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启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孔融让梨的启示

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1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墙上就会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之后,人们就会毫不犹疑地丢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

启示一:在班级管理中,要谨防“不忠的第一次”,要记住,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如学生有了第一次旷课,就可能有第二次;有了第一次不完成作业,就可能有第二次;有了第一次课堂上违纪,就可能有第二次……因此,班主任在接管班级时,要严防这些“不忠的第一次”。在班级管理中,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要不回避矛盾、不忽视问题,对学生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启示二:当学校和班级的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或学生间出现矛盾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否则,班级管理中就会存在不稳定因素,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

二、投篮原理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些身体状况基本相同的学生分为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第一组:坚持在20天内不间断地训练,并记录下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绩,中间练习不提任何要求,顺其自然。第二组:记录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练习投篮的成绩,此间不再做任何训练。第三组:记录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练习投篮的成绩,此间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投篮训练,对实际投篮训练中导致投篮不成功的错误之处,在想象中做相应的纠正和正确的练习。实验结果非常令人吃惊:第一组进球率增加24 %;第二组进球率没有丝毫长进;第三组进球率增加30 %。

启示一: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管理,作为管理者不能“三分钟热血”,发号施令后做甩手掌柜,这样会陷入如第二组实验一样的盲区。启示二: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态度等主观因素,每天练习了、坚持了、反思了、纠正了,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启示三: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强化规则意识,不论是教师、学生还是班干部都必须遵守规则,不能任其自然、随意发展。

三、苹果原理

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2

摘 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仁礼学给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留下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文章从“仁者爱人”,“不学礼,无以立”等来阐述“仁”与“礼”对中职德育的启示,并结合实际的德育工作论述其重要性。

关键词:孔子仁礼学;中职德育;启示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以培养从政的君子为教育目的,而君子在孔子的心目中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强调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仁”和“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仁”是道德的最高准则。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主要是学会做人,有时间了才去学习知识。“礼”是道德规范,“不学礼,无以立”,学生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提出“士不可不弘毅”、“克己复礼”、“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过,则勿惮改”等方法,这些言论对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一、启示:“仁者爱人”的德育宗旨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一种人生境界。概括地讲,孔子的道德思想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在孔子的心理,“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说明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那么世间礼乐将会被废弃。“仁者爱人”,作为一个人要具有爱心,要爱世间一切的人,要把人当做人来看。孔子的这一“仁爱”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被统治者用来治理国家,服务老百姓,也可以被用到教育事业上来。

正如我们学校的校训“修处世美德,习一技之长”,把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放在第一位,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放在教育工作中的首位。本校的学生都是在初中阶段被淘汰的学生,他们没有考上高中,家长生怕他们在社会上惹事生非,所以把他们送到本校来就读。学生们在初中没有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重视,他们有着叛逆的心理,和被遗弃的心态。以此看来,职校的生源素质较差,要对他们培养一技之长并非易事。教师们首先要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现代的中职生与高中生有很大的不同,中职生在学业上没有目标,对未来是一片茫然。在生活上比较奢侈,在纪律上“目中无人”,较懒散,在为人方面比较自私,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如果教师们不对他们进行教育,这将影响他们的前途。现代社会是文明的社会,各个行业都是要求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中职学校的教师们务必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中职学校的教师们务必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中职学校的教师务必教会学生如何爱人,建构和谐的班集体,间接地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园、社会。

二、启示:“不学礼,无以立”的德育信念

诗经里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人活着,如果不懂得礼仪,不知廉耻,那还不如断气离开人间。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他告诉我们不学礼将无法在社会中立足。礼仪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每一个人在做事之前,必须学会做人。孔融让梨时只有四岁,他的行为令人钦佩,因为他懂得谦卑。那么,今天的学生也是如此。在走入社会之前,学生必须接受礼仪的熏陶,必须学会如何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孝顺父母,友善待人等。

