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范文1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复习效率 提高策略

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新授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复习课,甚至有个别教师直接忽略复习课,这其实是教学中一个比较大的误区,这一误区同样存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影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面对这一实际,生物教师应当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复习课的重要性,将复习课提升到与新授课同等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生物知识,借由复习过程加深对新授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现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复习效率的策略的思考。

一、以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初中生要学习的科目较多,相较于语数外等主要科目,生物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只能算是副科,自然学生课余花在生物学科的时间就会少许多,教师不能指望学生在课余时间钻研生物学科。因此,除了专门的复习课之外,教师在每一节新授课上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用于复习,只注重讲授新知识,忽略复习是不会取得高效率的。初中生物学科的许多知识需要学生理解性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记忆方法,使一些无意义的、难记的材料与知识点能与头脑中的一些鲜明奇特的形象相结合,从而强化记忆效果。

例如借助诗歌谚语帮助学生巧记忆,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的遗传性,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解释生物的变异性,以“飞蛾扑火”解释应激性与趋光性,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解释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在复习过程中通过记忆方法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二、引导学生科学做笔记

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做笔记的环节应该给予更多关注,记笔记并不是指一板一眼地抄下教师的课件,也不是指复制教师的板书。实际上,记笔记的过程更应该是对所学生物知识进行精加工从而加深理解的过程。当然,要使学生达到这一水平,少不了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关键词与条分缕析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与框架,实现新旧知识的相互融合理解,拓宽知识面。在此基础上,将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与框架整理出来的过程即是学生复习巩固的过程。在这样做笔记的过程中,学生不会注意力分散,因而有利于保持注意与兴趣,从而有效组织材料。

七年级下册第8章人的营养①这一章节教学中,针对缺乏无机盐的表现及缺乏维生素的表现,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教材,力争以最简洁的列表形式加以总结与呈现。针对消化系统的结构组成,可以引导学生以更具体、形象的方式做笔记,不必拘泥于文字,只要能达到深刻理解记忆的目的即可。

三、借助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复习

生物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单向地讲解,任由学生坐在下面听,是不会出高效率的。提问不仅是引入新课、讲授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搞好复习的重要途径。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通过解决问题完成复习。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比教师罗列的重难点更准确,更适用于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复习,对知识领会得更好。

如七年级下册第9章人体内物质运输这一章节教学中,在明确人体内具有三种不同类型血管的基础上,提问其管壁特点、血流速度及功能等,并提问人体内的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与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相比较,即保证血液的流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血液循环的整体路径。即:

四、以生成性学习助推复习

生成性学习就是训练学生对阅读的材料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促进深层次理解。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一改新授课以课本为中心的做法,变为更多地在抓关键知识点的基础上抛开课本,引入课本之外的相关材料,且这些用于复习的材料必须经过教师的精挑细选。这样,这些材料会成为学生复习的“拐杖”,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积极加工、整理与归纳,可以实现所学知识与自身经验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对复习材料加以认知与体会,只是简单记录与记忆,则不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拟写材料中没有的、与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相关的或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由此推动复习深入。

如七年级下册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这一章节教学中,有关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复习中可以生成性学习助推复习,即通过网络或阅读报纸杂志,精选与生物学科该部分知识密切相关的前沿材料,组织形成最适合学生当前阅读水平的补充阅读资料,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画出神经系统组成的树状图,从中选出最优秀的加以展示,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这一活动中取得进步,获得提升。

五、结语

本文总结了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常用策略,包括以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引导学生科学做笔记,借助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复习,以生成性学习助推复习,等等,借助这些策略,教师可以实现构建高效初中生物复习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应成为广大初中生物教师的追求。

注释:

①文中所列举的课例均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教材.

参考文献:

[1]赵占良.关于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教育目标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2]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生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01.

