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时某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某时某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某时某刻范文1

临近岁末,年终考核已然在即,企业员工大都将面临着“殊途同归”的尴尬局面:考核结果优秀,理应或加薪、或升职,或二者兼而有之,但往往“优而无果”;考核结果居中,加薪难以实现,升职更是奢望,可能“劳而无效”;考核结果垫底,自然不敢擅言加薪、升职,如果不主动“体面”走人,就可能受到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决策层的“主动关心”。所以,不论考核结果如何,大多数员工都面临着抉择的时刻。

年终考核的难题

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公司决策层来说,年终考核更是难题。

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员工,如果不给他们加薪或升职,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大不如前,很快就会从“找发展”的绩优员工颓废成“找安全”的绩平员工,继而堕落成“找饭吃”的绩差员工,或者干脆另谋高就,公司成了其他公司发展的人才培训基地。而要给他们加薪,但公司业绩多不理想,且僧多粥少,欲壑难填,现实与期望永远有差距;要给他们升职,则更高级别并无虚位,董事长和总经理等位置如泰山般岿然不动,升职空间有限。所以,考核结果优秀的员工往往成了烫手的山芋,需要考虑“用什么激励和怎样去激励”。

对于考核结果居中的员工,薪水涨幅不可能高于所在地区行业平均水平,还要充分考虑公司现实经营困难、未来行业的不景气和利润适度提留进行扩大再生产等诸多因素。七折八扣下来,要么不加薪,要么象征性地加薪。不加薪,员工对公司的信心会受到打击,但象征性的加薪效果可能与不加薪没有什么区别。例如,月薪过万的软件工程师在经历了差不多一个季度的年终考核后,新财年开始后薪水涨幅微不足道,此君会做何感想?所以对于考核结果居中的员工,需要考虑“该不该激励和能不能激励”。

对于考核结果垫底的员工,只要公司业务没有爆炸性的增长,都要尽可能地把他们全部请走,以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压力传递和组织激活原则。但请神容易送神难,考核结果垫底的员工往往是因为卧病在床的八十岁老母,或者新生婴儿的啼哭让他们分心走神。同事之间的患难共济,发小的嘱托和闺蜜的耳语,领导的暗示,旧交的恳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公司的决策层,岂能对此置若罔闻?公平公正的概念在这样的时刻往往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随之而来的是举棋不定。所以,对于考核结果垫底的员工,需要考虑“该不该开和如何体面地开”。

那么,员工的去留已然成了天下第一难题?其实并不然。

心无旁骛也有害?

一直以来,公司更希望他们的员工,尤其是考核结果优秀的员工能心无旁骛,专注于当前的工作而不考虑其他工作机会,并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规则和制度来肯定并强化此举,以保证公司在财务上持续稳健的收益。员工似乎也应该更加全身心投入,倾力成为高绩效者。然而,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将有不同的发现。

人力资本角度

加里·贝克尔(Gary S. Becker)将人力资本定义为雇员或潜在雇员拥有的有助于他们的工作绩效产出和有助于职场成长和成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总和。人力资本不仅是雇员入职的门槛,也是内部晋升和成为管理人员的主要证据。与之相伴的是,组织也会从增量的人力资本中收益,当公司雇员的学识、技能和工作上的经验都更为丰富,水平都更高时,他们工作绩效的质量和数量都会随之提升。因此,很多公司都很重视通过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来促进公司的发展。

兹维·博迪(Zvi Bodie)及研究伙伴将个体层面的人力资本积累行为分为了四类。第一,员工通过接受与当前岗位工作职责履行直接相关的培训课程,增强对当前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第二,通过参加增强个体组织内部适应性的工作丰富化设计,比如工作轮换和参与跨职能部门的项目团队,员工可以对当前的工作有更高更广的认知,从而增强对公司的价值贡献。第三,雇员接受通用性的培训课程,比如主动学习第二门外语,成为一个更有魅力的公众演说者等等,增强和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第四,员工有意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每隔一段时间,雇员对当前的职业目标进行回顾反省,并从他人那里获取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建设性建议,并以此来澄清并规划未来职场发展路径。这样的规划能为雇员个体为未来的内部晋升或外部工作机会做好准备。虽然职业规划活动本身并不能直接提升增强雇员个体的工作或职业方面的知识,但它的确有助于雇员个体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胜任能力有更为正确的认知。

