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汉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范文1

【关键词】“于”字;词性;起源;语法作用

一、“于”的词性探讨

古代汉语中,“于”字的介词用法最为普遍和频繁,许多古代汉语教科书上讲的都只有介词用法,关于“于”字是否有动词用法,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为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再作探讨。

(一)动词说

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甲文说・释于》中指出“贞卿事于北宗,不遘大雨”中的“于”当训为“往”。[1]潘允中先生在《汉语语法史概要》里提到:“就词义说,‘于’和‘於’是相同的,《说文》:‘于,於也。’《广雅・释言》:‘於,于。’‘於’本为动词,和‘在’同义。” [2]

关于“于”的用法,前代学者有的依据毛传、郑笺等古训,有的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排比归纳推出“于”的动词意义。郭锡良通过考证甲骨文中“于”用作动词的情况认为介词“于”来源于“去到”义的动词“于”。[3]例如:

(1)壬寅卜,王于商。(合33124 )

(2)从向归,乃先于孟。(合29117 )

梅祖麟肯定“于”在甲骨文里有动词用法,意思是“来往”的往,也就是《毛传》所说的“于,往也”。[4]

(二)介词说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以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等。目前语法学界大都认为古代汉语中的“于”是介词。郭锡良在《古代汉语》里提到:“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为、由、自、从、向、在、用、被’等这些介词的常见用法大部分都保存在现代汉语里。” [5]

二、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

(一)起源

关于介词“于”的起源,历来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1.动词虚化说。即由“往”义的动词“于”虚化而来。持这种观点的有洪波、郭锡良、王鸿滨等。

2.上古泛声来源说。即介词“于”、“於”、“乎”来源于上古的泛声。持这种观点的是赵仲邑。他认为可根据来源把上古汉语的介词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即来源于泛声的介词和来源于动词的介词。

3.格助词来源说。即介词“于”来源于远古汉语的格助词。持这种观点的是时兵。他认为原始汉语的语法基本格局与古藏语大体相同,都是SOV型语言,没有前置介词,而使用格助词标志体词性成分在句子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对比以上三种说法,笔者比较赞同动词虚化说。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发现了许多用作动词的“于”,并看到了动词“于”和介词“于”的密切关系,能描绘出由动词“于”到介词“于”的语法化过程。之所以由动词虚化为介词,首先是由于汉语这种特定语言的需要。汉语是孤立语,依靠语序和虚词这些语法手段表达语法意义。殷商汉语还比较原始,虚词还不很发达,需要一些介词来引进处所、时间、对象等词语。正是这种需要促进了由动词“于”向介词“于”的语法化。

(二)发展

甲骨文中的“于”使用频繁,有动词用法,也有介词用法。胡小石先生早就肯定它是介词,指出:“卜辞用‘于’有三例,一以示地,二以示时,三以示人。” [6]甲骨文中“于”字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它应该是先用来介绍行为的处所,再扩展介绍行为的时间和动作涉及的对象。“于”用作介词的例子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动词/动宾+于+处所名词

(3)贞:方其来于?(合6728)

(4)土方征于我东鄙。(合6507)

2.于+时间词+动词//动词+于+时间词

(5)贞:其于六月娩。(合116正)

(6)丁亥卜,酒升岁于庚寅。(合4318)

3.祭祀动词(+祷告事情)+于+祭祀对象//于+祭祀对象+祭祀动词(+祷告事情)

(7)贞:燎于王亥母豚。(合1186正)

(8)于示壬告三牛。(屯783)

4.受事名词+动词+于+名词

(9)三百羌用于丁。(合295)

西周金文的“于”仍有用作动词的,至于介词的用法则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于”所带的词语,可以不是表示具体事物或地点的名词,而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或形容词。如:

(10)曰古文王,初和于政。(墙盘)

(11)克成绥吾考以于晏晏受令。(沈子也簋盖)

其次,“于”字用作介词行为涉及的对象,搭配的动词比甲骨文广泛得多,不限于祭祀动词,因而构成的语义关系必然更加复杂。有的是引进受事或当事(非动作的直接接受者),例如:

(12)王乘于舟,为大礼。(麦方尊)

有的是引进取予的对象,例如:

(13)其又内于师旗。(师旗鼎)

有的是引进告语的对象,例如:

(14)告追于王。(多友鼎)

有的是引进动作的施事,例如:

(15)中乎归生凤于王。(中方鼎)