“礼”不是单纯地指礼貌,也不只是外在的规范,礼还体现着一种悠久的文化精神,一种传统的、深刻的历史力量。从国家到个人,方方面都渗透着丰富的礼仪。在中职学校,我们可以看见学生在草坪上随地吐痰;学生在教室里随地扔垃圾或者不扫地、不倒垃圾;学生在上课期间公然接听电话;学生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学生在网络上唾骂教师和同学……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缺乏个人修养地提炼。随着社会交往地日益扩大,文明的交往礼仪是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礼仪的作用无处不在。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教师们都不要忘了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的重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树立健康人格的根本。

三、启示:“弘毅”、“克己”、“自省”等的德育方法

1,“士不可以不弘毅”

然而,面对富有不同个性的中职生,教师们如何去培养他们的良好品性呢?在《论语・泰伯章》中的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作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这是完成学业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中职学生的学习虽然没有高中生那么艰辛,但是任何学业,学生们若想取得好的成绩,都需花一番的努力,都需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于此,中职教师可以从就业和学业的重要性方面给学生施加压力,使学生以坚韧的精神面貌去学习,使学生树立理想和目标。

2,“克己复礼”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孔子的回答告诉我们学生若要成为仁爱之人,需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学生要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们要求学生在任何场合中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约束自己,克服各种不良习性和私心。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自省是自我反省,自我提高。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使自己具备同样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思自己是否存在类似的缺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曾子对自身的反思告诉教师们,要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法,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反省每天的言行举止,反省学习方法,即教会学生如何自我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比起家长和教师的说教作用更大,对于学生的成长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4,“过,则勿惮改”

在中职学校,学生容易犯错误。如迟到、旷课、说谎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们犯错误是正常的现象,教师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且给学生改正的机会。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批评的语气和态度,让学生明白: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犯错误,并且让学生知道犯了错误不要怕改正。子曰:“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孔子也曾经告诉他的学生:“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然而,中职学生违反纪律时,最害怕的和最反感的是教师们的说教,在中小学教育中,她们已经被教师们教育的体无完肤,身心受到伤害,所以中职学校的教师们在教育学生时,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

参考文献

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开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针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因此,开展本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有效方法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利用率。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情境教学法的引入能够让学生迅速融入到课程学习中,理解课程学习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第一,多媒体的情境创设。多媒体在利用过程中,要不断地集合课程内容,创设对应的情境,使学生能快速地融入教学,深入到具体的学习中。例如,小学四年级课文《秦兵马俑》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有综合性的认知,我让学生先通过视频了解兵马俑的气势,截取了《地理中国》中的秦朝兵马俑片段,学生根据视频清晰地了解了兵马俑的历史,仿佛置身其中,这对接下来的课程将大有裨益。第二,要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是实践的最佳路径。例如,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学中,教师为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中春游或者秋游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接触自然,为学生自主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其中,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满足教师教学需求的重要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将抽象化的语文教学内容利用合理的手段变得具体和生动化。例如,在教小学生学习《孔融让梨》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贴故事图片或者是影片放映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将故事还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语传达的文化精神,将深刻的道理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正确地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字的精髓,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的教育水平和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三、设计教学课堂创新问题

教师应该在学生的语文课堂中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能够良好地掌握知识点。首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课文阅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进行分组,分配给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不仅能够营造学生的教学氛围,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问题的设置方面,应该严格地根据内容进行规定,不要偏离主题,提高问题质量,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题义。例如,在学习小学课文《赤壁之战》中,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留给学生问题,课文的主要叙述内容是什么呢?先讲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在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问学生火攻这一仗的主要步骤是什么呢?最精彩的是哪一招?并说出自己的原因,最后周瑜以3万人打败了曹操的80万人,用一个成语进行概括是什么呢?这3个问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前中后三大部分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课堂变得鲜活新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游戏教学

小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考虑到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可以将游戏引入n堂教学,用游戏的方式推进课堂知识的学习,能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点燃热情,在体会游戏乐趣的同时,掌握课本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跟同学举行“成语接龙”的游戏,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成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也可以借助“换词不换意”的游戏,充分挖掘学生对于词汇的积累,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接力棒游戏也是在语文课堂上容易实现的游戏方式,接力的内容可以是成语、故事、古诗词等,尤其是故事接力棒,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课堂中,语文课堂俨然已经变成了学生获得欢声笑语的乐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达到提升。

