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知识范文1
语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起来的,上了九年课的初中毕业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仍然比较差,不能在实践中运用,不能不说这是语文教学的失败。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感叹,从小学到中学,三分之一的时间学语文,学了十年,却什么也不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怪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规划。人人都会说语文教学要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对于听说读写的具体内容是指哪些,学生应掌握到何种程度,多数人都没有一个详细的方案。由此,建立听说读写能力细表和详细的操作方案,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一步。魏书生语文“知识树”给了我重要启发,经过努力,我制定了“初中语文知识序列”细目和操作规程。
刚接手初中一年级时,我就把“初中语文知识序列”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对三年即将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有所了解。这件工作不能只抓一次,必须让学生时时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概念,每两周就进行教学总结,将已学的知识在表上标出,从而进一步丰富表的内容。每周要总结,每学期要总结,时时印证。
笔者认为,听说读写虽各有各自的规定性,但这都是对语言在多种实际情形下的运用。所以必须注重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各种语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必须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落实到教学中去,结合课本,我认真做了设计:把听说读写细分开来,听读是输入,听说是输出,分别有其共同特性,但更有其不同特性,在教学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结合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方案中尽量从其矛盾中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单元教学法,以教材为具体教学内容,以两周为一个教学单元,每单元的教学目的在“序列”各类中标明其坐标点,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具体到每一堂课,再细致展开“序列”要求,借鉴魏书生教学艺术,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为落实“序列”铺桥。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学生学习茫茫然、昏昏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改变了学生语文学不学都一个样的思想,改变了学生学语文“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思想,做到日有所得,月有所获,年有所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认真反思,这种教学思想还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示学生目标及细则,正是面授机宜,如此如此,使学生知其为什么,如何如何,正是对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高度尊重,体现为有深厚社会基础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教学方式。无疑,这正是回归了教学本身,找到了教学的本质。我由此而得到了一种启示:一切教学都必须为人的完善和发展服务,不可浪费教学时间,降低教学效率,影响个人成长。为此,我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建立语文知识序列,并明确学生对各类知识应掌握的程度;其次,认真设计每个知识点的落实措施,围绕每一单元教学,把听说读写等辩证地统一起来,力争经济有效地教学;最后,在这两种“幕后”工作做好的前提下,认真抓课堂落实,力争上好每一堂课。
语文知识范文2
从知识的价值看,知识应观注人的现实生活,并为个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的生活;因此,知识应是观注现实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二元性统一。就语文知识看,传统“八字宪法”的知识观是基于80年代应试教育兴起的产物,已不适应现在教学的发展要求,若要深究,还得回到语文课程中重新认识更广域语文知识。
一、语文课程视域下的知识
“课程”(Curriculum)的本义是指“跑道”,具有动态性,建立于它基础上的知识和教学也应具有动态性。黄厚江曾指出:“语文课程的知识,不是教学的内容,不是学生学习的对象,甚至不是属于语文课程本身的内容,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凭借。”[2]他还举了“阅读”作例子来说明学生需应用段落、思路、结构等相关的知识才能读懂文章。并说明知识应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最终获得语文能力。因此,教学中适当传授知识,是可以提高学生能力的,这也正是新课标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原因。那如何实现呢?王荣生说,语文教学实际涉及三个关键的问题:一是应该教什么;二是用什么教;三是实际上教了什么。三者体现了语文教学中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也表明教学选择是知识传授的关键。现代心理学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呈现出来的,而隐性知识却不能呈现,只能意会。并且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隐性知识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建构起与生活的联系,所以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不宜追求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不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不等于不重视知识,因为“维系‘观念’的是知识;‘知识’是观念的支撑物、观念的呈现者,至少是部分地决定着所倡导‘观念’能否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转化为现实。”[3]所以,新课标理念的实现还得靠知识来实现,并且知识本来就具有系统性,新课标只不过是告诫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免陷入“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窠臼。
我们应该建立起一套语文课程视野下的广义知识。
二、语文知识的教学形态