先秦典籍(主要指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中介词“于”(包括它的各种写法)在语法作用方面的发展变化主要有四点:

1.介词“于”的后面不再是只带体词性结构,间或也能带谓词性结构。例如:

(16)出怒不怒,则怒出於不怒矣。(《庄子・庚桑楚》)

(17)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长於无祸。(《荀子・劝学》)

2.用在形容词后面,产生了引进比较对象的句式。例如:

(18)季氏富於周公。(《论语・先进》)

(19)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3.出现了一种甲骨文中没有的对于义的“於”字。例如:

(20)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1)吾於子思则师之矣。(《孟子・万章下》)

4.介词“於”进一步虚化,开始同别的词构成固定结构。例如:

(22)至於子都,天下莫不如其娇也。(《孟子・告子上》)

(23)王不听,於是国人莫敢言。(《国语・周语上》)

三、介词“于”的语法作用

第一种是表示处所、时间和涉及的范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例如:

(24)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5)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第二种是介绍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给”“对(对于)”等。例如:

(26)先民有言:“询于邹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

第三种是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比较。例如:

(27)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

(28)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有时,不比较程度,只指出异同,也可以用同样的结构。如:

(29)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

(30)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第四种是表示被动,即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31)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四、结语

本文共探讨了有关“于”的三个问题,即词性、起源和发展、语法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关于词性问题,“于”在古代有动词和介词两个词性;关于起源问题,在研究诸多语法学家成果的前提下,本文总结出介词“于”是由动词“于”虚化而来;对“于”的常见语法作用本文总结出文中四点。本文的研究,希望对语法学研究有更深的帮助,也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正,使本问题的讨论更为深入。

【参考文献】

[1]杨树达.杨树达文集之五[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潘允中.汉语语]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

[3]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2).

[4]梅祖麟.介词于在甲骨文和汉藏语里的起源[J].中国语文,2004(4).

古代汉语范文2

一个句子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和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和施事者,这样的句式称为被动句。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一)无标志被动句――语意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这种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所以又称为意念被动句。例如:《段于鄢》中“蔓草犹不可除”一句,“除”是被除掉的意思,从上文的内容可以领会到这一点,主语“蔓草”是动词“除”的受事者。又如:《报任安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句中的“拘”是被拘禁的意思,“放逐”是被放逐的意思,从上下文可以理解这一点,两句的主语“文王”和“屈原”分别是动词“拘”和“放逐”的受事者。

(二)有标志被动句

这种句子在谓语前面或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成为表示被动关系的标志。现代汉语的形式被动句一般借助介词“被”来表示,古代汉语的形式被动句相对来说复杂些,主要有以下九种形式:

1.用“于……”表示被动,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的被动句式。例如:

(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用“为……”表示被动,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wéi)”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例如:

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3.用“为……所……”表示被动,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所”字,构成“为+名词(施事者)+所+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例如: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4.用“……为所……”表示被动,构成“……为所+动词”的格式,“为所”是“为之所”的紧缩形式,可译为“被……”。例如: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5.用“见……”表示被动,在及物动词前加表被动的助动词“见”,构成“见+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例如: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用“见……于……”表示被动,表被动的助动词“见”不同于“于”和“为”,不能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当句子需要明确表达出施事者的时候,“见”字句要同“于”字句搭配使用,构成“见+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的句式,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7.用“受……”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例如:

有罪受罚。(《左传・哀公六年》)

8.用“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例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9.用“被……”表示被动,构成“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被”作为介词介绍施事者的句式产生于东汉以后,并一直沿用到现代。

跟踪训练

1.下列各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梅花为寒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B.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C.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2.下列各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C.克伤於矢,流血及。(《左传・成公二年》)

D.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

3.下列各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洵《六国论》)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D.为之箪食与肉。(《左传・宣公二年》)

4.下列各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

B.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D.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5.下列各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王痍者何?伤乎矢也。(《公羊传・成公十六年》)

B.商鞅用于秦而收魏。(苏洵《六国论》)

C.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D.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A.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两小儿辩日》)

B.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C.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7.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B.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D.李氏子蟠,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8.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B.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列传》)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B.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0.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B.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袁宏道《满井游记》)

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D.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溥《五人墓碑记》)

11.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B.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沈括《活板》)

C.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童趣》)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2.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辱于奴隶人之手(韩愈《马说》)

B.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陶渊明《桃花源记》)

D.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

13.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公输》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C.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左传・文公十八年》)

14.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荆轲列传》)

