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花团锦簇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范文1

【经典案例】小草赛大树

一个人不管你想在哪个方面获得成功,也不管你能够获得成功的条件和环境有多么的好,如果你不能突破自我,那么,最终你的梦想和追求也只能“胎死腹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让学生突破原有习惯,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1.课前预习,读通课文,标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画出生字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自学生字词。

2.导入:中国有“一门三学士”,外国有“文学三姐妹”,你知道吗?(讨论后出示作品简介和作者)

3.检查预习情况,学习字词读音及写法

出示:堪称 逆(nì lì)境 撇(piē piě)下 前辈

狭窄(zǎi zhǎi) 权衡 毅力 钢铁

分组出示词语:

嗷嗷待哺 节衣缩食 惴惴不安 寥寥无几 (夏洛蒂的逆境)

要强好胜 孜孜不倦 脱颖而出 大名鼎鼎 (夏洛蒂的成功)

试着用以上词语说说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并齐读该句:“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1)见过仙人掌花吗?仙人掌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2)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思考:“逆境”是什么意思?仙人掌生活的“逆境”指的是什么?那么夏洛蒂姐妹又生活在什么样的逆境中呢?

5.身处逆境的仙人掌,不畏艰辛,终于绽放出绚丽的光芒:“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请在这句话的旁边,写下你的批注。

6.写话:面对逆境,夏洛蒂是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绽放出艰辛而壮丽的生命光芒;我想说_________。

【理性探源】养成好习惯

从“小草”成长为“大树”的事例中,学生了解了权威是可以挑战的,人的固有思维是可以打破的,成功需要奋斗,也需要“拐弯的智慧”。

一、养成预习习惯,在自主中自立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我能学”的基础上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如《小草和大树》中的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增加学生预习的时间与空间,加大学生预习的力度,告诉学生预习的目标和方向,文章重点句段要研读、理解、批注,将理解写下来,把自己的疑问提炼出来,这是学生预习的关键,不懂的问题由课堂讨论解决,并当堂自测、评判。

二、养成批注习惯,在思索中成长

批注,即批语和注释。教师应让学生自行阅读,自己注解;自我圈评,有疑而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这能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感悟、欣赏、评价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应让学生将读、思、写结合起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如《小草和大树》的教学中,对两个比喻句的批注,就应从扶到放,让学生先学会如何批注,再自己去探索批注。

在批注中,要对意境悠远、耐人寻味的词句展开想象,在情景交融中领悟文本所表达的内涵;对文本存在的“空白点”进行补白,让学生在沉静的思索中激荡起情感的涟漪,孕育出彻悟的种子。

三、养成联想的习惯,在刷新中提速

语文教育提倡重视学生的语感。对语文的感悟其实就是对语言的联想。“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善联想者才是天才。《游园不值》用一枝出墙的红杏写出了春色美,进行形象再造后还可以让人想到花团锦簇,彩蝶飞舞;可以想到绿草茵茵,芳草萋萋;可以想到莺歌燕舞,蜂群嗡嗡……

四、培养换位习惯,在怡情中高尚

教师自己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通过言行和声情等手段,用自己火热的情感来触动学生平静的内心。教师要学会换位,想一想自己到底感悟了多少。只有下水才知深浅,从而才能由衷地对学生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教育。

如在《小草和大树》的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当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寄给当时鼎鼎大名的“桂冠诗人”,希望得到前辈的指导时,遇到了怎样的情景?课文是这样描写的:“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等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冰冷冷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教师可指导学生讨论:哪些字眼让你觉得刺心的疼痛?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假想自己就是作者,就处在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学生的心灵必定会受到感染,情感必定会激起波澜。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1(c)-0135-0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设备拥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演示功能,将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教学变成了直观具体、趣味性强的模拟实验。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学生感官的直接刺激,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数学知识。虽然目前多媒体教学在我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一线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还是参差不齐.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 激发学生兴趣

一般我们在新课导入的时候,都会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然后诱导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更新颖和具体的刺激,提高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比如在讲解圆锥和圆柱的有关知识时,可以制作相关的课件,使满足条件的直角三角形和矩形在鼠标的控制下旋转形成圆锥和圆柱,也可以将某椎体或柱体一步步展开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课本中的2D视野和思维转到3D视野和思维,更有效的理解知识点,并且多彩的图形和动画可以更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2 增加教学容量

数学课程的学时有限,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书写公式、描绘图形,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节约时间和空间,并且能够高密度的讲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临下课的复习回顾阶段,教师可以使用做好的课件将本堂课的知识点快速过一遍,并且可以加入课内习题,让学生做完后马上讲解,及时更正和分析错误,这一切只需要事先准备好课件即可。

1.3 直观表达数学思想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部分数学概念难以想象和表达,教师在讲解时也非常为难。比如函数中,“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部分学生就觉得难以理解。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或从网络中下载一个有刻度的沙漏的动画,用X表示经过的时间,用Y表示沙的刻度,这样就很直观的体现了X和Y的关系。另外,在学习圆幂定理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动画演示运动的圆,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割线定理。

1.4 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

数学存在于生活中每一个角落,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但是教师在上课时不可能让学生回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去理解和解决问题,所以使用多媒体手段对此进行模拟非常有必要。比如,涉及到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点时,虽然生活中部分建筑和一些用具都应用了这个知识点,但是对于生活阅历相对较浅的初中生来说,可能一下子联想不到,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将某些建筑的图片或者动画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2 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许多教师都可能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过于迷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各种先进软件将幻灯片做得花团锦簇,只是一味的堆砌动画,却没考虑教学的目的如何,重点难点要怎样解决,忽略了多媒体教学只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一个手段。

有鉴于此,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主动性,要注意设计课件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要适当使用多媒体手段,不要让其喧宾夺主,让大堆的影像、动画扰乱正常的教学进程,也不要让花哨的动画切换和花样繁多的声音干扰到课堂的氛围。因此,教师的首要目的还是深挖教材的内涵,准确定位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制作课件,而不是先设计课件,再充实到课堂中来。换言之,教育工作者最好还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来应用合适的多媒体技术,而不是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决定教学的内容和安排。

2.2 不要“满堂电灌”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作用,但随之而来的弊端就是教师沦为放映员,一页页的放映事先做好的PPT,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教学节奏过快,部分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幻灯片放映的速度。这样的课堂中,通常没有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消化所学的内容,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多留意学生反应,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确定其思维的节奏,让自己跟着学生的节奏走,而不是让学生跟着老师的幻灯片走。此外,也可以用片段式的幻灯片代替整体式的幻灯片,整体式的幻灯片都是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容易使教师过度依赖幻灯片,只是跟着课件的节奏走,也会犯罔顾学生反应的错误。而适度删减幻灯片,只是在需要的时候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其他的时间教师可以加强对课堂的主导作用,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上课的节奏。

2.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多媒体教室通常光线较弱,这样的环境会对部分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并且教师也不易发现开小差或者睡觉的学生,从而影响上课的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改善自己的讲课技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4 教师要加强学习

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形成正确的教学观。这是有效达成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学习日新月异的现代教育手段。现在的初中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可能要快过老师,如果老师不能灵活运用甚至不了解新的多媒体手段,可能部分学生会对老师生出轻视的心理,进而影响到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熟练应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肯定可以明显改善教学效果。

总之,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加强学习,理性的去分析多媒体手段在现代教学应用中的利弊,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良好的上课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吕世虎.走进课改实验区: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达波.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利弊分析[J].读与写,2009(5):129.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