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与妻书原文及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范文1
关键词:红楼梦;误译;文化;母语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4-0081-06
一、引 言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古典文学名著,把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推上了最高峰。这部经典之作,不仅成为影响中国人民文化心理和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其他民族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据一位红学家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不完全统计[1],《红楼梦》的译本总计17种文字,52种译本,其中一百二十回的全译本有12种译本。到20多年后的21世纪的今天,据笔者参考各类著述论说的统计数据,上述3个数字已经分别增加至27(种文字)、83(种译本)和25(种全译本)。其影响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误译”现象自古有之,许多翻译大家尽管在翻译时谨小慎微,却也难以避免,譬如傅雷先生就曾以自己在《贝姨》中的误译(原文的“蓝衣服”译作“绿衣服”)为例,在《高老头》重译本的序言中作了自我批评,明确指出译者本人对误译的“莫名其妙”之感,戏称之为“文字上的色盲”[2]。
作为译者,对于上述这种“文字上的色盲”事件往往在事后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对于读者却往往贻害殊深。对于《红楼梦》这部集各种言语美学于一身的文学名著的翻译而言,尽管我们可以对译者的误译在某种程度上持宽容的态度――因为要想试图运用另一个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文字从内容到形式将它再现出来,的确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毅力、责任、执着精神和知识修养――但是,研究误译现象的根源,无疑是走出误译之列的重要一途。下面,本文试以《红楼梦》中的误译为例来研究译者母语在文化传递中的角色,以期给读者以启发与共鸣。
《红楼梦》[3]的全译本有英人戴维?霍克思(David Hawkes)与约翰? 闵福德(John Minford)(译自1792年的活字印刷本――即“程本”)的合译本《石头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Stone)(1973)(以下简称“霍译本”)[4]以及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自1760年的影印钞本――即“脂本”)的合译本《红楼梦》(A Dream of Red Mansions)(1978)(以下简称“杨译本”)[5]。在这里,我们就以这两个公认一流的全译本为分析依据。
霍译本和杨译本在整体上存在许多明显的不同:单从篇幅上来看,霍译本比杨译本多205,476个单词,或者说前者约为后者的1.33倍。《红楼梦》原文与两译本的字数对比简单列表如下:
表中所列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二者在具体行文及表达上的区别之大。尽管杨译本的合作者之一戴乃迭的母语是英语,但是,据可靠资料证实,许多文字上的定夺取舍基本上以杨宪益先生为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文借助上述两个译本对译者不同母语角色的考察和研究是基本可行的。
二、形形的误译
春秋齐国人晏婴曾经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译者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其作用主要是向读者传递原作者的意旨。译者在翻译中对于原作者意旨的传递往往是因人而异的――其所以然异,最不容忽视的原因,恐怕要归因于译者母语的不同。
1.文化因素
笔者认为,导致误译的主要原因是由误解原文造成的。首先,文化因素是误解原文的突出原因之一(以下所举例句原文中的着重号和译文中的下划线均为笔者所加)。
例1:王夫人道:“都不是。我只记得有个‘金刚’两个字的。”宝玉扎手笑道:“从来没听见有个什么‘金刚丸’。若有了‘金刚丸’,自然有‘菩萨散’了!”说的满屋里人都笑了。(第二十八回)
杨译:“No, it wasn’t any of those. All I can remember are the words ‘guardian angel.’”
Pao-yu clapped his hands and laughed.
“I’ve never heard of guardian-angel pills. If there are guardian-angel pills there must be bodhisattva powders too.”
霍译:‘No,’ said Lady Wang, ‘it was none of those. All I can remember is that there was a “Vajra” in it.
Bao-yu gave a hoot and clapped his hands:
‘I’ve never heard of “Vajra Pills”. If there are “Vajra Pills”, I suppose there must be “Buddha Boluses ”!’
这里的“金刚丸”对“菩萨散”,非常幽默风趣。“金刚”、“菩萨”本是佛教用语,他人显然不敢随意拿来打趣,但语出宝玉之口,便合理自然,表现了儿女承欢膝下的嬉笑情景。“菩萨散”之“散”,据《辞海》[6],是指“研成细末或锉成粗末的药料”,霍克思译作“Boluses”(大丸药)显然不妥。这无疑应归咎于他对中国文化(这里则是中药文化)的不了解。
我们知道,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曹雪芹在运用语言时,用忠实于生活的笔触,在创作中大胆吸收南方方言――主要是南京话、苏州话和扬州话中的一些词语,给人物的话语以传神的写照,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学语言。
例2:二门口该班的小厮们见了平儿出来,都站起来了,又有两个跑上来,赶着平儿叫“姑娘”。(第三十九回)
杨译:Then two of them ran over to her, calling out a respectful greeting.
霍译:When they saw Patience coming out of the courtyard, the pages on duty at the gate stood up, and two of them came running up to her.
‘Miss! Miss!’
“姑娘”除了表示未婚女子之外,还可以指姑母(北方人称姑母为姑姑,南方称作姑娘)。这两种用法在《红楼梦》中兼而有之,前者居多,而该例显然是第二种用法。杨译本并没有直译作“aunt”,而是稍加变通,堪称明智,因为英语中的称谓词与汉语是有区别的。像“aunt,uncle”这样的词,虽然除了表示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如“aunt”除了表示“the sister of one’s mother or father; the wife of one’s uncle”)之外,也可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即“aunt”也可以“used as a term of respectful address to an older woman unrelated to the speaker.”),但第二种用法较少见,直译会造成误解。此例的霍译本译作“Miss”,只能归因于作为以英语为母语的霍克思,没有能够对博大精深的汉语――特别是方言词汇了解得足够深透彻底。类似这种误译情况在《红楼梦》的英译中并非罕见。下面再举三例如下:
例3:雪雁道:“早起喝了半碗粥,懒待吃饭。这时候打盹儿呢。……”(第八十七回)
杨译:“She had half a bowl of congee in the morning, but didn’t want any lunch. She’s taking a nap now…”
霍译:‘She had half a bowl of congee earlier on,’ replied Nightingale, ‘but wasn’t feeling very hungry. She’s sleeping at the moment.’
例4:贾蓉笑道:“不是这话,他生的腼腆,没见过大阵仗儿,婶子见了,没的生气。”(第七回)
杨译:“It’s not that, aunt,” said Chia Jung. “He’s shy and hasn’t seen much of the world. You’d have no patience with him.”
霍译:‘He’s very, very shy, Auntie,’ said Jia Rong. We are afraid that if you saw him it might only irritate you.’
例5:听得这话,促人来舀了面汤,催宝玉起来盥漱。他自去取衣。(第七十七回)
杨译:This summons relayed to her, she quickly called for hot water and urged Pao-yu to get up and wash while she fetch his clothes.
霍译:When she heard the message, she sent someone out for washing-water and roused up Bao-yu. She told him to wash himself as quickly as possible while she went to fetch him some clothes.
“早起”就是普通话里的“早晨”,与“早先”不同,霍译有误。“大阵仗儿”则表示大阵势、大排场、大铺设,在句中指“没见过大世面”,霍译的“very, very shy”只是对“他生的腼腆”的强调,并没有传达出“大阵仗儿”的含义,造成了语意的丧失。例5的“面汤”指洗脸的热水(除此之外,它还表示“煮过面条的水”或“[方言]汤面”),严格地讲,霍译“washing-water”显然也不尽完善。
除了文化层面上的误解之外,语言即语法层面上的误解也不容忽视。
2.语法因素
对凤姐才思敏捷、口才过人的特点,李纨曾用下列一个长句打趣道:
例6: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第四十五回)
杨译:“Listen to her!” cried Li Wan laughingly. “I say one word and the crazy thing spews out two cartloads of shameless talk like a real dirty swindler and tight-fisted money-grabber.”
霍译:‘Listen to her, all of you!’ said Li Wan, laughing. ‘I make a single, inoffensive remark to her, and in return I get this cart-load of ill-bred’ abuse! Really, Feng, what a mercenary creature you are! You’re just like one of those muddy-legged wretches who stand haggling in the market-place with a little abacus up one sleeve to do their calculations on.’
在《红楼梦》这部早在200多年前写就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里,为了表现人物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描写宏大广阔的场景,容纳深刻的社会内容,安排盘根错节的故事情节,曹雪芹经常选用结构复杂、节奏缓慢的长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该例就是一个以长句见长的表达范例。这个“长句”之所以“长”,缘于句中的修饰语长:李纨话里的“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这个长定语,非常符合她的身份、口气和当时的幽默气氛。对照原文和译文,我们发现:原文中的长定语着重在于打趣凤姐说的“话”,而霍译的着重点却变成了打趣凤姐这个“人”。可想而知,这种译文语意上的偏差主要是理解阶段造成的。
接下来再看几例俗语误译的例子:
例7: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 (第二十四回)
杨译:A grandfather in the cradle may have a grandson who leans on a stick.
霍译:Grandsires in cradles and babies with beards
例8: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 (第六十八回)
杨译:A good wife keeps her husband out of trouble―a sound woman counts for more than a sound man
霍译:A good lining gives a garment strength and a husband with a good wife has few calamities.