B.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15.下列各句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王安石《伤仲永》)

B.民不被其泽。(《孟子・离娄上》)

C.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狼》)

16.下列各句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被以不慈之伪名。(屈原《楚辞・九章・哀郢》)

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C.晋侯、秦伯围郑。(《左传・僖公三十年》)

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17.下列各句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B.庄公即位,(姜氏)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

C.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

D.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18.下列各句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B.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战国策・赵策》)

C.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D.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常识之被动句》

1.C(“为之所”,双宾语句,给他安排处所;A、B、D三项皆为被动句)

2.A(“见恕”即“恕我”,“见”表指代;B、C、D三项皆为被动句)

3.D(“为之”意为给他,不表被动;A、B、C三项皆为被动句)

4.B(此句为陈述句;A、C、D三项皆为被动句)

5.D(此句为定语后置句;A、B、C三项皆为被动句)

6.C(和例句一样都为被动句;A项为陈述句;B项为判断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

7.D(和例句一样都为被动句;A、B、C三项皆为判断句)

8.A(和例句一样都为被动句;B、C、D三项皆为判断句)

9.C(和例句一样都为被动句;A、B、D三项皆为普通句式)

10.B(和例句一样都为被动句;A、C、D三项皆为普通句式)

11.D(此句为一般句式)

12.C(此句虽有“所”字,但为一般句式)

13.A(句中“为”是“给”的意思,并不表被动)

14.D(此句为一般句式)

15.C(以“为……所”为标志的被动句)

16.B(这是没有标志的被动句,“夺”意为被夺)

古代汉语范文3

关键词: 《古代汉语》教学方式 创新实践 教学效果

一、引言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秘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该课程通过对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和训诂等方面基础知识的讲授,结合古代文献的讲读,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了解古代汉语语言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文言文的讲解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由于古今语言的历史差异,多数学生对古文字和古代语音相对陌生,相当部分课程内容的讲授和理解都有一定的难度,例如文字部分要讲授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的结构规律,音韵部分要讲授汉语历史语音的发展,等等。为此,需要在教学方式方面进行创新,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将古奥化为平易,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1]。

二、《古代汉语》教学方式创新实践

根据定义,教学方式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用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活动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具体教学实践包括谈话式、讲授式和实践活动式等。古代汉语的学科特点使得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我们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一)鼓励学生自学实践,提高学习积极性。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理论艰深难懂,而在于学生感性认识太少,对古汉语字词句的认识,对古代语言环境的认识不足。课时少,任务重,怎样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课外自学阅读是需认真研究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对象,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即在阐述问题与讲授的过程中,注重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对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一般不在课堂上讲解;对那些学生似懂非懂的内容,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答疑。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学生自学的难点,在课堂上重点讲,但也不一讲到底,而是留有余地,让学生课后深入学习和独立思考。《古代汉语》虽然不含实践环节,但鉴于它的基础课、工具课性质,其训练一环对整个教学工作的完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设计补充了一些自学训练材料分发给学生自学练习。例如文选部分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以白文形式让学生自行标点、翻译,训练他们的古文感性能力,文字部分则复印了一些甲骨文、金文、楚竹书等原文拓片,让学生整体了解古文字的大致特点,同时准备了一些古文字初文让学生去临摹,感受汉字的发展变化、汉字的结构规律。扩充性教学资料与教材、教学密切相关,灵活多样,不求划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为原则[3]。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好《古代汉语》动机的重要途径。在教授许慎的“六书”时,我从网络上找到了一些殷墟的甲骨文残片,通过投影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在学习篆书的时候,搜集了几张李斯篆书的琅琊石刻,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都是每个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信息对新的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的过程。《古代汉语》课程也不例外,课程教学的重点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引导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古代汉语》的研究活动。在对《古代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自学实践活动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古代汉语》课程而言,存在学术疑惑和争议的地方比比皆是,利用这些学术争议,我们可以激发他们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产生联想,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古代汉语》知识系统[3]。此外,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和学院定期举办“名师讲坛”及相关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交流,使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及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学术动态。针对本课程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及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发挥多媒体示范作用,丰富课堂教学艺术。

