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红楼梦英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红楼梦英语范文1
在西方翻译论坛,主张归化翻译的代表人物是Nida,他的翻译理论是“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他主张译者应“以最接近自然的表达,使读者在其目的语文化中找到最贴切的理解”(1964)。而Venuti则被看作是异化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西方的归化翻译理论是建立在以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为了抵御本族中心主义和文化自恋对异域文化的削弱作用(resistance),就必须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此外以色列学者Even-Zohar创建的多元系统论,从社会学角度对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关系作了阐述。他认为归化和异化与其说是译者自觉地选择,还不如说是特定文化所处的特定状态和地位决定的。当翻译文学在一个民族的文学多元系统内居主要地位时,译者多采用异化式翻译,居次要地位时多采用归化翻译。
国内的归化和异化之争源于1987年刘凯英在《现代外语》第2期上发表的名为《归化――翻译的歧途》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尖锐地批判了归化译法的弊端,指出归化译法是“翻译的歧途”,大力倡导异化译法的主导地位,并用实力分析了归化在我国的几种表现。(一)滥用四字格成语;(二)滥用古雅词语;(三)滥用抽象法;(四)滥用“替代法”;(五)无根据地予以形象化或典故化。而真正将其推向的是2002年《中国翻译》上连续发表的四篇文章。目前国内主张异化的代表人物是孙致礼,他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走向异化》一文中,分析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这一百年的文学翻译,提出“21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从归化走向异化”的论断。而蔡平(2002)等人不同意孙致礼的论断,提出:“文学翻译应该以归化为主。”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沟通,让译语读者理解懂得原文的意思……因此,翻译的本质和目的决定了翻译是一个语言的归化过程,文学翻译也不例外。”郭建中(1998)对归化和异化持辩证的看法,认为归化和异化均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应从作者的意图、文本的类型、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要求来考虑;王东风(2002)对归化和异化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综述了其历史缘起与理论现状;而葛校琴(2002)则认为:应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来看待归化和异化,不能不作分析而一味跟风;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德国的功能理论角度诠释了异化和归化的关系,认为“归化,异化,达到目的就是造化”。受西方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译界对异化/归化的主流观点是贬抑归化,褒扬异化。
事实上,这对术语是西方在后殖民研究的大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归化”有明显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吞、剥夺的含义。“异化”则含有抵抗这种侵吞、剥夺的意思。而且涉及的翻译主要是从弱势文化语言向强势文化语言的转换(林克难,2003)。
“杂合”(hybridization)是后殖民学者引用自农业和生物学的术语,指具有发生交流的两方的特点,但与两方又都不相同的混合体。语言和文化的杂合是指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相互碰撞、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双方语言文化特点的混合体。著名后殖民学者巴巴将杂合的概念引人后殖民研究,他反对传统理论范式中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方法论,认为在二元对立的两极之间存在着一个“第三空间”。当异域文化的“他性”与本土文化的“同性”之间进行交流时,双方如果不是在一个“第三空间”进行“谈判和翻译”(Bhabha,1994)的话,是不可能获得相互理解的。他说:“理解的契约从来就不是在陈述中被指定的你我之间的一个简单的交际行为。意义的产生需要动员二者通过一个‘第三空间’。只有在这个空间里,话语的意义和文化的差异才能得到应有的阐释。”(王东风转引,2003)这个“第三空间”的语言和文化产品就是经过杂合化的产物。殖民语境下,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促进了“杂合”的形成,殖民地文化在语言文学和文化多个层面都表现出“杂合”的特征。在全球化背景下,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流动与传播也会导致“杂合”的形成(孙会军、郑庆珠,2003)。
从杂合角度考察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现象,认为成功的翻译是归化和异化杂合的产物,这是目前译界诠释翻译现象的一个新的视角。我国学者虽然从各个方面着眼于杂合的实用性、普遍性乃至必然性,但是所有的讨论只停留在描述性和说明性阶段,并没有从理论高度对其进行解释,从而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典范,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手法处处彰显着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特色。从种族层面上看,《红楼梦》融会满汉;从地域色彩上看,既是南北兼容,又写了不少西洋物品(近人方豪对此有长达八十多页的考证)(洪涛,2001)。从这个角度看,《红楼梦》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同时,《红楼梦》中所使用的语言凝缩了典型的汉语逻辑思维模式,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是一种高度意合化的语言,上下文之间的衔接主要凭借内在的逻辑联系,体现了“汉民族重悟性,重整体抽象,重综合”(陈定安,1998)的特点,小说中随处可见的形散而神聚的语句便是例证,这就是被我国现代语言学家们称作“流水句”的句式,这种句式的特点就是“不像西方语言那样以动词为中心搭起固定框架,以‘形’役‘意’,而是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用一个语言板块(句读段)按逻辑事理的流动、铺排的句式来完成内容表达的要求”(申小龙,1996)。正因为如此,《红楼梦》的英译研究随着近几年“红”学热的兴起得到了译界的普遍关注。
由于语言与自身的文化息息相关,各民族之间交往不断使语言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但语言仍然在维持着其相对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语法与句法结构长期保持稳定,而变化多发生在词汇范畴,且汉英语言差别很大,用林语堂先生话说,汉语是一种“极不易欧化”的语言,例如在儒、佛、道三者的共同影响之下,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主体意识很强,因此汉语句子习惯以人为主语,或者干脆省略主语。汉语的这些特点都在《红楼梦》中得以充分体现,小说中无主句和主语省略句比比皆是,这就决定了归化的必要性。但如果要向外传播本民族文化,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就应该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汉语原有的文化特色,而不使之与语言一道归化为英语文化,因此异化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我国快步走向世界的今天,利用翻译活动来传播我国的文化变得极为重要。因此,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使归化和异化达到完美的辩证统一是每一个翻译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红楼梦》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里的一块瑰宝,也是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对《红楼梦》译本中归化和异化现象的探讨,对帮助这部鸿篇巨著在世界范围内得普及,从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事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洪涛.《红楼梦》英译与东西方文化、语言[J].《红楼梦》学刊,2001.
