日需额外补铁0.5-1.0毫克。
铁的来源分内源性、外源性两种。人体内红细胞不断更新,每24小时约有6.3克血红蛋白(含铁21毫克)经处理后重新被利用,称内源性;外源性主要来自食物,鸡蛋、猪肝、豆类、豆制品含铁最多;海带、木耳、蘑菇次之;芹菜、白菜、菠菜、水果等更次之。小婴儿受年龄限制,只能选择蛋黄、菜泥类食品。
小儿为什么易患缺铁性贫血?
大致原因有:①先天性储铁不足:胎儿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3个月为多,故早产、双胎、多胎、胎儿失血或孕母严重缺铁均可能使胎儿储铁减少;②铁摄入不足: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小婴儿3-4个月不及时添加蛋黄等含铁多的辅食,易发生贫血;③婴儿生长发育过快:1岁时血红蛋白增加至生时的2倍,如孩子长的大,长的快,那么铁的需要量将增加;④铁的吸收障碍,如慢性腹泻、食物搭配不合理,都可影响吸收,增加排泄量;⑤铁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的患儿如肠息肉、肠道畸形、钩虫病、鲜奶不煮熟直接喂养导致的过敏性肠出血等。
你会早期识别缺铁性贫血吗?
缺铁性贫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6个月-2岁小儿最多见。因为发病缓慢,家长常不易察觉,不少情况都是在看病的过程中由医生发现的。早期主要表现为口唇、指甲床渐变白;乏力、不爱活动;食欲低下,易出现舌炎、口腔炎;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偏食、异食癖等;年长儿可表现出学习成绩降低。这时应赶快寻找有无缺铁因素,及早就医,及早诊治。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须知
轻症可食补,根据患儿的年龄适当增加含铁质丰富的食物;中度缺铁贫血,要去除病因(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疾病),口服铁剂,选用二价铁盐制剂,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减少胃肠不良反应,又可增加吸收。牛奶、咖啡及抗酸类药与铁同时服用会影响铁的吸收。治疗1-2周血红蛋白会逐渐上升,3-4周可恢复正常,这时应继续服铁剂1-2个月以增加铁的储备。
有的家长去病心切,常要求医生注射铁剂,注射铁剂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出现过敏反应,有报道因此而导致死亡的案例,必须慎用。除非是系统用铁剂口服无效或胃肠反应太重,不耐受的,才在医生指导下决定铁注射剂的种类和剂型。
缺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小儿生长发育、神经、精神、行为等方面都可造成影响。婴儿肺炎、腹泻、佝偻病、营养不良、缺铁贫血常相伴而生就是个实例。
婴儿补铁范文5
对婴儿来说,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1岁以内,婴儿期的严重贫血影响的不仅仅是儿童的体格生长,严重的甚至会对神经心理发育损害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以后的语言、运动、个人社会的能力等。缺铁 [1]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由于从母体获得的铁消耗殆尽,对于 4~6月龄婴儿来说,极容易缺铁,更重要的是此时期是婴儿生长速度较快的时期,对铁的需求量增加,缺铁性贫血易出现。所以本研究选取6月龄婴儿检测血常规,这些婴儿近期均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过。由此来分析贫血与产重、性别、辅食添加时间之间的相关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并选取了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的6月龄婴儿104例为研究对象,这104例均在本院儿保门诊就诊过,包括男婴儿53例,女婴儿51例。除去早产儿、双胎、产重大于4000g或小于2500g、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的高危儿童,选取母亲在孕期无严重贫血情况、且均为母乳喂养的婴儿。
1.2 方法
检验科专业人员在婴儿6月龄时,采取末梢血样,在血常规检测时使用sysmex 1000i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从主要带养人处获取了一定的的临床资料。1.3 观察指标
对于血红蛋白值来说,介于6~59个月的儿童诊断为贫血是小于110g/L[2]。其中90g/LQHb110g/L的儿童诊断为轻度贫血;而60g/LQHb90g/L可诊断为中度贫血;而对于30g/LQHb60g/L的儿童可诊断为重度贫血;Hb30g/L则可诊断为极重度贫血。
1.4 分类的标准
我们知道,对于足月新生儿来说,平均出生体重3000g,因此比较产重R3000g的6月龄婴儿组和
1.5 统计方法
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时采用 SPSS17.0软件,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为差异。
2.结果
2.1 血红蛋白结果的分析关于6月龄婴儿的研究。分析了研究中的104例6月龄婴儿关于血红蛋白的研究结果,其中婴儿中有91例的血红蛋白R110g/L而血红蛋白110g/L的婴儿有13例,有高达12.50%的贫血率;其中,9个是轻度贫血婴儿,占据了整体的8.65%(9/104);而中度贫血的婴儿有4个,占据了整体的3.85%(4/104)。
2.2 关于比较不同性别6月龄婴儿的贫血率。对不同性别的6月龄婴儿的贫血率进行比较,贫血率为15.09%的是男婴,贫血率为9.8%的是女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存在这两组数据之间(P0.05)
