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塞下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塞下曲范文1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

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塞下曲范文2

卢纶: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塞下曲范文3

这次大赛,以贯彻“十二五”规划,抓好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工作为主题,采用竞赛的形式推动全国公交驾驶员争做节油能手,为我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做贡献。大赛内容丰富多彩,竞赛方式生动活泼,吸引了广大驾驶员,当他们载誉归来时,更是受到了全市各方人士的欢迎。一个全社会关注公交驾驶员,关注公交事业,促进绿色公交,和谐公交发展的大好局面正在武汉形成。

“2011全国城市公交客车节油技能大赛”作为第一届全国公交驾驶员参加的、以节油技能为主题的大赛,虽然获得极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也有点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们期待着这样的大赛继续红火地办下去。为此,作为协办单位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一、竞赛周期为两年一次,时间定在每年的九月中旬为宜。

二、竞赛地点定在当年的承办单位所在地。

三、竞赛内容仍分综合理论和实际操作两大部分,综合理论最好选用统一的教材,各参赛单位按照竞赛教材的内容对选手进行培训,而试题则由组委会成立专家小组单独命题。这样可以增加难度,同时也可以使选手理论成绩的层次更加分明。

四、实际操作要增加新的竞赛项目和难度,如增加平顺性考核、通过各种障碍考核等竞赛内容,更好地体现公交驾驶员高超的驾驶技能。

五、成立由各协办单位选派的熟悉驾驶员竞赛的专家参加的竞赛专家小组,专门研究具体的竞赛项目和实施细则。

塞下曲范文4

【关键词】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 媒介融合 广播主持教育 互联网+ 赛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介传播格局经历着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社会功能和能力构成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①的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海量信息的筛选、加工、分析能力和“互联网+”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面对直接且庞大的评议时表现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成为主持人能力构成中的重要因素。这些变化同时也带来了选拔播音员主持人标准的悄然改变。

近年来,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已成为除常规的学校招聘和社会招聘以外较为常用的人才选拔方式。通过大赛的形式,不仅能让热爱广播的人成就自己的广播主持梦,让主办方(广播电台或其他广播媒体)挑选合适人才,还可以起到塑造和推广广播媒体和企业形象的作用。

那么,按照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内容设置与评选标准,能否真正遴选出符合媒介融合时代要求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带有招聘性质的比赛,其名次是否实至名归?作为参赛者和培养单位(高校等)又该如何应对这种比赛选拔人才的形式?为探讨这些问题,我们以四个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具体选拔过程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寻求答案(这四个大赛分别是:第六届“青檬之星”主持人大赛、河北“音乐新主播”全国DJ选拔大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DJ选拔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校园主播大赛,见表1)。

一、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比赛内容需要优化

从表1的对比不难看出,这四个比赛的初赛(或海选)都是选手通过网络上传广播节目小样,再由评委进行审听。比赛并不涉及参赛者形象、工作经历等其他参数,以声音作品(包括人声、音乐、音效等)的主客观评价作为唯一判断标准。相对来说,这种方式可以较为客观地考核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同时,网络上传作品,形式方便快捷,突破了地域限制,减少了参赛成本,激发了人们的参赛愿望。

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DJ选拔赛外,其余三个比赛都设置了现场复赛环节,自我介绍+自备稿件+即兴问答的比赛标配内容,直观考察参赛选手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不可或缺的素质,比如:交流感、亲和力、即兴主持能力等。这也让比赛由“只闻其声”的听觉阶段过渡到“眼见为实”的视觉阶段。河北“音乐新主播”全国DJ选拔大赛在复赛环节中设置了才艺展示,这是让很多选手头疼同时也让部分选手得以扭转乾坤的环节。通常来说,魔术、舞蹈等更具视觉效果的才艺或者颇具幽默元素的语言技能,能在这个环节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更高的分数。而在决赛设置中,举办大赛的目的几乎决定了决赛的形式。有的专门为赞助商举办演出晚会,有的参与真正的节目录制,甚至还有的把洽淡签约意向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要素。