多媒体教学给古代汉语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古代汉语教学,特别是古文字教学,涉及众多的古代器物和铭文,还有许多表谱,用语言难以描述,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上费时费力。在涉及文字学、音韵学等方面的内容时采用多媒体,不仅使得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文字、音标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且节省了传统教学板书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利用借鉴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扩大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古文字,尽量采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对古文字的结构、汉字形体变化有直观的认识,既增加了教学容量,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文选,也尽量利用多媒体网络、电子数据库的材料资源,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古代文献的整体把握理解能力。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声光影像,可以使繁难的古文字、抽象的音标等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效节约了传统教学板书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古代汉语》课件的广泛应用,通过画面和声音的加入,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手段。克服了语法教学中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譬如在教授《荆轲刺秦王》一文时,我利用影视片段来揭示荆轲刺杀秦王的悲壮经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此外,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更为方便快捷。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讲义、习题练习、参考书目等上网。学生登录网站后,便可以查询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极大地便利了学生的学习。多媒体教学以其立体的形象、多彩的色调满足了青年学子们的感官需求,降低了视听难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古代汉语教法单一、课堂枯燥的状况,重塑了课程形象,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以考试为手段,提高教学关注度。

考试作为有效考核学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手段,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考试为杠杆和诱饵,可以有效利用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想法来提高教学内容的关注度。现在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存在对考试特别敏感的通病。如果我对学生说:今天的课是我们考试的重点。学生马上就会聚精会神地听,并且在课本上做好重点标记。考试是要求受考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解答精心选定的题目,或按主测单位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实际操作的任务,并由主考者评定其结果的考核方式。考不考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机制强化学生对某一部分内容的重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在教授《古代汉语》音节的声韵调部分时,我反复强调先秦古韵三十韵部和古代三十六字母是考试必考内容,过两天要进行课堂测验并计入平时成绩,结果抽查时发现学生对此部分全部都背得滚瓜烂熟。另外,在考试方面,我们改变以往单一地以期末考试分数评价学生能力的考核方法,除了学校按照正常制度必须组织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外,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改变以往单一地以期末考试分数评价学生能力的考核方法,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学生课堂发言、参加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到课率等因素都考虑在内,综合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此外,我们还根据课程教学计划严格按照一单元一小测、三单元一大测对学生进行考核,对于自己教学可能存在的疏漏及时发现和弥补,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达到综合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最终目的[4]。

三、结语

作为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的课程设置历史悠久,在中文系学生培养计划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今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感性材料与理论知识相互促进,促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显著提高了学生阅读欣赏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宗经.古代汉语教学问题探讨[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2]刘保今.古代汉语教学的十大记忆法[J].德州师专学报,1996,(1).

古代汉语范文4

论文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发展,研究,综述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必修课之一,从建立初始到现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教学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

一、萌芽时期(1952—1960)

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相继设置古代汉语这一课程以来一直到1960年相关古代汉语教材出版,这一时期是古代汉语教学的萌芽时期。

这时期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不确定,不统一。课程没有教纲、没有教材,教学内容由教师而定。并且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其教学内容也不同。

创立初始,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也不一致。因此,1956年国家高等教育部颁发了《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大纲》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基本问题作了比较详尽、具体的规定,确定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这样,就使古代汉语教学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大纲》也成为了50年代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此后,1957年至1958年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古代汉语教学目标逐渐明确,即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为教学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59年,北京大学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代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

这一时期的教学方法也是单一化,由教师讲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学科建立之初,没有教材,学生主要听教师教授,教师一般把教案当作讲义,因此教学内容得不到统一。1959—1960年期间,古代汉语讲义印制及相关古代汉语教材相继出版面世。1959年,朱星先生主编的《古汉语概论》出版,由于内容复杂繁多,教材并没有推广出去。但作为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古汉语教材,在古代汉语教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1960年,马汉麟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读本》出版,虽然内容过于简单,但却是古代汉语新、旧教学观念的一次转变。总体来说,虽然这两部教材存在许多缺陷,但它们开创了古代汉语教材的先河,为后来多种版本的古代汉语教材的出版,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发展时期(1961—1965)

60年代初,北京大学根据《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探求新的教学途径,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一时期,有了统一的教材,即王力版的《古代汉语》出版。

1961年,古代汉语教材编写小组以北京大学的古代汉语讲义为基础,并参考各校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改写,制定一部统一的古代汉语教科书。1964年,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出版。这本书包括三个内容: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完全分离,互不相关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个部分与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王力先生创设的“三结合”教学体系对各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教材的出版成为中国古代语文教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代表了那一时期全国古代汉语教学的新水平。同时对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对以后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直至今日,王力版的《古代汉语》教材也是最权威,使用最广泛的教材。现今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使用。并且,国内的古代汉语课程都是按照王力先生创立的“三结合”教学体系来进行的。