2.3 6月龄婴儿的贫血率与产重之间的关系。对产重R3000g和
2.4 研究6月龄婴儿添加辅食时间和贫血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添加辅食的6月龄婴儿来得出结果。比较大于6月龄和4~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的两组6月龄婴儿的贫血率,其中婴儿贫血率为5.56%的是4~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的婴儿,婴儿贫血率为20%的是大于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的婴儿,由研究的数据明显可以看出,前者的贫血率小于后者的贫血率(P0.05)
3.讨论
孩子是否“缺钙、缺锌”一直是中国家长所纠结的问题,而“缺铁”是婴儿时期非常容易出现的微量元素缺乏情况。通过多轮的研究与试验,6月龄婴儿贫血率高达到12.50%是本研究发现的结果,贫血会不仅仅影响婴儿体格生长,更严重的会影响到神经心理发育的状况,这点尤为重要。缺铁作为婴儿期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对于正常足月出生的健康婴儿来说,体内的铁存储量会呈慢慢下降趋势,而在4个月后,体内铁储存量就降到了出生时铁量的一半,铁量较少明显。因此在此期最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3]的原因就是6月龄婴儿体内由母体提供的存储那一部分铁消耗殆尽。
3.1 由一定数据显示,女性迎来青春期,发育开始后,月经的出现,微量元素的丢失随之也开始出现,众所周知的是,一般女性食物的摄入量小于男性,所以就出现了女性的贫血率远高于男性的情况[4]。而对于婴儿期来说,婴儿期男女拥有一致的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所以,由研究数据可知,婴儿期性别并不是影响血红蛋白值的严重因素。
3.2 据相关数据报道,对于低出生体重儿来说,婴儿产重如果越小,铁蛋白值就会越低,由此可见,出生体重与铁营养指标有密切相关的关系[5]。我们都知道,3000g是新生儿平均出生的体重,低于该值可能出现而宫内储备铁量不足出现的原因可能就是体重低于3000g,由此而来,就大大增大了引发贫血的可能性。
3.3 辅食添加的时间也会对贫血率造成较大影响,其中辅食添加时间大于6月龄婴儿组贫血率明显高于4~6月龄婴儿组(P0.05)。因为婴儿食品中最好的天然食品就是母乳,所以本研究所选取的是母乳喂B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就大大增加。婴儿在母乳喂养时期,婴儿所需的铁含量母乳不能完全供给,我们知道,生长速度极快是而4~6月龄婴儿的生长特点,而此时期婴儿对铁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所以就必须通过其他渠道获得铁的供给,而适时地添加辅食是可观的方式,可有效的增加婴儿体内铁含量,用来弥补母乳不能足够提供给婴儿的那一部分营养素[6]。
对于4~6月龄婴儿来说,体内的调节机制还在发育状态,所以婴儿体内的铁代谢也并不完善,这样一来,营养性贫血就极容易出现,这时候辅食的添加就有必要了。这时期也是家长和有关婴儿保健人员应注意预防婴儿贫血的时期了。
而对于广大家长来说,为了孩子未来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家长们也应一定程度的提升自身对婴儿贫血的认知,做到在家里就能很好的预防宝宝贫血的出现。相关部门也应做好一定的宣传教育工作,对有关婴儿贫血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宣传,使之深入社区,深入人心,避免盲从。同时对于普通家长朋友们来说,还要做到的就是合理的进行添加辅食,由此而来,含铁量较高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其他有益健康的食物就应适时适量的作为婴儿的辅食。这样一来,铁的摄入量就得到提高,并且能有效地促进婴儿对铁的吸收。所以应将合理的母乳喂养和适时的辅食添加结合起来,使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之间的关系得到均衡,用更合理的喂养方式,更科学的辅食添加,使婴儿具有更健康的营养状况,这也使广大家长朋友和广大医者所期盼的,也是我们研究的意义所在。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婴儿时期,保健工作应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添加辅食的时间,控制在4~6月龄比较合适,应逐步添加,还应注意,特殊情况特殊考虑。而对于婴儿的血红蛋白是否异常,6月龄婴儿的血常规检测工作也要做好,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婴儿的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缺F的患病率都比较高,对于临床工作者们来说,更加关注6月龄婴儿贫血问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儿童是下一代的希望,在婴儿时期,我们可以利用研究的结果和现代医学技术对婴儿的生长和发育尽早的进行干预和治疗。值得强调的是,婴儿时期的保健工作十分重要,不应盲目盲从,医学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对婴儿的保健工作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设计,使保健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参考文献
[1]Dallman PR, Yip R, Johnson C. 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anemia in the United States, 1976 to 1980[J]. Am J Clin Nutr,1984,39:437-445.
