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近体诗的格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1
关键词:字数;平仄;押韵;对仗
给下面的宋诗标平仄,并从歆律的角度分析它是否是近体诗。
池 面 过 小 雨,树 腰 生 夕 阳。
一││││, │─一│─
云 分 一 山 翠,风 与 数 荷 香。
一一│一│, ─││一一
素 月 自 有 约,绿 瓜 初 可 尝。
│││││, │──│─
鸬 鹚 莫 飞 去,留 此 伴 新 凉。
──│─│, ─││──
一、近体诗格律的第一个要求:字句有定
本诗在句数上共有八句,每句五言,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四联,属于五言律诗。在字数和句数这一方面符合近体诗格律严格的规定,满足“字句有定”这一要求。
二、近体诗格律的第二个要求:用韵严格
首先,本诗为宋诗,并以《广韵》为押韵标准。
其次,“阳”、“香”、“尝”、“凉”在《广韵》中皆属阳韵,做到了一韵到底,中途没有换韵。
再次,本诗做到了隔句押韵、偶句押韵,一般五言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本诗首句的“雨”与“阳”“香”“尝”“凉”不属于同一韵,首句没有入韵。
最后,“阳”、“香”、“尝”、“凉”四字属阳韵,是阳声韵。因此是平声韵,不是仄声韵。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知,本诗严格满足“用韵严格”这一要求。
三、近体诗格律的第三个要求:平仄协调
平仄协调有三个基本原则:平仄相间、相对、相粘。
1.平仄相粘。
本诗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都是相同的:“腰”与“分”都是平声;
“与”与“月”都是仄声;“瓜”和“鹚”都是平声。
2.由于本诗平仄不和基本句式的平仄完全符合,其中有拗救现象,因此比较复杂、下面分联来分析。
(1)首联:出句和对句分别是A型句和B型句,但出句(A型句)第三、四字同时拗(都为仄了),对句第三字就得救(“生”为平),对句(B型句)要求第一字必须为平,但是本诗为仄了,第一字拗了,就得用本句第三字来救(“生”为平)本联一字三救了,而且仄收式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虽然本联表面上不符合平仄相间原则,但通过拗救现象可以解释,因此不违反律诗原则,且本联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面”为“仄”、“腰”为平)因此也符合平仄相对原则。
(2)颔联:本联出句和对句分别是C型句和D型句、出句(C型句)第三字“一”为仄拗了,得用本句第四字救( “山”为平);对句(D型句)第三字“数”为仄,没有出现三平调现象。“风”虽然为平,但它是第一字可以不管它的平仄,而且本联的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分”为平,“与”这仄)因此不违反相间、相对原则。
(3)颈联:本联出句和对句分别为A型句和B型句。出句三、四字拗了,对句第三字又救了,对句首字为仄,拗了,得用本句第三字来救(“初”为平),本联的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平仄又相反(“目”为仄,“瓜”为平)因此不违反相对、相间原则。
(4)尾联:与颔联相同。
本诗四联中只有颈联的出句违反了平仄相间的原则,其余各句都符合平仄协调的要求。
四、近体诗格律的第四个要求:讲求对仗
1.颔联:“云”、“风”,天文与天文相对;“分”、“与”都为动词;“一”、“数”,数目相对;“山”、“荷”,事物相对;“翠”、“香”都为形容词,出句和对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类。
2.颈联:“素”、“绿”颜色相对;“月”与“瓜”事物相对;“自有约”、“初可尝”都为动词,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类。
总之,这道诗属于近体诗,满足近体诗格律的要求。
附:A型句:仄仄平平仄
B型句:平平仄仄平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2
[关键词] 乌江;平仄;拗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乌江》是李清照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之一。研究者多从内容方面予以探讨,而对其形式方面,尤其是平仄很少评判。本文试对其平仄进行分析,以期引起重视。因为此诗是五言绝句,故文中谈到近体诗的平仄,只涉及五言诗。
一、《乌江》的平仄