表1:四个广播节目支持人大赛概况

名称 第六届“青檬之星”主持人大赛 河北“音乐新主播”全国DJ选拔大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DJ选拔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校园主播大赛

初赛: 网上投递广播节目小样

赛程

设置 复赛:

现场比拼

1.自备节目

2.即兴问答 复赛:

现场比拼

1.自备节目

2.抽取指定题目主持

3.才艺展示

4.即兴问答 复赛:

无 复赛:

1.自我介绍

2.自备节目

3.即兴问答

决赛:

根据抽签指定题目即兴主持广播节目 决赛:

1.与在职主播搭档参与直播节目

2.参加活动赞助商的媒体会和歌舞等演出

3.与电台相关负责人洽谈工作意向(是否签约等)

4.颁奖典礼(13强选手以小品、歌舞等形式进行舞台演出) 决赛:

已选出的20强选手现场对决

1.自我介绍

2.自备节目主持

3.随机抽取题目主持 决赛:

1.集体诗朗诵(仪态、基本功评分)

2.将选手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位华夏之声在职主持人带领完成节目展示,评委就每位选手在台上的才艺表现打分

复赛决赛时间 总计2天(复赛、决赛当天分别赶赴现场) 总计一个月(复赛到决赛包括培训、才艺排练及决赛呈现等) 总计1天(决赛赶赴现场) 总计5天(复赛赛前培训、决赛彩排及展示)

参赛人群 赛制规定北京市高校大学在校生(不限专业),实际参与人群多为大一、大二播音主持专业学生 赛制规定年满18周岁,热爱广播节目主持者均可,实际多为大三、大四面临就业的学生 赛制规定满足社会招聘条件即可,实际多为播音主持专业应届毕业生和已有播音主持实战经历希望换岗的主持人 赛制规定全国在校大学生均可,实际多为全国高校本科大一至大三学生

奖励机制 前三名获得青檬音乐电台实习机会 前三名与用人单位签约 前三名获得考核录用机会 前十名获得假期免费实习机会(路费+住宿),不涉签约

与电视主持人大赛相比 没有视觉呈现,以声音和节目编排为参考依据 较为类似,有赞助商及明星的参与,比赛内容倾向视觉呈现(才艺、舞台展现),但也有广播的实践操练 本质不同,为公开的社会招聘,虽决赛在舞台上进行,但声音和节目编排才是参考依据 较为类似,从比赛内容和决赛呈现上都有视觉参考与才艺展示

与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相比 以实习为主,不涉学校招聘或社会招聘,仅为未来挖掘具有潜力的人才 通过比赛环节对参赛选手隐形地进行类似招聘的实力考核,同时以参与更多商家合作的方式宣传和推广电台 内容考核一致,但加入了网友评分和现场主持,更像“一场公开的社会招聘晚会”,更具可视性 不涉招聘,仅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更多侧重宣传和增强节目影响力

媒介融合的趋势给传统广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广播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赛内容如何体现这种时代趋势,如何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突出广播优势,应该成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现在的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有“互联网+”的思维方式,需要有筛选、分析、加工海量信息的能力,需要有在高强度压力下完成采、编、播工作的技能。除目前比赛考察的语言能力、反应力、感受力之外,耐受力、思维能力、数据挖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也应纳入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考察范围,因为这些能力在未来的广播节目发展中会变得更加重要。但目前参赛选手过长的备赛时间,难以考核选手的耐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初赛环节,准备时间最长可达两个月,复赛和决赛的现场问答,通常为了保证比赛的观赏性,大多也是提前一天或更长时间准备。这也让比赛形式和日后将面对的实际广播主持工作有较大距离。