这一时期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以教师教授为主,课堂提问方式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停滞时期(1966—70年代末)

时期,古代汉语初具规模的教学体系遭到破坏,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古代汉语教学进入停滞时期。

四、成熟时期(80年代—90年代末)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各学科进入恢复发展时期,古代汉语教学又逐渐恢复。80—90年代末,古代汉语下属的各门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也逐渐逐渐增多。古代汉语教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涉及问题越来越全面。教材建设、教学理论探讨、教学语法体系研究构成了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基础框架。如:

在教材建设方面,从创立之初到90年代,据粗略统计古代汉语教材有40多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例如:王力本和郭锡良本采用文选、常用词、古代汉语通论三结合体例;许嘉璐本采用通论、文选、教学参考合编型;张世禄本采用文选、通论结合型。其中文选、通论、练习结合型被认为是最富有创建性的新形式。其中文选的选材范围也较以往有所扩大,向前推至商周,向后延至明清。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也为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向着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在理论探讨方面,认为教学对象与五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认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所以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应该与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相互区别开来。同时,一些学者提出了研制古代汉语计算机教学辅助系统软件,将现代科技引入古代汉语教学中。这一观点对现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古代汉语课堂教学中提供了前提与可能。

在教学安排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时逐渐减少。因为教学对象在入学之前相比八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另一方面,古代汉语下属的各门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古代汉语的分支学科的细分化也使古代汉语的知识范围有所减少。

总之,九十年代以后,古代汉语教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新时期。古代汉语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大成

绩:课程目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理论问题得到深入研究和探讨;古代汉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语法体系也得到进一步深化等。 五、完善时期(新世纪—至今)

进入新世纪之后,古代汉语的研究依旧沿着王力的研究思路发展,但却是在不断系统化,趋于完善。

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变为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方法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讲授侧重于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介绍、重点难点的分析;强调学生对古代汉语特点和规律的把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练习,并通过适当的课堂讨论活动加深对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安排上,尽管课时减少,但课程的性质不能改变,课程的质量不能降低,做到课时减少而教学效果不降低。因此,教学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变化。“文选”分为精读和泛读两部分,精读部分为课堂教学部分,泛读部分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部分。将知识传授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做作业、学期论文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

由于对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入,也大大提高了古代汉语教材的知识新颖性和先进性。许多高校也逐步组织课题组编纂古代汉语丛书,古代汉语教材更趋于多样化。

古代汉语范文5

关键词:古代汉语;成语;语言体现

引言:成语是我国古代汉语的精华,是连接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桥梁,很多成语来自古代汉语中的典故,现代也产生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成语,在成语中古代汉语的特征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成语的形成与结构等方面。分析古代汉语在成语中的体现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的含义,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成语是古代汉语流传到现代的活化石,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典故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尊重和发展成语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探究古代汉语在成语中的体现是十分必要的。

一、古代汉语在成语中的体现分析

(一)词类活用类的成语

古代汉语中的某些词语是可以灵活使用的,改变原有的词性和功能,充当其他词语,词类活用不单体现在古代汉语中,现代汉语中也十分常见,尤其在成语中十分明显。词类活用现象有很多,如名词作状语、名词和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使动用法等。

1、名词词类活用

1.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讲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可以当做状语使用,例如我们商场见面,古代汉语中一般的名词都可以当做状语,这是十分普遍的,在成语使用中我们就可以看做是一类词类活用。

例如成语狼吞虎咽,指的是像虎和狼一样吃东西,其中名词狼或虎当做状语使用,可以译成“像……一样”,有一种比喻的意思。

1.2名词当做动词使用

例如成语不毛之地,指的是不生长草木植物的地方,意思指某个地方十分荒凉,这里的“毛”,指的是植物,这里用作动词,指的是生长草木。

1.3还有名词的意动用法,指的是将宾语归属于一定的范畴,例如成语鱼肉百姓,意思是将老百姓当做鱼和肉,任人宰割,比喻社会局势不佳,老百姓地位较低,且十分被动。

1.4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用用法主要是指宾语的代表的人和事物轉化为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使宾语发出一定的动作,例如成语“汗牛充栋”,“汗牛”指的是使牛出汗,“充栋”指的是将屋顶堆满,该成语指的是书籍特别多,这里的“汗”就是一种名词使动用法。