平仄是近体诗中最重要的要素,讲究平仄是近体诗的本质特点。因此前人有“学诗先要知平仄”的说法。平,就是指中古的“平声”,包括普通话里的阴平和阳平,从入声分化来的读平声的字在分析近体诗的时候仍按“仄声”对待。仄,就是指中古的“上、去、入”三个声调。“平”、“仄”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使用,读起来就会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美感,显得富有音乐特色,从而增强了艺术效果。
众所周知,近体诗以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每一音步的第二字是节奏点所在,不能随意变更;偶句末一字要押韵,而且限用平声韵(用仄声者则为例外);原则上禁忌出现“三平调”(一句之中的最后三个音节如果都是平声)和“三仄调”(一句之中的最后三个音节如果都是仄声)。近体诗的平仄律概括有三:即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各联之间,平仄相粘。所谓“一句之中,平仄相间”,就是平声音步和仄声音步间隔出现;所谓“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就是近体诗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对立,如果违反了就叫做“失对”;所谓“各联之间,平仄相粘”,就是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与上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如果违反了,就叫做“失粘”。如果我们以仄声开始,那么近体诗的基本句式就是以下四种: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一首律诗的平仄其实就是这四种基本句式的变换构成的。分析一首律诗的平仄,先要确定它的首句开始和结束的音步是“平声”还是“仄声”,然后再依据上面所说的“对”、“粘”规律去写出整首诗的平仄谱。以《乌江》为例,首句“生当作人杰”第一个音步“生当”的声调都是平声,而且节奏点“当”属“平声”,那么该句开始的音步的“平平”,结束的音步是由“杰”(入声字)单独构成的,属仄声。这样首句按照“平仄相间”的规律,就是用了“(丙)平平平仄仄”这种句式。接下来按照“一联之中,平仄相对”的规律,第二句第一个音步“死亦”都是“仄声”,尤其是节奏点“亦”是去声,属“仄”,因此该句就是“仄仄”开头,同时按照近体诗的押韵特点,第二句末一字要押韵,必须是“平声”,那么此句就是用了“(丁)仄仄仄平平”这一基本句式。
二、《乌江》的拗救
平仄格律是人为的、机械的,而诗歌创作却是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要使诗歌的语言一一适应人为的格律,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使诗的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统一起来,只能对平仄格律加以调整改进。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只要节奏点上的平仄能够达到“相间”、“相对”、“相粘”,就可以收到平仄错综协调的效果,所以便要求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其平仄必须分明,即不可以随意变动。至于一、三、五位置上的字,由于是非节奏点所在,并不影响大局,因此可以从宽处理。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尽管这样,诗人为满足写作实际的需要,仍然会出现不符合平仄规定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拗”。“拗”便破坏了平仄的协调性,于是人们又设法调整其平仄关系,以便保持其协调性,便又有了所谓的“救”。拗救的基本原则是以平救仄,以仄救平,从而实现平仄协调的目的[1]。
上面我们说过近体诗原则上禁忌出现“三平调”和“三仄调”。就《乌江》首联的平仄来说,出句应为“(丙)平平平仄仄”,实际却是“(丙)平平仄平仄”;对句应为“(丁)仄仄仄平平”,实际却是“(丁)仄仄平仄平”。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诗人是为了避免触犯这两种禁忌。先看出句“生当作人杰”,末三字中“作”是去声,属“仄声”,“杰”是入声,也属“仄声”,如果中间位置按照平仄谱也用一个“仄声”的字,那么就会出现“三仄调”,从而触犯禁忌,故诗人在第四个字位置上,也就是节奏点上用了一个“平声”的“人”字加以补救,即“三拗四救”。当然这里也有学者认为应该这样解释:第四个字位置应该用“仄声”却用了“平声”的“人”字,也就是“拗”了,不“分明”了。按照上面“以仄救平”的原则,因为第三个字位置不属于节奏点,可以“不论”,因此就用了“仄声”的“作”来补救,即“四拗三救”。这两种分析和解释都有一定道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予以采纳。再看对句“死亦为鬼雄”,末三字中“为”和“雄”都是“平声”,如果中间位置按照平仄谱也用一个“平声”的字,那么就会出现“三平调”,从而触犯禁忌,故诗人在第四个字的位置,也就是节奏点上,按照“以仄救平”的原则,用了一个“仄声”的“鬼”字加以补救。