由此看来,员工个体层面的人力资本积累有些与工作背景直接相关而具有专属性,而另外一些就更具普适性。这两种类型的人力资本投资都增强了雇员在外部市场上的市场流动性,但直接贡献不同。工作专属性的人力资本积累(如行业从业许可证、专业资格证书、对行业运营更为深入的了解等)有助于个体在行业内部不同组织之间的流动,而诸如语言技能的提升等通用人力资本的积累则有助于雇员个体对公司外部的市场机会保持足够的适应性。

香港大学学者托马斯·伍(Thomas W. H. Ng)与乔治亚大学的丹尼尔·费尔德曼(Daniel C. Feldman)2010年在国际著名期刊《应用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发表文章《心无旁骛 对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Th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Embeddeness① on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发现心无旁骛对雇员本人来说并不一定都是福音。因为,专注于一家公司就不可避免地将自己一步步推向固步自封、思维僵化而对组织外部的工作机会逐渐失去适应性。这一结论得到了更多研究的验证。

文章进一步分析,心无旁骛之所以会妨碍而非助益个体的职业发展,原因是专注当下意味着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挤占,从而亲近公司之外繁复多彩的网络关系的有效时间就会大大减少,学习新的工作技能或获得通用而非专属的人力资本的机会就更少了,继而大大降低了他们对未来可能的外部工作的适应性。

另有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在一家公司沉得越深,沉得越长,其自发性的惰性将妨碍他在人力资本积累上的动力,因为他们缺乏换个环境的内在动力。对于期望能主宰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雇员来说,这种在人力资本积累上自我驱动的减弱,终将危及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

社会资本角度

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 Coleman)将社会资本定义为能为雇员个体创造价值的人际关系。与此对应,社会资本积累行为是指个体有目的地与他人构建关系纽带的个体活动。这种有目的的关系纽带的构建,比如主动寻找更高级别的岗位,积极参加与之相关的社会活动,有意识地结识一些高级别的管理者等等,都将有助于职场人士在职业生涯上的成功。

职场人士的职业发展路径大体可分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从一而终并终成正果,另一个极端是不断通过跳槽寻觅最合适的职位。与之对应,个体层面的社会资本的积累及过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内部社会资本积累行为,是指在组织内部与其直接主管,以及其他更高级别管理者构建社会关系的行为,这种社会资本积累行为有助于个体内部的晋升。另一类是外部社会资本积累行为,是指与组织外的诸如行业内结交的职业伙伴构建社会关系的行为,这类行为能促进雇员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