“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讲的是不能以年龄论辈份,而霍译“grandsires in cradles and babies with beards”令读者不解,也有曲解原意之嫌。“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的后半句“表壮不如里壮”是说丈夫有才干,还不如妻子会理家,旧时妻称丈夫为“外子”,夫称妻为“内子”,所以此处的“表”指丈夫,“里”指妻子。霍译将“表”、“里”理解成衣服的外层和衬里,也就是将原句中俗语的前后两部分理解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应划入误译之列。
3.修辞因素
当然,在翻译问题上,语言与文化错综复杂的关系增加了对误译产生根源的分析判断的难度。试看:
例9:我便学戏,也没往外头去唱。我一个女孩儿家,知道什么是粉头面头的!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第六十回)
杨译:Even if I did train as an actress, I never performed outside. I’m only a girl; what do I know about painted whores? You’ve no call to swear at me, madam. You didn’t buy me.
霍译:And suppose I have been trained as an actress, I’ve never played outside for money. I’m a little girl, not a trumpet or whatever it was you called me. And as for being “bought goods”, well, it wasn’t you who bought me.
这是芳官说的一句话,利用“面”与“粉”的承接关系,仿“粉头”造出“面头”,通过对赵姨娘的反驳表现出了她不可辱的坚强性格。不过,由于仿词是将现成的词语置换语素而临时创造的新词,往往以“新”、“奇”、“巧”的形式出现,因此,译者必须全面了解本体、仿体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导致误译。杨译虽然未能译出仿拟格的表达效果,但从语意的传达上看,至少没有误译之嫌;“粉头”本指妓,而霍译却译为“trumpet”,也许是因承上文“我便学戏,也没往外头去唱”,但毕竟与原文的修辞、语意相距甚远,结果导致对原文语言与文化含义的错误传递。再如:
例10:“……你那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只知道享福,也不知道你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熬了两三辈子,好容易挣出你这么个东西来。从小儿三灾八难,花的银子也照样打出你这么个银人儿来了。……”(第四十五回)
杨译:“…Though you’ve reached this age I doubt if you even know how the word ‘slave’ is written. All you know is how to enjoy yourself.”
“It doesn’t occur to you,’ I said, ‘that you owe your present position to the generations of hardship your grandfather and father had to go through.
“‘You’ve had one trouble after another since you were a boy, and the money we’ve spent on you would make a silver statue bigger than you are…”
霍译:“…I doubt you know how the word ‘bondservant’ is written. You’ve known nothing but soft living since you were born,” I said. “You don’t know the bitterness your father and your grandfather had to go through. You don’t appreciate the generations of hardship that went into the making of a fine gentleman like you. And the money they spent on you,” I said, “nursing you through all the fevers and calamities of youth (for you were a sickly, ailing child): it would have been enough to have made you anew out of silver…”
该例是赖嬷嬷说赖尚荣的话。“‘奴才’两字”借代奴才所经受的苦痛和艰辛;“东西”本是方向词,后用来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这儿又以物代人,实际是借代赖尚荣。由于“东西”二字指人时带有一定的感彩,是褒是贬由具体的上下文而定。该句明显含有赖嬷嬷对赖尚荣的批评和指责。所以,鉴于如上分析,霍译的“a fine gentleman”含褒义,是歪曲原文的语气和语义的。
例11:袭人笑道:“……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宝玉笑道:“你在这里长远了,不怕没八人轿你坐。”袭人冷笑道:“这我可不希罕的。有那个福气,没有那个道理。纵坐了,也没甚趣。”(第十九回)
杨译:“…If you’ll do all I’ve asked, I promise never to leave you, not even if they send a big sedan-chair with eight bearers to fetch me away.”
Pao-yu chuckled. “If you stay here long enough, you’ll have your sedan-chair and eight bearers some day.”
“I don’t covet such luck.” She smiled disdainfully. “If I’m not entitled to it what’s the good of riding on one?”
霍译:‘… But if you will really keep your promise about these three things I’ve mentioned, I will promise never to leave you―even if they send a bridal chair and eight strong bearers to carry me away!’
‘Oh, come now! Isn’t that stretching it a bit?’ said Bao-yu with a laugh. ‘For eight bearers and a handsome husband I bet you’d go!’
‘It wouldn’t interest me in the least,’ said Aroma haughtily. ‘Kind sir, for such blessing I am not willing. Even if I did go, I should take no pleasure in it.’
“八人轿”是旧时结婚娶嫡妻的用具,这里用以借代娶嫡妻这件事。袭人愿当丫头,侍奉宝玉,即使有人娶她去作正夫人,她也宁愿放弃;宝玉给她许了一个娶作自己嫡妻的愿。显然,这个“愿”如果不用借代,明确表达出来,就起不到这样含蓄、委婉和打趣的效果了。霍译在该例中的失误不是对句中借体这一名词的翻译,而是误解了整个上下文的涵义,将宝玉的话理解成“得了,你也太夸张了吧!八人轿再加上一个英俊的新郎,你不去才怪呢!”应该说,这种误解与句中的借代辞格不无关系。
以上几个举例都是译者误解原文修辞手段造成误译的情况。
最后,我们再举一例两个译本都出现误译的情况:
例12: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第七回)
杨译:If not for me, and me alone, you’d have no official posts, fancy titles or riches. It was your great-granddad who built up this estate, and nine times I snatched him back from the jaws of death. Now instead of showing yourselves properly grateful, you try to lord it over me. Shut up, and I’ll overlook it. Say one word more, and I’ll bury a white blade in you and pull it out red!
霍译:If it wasn’t for Old Jiao, where would you lot all be today, with your rank and your fancy titles and your money and all the other things you enjoy? It was your great-granddad, whose life I saved when he was given up for dead, that won all this for you, by the sweat of his brow. And what reward do I get for saving him? Nothing. Instead you come to me and you put on your Big Master act. Well, I’ll tell you something. You’d better watch out. Because if you don’t, you’re going to get a shiny white knife inside you, and it’s going to come out red!
这是贾府奴仆焦大酒醉后痛骂主子的一段话,人们通常说的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曹雪芹在这里只是巧妙地把“红”、“白”两字一颠倒,就打乱了句子的语义关系,构成飞白辞格,“让”焦大将此俗语说错,传神地写出了这一醉汉的口气,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焦大的酩酊醉态。
句子飞白的主要特点是“白”上加“白”,越“白”越“飞”,即形成的错误越大,越能体现飞白的修辞效果。两位译者或许误以为“红”“白”二字是曹雪芹的笔误,或许是考虑到译文读者不会接受句子飞白这种汉语所特有的修辞格,无法理解其修辞效果,又或许……总之他们都“不忍”打乱句子的语法规律及语义关系,放弃了对再现原文将错就错的修辞手法的尝试。
三、结 语
上述各种误译现象告诉我们,译者的理解亦即译者对源语的掌握程度是翻译成败的关键。就《红楼梦》的翻译而言,源语是杨译的母语,杨译本表现出的“误译少,更忠实”的特点,也就显得尽在情理之中了。这是因为,当译者以源语为外语时,其译语语言的表达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了对源语语言理解的制约――而这里的“理解”显然在以源语为母语的译者面前甘拜下风。所以,他很容易掉进自己的误解所设置的“陷阱”里,从而产生出错误的译文。当然,杨译本的误译也启发我们,即使所译文字是译者的母语,应对原文的理解采取想当然的态度。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借助多译本比较研究,对译者母语在文化传递中的角色总结如下:
首先,外语在翻译中永远身处被动地位
母语在译者语言宝库中先入为主的事实决定了外语的从属性和被动性:没有任何一位学习者在对外语由浅入深的掌握过程中可以脱离母语的存在――其中包括后者对前者的指导和干扰。同样,表现在翻译过程中的母语对外语的指导和干扰作用,使译者的外语总是在两相对照中处于劣势。比如,在对原文的理解方面:以源语为母语的译者(如杨译)比以译语为母语的译者(如霍译)更能透彻理解原文的题旨意境,特别是某些带有浓厚文化韵味的词汇段落(比如方言等等),因而大大减少了误译的可能。
第二,正确发挥母语优势
既然母语对译者思维的统治作用是客观事实,换言之,既然母语在译者的翻译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以译者本人的意愿为转移,那么,在以母语、外语两种语言的转换为基本特征的翻译活动中,正确发挥母语的优势,成为译者恰当处理双语角色,做好翻译工作的明智选择。这里所讲的“正确发挥”,是指有意识的主观行为。例如:对于以源语为母语的译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原作理解上的优势,包括充分利用查询相关资料时各种优越的手段和渠道,避免对任何字句采取想当然的态度,从而确保译文语言的正确无误。
第三,努力调动外语的能动性
这一点应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对以源语为母语的译者,应适度把握原作与译作形式上的对等,充分挖掘译语的习惯表达力,以表达上的宽度和广度为手段追求精神实质上的忠实。只有这样,才能填补自己在外语方面的不足,将书本化、教条式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翻译实践活动之中。对以译语为母语的译者,则应借助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包括查阅资料,求助于以该语种为母语的专家学者,努力做到不耻下问,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误解原文导致的误译现象。
作为翻译工作者,我们对误译所导致的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不能也无法无动于衷。事实上,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影响,本身就包含了译者与语言的相互影响这样一个客观事实[7]。歌德对翻译讲过这样一句名言:“无论说翻译有什么不足之处,它仍然不失为世界上各项事务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项工作。”翻译工作及翻译产品的重要性和社会作用是无价的。任何一位关心人类文明的互动与发展,并对翻译事业的历史和现状有所了解的人们都会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概言之,误译现象的客观存在呼唤高质量的翻译,也呼唤高质量的译者。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扭转目前大量误译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国风. 漫话红楼梦[M].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375.