《乌江》这首诗提倡生作人杰,死为鬼雄,字面上表达了对末路英雄项羽的称颂,实际上旨在讥讽不图恢复的南宋朝廷和宋高宗的逃跑主义。其内容发人深省,形式也不拘泥常规,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代文人生在诗、文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强大的唐朝之后,他们勤奋写作,力图有所超越。
参考文献: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3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高深吗?我们不妨从的两段话说起。
其一,梁实秋在《先生二三事》一文中提到,在一次演讲时,指斥律诗(这里指近体诗,也包括绝句)及平剧(即京剧)为“下流”。梁实秋则在文中含蓄地表示对此主张并不赞同。
其二,曾在他的《尝试集・自序》中说:“我先前不做律诗,因为我少时不曾学做对子,心里总觉得律诗难做。后来偶然做了一些律诗,觉得律诗原来是最容易做的玩意儿,用来做应酬朋友的诗,再方便没有了。”
说“律诗”下流,当然不是认为它“卑鄙龌龊”,无非是认为它需用文言来写,同京剧一样不通俗,不大众化,因此“地位卑下”,不值得提倡。而说它是“最容易做的玩意儿”,在表明不欣赏的态度的同时,却也道破了一个事实――近体诗的平仄并不深奥。笔者对此有切身体会:只要了解了平仄的规则,写绝句或律诗比写新诗更有所遵循,更容易下手成章。
一、 近体诗平仄格律的根基――五绝一式
所谓平仄,指的是汉字的声调。普通话有四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也有四种声调:平、上、去、入。仄,与平相对,包括上、去、入三个声调。古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已消失,分别归入现代的四个声调。近体诗成熟于唐代,有平仄之分,因此读和写绝句、律诗需要识别古代的入声字。哪些字古代读入声,一查《辞源》之类的工具书就能知道。生活在保留了入声的方言区的人,识别入声就更方便了。“入声短促急收藏”,概括了它的特点。
绝句和律诗,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这样可视为四类。每类又可分为四种,格式总共就多达十六种。看似让人眼花缭乱,稍加探究即可发现,我们不妨把它们都看作从五绝的一种格式演化而来。这样能收到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功效。但不包含先有绝句、后有律诗之意,因为二者关系的问题比较复杂,就不在这里赘述。
(一) 首句末尾两字为“平仄”的五绝(一式)
在《聊斋志异》的名篇《胭脂》里,记叙了勘察奇案、昭雪沉冤的施闰章的事迹。蒲松龄尊此人为师,他有一首五绝《山行》: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这二十个字画面鲜明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每个字的平仄都同格式一致: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需要解释的是末句首字“一”,今读一声,古为入声。只要把这首诗背熟,那么作为平仄格律的根基的这一格式,也就烂熟于心了。
大家都熟悉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其平仄的格式,同《山行》完全相同。需留意的是:“白”和“一”是古入声字。第三句句首的“欲”虽是仄声,但因其所在的位置并不被视为违规。(人们常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的就是除各句的尾字外,处在奇数位置上的字,平仄可以灵活变通,而处在偶数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合乎格式。)借助这首诗,同样能轻松地记住平仄的基本格式。
为了观察近体诗平仄设置的规律,需要把各句的尾字除外。试看五绝,各句前四个字读起来都是两个节拍。节拍也称之为音步。构成音步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往往可平可仄,而后一个字的平仄却需要依照格式保持稳定。一个音步的性质是平还是仄,由后一个字决定,因此,人们称这个位置为节奏点。据此来观察《山行》,其各句两个音步平仄的设置依次为:
① 仄――平 ② 平――仄
③ 平――仄 ④ 仄――平