已有研究显示,对雇员和公司而言,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都是有助于其发展的。对于雇员个体来说,社会关系纽带对于个体职业生涯的促进不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公司外部都大有增益效应,尤其是在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和获得新的职位上更是增效明显。对于公司来说,高水平的社会资本对群体的凝聚力和跨部门的沟通效率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雇员与公司外部人构建并保持积极健康的网络关系也能促进公司的健康运营,因为这些外部关系能帮助公司发现新的客户并能以较为低廉的成本保持与既有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个体在工作中积累的社会关系纽带越多,他们的组织嵌入度就越深刻,因为这些关系纽带迫使雇员感到有责任与他们的组织长相厮守。同时,他主动积累外部社会资本的动力就随之降低。一个雇员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就会对如何使既有的时间和精力发挥最大作用而精打细算。如果一个人整天忙于维护目前工作场所的诸多政治和关系网络,那他就没有时间与同行之间保持更加紧密的关系,没有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行业展销会、职业推介会和职业分享会等等。组织中各个层级的管理者都会在开拓与维护与下属、其他部门工作群体、外部供应商和公司客户等等关系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当一个管理者完成了一系列社会关系纽带网络的构建后,他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用于维护好现存的关系网络而不是去继续开拓一些新的关系纽带。研究发现,、工作年限与工作中的社会化行为呈现出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社会资本的积累是有目标导向的。假定那些认为自己高度嵌入组织的雇员将其视为工作安全性,雇佣稳定性和职业发展的成功标志时,那些高度嵌入某个组织的员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主动积累社会资本的动力就会渐次降低,因为他们会认为他们的职业目标或许已经实现。研究显示,如果一个雇员处于高水平的匹配时,他主动寻找其他工作机会的可能性或接受其他工作机会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低。研究者推测这种关系之所以发生,是因为高度嵌入的员工经过理性推理后发现换工作后更为成功的几率与呆着不动没有什么区别。简而言之,高度嵌入的雇员可能不再渴望更多的网络机会,因为对于他们职业的成功来说,更具现实意义的策略就是以静制动。因此,一个人越是心无旁骛,其积累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是随之降低。丹尼尔·费尔德曼等人(2010)对375个管理者的纵向实证研究证实了这点。

由此看来,决定职场人士职业发展和公司健康运营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比如某项技能的习得,某项流程的掌握,某种管理技术的权变性的应用,某种关系纽带的开拓和维护等等,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投入,否则就难得要旨,难见成效。所以,如果一个人过于频繁地跳槽,那他必然难以完成应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以致一事无成;而心无旁骛不考虑其他的工作机会,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既不利于公司发展,也不利于员工个人发展。

开放心态,促进共赢

从组织发展的角度看,任何健康的组织,尤其是处于商业环境中的企业,都能将少数人的长期目标,甚至终身目标与大多数人的阶段性目标完美结合。所以,员工不仅要知道自己的阶段性目标,更要知道自己的长期目标,甚至是终身目标。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决策层,则要确知公司的最终目标及分解后的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更要知道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需要哪些拥有特定阶段性目标的员工来支撑完成,并通过刚性的制度设计和柔性的文化牵引来整合员工的目标,使之服务并服从于公司目标的实现。所以,不论对于员工个体,还是对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决策层来说,都需要开放心态,用共赢的思路考虑问题。

某时某刻范文2

关键词 磁选;浮选;反浮选;脱硫

中图分类号T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0-0102-02

Study on Iron Ore Optional

Ma NiyaYang Huibing

Anhui province Longqiao Mining Co.Ltd,Lujiang 231500, China.

AbstractAn iron of Anhui province the mineralog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iron ore in the iron mainly exists in the form of magnetite, accounted for 92.32% of iron. After mangnetic separation of iron concentrate with high sulfur content in the samples. Then the magnetic iron concentrate by reverse flotation desulfurization experiment、the stage grinding and stage selection first magnetic floating processexperiment、the stage grinding and stage selection flotation and magnetic technology experiments. Three comprehensive process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by flotation and magnetic technology can get iron concentrate grade of 67.32%, sulfur 0.134%, the recovery of iron 71.85% iron concentrate.

KeywordsMagnetic separation,Flotation,Reverse flotation,Desulphurization

1矿石性质

安徽某铁矿石中磁性铁含量较高,占总铁的92.32%。脉石成分主要为SiO2。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见表1。

成分 TFe mFe SiO2 CaO MgO TS mS P lg

含量 38.26 35.32 22.35 4.72 2.81 1.82 1.40 0.19 3.31

表1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2不同分选工艺试验

2.1磁选后精矿反浮选

采取磨矿10min后进行两段磁选,(磨矿后--0.076mm含量87%)磁选精矿再进行反浮选,实验流程图见图1。

磁选后实验结果见表2。

产品 产率 品位 回收率

TFe S TFe S

铁精矿 49.94 62.18 2.58 80.01 68.9

一次磁选尾矿 48.15 14.42 1.07 18.11 27.55

二次磁选尾矿 1.91 17.56 3.44 0.88 3.55

原矿 100 38.33 1.87 100 100

表2磁选实验结果%

图1 磁选后反浮选流程

由表2可以看出,磁选后铁精矿中硫含量2.58%,明显超出了铁精矿对硫的质量要求,而硫主要是以磁黄铁矿的形式存在于原矿中,探索利用反浮选降低铁精矿中的硫品位,反浮选实验结果见表3