五、鼓励学生参加课后练习

有些教师反映,课堂上,学生的上课态度比较积极,并且能够很快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点,但是之后的考试成绩却并不是很理想,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知识点巩固,语文全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素质,教师应该根据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利用学生的课后和课间自习时间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对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好地掌握,帮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对语文知识能够全方面理解和运用。例如,小学生语文课文《妈妈的爱》,教师可以通过课后留作业的形式,让小学生对父母表达出自己的尊敬和爱意,并用作文的方式对自己做的事情进行记录,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达到了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六、利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完善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要不断探索优化相关教学方法,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的,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原诗歌中描写的场景和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欣赏诗歌时,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渗透课本中的情感因素,更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的有效方式。

七、结语

总之,在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推动下,教育教学愈加的得到了公众的重视,而各界也在如何创造一个高效的,积极的,向上的教学环境而努力着,创新着。为了能够真正的从实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而不断的坚持着,不断努力着。

参考文献:

[1]李慧香。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2]莫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4

关键词:初中学生;历史教学;传统文化;美德教育

一、初中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国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产生的就是新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注入到人们的思想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们的脑海中不断地丢失。纵观现代人的生活,金钱与权力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安逸享乐、相互攀比的现象时有发生,错误与丑恶的思想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一些青年也在不断地受到这些思想的腐蚀,不懂孝顺父母、尊重他人的孩子越来越多。初中学生处在青少年的发展时期,是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与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更高的模仿性,可塑性极大。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他们很可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被错误、丑恶的社会现象所影响,被消极的社会思想腐蚀。加之如今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使得青少年好吃懒做,缺乏孝、礼、勤、诚等传统美德。品德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品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学又是培养学生品德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注重培养初中学生道德素质,使初中生道德素质不断升华,为他们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改后初中历史与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联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以老子、孟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等多种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道德品质、优良传统、民族气节等的总和。如今,我国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应努力构建高度的精神文明,为传统美德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新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学,不但要求教师注重历史知识文化的传授,还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新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与个人思想道德的教育,将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融入到初中历史知识的传授当中去,将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三、如何将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历史教学当中

(一)增强教师的整体素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不自觉地通过传统的教学理念和主观思想把历史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其实这是传统教育的影响,使教师缺失了创新意识,思想老旧,方式老套,不能把历史文化知识的精髓真正地教给学生,造成学生对历史文化丧失学习兴趣,使之积极性大大下降,对学习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历史课堂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方法,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关键,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教学义务,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改变、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通过多种自由开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深度挖掘历史教材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包括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等,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面对个性鲜明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拥有足够强大的耐心,通过不断观察,在分析了学生的特点以后,根据历史教材,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把传统美德融入到历史知识中,深度挖掘历史课本中的内涵,引用各种历史典故,如愚公移山、孔融让梨等,向学生讲述传统美德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利用榜样的力量,使学生积极学习传统美德。此外,教师可以用理论知识教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启发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实例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例如,当同学之间起了纷争,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来教导学生,帮助他们化解矛盾,分辨是非,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三)找准教学切入点

在深度挖掘初中历史教材之后,教师还应该找准切入点,适时、适当地进行传统美德的渗透。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机智,需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状况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机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这样才能可获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战国七雄时,教师可以借此发挥,为学生讲解一下“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然后借此告诉学生荆轲具有一种忠义、执着、不畏、敢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再如,讲到“郑和下西洋”时,教师刻意强调一下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这可以展现出我国明朝初期强盛的综合国力和航海技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热情。