另外,有些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视觉呈现部分的分值过高,比如才艺展示、集体诗朗诵等。这种安排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选拔并无太大助益,只是更大程度上为赛事的可视性增加亮点。如果大赛仅在广播中播出,不仅像才艺展示等视觉部分无法呈现,还会带来听众对比赛结果的不解,甚至是质疑。诚然,比赛内容掺杂诸多视觉因素也是由比赛的基本性质决定的。有一些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因掺杂多种因素,如赞助商、宣传的需要等,在比赛内容上设置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考察项,影响甚至破坏了其纯粹性。

在兼顾比赛欣赏性的前提下,为提升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评选合理性,比赛主办方应该根据广播主持人比赛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比赛的环节设置与内容制定加以调整,着眼于媒介融合时代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真正需要,在考核参赛选手能力与宣传或商业需要之间做出权衡与优化。

二、带有招聘性质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比赛名次难以实至名归

举办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广播媒体的活跃度与影响力,为主办媒体寻找新锐主持人后备力量,为热爱广播的专业主持人和业余爱好者搭建一个实现梦想与证明自我的舞台。对参赛选手而言,比赛的过程让他们充实、成长,最终名次让他们得到认可、获得自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评价标准不甚相同,比赛是否带有招聘性质,对最终名次也有很大影响,可能会导致一些优秀选手的排名不尽如人意。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主办方(广播电台或其他广播媒体)因自身需要,常会偏向于选择稀缺类型广播节目主持人,导致非稀缺类型的参赛选手因实力之外的原因不能名列前茅。比如,擅长新闻主持的实力型选手因主办方需要“娱乐性强”的主持人而无缘晋级下一轮赛事。但大赛章程是鼓励各类型选手积极参赛,并未设置类型化主持人的限制。这样的结果无疑给被淘汰的选手带去不小的打击。其实,有些规模较大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已经将比赛形式细分,不同类型的主持人角逐不同类型的奖项。

第二,带有招聘性质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多涉及签约事项,一些因自身条件不能满足签约要求或无意签约的优秀选手最终成绩会受到影响。比如:有些大赛在决赛之前会安排主办方与选手一对一见面洽谈,确认选手是否签约。而最终决赛的前三名,均与主办方达成签约共识,一些并未达成签约共识的优秀选手即便在决赛中表现突出也只能屈居其次。

对参加比赛的选手而言,无论其目的是为了签约还是为了锻炼自身,比赛名次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无论什么性质的比赛,公平和公正也都是根本前提。我们并不是断定所有带有招聘性质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皆有失公正,只是说带有招聘性质的比赛多少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其实,是否签约与比赛名次完全可以分开。比如电视界的经典大赛――荣事达杯电视主持人大赛,从最终名次与签约情况来看,获得前几名的选手并未都签入主办方,而名次不甚靠前但符合主办方节目需要的选手照样得到了签约机会。有些大赛是在比赛过程中,允许主办方各类节目负责人通过观看比赛,根据自己节目需要直接联系选手进行节目试声或者洽淡签约意向,而这些并不影响比赛进程和结果。若把比赛名次与招聘需求挂钩,难免有失公允,不仅会让主办方形象减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选手自信心,降低其参赛积极性。

三、广播节目主持的本科教育亟待调整

尽管现下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还有待优化,但不可否认,这种大赛已成为众多广播播音爱好者尤其是播音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检验途径与崭新的就业通道。然而,当下多数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在广播播音教学中,并未就大赛涉及的内容进行相关培养,许多参赛的本科生因缺乏经验在大赛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继而在就业道路上留有遗憾。事实上,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比赛环节和内容设置与当今广播一线需求紧紧相连。本着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促进就业的原则,广播节目主持高等教育亟待调整。