产品 产率 品位 回收率

TFe S TFe S

铁精矿 97.16 62.33 2.30 97.35 86.95

硫精矿 2.84 58.01 11.91 2.65 13.05

原矿 100 62.21 2.57 100 100

表3 反浮选实验结果%

由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单一的硫酸铜对磁黄铁矿进行活化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后续试验对浮选药剂制度进行了重新调整。

2.2 阶磨阶选――先磁后浮工艺

采用阶磨阶选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细度,原则上细度的提高有利于铁精矿品位提

升和精矿中硫含量的降低。原矿样第一次磨矿时间6.5min(磨矿后-0.076mm含量78.5%)之后磁选,,磁选场强为200mT,磁选后精矿再磨,磨矿时间为9min(此时精矿细度为-0.076mm含量为95%),再磨后经180mT场强磁选,磁选精矿再进行反浮选试验。实验流程图见图2。

图2 阶磨阶选反浮选流程

实验结果见表4。

产品 产率 品位 回收率

TFe S TFe S

一磁尾矿 44.61 13.74 1.25 15.78 28.74

二磁尾矿 3.11 15 2.53 1.20 4.06

铁精矿 46.55 62.01 0.68 74.30 16.32

扫选精矿 1.36 58.65 13.19 2.05 9.25

粗选精矿 4.37 59.23 18.55 6.66 41.79

原矿 100 38.85 1.94 100.00 100.00

表4阶磨阶选――先磁后浮实验结果%

由实验结果表明:精矿细度的提高,铁精矿品位也随之提高,但磁选精矿中硫含量(计算可知S含量2.5%左右)几乎没有降低,磁选精矿反浮选能有效的除去铁精矿中的硫含量,可将最终铁精矿中的硫含量降到0.68%,排硫率达72.8%的较好指标。

2.3阶磨阶选――先浮后磁工艺

采用先浮后磁工艺有利于浮选作业将原矿中的黄铁矿、磁黄铁等含硫的硫化矿物优先去除,降低磁选作业脱硫的压力,尤其是对铁矿中含有的磁黄铁矿除去有明显的效果,因此探索进行优先脱硫后磁选的先浮后磁工艺试验。保持磨矿细度-0.076mm含量78.5%,浮选工艺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二次精选作业,磁选采用阶磨阶选工艺,一段磁选采用200mT,二段磁选采用180mT最终精矿细度控制-0.076mm含量95%以上。先浮后磁流程图见图3。

实验结果见表5。

产品 产率 品位 回收率

TFe S TFe S

硫精矿 6.89 52.71 23.18 9.47 74.28

精选Ⅱ底流 1.25 35.08 1.94 1.14 1.13

精选Ⅰ底流 2.51 42.53 6.02 2.78 7.03

扫选精矿 0.97 36.65 18.49 0.93 8.34

铁精矿 40.94 67.32 0.134 71.85 2.55

二段磁选尾矿 7.15 11.72 0.588 2.18 1.96

一段磁选尾矿 40.29 11.08 0.259 11.65 4.71

原矿 100 38.36 2.15 100.00 100.00

表5阶磨阶选――先浮后磁实验结果%

图3 先浮后磁流程

3 结论

1)根据矿石化学成份分析和探索性试验可知:该矿石属于高硫磁铁矿石,且硫主要以磁黄铁形式存在,硫的除去难易程度直接影响矿石的可选性指标;