[2] 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C]//罗新璋,陈应年. 翻译论集(修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624.
[3] 曹雪芹. 红楼梦[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4] Cao Xueqin. The Story of the Stone[M]. Translated by David Hawkes and John Minford. Harnondsworth: Penguin Books Ltd, 1973.
[5] Cao Xueq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M].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78.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范文2
关键词: 林语堂 生命体验 审美情趣 幽默风格 译者主体性
引言
在国际文坛上,林语堂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作家,曾被美国文化界评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1]这位著名的幽默大师创办过《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杂志,文学功底深厚,语言锋利诙谐,思想驰骋飞跃,行云流水。同时林语堂从事大量的英文写作,也做了大量的英汉互译的翻译实践活动,致力于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社会。幽默诙谐、我行我素的庄子,清静无为的老子,崇尚中庸的子思,云淡风轻的陶渊明,放荡不羁的坡,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以及思想丰富了西方人的思想视野观点。林语堂的翻译作品对西方社会了解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翻译作品在西方国家经久不衰,很是风行,这是与其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紧密相关的。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文化和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原作的理解阐释和语言转换等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翻译的文本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以及译本序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国内也有一些关于林语堂文化思想方面的研究。然而从人文思想方面具体分析林语堂如何在其汉译英作品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的研究很少。本文分析了林语堂崇尚女性的生命体验,追求“性灵”的审美情趣,以及自然诙谐的幽默风格是如何深远影响其翻译选材,以及翻译作品的风格,从而发散出其愈品愈纯,深入人心的魅力。
一、崇尚女性的生命体验
林语堂曾经这样赞美女性说:“男人只懂得人生哲学,女子却懂得人生。”[2]林语堂的一生的各个时期,身边都出现过一些出色的女性。从他的母亲,二姐到妻子,甚至是初恋情人,她们在生活上给予林语堂至上的关怀,深深地影响着林语堂的人生,沉淀为林语堂对女性生命的原初体验。
首先对林语堂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他的母亲。林语堂很小的时候就听其母用闽南语读《圣经》,她更是在家里墙壁的西边挂上西方的美女,在东边的墙上挂上光绪皇帝的画像。林语堂说他母亲:“说她影响我什么,指不出来,说她没有影响我,又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我长成,我成人,她衰老,她见背,留下我在世。说没有什么,是没有什么,但是我之所以为我,是她培养出来的。你想天下无限量的爱,一人只有一个,怎么能够遗忘?”[3]对母亲充满了无法言语的感激感恩,只知道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深远,这可能成为他不断讴歌母性的最初根源。
之后,是他的二姐。林语堂在《八十自叙》说:“二姐之挣扎奋斗请求上学的经过,今日我依然记忆如新。”[4]二姐被迫嫁人,在婚礼前一天的早晨,她从身上掏出四毛钱对林语堂说:“和乐,你要去上大学了。不要糟塌了这个好机会。要做个好人,做个有用的人,做个有名气的人。这是姐姐对你的愿望。”[5]这和着眼泪倾吐出来的心里话,使林语堂受到很大的震动和激励。“我上大学,一部分是我父亲的热望。我又因深知二姐的愿望,我深感她那几句话简单而充满了力量。整个这件事使我心神不安,觉得我好像犯了罪。她那几句话在我心里有极重的压力,好像重重地烙在我的心上,所以我有一种感觉,仿佛我是在替她上大学。”[6]次年秋天,她因患鼠疫去世,死时已怀孕8个月。这更是给了林语堂莫大的刺激,使他内心十分痛苦,并终生未能忘怀。
林语堂的妻子也是影响林语堂思想的女性之一。出身富家,任何事情都喜欢亲历亲为。她也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林语堂对他的妻子和婚姻非常满意,“妻是外向的,我却是内向的,我好比一个气球,她就是沉重的坠头儿,我们就这么互相恭维。气球无坠头儿而乱飘,会招致灾祸。她做事井井有条,郑重其事,衣裳穿着整齐,一切规规矩矩。”[7]很难说,姚木兰身上没有翠凤的影子。姚木兰,作为女儿、儿媳妇,她孝敬父母、公婆;作为妻子,她宽宏大量,从不嫉妒;作为大家庭的成员,她对上对下谦谦有礼,与人和睦相处。而且善于烹调,精于缝纫、刺绣,可谓集传统美德――“德、言、容、工”于一体。他在《女论语》中写道:“女人的理论每被男子斥为浮华,浅溥,重感情,少理智。但是女子的理智思想比男人实在。她们适应环境,当机立断的能力也比我们好。也许她们的主张,常说不出理由来,但是她们的直觉是不会错的。”并认为“男人只懂得人生哲学,女子却懂得人生”。
这些女性,要么坚强,要么聪慧,要么贤惠,都对林语堂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他对女性的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并逐渐地溶入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中,成为他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他选译的《尼姑思凡》便是有对女主角抱有深深的同情之心的。例如就有这样一段原文:“与人家追荐亡灵/不住口地念弥陀/只听得钟声法号/不住手地击磬摇铃擂鼓吹螺/平白地与那地府阴司做功课/密多心经都念过/孔雀经参不破。”
林语堂的译文是:Amitabha!amitabha!/ Unceasingly I pray./Oh,tired am I of the humming of the drum/and the tinkling of the bells;/Tired am I of the droning of the prayers,/and the crooning of the priors;
在这个例子里,原文以一般的记述开始,然后慢慢地将一个不耐烦的尼姑的情绪呈现在大家眼前。而译文则完全是另外的一种叙述方式。一开始就使用了“呼告”的手法,感情比原文更加浓烈,真挚自然。接下来,林语堂又以感叹,句子倒装的形式将原文的直述进行了改写。可以看出林语堂对这个思凡的尼姑的深深的同情,他将自己的对这个尼姑的感情投射到自己的翻译文本中,为译文读者展现了一个可爱而人情味十足的女性形象。
二、追求“性灵”的审美情趣
“文章者,个人性灵之表现”,“性灵就是自我”,“一人有一人之个性,以此个性(personality)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之文学,便叫性灵。”所谓性灵,本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概念。“其美学渊源可追溯到强调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庄子学派。”[8]林语堂将这一特色运用到翻译选材与翻译实践中,充分地展现了他追求“性灵”的审美情趣。他选译的《尼姑思凡》就充分地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尼姑思凡》本是起自民间的歌曲传奇,他曾这样说道,“这些起自民间的歌曲传奇是充满人生味道的……《尼姑思凡》便是属于这一类,恐怕是以前的士大夫所不屑道的……其佳处在于真情流露。前曾译成英文,代表越出经典以外的中国文学。”[9]
他在著名的翻译理论文章《论翻译》中曾指出与其求守逐字意义,毋宁求达原文语意,阐释了译者应对原文文字上有深切入神的体会。他提出,第一是译者对原文文字上以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出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由于他对原作了解很深,同时他的英文通顺流畅,表达简洁明了,文字清新,也充分体现了性灵文学的风格。“性灵说”强调了艺术的个性化。林语堂曾说“无论何人总可表示一点逸气,把真性灵吐露一点出来,不可昏昏冥冥,战战兢兢板起面孔以终世,这样的人世就无味了,充满这种人的社会也成了无味社会。”下面这段文字的翻译就体现了林语堂充满着人情味的关怀。原文:念几声弥陀/恨一声媒婆/念几声婆娑呵/嗳叫一声没奈何/念几声哆但哆/怎知我感叹还多/越思越想反添愁闷/不免到回廊下散步一回多少是好。他的翻译是:While I say mitabha/I sigh for my beau/While I chant saparah/My heart cries,oh!/While I sing tathata/My heart palpitates so!Ah,let me take a little stroll/Let me take a little stroll!
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如“几声”,“一声”之类的数量词。但在译文中却完全没了这些的踪影,林语堂将之内化为声声入扣的感叹以及跃然于纸上的忧伤。而第二节的原文我们可以看到“越思越想反添愁闷”这句在译文中没有了,取而代之,出现在译文读者视线中的是两句重复使用的祈使句,一种无可奈何的渴望自由的情绪感染着读者。也让我们看到这些情绪背后,译者林语堂对作为这类特殊的女性的同情与怜惜,折射着温暖醇厚的人情关怀。
三、自然诙谐的幽默风格
林语堂认为幽默是一种态度,一种人生观,有相当的人生观,参透道理,说话近情的人才能写出幽默的作品。他在著名的《论翻译》中说到幽默是人生的一部分,幽默是一种从容不迫的达观态度。他说过:“其实幽默与讽刺极近,却不定以讽刺为目的。讽刺每趋于酸腐,去其酸辣,而达到冲淡心境,便成幽默。欲求幽默,必先有深远之心境而带一点我佛慈悲之念义,然后文章火气不太盛,读者得淡然之味。”[10]林语堂的轻松诙谐的幽默风格一直渗透着他的文学创作以及他的翻译作品。在翻译以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林语堂的幽默风格跃然纸上。原文:惟有布袋罗汉笑呵呵/他笑我/时光挫/光阴过/有谁人/有谁人/肯要我这年老婆婆。译文是:But the Lohan in sackcloth!/ What is he after,/With his hellish,heathenish laughter?/With his roaring,rollicking laughter,/Laughing at me so!/――Laughing at me,for/When beauty is past and youth is lost,/Who will marry an old crone?/When beauty is faded and youth is jaded,/Who will marry an old,shriveled cocoon?
