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秋节作文怎么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秋节作文怎么写范文1
中秋节那一天是“凡比亚”台风来临广东沿江地区的左右几天,虽然我们这里只是下雨,没有祸及,可是看着高州市发生灾害,心中毕竟有一点点不好过的滋味。
那一天,我们开始做饭了。我们孩子们可不是好吃懒做的啊!纷纷戴上“好孩子”的称号,帮母亲一起做饭。
“吃放了!”一阵声音回响在屋子里,就在这时候,做作业的放下手中的笔,玩电脑的放下手中的鼠标,看电视的放下手中的遥控器,看报纸放下手中的报纸…。.纷纷跑向饭厅。
弟弟惊喜的说道:“今天有虾,我最喜欢吃了;还有二姐爱吃的咕噜肉;还有哥哥爱吃的清蒸鱼;还有大街爱吃的鸡翅膀……咦?大姐去哪了?大姐!吃放了!”一阵低沉的声音滑过,“别叫啦,大姐刚上大学,在广州还回不来呢!”爸爸说道。弟弟一听,好像缺乏了什么。
吃完饭后不久,爸爸拿出月饼、饮料和沙田柚。弟弟朝着快点分月饼。爸爸分好了月饼,每个人都拿了一块月饼,看起电视来了。唯独弟弟说他要做作业躲在房间里了。我伸头窗外看着天空,丝丝细雨滴在脸颊,下雨了,我关上窗户,“今天怎么没有圆圆的月亮呢?”嘴里嘀咕着。
弟弟没关房门,我进去一看,弟弟睡着了,我检查一下他的作业,竟然发现他在日记中写着:大姐不在家,难成中秋之夜,老师布置的作文恐怕写不成了。
中秋节作文怎么写范文2
好冷的现在,外面声音听上去号是繁华。只是,我们家却是冷清到不能冷清了!三个女的围着电视看,其实谁都看不下去,但是要是呆坐着实在是无聊与尴尬,要是说话吧,那是说不上什么的。只会让现在家里的矛盾更加激化了!因此,只能都带着看电视了。我实在是无聊,本来就不怎么喜欢看电视,给你更何况现在这样的气氛,更是不想,又是无心学习,只能静下心来打字,谢谢作文了!
还是有点冷清!妈妈的心情也还是没有好,给他的信应该还是没有看,里面说满了自己的话,应该没什么感动之处吧!只是希望晚上睡一觉的时候,明天醒来就可以笑着开玩笑了!
怎么说呢,也没有怎么玩的今天,今天也就除了看电视应该花了一个钟头吧,然后就发表作文差不多两个钟不到,做题也是一个钟,写信给他一个多钟,然后呢,就背诵做错题花了一个上午加一个钟。作业算是完成吧,一厘米厚的试卷,看到同学都发说说说不需要约,有作业陪着自己过这八天假!其实真正写起来也不多啊!虽然做天自己差不多花了八个钟完成,知道凌晨两点多的时候才写完!但,真的现在想想,也没有多少!
额......只是很无聊!幸好是初中,要不然老师又要让自己写中秋节的作文,那自己真的就拿不出这样的作文。真的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如果要真的写起来,用责备的语气写的话,那么就有得写了。但是,我的家庭也不是哪一种,还不至于发出那样凄凉的号召!
谢谢在这样凄凉的晚上还有作文库可以诉说,可以打发时间。可以让自己发现自己还不至于尴尬!谢谢有作文库的陪伴!