(一)广播节目主持教育中的个人特色培养

当前,多数播音专业教学单位在广播节目主持的教学中,偏重整体基本素质的培养,对学生个人特色的关注度不高。虽然在教育理念和理论中,经常提到“因材施教、发挥个性”这样的内容,但实际教学中往往按部就班、共同培养,模式化教学。而在现实一线环境中,往往独具个性魅力的主持人会获得更多的认可。比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Easy FM《飞鱼秀》节目的女主持,其幽默机智、发散式信息点捕捉的鲜明个人特色深受听众喜爱。因此,在广播节目主持教育中,除了打牢类型化广播稿件播读的基础,还必须加强对学生个性特色的培养。

(二)广播节目主持教育中的策划和执行能力培养

相较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广播节目主持人更充分地体现了采、编、播一体的人才理念,而大赛中的“自备主持”环节最能体现广播节目策划和执行能力。事实上,比赛选手针对这一环节内容的准备方法,大多只是将类型化广播主持稿件简单修改后熟背而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校园主播大赛”在进行决赛培训时,说明了“自备主持”环节的得分点:传递有效信息、主持节奏快慢有致、与听众进行有效交流。这些得分点更多集中在广播节目的执行能力上。也就是说,节目的策划能力再强,策划得再好,如果没有好的执行能力,传播效果也会让人失望。目前的广播节目主持教育中,已经安排了不少培养节目策划能力的课程,只是没有很好地与培养执行能力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三)播音主持教育中的媒介融合思维培养

今天,传媒行业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播音主持教育同其他传媒类专业教育一样,都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变化趋势和培养媒介融合思维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可以增加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互联网+”等课程,让学生在认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对媒介影响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媒介融合思维能力,以期更好地适应传媒行业的未来。当然,无论学界还是业界,对媒介融合发展的认识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将之融入教学,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培养媒介融合思维的愿望,提升其面对传媒行业发展的适应性。

(四)形成“赛学相长”机制的必要性

所谓“赛学相长”,即建立比赛和教学互相影响和促进的教育机制。广播主持教育应该重视一线比赛的内容安排和环节设置,以此促进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的改变。可以为参赛学生安排指导教师,建立师生间的循环反馈机制。一方面,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具经验教师的指导,扬长避短,发挥实力,收获成长和自信,更有效率地成长为合格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和反馈,加深对一线实践需求和未来学生就业方向的认识,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形成良性循环。另外,为促进这种机制的形成,比赛主办方也可以公开承认并奖励指导教师的参与,比如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等。相信这种机制不仅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播音主持高校学生与教师的参与,也能提升比赛主办方的知名度。从就业大环境来看,也有利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磨练与专业体验。

四、结语

如今,媒介融合已经从一个传媒行业的发展共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前行的趋势不可阻挡。这种媒介环境巨变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广播这一典型的传统媒体也必然走上变革的道路,而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其立命之本。可以想见,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这种人才选拔形式会在一定时期成为广播媒体遴选人才的主要渠道。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人才选拔方式,有了“互联网+”的思维融入,有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持,必将保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符合时代规律的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也必将给广播带来更具影响力、传播力和生命力的未来。

塞下曲范文5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栓塞;Fogarty导管取栓术;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19-01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47―83岁,平均68岁。发病时间:4h―14d,1例因栓塞时间长,入院时远端肢体末梢已发生干性坏疽。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16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24例,下肢动脉硬化3例。

1.2.治疗方法:本组所有患者均在局部侵润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利用Fogarty导管取栓。

1.3.结果:41例患者下肢动脉取栓术后效果良好,无变化者1例,再次发生栓塞1例,2例患者最终行患肢截肢术。

2术前护理:

2.1术前心理护理: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发病急、症状重,患者害怕截肢,影响以后正常活动,心情紧张、焦虑,强烈要求手术治疗的同时对手术又充满恐惧感,不了解手术过程,风险和术后效果等存在一些心理负担[ 1 ]。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讲解疾病有关知识,

改变病人认知,使其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患肢的护理:

通过对比双侧肢体皮肤的温度,皮肤的颜色及动脉搏动情况,评估患肢缺血程度对患侧加盖棉被及衣物,进行保暖,但切忌冷、热敷,以免加重肢体缺血及避免烫伤,对于诊断明确,患者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适量给予强痛定止痛,必要时可使用杜冷丁等。

3 术后护理:

3.1生命体征的检测:常规应用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应根据监测指标随时予以处理,给予氧气吸入,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密切观察患者每小时尿量需>30ml/h。准确记录24h尿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2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血液循环状况,以了解血管的通畅度,观察患肢的感觉,皮肤的温度,颜色,患肢末端动脉搏动有无恢复,患肢有无疼痛、肿胀等,若疼痛、肿胀较术前加剧,张力增加局部压痛明显,患肢皮肤温度下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考虑血栓形成或再栓塞,应立即通知医生。

3.3术后并发肌原性肾病综合征可能:急性动脉栓塞后肌原性肾病性代谢综合征(MMS)发生率为7%―37%[ 2 ]。动脉穿刺后患肢组织营养障碍,代谢产物堆积,血栓或血液循环恢复,随着代谢产物于坏死组织的吸收,有可能发生肌原性肾病综合征。取栓后在血液循环恢复前应注意加快输液速度,稀释或简化尿液,以防肾功受损。

34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术后我们采用低分子肝素钠,尿激酶溶栓治疗。护理人员应注意用药的时间、剂量,观察病人长期大剂量用药后有无口腔黏膜、牙龈、周身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切口和注射部位出血和血肿等,发现出血倾向者及时报告医生,立即停药,酌情给予抗纤溶酶药物,同时按时抽血,定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以便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3.5加强肢体锻炼: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能行走时可靠拐杖行走每日1―2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以后逐渐脱拐,每日增加锻炼次数[ 3 ]。

3.6饮食的护理: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平衡饮食,避免过饱,多食用有活血作用的食物,如:生姜、山楂。

4 小结:

由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起病急剧,症状严重,急性肢体动脉栓塞6小时后可有组织细胞坏死,12小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坏疽[ 4 ]自1963年Fogarty倡导用球囊导管取栓,治疗肢体栓塞以来取得合理满意的效果。[ 5 ]Fogarty导管取栓有效解除动脉缺血,恢复下肢血供,避免截肢,有效降低截肢平面及肌体的肌肉坏死导致的并发症,而Fogarty导管取栓术后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测生命体征变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积极地术后锻炼和合理的饮食对提高手术疗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玉英,贾燕瑞,孟杰,等,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38―39

[2] 王玉琦,叶建荣。血管外科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0-106.

[3] 段志泉,实用外科学【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45

塞下曲范文6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广东广州 510260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于2011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52例(76肢)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组26例患者除给予介入取栓外,术前术后给予替罗非班预防血栓形成,根据治愈率、死亡率、术后再栓率以及截肢率评价两组方法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取除大部分栓子,无死亡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术后再栓率以及截肢率分别为92.1%(35/38)和78.9%(30/38)、7.9%(3/38)和21.0%(8/38)、2.6%(1/38)和13.2%(5/38),差异有投机学性意义(P<0.01)。未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对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且提升了手术成功率,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词 ] 下肢动脉急性栓塞;Fogarty导管取栓术;替罗非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3(b)-0036-03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 Thrombectomy Combined with Tirofiba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Embolism

XIAO Jianbin LIN Shaomang ZHANG Zhihui LI Qiang AI Wenjia, LIU Jinling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2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erventional thrombectomy combined with tirofiba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embolism.Methods 52 cases of patients(76 limbs)with acute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embolism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1 to March,201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26)and control group(n=26).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ogarty catheter embolectomy.Besides interventional thrombectomy,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tirofiban pre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ly for 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thrombu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by cure rate, mortality,postoperative embolism relapse rate and amputation rate.Results Most thrombi in 62 cases were removed, and no death case.The cure rate, postoperative embolism relapse rate and amputation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2.1%(35/38) and 78.9%(30/38), 7.9%(3/38) and 21.0%(8/38),2.6%(1/38)and 13.2%(5/38),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And no bleeding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Conclusion Fogarty catheter embolectomy combined with tirofiban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reating acute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embolism, which can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surgery with high clinical value, and is worthy to be recommended.