这段译文给我们最初的印象就是,译文比原文要长得多。林语堂在译文中添加了“laughing at me”“who will marry an old crone?”这样的句子,并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些句子,将尼姑的愤懑情绪进一步加深,思凡的想法由此更加强烈。一步步的重复,使读者看到了思凡的尼姑的无奈,但是无奈之中的可爱却因为林语堂的幽默妙笔变得更加地生动而富有人情味。
但是,《尼姑思凡》被翻译出版后,立刻就受到了佛教民众的攻击。他们认为:“……林语堂特约稿《尼姑思凡》,……对我清静庄严的女尼,极尽调笑侮辱之能事。”而林语堂对此的回应是:“任何人都可以运动另外一个人赞同和支持某一种见解或举动。但是运动的手段必需光明而正大;运动的目的在于激起智慧和热忱,而不是恶意和冲动。……”[9]其实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林语堂并非如佛教民众所说的对清静庄严的女尼极尽调笑侮辱之能事。恰恰相反的是,他将她自己对于思凡女尼的同情以及对人性的一种普遍关怀放到了自己的翻译作品中,使译文的感彩更加浓烈,使思凡之心更具有人情关爱。
结语
译者主体性的重视有助于我们从译文中了解译者的文化意识和态度及文化审美,有助于我们了解译文形成的文化背景及译者的翻译动机。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人们忙碌于对物质的追求,麻木了人们的激情,而这种中国式的幽默风格的文章唤起了他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怀念和思考,从而被西方读者广泛接受。由此可见,林语堂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从对女性的生命体验,追求“性灵”的审美情趣以及自然诙谐的幽默风格深深地打动着读者。这些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他的文学行为,引导着他的翻译实践,充分发挥了作为译者的主体性,使他的译作焕发出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施建伟.幽默大师[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1.
[2]林语堂.我喜欢同女子说话.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5卷)[M].哈尔滨: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29.
[3]施建伟.林语堂在大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11.
[4]林语堂.林语堂自传[M].工爻、张振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2.
[5]林太乙.林语堂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8
[6]林语堂.林语堂自传[M].工爻、张振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3.
[7]施建伟.林语堂,廖翠凤.名人情节丛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165.
[8]刘炎生.林语堂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9]李勇.本真的自由――林语堂评传.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纪秀荣.林语堂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155.
[11]林语堂.“论翻译”.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语言学论丛》第十九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2]杨柳.林语堂翻译研究――审美现代性透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范文3
谚语是指在民众中广泛使用的一些经典的固定语句。这些语句虽通俗易懂,却能在浅显的字里行间阐释出深刻的道理。谚语将人们在生活劳动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智慧融入其中,使其富有较强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并且,谚语在长期使用中经过千锤百炼,表面形式上呈现出词语使用精炼、韵律和谐等特色。日语谚语被称为「(「その国の民の生活から生まれた教的な言新明解国辞典(第五版)),是日语中一个比较独特的语类族群。从总体上看,它类同于中国的谚语,只是其涵盖面更广。其中包括了中文中的成语、俚语、警句、歇后语等。例如:
(1)して井を穿つ(临渴掘井)
(2)瓜田に履をず(瓜田不纳履)
(3)木に竹を接べ(驴唇不对马嘴)
虽然如此,在日文中仍使用“”这一汉字来标记,因此本论为方便起见,仍采用日语谚语这种说法。
日语的谚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来源于中国,是中国成语、谚语的复制品,堪称中国文化的舶来品。在过去的中日文化交流中,它们被传到了日本,作为至理名言,逐渐地为日本人所认同,并被记录保存了下来而流传至今。例如木にりてを求む(缘木求鱼)。
第二类的日语谚语则不妨称之为高度本土化的日式谚语。这类谚语属于日本人自己的创作。它们原生并滋长于日本的文化土壤,有的传承于民间的口语,有的脱胎于文学作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反复提炼,最终定型。它们不仅比喻生动、富有哲理,而且朗朗上口、易于传诵,是日本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由于道德伦理规范和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的差异,应该说,这一类日语谚语的汉译处理确有一定的难度。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广大日语学者研究的不断扩充和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关于日本谚语的中文翻译的工具用书出现。这些词典词条更加丰富,译案更趋成熟,有的还配有例句,对准确理解,正确使用日谚很有裨益。这些专门词典的问世,为全面了解、学习、研究日谚提供了方便。在阅读和使用这些工具书时我们不难发现,对日语谚语进行汉译时,译者应当适当地通过再创作,生动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形式,使内容与形式这对矛盾在译文中得到辩证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内容决定着形式,形式又影响着内容。
二、原则
由于日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惯用语和表达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日语谚语的时候。总结起来日谚汉译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应该是辩证的统一,不能一刀切。谚语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反复提炼而形成的定型语句,是高度艺术化了的语言,就我国的谚语而言,大都具有形象主动、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易于传诵等特点。因此,翻译日谚时,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应该发挥汉语的优势,使译文既在思想内容上与原文达到一致,又在语言形式上符合汉语谚语的规范,即注意对仗工整和押韵等问题。例如の曲りは金槌で直せ。这个句子在翻译时为了达到对仗、流畅的感觉,可以翻译成“欲直弯钉用锤敲,要除恶习需严教。”这种翻译方法固然有民族特点,语言风格鲜明,但是如果凡事都是一刀切地遵循这个原则,那么有时候也容易令人对译文产生不够简洁,精炼的感觉。例如:なき里の蝙蝠这句话我们可以译成“乡间无飞鸟,蝙蝠充珍禽”,也可以翻译成“矬子拔将军”,相比之下,后者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更简洁易懂。
(二)不生搬套用字典的释义来代替翻译。所谓释义是对谚语含义的解释,其特点是抛弃原文的形象和比喻,只道出谚语的含义,且不注意语言格式,译文既不生动形象,又不凝练精辟,读起来如饮白开水,淡而无味,根本达不到日谚原有的表达效果。因此,释义只能作为帮助理解谚语的一种手段,不能等同于谚语翻译。但国内出版的某些日谚专门词典中,用释义代替翻译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の辞は水になる。这句话某词典译作:“客气也要分时候。”该译案属解释含义,无形象无比喻,读起来并不像谚语。此句谚语可在保留原有形象和比喻的基础上稍作变通,译为:“入浴谦让,热水变凉”就要形象得多。
(三)尊重日本民族特色。任何一门语言都可以看做是其民族文化的载体,还是一面可以真实反映这一民族文化的镜子。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智慧结晶的日谚在日语语言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着大和民族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翻译日谚时,这种民族特色应予充分保留。但是,对于那些并不太了解日本的概况、国情、风土人情的读者来说,这一原则又不能过分矫枉过正,否则容易得到相反的效果。例如:河童に水を教える。这句话按照原意应译为“教河童游泳”,但是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河童是什么东西,这种情况下与其硬要使用“河童”这种日本人都知道的生物来翻译,不如译成含有相同寓意的成语“班门弄斧”更容易让中国人理解。
二、常用方法
以上是笔者在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所总结的日谚汉译过程中的几点基本原则。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日谚汉译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直译法。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从古至今无论是文化、生态、人文,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两国人民语言中使用的比喻形象、赋予它们的感彩,以及由其而产生的联想也比较接近。这就为两国语言之间直接借助形象化语言交流思想提供了方便,谚语尤其如此。日谚中使用的形象和比喻,很大一部分都可以为我国读者理解和接受。对这种日谚,只要汉语语言条件许可,就应采用直译法,译出原文的形象和比喻,再现原文的神韵和风姿。例如:
1.鹿とは使いよう。(笨人似剪刀,会用亦出活)
2.妻は百年の不作。(娶个坏老婆,百年无收获)
3.病上手に死に下手。(生病有术者,多病亦长生)
4.借りるの地、返すの魔。
(借时面如菩萨.还时脸似阎罗)
(二)还原法。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而作为邻居的日本由于地理及历史的原因,其文化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日语中有大量的中国成语、谚语。这些中国成语、谚语在引进时或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为使其符合日语的表达习惯,便于日本人民传诵,大都对其进行了加工改造,有的已面目全非了。对这类日谚,翻译时应该使用还原法,还其本来面目。例如:
(5)能ある者は多し。(能者多劳)
(6)えて糟糠をばず。(饥不择食)
(7)良はうしろの草を食わず。(好马不吃回头草)
(8)を持って集ま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三)补义法。有些使用暗喻的日谚,仅用直译法译出形象和比喻,含义不太明显。为使读者免于费解,可以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对称的分句或译成歇后语的形式,既达到形式上的工整对仗,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这里所说的“补义”即是原文字面上虽无,但深层结构中却有的含义。补义法的优点在于可通过补义,挽留原文中的形象和比喻,使译文形神兼俱;缺点是补义不当反而有失含蓄。例如:
(9)天に向かって唾きを吐く。
(对天吐唾沫,弄脏自己的脸)
(10)燃え杭には火が付き易い。