中秋节作文怎么写范文3
一读:课文写的什么。新课标中本学段阅读目标要求:能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粗知文章大意。我巧妙地将些这些阅读目标要求渗透于这“一读”之中。我告诉学生要知道课文写的什么?首先要从课题读起,就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如果看不明白,就带着疑问到课文里去读,看课文究竟说的什么。为把课文的意思理解得更清楚,还要弄懂生词的意思。所以当我引出课题时,学生就议论开了:“但愿人长久”是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然后我让学生带着大家这些疑问“一读”课文,学生很快就读出了答案:是苏轼说的;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苏轼开始思念弟弟了;主要写的是中秋之夜,苏轼在密州,思念他的弟弟苏辙,写下了一首新词。顺此我问:谁知道这首词的作者身份?在同学们交流之后,我打出投影:苏轼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最后我又启发学生:我们“一读”还有哪一步没做,学生又拿出了工具书读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二读:作者怎样写的。新课标中本学段阅读目标又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我将这些阅读目标要求也巧妙地渗透在“二读”之中。我告诉学生要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就要想作者写的这件事是怎样一段一段地来叙述的,然后再总起来看课文的结构。所以当我要求同学们进行“二读”时,同学们就拿起笔来,在书上一段一段地读,有的在书上划能概括每段的意思的句子,有的干脆自己写段意。当大家一起交流作者是怎样写这一问题时,同学们都一个个抢着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第一自然段写的是苏轼去密州做官;……第六自然段写的是苏轼心理宽慰了许多,低声吟诵起一首新词。随后又有同学说:从总体结构上看,词人由人们欢喜地赏月而想到自己久别的弟弟,又由月亮的圆缺,想到人的悲欢离合,悟出世上的事情往往不能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提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三读:写得怎么样。新课标中本学段阅读目标还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又巧妙地将些这些阅读目标要求与“三读”融于一体。我启发学生:我们从哪几个方面去体会作者写得怎么样呢?我们首先要看用了哪些好词、精彩片断的,把它摘录到我们的佳词丽句本子上。然后再看看这其中哪些词非常关键,能把作者的感情变化给表达出来。最后看看我们怎样朗读课文,才能把作者这种感情给体会出来。顺着这一赏析程序,小同学们习惯地拿出小本子,端端正正地写“观赏、品尝……”摘录第四、六自然段精彩片断……在“关键词的作用”交流中,大家多觉得“心绪不宁、埋怨、宽慰”不仅把作者的感情变化给突显出来,而且把文章也给衔接起来了。从而传达了诗人对月沉思的丰富的感情世界,展示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旷达胸襟。怎样才能读出这一感情呢?大家在讨论中觉得:中秋佳节,人们心情十分愉快,朗读时要读出喜悦之情;苏轼中秋之夜思念之苦,朗读时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心绪不宁……
中秋节作文怎么写范文4
一、在活动中作文并做人
课题组根据传统节日,结合学校德育活动设计体验活动,为学生的作文积累素材。
儿童节,课题组的老师组织了全校范围的游艺活动。一年级教室的“水中戏球”,学生屏息凝神,考的是眼疾手快;二年级教室的“吹乒乓球”,学生鼓足了气,争得面红耳赤;三年级教室是最热闹的,“体感游戏”吸引了全校师生,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都想过一把瘾;四年级的教室玩的是“套圈游戏”,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五年级教室,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运乒乓球,师生小心谨慎,心随球动;六年级教室里,老师认真协调,不断提升踢球的难度。在活动中,学生懂得了合作,懂得了谦让。
端午节,学校请来了老奶奶和外国友人一起包粽子。 老奶奶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学生认真地学着、包着。不管包成什么样,看着自己包的粽子,他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拿到热气腾腾的粽子后,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学生拿着粽子闻了又闻,塞进书包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吃。
此外,在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课题组的老师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中华文化,汲取民族营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
在作文训练中,课题组的老师拟选了《开心的一天》《有趣的游戏》《我们的节日》《无法忘记的一件事》《我爱我家》《悠悠粽香》《中秋月儿明》等习作题目,要求学生选择最深入自己内心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身边的小事、细微处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在作文的过程中,学生既写清了这些活动是如何开展的,怎样有趣,又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揭示了自己得到的启示,使写作主题得到升华和深化。在活动中渗透作文教学,强调在生活中学做人,在做人中学写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作文的欲望。这样,学生就能在作文中做到自然倾诉,不会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作文内容也更加生动、具体、形象了。
二、在生活中指导学生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可见,写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才会有深刻的感受、真实的感悟,才会体验到生活的情趣。我们要尽可能地把生活和作文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并在生活中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例如,五年级的《黄果树瀑布》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的写作特色很鲜明:一是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三是触景生情,写下了作者真实的感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笔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濡染和训练,不仅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还欣赏了课文的结构之美、表达之美。于是,在教学细节上,教者要处处注意引导学生遣词造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内化,让学生习得语言,培养语感。学生写景比较困难,写游记更是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适时组织学生到园博园游玩。
在游玩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联系《黄果树瀑布》移步换景的表达方式观察: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出来。我带着学生逐一观察出景物的各个局部,以浏览为顺序展示景物的全貌。我们先后游览了园博园里的热带植物馆、“农家乐”、“长江畔”,并指导学生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清楚,另外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流水账。最后的习作成果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学会了怎么选材,怎么过渡,怎样前后呼应,怎样描写才生动具体……我想这是因为学生有了先前文本的濡染,进入了真实的情境,有了切身的体验,再加上老师的适时指导,才写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三、在分享习作的快乐中体验成功