红楼梦英语范文2
论文关键词:异化 归化 文化特色的保存与文化传播
目前,翻译研究已经从初步的等值翻译阶段进入到综合研究阶段。翻译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而且起着社会交流的作用。语言的交换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翻泽的研究范围也扩大到了研究社会、文化等与翻译的关系,翻译理论电随之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从而,翻译也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由语言行为逐渐转换成文化行为。ChristianNord甚至用InterculturalConununica—tion(跨文化交际)来替代“翻译”一词。我国学者王佐良也指出“他(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而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因此,归化和异化作为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两大原则,也就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红楼梦》的两位译者,杨宪益与霍克斯,在其翻译中分别以异化和归化为主要翻译策略。本文从杨宪益先生以异化为主的《红楼梦》译文赏析中初步探讨文化特色的保存与文化的传播。
一、归化与异化
异化,在英语中可称作alienation或foreignization,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xenceVenuti)提出了“反翻译”的概念,即译作在风格和形式上应完全保留源语的特色,“不同于”目的语,且忽略目的语读者是否接受源语的文化意象。《红楼梦》的英译中,杨宪益先生采用了异化理论,保留了源语的文化因素。例如“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译为“Truly,storlnsgatherwithoutwarninginnature,andbadluckbefallsmeno—vemight.”。此处,杨先生直接将富含中国文化意象的词汇转换到了英语中,“storm”和“luck”两个单词在汉语中就是“风云”和“祸福”,在英语中却失去了对等的含义。但为了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杨先生采用了异化的理论来处理不同的文化意象。
与异化相反的理论是归化,即domestication。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理论。尤金·A·奈达认为“翻译作品应是动态对等的,不仅表达形式而且文化都应符合目的语规范”。对于赞成归化的译者而言,翻译作品时应排除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障碍,翻译的责任就是消除语言和文化障碍,让目的语读者接受译作。大卫·霍克斯(DavidHawkes)在翻译《红楼梦》时使用了归化的理论。例如,霍克斯直接将英语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翻译为成语本身的风格,即“Manproposes,Goddisposes”。他将带有佛教色彩的“天”译为西方读者更为接受的“神(God)”
二、《红楼梦》中异化翻译与文化信息传播
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具体语言文化所特有的、由于承载了其他语言文化没有的信息而极易造成理解障碍的成分。对于汉译英而言,由于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漫长积淀,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在文化交流中给翻译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如何在保留或尽量保留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较好地把汉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特色表达出来,使目的语读者不但能理解作品的原意,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汉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红楼梦》(以下简称《红》)是一部蕴藏着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自问世以来曾有不少人尝试着对它进行翻译。迄今被译界广泛推崇的有两个译本:一个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DreamofRedMansions,另一个则为大卫·霍克斯(DavidHawkes)和约翰·闵福德(JohnMinford)译的TheSto.ryoftheStone。杨宪益在《红》的翻译过程中,以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为目的,以忠实为原则,异化为主要手段,其译文更接近原文,使译文读者得到了更多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的机会。
Nida曾将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归为五类,New.mark据此调整为如下五类:(1)生态文化;(2)物质文化;(3)社会文化;(4)宗教文化;(5)语言文化。本文以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所译的英译本《红》为主,依纽马克前四种划分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的翻译进行分析,试论对汉语文学作品英译时如何以异化的翻译方法对文化背景及文化知识进行保留并向译文读者传播。
1.生态文化。
在第35回中:“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一句,杨是这样处理的:“Youratirnkthing!LikeadogthatbitLuTung——pin—-youbitethehand thatfeedsyou.”恐怕很少有西方读者知道吕洞宾是谁。这里,如果只译为“LikeadogthatbitLuTung—pin”,可能会让译文读者如坠云雾之中,但有了后半句“youbitethehandthatfeedsyou”,含义就清楚多了。读者除了能读懂这句话,还能猜到“LikeadogthatbiteLuTung—pin”是中国的一句习语。在这里杨的译法可以帮助读者对某些隐含意义进行理解,并从一定程度上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2.物质文化。
《红》第41回中,妙玉与宝钗、黛玉、宝玉、品‘体已茶”时,黛玉问,“这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涓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杨译:“Isthismadewith lastyear,srainwatertoo?”askedTai—yu.Miao—yusmileddisdainfully.“Canyourealybe SOvulgarasnoteven to tel thedifference?Thisissnow Igatheredfrom plum blossom fiveyearsagowhilestayingin CurlyFragrna ceNunneryon MountHsu—anmu.1managed to±ilJthatW holedarkblueporcelainpot.butitseemedtoo precioustouseSOI,vekeptitbur-ied in theearth alltheseyears.notopeningittillthissummer.Today isonly the second time I"re used it.Surelyyou can taste the difference?How could lastyearSrainwaterbeaslightandpureasthis?”茶作为一种饮料,水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水是茶色、香、味的载体。选择佳水烹茶待客十分讲究亦十分富有情趣。
