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的分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的分类范文1
关键词:学习分类教学论;古典诗歌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27-02
教学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功能,是教学行为科学化的第一步,它制约着课堂活动方式,指导教学模式、方法的运用以及技术和媒体的选择,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从学习分类教学论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1]两个视角对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目标进行考察、梳理,予以定位,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提供理论前提。
一、古典诗歌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语文学习分类教学论
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区分了五种学习结果(即学校的教育目标):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不同学习结果(学习目标)的类型不同,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外部的条件也不同,教学设计就要考虑不同的学习结果从而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2]。
2.学习分类教学论的目标理论。曾有学者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为指导,与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情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学科教学论的新体系,根据目标引入任务分析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根据任务分析决定教学策略,形成了“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3]。在这个理论中目标处于最重要的地位,目标的探讨、设置是教学科学化的第一步。学习分类教学论视野下,作为学习结果的语文教学目标是怎样的呢?(1)语文内容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包括课文包含或编者欲借其例证的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修辞学、交际学等方面的知识[4]。(2)语文基本技能。运用字词句进行熟练听说读写,正确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技能。这类技能的心理实质是一定的语文概念和一定的言语活动规则的自动化运用[5]。(3)语文高级技能。关于篇章结构理解和构思的技能,运用适宜的手段表达相应思想的读写策略,比较高的应用能力,一定的审美技能和探究技能;包括部分智慧技能和语文认知策略。(4)语文情感态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言语表达的内容和意义的态度,例如对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倾向的态度,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例如通过学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古代诗词。
(二)《标准》三维目标的心理学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目标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厘定教学目标,与上述心理学的目标分类精神是契合的[1]。
知识与能力的心理学意义。广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陈述性知识,“能力”就是程序性知识。加涅的理论认为“知识”就是“言语信息”,“能力”就是“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该理论解释了知识和能力的习得,有效地指导教学设计的实践。
过程与方法的心理学意义。“方法”的心理学意义是认知策略。过程的心理学意义是什么?现代心理学认为,没有“教”,“学”也能够发生。“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教学对学习的影响常常是有益的[5]。”所以,现代心理学的分类已经包含了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心理学意义。它们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态度”是一致的。