2、形容词词类活用

2.1形容词用作名词

例如成语“披坚执锐”,这里的“坚”指的是坚固的铠甲,“锐”是指锐利的兵器,披坚执锐指的是拿起武器,这里“坚”和“锐”就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2.2形容词当做动词使用

例如成语不白之冤,“白”就是形容词,不是白色的意思,指的是搞清楚,弄明白的意思,这个成语指的是难以得到洗刷的冤屈。

2.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成语不耻下问,指的是虚心向他人请教的学习态度,“耻”的意思是认为……可耻。

2.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成语赏心悦目,这里的“赏”是使心灵感到舒畅,“悦”是指使眼睛有良好的视觉感受。

3、动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成语惊天动地,意思是天地震惊,主要形容事件的声势较大。“惊”和“动”都是指使……震撼的意思。

(二)词语倒装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序是类似的,但也有一些句式和语序是比较特殊的,如倒装。

1、前置宾语

宾语前置是倒装中最明显的,将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从而强调宾语的作用,宾语前置还分为以下三种:

1.1疑问代词前置

例如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意思是皮都没有,毛附在什么上呢?指的是事物如果生存的基础,就难以存在。这里的“傅”是通假字,通“附”,正在应该放在后面,这里就是宾语前置。

1.2代词前置

代词前置一般用于否定句中,例如词语“不”、“未”等,例如成语时不我待,原本应该是“时不待我”,指的是时间不会等我们,意思要抓紧时间,抓住机会,“我待”就是宾语前置。代词“是”复指宾语前置。例如成语马首是瞻,意思是跟随某人指示行动,马首在这里就是宾语前置。

1.4介词宾语前置

例如“以”的宾语前置如成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话概括,以是用的意思,原本应该是“以一言蔽之”。

2、介宾短语后置

介宾短语一般用于动词、形容词前用作状语使用,例如成语“无济于事”或“于事无补”,对事件没有什么帮助,难以解决问题,“于事”指的是对事情,放到“无济”或“无补”前用作状语使用。

(三)省略结构

在汉语表达中,只要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很多词语是可以省略掉的,但前提是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保证不会引起歧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都有这样的特征。在古代汉语中的省略要比现代汉语常见,且有些省略是现代汉语没有的,对成语的省略分析如下:

1、介词的省略

在当代,我们使用语言时一般不省略介词,但在古代汉语的表达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可以省略介词的,例如介词“于”等等,成语“运筹帷幄”就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在军帐中制定战略计划,“运筹”和“帷幄”省略了介词“于”。

2、介宾与动宾短语的省略

例如患难与共,意思是与别人患难与共,省略了介宾短语。还有动词宾语,如成语信以为真,认为某件事是真的,应该是“信之以之为真”。

二、成语对古代汉语的沿袭和发展

成语的结构是对古代汉语的一种沿袭和发展,主要结构分为并列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连动结构、助词结构等。

1、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的成语较多,例如成语流言蜚语、一心一意、单枪匹马等,这都是名词的并列组成的成语。还有动词性质的词语,轻歌曼舞、心平气和、剑拔弩张等。

2、偏正结构

主要利用定语和状语进行修饰,如成语近水楼台、世外桃源、庞然大物等。状语加宾语的成语有火中取栗、侃侃而谈等。

3、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也是成语中较为常见的,如遍体鳞伤、夜郎自大、文质彬彬等。

4、连动结构

连动结构是指两个动词词语组成的成语,一种是承接关系的成语,例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杀鸡取卵等。还有一种兼语结构成语,如令人生畏、请君入瓮等。

5、助词结构

助词结构也是古代汉语流传下来使用比较广泛的语言结构,在成语中体现也很明显,成语中句法功能十分丰富,其中涵盖了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

5.1“者”字结构。“者”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虚词,但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一般后面加上动词或形容词,用于指代人或是事物,在句子中起到名词的作用,例如成语始作俑者,意思是罪魁祸首,第一个行动的人。还有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等。

5.2“所”字结构。“所”字和“者”字一样起到辅助的作用,一般放在动词前,在句子中起到名词的作用,指代人或者是事物。例如成语闻所未闻、无所不为、前所未有等。

6、紧缩结构

紧缩结构是指词语之间的关系是选择、因果、对比等关系。例如成语欲盖弥彰、打草惊蛇、水落石出等。

结语:成语是我国古代汉语流传到现在经久不衰的语言文化载体,是现代汉语中带有古代汉语成分的语言形式,做好成语中古代汉语成分的研究有助于探究成语的发展历史,成語中的古代汉语元素不容忽视,一些句法及典故是我国文学与汉字史上的重点内容,在成语中探寻古代汉语的足迹是研究文字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徐四海.成语中的古代汉语因素浅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37- 40. 