2)通过对该矿石进行探索试验结果可知:采用单一磁选,保持磨矿细度-0.076mm含量87%,可得品位为62.18%,含硫2.58%的铁精矿,精矿中硫含量严重超出了铁精矿对硫含量要求;采用阶磨阶选(精矿细度-0.076mm含量95%左右)――先磁后浮工艺可获得铁精矿铁品位62.01%,含硫0.68%,铁回收率74.30%的铁精矿;采用阶磨阶选(精矿细度-0.076mm含量95%左右)――先浮后磁工艺可获得铁精矿品位67.32%,含硫0.134%,铁回收率71.85%的铁精矿。综合比较各种选别工艺,先浮后磁工艺对该矿石进行选别可获得良好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张.浮选药剂的组合使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某时某刻范文3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科学编制专项创作规划,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以补齐短板、兜好底线为重点,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填平补齐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普遍建立村级文化中心,实现贫困地区县县有流动文化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资助、项目运营等形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提升服务效能。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促进公共文化供需有效对接。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文物保护,继续推进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传承发展传统戏曲,振兴传统工艺。推动民族民间文化典藏与传播,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民间传承、礼仪规范、文艺创作等各个方面,赋予新意、创新形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通过重点行业带动和有力政策推动,促进文化产业优化结构布局、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质量效益,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改造提升演艺、会展、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娱乐、在线视听等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营造良好文化消费环境,培育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增加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

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打造综合性、专项性、区域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健全以内容监管为重点、以信用监管为核心、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某时某刻范文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简称“二师”坐落在天山南麓号称“华夏第一州”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全师23所中小学校,点多、线长、面广,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校际差距十分明显,特别是边远落后团场学校基础设施薄弱,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两基”目标的实现解决了兵团子女“有学上”的问题,而要满足兵团子女“上好学”的期盼,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无疑是第二师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进入“十二五”后,兵、师党委对教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为此,二师教育确立了“巴州领先 兵团一流”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的“一主两翼”的工作思路,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二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将其纳入二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

引进先进教学模式,为课改寻求路径

围绕“促进二师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目标,二师教育局组织本土专家与教研员在多方考察、深度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最终达成共识:立足现实,借助外力,打造内力,形成合力。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合作,引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以下简称“跨越式”试验)研究的课堂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具体目标是:在二师义务段起始年级的语文、英语两学科实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幅提升二师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实验,以试验项目为抓手,借助二师的当地资源优势建立推广体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向二师(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课堂教学扩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打造有效课堂,旨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二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年以来,二师23所中小学校语文、英语教师参与了该课题的培训及试验探索,试验对象涉及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全体学生。自2010年启动以来,跨越式教学课题主持人,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余胜泉院长及多位博士专家多次亲临二师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深入课堂教学进行认真独到的观、评、导。课题组专家们定期的培训指导,精准细致的点评以及对跨越式教学理念深入浅出的阐述,使教师们对跨越式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跨越式教学模式逐步使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内化为教师们的教育思想,并外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为全面深入地落实新课改要求、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实践中收获、在探索中前进

通过3年来参与“跨越式”试验的研究,在总课题组的精心指导以及各实验学校与实验教师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跨越式教学课题的实施已取得显著成效,各试验学校在设施配备、师资建设、课堂革新、学生发展等方面都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1.通过参与试验,教师的教学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跨越式”试验项目立足于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大力实施包括教育理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与方法、案例分析、信息化教学实践等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能力,变革了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从而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提升了广大教师学习与实践能力,实验教师的授课水平和专业发展不断得到提高。

一位教师这样说:“接触了‘跨越式’”的教学理论,为我们的职业生涯打开了一扇窗户。如今,我觉得上课是一项神圣的事情,每上一节课都是一种享受,享受成功,享受热情,享受孩子和自己的成长”。