[2]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55-358.
[3]贺容.婴儿不同喂养方式贫血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398-1398.
[4]汪之顼等.青春期后男女学生血红蛋白及贫血状况的比较[J].卫生研究,2003,32(3):144-146.
[5]于阳等.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铁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新生儿科杂志,1987,2(2):49-50.
[6] 刘湘云等.儿童保健学[M].4 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0-72.
[7]57例1~4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相关病因初探[J]. 李馨,王健. 贵州医药. 2008(12)
[8]乳母补铁防治婴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J]. 张培兰,屈梅,杨树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04(23)
[9]乳母补铁治疗婴儿缺铁性贫血效果的评价[J]. 宋红潮. 广西医学. 2003(04)
[10]乳母补铁对婴儿缺铁性贫血防治的观察[J]. 崔欣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3(05)
婴儿补铁范文6
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定义及流行现状
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是指体内贮存的铁不能满足正常组织细胞需要的一种状态。IDA是指体内用于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耗尽,血红蛋白生成障碍而导致的贫血。临床上兼有贫血和缺铁的症状,化验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象、血清铁和铁蛋白浓度及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骨髓细胞内外铁均减少或消失等特点。ID时先出现贮存铁的耗尽,随后是红细胞生成缺铁期,之后表现出贫血的一系列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改变。我国数据表明,血红蛋白<110g/L多数与缺铁有关。由于孕前月经失血和孕期铁需要量的明显增加,所以孕妇罹患IDA。
IDA遍及世界,但地区差异大,这与经济发展情况和妇女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孕妇IDA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据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妊娠期妇女贫血患病率为10%~20%,在发展中国家为30%~40%[4]。我国1998年调查发现[5],孕妇贫血患病率为42.1%,中重度贫血占近一半,部分贫困县孕妇的贫血患病率达到60%以上。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6],我国孕妇ID、IDA患病率分别是为42.6%、19.1%;随着孕期的增加,ID、IDA患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孕早期ID、IDA患病率分别为39.9%、9.6%,孕中期为38.8%、19.8%,孕晚期为51.6%、33.8%。
孕期补铁的研究
补充铁的时机: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于广泛存在的孕期1DA,以治疗为主。但IDA是一个较缓慢的发展过程,一旦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若再加大剂量补充铁剂往往会因不良反应显著增大而不能继续治疗。为此,有人提出以预防为基础的补铁方式,即预防性增补(preventive supplementation)。①从孕前开始增补:有学者提出,从孕前一段时间开始间隔补铁,使得育龄妇女进入孕期时即有充足的铁储备。一项对育龄妇女的研究显示,认为长期每周补铁要优于短期每日补铁,提示从孕前3~6个月开始每周补充铁和叶酸,可以在孕早期获得理想的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水平。而WHO在越南对育龄妇女和孕妇的一项最新研究认为孕前至少3个月开始,6个月更佳,对育龄妇女开始补铁,可显著降低进入孕期时及整个孕期发生贫血的风险。这也为上述结论提供了佐证。②从孕早期增补:美国Siega等[7]提出孕早期即开始预防性的增补,以保证妊娠期充裕的铁储备。在对此进行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孕早期进行预防性的增补可以降低妊娠期ID的危险性,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另有研究表明,在孕早期开始补充铁和叶酸会比在孕晚期通过加大剂量的方式补充更能防止铁和叶酸缺乏现象的发生[8]。国内也有不少学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认为孕妇补铁宜从孕早期开始。③从孕中期增补:妊娠20周以前IDA发生率并不高,在妊娠后期,尤其是足月妊娠时发生率明显上升。妊娠期若不补充铁剂,大部分孕妇的贮备铁将被耗尽,铁水平明显下降,直至产后6个月血清铁蛋白也很难恢复至非孕时期的正常水平。近年来对孕期补铁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从妊娠20周开始适当补充铁,能明显改善孕妇铁的缺乏,故建议对所有孕妇常规补铁。