[3]陈运保.教学的生成性及应对措施[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生物课堂思考

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从同年9月1日起进入新课改实验阶段。至2004年秋季,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基本上进入新课程。我校在近几年来新课改教学探索,尤其在课堂教学层面上实践探索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值得可喜的是,我校的生物教师通过学习新课改精神,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取得了不少令人可喜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对生物教学本质问题还缺乏理性的认识,以及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与思考。

一、什么课都必须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吗?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新课改的标志,似乎无之就没有体现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分组、合作、讨论,“学生想说啥就说啥,喜欢说谁就说谁。”,无目的“交流”充斥着整个课堂,贯穿始终,教师忙于一个个活动的组织、开展,忙于在各个小组间穿梭,课堂出现一片“生机勃发”的景象。但学生能独立完成时让学生合作,能够自主时不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直接告诉结论;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觉不出合作中的分工协作。这本质上是一种“放羊式”的教学。笔者曾听过一节课,在七年级上册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各组分别以不同的实物比喻细胞各个结构的关系,到课堂结束时,只有一组学生能用鸡蛋的鸡蛋壳、壳膜、卵白和卵黄的结构比喻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但最后教师都不够时间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没有完成该课时的教学任务。其实,这节完全不必弄成整堂课都沉浸在合作探究中,若通过实验“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就可以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能直观让学生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这样的教学效果也许会大为不同。

诸如上述课例的教学方式,展现的是学生表面肤浅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片面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低估甚至排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即失去了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职责,教学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这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失效。

二、生物课堂的“问答”与“人文化”是极终目的吗?

“课堂问答”是实施新课改以来,生物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道“风景线”,过分注重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的“热度”,忽视深度。把课堂“互动”简单地理解为“问答”,课堂提问随意、频繁、欠科学性,出现“满堂问”的表面繁荣现象。课堂提问的极终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要素,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但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所谓“活跃气氛”,整堂课频繁提问,随意提问,而且提问过于简单或欠科学,从而出现“满堂问”的现象。这种“满堂问”的现象,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教师强势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对话的理念是不相吻合的。

在新课程背景下,适当追求生物课堂的情境性和人文化,以增强其趣味性,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但如果走了极端,过于追求“人文化”和“趣味性”,并把它作为教学极终目的,忽视生物学科性,必然会使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人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确实有很有帮助的。但有的教师为追求课堂“趣味性”和“人文化”,一堂课以故事趣闻开头,以诗歌散文结尾,中间还夹杂着唐诗宋词,有的课中还做几个小游戏。课堂“热度”倒是高了,师生感情也很融洽,却忽视了生物学科性、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课堂气氛虽然浓烈,但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学生并不清楚,课堂教学目标未能完成,更谈不上学生在课堂“问答”中“生成”体验了,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和发展当然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三、表扬学生越多越动听就越好吗?

新课程强调赏识和尊重学生,本质上是要求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呵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努力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所以说,相对于传统教育对孩子过于批评、严厉,吝于肯定、褒奖而言,新课程倡导赏识、尊重学生,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但倡导对学生的赏识和尊重,并不等同于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在现在的课堂上,常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丁点成绩过于夸张地表扬:“你真聪明”、“你回答得很精彩”,这种过多的“廉价”奖励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结果泛滥成灾,使学生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很好而沾沾自喜,习以为常,听不进不同意见,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不再探究,更为甚者,还可能使学生形成“得理不让人”的恶性品格。

所以笔者以为,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多利少。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又需要批评。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结论要明确地加以纠正,使模糊的概念变得澄清,刷新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和知识系统,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多媒体使用越多越直观就越好吗?

计算机多媒体软件以其交互性和超文本链接的能力显示了它在生物教学中的巨大发展潜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是极其有效的,但计算机不是人,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更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思想上的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仍是不可替代的。实际上,由于计算机承担了传统教学中一些机械的工作,如一些板书等,使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计算机不能胜任的工作,投入到引导学生的思维中去。但在时下的一些生物公开课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在电脑前点鼠标,敲键盘,甚至连板书也基本由电脑替代,教师成了放映员,而教学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样的脱离实际的做法是缺乏生命力的。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生物“人的生殖系统”的教学中,通过实验简单的教具,如挂图,人体模型等就可以板书总结人的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能直观让学生区别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了,大不必要用计算机代劳了。