(四)采取合适的手段与方法

在找准切入点,认准恰当的时机之后,教师还要采取合适的手段和方法,循序渐进,不断地增强传统美德的渗透效果。

1.史论结合。首先应该注重历史与理论的结合,不能仅仅是单调的说教。教学过程中,教通过某一历史事件反映出哪些问题,用具体、生动的事实说话,以此引出相应的美德或传统,进而渗透到学生的脑中。例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不断尝试新的治水方法,表现出他有舍小家为大家、坚持不懈、舍己为人、敢于打破传统与权威等精神。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做到启发学生,有时学生并不是不能理解某一问题,只是缺乏老师的点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启示,引导学生自发地悟出其中的道理。

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5

【关键词】良好;家风家规;根植;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133-02

家风家规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很大,笔者对于农村中学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生活勤俭、学习刻苦、尊敬师长,但是也有一些学生身上缺点较多,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口出脏话。让良好的家风家规根植学生的心灵之中,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行为准则进行规范,使得学生可以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良好家风家规教育现状分析

有一句话为“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是因为很多农村孩子的家长对于家风家规教育十分重视。农村初中学生从小就受到众多家规的约束。例如,某一名学生,他的父母对他管教很严。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孩子需要为客人倒茶。吃饭的时候只能父母陪同,孩子只有在客人吃饭走后才可以吃,这些被家长认为是孩子最基本的礼貌。孩子在吃饭时,胳膊不可以支在餐桌上,需要将饭碗里面的饭都吃掉,不可以有饭粒残留。这些家风家规教育过于严厉,但是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却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庭对于家风家规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减弱,还有一些农村初中学生对于家风家规认知程度较差,将做家务和保持个人卫生也看作是家风家规。对于家庭教育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很多家风家规都过于残缺、片面,也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需要深入考虑如何让良好家风家规根植学生的心灵中,从而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进一步发展。

二、家风家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初中学生对于家风家规的认知程度较差

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绩只是对学生在某一学习阶段,或者是某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但并不是教育成效的最终体现。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已经成为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目标,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于学生家风家规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在逐渐减弱,甚至对其采取了忽略的态度。在很多农村初中学生眼中,家风家规是没有必要存在的,家风家规只是封建落后的思想体现,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实际需求,显然对于家风家规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这些不良情况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家长对于家风家规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明确良好家风家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正是因为学生家庭家风家规教育缺失,导致农村初中学生更多地关注考试成绩,忽略了家风家规教育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引导作用。

2. 良好家风家规的德育功能被忽视

我国在古代对于家风家规教育就非常重视,“孔融让梨”可以说是古代家风家规教育的代表,家风家规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家风家规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可以引导人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促进学校德育教育改革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无论是在家庭德育教育中还是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家风家规具有的德育教育功能都被忽视了。本文作者对农村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显示有5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3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从调查数据中可以了解到农村初中家风家规教育内容不够具体化,很多学生也希望父母可以对家风家规教育进行完善。家庭教育中父母利用家风家规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却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最终导致家风家规教育力度较差。

3. 农村初中学生对于家风家规的履行程度较差

在没有进行教育改革之前,农村初中都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弱化了良好家风家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作用,最终导致农村初中学生对于家风家规的履行程度较差。一些学生认为家风家规过于苛刻、严格,自己没有办法实现就当它不存在好了。学生的错误思想主要是因为家风家规在制定过程中不够合理化、科学化,不能满足学生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求,学校也忽视了良好家风家规的教育作用,致使初中学生对于家风家规的履行程度较差。

三、让良好家风家规根植学生心灵的有效对策

1. 召开良好家风家规主题班会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而言,家长文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导致家风家规教育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学校可以召开家风家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家风家规教育。班会召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演讲、辩论赛等形式,将农村初中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班会中对家风家规教育体会进行交流,对家风交规教育内容进行分享,从而促进学生对于不良家风家规的辨识能力。教师还可以布置“良好家风家规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提升农村初中学生对于良好家风家规的认知程度,使得学生明确良好家风家规教育的重要性。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只有利用规矩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使得人人懂得辨识对错,这样才能避免人误入歧途。