补充铁剂的方式:①常规补铁:WHO推荐孕妇从孕中期开始应每天补充铁元素,在IDA发生率<20%的地区,每天应补铁60mg而在IDA高发地区,每天应补充120mg。我国也有专家建议,妊娠4~5个月开始常规补充铁剂,每天口服硫酸亚铁0.3g,直至足月,同时每天补充维生素C 300mg,以促进铁的吸收。但由于铁剂不良反应及部分孕妇缺乏对补铁的认识等因素使常规补铁方案难执行,目前亦缺乏对孕妇补铁的依从性随访督查资料。②选择性补铁:对明确缺铁者选择性补铁较常规补铁更为理性。有专家提出[9],在实施补铁之前对体内铁状态进行评价,根据一定指标判断是否需要补铁,比如以孕早期铁蛋白含量作为判断依据,低于30mg/ml则需要补铁,反之则不需要。Milman[10]进行的一项研究是根据孕妇孕早期体内不同血清铁蛋白水平来制定其不同预防性增补剂量,该研究认为对于ID的预防,建议体内铁蛋白≤30μg/L的孕妇每日补铁80~100mg,体内铁蛋白在30~70μg/L的孕妇每日可补充铁剂40mg,对于IDA的预防,建议体内铁蛋白≤70μg/L的孕妇每日可补充铁剂40mg,而铁蛋白>70μg/L者,则可不用补铁。③间隔增补铁剂:现已有一些地区实行每周补充一剂或数剂相对较大剂量的铁剂来代替每日连续补铁,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1~12]。一项评价孕期每日补充铁剂与间隔补充铁剂对母婴影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每日补充铁剂的孕妇不容易发生孕期ID和IDA,但对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也较普遍存在,对于妊娠期贫血现象,每日补铁孕妇和每周补铁孕妇间无较显著性差异,但是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不容易在每周食物补铁孕妇中发生[13]。每日补铁的有效剂量与间隔补铁相比,每片铁剂平均作用没有明显差异,二者改善血红蛋白的微小差别在于每日补铁的总剂量要远远高于间隔补铁总剂量,使得前者血红蛋白效应略高于后者。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一项研究认为,每日补充60mg元素铁与每周补充120mg元素铁的效果相似。周瑞华[14]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论,但间隔补铁组每周补铁60mg,12周后虽然血红蛋白得到改善,但没有阻止红细胞游离原叶琳(FEP)的增高,与每日补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孕晚期的ID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每日补铁组,提示每周补铁组补铁剂量可能偏低。另外,每周增补不适宜已有贫血的妇女,由于孕期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如果妇女孕前体内铁贮存就不足,孕期开始增补铁剂又较晚的话,增补铁剂的预防效果往往欠佳,间隔增补尤其如此。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预防性增补,即育龄妇女从孕前数月开始每周服用含60mg元素铁增补剂一次,这样到怀孕时,体内就具备了相当的铁贮存。初步研究表明,这种增补方法对于孕妇贫血的预防具有一定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④铁剂与其他营养素同时增补:虽然ID是发生孕期营养性贫血最主要的因素,但是体内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A、B12、C、E,核黄素和叶酸的缺乏也会对贫血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而IDA与微量元素的关系也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提倡孕妇补铁的同时补充多种物质。在铁补充的过程中,单纯补铁不仅吸收率低,而且还出现了很多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等,从而加重孕妇原有的胃肠道疾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补铁过程中,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叶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素,可以促进铁的吸收[15~17]。然而,Ramakrishnan等[18]曾对单一补铁方法(FE)和铁加微量元素配伍补铁方法(EE)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E组对象在孕早期平均血红蛋白水平高于FE组,贫血发生率也低于FE组,在妊娠晚期,两组中几乎一半的孕妇均有贫血症状,因此,该研究认为铁加微量元素配伍补充法对不同时期补铁有效性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孕妇补铁的安全性
孕期是否常规预防性补铁及补充安全剂量的确定一直以来是争论的热点。对于体内本身不缺铁的孕妇来说,补铁可能会造成体内铁过量。铁在人体内是封闭式循环,铁贮存负荷过大,转运机制完全饱和,会导致铁运输过程中的失能,这种形式的铁很容易被薄壁组织器官吸收。而铁是第一线的致氧化剂,可导致游离基因对组织的损伤;影响孕妇和胎儿对其他重金属如锌的吸收;还会使孕妇血液黏度增加、患色素沉着的几率增大,对母亲和胎儿都造成不良影响[19]。在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铁过量疾病便是重型遗传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对这类临床病例,应避免补铁。铁过负荷还可导致各种临床疾病,如糖尿病、癌症及心血管疾病,虽然二者的联系还不十分明确,但铁过负荷对机体损害的重要性应值得高度重视[20~22]。目前,国际上没有妊娠期补铁的特别推荐或规范,而如何确定谁需要补铁却是普遍的共识,可从贫血流行病学的高危因素识别哪些人能从补铁中获益。孕妇补铁需因人而异,有必要进行IDA相关参数的测定,掌握补铁的适应指证,合理地指导补铁以免过量补铁。
总 结
孕期补铁已显示对预防或治疗无论中等度或严重IDA是有利的,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要有效降低贫血,除补铁之外还应考虑其他营养素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补铁项目的可操作性以确保其有效性。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生活水平悬殊,农村孕妇营养水平低于城市妇女,以一种标准和模式指导孕期营养是欠科学、不客观的,有必要进行地域和人群特异性的大型临床研究,方可制定出适宜于当地孕妇更科学的营养指南。孕期补铁存在的安全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如补铁人群的适应指征、安全剂量的确定、补铁最佳时间、不同铁剂的应用,以保证补铁不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另外还要适当的补铁方式,以促进铁剂的最大吸收率和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目前科研工作者已将研究重点放在设计一种使用方便、低毒甚至无毒、并具有高生物利用率的铁富集度高的强化物质上,例如富铁酵母,用以缓解缺铁这一全球性的营养素缺乏问题,相信不久会开发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风芝,郝伟伟,姜雯.孕妇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33-3839.