计算机固然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但相对来说,学生的接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尤其在生物课堂中,需要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若短时呈现信息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笔者曾见到一些生物课件,包装得华美亮丽,令人眼花缭乱,时而演示卡通动画,时而插入一段音乐,使生物课成了多媒体功能展览,结果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课堂教学。比如,七年级下册生物的“眼与耳的结构”的教学,用眼与耳的结构模型作为教具,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清晰地理解眼和耳的结构和功能,这比借助计算机代劳来完成这部分的教学更有效。

另外,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一般是为了追求直观效果,若学生对直观教育的依赖性太强,使抽象思维的培养弱化,对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获得一生持续性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现在很多教师的生物课件破坏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缺少思考、想像、抽象分析的机会,其相应的能力必然退化。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蒋永晶等编著.生物新课程设计[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范文3

关键词:知识铺垫;概念图;化繁为简;突破重难点

生物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打好生物科学的基础,掌握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爱生物的情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为将来的学习作好铺垫。然而,在初中阶段由于升学等多种因素的导向,学生很少有课余时间投入到生物学习中,学生学习生物的时间多局限于课堂上,指望学生课后有很多时间来复习生物是不可行的。而我们都深知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还能“温故而知新”,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试成绩。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巧妙处理,让学生收获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笔者整理了一些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下面来谈谈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学的复习技巧。

一、复习过程注重知识点的铺垫作用

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不是很高,课前预习往往做得不是很到位,在学习八年级的生物学课程时,如果涉及七年级的相关知识点,学生便会觉得前后衔接不起来。这时候,教师要给学生做一个铺垫,让学生复习旧知识点,然后开始新课的学习。例如,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这一节,需要在绿色植物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展开学习。而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七年级上册学的,已很是生疏。这时,我们可列出一个表格,让学生慢慢“恢复记忆”。见下表:

首先对五种植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复习,让学生回答,这五种植物分别具有哪些器官,在表中相应位置打“√”标记,并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再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新课内容。

二、巧用概念图作为复习课的引入部分

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大,学生更需要有一个线能帮他们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以便能清晰地把握这节课的知识框架。在复习课的学案中理出概念图,引导学生复习书本知识,也可在课件的首帧灯片上打出概念图的全貌,让学生熟悉各概念之间的联系,然后再由教师对各个概念进行突破性的讲解,初中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记笔记的时候自己的思维往往不会很清晰,在一堂课开讲时,学生如果能清晰地通过概念图把握一堂课的重要知识点,复习的效果便会很好。

三、化繁为简

现在多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图片、视频,色彩丰富,形态逼真,强烈刺激着学生的神经。但是在绚丽的外表下生物结构的实质往往被掩盖,学生不容易提炼出生物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辅助绘制生物简图就能去繁就简。寥寥数笔,可让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例如,复习七年级下册内容时,人的结构图较为复杂难记。尤其是复习循环系统的相关内容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将书本上的结构图中的主干部分抽出来,并用简图描绘出来。比如,学生可用田字格来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然后记住现在图中的左右是以标本面对自己时做的参照。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左侧才是心脏结构简图中的右心房和右心室所在的位置。然后,学生可以用线条模拟血管运输血液的血液循环路线,并写出循环路线中的标志性位置。通常,学生自己通过这样化繁为简的复习方式,能很好地掌握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点,排除干扰知识构建的不必要的信息。

四、集中突破重难点

初中生物的知识难度不大,学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课时比较紧张,有些重难点没来得及突破,复习中,这些问题便暴露了出来。复习中一定要将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集中起来重点突破。例如,初中生容易将静脉血与动脉血的判断标准和静脉血管与动脉血管的判断标准混淆起来,很难理解为什么肺静脉里流动脉血,肺动脉里流静脉血。初中生的思维模式还比较简单,强调血液成分中氧气含量的多少是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唯一标准,不需要考虑血液中的其他成分,而对血管的判别则主要看其沿血流方向是分支还是汇集。如此在每一节复习课上都有所突破,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学习中的拦路虎被除去了,自然也就学得更畅快了。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范文4