二、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目标的分类
《标准》没有对古典诗歌教学的目标进行专门表述,我们可以从《必修・阅读与鉴赏》、《选修・诗歌与散文》中探求。
(一)知识――主要是古典诗歌的阅读鉴赏知识[6]
《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是这样陈述的: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
――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这些是从诗歌内容知识和诗歌鉴赏知识的角度规定的,强调了教授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诗歌文体知识(如诗词格律知识)。教学建议提出,“不必系统讲授”,包含了应该进行必要的语文知识教学的意思。
(二)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指基本的古典诗歌朗读技能和语感技能,是古典诗歌最基本的朗读规则的自动化运用[6],《标准》的表述如下。
――能用普通话流畅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三)高级技能
古典诗歌鉴赏高级技能是指按照诗歌鉴赏评价原理对作品进行评价,这些技能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难以达到自动化。《标准》是这样规定的:
――学习古代优秀作品……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注意从不同角度发现作品意蕴。
古诗的分类范文2
关键词:船舶;雷击;事故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雷击是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都发生大量雷击损害事故,其中航行于雷暴天气中的船舶受到雷电侵袭的不在少数。船舶相对于海平面或其它水面来说,无疑成为突出物,根据已知雷电形成的机理,船舶在水面上的物理形态是构成诱导雷击放电的理想条件,其因构造特殊高耸,外露面积大,船台天线林立,电气设备外置,甲板上线缆飞挂,且处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0B),遭受雷击概率极大。各种类型的电子信息系统和精密仪器设备大量应用于船舶通信、导航、电气控制等自控系统中,其耐压、过流能力相对脆弱,因雷电电磁脉冲而造成的系统瘫痪、设备损坏等事故屡有发生,对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造成极大隐患。目前我国尚无船舶防雷的相关规范,因此加强对船舶防雷研究和探讨,提高对船舶及其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认识,参照相关防雷规范统一技术要求,采取积极的防雷措施减少或避免雷电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2012年10月**号轮在马来西亚海上作业时遭受雷击事故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
1.事故概况
**号轮于2012年10月17日晚上11点40左右,在马来西亚红土坎航道施工,突然遭遇雷暴天气。期间驾驶舱电子设备多数出现异常。雷暴过后,检查各个设备发现如下故障。
(1) AIS开机正常,数据显示也正常。但无法接收周围船舶的信号,主机面板上RX指示灯不亮,正常时候闪烁。
(2) 安装在桅杆横梁上的数字气象仪天线被雷击破落地毁坏,数字气象仪无法开机。
(3) 卫星C站不能开机,拆开接机电源时候闻到有糊味。
(4) 左右耙头深度显示器深度显示不正常。
2.雷击事故分析
2.1 当地雷暴日及成因介绍
查阅有关气象资料,发现当地雷暴日数多(2012年7月为11天、8 月为19天、9月为15 天、10月为12天),雷电强度大,频率高。**号轮作业区域西马霹雳岛属多雷区。西马霹雳岛航属海洋性气候。其有如下特点:水汽丰沛,日照充足,早晚有温差,一旦有扰动力(季风等),有助强对流形成,极易产生局地性雷暴。其表现为:雷暴单体尺度小,时间短,强度或大或小。
2.2 事故分析
2.2.1**号轮防雷设施介绍
根据现场勘察知,船高26m、宽15m、长89m米,为金属整体大型船舶。船头和船尾桅杆上均装有简易避雷针,船台天线林立,电气设备外置,甲板上线缆飞挂,船舶电子信息系统及精密仪器设备无防雷电感应措施。船舱内少量的电气开关箱有等电位连接。船舶接地电阻小于2欧姆。
2.2.2 船舶防直击雷的分析
(1)根据计算,**轮其预计雷击次数为0.175(次/年),大于第二类防雷建(构)筑物0.05(次/年)的标准 由上可知**号轮在此海域航行或者作业时很容易遭受直击雷雷击的。