(烧过的木桩易着火,了结的旧情易重温)
(11)蟹は甲に似せて穴を掘る。
(螃蟹尚知依壳打洞,做事须记量力而行)
(12)秋の鹿は笛に寄る。
(秋鹿易被笛声欺,男人易为女色迷)
(四)借译法。针对那些来源于日本本土文化的谚语来说,由于日本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与中国的差异,其比喻的形象不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用直译法译出后,不能令我国读者产生预期的联想。而汉语中又正好可以找到含义相同的谚语。此时可使用借译法,即借用汉语中的成语、谚语等定型语句来翻译。借译的优点是读者易于接受,比较方便。缺点是无法保留原文的神韵和情趣。如果借译用得不好,反而影响翻译的效果。例如:
(13)明日は明日のが吹け。(车到山前必有路)
(14)命あっての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5)の尾よりの。(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16)思うにれ、思わぬに添う。
(良缘不易结,冤家常聚头)
(五)意译法。当上述几种方法都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法。所谓意译,即抛弃原文的形象和比喻,只译出其含义。尤其需要提到的是,日谚中有一类谚语是运用谐音双关作比喻的,原文虽妙趣横生,但碍于两国语言发音、词汇上的巨大差异,根本无法复制,只能意译。例如:
(17)余所の御走より内の茶け。(敝帚自珍)
(18)に短しにし。(高不成低不就)
(19)阿呆につけるはない。(朽木不可雕)
(20)と味噌をいっしょにする。(眉毛胡子一把抓)
当然,上述几种译法都不是绝对的,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既不能照抄照搬,生搬套用,又不能天马行空,漫无边际。事实上这些方法都需要辩证地相互结合运用。翻译时使用哪一种方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范文4
关键词: 唐宋诗词 色彩意象 归化 异化 英译策略
一、引言
意象是诗词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是诗人通过语言对感知对象的再现。作为意象的一种,色彩意象在诗词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传递上起到了很大作用。诗人通过各种不同的色彩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再现唐宋广阔的社会生活,传递浓厚的文化韵味。然而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不同,唐宋诗词中色彩意象的翻译成为一大难题,尤其是如何转移色彩意象中蕴含的文化因素成了翻译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归化和异化为翻译方法,结合国内外一些名家的不同译例,对比分析唐宋诗词中色彩意象的英译,探讨其蕴含的文化转移问题。
二、归化
归化是“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Venuti,1995)。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要求把源语文化嵌入到目标语文化的行为方式中,以此消除文化障碍。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意象的文化内涵,避免语言障碍引起的误会。具体有以下两种方法。
1.用目标语色彩意象代替源语色彩意象。
诗歌的意象凝聚了某些特定的内涵和情思,体现了许多独特的文化要素。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同一色彩意象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联想和象征意义。由于文化因素的缺失,有些来源语中很自然的意象在目标语读者看来会很奇怪,甚至会与其文化内涵产生冲突,这时,为了使目标语和来源语产生意义对等效应,对原有意象进行适当修改是相当必要的。汉语中的一些特定的色彩意象在英语中能够找到与其具有相同或相似意义的意象,因此,用英语中的色彩意象替代唐宋诗词中的色彩意象是一种不错的翻译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英汉语之间功能对等效应。
例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Version A: My new brew gives green glow.(许渊冲,1984)
Version B: A green spider wine.(袁行霈,2000)
这首诗用形象的色彩意象描绘了在家用美酒佳肴来招待朋友的温馨画面。“绿蚁”和“红泥”两种颜色意象放在句首,相互结合,暖色调“红”营造出家的温暖氛围。虽然在汉语中该诗的语言很简单,但如果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此句中的“绿蚁”就很难正确翻译。版本B将其译成“绿色的蜘蛛”。目标语读者看到这种翻译该有多么震惊,酒里竟然有蜘蛛,多么恐怖,谁还敢喝这种酒?源语中营造出的温馨感觉在目标语译本中荡然无存。正如Palmer所言,意象取决于社会文化。在古代中国,葡萄酒是由煮熟的黍,高粱或粟酿造的,这些高粱、谷子酿出的酒看起来是混浊的,由于酒是新近酿好的,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因此称“绿蚁”。在灯光的照映下,它会透闪出绿色的亮光。因此,原诗中的“绿蚁”应该译成酒杯中的“green glow”(绿色的光亮),实际上是酒面上漂浮的酒渣泡沫在灯光的映照下晃出的影像。因此,A译本正确地传达了原有意象的内涵。
可见,翻译唐宋诗词时采用英语读者熟悉的意象取代诗词原有意象不仅能够消除文化障碍,而且能够把唐宋诗词美丽的意境传达给英语读者,并激起他们对意象的丰富美好的联想。
2.删除原文色彩意象,保留其内涵。
唐宋诗词中很多色彩意象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产生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色彩意象在英语翻译中找不到对等物,这就要求在翻译时对原有意象进行灵活的修改,保留源语意象的文化内涵而删除其外在表现形式,忠实传递来源语的文化信息。
例2.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白居易《长恨歌》)
Version A: Passing her life in a “golden house”.—Tr. Herbet A.Giles
Version B:When dressed in secret chamber,her beauty served the night.—Tr. Fletcher
这是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著名诗句,该诗描绘了唐代玄宗帝和杨贵妃的动人爱情故事。诗中的“金屋”来自于汉代典故“金屋藏娇”。相传汉武帝幼小时喜爱表姐陈阿娇,并当众承诺如果能娶到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长大后汉武帝真的建了一所金碧辉煌的房子给阿娇住,但好景不长,很快汉武帝就移情别恋,遗弃了陈阿娇,使得她最后凄然而死。“金屋藏娇”本意是一个男子对自己原配正妻许下的诺言,是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承诺,然现在常用来指有钱人在外面包养女人。诗中,“金屋”并不是真的指用金子构建的房子,而是指唐玄宗和杨贵妃私会的爱巢。诗人用“金屋”一词一方面写出了杨贵妃住所的豪华,更主要的是想通过该词映射出杨贵妃最后如同陈阿娇一样悲惨的结局。因此,版本A翻译成“golden house”不太合适,版本B翻译成secret chamber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
三、异化
异化是以来源语为导向的翻译,在翻译上迁就来源语文化的语言特点,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传达原文内容。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具体翻译方法有以下两种。
1.直译原文颜色意象。
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以及文化相互渗透、趋同的影响,中西方人们对颜色词的分类基本上是相同的,英、汉很多色彩词汇都是相通的,如:blue sky(青天), green willows(绿杨), red flowers(红英), blue ocean(碧海), yellow blooms(黄花), and white cloud(白云) 等。因此,翻译这一类色彩意象时比较简单,我们只要直译原诗的色彩意象就可以实现与原诗形式和功能的对等。
例3.平林默默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
Version A: Cold mountains stretch into a belt of heart-rending green. (许渊冲 1991:6)
Version B: A cluster of mountains cool is tinged with heartbreak blue. (龚景浩 2000:1)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妻子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深深思念及对其回家的期盼。作者用色彩意象烘托妻子低落的情绪。在中文读者的认知中,“碧”常常用来暗指心情郁闷,在英文中可以翻成“green”和“blue”,而“blue”在英文读者的认知中常用来指心情低落,因此,版本B既译出了源语的色彩意象,又保留了源语蕴含的文化内涵。
2.通过注解保留原文颜色意象。
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对颜色词的使用也不尽相同。没有相关背景知识,读者很难正确理解一些蕴涵特定文化的颜色意象。为了忠实地传递异文化特色,减少读者误读的可能性,在翻译这些蕴涵丰富文化的色彩的意象时,应通过增加注释说明文化意义的方式保留这些颜色意象。这样既能让读者领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能很好地传递原诗的意境美。
例4.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Version A:Would the blue-bird oft fly to see you on the height? (许渊冲,1984:347)
Version B:Might the Blue Bird*become our go between?
* Blue Bird: Messenger that heralded the arrival of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to the court of the Han emperor Wu: a go between。(张廷深,魏博思,1991:221)
“青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鸟。传说有青鸟飞到汉武帝宫殿,东方朔说这是西王母差来的,不久,西王母果然到来。后因以“青鸟”为传信的使者,在古诗中常常指传递爱情信息的使者。李商隐的这句诗是描写爱情相思最脍炙人口的佳作。诗人借助于神话,表达出自己对爱人无尽的思念。译本A虽然保留了原诗的意象,却没有把“青鸟”蕴含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也没有提供任何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在西方人眼中“blue-bird”只是一只蓝色的鸟,没有任何特定意义,这样翻译流失了原诗的内在含义。译本B通过注释的方式既保留了原诗的意象又传递了原诗的文化内涵,保留了原诗的形美和意美。因此,通过注解保留原有色彩意象的翻译方法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四、结语
作为唐宋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意象的翻译是古诗英译的难点之一。要准确地实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转换,不仅需要译者充分理解原诗词的含义,还需要其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把诗句的形美和意美充分地展现在目的语读者面前,让他们在欣赏优美诗句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安扬.诗词中色彩词运用管见.汉江大学学报,1998(2).