讨论此问题,似乎一下就将语文知识具体化了、程序化了,其实不然,既然是教学形态,必然因人而异,需考虑将学生和教师的隐性知识有机结合,才会将显性知识更好的呈现于教学常态中。20世纪前期,在当时语音学、语言学、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文艺学等学术背景下产生了“语文基础知识”,我们至今还在沿用。一直以来,讲述这些知识僵硬的教学方式引来无数的诟病,根本原因是知识范畴的狭窄、知识传授重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教学范式跟不上知识的增长速度。其核心的原因就是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将人的智慧简单的复制和单一化。并且,这种静态、明确的语文知识定义,表明有一个主体存在,他划定的范畴,规定的类别必然趋于理性。恰恰相反,作为承载语文知识的文本多夹杂着感性的因素。有学者说:“语文知识源自心灵,心灵才是语文知识的安身立命之所,这是语文学科的属性和核心内容所决定的。”[5]他提出这观点是基于语文学科属性是人文学科,文学是其起核心内容而言。但在教材中除了文学类文本外,还有实用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并且支撑着这些的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有:语言与文学、语法与修辞、文章与文学、写作与创作。那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技能、策略、手段、态度和凭借。关键要注意几点:一是教师和学生隐性知识的结合;二是知识的选择性和策略的应用;三是问题域隐含或延伸的知识与学生认知的结合;四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有效性的统一;五是语文知识教学,哪怕是狭隘的语文知识教学都要着眼文章全篇,甚至更丰富的作者个人和他们所生活的背景。因此,不同的教师,不同的隐性知识,便形成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对知识的传授方式也不同。即便如此,他们的教学形态还是有一个共同点,即紧贴作者、文本、学生这三个因素呈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人与文化的建构形态。如倡导绿色语文的赵谦翔在文言教学中就注重“引导学生对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眼到’、‘口到’、‘心到’的操练”,[7]他的三段训练模式分别指“认真识字、自我诵读、感悟理趣”。而关键又在后两者,它们在古代被称为“诵读”、“涵泳”。“涵泳”即“精思”,精思遣词谋篇。例如他的教学案例《兰亭集序》,他自评为“吃透文本,感悟死亡”。在此课例中,教学形态有几个要点:①以“诵”代“讲”;②精思(语言),感悟“乐生,悲死”的情感;③技能训练,感悟哲理;④加强思维训练,比较中学会批判和评价;⑤开放。在整个课例中语言训练、情感态度的感悟、提升与文本紧紧结合,并没有就知识而讲知识,若亲临课堂,一定会真正感受到一次春分化雨般的纯绿色文言课。
而在程红兵所教诗词《雨霖铃》的教学实录中却呈现另种形态。学生成这堂课的主体,教师存在,但不参与,但教学形态也较明显:①诵读;②词语精思(涵泳);③情感态度的呈现。课虽然没有老师的参与,评价,但教师课前的指导和平时教学模式的潜移默化影响了学生。
这告诉我们,语文知识的教学赋形,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基于课程视域下,注重知识所处的具体语境(文本中、交际中、写作中)。
2.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3.注重对语感的体验。
语文知识范文3
《大学语文》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文学阅读欣赏能力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学《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11、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白居易
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为主.
3、提出“不平则鸣”的是:韩愈
4、范增这一人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5、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辩》
6、《剑南诗稿》是陆游的作品集.
7、《一个和八个》的作者是郭小川
8、《道德经》属于道家的作品.
9、《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0、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孟子
11、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属于:志人小说
12、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汉书
13、与孟浩然同属一派的诗人是:王维
1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15、明清传奇是:戏曲
16、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为:聊斋志异
17、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
18、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长恨歌》
19、《诗经》中的《风》:量大,多为民歌
20、舒婷《致橡树》的主题是:爱情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2诗歌发展线索:
《诗经》《离骚》——三曹、七子、七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散曲——清末龚自珍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国风。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在中国诗歌中很常见,唯独“兴”是《诗经》特有的。
兴:欲言此物,先引他物。《关雎》《蒹葭》
三曹、建安七子——建安文学的代表,“建安风骨”,慷慨悲凉。
竹林七贤——正始文学的代表,嵇康、阮籍。
龚自珍:晚清最后一个大诗人。《己亥杂诗》,浪漫主义,305篇,最后一部诗集。
散文发展线索:
先秦散文——南北朝骈文——唐代古文运动——宋代诗文的革新运动(欧阳修)——清桐城派
唐宋家(唐2宋6,散文着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清中叶桐城派:强调“义法”,方苞、姚鼐、刘大櫆
(古典)小说发展线索:
萌芽:先秦神话雏形: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成熟:唐传奇发展:宋话本再发展:明拟话本顶峰:明清长篇章回
古体诗\近体诗:
1.唐代之前所有诗歌均为古体诗。
2.唐代开始,在诗歌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偶等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
符合这些规定的看作是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不符合这些规定的仍然视作古体诗(古风)。
现当代文学1919-至今:
与现代文学
(1915)是现代文学(1919-1949)的背景。两面旗帜:民主与科学1919-1937启蒙阶段:反封建1937-1949救亡阶段:反帝
“现代文学六主将”:
鲁迅:领军人物。
A《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往事的回忆);《野草》散文诗集
B作品评价:杂文是“投枪与匕首的组合”,批判力度强。
C《狂人日记》——现代文学开山之作;《祝福》:祥林嫂,表现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摧残(《故乡》表现人与人的隔膜;《社戏》表现孩提时代的童趣);《伤逝》:涓生、子君,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王昭君》;《关汉卿》);新诗诗集《女神》(浪漫主义)。
:《文学改良刍议》(8条意见,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茅盾:
1《子夜》书名由来(自然界23时-次日凌晨1时是最黑暗的时刻,“子夜”象征暗示当时的中国是最黑暗的时刻)。
2《林家铺子》(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困境)