(2)**号轮防直击雷的分析。**号轮在船头船尾分别安装了避雷针。按第二类防雷建(构)筑物对**号轮防直击雷保护范围进行分析计算。
两根针的保护范围示意图如下:
图三 两根针的保护范围侧视图
(虚线为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两根避雷针在船体中间部位的保护最低高度为1.2m,由模型可知船体中心44.5m处的高度为21m。两根针都不能保护到船体中间部位,因此很容易遭受直击雷的雷击。
2.2.3 雷电电磁脉冲危害分析
**号轮是电子信息化集成比较高的船舶,所使用的电子设备是近几年配置的,其布设和安装在船台和驾驶舱内上,室外和室内的信号传输线捆扎一起并在外。船上的供电系统和电子信息系统均无防雷电感应措施。当雷击发生时,空气中产生大量的雷电电磁脉冲通过电源系统和信号传输线耦合到电子设备上产生破坏作用。防雷电电磁脉冲的措施主要有等电位连接、屏蔽、合理布线、保护隔离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将电子信息系统遭受浪涌损害的可能性大大减低,为电子信息系统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使用环境。在该船雷电电磁感应危害分析中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分析。
(1) 等电位连接。**轮的电力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等大部分没有进行等电位连接。各保护区区与区之间没有安装浪涌保护器进行有效隔离。这次事故中船上的电子信息系统和电气设备遭到破坏。其主要原因是等电位连接措施不完善,设备在雷击的瞬间存在电位差。电子设备和船体没有成一个等电位体,连接电子信息系统的线缆没有穿金属管或采用金属屏蔽的电缆,且没有进行接地处理,不能有效均压,雷电电磁脉冲很容易侵入。
(2) 屏蔽及布线。屏蔽和布线是防雷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事故原因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船上的电子线路布线比较随意和混乱,没有按照综合布线要求来布线,也没有采取屏蔽措施和接地处理,因此很容易产生静电干扰。当雷击发生时很容易感应出极大的电流且在每根导线上藕合产生感应电流,使更多的设备受到雷电流侵入而损坏。
(3) 防雷接地。**号轮接地电阻小于2欧姆(海水实测),但船舶防直击雷措施不到位,避雷针没有明确的引下泄流通道,驾驶室内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和电气设备与船体防直击雷引下线间隔没有大于3m。当雷击发生时,雷电流从该引下线泄流时,会产生很高的电位,而非零电位。此高电位从设备的接线中引入,进而反击损坏电子信息系统设备。
2.2.4**号轮雷击事故小结
从本次雷击事故设备损坏情况看,初步判断雷击事故原因有如下四点:
(1)防雷设施不完善,未参照相关防雷规范进行设计与施工。
(2) 雷电直接击中桅杆上数字气象仪时, 瞬间产生闪络感应出强大的感应电流,加之船上的供电及电子信息系统没有相应的防雷设施及完善的接地措施,致使驾驶舱内的设备损坏。
(3) 雷击发生时,空气中大量的雷电电磁脉冲耦合到在外的线缆中造成设备损坏。
(4) 由于避雷针的引下线(不是屏蔽线缆)与相关设备距离没有保持3m以上物理距离,引下线泄流产生的高电位造成的反击,损坏设备。
3.预防雷击事故的对策
(1) 完善船舶防直击雷措施。**号轮为1998年出厂的船舶,防直击雷的措施有限。建议参照GB50057-(2010)R的技术要求,将该船防雷等级按二类防雷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避雷针保护范围要全覆盖船体。接地引下线应采用屏蔽电缆。
(2) 完善等电位连接及屏蔽措施。从室外进入舱内的各种线缆(信号线或电源线)应穿管屏蔽并做好两端接地处理。各种设备外壳及驾驶室门窗她应进行S型等电位连接。
(3) 完善电源及电子信息系统电涌保护措施。在船舶电源线路安装三级电源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标称电流、持续工作电压、残压、安装方式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对进入机舱的各种信号线,要根据其工作频率、传输速率、工作电压、接口方式、特性阻抗等参数,在信号设备前端安装适配的信号电涌保护器。
(4)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制订雷击事故发生应急处置预案。同时,船上工作人员应重视对防雷设施的维护;按规定正确使用各种设备,尤其是通信设备,避免遭雷击损坏。雷暴天气船上工作人员应避免在甲板上尤其是桅杆上作业。船上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且有能力进行自救,具备处理应急雷击突发事故的能力。
4.结语
船舶雷击防护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应注重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相结合,尤其要重视雷电浪涌的防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雷击防护方式也在不断完善,在设计船舶防雷保护方案时,还应综合考虑安全、实用和经济性,科学合理地选用适当的防雷装置及措施。