2.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大大提高。“跨越式”教学课题实施仅仅三年,实验班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学校教学质量已呈现出明显的提升趋势。在英语课中,教师坚持以语言交际、运用为中心的教学策略,通过听、说、背、唱、演等多种教学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流利、准确,口语表达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在语文低段的教学中,将识字、阅读、作文三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提前进行阅读和写作,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突破识字难关,通过拓展阅读材料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深化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阅读量,丰富了词语的积累和感性认识。最后,通过编对话、写短文、谈感受等多种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编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3.教师们形成浓厚的教研与实践氛围。课题组组织的教师培训与教学指导体系等多种方式、多样化的教研形式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教研积极性。教师们形成了以常规促发展、以观摩促研究、以优质促提高、以模式创特色、以结果求反思的教研与实践氛围。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定期的联片教研、有效的校本教研、集体备课和教学案例研讨等活动,为试验教师尽快掌握“跨越式”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试验教师在分享经验的同时找到了差距,受到了鼓舞,获得了继续探索实践的力量。在兵团及区域内举办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会”中,华山中学的李静、于婧老师以“跨越式”教学模式设计并展示的英语课荣获一等奖,在师域外进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反响强烈。在全国“跨越式”试验教学成果展示年会中,二师获优秀课例教学设计奖36节;优秀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心得体会等100余篇。

4.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呈现可喜变化。二师仅有的一所双语学校由于地处边远地区和多民族聚集特点,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但通过两年的“跨越式”教学试验后,与地方同类双语学校使用相同试卷进行测试,双语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考试成绩远高于地方学生。该学校也从多年的薄弱学校成为全师教育系统的先进典型。教师开发的课件、课例、论文和学生的竞赛作品多次获奖;教师所做的优秀公开课经常向全师、其他师局的教师、专家展示。有多名民族教师代表二师参加兵团和新疆中小学双语“同课异教”教学活动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5.在2011年、2012年的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中,二师基础教育各项指标连续两年均高于兵团、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二师教育局教研室“联片教研课题”获国家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感悟实践启智慧,发展教育奠基础

某时某刻范文5

笔者教学高三复习课“美国的两党制”时,校文科教研组就组织了课堂观察,校内同行作为“旁观者”,对笔者这个“当局者”进行了多方面的课堂观察,让身在“迷局”中的笔者善弈谋势,获得了业务上的成长。

一、 用课堂观察捕捉教学问题,丰富教学方式

一如执棋者,执教者上课之时,如何在教学中着着慎落,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奥秘,看似简单,实者颇有玄机。

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自己的以往经验及教学习惯,通过预设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展开教学环节,构成教学全过程。但预设与实施是对立的统一,有些问题往往在不经意中冒出或被忽略,执教者却浑然不觉。而教学外的“旁观者”根据观察却能清楚地看到问题,有助于执教者调整教学策略,改善教学。

如在这堂复习课“美国的两党制”教学中,我校担当观察任务的教师,就“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反应”一项进行观察后,数据统计如表1。

由表1可知,“美国的两党制”教学中,笔者在学生回答错误后,“先引导、鼓励,再由教师解答”这点做得最好,有效解决学生的错误,且当堂解决。其次是第2点和第7点,笔者注重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及同伴互助作用的发挥。第9点记录的是执教者的错误行为,本课中没有发生。相对来讲,第3点中采取的频次则较少,因为此种方式缺少引导和鼓励,不值得提倡。另外,第6点属于换位思考,即让学生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进行评价,体现了创新思维和合作互助的有机结合,但笔者却没有予以实施。这个问题的发现,于笔者有较大启发价值,它让笔者在接下去的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犯错后的正确引导,做一名更清醒的当局者。

二、 用课堂观察挖掘教学细节,细化教学言行

课堂观察,是一种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在每个观察维度的后面都有一定的人数在做着紧张的统计。由于观察任务分配的直接性和内容的针对性,使得观察者的观察重心可能不是在整堂课的整体排局上,但却可以对执教者的整个教学行为进行分解,根据不同的观察维度,进行细致入微的统计,既让统计数字浮出水面,又挖掘出了本堂课的闪光点或有待改善的瑕疵处。

课堂上充满了各种细节,从老师自身到学生个体,再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等,无时无刻不在生成细节。而用汇总统计呈现细节,一如拨开云雾照见阳光,让当局者在细细思量之后获得惊喜的发现。