2. 开展家风家规手抄报活动

开展家风家规手抄报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深入了解家风家规的具体内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学生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也越来越为便利。学生可以互联网找寻古代家风家规经典教育典故,或者是一些具有价值句子。学生可以发现《论语》《三字经》《礼记》《朱子家训》等中很多句子都与家风家规教育有着非常密切联系,使得名家的家风家规对学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影响。教师可以将学生制作较为优异的手抄报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并且对认真完成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利用班级微信群、微博平台等资源,分享优秀的家风、家规,为家风家规教育落实提供良好环境基础。同时,教师要注意把家风家规与遵守校风校纪、国家法纪教育有机结合,与入学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契合,促进学生自觉做到在家守规,在学校守纪,在社会上守法,让良好家规成为触动学生心灵的旋律。

3. 开展家风征文活动

家风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礼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等都是家风家教的永恒主题。好的家风家规,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我们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征文要求学生内容:以家风、家规、家教等为主题,围绕传统风范,紧扣时代要求,针对社会问题,结合家庭实际,叙事论理,深入浅出,给人以启迪和激励。要求必须是自己家庭发生的真实故事和感受,杜绝抄袭。通过这个活动,让良好的家风使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受到美好的熏陶,并在生活实际中去践行,从而真正地让良好家风家规根植学生的心灵。

4. 开展“弘扬良好家风,恪守正确家规”签名活动

在签名活动仪式上,首先请学校分管德育的领导为学生作动员报告,要求学生庄重地在横幅或展板上签上自己名字,弘扬家风家规之正气。学校可将签名学生的视频制作成课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和主题班会中展示出来。活动中还可让学生代表宣读自己家的家风家规和名家的家风家规,通过家风树正风、促学风,清校风。同时,让学生写下签名时的感受,感受深刻透彻的文章可出集子或在晨会上作交流,将良好的家风家规植根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晓禾.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继往开来的新阶段――“家训家风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分析,2014,(6).

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6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小学高段;故事教学

一、引言

随着学生学习年段的逐步提高,英语学习材料已经从简单的情景对话发展到以故事为主的比较复杂的语篇,文学素材应用于英语教学也越来越普遍,儿童文学正逐渐被视为阅读教学的最佳材料。因此,英语故事教学在小学高段的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高段英语教学中进行故事教学的价值加以阐述,并就如何进行故事选择,如何进行故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后的提升,以及故事教学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讨论。希望能给正在从事小学高段英语教学的老师以及有意于从事英语故事教学的同行们一些参考。

二、故事教学的价值

(一)故事教学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故事的美,不仅体现于语言,更体现于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小学高段学生通过对中外优秀故事的深入学习,不仅能够掌握语言,同时能够学习故事的深刻意义,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差异,拓展视野。

(二)故事教学符合小学高段学生身心特点

小学高段学生的知识结构日趋完善,心理逐渐成熟,思维活泼富有表现力。他们迫切希望有一种形式能够综合运用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以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心理满足。简单的情景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冗长的阅读材料对他们来说又稍显枯燥乏味。故事材料,内容有趣,语言活泼,又不失深意,正符合小学高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三)故事教学能够满足高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模仿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从词、句的学习转为段、章、篇的学习,从简单的跟读转为有较高难度的阅读,他们渴望用英语做更多的事情。故事教学为满足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提供了条件:学习材料更加丰富,富有逻辑,充满智慧,故事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充分发挥阅读理解的能力;读写训练帮助学生系统地运用语言,听力训练更是充满了挑战;学生还可以通过复述、表演故事充分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故事教学为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教学已经从传统意义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教师、学生共同学习。这种改变不仅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教师、学生共同选择学习材料,制定学习计划,优选学习方式,用大家喜欢的材料,使用双方都感觉快乐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故事教学,采用大家都喜欢的故事为教学材料,语言丰富,教学方法多样,不仅学生爱学,教师也爱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和教师的兴趣将激发双方更大的潜能,给了彼此更广阔的空间。

三、故事教学的实际操作

故事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宗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技能,应该精心设计,精心施教。

(一)如何选择故事

1.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择

故事教学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一个好的故事将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兴奋点。比如在NSE一年级起点第五册中,选择了《小红帽》、《三只小猪 》 等富有童趣、适合初学者的故事,深受学生的喜爱;在第八册中选择了《神笔马良》、《狼来了》等富有教育意义、小学高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故事,都是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选择。