2 薛晓丽.1815例孕妇贫血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2363-2364.
3 Piammongkol S,Chongsuvivatwong V,Williams G,et a1.The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rural Thai-Muslim pregnant women in Pattani Province[J].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2006,37(3):553-561.
4 许建飞.孕妇贫血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323.
5 林良明,刘玉琳,张新利,等.1998年中国育龄妇女贫血情况调查[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2,13:102-107.
6 廖清奎.中国孕妇、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患病率调查[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653-657.
7 Siegar AM,Hart zema AG,Turnbull C,et al.The effects of prophylactic iron given in prenatal supplements on iron status and birth outcom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 J Obstet Gyneol,2006,194(2):512-519.
8 Lee JI,Lee J A,Lim H S.Effect of time of initation and does of prenatal iron and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on iron and folate nutriture of Korean women during pregnancy[J].Am J Clin Nutr,2005,82(4):843-849.
9 Park CH,Lee JK,Seo KA,et al.Is Routine lron Sulpplementation[J].Needed During Gestation J Obstet Gynaecol Res,2003,29:207.
10 Milman N,Byg KE,Bergholt T,et al.Body iron and individual iron prophylaxis in pregnancy-should the iron does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serum ferritin[J].Ann Hematol,2006,85(19):567-573.
11 杜娟,苏亮,李娟,等.孕母间断补铁对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的作用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3):274-275.
12 任爱国,王娟,李竹.间隔增补铁剂预防孕期贫血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5):681-683.
13 Pena RJP,Viteri FE.Effects of routine oral iron Sulpplementation with or without folic acid for women during pregnancy[DB/CD].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6,19(3):CD004736.
14 周瑞华,李占山,唐咏梅,等.间隔补铁对防治孕妇缺铁性贫血效果的评价[J].营养学报,2001,23:313-316.
15 Juarez VJ,Bonizzoni E,Scotti A.Iron plus is more effective than iron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in pregnancy:A randomized,double clinical trial[J].BJOG,2002,109(9):1009-1014.
16 王朝旭,王小雪,武虹,等.妊娠妇女补充核黄素、VA对缺铁性贫血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2):147-148.
17 杨朝爱,张翠芹.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的研究现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8):2243-2245.
18 Ramakrishnan U,Neufeld LM,Gonzalez LT,et al.Multiple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s during pregnancy do not reduce anemia or improve iron status compared to iron-only supplements in Semirural Mexico[J].J Nutr,2004,134(4):898-907.
19 Swaminathan S,Fonseca VA,Alam MG,et al.The role of iron in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J].Duabetes Care,2007,30(7):1926-1933.
20 王莉,段相林,王英泽,等.铁紊乱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7,38(4):30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