由此可以看到,在一句之内的平仄是交替的,前一个音步为仄,后一个音步则为平,反之亦然。这称之为平仄相间(间:读去声)。在两句之间的平仄是相反的,上句的前一个音步为仄,下句的前一个音步则为平,其后的第二或第三个音步平仄也都是互不相同。这称之为平仄相对。近体诗的前后两句,被称为一联;前一句称为出句,后一句称为对句。在绝句和律诗里,凡上下两联之间还存在平仄相粘的规则。所谓相粘,指的是前一联对句同后一联的出句,要平仄相同(即诗句中偶数位置上的字平仄要保持一致)。而实际操作时,只需看相关对句和出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如相同就相粘,若相异则为“失粘”。相粘的原则意在保证两联的平仄安排,避免雷同。正是平与仄的相间、相对和相粘的这三个原则,营造了既回环往复又错综变化的音乐美。
绝句和律诗,格式虽有十六种之多,但句式却只有四个。人们通常用句末的两个字的平仄,称指该句式。说“平仄脚”,指的即“仄仄平平仄”;说“仄平脚”,指的是“平平仄仄平”;说“仄仄脚”,指的是“平平平仄仄”;说“平平脚”指的是“仄仄仄平平”。熟悉这种习惯及其所指,可为阅读和写作带来不少方便。
另外人们还依照首句的第一个音步的平仄和句末是否入韵,对绝句和律诗进行分类。例如《山行》属五言绝句的“仄起不入韵”一类。这一格式是近体诗平仄的根基。五绝以首句不入韵为常见。
(二) 首句末尾两字为“仄仄”的五绝(二式)
晚过水花
欧阳修
寒川消积雪,冻浦暂通流。
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
首句的“积”字,今读一声,古为入声。此诗的平仄安排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五绝的又一种格式――平起不入韵。不难发现,这一格式的四个句子的句式与《山行》完全一样。变化只在颠倒了两联的先后。
(三) 首句末尾两字为“平平”(三式)
我们已经见到两种格式,都是首句的尾字不入韵(即并不是韵脚)。怎样演化出首句入韵的格式来呢?办法是替代。请看: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黑”和“逐”为入声字。“单于”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单”读chán。“将”读jiāng,意为用。“骑”读jì,属仄声字。
此诗的平仄格式是: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一格式同《山行》诗中的后三句完全一样,只是第一句原本为“平仄脚”的句式,现在被“平平脚”的句式取代。近体诗有一条规则,即必须押平声韵。末字为“平”的诗句又只有两种句式,对句既为“仄平脚”句式,出句就别无选择,只能用“平平脚”了。让“平平脚”在这一格式里的首和尾两次出现,比起让一、二两句平仄雷同,显然更加可取,而且也便于记忆。五绝一式的首句“平仄脚”变为“平平脚”,即成为五绝的第三种格式了。
(四) 首句末尾两字为“仄平”(四式)
再看第四种格式――平起入韵
白鹭
李嘉
江南渌水多,顾影逗轻波。
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
“渌”lù,古入声。渌水:清澈的水。平仄的设置是: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一体式同《晚过水花》诗中的后三句完全一样,只是原第一句的“仄仄脚”,现在被“仄平脚”取代。这样也是为了避免相连两句平仄的雷同,也是唯一的选择。首句末两字“仄仄”变“仄平”,恰与末句的平仄设置相同,也很好记忆。
二、 重叠和替换――借五绝识五律
五律,同五绝一样也有四种格式。我们可以借助五绝,掌握五律的平仄规律。
(一) 五律一式(首句仄起、平仄脚)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诗平仄的安排,显然是五绝一式的重叠,即由两首五绝一式相加而成。“独”是入声字。“名”和“天”处在句首,虽属平声,却不违规。全诗同格式相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二式(首句平起、仄仄脚)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平仄的安排,显然是五绝二式的重叠,即由两首五绝二式相加而成。“石”“竹”和“歇”是入声。“天、明、竹、莲、随”都居句首,所在的诗句又都不是“仄平脚”,故平仄都不限定。全诗同格式相符: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律三式(首句仄起、平平脚)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戎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此诗平仄的安排,显然与一式、二式不同,不是同一种格式的重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它是五绝的三式与一式的相加。其前四句为什么采取五绝的三式呢?因为这种格式的首句要入韵,而且第一个音步是仄声字。为什么后四句要“换头”变三式为一式呢?因为律诗首句若不入韵,只能有四个韵脚(在各联之末);首句即便入韵,也只增加为五个韵脚,即第三、五、七句句末仍必须用仄声字。因此第五句句末的“平平”要改为“平仄”,后半首的四句也就被五绝的一式替代了。