参考文献:
[1]《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QX3-2000,中国标准出版社,2-33;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9-79;
古诗的分类范文3
关键词:故障指示器,短路故障,接地故障
故障指示器安装在架空线、电力电缆、箱变、环网柜、电缆分支箱里,用于指示故障电流的通路。线路发生故障后,巡线人员可借助指示器的报警显示,迅速确定故障区段,并找出故障点。同时,故障指示器能够做到实时检测线路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发生的地点,诸如送电、停电、接地、短路、过流等。在线路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迅速告知值班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快速做出处理决定,能极大地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1 功能分类
目前,故障指示器随着技术的发展,其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种繁多,根据输配线路不同特点,相应的有各种规格、型号的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系列。
短路故障指示器:用于指示短路故障电流流通的装置。其原理是利用线路出现故障时电流正突变及线路停电来检测故障。
接地及短路故障指示器:在设计上,综合考虑接地和短路时输电线路的特点,一方面根据短路现象,在短路瞬间电流正突变、保护动作停电作为动作依据。另一方面根据接地检测原理,判断线路是否发生了接地故障。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的选线和定位一直是当前困扰配电网运行的技术难点,准确的选择接地线路,查找发生单相接地的区段,可以避免对非故障线路不必要的倒闸操作,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为此国内外科研人员不断的研究这个课题,并且有许多相应的产品在电网中运行。故障指示器检测单相接地的原理基本还是沿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的原理,其检测单相接地故障的原理主要有下面几种:
5次谐波法。对线路电流的5次谐波采样,当5次谐波突变增大,同时系统电压突变下降,则判断为发生接地。
电流突变法。该方法是基于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在相电压接近最大值瞬间这一假设。在发生单相接地的瞬间,线路对地电容在短时间内放电,同时由于线路电阻和分布电感的存在,在线路上形成一个较大的衰减振荡电流,故障指示器检测到该电流后,同时检测到对地电压下降,则判断为接地。
首半波法。采样接地瞬间的电容电流首半波与接地瞬间的电压首半波,比较其相位。当采样接地瞬间的电容电流突变且大于一定数值,并且与接地瞬间的电压首半波同相,同时导线对地电压降低,则判断线路发生接地。
零序电流法。论文写作,短路故障。。当零序电流值超过设定值时判断为接地故障。
以上检测原理都是被动检测,是依赖于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前后配电网参数的变化。鉴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自身特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所产生的故障信号本身较弱,并且受到电磁干扰和谐波污染,导致获得的信号失真,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故障指示器的选择性和准确性。另外为判断单相接地故障,一般都需要在故障指示器设定动作定值,大于定值则认为是有单相接地,小于定值则认为不是接地。由于配电网拓扑结构的复杂性,运行方式的变化的多变性,具体设置定值作为单相接地的门槛值在实际工程的实施中是很困难的。
最近国内学者研发出了一种主动式的检测方法――信号注入法。即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安装在变电站的信号源主动向母线注入一个特殊的信号,这样这个特殊的信号在接地点和信号源构成的回路上流过,故障指示器检测到这个特殊信号后翻转指示接地故障。
信号注入法不受系统运行方式、拓扑结构、中性点接地方式,以及故障随机因素等影响,不需要给故障指示器设定门槛值,是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主动发送信号检测单相接地故障的方法。从目前的试验结果来看,其检测单相接地故障的准确率远远高于其他方法的检测结果。