一、语文学科的渗透

中国的古诗词蕴含很多生物知识,在教学中,有选择地穿插古诗词,可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节中,笔者引用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词借助课件勾勒出生物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画面,此情此景让人陶醉其中,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知识的探索。教学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时,引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食物链,思考“蛙声”与“丰年”的关系,并以此为例引出生物间的关系。这些诗词的引入,让生物课堂更生动活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引入不符合生物学观点的古诗词,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学习生物学。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引用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的诗句,引导学生从水循环的角度剖析诗句中的片面性,然后结合事例进行分析,认识植物对水循环的作用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形成爱护和保护绿色植物的情感意识。运用语文的诗词辅助生物教学,让学生在享受古典文学熏陶的同时,思维得到发散,提高认识水平。

二、数学学科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中,有时适当渗透点滴数学知识,胜过教师的几番讲述。例如八年级上册的“细菌”一节涉及细菌繁殖速度,如果一味地讲述细菌繁殖速度如何之快、数量如何之多,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极其单调,学生就会厌烦。让学生亲自计算课后技能训练中细菌的繁殖速度,计算之后,学生大多发出“啧啧”的惊叹。课后,不用过多地强调个人卫生,学生就会自觉经常洗手、洗澡、换衣服,减少自身携带细菌的数目,减少被病菌感染生病的机会。这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把数学的图表分析技能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如教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将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采用柱状图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不用空泛说教,学生就能深刻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使得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将数学计算和图表分析技能迁移到生物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用直观的图表代替空洞的说教,取得强烈的视觉效果,达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心理学、生命教育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七年级下册的“青春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切入点,结合讲述青春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出现的生理现象,做好青春期卫生教育。青春期性意识萌动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应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健康地度过人生的金色年华。

利用生命科学丰富的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开展生命教育。孩子大多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很少吃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有的就会惊慌失措。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生物繁殖现象,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艰难。例如,教学“人的生殖”时,通过人的生殖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让学生铭记父母的恩情,体会生命的伟大和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生命,永远积极向上,活出精彩的人生。

四、地理学科的渗透

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它的生存必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让学生事先调查生物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才能体验和认同这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例如,在“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节中,提早布置学生查询我国较特殊的地区,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大兴安岭、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那里的植物分布状况;布置调查泉州地区的地形、地貌和生物的分布;调查身边的生物分布和地理环境。课堂上学生能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相互表达、交流和讨论,最后学生经过总结整合之后达成共识: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五、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范文5

一、教材特色

苏科版数学教材共有6册,供义务教育七~九年级的学生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结构如下:

苏科版数学教材区别于其他版本教材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方面:

1.以“生活·数学”和“活动·思考”为主线

本套教材遵循《标准》的理念,以“生活·数学”和“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看得到、听得见、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注重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力求有效地实现《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方面的课程总体目标。教材既注重创设情境,增加教学过程的活动性、连贯性、逻辑性,又注重在情境中展示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也力求“生活化”与“数学化”的结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注重“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往往隐含了基本数学思想、体现数学的价值,结论是重要的,但结论的获得离不开过程。因而,对于那些较好地体现基本数学思想的教学内容,教材适度地展开了过程。

教材在“阅读”栏目中,除了介绍一些数学史料和知识性的内容外,注重对渗透在“过程”中的基本数学思想加以简要的介绍。

3.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

(1) 教材对《标准》中“空间与图形”和“数与代数”内容的整合: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整合以下几部分:“走进图形世界”,“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平面图形的认识(二)”,“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一)、中心对称图形(二)”,“图形的全等”,“图形的相似”,“图形与证明(一)、图形与证明(二)”。

本套教材中的“从面积到乘法公式”、“勾股定理与平方根”、“数量和位置的变化”三章,把“数与代数”与“空间与图形”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在其他有关章节中,也注重了“数与形”的整合。

(2)在教材的各章节内容中,注重了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政治、语文、英语、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以及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3)注重相关内容的总体设计,体现教材的整体性、系统性。