[Key words] Acute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embolism;Fogarty catheter embolectomy;Tirofiban;Clinical efficacy

[基金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A2012254)。

[作者简介] 萧剑彬(1980-),男,广东中山人,硕士,主治医师,从事血管外科方面的研究。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因为源自于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的血栓、斑块等栓子进入动脉,顺血流被推向远侧,使得动脉血流受阻,造成动脉管腔堵塞而导致下肢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急性疾病[1],其可发生在任一年龄段的人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更加高[2]。典型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为“5P症”,即突发的疼痛、麻痹、运动障碍、无脉和苍白[3],其特点为发病急、发展迅速、后果严重等特点,截肢率和死亡率都较高[4-5]。目前对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治疗主要是采取Fogarty球囊导管经股动脉行腹主动脉和髂动脉取栓术,虽然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术后患者的再栓率、截肢率及存活率却无明显改善[6-7],通常会在术中、术以溶栓、抗凝药物辅助治疗[8]。为该研究对该院于2011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和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根据治愈率、死亡率、术后再栓率以及截肢率评价该方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共计52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7.8±13.31)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双侧或单侧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皮肤颜色苍白或现紫斑且温度下降,患侧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所有患者发病均在时间6~72h;其中动脉粥样硬化15例(23肢),糖尿病13例(20肢),心房纤颤12例(15肢),血栓性脉管炎6例(10肢),冠心病4例(6肢),机械性外伤2例(2肢);双下肢栓塞患者24例,左下肢栓塞10例,右下肢栓塞18例;血栓长度4~58cm,平均长度(26.1±15.42)cm,其中<10cm的6例(8肢),10~25cm的30例(44肢),>25cm的16例(24肢)。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及动脉造影,均确诊为急性动脉栓塞。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38肢)和对照组(26例,38肢),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血栓长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Forgarty导管取栓术。患者取平卧位,于股上部切口自腹股沟韧带下起始,暴露股浅动脉、股深动脉和股总动脉,长度约为10~15cm。纵切股总动脉1.0~1.5cm,近心端根据情况插入3~5号Forgarty导管,注入肝素生理盐水使球囊稍有张力后,由远及近尽取出血栓,一般拖拉次数不超过3次以防止损伤动脉内膜,同法向股深动脉、股浅动脉插入导管,观察切口处喷血情况,回血良好则切口连续缝合动脉切口,手术结束;必要时,可采取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了解动脉血管血液循环情况;所有患者于术后3~7d采用微量泵泵入尿激酶(60~80万U/d), 之后14d持续静脉滴注普通肝素(1000U/h)。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

治疗组:所有患者术前给予盐酸替罗非班(5mg/100mL,欣维宁,武汉远大制药公司),2min内完成静脉推注(10μg/kg),并在随后36~48h内以15μg/kg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随后以对照组相同方法进行Forgarty导管取栓术;在血栓取出后于导管内以10μg/kg的速度静脉推注并于2min内完成,术后以15μg/kg的速度在48h内持续静脉滴注。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

两组所有患者口服华法令或阿司匹林维持3~6个月。

1.3 观察指标

随访6个月,根据治愈率、死亡率、术后再栓率以及截肢率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观察两种方法的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5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通过Forgary导管取栓术均成功取出大部分栓子,开通了单侧/双侧下肢主干动脉;无死亡病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分别有35肢和30肢痊愈,治愈率分别为92.1%和78.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随访6个月,治疗组中2肢出现术后再栓塞,1肢需截肢,术后再栓率和截肢率分别为7.9%(3/38)和2.6%(1/38);对照组8肢术后再栓塞,5肢需截肢,术后再栓率和截肢率分别为21.0%(8/38)和13.2%(5/38);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再栓率与截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见表1。