“旧年的雨水”是烹茶的上乘用水,用来招待贵客。然而,用陈年收藏的梅花雪水烹茶比旧年涓的雨水更胜一筹。其中的学问是,水的轻重决定水质。所谓“水轻”是指水中杂质和可溶性物质较少。清乾隆皇帝提出这个标准后命人量得北京京西玉泉山之水为泉水中最轻者,遂定玉泉为第一,作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又量雪水较玉泉水轻三厘,因此雪水的水质最好。妙玉烹茶用水是从梅花上收集的雪水并埋在地下陈藏五年,那更是美妙无比。译文一用“lightandpure”表达原文中梅花雪水“轻浮”的含义,切中了要害。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古到今,茶是中国人最喜欢喝的饮料。
饮茶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物质生活,而且是一种精神享受。这段译文使读者深切体会到饮茶不仅是中国人的生活情趣的体现,更是我们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感受到中国丰富多彩的茶俗文化。
3.社会文化。
“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杨是这样处理的:“Cantthisbe another absurd maid come to buyr flowesr likeTiayu?”Hewondered insomeamusement,“Ifos,shegTungshih imitating HsiShih(HsiShih was a fam 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 ofYieh,Tungshih"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whichisntorigi-nalbutrathertiresome.”对西方读者来说,无论“东施”、“西施”都是陌生的人物。译者以异化为原则,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既保留了民族文化特色,又使读者对“东施效颦”这一典故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即:模仿他人却不得当),从而达到介绍中国文化的目的。
4.宗教文化。
在第七十二回一段“天地之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阴”、“阳”二字为中国宗教文化所特有的内容,然而,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译者如何处理这一现象呢?请看杨的译文:Allhtingsbetweenheavenandearth areborn from thedualpirncipleYin and Yang.So whethergoodorbad,weirdorwondeful,eveuthingthatcomesin to being dependson the favorableorunfavor—ableinlfuenceofthesetwoforces.为了保持语言原有的文化内涵,这里部分地采用音译的手法,让读者了解到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说法即所谓的“YinandYang”。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即可进一步对汉语言文化中阴阳二气的理论追根溯源,并能深切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再如《红》第六回中,刘姥姥对她的女婿说:“靠菩萨的保佑……”。在这句话里,“菩萨”这个词是英语中没有的,而上帝是主宰人们命运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霍克斯的译文中(以下简称霍译),这句话被译为“Wemustleaveittothegoodlordtodecide.”在杨的译文中,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他们将此句译为“TrusttheBuddha”。作为一个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译者,霍克斯把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融合了起来,使得译文更能够被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而杨译本则更好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5.语言文化。
红楼梦英语范文3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吸收、融合与创造,意象,色彩。
我认为文人该是园里的一棵树,天生在那里的,根深蒂固,越往上长,眼界越宽,看得更远,要往别处发展,也未尝不可以,风吹了种子,播送到远方,另生出一棵树,可是那到底是艰难的事。
―张爱玲《写什么》
我认为张爱玲正是汲取这园子里蕴籍丰厚的土壤努力向上攀延而又不断伸展肢体的大树。她的创作正是那“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①谁也不曾幻想的奇花异卉,但是她的珍贵不仅在于延续了土壤的生命,她更是借助自身卓越的创造力,结出了鲜翠欲滴的传奇果实,成就了一段千古绝唱。她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故事情节,把悲剧式的苍凉和喜剧式的讽刺寓于一炉,意象的物化效果使得心理剖析更显老练,这些艺术技巧的使用让作品具有震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因此我以张爱玲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为主,以其《红楼梦》这部作品对她的深刻影响,希望能从中摸索出张爱玲小说文学创作中的主要特征及其来源。
一、小说人物情节的设计与《红楼梦》的相似处
正如张爱玲自己说的“中国文化古老而且具有连续性,没中断过,所以渗透得特别深远.”②首先,我们从语言文字方面来看,任何一个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再捧起张爱玲的小说特别是《金锁记》,总以为自己又在那个繁华热闹的宁国府了,这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会令你一时无以适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月夜下《金锁记》中姜公馆里两个睡不着的丫头都聊些什么:
小双道:“告诉你,你可别告诉我们小姐去!咱们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凤萧呦了一声道:“开麻油店!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侯人家小姐,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小双到:“这里头自然有个缘故.咱们二爷你也见过了,是个残废.作官人家的女儿谁肯嫁给他?老太太没奈何,打算替二爷置一房姨奶奶,做媒的给找了这曹家的,是七月里生的,就叫七巧.”凤萧道:“哦,原来是姨奶奶。” 小双道:“原来是姨奶奶的,后来老太太想着,既然不打算替二爷另娶了,二房里没个当家的媳妇,也不是事,索性聘了来作正头奶奶,好教她死心塌地地服侍二爷.”凤萧把手扶着窗台,沉吟道:“怪道呢!我虽是初来,也瞧料了两三分.”