面板型故障指示器:该类故障指示器主要用于环网柜、开关柜等电缆供电系统中,具有短路电流报警指示、接地报警指示、自动复位系统、人工复位和测试等功能。一般由前面介绍的故障指示器、连接光纤和面板显示器组成,故障指示器负责检测线路的短路和接地故障,同时发出一个光脉冲信号,该信号经塑料光纤送给面板显示器,触发面板显示器内部的接收电路,从而给出闪光指示。论文写作,短路故障。。
高压线路故障指示器:是用于110 kV及以上线路用来检测接地或短路故障点的装置。它分为单电源供电线路和双电源联网供电线路指示器,单电源供电线路故障指示器,设计原理是利用线路出现故障时电流正突变及线路停电来检测故障点,并增加了快速检测电路;对于双电源联网供电线路,其设计原理是基于线路发生故障时的电流突变和功率方向判断,当短路瞬间电流突变且大于一定数值并与设定的功率方向相同,而且线路很快因故障而停电,则认为线路发生了故障。
2 主要技术指标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故障指示器时应主要考虑以下技术条件。
正常工作条件:即故障指示器可以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线路运行环境。由于故障指示器要利用线路电流来判断线路是否带电,从而决定是否要开始判断故障电流,而且有些故障指示器直接利用线路电流提取工作电源,因此存在一个最小的工作电流Is,即当线路大于该电流时,故障指示器才能正常工作,否则其处于休眠状态。该电流越小越好。
一般具有后备电池的故障指示器要求的Is会小一些,其适用范围较广,而直接从线路取工作电源的故障指示器要求的Is要大的多,一般为10 A左右,这将影响这种故障指示器的使用范围,比如在一些小的分支和负载较小的线路上就不能使用。
复位时间:故障指示器应能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对于瞬时性故障,由于一般可以在重合闸后消除,因此要求故障指示器能够在来电后保持到预先设定好的复位时间再复位,这样便于运行人员查找出故障隐患,及时处理;而对于永久性故障,故障指示器可以在来电之后或预设的复位时间到后复位,主要是由于故障已经被消除,继续保持指示状态已经没有必要,甚至会耽误下次故障的指示。论文写作,短路故障。。
正常工作环境:由于故障指示器在户外工作,因此应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目前多数故障指示器可以保证在-40~85 ℃之间正常工作。同时还应考虑防雨防潮,目前多采用环氧灌封技术,该相指标基本都能满足。
工作环境还应考虑电磁兼容性,由于户外电磁干扰复杂,如附近超高压线路的电晕放电、雷电闪络等电磁现象,往往会导致故障指示器误动或拒动,这种因素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指示方式:目前的指示方式多为翻牌指示或LED闪光指示,翻牌指示在白天光照较好的时候可以清楚的观察,但在夜间或光照较暗的时候就很难观察,而LED闪光的情况正好相反,因此应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即翻牌和闪光指示同时存在,这样可以实现全天候正常指示。
3 建议
故障指示器为电力系统的故障查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深受广大线路维护人员的喜爱,但目前其查找故障还必须依靠人力从变电站开始一部分一部分的查看,自动化水平不高。如果能够结合现代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现场的故障指示器的信息送给监控中心(如配电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线路的各种运行状态,经计算机处理后,以声光报警、屏幕显示等方式告知值班人员,指示所监测线路的运行状态发生的变化并确认变化地点,将可以进一步提高故障处理能力,缩短处理时间。
古诗的分类范文4
[关键词]电梯 雷击事故 原因 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219-1
0前言
2013年6月24日下午15点左右,位于漳平市中环路的某个居民小区中的七部民用电梯遭遇雷击事故,其控制柜线路主板被雷电击穿后烧毁。8月26日,该小区再次遭遇雷击事故,同样导致控机柜内线路主板被雷电击穿后烧毁。
两次事故的形似性引起了相关人员的重视,本文以此为例,对雷击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
1雷击事故产生原因
经过现场勘察,该小区电梯主要包括机房、井道、轿厢和层站。其中,机房位于井道的顶部,也就是建筑的顶层,因此受雷击的机率较大。
现代城市建筑一般采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框架结构,屋顶通常都安装有直击雷防护设施,对于直击雷的防护比较完善。
但是,该小区在建筑顶部搭盖了金属小屋以及私家花园,还存在大量的太阳能热水器,安全隐患巨大。
同时,小区的防雷装置并没有经过当地气象部门的设计审核以及竣工验收,强电、弱电线路入户处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过电压防护,容易导致雷电的入侵。雷电事故对于电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电气控制部分,该小区电梯通讯线路主板两次被雷击击穿烧毁,主要原因有两点:
(1)建筑顶部设计不合理,电梯机房高出屋面部分,强电、弱点线路没有进行相应的屏蔽或等电位处理,电源线与防雷引下线未保持安全距离,使得机房电磁环境差,雷击电磁脉冲损坏的机率大。
(2)电气控制部分微电子化程度高,使得其耐受能力差,并且电源入户也无防浪涌保护措施,当出现过电压时,就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
2电梯综合防雷对策
电梯的综合防雷措施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
2.1外部防雷
根据我国颁布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要求,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防雷等级,设置相应的防雷措施,如接闪针、接闪带、接闪网以及引下线。引下线必须沿建筑物四周进行均匀分布或者对称分布,同时其间距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如果建筑物顶部有新增设的金属构件,必须就近与屋面防雷装置相连,对其进行等电位处理,防止雷击的破坏。如果建筑物顶部有新增设的非金属构件,要设置接闪器,并就近与防雷装置相连做等电位处理,并确保其接地良好。可以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共用的接地装置,同时要确保在环形接地体上,防雷接地的接地点与其他几种接地的接地点之间的距离大于5m。
包含电梯的建筑多为高层建筑,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设置防雷措施。对于建筑高度在45m或60m以上的建筑,要将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等与防雷装置连接,将电梯机房的金属门窗就近与防雷装置连接。而如果电梯为室外观光电梯,必须确保其轨道、轿厢等与建筑物自身的防雷装置相连,切实做好侧击雷的防护措施。
2.2内部防雷
2.2.1电源线路的布置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电梯的电源以及通信线路较长,而且电梯机房一般都处于楼顶,电磁环境十分恶劣。高层建筑在遇到雷击时,最上面两层遭遇雷击的概率要远远大于下面各层,因此,必须对电梯机房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减少电磁干扰现象。可以将电梯的井道设置于建筑的中心位置,原理外墙中的钢筋以及引下线,同时,将电梯控制系统设置在机房中间位置,尽最大努力,减少雷击电磁脉冲的干扰和影响。
在对电梯的电源、通信、控制线路进行敷设时,最好可以使用金属线管,并做好连接处的跨接处理,在金属管的两端做好接地防护,屏蔽电磁,减少雷击电磁脉冲对于电梯控制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对于无法进行屏蔽的架空线路,要使用钢缆进行固定,同时在钢缆两端设置接地防护措施。
2.2.2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小雷电流在装置、导电体之间的电位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第6.3.4条第3款规定:“所有电梯轨道、电缆桥架等大尺寸的内部导电物,其等电位连接应以最短路径连到最近的等电位连接带或其它已做了等电位连接的金属物,各导电物之间宜附加多次互相连接。”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的电梯机房来说,其金属门窗和构架都必须接地并进行等电位处理,确保其对于雷击的防护,减少雷击对于系统的影响。
2.3安装SPD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重要环节就是安装SPD,可以为供电系统提供多级电涌保护设计,从而达到多级分流,逐级降压的目的。可以在建筑的总配电箱设置第一级SPD,若电源线经过LPZ0区,进入电梯机房,也需要在机房配电柜设置第一级SPD,确保将残压控制在4KV内。在机房设备端,选择适当位置设置第二级SPD,残压控制在2.5KV内,避免电压过大击穿设备。通常情况下,线路上的SPD可以分为电压开关型和限压型,相互之间的线路长度要在10m以上,若小于10m,则需要加装退耦元件。
3结语
总之,电梯雷击事故发生的机率虽小,但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不便,同时也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隐患,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对雷击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好相应的防雷措施,保障电梯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M].北京:计划出版社,2011.