对“美国的两党制”教学,我校高中文综组从“学生·环节”的观察维度来研究了下述问题:这些环节是否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

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的总体处理方式确定后,细节能呈现分支教学行为或过程的具体内容,包括稍纵即逝的教学言行。从表2可见,笔者的课堂讲解所占的时间最多,而学生回答以及合作学习的时间则较少。所以,在看到表2统计数据后,笔者在脑海中又将整堂课进行了回放,发现自己有些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有待改进。比如,笔者完全可以将讲解时间分一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归纳和概括知识点,从而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笔者的一些细节处理,也得到了评课教师的肯定。如当某学生回答中出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表述时,笔者不假思索地告诉学生,他所讲的“目标”,准确表述为“主要目标”。事后,评课老师在分析统计结果时指出,这样的细节处理比较到位,达到了知识点落实的精细化要求,应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保持。

三、 利用课堂观察加深教学反思,引领教学成长

怎样才能达成教学研究的理想境界?不妨听听中世纪哲学家阿伯莱尔曾说过的话:寻找,你将发现;走进,它向你敞开。与普通的棋局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似平常的课堂观察,所蕴涵的价值并不亚于其他教研形式。

首先,课堂观察是达成新课改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倡导立足实践,采取新的教育形式来引导学生成长。课堂观察虽非新鲜事物,但在新课改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创设新的观察维度和视角,达成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效果,让课堂观察这一传统听评课的形式,在新课程下焕发勃勃生机,为达成新课改目标添砖加瓦。

其次,课堂观察有利于引领教师达成专业化发展。记得一位名师讲过,一个课堂现象它应包含方向价值和研究价值,能告诉我们试图前进的总体方向和道路,以及课堂教学中会面对哪些问题,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等。无疑,课堂观察在推进教学研究发展时,使教师大大提高了教学研究能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化。这是因为,课堂观察对观察内容进行了两方面的分类。在教师教的方面,有教师的语言(提问、评价、引入语、过渡语、小结总结语)、板书和媒体的使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学习效果的检测,等等;在学生学的方面,有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与同伴合作的实效、把握知识的情况、情感体验,等等。细致的观察有利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如在“美国的两党制”教学中,课堂观察者从“回答行为”观察维度,就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态度、习惯、水平等状态,事后归结成表3。

由表3可见,学生在回答教师提问时,“集体齐答”最多,讨论后汇报其次,个别回答再次,最后的是自由答。笔者反思后发现,集体齐答不可缺少,但自由答明显偏少,说明自己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不可自己一人唱“独角戏”。课堂观察让笔者改进了方法,在接下去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这点而言,课堂观察既是一种鉴定或评价,能形成对教学水平与效果的评价结论;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引导,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某时某刻范文6

医院专科化对临床实习教学的积极影响医院专科化发展有利于临床学科建设,促进专科疾病诊治水平提高,并促进了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具体有3个方面。①专业化的医生精通专科知识,熟悉专科疾病的诊治及预防知识,践行标准的临床路径和规范的治疗过程,他们作为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带教老师时,具有更强的专业素质。②专科化病区为临床实习的医学生提供了该专科疾病的各种病例,通过对相关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有利于实习生提高对专科疾病的认知度,培养其对专科疾病诊治的临床思维。③医院的专科化发展使科研有重点,实习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激发医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展科研思路,提高科研技能。

医院专科化对临床实习教学的负面影响医院的专科化建设临床科室将疾病诊疗组细化,科室人员知识结构专业化,收治病种分组精细化,使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接触疾病病种比较单一,这与临床实习教学计划应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矛盾,导致医学生在临床实习结束后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临床视野受到局限,常见病、多发病的学习受到影响,不利于实习生对于疾病诊断能力的提升和临床思维的培养[1]。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脱节。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联系临床实践,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由于专科化的发展,临床带教教师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回顾,导致医学生获取知识的连贯性降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②基本技能训练不够扎实。医院专科化发展,使分类精细化医院接诊的病人病种相对集中,医学生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能接触到的病种不是常见病、多发病,导致医学生对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治规范和临床路径所知有限,对其相关临床技能和基本操作的学习不够,影响实习生临床技能的培养[2]。③专业发展定位不明确。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对医生职业责任和职业发展的认知过程,通过临床实习,医学生可与病人、同事和带教教师等各种不同人群进行交流,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环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通过与疾病打交道,找准自己兴趣和特长,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然而,专科化建设使医学生获取信息受限,对自己未实习的科室专业知识和工作环境等情况了解不足,一些学生在选择进一步深造时,不能做出合理选择,影响医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利于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开展。