3 讨论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一种可引起血管管腔突然闭塞,导致下肢循环障碍的疾病,其临床起病急促,症状明显,预后严重。动脉血栓的主要来源为心脏,约占80%以上[9],脱落的血栓易引起如冠状动脉、脑血管、肾动脉等外周动脉血栓栓塞,若由下肢动脉血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则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10]。根据资料显示[11],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死亡率约为10%。因此,及早发现、正确诊断、定位准确、彻底取栓、尽快开通阻塞血管恢复正常血流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

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主要方法仍然是进行外科手术,如经典有效的Forgary导管取栓术、介入溶栓术、超声血栓消融术等,其中以Forgary导管取栓术最为常用。临床医生常根据患者动脉栓塞的不同特点而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复杂性,取栓术后的再栓率、截肢率以及死亡率仍是居高不下,动脉栓塞的部位、时间、合并症等因素对其成功率具有很大影响。具有关资料显示[12],急性动脉取栓手术的总截肢率超过8%,超过24h取栓的截肢率约为27%,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者截肢率高达38.1%。目前,随着影像技术以及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改进的传统的下肢动脉取栓术结合其他如溶栓术、介入球囊扩张等治疗手段,可以减低术后再栓率、截肢率以及死亡率,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为了预防和抑制术后血栓形成,临床常用肝素类、香豆素类等抗凝血药物以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替罗非班、奥扎格雷等抗血小板代谢和血小板糖蛋白(PG)IIb/IIIa受体抑制剂等阻断血小板活化聚集[13]。尤其是PG IIb/IIIa受体抑制剂,是目前抗血栓药物中的作用效果最佳、抑制血小板聚集速度最快的一类。而替罗非班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可逆性的PG IIb/IIIa受体抑制剂,可以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终通路,特异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具有半衰期短、特异性高、安全性高等特点[14],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15],但在外周血管中应用较少。

该研究中的对照组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组除给予介入取栓外,术前术后均给予替罗非班进行溶栓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成功取除大部分栓子,无死亡病例;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术后再栓率和截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可以说,替罗非班配合导管介入治疗对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具有良好疗效,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再栓率、截肢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参考文献]

[1] 石美鑫.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7-1185.

[2] 车辙,蒯秀琴.Fogarty管取栓术及抗凝溶栓联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6):479-480.

[3] 戈小虎,管圣.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要点[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9,14(3):274-277.

[4] 齐殿君,张强.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11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6):2508-2510.

[5] Eamshaw J, Whiiman B, Foy C, et al. National and it of thrombolysis for acute leg ischemia, clin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rly outcome [J]. J Vasc Surg,2004, 39:1018-1025.

[6] 汤敬东,钱水贤.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决策探讨[J].中国血管外科学杂志:电子版,2012,4(2):75-78.

[7] 李宴节,赵增富.介入技术在下肢急性动脉栓塞中的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 2011,24(6):59-61.

[8] 郭平,肖占军.Fogarty导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08,12(6):571-572.

[9] 李城,王峰,继东华,等.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介入综合治疗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 2011,17(14):8-9.

[10] 霍勇,孟蕾,温绍君,等.抗血小板药物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合理应用[J].中华内科杂志, 2006,25(4):347-348.

[11] 赵岳,赵吉生,徐凯成,等.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1(30):106-107.

[12] 李宴节,崔进国,赵增富,等.介入技术在治疗下肢急性动脉栓塞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1,14(3):201-203.

[13] 朱明军,李彬,王永霞,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西医药物治疗评述[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12(254):24-25.

[14] 马娜,要林青,吴玉琼.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 2013,28(4):45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