古代汉语范文6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古代汉语;策略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指导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教育部早在2005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2019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也指出,要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支持学生早进课题以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可见如何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实施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而如何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更是高校各任课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及核心课、必修课,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课。为实现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古代汉语课程理当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古代汉语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教学体会。

一、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研究的意识

(一)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教材,甚至要敢于质疑教材大学教材不像中学那样统一,这是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重要表现,比如古代汉语教材,目前所见的有几十种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教材当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但学者们依然指出该教材在文选、注释、常用词、通论、音读、引书、本书的内部矛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错误或可商榷之处,富金壁为此建议重新修订王力《古代汉语》,并撰写了《新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该书共讨论王力《古代汉语》有关文选注释问题约630条。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妨在第一堂课布置一个课题,以所使用的教材为研究对象,去发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的研究意识得到了启发,创造力也会真正释放出来。(二)树立研究意识,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探究问题得出结论,并有所创造。因此教师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不是把语言规律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尽量引导学生从语言材料中发现问题,总结出语言规律。比如讲解《左传•段于鄢》:“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两个“请”字的用法是否相同?讲解《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因烧其券,民称万岁。”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一般认为,“万岁”用来指称君王,而这里的“万岁”是指孟尝君,那么“万岁”一词的词义是怎样演变的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比如《左传•鞌之战》中韩厥在抓捕齐侯时的一系列动作是“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左传》的投降礼仪;讲解《战国策》的《苏秦始将连横》《庄辛说楚襄王》等篇章时,可以指导学生探讨《战国策》谋臣策士的辩论技巧。总之,只要教师牢固树立寓教于研,寓研于教的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用心备课、讲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课题,在主动与自觉的状态下完成知识的汲取,参与感受、发现、研究、创造的全过程”。因此,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古代汉语课程的特点,教师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教学生使用语文工具书和各种学术资源网站学习古代汉语,阅读古籍,常常会遇到字、词、句等方面的障碍,这就需要学会查阅常用的语文工具书。比如《说文解字》《字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等,这些语文工具书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诸多疑难问题,是学生自学古代汉语的好帮手。此外,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学术网站,包括中国知网、读秀、汉典网等,还有收集了多种电子工具书的国学大师网,更是查阅古代汉语资料的快捷方便的工具。(二)教师指导学生试讲文选是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试讲文选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便于开展讨论和协作,安排小组成员发言或派代表试讲。第二步,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教学任务,指定文选材料,要求能准确分析文选中有突出特点的语言、文化现象及相关问题。第三步,教师督促指导各组的准备情况,适时指出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备好较高质量的讲稿或教案。第四步,各学习小组集中讨论问题,请各小组代表上台试讲,其他同学当场补充或提问。最后是教师点评。教师总结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补充学生漏讲或错讲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试讲过程中需要广泛查找相关资料,对相关语言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好是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

三、激发学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培养起对本学科的兴趣,研究性教学就无从谈起。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以下着重谈两点体会。(一)重视研究的过程研究性教学模式不再仅仅重视结论的习得,而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把获得结论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和思维过程作为教学的重要目的,这就是所谓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索语言规律,在探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讲解甲骨文、金文的特点,不妨先指导学生释读甲骨文、金文,再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分析出甲骨文形体结构不定型,金文的异体字相对减少,偏旁渐趋固定;甲骨文存在相当多的合文,而金文的合文大大减少;甲骨文行款无定式,金文行款渐趋固定等特点。又如讲解古代文化常识有关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就不妨以《论语》为例,将《论语》中的人名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名与字之间的各种联系,同义的联系如宰予字我,反义的联系如曾皙字点,连义的联系如司马牛字耕。(二)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必须把课程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因此古代汉语的教学要善于把语言理论和语言实际结合起来。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材料,从中发现可以研究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母方言,学生对自己的母语既有亲切感,又很熟悉,有强烈的兴趣和愿望去探讨未知的语言问题。方言中的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现象都是有待研究的好材料,比如讲授异体字,不妨以有方言特色的俗字为例;讲授中古四声,不妨与方言的声调系统进行比较;方言中还有诸多词汇、语法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社会调查,去历史博物馆、风景区、公园、街头辨别和搜集繁体字、异体字等用字现象,分析对联中的平仄、押韵等语音现象,对保留古代语言面貌的历史遗迹进行调查,等等,通过以上社会实践,学生把课堂教学的理论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培养了运用语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研究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研究和语言规范的社会责任感。