“一”和“达”为入声。“寄”处在句首平仄不限定的位置。全诗符合五律三式的平仄格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四) 五律四式(首句平起、仄平脚)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同五律的三式一样,也不是同一种格式的重叠,而是五绝的四式与二式的相加。其前四句采取五绝四式,是因为它的首句要入韵,而这句的第一个音步又是平声字。其后四句采取五绝的二式,也是因为第五句末须用仄声,必须更换句式,“仄平”脚变为“平平”脚。第五句更换了,后半首自然也就变成五绝的二式了。
“夹、阁”是入声字。“春、天、并、微”处在平仄不限的位置。此诗符合五律四式的格式。同前述三式相比,五律的四式较少见。
五律如果以三式同一式、以四式同二式相比较,其平仄设置的差异,都只在八句中的第一句。为了方便记忆,不妨把五律的三式和四式,看作换了“头”(首句)的一式和二式:把一式平仄脚的首句,改为平平脚的句式,即成为三式;把二式仄仄脚的首句,改为仄平脚的句式,即成为四式。之所以“换头”,是为了营造出首句入韵的两种新格式――五律的三式和四式。
三、 增添――五言变七言
七绝同五绝,七律同五律,平仄格式相同,也都是各分四类,其区别只是变五言为七言,即在各句句首增添两个字(一个音步)。原来句首为平平的,增添仄仄;原来句首为仄仄的,增添平平。请看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由“啸哀”可知首句为仄平脚,其平仄设置同五律四式完全一样,即五绝的四式与二式的相加。区别只在各句之首增添了两个字,其平仄同五言的第一个音步相反,以便体现“句内平仄相间”的原则。“急、独、浊”为入声,“风、渚、沙、百、多”都处在不限平仄的位置。
熟悉了五绝和七绝的平仄,七绝和七律的格式就可以推知,并不增加记忆的负担。这里只举上述一例,其余不再赘述。只补充一点:近体诗五言的首句不入韵居多,而七言以首句入韵为常。
四、 拗救――以规则换自由
近体诗合乎格式的诗句,称为律句;不合格式的称为拗句。拗,有的可以放宽要求,不视为病;有的则必须加以补救。拗而能施救,称为“拗救”,经过拗救即视为不违规。
如何区分须救与可不救,当然需要了解一些规则,增加一些记忆的负担;但同时诗人也会从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增加了变通的机会。就所失与所得加以权衡,利大于弊。
(一) “一三五不论”过于笼统
关于近体诗的平仄规则有两句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实这两句话都不严谨。
请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是七绝的第一种格式――平起,平仄脚。共有四个字同格式有异。
“闻”该用仄而用平,“自”该用平而用仄,但都是容许的。因为七言近体诗的第一个字可以一概“不论”。
七言近体诗的第三个字,除仄平脚句式必须用平声字外,仄仄脚、平仄脚和平平脚这三种句式第三字可以“不论”。“山”和“身”所在的句子都不是仄平脚,所以该仄而用平,仍不视为“拗”。这条规则用于五言,则是仄平脚句式的第一字必须“论”,必须用平声字。
至于七言的第五个字和五言的第三个字,依照习惯也是要“论”的。若平仄不符合格式,则被视为“拗”,大多要加以施救。
请看五言第四种句式“仄仄仄平平”,第三字当为仄,若改用平声字,则出现“三平调”(在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这是具有古体诗最明显特征的句式,在律诗和绝句中是不容许的。又如五言的第三种句式“平平平仄仄”,第三字当为平,若改用仄声字,则出现“仄仄仄”的三字尾。这也是古体诗特有的句式,律诗和绝句所应尽力避免的。
由此可见,“一三五”并非一概“不论”。
(二) 救“孤平”
仄平脚句式七言的第三字、五言的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否则除句末韵脚的平声字以外,句中只剩了一个平声字,古人称之为“孤平”。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王力先生曾经统计过,在《全唐诗》里,犯孤平的诗句仅有两例,可见这是一条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出现孤平必须施救,办法是把七言的第五个字或五言的第三个字由仄改为平,作为补偿。这种拗救叫本句自救。请看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七绝,首句仄起,仄平脚,属第四种格式。首句和末句都是仄平脚。首句与格式相符。末句第三字本应为平声,而“客”为仄声,所以把本应该用仄声的第五字,有意地改为平声字“何”。这就是救孤平。
“何”同时还有另一个功用,就是同出句的“不”字,构成“对句相救”。这两个字都处在七言的第五字位置,“不”字该用平而用仄,因此对句中相同位置上的“何”,该仄而改为平,作为补救。这种七言第五字或五言第三字的“对句相救”常常与“救孤平”同时并用,所以在这里连带说明。