像这样一段对话所提供的信息,从内容到形式,都令人想起《红楼梦》。诸如都写一个大家庭,姜公馆凡百事也都由老太太做主,婚配讲究门第,地位区分正庶,并且两个丫鬟也伶牙俐齿,对主人的底细琢磨的一清二楚,小说的内容像《红楼梦》,但格局更是相似,比如这种主人公尚未出场,已经由旁人口中评价,使读者有一轮廓在胸。使人倍感亲切的,是对话人的心态,声势,宛如从大观园中传出。
二、诗的魅力:丰繁的意象比喻
张爱玲的小说被称为是“自从《红楼梦》以来,中国小说恐怕还没有一部对闺阁下过这样一番写实的功夫”,③她有着极其丰富和卓越的想象力,再加上风姿美妙的写作手法,所以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那令人目不暇接、拍案叫绝的意象比喻。张爱玲非常擅长的则是运用意象的比喻和滑稽尖刻的语气来传达她的讽刺意味,讽刺冷漠的人情,讽刺苍凉的人生。
张爱玲更高妙之处在于她能用意象的比喻使人物的微妙的心理活动物化,从而使读者在一系列事物和色彩中体会到作品中人物的心情。
那么,在意象的表现方面,张爱玲受到的最大启示来源于哪里呢?答案是《红楼梦》。象征和隐喻是《红楼梦》艺术魅力的来源之一,如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板儿同巧姐柚子换佛手之类,同人物的个性,遭遇也有关合和寓意,尤其是为数众多的诗词、酒令、谜语,更包括着象征。不论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判词,还是画面上乌云浊雾,莲枯藕败的景象;不论是一响而散的爆竹,还是飘摇远去的风筝……都各各寓含着书中重要女子的遭际和命运。形象,概括,意味深长。
三、色彩的象征性与画面感
对于色彩的敏感与喜好华丽,张爱玲可以说和曹雪芹不相上下。她在《天才梦》中谈道:“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这和她生于其间长于其间的封建家庭有关,因为一个贵族之家,其间的排场是华丽考究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她自己的小说中,她对色彩的发挥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红楼梦》中对每个人的衣饰都有华丽而脱俗的描写,这主要是因其色彩运用的妙处。且看刚出场的混世魔王在林黛玉的眼中:“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潮靴”。这些色彩极尽富丽堂皇,但是又极衬出这位纨绔子弟的特征。
张爱玲也极力推崇《红楼梦》中的色彩描写所创出的脱俗的意境,但其实她自己对色彩的敏感度也是惊人的。她善于在小说中描摹各种层次的颜色,无论人、景、物,都调动了大量的色彩手段,因此视觉意象非常丰富,很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些色彩,已经独立化成为一种意象。它或描摹人物性格个性,如红玫瑰王娇蕊的大胆刺激的颜色显示她的热情如火,而相对来说,白玫瑰的空洞无味的白,只能暗示这个贤妻良母的单调无趣;或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王娇蕊的鲜辣的“绿”是振保眼中的刺激物,它无疑成为一种热情的,这里王振保肯定了王娇蕊的激情魅力即作情人的必需。
四、结语
张爱玲不是天才,她没有曹雪芹的才势,浑淳不如沈从文,深刻不如鲁迅,清秀不如冰心,但是,三岁即能背诵唐诗的她,曾以怀疑的眼神冷眼看一切,以一支不惧怕通俗的笔,写尽新旧时代交替上海十里洋场的女性的故事,她们的颜色,心情和渴望,她向我们絮絮地倾诉那种生存的无奈和绝望。有勇气将人生最虚无和无情的一面揭示出来的,我们说她是一个勇者;而能继承东方文学传统,用繁复奇妙的意象,巧妙的比喻将这些转换为故事,让我们如临那个繁华如梦的喧闹都市,并感受一种无法道尽的苍凉感由作品弥漫到我们的视觉,我们的心灵的,我们说她是一个天才,而且是一个可爱的天才。
注释:
① 傅 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原载《万象》月刊1944年5月第三卷第11期。
② 张爱玲《〈海上花〉译后序》
③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参考文献:
1、《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初版。
2、胡兰成《今生今世》1990年9月初版
3、阿川《乱世才女――张爱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4、于青、金宏达编,《张爱玲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
5、张爱玲,《红楼梦魇》
6、张恨水《金粉世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初版。
7、曹雪芹《红楼梦》岳麓书社1987年4月初版
8、贾平凹《读张爱玲》倒数第二段,《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红楼梦英语范文4
关键词:衔接;连贯;《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G63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1.引言
衔接与连贯一直是语篇分析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把诸多学者所举的衔接都归结于两类:显性与隐性衔接。衔接是篇章内句子里的某些词或语法特征,是语篇存在的重要条件。连贯是语篇中的成分之间具有合乎逻辑的有机联系,句子的表述思路清晰,意思便会连贯,交际双方才会成功交流。
2.显性衔接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显性衔接主要指那些通过语法,词汇等实现的衔接手段。此文只讨论Halliday与Hasan提出的五种衔接手段五种衔接手段。Halliday与Hasan在《英语的衔接》中提出的5种类型的显性衔接:照应,省略,词汇衔接,替代和连接。前三种显性衔接手段在《红楼梦》中均有体现。
2.1《红楼梦》中的照应
照应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义关系。Halliday与Hasan将衔接中的指称分为人称指称,指示指称,和对比指称。人称照应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如第八回“宝玉听了,笑道:‘我忘了。你的手冷,我替你握着。’说着便伸手携了晴雯的手。” 这里的人称“我”,“你”分别照应前面的宝玉和后面所提的晴雯。而指示照应如下:第一回中,“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其中“十二丈”指代文章中的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等。“二十四丈”所指副十二钗,晴雯,袭人等。对比指称有如下例证:第七十六回,有句诗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此句中“振林”与“啼谷”,“千树鸟”与“一声猿”都形成了对比。由此看出妙玉与这个扰扰尘世不共处,不合流,那是凄清,悲凉,仇视,更是冷漠