古诗的分类范文5
[关键词]发电上市公司;聚类;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15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32-02
0 引言
自实施电力改革、厂网分开以来,我国发电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类发电公司在证券市场上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目前沪深两市共有约60家发电类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发电类上市公司的分析,一方面可以为股市投资者选择业绩良好、产业链完整且有成长性的优质发电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为上市公司管理者提供业内横向比较的参考方案,为管理提升或开拓业务提供借鉴。
1 聚类分析的概念与分类
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它是研究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系统聚类法:开始每个对象都是一类,每次将最相似的两类合并,合并后重新计算新类与其他类的距离或相近行测度,直到所有对象合为一类。
动态聚类法:先对n个对象初步分类,再根据分类的损失函数尽可能小的原则对分类进行调整,直到分类合理为止。
有序样品聚类法:先将所有样品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某种最优准则将他们分割成两类、三类,直到分到所需的K类为止。
模糊聚类法:利用模糊集理论来处理分类问题。此外还有图论聚类法、聚类预报法等。
2 实证研究
2.1 样本选择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能源行业,上市公司众多,因此本文选择在沪深A股上市的有典型意义且市值居前列的26家上市发电公司,包括: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华电国际、国电电力、申能股份、国投电力、上海电力、粤电力、长江电力、深圳能源、广州控股、华电能源、湖北能源、华银电力、内蒙华电、长源电力、皖能电力、建投能源、通宝能源、吉电股份、漳泽电力、京能热电、九龙电力、桂冠电力、金山股份、宝新能源等,样本中涵盖了发电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民企等,样本选择具备相对较好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统计数据均来源于各上市公司2011年的年报数据。
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企业的各项指标均可通过报表中的财务数据反映,因此本文在构建指标体系时,着重从全面性、重要性和可比性3个原则来考虑,最终选择了8个财务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它们分别是: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营业收入、总资产、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主营收入(电力)占比。上述指标体系既涵盖了公司的规模的量度(如指标营业收入、总资产等),也涵盖了经营能力(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偿债能力(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资产状况(资产负债率)、多元化发展情况(主营收入-电力占比)以及业务增长情况等,评价体系较为立体和全面。
2.3 聚类分析
(1)利用SAS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SAS软件的分析结果并结合各上市公司的实际背景情况,可知样本分为9类较为合适,具体的分类如表2。
(2)利用r语言的aplpack包,对上述数据作的脸谱图如图1。
(3)上述分类各组的平均指标如表3。
(4)结果分析:第一至第五类均只有一家企业,因为该企业相比其他企业均有明显的独特特征。如第一类华能国际,具有明显高于其他类的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其余财务数据则与第六类(中央企业类)较为相似;第二类华银电力具有较大的亏损,较高的负债率,且电力主营业务的比例不高;第三类漳泽电力具有很大的亏损,非常高的负债率,电力主营业务的比例较高,二三类企业都具备较大的财务和经营风险,投资者需要非常注意;第四类长江电力,具备较高的营业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因为长江电力是以水电为主的发电公司,这明显有别于其他发电公司,所以单独一类,公司业绩较好,负债率也较低,是较好的投资标的;第五类宝新能源,具有较高的流动比率,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又属于民企,所以单独归为一类,其经营形式较为灵活,较高的流动比率指标体现出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较高。
第六类为大唐电力、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国投电力,均为电力中央企业,具有较高的营业收入、总资产以及适中的增长率,但资产负债率较高;第七类包括各地方发电上市公司、少量中央企业等,包括上海电力、粤电力、湖北能源、内蒙华电、皖能电力、建投能源、通宝能源等,该类公司具有适中的营业收入、总资产,经营亦较为稳健,但主营收入增长率较低,主营电力收入占比也较高,这说明公司的业绩增长较为有限;第八类为吉电股份、金山股份,公司规模较小,为地方发电公司,具备较高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但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该类企业应尽量降低负债率,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控制财务风险;第九类为申能股份、广州控股、九龙电力,公司规模适中(与第七类相似),但具备适中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同时主营电力收入比率较低,说明该类公司多元化业务开拓的较好,在当前火电行业整体亏损的大背景下,该类公司投资前景看好。
古诗的分类范文6
关键词:嵌入式;软件缺陷;故障模型;缺陷分类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
Embedded Software Defect Classification Study Based on Fault Model
You Wenlin
(302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Guiyang550009,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bedded software,based on existing software defect classification method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analysis,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based on fault model of the defect classification method,this method in software testing can effectively find some very easy to neglect software fault.