4.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

《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根据《标准》的要求,本套教材各章节的内容,较多地采用了“学生‘做’——在‘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通过‘做’获得感受的基础上,揭示具体‘事例’的数学本质,然后再明晰有关知识。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七章“7.5多边形的内角和”中,教材设置了对从特殊四边形到一般四边形、从四边形到五边形、六边形……的观察、尝试、填表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

另外,在每章的章头图中,除了简明的“导读”外,还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和学习基础,提出一些与本章有关的问题(活动)供学生“做”,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做”数学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入本章主题。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图形的相似”的章头活动中,通过把熊猫图案、多边形放大等操作活动,使学生感悟到:将图形(图案)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图案)与原图形(图案)的形状相同。

在度量两个多边形对应的边和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这两个多边形的一些性质。

本套教材除在课文中的“做一做”、“练一练”等栏目外,还设置了“数学实验室”、“数学活动”、“课题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做”数学栏目,并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实验教材等,为学生能真正地参与数学活动提供可能。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学生“做”数学的另一种重要途径。它是为了落实《标准》中的“综合与实践运用”的教学目标,体现数学的“好玩、有用、易学”等特征,使学生进一步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对生活是大有帮助的,并且数学是很容易学的,从而使学生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

5.注重引导教师理解《标准》的理念,并把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广大教师能否真正理解《标准》的理念,并把它转化为教学行为,是课改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为引导教师更好地理解《标准》的理念,教材编写时进行了一些探索。

(1)关注“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论述,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贯穿全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感受知识的价值,获得“情感态度”方面的体验。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字母表示数”一节中,从天气预报图标等情境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感受“在数学中,经常用字母表示数”。

(2)引导教师把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并注重协调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以利于学生对证明的全面理解。

(3)关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融入了相关的数学文化及人文素材,引导教师重视数学文化及人文素材的教育价值。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图形与证明(一)”章头图中的欧几里得的《原本》;七年级上册中的苏轼赞美庐山的诗句;九年级上册的巴金海上日出的描绘;八年级下册中的黄金分割及八年级上册中的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的章头图等,为教材增添了人文色彩。

(4)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避免把数学知识的应用变为单纯的题型操作,而忽视解决问题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错误倾向。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进行了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线、而不按“题型分类”的编写尝试。

(5)关注过程性目标及其评价

为了突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材设置了以“数学活动评价表”来引导教师克服评价中只关注知识技能的倾向。

(6)关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要关注先进的信息技术,也用重视简易的设备器材,因为后者更易于大面积地被采纳。本教材中较多地利用了折、剪、拼、搭以及利用方格纸或网格线(以下简称“网格”)等简单易行的手段,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对如何引导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中更好地理解《标准》的理念,进行了一些探索,力求使本套教材成为《标准(实验稿)》的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 教材使用范围和人数

苏科版数学教材自2004年9月进入江苏、安徽、陕西、广东和广西等省市的实验区,目前使用该教材的学生人数稳定在200万左右。下表是历年来苏科版数学教材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人数统计:

三、 教材培训和资源建设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教材编写组、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共同组织开展了省级和地市级160多场次培训活动,100余名学科专家先后参与授课,接受培训的教师约有5.2万人次。此外,还承担了新课程骨干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的部分任务。具体培训情况如下表:

为了进一步提高苏科版数学教材的适宜性,还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1.开展多形式的教材培训活动

教师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材设计意图,并将之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只有围绕真实的课堂开展研究和教材培训,才能使教师在具体的环境中体验和感悟新课程的理念,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得到转变。为此,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材编写组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各地教研部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材培训(如会课、集体备课、专题研训等),引导教师进行实践反思,促进教师的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2.建立实验基地学校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发挥核心学校与骨干教师在地区乃至全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我们组建了首批32所“苏科版数学教材实验基地学校”。基地学校定期与教材编写组就教材实验的有关情况开展交流活动,同时,基地学校在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组和省、市教研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材实验,带动各教材实验区开展教学研究和新课程的教学实践。

3.多途径开发教学资源

(1)编制培训资源包

从2004年苏科版数学教材进入实验区使用以来,我们系统地录制了一批教材培训光盘和教材培训资料,并进行有效地整合,制成苏科版数学教材培训资源包,免费配发给实验区广大教师使用。