[2]龚景浩.英译中国古词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许渊冲.唐宋诗词一百五十首.西安:西人民出版社,1984.
[4]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5]袁行霈主编.新编千家诗(汉英对照本).北京:中华书局,2000.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范文5
关键词:《孟子》 “可” 句读 翻译
通读杨伯峻的《孟子译注》,发现有一注释存在疑问。原文为:“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杨伯峻先生对此句这样作注:“朱熹集注云:‘可谓曰知,疑有阙误。’可见他也不甚了解。赵岐注也没有说明白,暂且以我们的意思译出:‘官吏们同族们都很赞成,认为知礼’”。这句话有两个问题,首先是句读,是“百官族人,可谓曰知”还是“百官族人可,谓曰知”?第二个问题是“可”到底应该怎么翻译?浏览现代的关于孟子的注释此句的翻译和杨伯峻先生的差不多,本文将使用文献法、语料库等方法对此句的翻译进行论证,以期得出合理的解释同时给出科学的证据。
一、句读问题
翻阅几本有名的注书,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句读标注并不相同,朱熹《孟子集注》中句读为:“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孟子赵注》句读为:“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兰州大学中文系孟子译注小组著的《孟子译注》句读为:“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1]
句读到底在什么地方点比较合适呢?“点句时,遇到难通的地方,应该仔细阅读全文,考查难通处所用词语是否在上下文出现过,各表示什么意思,与其他词语有什么搭配关系,前后有什么变化,然后综合作解,详细寻译。”[2],因此我们以语料为依据,对《孟子》中“可”出现的语言环境进行了细致地分析。
首先我们对“可”在句中的出现位置进行统计,严格按照形式标准,此处的“句”是以“逗号”为标准的,并除去语气词等干扰,如果“可”后有语气词并仅有语气词,我们仍然认为它位于句中,这样处理有几个好处:一是句尾语气词到底表什么意义,会不会对“可”的意义有影响,我们可以先不去考虑;二是如果“可”后的语气词我们忽略的话,那么它前面的修饰成分我们是不是也一样要忽略,这会使问题变得复杂得多。统计得到以下数据:
句中
位置 句首 句中 句末 单独
成句
数量 39例 170 19 8
我们对句末的19例的搭配情况进行分析,情况如下:
1.与“不”搭配为“不可”位于句末的有11个。
2.受连词“则”衔接在停顿上构成双音节的有5个。
3.位于四字结构中,两两停顿构成双音节的有2个。
4.位于五字结构中单独停顿的只有一个,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可”。原句为“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
仔细朗读“可”在前和在后两种情况,毋庸置疑,语感告诉我们“可”与后面相连更符合我们的习惯,从《诗经》开始,就出现很多四字格式,两两连读,朗朗上口。然而“格律诗句子(有的格律诗的篇章定句)有固定的音节数,而且还有一定的‘逗’,即句内有一定的停延层次,如四言体的‘2+2’式,五言体的‘2+2+1’式,七言的‘4+3’式。汉语大多以双音节音步为主,奇音节句在句末出现单音节音步。林庚把句末的单音节音步称为‘半逗律’,他说,‘半逗律’乃是中国诗行基于自己的语言特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这也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上的普遍特征。”[3]《孟子》虽然不是格律诗,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佐证,即最后一个音节为“半逗律”是可能的。划分句读我们还必须考虑意义,不能完全为了符合语感就不顾意义是否合理。
接着我们对句首的40例的搭配情况也进行了细致地分析:
1.与“可以”组成词组的有18例。
2.与“得”组成词组的有5例。
3.与“谓”组成词组的有4例。
4.与“使”组成词组的有3例。
5.与别的动词组成词组且语调停顿位于动词后的有9例。
我们综合分析《孟子》中“可”出现的语言环境,单独的“可”位于句末的情况较为少见,更多的是与其他词搭配位于句首,但是单从形式上我们还不能定论,要从意义上进一步分析。
二、解释问题
我们先看句末的“可”如何翻译,在18例中,有15例翻译为“可以”,其中,“良不可”句和“百官族人可”为例外。关于这两句的解释问题,上述几本注书翻译为下:
1.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
《注疏》:诸侯五月而葬,未葬,居倚庐于中门之内也,未有命戒,居丧不言也,异姓同姓之臣,可谓曰知,狮子之能行礼也,四方诸侯之殡来弔会者,见世子之憔悴哀戚,大悦其孝行之高美也已。
《集注》:诸侯五月而葬,未葬,居倚庐于中门之外也,居丧不言,故未有命令教戒也,可谓曰知,疑有阙误,或曰皆谓世子之知礼也。林氏曰,孟子之时,丧礼既坏,然三年之丧,恻隐之心,痛疾之意,出于人心之所固有者,初未尝亡也,惟其溺于流俗之弊,是以丧其良心而不自知耳,文公见孟子而闻性善尧舜之说,则固有以启发其良心矣,是以至此而哀痛之诚心发焉,及其父兄百官皆不欲行,则亦反躬自责,悼其前行之不足以取信,而不敢有非其父兄百官之心,虽其资质有过人者,而学问之力,亦不可诬也,及其断然行之,而远近见闻无不悦服,则以人心有所不期然而然者,人性之善,岂不信哉。
《译注》:于是太子居于丧庐五月,不曾颁布任何命令和禁令,官吏们同族们都很赞成,认为知礼,等待举行葬礼的时候,四方的人都来观礼,太子容色的悲惨,哭泣的哀痛,使来吊丧的人都非常满意。
2.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孟子·滕文公下》(表同意)
《注疏》:强嬖奚乃肯行,以一朝得十禽,故谓之良工。
《集注》:强而后可,嬖奚不肯,强之而后肯,一朝,自晨至食时也。
《译注》:奚被勉强之后才肯,一早上打了十只鸟。
这两句中第二句各本注书都没有什么分歧,表示同意,第二句句读的差异造成了翻译的差异。赵岐和朱熹都把“可”归为后一句,与“谓”连在一起,表示一种“可能性”,即:像这样官吏们和同族们才认为世子知礼,而《孟子译注》则把“可”归为前一句,译为“赞成”,现代的很多注释都是如此翻译。
我们从“可”的语法功能来看,它或与某词组合表示“可以、能够、值得”或单独用于表示应答即“可以”。但是位于句末的3例都单独用作谓词,表示“同意”。从这一点来看,现代的翻译是对的,但是我们还必须从别的角度进行论证,从历时来看,词义的发展总是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的特征,笔者认为我们必须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交叉研究,才能准确定位。
在国家语委语料库中对《孟子》中所有带“可”的句子搜集,得到语料194条,“可”的用例236例,随后采用金良年200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孟子译注》和万丽华、蓝旭2006年中华书局的《孟子》,对所搜集到的例句一一对照翻译,同时参考了《集注》《注疏》以及《译注》并对其翻译进行了统计,可以翻译为“可以,能够”基本义项有二:一是可能或者能够,表示一种可能性;一是许可,可表示被动也可表示主动,我们以金本的《孟子译注》和万本的《孟子》为基础,对照后确定其直译为“可以、能够、行”等的有228例,另外8例翻译不同,除了上面已提到的3例,还有5例,对于这些特例,参照朱注、赵注以及兰州大学本的译注进行一一分析。
1.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孟子·公孙丑上》)
《译注》:{我认为}:不能在思想上得到胜利,便不去求助于意气,是对的,不能在言语上得到胜利,便不去求助于思想,是不对的。
《集注》:此一节公孙丑之问,孟子诵告子之言,又断以己意而告之也。告子谓于言有所不达,则当舍置其言,而不必反求其理于心,于心有所不安,则当力制其心,而不必更求其助于气,此所以固守其心而不动之速也。孟子既诵其言而断之曰。彼谓不得于心而勿求诸气者,急于本而缓其末,犹之可也。谓不得于言而不求诸心,则既失于外,而遂遗其内,其不可也必矣,然凡曰可者亦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耳。
《赵注》:不得者,不得人之善心善言也求者,取也,告子为人勇而无虑,不原其情,人有不善之言加与己,不复取其心有善也,直怒之矣,孟子以为不可也,告子知人之有恶心,虽以善辞气来加己,亦直怒之矣,孟子以为是则可,言人当以心为正也,告子非纯贤,其不动心之志,一可用,一不可用也。
此句的“可”《译注》翻译为“对的”,《集注》翻译为“可以,但也仅仅是可以”,《赵注》翻译为“可以”,这些意思也是相通的,因为只有对了才会觉得可以,也在“可”的义项范围之内。
2.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上》)
《集注》:言当如曾子之养志,不可如曾元但养口体,程子曰,子之身所能为者,皆所当为,无过分之事也,故事亲若曾子可谓至矣。而孟子止曰可也,岂以曾子之孝为有余哉。
《译注》和《赵注》都翻译为“可以”,我们仅列出《集注》,朱熹作注时对“可”的程度很关注,是不是至孝,孟子没有说,提到孟子止曰可,岂以曾子之孝为有余哉,我们翻译时也应该注意这些细微的差别。
3.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孟子·离娄下》)
《译注》:舜呢,为天下人的模范,名声传于后代,我呢,仍然不免是一个普通人,这个才是值得忧虑的事情。
《注疏》:君子之忧,忧不如尧舜也。
《集注》:乡人,乡里之常人也,君子存心不苟,故无后忧。
这句中“可”的意义与其他不同,为“值得”,“可”与单音动词组合,意为被动,表示值得。
4.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孟子·公孙丑下》)
《译注》:嗯,那时子哪晓得这个事做不得呢?