2.2 《红楼梦》中的省略
省略指的是把语篇中某个成分省区不提,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替代――零替代。在《红楼梦》中,省略的手法最能体现在诗词歌赋上。通过省略,文本将会简洁,信息得到强调,同时,也会更连贯。如在第一回中,此诗却是省略的最好例证。“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显然,此诗中省略了众多主语,前一句省略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用毕生的心酸与泪水写下了这部惊世之作。后一句省略了主语,可以理解为省掉了大家,或众人。
2.3《红楼梦》中的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指的是通过词的重复、同义等关系来使语义连贯。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词汇衔接都是重要的连接手段之一,在《红楼梦》中如:“姑娘们”就是个上义词,其下义词通常就包含了黛玉,宝钗,湘云,迎春等。词汇衔接也体现在人名之中,人名的同义与谐音进一步加强了语义的连贯性。如在第一回中有“英莲”,此名字与“应怜”谐音,暗示应当怜惜,为日后英莲的不幸遭遇埋下伏笔,与家人失散,被拐卖,被金桂欺压。这些名字的选用与后文遥相呼应,为后文故事情节的产生埋下伏笔。如果读者不能理解这些词语背后蕴含的寓意,在阅读时就只会停留在表层,很难达到深层次的语义连贯,从而影响阅读。
3.隐性衔接在红楼梦的体现
隐性衔接是间接的,较为隐蔽的,需要借助间接的搭桥才能去理解,如:语境推理,想象,运用世间知识。隐性衔接有很多种,本文只谈上面提到的三种常见手段。
3.1《红楼梦》中的语境运用
一般而言,语境就是指使用语言的环境,也就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境具有两大功能:制约和释义功能。先谈制约功能。如《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中,有这样一出场景:探春和湘云听说黛玉病情加重,遂前去探望。“湘云到底年轻,性情又兼直爽,顺手把痰盒拿起来看。不看则已,看了唬的惊疑不止,说:‘这是姐姐吐的?这还了得!’探春见湘云冒失,连忙解劝说道:‘这不过是肺火上炎,带出一半点来,也是常事。偏是云丫头,不拘什么,就这样蝎蝎螯鳌的!”在此情景下,探春深知黛病情已越来越重,不便明说。而湘云性格直爽,一语道破,致使黛玉心凉了半截。探春马上出来打圆场,湘云也自惭形秽,才知道在黛玉病情加重自己却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是不能直接挑明的,以免加重病情。另一功能是释义功能。第三回中,有一处王熙凤初次火辣出场的场景:“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很明显,这里所谓的“辣子”并不是平日里所见的蔬菜辣椒,通过王熙凤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高调出场,结合语境可知这里的“辣子”专只王熙凤,与辣椒有相似之处,泼辣,火爆。
3.2《红楼梦》中的世界知识的运用
由于语篇的产生多建立在一定的认知世界上,共知世界有助于语意连贯。《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有一诗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若读者对“中山狼”一无所知的话就不知作者所云,更不能理解这首诗描写的是金陵十二钗中的哪位姑娘。如果读者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与作者一样的认知背景,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出这首诗描写的是贾迎春。迎春误嫁孙绍组,此人又叫中山狼,荒诞,猖狂之至,致使迎春无奈最后被逼死。共同的认知知识对话语的理解极为重要,否则会出现语义空白或短路,模糊含糊的语义影响连贯,达不到成功交流的目的。
3.3《红楼梦》中想象的运用
在《红楼梦》第六回中,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在等凤姐时,生平第一次看见钟。“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罗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柜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的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想着:‘这是什么爱物?怎么下面还坠着个秤砣啊?’”刘姥姥一乡下老妇人,没见过世面,因而没见过洋钟,只知道乡下的秤砣。当她第一眼看见钟时,心里很纳闷儿,不知为何物。于是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搜索大脑中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来核对此物,不料,因只见过乡下的秤砣,就觉得那钟摆像秤砣。当出现信息短路时,人们往往通过想象努力去搜索大脑中已储存的已知信息来弥补交际空白,从而建立语意连贯,保证正常交流。
4.结论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有着极高的艺术文化魅力及博大精深的学术底蕴,其中的诗词歌赋等,是语言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语料。而连贯与衔接是篇章理论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本文对其中的衔接手法从显性与隐性两大方面着手去分析连贯,主要以西方学者Halliday与Hasan提出的五种衔接手段为显性衔接的主线,及国内学者孙晓乐提出的三种表现形式为隐性衔接的主干,旨在帮助广大学习者更好的理解这组概念,从而真正读懂,读通其中的蕴意,更深层次,更加明了的拜读中国的文化瑰宝――《红楼梦》,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发扬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德禄,语篇连贯的宏观原则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2] 王红孝,李民权,衔接手段与连贯[J],国外外语教学,2000(1)
[3] Halliday与Hasan,英语的衔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红楼梦英语范文5