在选择故事时,教师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故事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与兴趣特点?(2)故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否适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理解能力?(3)文句节奏与韵律感能否吸引学生仿读?学生接受能力范围内的材料才能真正起到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认真选择。否则,教学和教育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2. 根据学习要求选择

故事教学使复杂的语言简单化。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教学,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高段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选择知识点集中、会话内容适中,同时能给人以启示的语言内容,学生才能够集中学习和运用相关语言知识。比如在学习动词过去时这一语言点时,最好选择学生耳熟能详并且用过去式描述的故事,如《神笔马良》、《狼来了》、《孔融让梨》等。在根据学习要求进行故事选择时,不妨考虑以下问题:1)故事中所使用的语言与情节,是否具备重复及可预测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重复的语句与学生互动,也可运用发问技巧让学生对某些情节进行讨论和猜测,提高参与感。2)故事是否有清晰的情节和强烈的角色对比,且寓教于乐?故事内容情节清晰,角色对比强烈,能使学生专注于故事的发展。同时,好的故事能让学习者自然领略其中的深意。3)故事中所使用的语言与反映的文化是否真实与恰当?教师要能够判断故事中所使用的语言与反映的文化是否真实、恰当,而不至于因文化的隔阂造成认知偏差,传递错误信息。

(二)如何实施故事教学

教学过程无疑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故事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步骤:

1.

背景铺路

故事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故事,减少学习障碍。例如在学习《神笔马良》这一个故事时,学生对故事的事先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体会人物对话,并从中猜测语言所表达的真实含义。

2. 听力开道

听力是学生英语能力中一项重要内容,故事教学不能离开对这一技能的训练。教师采用讲述或播放磁带、VCD等方法整体呈现故事,要求学生大概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故事内容,以强化学生听力技能。

3. 提问深化

整体感知故事后,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或者朗读、默读,或者分角色读,也可以单独完成。这是学生深入理解并细化学习的过程,阅读时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不能认读的词句或不能理解的内容,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勾画的内容进行提问。同时,教师要整理出故事线索,在图片或关键词、句的提示下,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和操练,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掌握语言。

4. 线索回顾

通过自主阅读和提问扫清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诵读的障碍,这时,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对故事进行回顾。教师提供一些关键词句,或者出示几组相关图片,请学生给图片排序并讲述故事,或者请学生根据出示的关键词和句进行拓展讲述。这样,既能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故事,同时也能锻炼学生讲述故事、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故事表演

表演故事是帮助学生内化并产出新内容的过程。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要提供多种方式让学生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可得到相应的激励。

1. 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故事,足以证明他理解了故事内容以及语言背后的含义,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并奖励。

2. 背诵并表演故事

积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是英语学习的方法之一。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故事内容,较为细腻地刻画人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般会选择这一项内容。

3. 改编并表演故事

这是对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所做的要求。许多学生不满足于仅仅背诵或表演故事,他们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学过的知识去改编故事。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写下修改后的剧本。

4. 编写一个新故事

学有余力的学生会选择在原作的基础上大幅度地改编,改写成一个全新的故事,再演绎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以各种形式记录下自己所做的努力,比如修改过的剧本、讨论时的录像、表演日记等作为成长的记录。

四、对故事教学实践的思考

故事教学的实践,为小学高段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故事,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实践表明,小学高段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学习,尤其是最后的表演环节,学生们往往带来很多惊喜,每个学生都投入到故事学习中,创造性地运用学过的内容。从他们自如的运用中可以看出,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需要,一种展现自我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进行故事教学,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保持语言的地道性。为了丰富故事的来源,选择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教师们往往会选择自己改编或撰写故事,注意此时语言的地道性就很重要,一定要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

(二)小学高段英语故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课堂设计或采用故事教学的时候,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结合多种教学形式,以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为基础进行教学。

(三)故事教学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除了进行课堂教学之外,可考虑如何挖掘更多资源,充分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说多听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