《注疏》:孟子曰,如是夫时子安能知其不可乎?
《集注》:孟子既以道不行而去,则其义不可以复留,而时子不知。又有难显言者,故但言设使我欲富,则我前日为卿,尝辞十万之禄,今乃受此万钟之馈,是我虽欲富亦不为此也。
5.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孟子·公孙丑下》)
《译注》从周武王以来,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论年数,超过了五百;论时事,现在正该是圣君贤臣出来的时候了。
《注疏》:七百有余岁,谓周家王迹始兴,大王文王以来考验其时则可有也。
《集注》:周,谓文武之间。数,谓五百年之期。时,谓乱极思可以治有为日。于是而不得一有所为,此孟子所以不能无不豫也。
第四句和第五句中金本和万本虽然对“可”没有直译,但是参阅各本注书我们不难发现把它们翻译为“可以”是合理的。
综上分析,我们确定“可”在《孟子》中的意义有:①可以;②能够;③同意;④值得;⑤行(用来应答)。为了进一步证明翻译的合理性,我们翻阅了各种辞书,对“可”的意义进行验证。
《汉语大词典》第三卷[4]
1.表示同意、许可。《左传·桓公十六年》:“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壽子告之,使行,不可,曰:弃父之命,恶用子矣?”
2.是、对。《韩非子·南面》:“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
3.应当、应该。《史记·陈丞相世家》:“及平长,可妻娶,富人莫肯与者。”
4.可以、能够。《诗·秦风·黄鸟》:“彼苍天者,殲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5.值得、堪。唐王昌龄《宿裴氏山庄》诗:“遂解薼中组,终南春可游。”
6.符合、适合。《荀子·正名》:“故可道而从之,奚以损之而乱?”
7.适宜、相宜。《礼记·学记》:“大学之法,禁於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
8.谓在某个范围内;尽着。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狗汪汪地叫着,可院子乱跑,但跑不出去。”
9.痊愈。《南史·王茂传》:“遇其卧,因问疾。茂曰:我病可耳。”
10.轻微;隐约,参见“可可”
11.谓事小不足道;在其次。宋黄庭坚《题竹石牧牛》诗:“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
12.当;对着。唐白居易《宿张云举院》诗:“不食胡麻饭,杯中自得仙。隔房招好客,可室致芳筳。”
13.犹所。和动词组合,构成名词词组。《礼记·中庸》:“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14.副词。
(1)大约;(2)再;(3)表示转折;(4)表示强调;(5)表示反诘;(6)表示疑问
15.不可。《书·尧典》:“异哉!试可乃已。”孙星衍注:“史迁作“试不可用而已。”又疏:“史公‘可’为‘不可’者,声之缓急,俗字增为‘叵’,即‘可’字也。”
16.通“何”
17.姓
《康熙词典》:口部[5]
1.肯我切。口我切。从音坷。
①肯也。许可也。可者,否之对,书尧典嚚讼可乎?文中子事君篇达人哉山涛也,多可而少怪。
②仅可,未足之辞也。子曰:可也,简。
③择于诸母与可者。:诸母,众妾也。可者,傅御之属也。
④所也,体物而不可遗。体犹生也,可犹所也,不有所遗,言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生也。
⑤姓【正字通】
第二条和第三条为从略。
《中华大字典》可部[6]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与《汉语大词典》解释差不多。
《现代汉语词典》“可”的词条分了三个:
可1:①动词,表示同意;②助动词,表示许可或者可能,跟‘可以’的意思相同;③助动词,值得。
可2:①连词,表示转折,意思跟“可是”相同;②副词,表示强调;③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的语气;④副词,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的语气。
可3:动词,适合。
从各个词典中对“可”的义项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可”位于句末时可译为“同意”的义项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在《孟子》原文中就有体现,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把“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中的“可”翻译为同意是合理的。
很多关于《孟子》的注书都把此句的“可”翻译为“赞同”,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同意和赞同是有区别的,虽然现代汉语词典中同意的解释为赞同,赞同的词条也解释为同意,但不可否认的是赞同的程度要甚于同意,我们在翻译时是不是也应该注意这种词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呢,笔者认为是应该注意的。文言文的翻译有两种情况:直译和意译。直译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和句式,尽可能地使原文的每一个字(词)在译文里都有着落。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按照原文的意思进行翻译是意译。意译比直译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不受原句词数、词序的束缚,文字可以适当增减,词序可以适当调整,甚至句式也可以作必要的变换。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直译,做到保质保量。
三、结论及余论
本文通过语料分析、词典查阅、比较注书等方法对《孟子》中“百官族人可”句进行了分析,为我们现代注书的翻译提供证据,同时也给我们一些思考:
1.训诂学怎样才能开拓一条新路?笔者以为应该与现代语言学结合,运用现代语言学的一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比如,语料库法、统计分析等等,可以使训诂学在理性研究的基础上增加科学性。
2.古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直译和意译领域应该怎么分;二是不管是直译还是意译我们都应该尊重原文当时的社会语言环境。这些分析都具有社会语言学方面的价值。
注释:
[1]后文我们会时常提到这几本书,为了叙述方便,下文朱熹的《孟子集注》我们简称《集注》,《孟子赵注》我们简称《赵注》,兰州大学中文系著《孟子译注》简称《译注》。
[2]冯浩菲:《中国训诂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3]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4]见于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
[5]见于《康熙字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6]徐元诰等主编:《中华大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5页。
参考文献:
[1]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的基本类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冯浩菲.中国训诂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3]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康熙字典[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5]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Z].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6]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8]徐元诰等主编.中华大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1958.
[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0]赵岐.孟子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00.
[11]赵振铎.训诂学纲要[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2003.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与妻书原文及翻译范文6
关键词: 亲属称谓语 翻译 跨文化翻译 困境
对于翻译中的可译与不可译性,翻译界的先辈们已经争论已久,而且至今也无定论。林语堂在《论翻译》(1932年)一文中引用Croce(克罗齐)的话:“凡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不能译的,因为其为文字之精英所寄托,因为作者之思想与作者之文字在最好的作品中有天然之融合,故一离其固有文字则不啻是其精神躯壳,此一点只文字精英遂岌岌不能自存。”周序良在《翻译三论》(《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1983年,中国翻译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一文中说:“翻译的媒介是语言,这等于用铅笔或钢笔临摹水墨画,怎样能反映出原作的风格呢?”“我仍旧认为风格是无法翻译的,风格离不开语言,不同的语言无法表达同样的风格。”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经说过翻译存在一个可译性的限度问题。甚至塞万提斯通过堂・吉珂德的口说:“阅读译本就像从反面看花毯。”歌德则很不客气地把翻译比喻成“下流的职业媒人”。古今中外,对翻译的看法,纷繁泾渭,聚讼纷纭,在此就不再赘述。
既然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为什么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存在可译性的限度,甚至不可译性的问题呢?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主要是文化传统和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当代英国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思内特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他说:“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1994)正如意大利美学家、哲学家克罗齐(Croce)所说:“把一部文学艺术的杰作转成另一种语言是不可能的。要么忠实于原著,但译出来失去原著的韵味,这叫作‘拙劣的忠实’;要么译文很好,但脱离了原文,不忠实于原文,这叫‘美丽的不忠实’。”(吕同六,《但丁和他的神曲》)
称谓语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许多情况下,称谓语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不同的称谓语,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身份角色、亲疏关系、情感好恶及社会地位和受尊重程度。同时称谓语又是民族文化的反映。而中华民族的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且要想把五十六个民族的称谓语都一一罗列出来,那的确要花些年月和篇幅。本文将拟通过对普遍的汉民族家族亲属间的称谓语,一般而言,家族从血亲传统上可分为“九族”。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其序列为:高祖,曾祖,祖辈,父辈,本人,子辈,孙辈,曾孙辈,玄孙辈,来探讨在翻译中文化成分的处理困境,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寻求跨文化交际中称谓语翻译的规律。
一、高祖辈,曾祖辈,曾孙辈,玄孙辈
男性:高祖父,曾祖父(祖爷);曾孙,曾孙女婿,玄孙,玄孙女婿;
女性:高祖母(奶),曾祖母(祖奶奶);曾孙女,曾孙媳妇,玄孙女,玄孙媳妇。
但在英语中,要表述三代之内的人称尚可,若要表达高祖、曾祖、曾孙或玄孙辈,除了靠形容词的重叠使用之外,如great great grandfather/mother;great grandfather/mother;或者great great grandson/daughter;great grandson/daughter,恐怕再没有更好的表达了,而且这种表达根本无法分清父系和母系之别。我们看看下面一个例子:
凤姐儿想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是过正月节,合家赏灯吃酒,真正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媳妇,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沥搭拉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嗳呦呦!真好热闹!……”
(《红楼梦》)
本来就纷繁复杂的称谓,再经过善于言辞的凤辣子之口,尤其显得更加热闹复杂。其中最有趣的称呼应该是这个“滴沥搭拉”了:晚辈们太多,几乎无法一一命名数列。但是作为翻译,如果光从字面考虑翻译,外国读者是很难理解其中意思的。但是如果要把其中的含义表达清楚,又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得清楚、说得明白的。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对此的翻译。
His-feng drained her cup and thought for a second.“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month,”she began,“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a family was having a fine lively time,enjoying lanterns and drinking together.There were the great-grandmother,grandmother,mothers-in-law, daughters-in-law,grand-daughters-in-law,great-grand-daughters-in-law,grandsons,grandnephews and a pack of great-great-grandsons,as well as granddaughters and grand-nieces on the paternal and maternal sides,and grand-nieces on the brothers,and sisters,sides...Aiya,it was really lively...”