在生活中体验快乐,在习作中享受快乐,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习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中出现合作的天才、辩论的高手,妙语连珠,那么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快乐而高效的。
比如,“献宝”(让小作者在学习小组内、班内读自己的习作)活动中,往往会有师生、生生智慧碰撞的火花,学生互相批改,积极合作,就能在别人的习作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辩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小作者在呈现及倾听同学的评议,回答同学的质疑中反思、完善自己的习作。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特别要求小听众:第一要务就是发现同学习作的亮点,评议的时候先谈“我学到了什么”、“我觉得哪里最精彩”,再谈如果是自己,自己会怎么写,让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甄别瑕瑜,修正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的展板上。在这种公开的展示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作文的兴趣也更浓了。
如在写一次活动习作时,笔者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一个学生这样评价:“小作者擅长运用拟声词使自己的习作有声有色,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她的开头写得很有气势,如果在结尾处前后呼应就更好了。”还有的说:“‘又高兴又紧张’,把高兴、紧张的表情和原因写出来,或许会使你的习作更加细腻,更容易让读者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我觉得,作者有的地方是群体的场面描写,有的地方写个人的内心体验,有详有略。这学习了《水》的写法,富有变化,生动形象,如果再加点对观众的描写,作文会更丰富。”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学生在点评和被点评的过程中慢慢获得能力,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四、在畅所欲言中体现真情
学生的习作不是文学作品,不需要艺术加工,只需用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因此,真实的生活、纯真的童趣、真切的儿童言语是学生习作追求的目标。真情才是学生习作的根基和生命。
然而,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教师的指导、修改本想升华学生习作的主题,使内容更丰富,描写更具体,却忽略了学生的本真和童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些学生认为老师的修改改变了他本来的意思。有些学生按老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但他们觉得那是套话、假话,不再是自己独特的语言。更有甚者,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这些指导显然是欠妥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老师一味按着自己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和习惯来规范、指导、要求学生的习作,不仅会令学生的习作缺少个性,使学生对真实的生活缺少兴趣,还会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作文即是“编造”的错误观念。这是教师必须尽力克服的。
中秋节作文怎么写范文5
一、词句扩充法
语言犹如文章的血肉,语言充实生动,文章就会显得圆润丰满,具有活力。小学生初学写作,由于词汇量不够丰富,写出来的句子难免只见骨架,不见血肉。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扩句练习开始,帮助学生在句子瘦弱的骨架上添血加肉,即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具体、明确、生动。如,早晨,太阳升起来了。可以扩充为:①早晨,(火红的)太阳(冉冉)升起来了。②早晨,(红彤彤的)太阳(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了。③早晨,(羞红了脸的)太阳(慢吞吞地从东方)升起来了……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经过扩写后就截然不同了,且各有各的妙处,使句子增色不少。这样的润色加工,就使得瘦弱的句子骨架变成了血肉之躯,不再单薄、呆板,而是丰满且具有灵性。
二、细节提问法
给“骨感”作文“增肥”并不是处处俱增,否则浑身肥了,线条没了,缺乏美感,仍是得不偿失。所以,我们还要着重引导学生将重点内容写具体,写生动。观察细致与否,决定着文章是否能写得生动、具体。小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往往很粗浅,或者只停留在表面,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很模糊,所以在作文时对事物的描述也就很笼统。如,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长得很可爱。它非常顽皮,还会捉老鼠,我很喜欢它。这样的叙述简明而不具体,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这种情况,我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在“节骨眼”上多问几个“怎么样”就行了。“小花猫长得怎么可爱?” “它怎样顽皮?”“它怎样捉老鼠?”通过这样提问,不仅帮助学生将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领悟到了带着“怎么样”的问题去观察、去写作的方法。在作文训练中,我还经常提供句子,让学生以这个句子为中心句,先细致观察,再细节描写。如,天冷极了。教师可引导学生:天冷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特殊的自然现象?人们或动物各有怎样的表现……在训练把段落写具体的同时,也在对如何抓住事物特点描写进行训练。再如,中秋节时,布置学生观察家人吃月饼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然后以“××吃月饼”为中心句,展开细节描写。一学生这样写道:(爸爸吃月饼)爸爸右手捏起一块翻毛月饼,送到已伸长脖子的嘴边,张大嘴巴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下一口,月饼屑逃命似的纷纷下落,他急忙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颌下接着。一个月饼吃完,月饼屑也就铺满了一巴掌。他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月饼屑便拢在一起,然后仰起头,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灌,拍了拍手掌,便香香地嚼起来。吃完后,他左右开弓抹了两把嘴,还意犹未尽地砸吧着嘴说:“嗯,真甜,好吃!”这样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可谓肉体与灵魂同在的丰满之躯了。经过若干次类似的训练,学生不但学会了观察生活,克服了在观察时“熟视无睹”的毛病,并且能够抓住要领提出问题,学会了抓住细节把文章重点写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三、联想想象法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写作文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有了它,写作才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的学生作文时只是就事写事,思维不敢或不会旁逸斜出,致使文章瘦骨嶙峋,空洞无物。例如,写升旗仪式,一学生先是记述了升旗仪式一系列的过程,程序,最后写到“雄壮的国歌响起来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内容戛然而止,再也无话可说,如记“流水账”一般。针对这种情况,我指导学生适当展开联想:你当时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充实作文的内容,同时在文章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使得文章不再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我经常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想象文本所描述的画面、情景,练习用“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由此想到了什么”谈自己的感受,既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可谓一举两得。为了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我还经常通过一些游戏活动对学生进行联想想象能力训练,如画一条曲线,让学生想象它是什么;出示一种物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它的用途;出示几个词语,根据词语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这样寓教于乐,既消除了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又为学生写出想象丰富、内容充实生动的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修辞增色法