关键词 描述性翻译研究 《红楼梦》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规范性的翻译研究要求把文本置于研究的中心,力图探索语言转化间的普遍规律,从而为翻译实践提供具体的指导。描述性翻译研究则将翻译置于译入语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这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分析途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传统小说的巅峰之作。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也为《红楼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这同样值得我们进行探讨。
1描述性翻译
“描述性翻译”区别于“规定性翻译”。“规定性翻译”理论是指从微观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它以源语为中心,通过文本对照来探索语言的转换规律,并规定一定的价值标准以此指导翻译实践。“描述性翻译”研究则从宏观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它以目的语为中心,视翻译的结果为研究对象,对翻译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个案分析,探讨翻译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的联系。描述性翻译理论始于霍尔姆斯1972年提出的翻译研究图谱。霍尔姆斯把翻译学分为“纯理论”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后来,以色列翻译学教授图里,作为当前描述性翻译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遵循霍尔姆斯规划的翻译研究路线图对翻译描述性理论进行了潜心的研究,他的贡献在于构建了描述性翻译理论。图里以翻译行为及其结果作为研究对象,对特定社会中产生的翻译作品进行客观描写,分析译品生成的原因和译品在译语社会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当前我国所引述的翻译描述性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图里的理论为基础展开的。
描述性翻译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翻译的定义扩大,使得处于边缘位置的翻译进入了翻译研究的范围。描述性翻译理论视在目的语文化中以翻译形式存在的或是目的语读者认为是翻译的一切文本为翻译。诸如转译和伪译此类不与原文完全对等的文本也被纳入翻译研究。其次,描述性翻译研究不再拘泥于语码转换,而是将翻译研究的目光定位于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之中。最后,描述性翻译研究促成了翻译研究的学科化。描述性翻译研究通过翻译个案的分析探索翻译对于社会文化的阐释作用,对于了解目的语社会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 描述性翻译研究在《红楼梦》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描述性翻译研究对西方翻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我国的译学建设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其众多的译本出现之后,翻译研究数不胜数。据统计,从2000-2010年,国内16种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关于《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132篇,研究主题众多。然而,对于《红楼梦》的描述性翻译研究只有少数。
陈宏薇运用描述性翻译理论对近160年中的《红楼梦》9种英译本进行了描述性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对不同时期译本的全面历时性描述以及对翻译历程脉络的梳理,并且证明了以下几点:(1)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更能解释以前产生的翻译文学或是同一文学作品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同译本;(2)《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述性研究表明:中西文化的兴衰消长对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文学英译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红楼梦》英译本在英语文学中的地位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3)翻译研究应同时包含规定性和描写性翻译研究理论。李锦霞,孙斌运用历时研究方法对跨越150多年中的三种俄译本进行了描述性研究以考察每种译本产生的历史背景、译本的特征及社会功能。他们认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码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功能也不同;《红楼梦》俄译本在俄罗斯文化中的地位也随历史文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除此之外,张绪华结合定性定量的方法,根据描述性翻译研究和语料库翻译研究理论对《红楼梦》的英译全译本进行了分析、对比和描述;李凡通过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对《红楼梦》的10个英译本进行研究,讨论了译本各自的特征并揭示了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影响因素;任彩和通过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对《红楼梦》中的被字句翻译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具体翻译行为背后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为《红楼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尤其是从历时研究的角度将《红楼梦》不同译本的研究置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讨论影响译者翻译的综合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陈宏薇, 江帆. 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J]. 《中国翻译》, 2003(5).