保障临床教学质量的应对措施

为了积极应对医院专科化建设对医学生临床实习的负面影响,保障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应制定适当的措施,针对性地改进临床实习教学方法,将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医院的专科化发展有机结合,从而确保临床实习质量。

制定合理的临床实习计划根据医学生培养计划,临床教学应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而医院的专科化发展与本科阶段的医学生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矛盾。因此,医学院校应以培养目标为基础,紧扣教学大纲,制定合理的临床实习计划,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法和规范,以巩固医学生的理论知识。

拓展临床实习场所大型综合性医院专科化建设,将很多基础疾病、常见疾病分流到基层医院,使基层医院成为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集中地,基层的医务人员对常用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准确。安排学生到基层医院实习,增加医学生接触常见病、亲自动手实践训练的机会,拓展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学习病种的覆盖面,以有效地跨越专科化导致的临床实习局限性[3]。通过在基层医院的实践,强化医学生临床思维,有利于实习生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同时,教学医院还应设立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加强对实习生模拟技能训练的力度。医院专科化的发展使学生在临床的技能训练受到限制,学生没有接触临床诊疗工作,而临床技能可以通过技能中心的模拟训练来完成。另外,医学生在见习期间可以到技能中心参加临床基本技能学习,实习期间则可安排临床技能模拟训练,扩大学生技能训练的范围和提高医学生技能水平。

合理安排临床教学内容在医院专科化的背景下,临床实习时间短与临床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医学院校应将临床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临床教学是指在医学生接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阶段,安排见习或短期实习来接触临床,如开展熟悉医院环境,感受医疗氛围、了解就医流程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以了解基本的医疗诊治过程和治疗技术,为实习与继续教育奠定基础。早期接触临床能让医学生认清职业使命,激发学习热情,初步了解医疗诊治过程和治疗技术。临床实践教学是指在医学生学习临床课程时开展临床见习与理论教学并进,在完成理论学习后分科室进行轮转实习的方法。临床实践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医学生结合实际强化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医学生更加了解临床治疗过程,熟悉临床路径和疾病诊治规范。临床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的复合式教学安排,是对理论课程与实践的整合,可以促进医学生学科思维的整合[4-5],并提前了医学生接触临床的关口,延长了医学生接触临床的时间,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尽可能了解不同专科,全面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过程和基本技能操作,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专业体验专业体验是指在医学生在基础和专业学习及后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实施的体验教育,它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职业价值观是指个人对职业认识和态度,以及个人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4]。例如,在医学动物实验中,教师应教育学生要用人性的光芒庇护一切生命,医学生的仁人善心,正是将来作为医务工作者最为宝贵的情操。在解剖实验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待每一个遗体,认真做好尸体的保护和善后处理,做到情理兼顾,这也是医学生生命观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要把生命观教育延伸到后期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当生命体验教育运用于医疗实践中,会使学生对生命观产生理性认识,更会形成感性的直接触动[5]。如当学生亲身体会到病人深受疾病折磨的痛苦,体会到家属面对亲人身患重病的焦急与期盼时,学生才会真正理解医者对于病人的意义,才能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

社会体验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医学生步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体会今后所从事职业的神圣与光荣,从而提高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教育者可通过社会调查、挂职锻炼、志愿者服务、医疗下乡等活动,引导医学生积极投身现实社会生活,使他们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所要担任的社会角色,进而促使其更好地投入专业知识学习,以自己所学实现自我价值。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