(三) 二四同平
前边提到过“二四六分明”也不严谨,这是因为有两种情况例外。其一就是二四同平。
平仄相间,是近体诗格律的一个基本原则。五言仄仄脚的句式是平平平仄仄,但是平平仄平仄的诗句,人们也习以为常。请看:无为在歧路;泉声咽危石;仍怜故乡水;曾为大梁客;移舟泊烟渚;昔闻洞庭湖……这种平仄的安排,在七言仄仄脚的诗句里,四六同平也被视为正常:羌笛何须怨杨柳;千载琵琶作胡语;我寄愁心与明月;宫女如花满春殿;淮水东边旧时月;欲把西湖比西子;卷地风来忽吹散;惶恐滩头说惶恐……
这种句式的特点是把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对调,七言则是把第五、六两字的平仄对调。其条件是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同时必须保持用平声字,而不再是平仄不拘的了。上面所举的十四个例子中,只有“昔闻洞庭水”的第一字是仄声,没能遵守这一规定。
这种句式因为习见,有人视之为一种“变格”,简称为“二四同平”。
(四) 二四同仄
另一种例外是二四同仄。请看白居易的一联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平仄格式本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现在见到的却是: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其变化是因为原本平仄脚的出句,第四个字由平改为仄,出现了二四同为仄声的情况,成为“拗句”;所以采取对句相救的办法,把对句中的第三字由仄改为平。
又如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也是出句第四字拗,平仄脚变成了仄仄脚;因而对句第三字原本的仄声改为平声,对句相救。略有不同的是,出句白诗用了四个仄声字,而李诗则五个字都是仄声,这是因为“意”字在可以“不论”的位置。“五连仄”的句式,只容许出现在平仄脚的“二四同仄”的句子里。
七绝如杜牧的《江南春》,三、四句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是原本平仄脚的句式,因四六同仄变作仄仄脚,七言则把对句的第五字由仄改为平声,对句相救。此例出句的后五个字也都是仄声(“八”“十”为入声)。
二四同仄,也有对句不加施救的例子。如杜甫《春夜喜雨》的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出句二四同仄,对句第三字的“火”仍用仄声,而未改用平声字。这种拗而不救,也并非绝无仅有,但只能看作是一种非正常的特殊的习惯。
二四同平,二四同仄,说明“二四六分明”不是一概如此,而是容许在特定的条件下变通。
五、 结语
人教社编写的《高中教科书语文第三册(必修)》,在《近体诗六首》后附有一张表《近体诗的两种常见定式》,简明扼要。课本几经修订,此表一直保留,可见它对学生了解近体诗是有所补益的。可是教师却往往不能指导学生理解它、利用它。为了解说它,笔者曾编过两个口诀,现抄录如下。
其一说五言绝句:
辩“脚”识句式,句式仅四种。
绝句仅四类,皆从一式生。
“颠倒”或“换头”,三式借此成。
其二说七言及律诗、拗救:
五言变七言,句首两字增。
“重叠”或“换头”,“律”由“绝”扩充。
首句若入韵,仄脚需改“平”。
拗救虽需记,解缚更轻松。
写成后,又发现口诀也还需要解释,终于写成了上面的文字。
当年有位老教师,每读到律诗或绝句,总要先辨别首句末尾两个字,同时轻声自语:“平仄脚?平平脚?”那时还不明白此中玄机。后来读书渐多才悟出:只需识别首句的标志――句尾二字的平仄,就可以依次推导出全诗的格律。能适应各种需要的十六种格式,竟然出自几条简要的、易于操作的基本原则,前人的智慧让我辈不得不叹服!这由衷的感慨,是写成此文的动力之源。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4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唐代以前已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它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应属古体诗一种。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附:
宣州谢眺楼①饯别校书②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③,中间小谢又清发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⑤。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①谢眺楼:谢眺任宣城太守(今安徽省宣城县)时所建的一座楼。②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③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建安骨:建安时期诗人的诗作,风格刚健清新,后人称为“建安风骨”。④小谢:指谢眺。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⑤览:同“揽”。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5