四、传授符合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人们解决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一些基本手段、途径和规则。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方法的支撑。不同的学科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学工具课,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兼具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特点的学科,这种性质特点决定了语言学所应采取的研究方法。语言学除了采用一般科学所共有的研究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还创造了一系列特有的研究方法(如层次分析法、转换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与此同时,语言学在引进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自己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形成了一系列同时适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统计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实验法等。下面择取三种常用的古代汉语研究方法进行介绍。(一)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即从大量的语言事实出发,概括出语言现象中蕴含的语言规律。以探讨先秦“访”字的用法为例:王访于箕子。《尚书•洪范》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从句法特点来看,以上两例中的“访”的直接宾语是事,而不是人,因此第一例中有“于”字,第二例有“诸”字,“诸”是“之于”的合音,“之”指袭击郑国这件事。再考察“访”的词汇意义,第一例中,箕子是商朝遗老,不是周的官员,因此有“广泛征求意见”之义。第二例中,秦穆公向蹇叔咨询关于袭击郑国的意见,也不是简单的拜访。《说文》:“泛谋曰访。”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此言泛谋,谓广问于人也。”因此“访”在先秦的词汇意义是“广泛地征求意见,咨询对策”。通过以上对先秦“访”字词汇意义的归纳,指导学生认识到语言理论来源于语言实际,理论是在实际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总结,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材料出发,归纳总结语言的规律。古代汉语的内容由文选和常识部分组成。文选提供了客观的语言事实,常识是语言理论的总结,古代汉语教学应重视文选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选出发归纳出语言的规律。(二)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普遍适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法在古代汉语研究中是非常重要而常用的方法。古代汉语的比较研究既有共时的比较,也有历时的比较。以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与发展》为例分析,本文先后论述了甲骨文、西周金文、先秦典籍中“于”字的用法及汉代以后介词“于”的衰落,通过历时比较,分析了动词“于”到介词“于”的演变及被介词“在”代替的过程。本文也运用了共时比较,比如动词“于”表示“往”义在《诗经》中使用了22次,而在同时期的其他典籍中很少出现,一般多用作介词。古代汉语的历时比较有不同时期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的比较,共时比较有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语言材料的比较,共同语和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的比较,等等。(三)统计法统计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统计法应用于古代汉语研究,主要是对语言材料进行整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用以探讨语言规律的一种方法。如祝中熹《先秦第一人称代词初探》列表统计了先秦部分文籍第一人称代词“我”“余”“予”“吾”“朕”“卬”“台”的出现频率,详细列出了各第一人称代词出现的次数和所占百分比。通过统计,作者总结出第一人称代词在金文、《尚书》《诗经》《左传》《国语》《论语》《孟子》《楚辞》等文献中的使用特点。这种通过统计方法用确切的数据说明问题,避免了主观臆断,因而得出的结论比较科学。总之,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本课程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读懂相关学术论文,并为学生从事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教会学生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技能

指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就需要传授给学生有关的技能。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完成的学术创作包括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需要经历选题、搜集和研读资料、论文撰写和修改等流程,以下重点介绍选题和搜集、研读资料的过程。有价值而合适的选题对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在确定题目之前,还要大量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直到最后选取一个有价值而合适的选题。有价值的选题是指选题所阐述的问题具有理论或现实的意义,合适的选题是指学生通过努力可以保证写作顺利进行。选题来源既可以是平时教学中学生学习书本时发现的问题,或跟教师、同学交流时的领悟所得,也可以是社会调查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还可以来源于教师的课题。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研读资料。在选题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选题有计划地展开资料的搜集工作。

古代汉语研究的资料,包括书面语的文献资料(包括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和口语的方言资料。文献资料主要通过广泛搜集所得,方言资料则需通过田野调查才能获得。搜集、占有充分的资料是写好论文的重要基础。在搜集资料工作基本完成后,接下来是对大量的原始资料进行研读。所谓研读是指在深入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化,系统化,从而有所发现,萌生新的观点,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观点亦即论点,论点一旦确立之后,就可以根据论点取舍材料,安排结构,着手撰写论文了。

参考文献:

[1]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36-37,42.

[2]富金壁.新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M].北京:线装书局,2009.

[3]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2):1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