[2] 冯全功. 新世纪《红楼》译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 红楼梦学刊, 2011(4).
[3] 李凡. 《红楼梦》英译本的描述性翻译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7.
[4] 李锦霞, 孙斌. 别求新声于异邦――《红楼梦》俄译事业的历时研究[J]. 《中国俄语教学》, 2009(1).
[5] 任彩和. 《红楼梦》中被字句英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红楼梦英语范文6
关键词: 《红楼梦》 回目 英译 对比研究
1.引言
《红楼梦》属于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全书共一百二十回,现在一般认为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程伟元和高鹗所补,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包括节庆、风俗、婚恋、称谓、服饰、饮食、建筑等,一些文人把对《红楼梦》的研读和评说称为“红学”,因其丰富的文化内容,以至于掀起一股“红学”热潮,至今人们对它的研究仍乐此不疲,但《红楼梦》不仅在文化上是个资料宝库,而且是语言上的宝库,从文体上来看,书中包括叙述体、描述体、对话体、诗体等,其中诗体内容博大精深,值得后人细心研究;从修辞方面来看,包括炼词、措辞、语形修辞、语义修辞等;从习语方面来看,包括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等,这些生动、形象的习语从多角度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吩咐内涵,从而使《红楼梦》更具民族性和艺术感染力[1]。
正是红楼梦有着“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的美誉,引起了国外一些学者注目,在1830年至今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许多翻译家对《红楼梦》进行了节译或全译。《红楼梦》译本有将近20种文字,近60种译本,其中全译本12种,其中英译全译本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卫・霍克斯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另外一种是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共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
2.章回目录简介
章回目录是章回小说的主要特征,章回小说是长篇小说的一种、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由于“讲史”很难在一两次“说话”中把一段历史兴亡争战故事讲完,“说话人”就分次连续讲述,每次“说话”前用题目向听众提示本次主要内容,这就成了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至明末清初,回目采用工整的偶句,逐渐成为固定的形式。回目往往是一个对仗工整、整齐划一的概括性词句,能极好地概括出每一回大致上的内容。标题一般比较简略,通俗易懂。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其语言和内容都极具研究价值,因此对《红楼梦》的研究一直以来经久不衰,甚至形成专门研究学派――“红学”。《红楼梦》的英译研究也不在少数,一般都是以霍克斯与杨宪益译本为研究对象,这两种风格迥异的英译本,代表两种不同翻译理念,国内大多研究者从人称、俗语、文化等方面研究其英译,很少人完整探究红楼梦章回目录翻译,但恰恰这方面是整篇文章的浓缩,是精华之所在,是章回小说最鲜明最有特色的标志,其体现的语言与文化内涵,令人回味,尤值得探讨。
3.对杨霍译本章回目录中多方面的对比研究
章回小说《红楼梦》的回目在语言层次上既有传统回目格式的特征,又有独特的语言美感。语音上叠音叠韵,双声平仄重复出现,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抑扬顿挫,流畅婉转;字词上处处锤炼,其回目体现了曹雪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创作艰难;句式上对仗工巧而又自然天成,互文错综,整齐划一而又灵活多变;辞格上比喻、借代、戏名频繁运用。
3.1 修辞
修辞是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大量运用了修辞,使文章增色添彩。借代是借用与所指事物(本体)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借体)来代替所指事物,强调事物间的相关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例:林潇湘魁夺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第38回)[2]
杨译:The Queen of Bamboos Wins First Place with Her Poems on Chrysanthemums
The Lady of the Alpinia Writes a Satire upon Crabs.[3]
霍译:River Queen triumphs in her treatment of chrysanthemum themes
And Lady Allspice is satirical on the subject of crabs.[4]