《综合性学习》活动总结
601班 施展
《综合性学习》开始的时候,谢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个示范----怎样去进行《综合性学习》:谢老师先给我们上了几首古诗,引导我们去理解古诗的意思;接着又给我们上了几首现代诗,指导我们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我们每天回家都去理解一首现代诗或者古诗。我们的第一次小组活动在班级里举行,主题是整理自己收集到的诗,我们组按春夏秋冬把古诗分成了四类,设计出了一个诗歌整理表。我们自己还动手写了写诗,发现我们班的小诗人可真不少。最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小组活动----出一本小诗集,我们把我们自己写的诗抄到小诗集上,在后面又抄了几首我们收集到的古诗。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知道了诗可分现代诗和古代诗。古代诗歌按音韵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而古代的近体诗又可分为绝句和律诗,古代诗歌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和讽喻诗。我们还知道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约在2500年前问世。这本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而现代诗分叙事诗、抒情诗、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我们还知道现代诗潮分十大流派,这十大流派分别是现实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新浪漫主义、意象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具体主义。现代诗和古代诗虽然都是诗,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区别:1.古诗的格律要求比较严格,而现代诗的要求比较宽松;2.古诗用字精炼,很少用虚字,而现代诗经常用虚字,比较接近口语。古代诗还有一些区别:唐诗有字数、句数、平仄、用韵、节数的规定;宋词则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类,还有小令、中调、长调的区分。儿童诗有大人写的童诗和小朋友写的童谣,大人写的童诗比较对称、押韵,小朋友写的童谣要童真、童趣。
诗歌好比是一个大海,而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学习到的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为了使我们了解诗歌,我们一定要在平时多多理解诗歌,争取在自己的一身中学完诗歌的海洋!
近体诗的格律范文6
关键词:唐诗与音乐 唐诗与吟诵
一、唐诗与音乐
只有“声情并茂”才能达到最高意境。在唐诗中,较于语言的体现,音乐则主要凭借其自身轻重缓急、长短高下等特征,将不同的音节随着时间的运动融为一体,使其节奏流畅,如此一来连续的节奏构成完整的旋律来表情达意。
下面论述关于唐诗中的声律修辞。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抑扬顿挫”是我们朗读文本时的特征,这种特征在吟诵唐诗时尤为明显,我们可以察觉到诗中喜怒哀乐的情感通过声音传达出来,这与吟诵和音节组合、平仄等有密切联系;
第二,讲求声韵的固定格律形式在唐诗中形成,这种形式最鲜明地体现在近体诗中;
第三,中国的诗歌,从它的源头寻觅,表现出“唱和”的特性,“唱和”就代表了音乐性,从《诗经》起便可追溯。《诗经》中许多篇章可以披之管弦;《离骚》、《九歌》也可以用来歌唱;汉代的乐府既是官府设立一个音乐机构的名称,又是一种文学体裁。而到了唐朝,诗和音乐更是互相促进,共趋繁荣。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沈宋”。沈期、宋之问对唐诗最大的贡献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在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让律诗在其手中定型和成熟。随着佛教梵呗传入东土,中国古代语言受到影响,逐渐出现“ 声母”和“ 韵母”,后来将汉字的声调归纳为“ 平”“ 上”“ 去”“ 入”四种。格律诗,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近体诗的雏形是“永明体”,根据“永明体”结构,我们可以归纳出押韵和固定的声律格式是格律诗主要特点,运用最广泛的要数平声韵,并且要求双数句押韵。如李白的《听蜀僧睿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峰”“松”“钟”“重”均为平声韵,符合双句押韵的规律。