Keywords:Embedded;Software defect;Fault model;Defect classification
一、引言
在嵌入式领域目标系统的应用系统日益复杂,开发技术日新月异,同时硬件发展的日益稳定,而软件缺陷问题却日益突出,软件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嵌入式系统的测试势在必行。但由于嵌入式系统具有实时性、内存不丰富、I/O通道少,CPU种类繁多等特点,相对非嵌入式软件开发和策略有很大不同,测试更复杂。
针对嵌入式软件难测的特点,使用有效的测试策略是唯一的出路,而面向故障的软件测试方法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面向故障的测试包括故障模型和基于该模型的软件测试方法。软件的故障模型一直是软件测试的瓶颈,而如何对软件故障进行分类,是软件故障模型研究的关键点之一。
二、软件缺陷分析
(一)软件缺陷
软件缺陷不只是程序中存在的错误或疏忽,还包括在软件相关产品中存在的错误。在软件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任何背离需求,无法正确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问题,都属于缺陷范畴。
(二)软件缺陷的分类
软件缺陷的分类方法很多,各种分类方法的目的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复杂程度也不一样。程序是软件的具体表现,所以为了便于测试,其定义的故障模型必须落实到程序上,也就是说,故障是程序中某个或某几个程序元素的错误。定义在程序中的故障必须满足下列几个条件:1.故障必须是和实际是对应的。2.故障必须能引起错误。3.故障的个数是可以容忍的。
根据以上对缺陷的分析和研究以及项目研究的特点,我们尝试对缺陷进行一种新的分类,即按照故障模型来对缺陷进行分类。
三、缺陷分类模型
根据嵌入式软件应用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型,分别是存储型、计算型、分支型、循环型、功能型、死锁型。
(一)存储型
包括坏的存储和存储泄露错误;坏的存储指没有指向存储块的指针被释放,或用Delete释放被new[]定义的简单数组等。存储泄漏指动态分配的指针变量没有释放,造成存储泄漏。
(二)计算型
包括变量的定义与使用方面的错误、数据的冗余、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静态变量与动态变量)的混淆、数组变量的越界错误、用错指针变量、数据类型不匹配的错误、还有数据操作方面错误,包括函数调用参数传递错误、赋值语句错误等,该模型应该尽可能包括关于计算方面的各种错误。
(三)分支型
主要是对分支结构进行建模,因为分支结构会在整个程序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这种模型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该模型中应该包括谓词的错误、包括判定变量被赋予了错误的值、谓词操作符不正确或少操作符、谓词中的变量不正确或少变量、谓词的结构不正确(if else 不匹配,分号位置不对)、少默认情况或默认情况不对,少动作或动作不对、出现额外动作等故障。
(四)循环型
这也是一种程序控制流的模型,是对程序中同样占很大比例的循环结构建立的模型。主要包括永不循环故障或死循环故障,这主要是由循环变量引起的。因此这种模型中包括的物理故障有:循环谓词中循环变量被赋予了错误的值、循环谓词中操作符不正确或缺少操作不符、谓词中的变量本省不正确或少变量。
(五)功能型
是指一些软件功能或性能不完善的故障。具体包括功能或性能规定的有错误、遗漏了某些功能、规定的某些冗余的功能、为用户提供的信息有错误、对意外情况的处理有错误、设计界面用户不满意、功能的结果不完善、提供的用户接口不完善等等。在很多应用商业软件中,这种故障模型所覆盖的故障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六)死锁型
对于一些实时控制程序,如果需同时处理的任务较多的时候,往往需要多线程进行并行处理,当遇到多个线程相互等待的时候就进入了死锁。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在于系统提供的资源少并发线程所要求的该类资源数。为了测试死锁是否发生,当线程进行资源请求时检查并发进程组是否构成资源的请求和保持环路。有限状态转移图和petriNet等技术都可用来有效的判断死锁发生。
四、结束语
软件缺陷作为软件开发过程的产物隐含了许多的信息,通过对这些缺陷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发现引发软件缺陷的根本原因,还能对软件进行更有效的测试。本文针对嵌入式软件的特点,提出按故障模型分类的嵌入式软件缺陷分类方法,在嵌入式软件测试中能有效的发现一些极易疏忽的软件故障。
参考文献:
[1]王丽,赵卢霞,李红卫,王梅娟.嵌入式软件测试工程化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应用,2009,29(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