原文用居住的地点指代人,即以地名代本体。在大观园内,黛玉住在潇湘馆,宝钗住在蘅芜院,因此“潇湘”和“蘅芜”分别代指二人。这样,回目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增添了无限雅趣;既能让人知其人,又能让人想象出其所居环境之幽雅,还与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妙合无垠,同时能令人由此想象到二人的不同性格特征。杨译用“The Queen of Bamboos”,“The Lady of the Alpinia”来翻译“林潇湘”和“薛蘅芜”,源于林黛玉住在潇湘馆,里面满是竹林,薛宝钗住在蘅芜院,栽种着奇藤异草,所以译者使用了以特征代本体的借代修辞手法再现原文的修辞技巧,再现原文的艺术手法。
霍译用“River Queen”,“Lady Allspice”来翻译。因为潇湘在旧诗作中常指“泪水”,林黛玉爱哭,而“潇湘”有水深而清的意思。“蘅芜”泛指生长在地上的呈匍匐状且具有香气的多年生草本香草植物,译者采取了以具体代抽象的借代修辞技巧,再现原文的艺术手法。
由上看出,有些借代修辞文本通过译者的变通处理能达到一定的再现效果,有些则无法在翻译过程中找到等值翻译,译者在做出取舍时,某种程度上会损失原文的修辞价值或使原文的意义改变。
3.2 炼字
炼字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回目中,曹雪芹经常在人名前面用一个十分精简的形容词做定语修饰,勾勒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个定语往往是单字,却有一字千金、言简意赅的效果。杨译和霍译在处理这些人名前的单字定语时都煞费苦心,在《红楼梦》的翻译上,霍译主要倾向于追求功能对等,旨在使译文读者能感受到和原文读者所感受到的一样的效果。如:贤袭人、俏平儿(21回),呆霸王、冷郎君(47回),俏平儿、勇晴雯(52回),敏探春、识宝钗(56回),慧紫鹃、慈姨妈(57回),憨湘云、呆香菱(62回),苦尤娘、酸凤姐(68回),痴丫头、懦小姐(73回)等。
例: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母爱语慰痴颦(第57回)[2]
杨译:Artful Zijuan Tests Baoyu’s Feelings
Kindly Aunt Xue Comforts Daiyu.[3]
霍译:Nightingale tests Jade Boy with a startling message
And Aunt Xue comforts Frowner with words of loving kindness.[4]
“慧”、“忙”、“慈”、“痴”四个字分别用来形容紫鹃、宝玉、薛姨妈、黛玉四个人的性格特征。在杨译本中,“慧”、“慈”分别被译为artful和kindly。而“忙”、“痴”二字却没有译出。霍译倒是把重心放在了“情辞”与“爱语”上,分别译成了a starling message和words of loving kindness,而杨译却省而不译。霍译中宝玉被昵称为jade boy,黛玉被昵称为frowner,“忙”、“痴”二字未表达出来。有学者认为此回目中,“忙”、“痴”二字用得最精当,因为“忙”字刻画出宝玉这位富贵闲人整日为大观园中的女子“忙忙碌碌”;而“痴”字则形容了黛玉对宝玉的一往情深。两位译者都没能为西方读者传递出作者对人物性格凝练的刻画,实为憾事,这也许就是翻译难以跨越的极限,一种语言的形式与内容永远也很难以用另一种语言完全对等地再现出来。
4.对比结果分析
4.1翻译结果分析
在语言运用上,杨宪益先生以作者为基点,注重原文的文化与语言形式,着重直译,竭力保留原作的原汁原味。霍克斯先生则以读者为基点,注重意译,采用了比较细腻的语言和文学技巧,注意到了英语的习惯表达方式以使西方读者接受。在文化传递上,杨先生将《红楼梦》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涉及深层传统文化时,霍克斯先生多采用回避的形式,而杨宪益先生却是尽其所能找出英文中对应的表达方式,传达原作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霍克斯先生在翻译中更倾向于可接受性,努力使译文符合英语的习惯表达,让西方读者更好接受。霍克斯的这种翻译方法更加符合社会语言学的观点,即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在表达时作适当的调整,在翻译中更多地考虑到了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及可接受性。
4.2原因分析
两位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杨宪益先生虽然曾在英国留学,但毕竟还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情感。尽管有英国出生的妻子戴乃迭陪伴,共同翻译,但杨宪益先生是主译。霍克斯先生虽然对《红楼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显然不如杨宪益先生浓厚。土生土长的原因使霍克斯先生对英语的驾驭能力较强,同时受到英国翻译规范的影响,使其在语言运用上较为灵活。霍克斯先生翻译的《红楼梦》由英国著名的企鹅出版社出版,大部分面向英国读者。杨宪益先生所译的《红楼梦》是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很大一部分应该是面向中国读者或是在中国的西方学习者。
5.结语
《红楼梦》集结了曹雪芹先生一生的心血,翻译这样的名著,对译者本身有很高的要求,即使是著名大翻译家,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也是非常困难的,翻译《红楼梦》这样的古典文学巨著更是难上加难。杨宪益与其夫人戴乃迭还有英国人霍克斯都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译作不仅是对翻译理论的一次伟大实践,还为翻译研究引领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冯庆华.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5-20.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