近体诗还有固定的格律要求。唐代格律,将“阴平”“阳平”,也就是现在的一二声归为“平声”,将“上”“去”“入”,也就是三四声归入了“仄声”。上文提到的抑扬顿挫就是平仄规律的体现。律诗和绝句按平仄可分为“ 仄起式”和“平起式”,按压韵方式又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这种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绝句都各有四种形式。它们的首句形式分别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是诗歌韵律的本质存在与体现,我们在吟诵时也是遵循着这种看不见的规律展现唐诗的声律之美。
除声律外,唐诗的音乐美中还包涵各种修辞之美,对偶则不得不说。诗句中文字意象的对应、音节组合的协调、节奏的对称、情感的自然发展变幻以及对偶内部包含着的平仄交错,无一不显示出对偶本身结构的对称平衡之美。如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典型的对偶经典之作。诗中每句的意象、形容词都是对偶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情感充沛。对偶的运用表现回环往复的过程,体现沉郁顿挫的抒情特征,富有音乐美。
在唐代,评价诗歌水准的重要因素也是这种音乐之美。仔细阅读唐诗,我们会发现音乐美的例子数不胜数。如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间中”,人语、清泉、落花、山鸟,人与自然的乐声表现空灵境界,将禅意、诗意、画意完美融合;又如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吟咏了一首动人的悲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风雨声、鸟声绘出清晨浓郁清新的春意。处处体现完美的音乐美。
二、唐诗与吟诵
唐诗中的音乐美想要呈现出来,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吟诵。除了将本文上述的押韵、平仄、对偶等声律修辞之美体现出来之外,吟诵还有其他重要作用:
1.培育“我”的人文素质与中国人的“气质”
这是说,促进诗教传统的恢复与重新兴起,尤其是在大学生之间大力提倡吟诵中华古诗词,比如建立校园或者学院的古诗词吟诵团等等,能充分提高其文化修养。
2.提升“我”的诗词鉴赏能力与汉语写作能力
首先,不论是作曲家还是诗人,都要根据歌曲或诗歌的灵魂――情感,来改变节奏和调式,组织最恰当的字词来形成流畅贴切的语言。
其次,“将脑中瞬间形成的意念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吟诵古诗词便是这种“瞬间”写作能力形成的最佳途径。
3.激活“我”的音乐潜能,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吟诵追求美听,创作美听和欣赏美听的吟诵,对人的乐感是一种自我开发和养成。
另外,直观感觉上,不同意境的唐诗,我们默念和吟诵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如豪迈的诗歌,朗诵出来就顿觉一股英气油然而生,更能使自身融入到诗的情境中去;同样一首诗,自己吟诵和别人吟诵出来的感觉也是大相径庭的,个人对诗歌的境界理解不同,吟诵时所带的感情也有差距,在这样的过程之中,我们会有更多新的理解和体悟,对我们自身成长和人生也有很大触动和影响。
如果说通过声律修辞等体现出的唐诗的音乐美是唐诗本身特有的魅力,那么吟诵就是将唐诗推向外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唐诗中的听觉世界不仅包括诗人在诗中体现的自身感觉到的关于音乐的意象之美,还包括欣赏唐诗的人通过吟诵这种形式所体悟到的听觉之美、境界之美。可以说,音乐和吟诵二者相辅相成,完成了唐诗的留存、继承和传扬。
《重构美学》中通过对现今“视觉至上”的批判来宣扬一种“听觉至上”的转向,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证明听觉的优势和意义,唐诗就是一个典型、鲜活的例子,它的听觉美的意义并不只停留在古代,对于今人也是不可多得的“听觉遗产”,能帮助人们重新正视我们多种感官的意义,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平衡,从而达成审美的升级与优化,完善我们的美学内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