巴金:巴金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五四时代)“爱情”“激流”;《家》:觉慧是巴金本人写照。《随想录》(回忆录):反思。
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西(行)散记》。“诗与散文的组合。”冷静、客观、深情的文字。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3古代散文
语录体:《论语》(《论语十则》)
纪传体:《史记》(通史)
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
书信体: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史论体: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游记体: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古代诗歌
1、古体诗
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关雎》、《兼葭》(爱情诗);
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田园诗);
七言古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乐府古题、爱情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杂言诗:屈原《渔父》、王粲《登楼赋》(借景抒情诗)、李白《行路难》(乐府旧题诗);楚辞体:屈原《离骚》、《国殇》;
乐府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题乐府(《行路难》、《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新乐府(《游子吟》(五言古诗);歌行体: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怅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李白《行路难》
2、格律诗
(1)绝句(四句一首)
五绝:李白《静夜思》
七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乐府古题)、张继《枫桥夜泊》李白《望天门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
(2) 律诗(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
五律: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
七律:杜甫《登高》、《秋兴八首》;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锦瑟》;陆游《书愤》(爱国诗)
3、歌行体
王昌龄《从军行》(七绝、边塞诗)、;曹操《短歌行》(四言诗);
陆游《金错刀行》(爱国诗);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语文知识范文4
《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语文卖油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语文卖油翁知识点一、文学常识:
《卖油翁》一文选自《归田录》卷一。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家之一。
二、重点字词解释:
1.善射
善:擅长。
2.自矜:自夸。
矜:夸耀。
3.尝射于家圃
尝:曾经。圃:园子。
4.释担而立
释:放下。
5.睨之久而不去
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去:离开。
6.但微颔之
但:只;颔:点头。
7.知射
知:懂得。
8.但手熟尔
熟:熟练。
9.忿然:气愤的样子。
然:……的样子。
10.尔安敢轻吾射
安:怎么。轻:轻视。
11.以我酌油知之
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12.以钱覆其口
覆:盖。
13.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慢慢地。
14.惟手熟尔
惟:只。
15.笑而遣之
遣:打发。
三、字词分类归纳:
(一)通假字。
1.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同“勺”)
2.惟手熟尔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二)古今异义。
1.但手熟尔(古义:只;今义:但是)
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三)一词多义。
1.射
(1)尝射于家圃 (动词,射箭)
(2)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
2.尔
(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2)尔安敢轻吾射(你)
(四)词类活用。
1.吾射不亦精乎(动词活用作名词,射箭的本领)
2.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
(五)重要虚词。
1.之
(1)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射箭)
(2)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3)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4)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代指卖油翁)
2.其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指陈尧咨)
(2)以钱覆其口 (代词,指葫芦的)
3.以
(1)公亦以此自矜(介词,凭借)
(2)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
(3)以钱覆其口(介词,用)
(4)徐以杓酌油沥之(介词,用)
4.而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连词,表承接)
(2)而钱不湿(连词,表示转折,但)
(3)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示修饰)
四、朗读节奏划分:(每句停一处)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2.尔/安敢轻吾射。
3.吾射/不亦精乎?
4.以我酌油/知之。
5.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6.康肃/笑而遣之。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公亦以此自矜。
译文:康肃公也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卖油的老翁)看到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文: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也不离开。
4.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译文: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术不是很精湛吗?
5.尔安敢轻吾射!
译文: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6.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7.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译文: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六、问题探究:
1.康肃公由“忿然”到“笑而遗之”说明了什么?