拥有了曼妙丰满的身姿,要想使其更妩媚动人,由内而外散发迷人魅力,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修辞为文章增光添彩,使语言更生动、形象,更富感染力、艺术性。为了培养学生运用修辞的意识,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本中运用修辞的句子,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如,“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出自《我的战友》)通过分析为什么把比作 “千斤巨石”,学生体会到了像石头一样无声、稳固、坚硬。在烈火中一声不吭,一寸不挪,表现了他为了集体、为了保证战斗胜利,意志坚如磐石,信念毫不动摇,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从而激发了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再如,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出自《记金华的双龙洞》)以“时而”构成排比,形象地描写出溪流随着山势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由于排比的运用,增添了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
中秋节作文怎么写范文6
一、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着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再加之由于教材有城市化的倾向,所以,有人把这一差距归结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条件比城市小学差所致,这显然是牵强而不准确的。农村小学在作文指导方面现实中存在那些差距呢?以下总结了几点。
1、注重作文,忽视育人
学生学作文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但是,一直以来,“人”、“文”错位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小学作文教学机制的各要素中。由于教育评估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对人文素质忽视,眼睛盯的是分数;导致作文教学广泛存在着“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即重视教学生作文,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行为品质的培养。
2、注重范文,忽视生活
在写作指导中,很多教师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下面的工作就只是读几篇范文。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导致学生思路狭隘,落入范文模式,写起文章来不是绕范文转圈圈,就是空洞无话,毫无灵性。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缺乏了感受与体验,造成学生对生活中很多写作素材都不熟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
3、注重形式,忽视讲评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对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更是情感上的交流,是学生渴求和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时机。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只注重作文的批改形式,而对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批改完作文,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现行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讲评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处于薄弱环节。
4、注重应试,忽视交流
在推行新课改的今天,部分教师仍“穿新鞋,走老路”,为了谋求考试中的好成绩,自然把作文教学当作“奉命”而作,“迎合”而作,仿作、套作成风,而忽视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教师没有把作文看成是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载体,没有倾听学生真情实感的诚意和愿望。学生有话不想对老师讲。能看到学生作文的恰恰是学生最不愿向之敞开心扉的,于是,以假话、空话、套话来搪塞老师就不可避免了。教师不重视学情调查,作文教学目中无人,命题不合孩子的心里,文章与人品之间隔着一道屏障,自然难以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情感,触动他们的心灵,诱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二、农村小学作文指导思路
1、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秀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同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2、体验先辈精神,叙崇敬之意
先辈们的事迹与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精神是我们语文教育的一笔宝贵的资源。从到越南反击战,他们展示出一幅幅昂扬奋发、坚贞不屈的精神画卷。这些既是作文的好素材,也是德育的好教材。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采访了解烈士事迹的老人,拜访目睹英雄事迹的前辈;参观烈士陵园;查阅资料等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种种感人的精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继而产生了强烈的倾吐欲。此时,进行习作练习,学生语言慷慨激昂,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多数同学还联系自己做了真诚的反思,这与以前空洞的口号式习作截然两样!——习作的过程再次升华了同学们的感情,净化了同学的心灵。
3、体验家乡富饶,倾自豪之情
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而习作干瘪,更无真情实感了。这方面农村的小学生却恰恰相反:生活在农村里的小学生可以闻到稻花的幽幽清香,摘到雪白的棉花,可以看到蚕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临海的我们还可以去跳“海上迪斯科”,品尝文蛤之类鲜美无比的海鲜。使同学们深深觉得:生在鱼米之乡的幸福,长在沿海地区的优越,从而激发了为家乡自豪的情感,让学生满怀着为家乡的富饶而自豪的激情去写作文,这样,作文就水到渠成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4、体验乡情亲情,赞民风之纯
城市里因种种因素,还较多地存在着“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现象,但农村却广为流传着:“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勤俭节约之风等等,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农村那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移风易俗等等,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5、体验农活艰辛,说劳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