所以说,在翻译中,到底要“拙劣的忠实”还是“美丽的不忠实”,看来的确有两难之处。
二、祖辈们的称谓
就汉语本身而言,即使是同义的称谓,也有可能表达不同的人物关系,或亲密与否,同时也可以明确表现出不同的血亲,姻亲;不同的宗族血统。甚至可以看得出说话人说话时的心情、、语气和意图。比如下列称谓语:
男性:爷爷,祖父,外公,姥爷,外祖父,舅爷,爷;
女性:奶奶,祖母,外婆,姥姥,外祖母,舅婆,(老)婆婆。
显而易见,“爷爷”和“祖父”在汉语里是同义的,而且指的是父亲的父亲。但是这两个不同的称谓却明显表达出人物间的亲密程度和语气的严肃与否。而这个往往发生在乡下人的称谓语当中的一个单字“爷”,则更显得说话双方亲切随和、不拘礼术的关系。如果要用一个grandpa或一个grandfather表达出同样多的意和境,没有足够的文化修养,恐怕的确难以表白得清楚。同样尽显童真与稚气,而且不乏撒娇卖乖之意的“外公”与“姥爷”、“外祖父”、“舅爷”而言,恐怕干巴巴的grandpa和grandfather是望尘莫及了。
三、父辈们的称谓语
在汉语称谓语中,“伯”“叔”有别,“姑”“姨”不同。英语亲族称谓语就简单的多;往往一词多义,“身兼数职”。如果再加上一些表示排行分次序的词语,则是在汉英翻译中的又一个难题。如:
男性:伯伯,伯父,叔叔,叔父,舅舅,舅父,姑父,姨父,大伯,二叔,三舅等;
女性:伯母,婶婶,姑姑,阿姨,大妈,大婶,小姨,姨,四姑等。
同汉语言的丰富具体相比,英语词汇的单一和局限性尽显无遗。因为在英语中只有uncle(表示所有男性的父辈称谓)和aunt(表示所有女性的父辈称谓)。那就是说,不管是叔是舅都只能翻译为uncle;不管是姨是姑也只能翻译为aunt。
“他从贫苦的姑家,又转到更贫苦的姨家。”
(箫红《王阿嫂的死》)
“She had lived for a while with some impoverished paternal relatives,then had been bundled off to some maternal relatives who were,if anything, even worse off.”这是对汉语颇有了解的Howard Goldblatt的译文。
我们不难看出,在汉译英时,必须作必要的说明,否则会让读者不知所云。尽管如此,汉语言的简约凝练是无法在英语中再现的了。
四、对父母的称谓
在汉语当中,对自己父母的称谓也是丰富多彩,各有情趣,各有倾向。试看较为普遍的几种称谓语:
父:父亲,爸(爸),爹(爹),老爸,老爷子,老头子,老先生,爷等;
母:母亲,妈(妈),(老)娘,老妈,老太太等。
单从“爸爸”和“爸”,“妈妈”和“妈”就隐含着年龄和身份的不同。至于“老爷子”“老先生”则是成年子女对较威严、有学问或有成就的父亲的尊称;“老头子”一般而言,则有对年长父亲多少有点不满意的称谓。当然也可表示一种尊称,但与“老爷子”和“老先生”相比较而言,敬意较弱。“老爸”“老妈”中透出的则是子女和父母关系随和、较为亲呢的称谓。“爷”,这一多见于古代的称谓(如:“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花木兰》)现代人已经很少使用,但在一些农村地方,仍然听得见。它有希望家中人丁兴旺之意。译者除了惊讶于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姿,也只有扼腕痛惜英语的局限和面对无米之炊的尴尬了吧?
五、夫妻间的称谓
中华民族向来崇尚礼仪礼数。这一点在夫妻间的称谓上也是尽显无遗。
夫:丈夫,先生,老公,爱人,亲爱的,女婿,当家的,掌柜的,那口子,孩儿他爸(爹),(我)男人,汉子,老头子,老伴(儿)等。
妻:妻子,爱人,老婆,媳妇,亲爱的,太太,夫人,内人,内当家,屋里头的,做饭的,(我)女人,老婆子,老伴(儿)等。
在这里罗列的也不过是得到普遍接受的并且在广泛使用的一部分称谓语。如果再要加上民间的和古代的称谓语,比如:“官人,相公,老爷,娘子,贱内,浑家,婆姨”等,恐怕真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要么表示较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孩儿他爸/爹;孩儿他妈/娘”;要么表示一种家庭地位,如:“掌柜的,当家的;内当家,做饭的,屋里头的”等。但是如果夫妻双方相互称作“老头子”“老婆子”“老伴儿”等,则又有一种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深情厚意;“男人”“女人”这等称谓则表现出一种通俗简单、直截了当的关系,如果简单地翻译成husband或wife,期间的感情成分则荡然无存。例如:
――“你的另一半怎么不来陪你?”
――“你们家那口子不是也没来吗?”
对汉语读者来说,调侃和打趣的语气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简单地翻译为husband和wife,只怕是索然无味,毫无情趣而言了。
六、兄弟姊妹相互间的称谓语
英语中对父母亲的兄弟姊妹的子女共同用一个称谓,即cousin。这就给汉英翻译带来许多的困境。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有两部名著:La Cousine Betue和Le Cousin Pons,有译者把他们译成《从妹贝德》和《从兄邦斯》,而傅雷先生经过相当复杂的推敲考证,将他们译为《贝姨》和《邦斯舅舅》(傅雷,《贝姨一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P.1-2)。但是有时候未必就能如译者所愿的考证出来。翻译时也就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例如:
My grandfather is his cousin,so he’s kith and kin to me somehow,if you can make that out,I can’t.
(Ch.Dickens:Martin Chuzzlewit,ch,V)
我的祖父跟他是堂兄弟或表兄弟,因此他和我有亲戚关系,也许你能弄清楚这个关系,但我没办法。(这里还不知是姑表还是姨表?)
当然,有这么多旁亲,也就有相应的直系的同胞兄弟姐妹的称谓了。汉语中往往在兄弟姐妹的称谓前加上一个“亲”字或“胞”字,以表示为同父同母之姊妹。比如:“他就是我的胞兄(亲哥)。”和“你简直就是我的亲哥哥。”两句,在翻译时,虽然文字本身没有任何两样,但是其含义明显是不同的。如果都翻译成brother,显然是不妥当的。
七、对子女的称谓语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可爱的。父母对子女或嗔或怪,或笑或骂,或以之为荣,或莫可奈何,都有可能成为父母对子女的某种称谓,如:“小猫,小狗,宝贝,心肝,皮皮,豆豆,花儿,石头,仔仔,妞妞”等,很多时候翻译者只能挠头蹙眉,望而却步。
男孩:儿子,(好)小子,主人,犬子,捣蛋鬼,小鬼,小祖宗,小皇帝等;
女孩:女儿,(死)丫头,亲戚,千金,丫头片子,小鬼精,小公主等。
比如:“生啦?是个主人还是个亲戚?”如果从字面翻译肯定会闹笑话,但如果只是翻译成“son”和“daughter”那实在是词不达意。
文化意蕴是翻译中的灵魂和精神,如果丢开文化成分谈翻译,则翻译毫无生气;正如尤金・奈达在他的《语言与文化》一文中指出:“文化是一个社会中信仰和实践的总和。信仰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和传递,并且信仰者间的相互作用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起作用。因此,每一个语言都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应该是独特的一种存在。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能让两种完全不同的交流的语言通过翻译这个方法彼此传达。”(P.78)至于神、形、意、美兼备的情形,只怕是一种我们为之努力日臻完善的理想境界了。
参考文献:
[1]包惠南,包昂.实用文化翻译学[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何刚强.英汉口笔译技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