答:通过卖油翁的表演,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技术是无止境的。
2.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开始反感、恼怒,后来无言以对,笑之。原因:看到卖油翁酌油技术的纯熟却不自夸。
3.说说文中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陈尧咨:恃才傲物、盛气凌人、性情暴躁,也有通达爽快的一面。
卖油翁:技高、谦虚,是一位身手不凡、神闲气定的智者。
4.本文中哪个句子能说明道理?说明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答:“但手熟耳”或“惟手熟耳”,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任何事情,只要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精妙的地步。同时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启发:①熟能生巧;②勤能补拙;③应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不可骄傲自满。
读《卖油翁》有感《卖油翁》这个故事向人们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以此自矜。而卖油翁只略表赞许。他把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钱孔却不曾溅上一滴油。真可谓妙哉。陈尧咨的超人本领和卖油翁的绝技,是天生就有的吗?非也。卖油翁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的确,老农能辨别风云,善治理田地;演员翩翩起舞,表演精彩动人;雕塑家的作品玲珑精巧,形象逼真;诗人的作品脍炙人口,耐人寻味;……人们总会向他们发出各种赞叹;了不起啊,了不起啊!岂知所有这些,哪一样不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日夜苦练的结晶。当今,有一些青年人自暴自弃,既不钻研业务,又不虚心求教,他们总是这样叹息:“我太笨了,能混碗饭吃也就够了。”他们真的笨吗?非也。他们谈起服装发式来头头是道;织的毛衣,称得上是艺术品;玩起扑克来,谁也比不过他的机智灵活。这也可谓:“无他,唯手熟尔。”若是他们把这些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为四个现代化也如此钻研,那结果该是如何呢?
语文知识范文5
寓言告之,“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首先,有效的教法来自他对射箭的深刻体会和理解,因此进而成为教射名师。假如有一个相反的飞卫在教射箭,纪昌的学习又如何呢?效果显而易见。这也正是这则寓言给教者的深刻启示。
由此联想到小学语文教学。
文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识字教学多年来却是“少、慢、差、费、累”,原因何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广大执教者不具备必要的汉字科学知识应是主要原因。比如,汉字在学习和书写时应如何分析字形?构成现代汉字的是哪三种字符?部首在汉字教学中具有以简驭繁的高效作用,是否清楚“据义归部”与“据形归部”的区别?我们知道“亻、女、木、艹、石、氵、犭”约40个部首的形音义,是否知道“匚、冂、凵、廴、寸、廾、尢、丬、夂、攴、疋、、隹、艮”等百余部首的形音义?汉字是表意文字,我们对所教汉字的意思是否都清楚?不具备汉字的有关知识,怎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语文知识范文6
1.评价标准出现了偏差
在当前考试制度没有较大改革的情况,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以分数为导向的,因此,教师语文教育的目标自然也是向分数看齐。教师教育目标的设定决定了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博取高分的技巧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素养低下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从高中生、大学生文章中别字频出就可以看出来。学生语文成绩最终是以分数检验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唯分数论,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尤其对初中生来说,忽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许多教师沉不下来心来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实践中也不注意分析总结,形不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往往倾向于一些时髦的教学理念,并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花样翻新,语文教学被各种花样思潮所左右,脱离了以语言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宗旨,不认认真真地研究文本,扎扎实实地学习基础知识,时间就在这样浮于表面的课堂教学形式中流逝了。
3.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当下提倡人文教育,这是对的,但不能走极端,同时也不能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在当前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强调人文性就搞自由主义,随意地解读文本,追逐时尚,给予学生过多的自,一节课下来,看着热闹,学生们却没有多大收获,特别是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难有积累,这是造成初中生语文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一些教师则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教学方式僵化,花大量时间灌输文章结构及语义,烦琐的分析不仅使学生昏昏欲睡,也不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文章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使学生见木不见林,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还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兴趣的学习无论如何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些建议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但无论何时,无论教学怎样改革,语文基础知识永远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在当下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中,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不考虑分数,两者似乎看起来是矛盾的,但仔细思考,这还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原因。如果不那么浮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以语言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语文教学,那么语文基础知识的功力肯定会稳步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提高会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而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要表达的要义反过来更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如其中的重点字词只有在通篇考虑的情况下才能把握其正含义。只有在对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意思理解了才能去谈人文性,才能理解作者在写作文章时的感受与情怀,这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是每一个作者在写作文章所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三、培养对语文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