(2)录制“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教学光盘

2008年,在江苏省教育厅的组织下,录制了“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教学光盘116课时,并借助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网站和“凤凰数学网”(教材的专业网站),将其推广到江苏省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有效地提升了全省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了苏南、苏北,城市、乡村中学的均衡发展。

(3)编写教学指导用书

教材编写组研发了一系列初中数学教学指导用书,如《教师教学用书(含光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设计研究》、《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研究与开发》和《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等。这些产品有的在操作层面上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阐释教材的编写意图,还有的为教材的使用营造学术型、研究型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4)创办《中学数学月刊(初中)》期刊

为了配合苏科版数学教材在实验区的使用,2009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与苏州大学合作,创办了《中学数学月刊(初中)》期刊,期刊的创办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教材研究成果交流的平台。

(5)建立教材支持网站

教材编写组于2005年建立了“凤凰数学网”()。网站的建立为一线教师、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大信息量的数学教与学的资源平台。同时,在“凤凰数学网”上传有大量优秀论文、优秀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等,供广大一线教师免费下载使用。另外,网站还提供了一批学科专家的讲座视频和优秀课视频,供教师们学习提高。网站自2005年建成以来,规模及影响逐步扩大,现已拥有注册用户8万余人,总访问量达720万次。

苏科版数学教材的使用已近10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教材编写组依靠江苏的省、市、县区教研系统和广大一线教师的支持,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教材的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教材所体现的标准理念和特色也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为新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范文6

一、微课与微课程

微课就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从教育技术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微课程,微型课程的代名词,微型课程首先由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提出,也被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

我国最权威最早引入微课概念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他根据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育自愿――“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

二、微课的特点

1.主题明确,针对性强。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应该主题更加鲜明,重难点更加突出,问题更加聚焦,目标更加明确,语言更加精练。“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特别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内容。“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所有教学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的,不仅注重教师的“教”,展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整合,更注重学生“学”的设计。可以说,微课是传统教学精华的进一步浓缩。

2.短小精悍,易传播。

“微课”容量小,一段微课视频时间通常控制在15~20分钟,根据心理学研究,成年人的注意力集中一般在15分钟左右,“微课”在时间上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语言精练、准确、明晰,干脆利落,紧扣主题,新颖独特,引人注目。论据求准求精求简。课程内容整体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理有据。而且微课视频格式普通,容易在网络中上传和下载。

3.资源容量较小。

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支持在线播放;方便下载实现移动学习;适合观摩评课反思研究。

三、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巩固和完善其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教科书上有很多实验需要学生做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可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或课堂时间的限制,一些实验时间长、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教师多选择用讲述法或观看教学视频的方法开展,使得学生对这些实验毫无体验,听得、看得索然无味,渐渐对生物这门学科失去兴趣。

以“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为例,本实验需要时间长,整个实验过程包括实验结果很难在45分钟之内就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一般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直接由学生猜出实验结果得出实验最终结论,这两种方法都没有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若上实验型微课,就能很好地实现实验目标。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实验小组,分别领取1号实验任务,2号实验任务,3号实验任务,4号实验任务,用手机或相机录下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每天呈现出的实验结果,教师将这些视频制作成5到10分钟的微课,课堂上每个小组派代表演示整个实验流程。这个实验操作简单,1号、2号、3号、4号实验结果都很明显。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4个实验小组各有优点,学生间取长补短,对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操作中的不严谨之处做了分组讨论,最后总结。这样,学生体验了整个实验流程,提高了生物科学素养,微课成了非常好的课程资源。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实验,耗时特别长。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展示整个实验流程,但可将整个实验过程制作成相应的微课,在课堂上播放。虽然教材对这些实验有专门配套的视频资料,但是教师自己录制的微课或者让学生自主探究录制的微课适合教师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参与度高,在操作过程中呈现的错误可以及时修正,呈现的亮点可以及时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帮助学生打开实验探究思路,总结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不再怕实验,不再觉得实验只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