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治疗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治疗师

心理治疗师范文1

乙方(见习治疗师):_________

为保证见习治疗师见习的顺利进行和见习质量,同时也为了保证带教老师本人及其所在单位的利益,特制订以下见习协议条款:

一、确立见习关系

1.甲方为乙方提供带见习场所和机会,每周提供给乙方的见习和带教时间为_________小时。

2.见习前三周为双向选择期,甲方有权利根据其考察乙方的工作能力和品质的结果同意或不同意双方见习关系;乙方有权利根据其本人的能力特点和专业理论取向等个人特点确立或放弃见习。双向选择期结束>:请记住我站域名/

3.乙方本人向甲方本人或其所在单位交纳每学期_________元的见习费,此费用在双方确立见习始一月内支付。

4.双方确立见习关系后,乙方中途退出见习,见习费用不与退还。

二、保密

5.乙方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向外泄露甲方咨询和带教过程中的信息。在见习期间和其后严格保管有关的记录,录音等有关资料,未经甲方允许不能让他人接触这些资料。

6.乙方应严格保守甲方所在单位的保密信息和资料(包括:心理测试,测评软件,数据,治疗师的家庭电话,电子邮箱,住址等私人信息和其它甲方未明确对外公开的资料)。

7.甲方对在带教和督导过程中乙方的个人隐私和被要求保密的信息保密。

三、对待来访者

8.在见习期间,乙方应该努力保持与来访者之间客观的治疗关系,避免与熟人,亲友,同事等建立治疗关系,不与来访者建立和发展任何工作以外的关系。

9.在见习期间,乙方应尊重来访者,不以任何原因(如:种族,性别,信仰,教育水平,籍贯等)歧视来访者,不利用工作角色牟取私利。

四、职业行为

10.乙方应在甲方的督导下工作,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职能范围,不做超越自己能力和职责以外的事情。

11.在使用测量工具时,乙方应在甲方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全面了解有关测量的目的,内容及局限性,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各种测量工具,并能正确合理地向来访者解释有关的测量结果。

12.乙方在见习期间应遵守甲方所在单位的见习工作时间和空间的规定,不迟到,不早退,未经许可不在见习地点以外的地方做有关心理治疗和咨询的工作,不做损害甲方所在单位声誉和利益的事情。

13.乙方应在甲方的督导下,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委员会和见习所在单位有关专业人员的其他规定。

14.乙方同时应接受_________的领导,如果甲乙双方发生问题或纠纷,由_________予以协调。

五、其他

15.本协议的有效期为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16.本协议一共三份,在双方签字生效后由甲乙双方以及_________各自保留一份。

甲方(签字):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

心理治疗师范文2

欧洲有一位有名的心理治疗师,叫费伦齐。他的名声很大,以至于有一个传说,说费伦齐能够治好一匹抑郁的马。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有一天,一个人牵来一匹马,请费伦齐治疗它。马的主人说,这匹马这段时间情绪很低落,不吃也不喝。费伦齐走到马的身边,在它身上拍拍打打一番,对它说了一些话,然后就让马的主人把它牵回去了。后来马的主人向他报告说,回去之后,这匹马的情绪就好起来了,而且开始进食和活动。只是,费伦齐是怎么治好了这匹马,他对马说了些什么?人们无从知道。下面的故事可能会为找到答案带来一点启发。

英国有一个马戏团,马戏团的主角是一头来自印度的大象,这个马戏团到处巡回演出,大象的表演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但有一段时间,这头大象再也不愿登台演出。马戏团团长想了许多办法,都不能让它登台表演。每天,它只是卧在铁笼子里,不吃不喝,神情忧郁。马戏团团长气急败坏,决定把这头大象杀掉算了,免得拖着它成个累赘。正在这时,马戏团来了一个矮小的老头,说他能够治好这头大象。马戏团团长不相信他的话,老头便跟马戏团团长立下军令状。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个老头走进铁笼子,坐在那里跟大象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当他从铁笼子里走出来,那头大象也站起身,跟着他走了出来,从此重返舞台。

看到这种情形,人们口瞪口呆,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老头就是大名鼎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印度住过很长时间。吉卜林喜欢动物,尤其喜欢大象,对大象的习性十分熟悉。他听到大象拒绝表演的消息,心里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因此前来请求为这头大象治疗。原来,这头大象离开印度很久了,得了思乡病。而吉卜林坐在那里,用印度语跟它交谈,立刻治愈了它的思乡病。

这样的故事其实也曾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位同事讲道:

“我上大学的时候,夏老师教我们心理咨询,她的朋友家养了一条狗,叫小白,美丽又活泼,但后来朋友家又来了一条狗,全家的关注点都放在这个新来的宠物上,小白被冷落在一边。渐渐地,小白开始不吃不喝,也不愿意活动。有一天,夏老师到朋友家做客,小白就跑到她的房间,爬到她的床上,四仰八叉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夏老师就走过去,摸摸它,和它说话,说:‘你是个好女孩……’就这样,夏老师一边抚摸它,一边和它讲了许多话。小白听着,竟然流下泪来。后来,小白渐渐开始活动,也正常进食了。从此,这个‘夏老师治好了抑郁的狗’的故事就被同学们津津乐道。以至于,班上同学见面打招呼都会说:‘你是一个好女孩……’在我们毕业的时候,我们还互相赠言:‘我们都是好女孩。’”

这些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心理治疗。存在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都强调“关系的治疗”。与此相类,直面心理学强调“情感的治疗”。在心理障碍的背后,往往是关系的伤害、情感的伤害。在我的经验里,许多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因为曾经遭受伤害,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很害怕别人的评价,他们生活在各样负面的情绪里,活不出自己来。因此,我会说:“你是个好女孩,你要勇敢做自己。”

我们是外星人

半年前,妻子得了尿毒症。

有几个月时间,她在医院看病,接受透析,我每天到医院陪护。

据医生说,从此之后,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每个星期要来医院做三次透析,我往返陪护。

在医院透析室里,许多人躺在那里透析,一次4个小时左右。在外面的等候厅里,是送他们来、接他们回去的家人。

我常常看到一对老夫妻,总是坐地铁来去,妻子患尿毒症,瘦而弱,下台阶时被什么绊了一下,要倒下去一样,丈夫赶忙扶她,责怪她不小心,但随后意识到她是病人,又安慰一句:你小心点儿!

看到他们,就想到妻子和我。妻子40岁,我50岁。我们余下的生活就要这样度过吗?

我们对自己、对病、对生活有了充分的觉察之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摆脱透析,寻求其他方式的治疗。

这不容易,压力来自各个地方,肾病权威觉得我们不可思议,亲友好心相劝,我们自己在探索中也面对着各样的不确定……但最终我们做到了。

到现在,情况向我们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自身命运的逆转,我们成就了生命的奇迹。

妻子的病渐渐好转了!

自此,她变得自由了,我也变得自由了,我们安然享受劫难之后的生活,生活中的每一样,都成了我们的福分。

曾经,妻子在路上走,看到街上行走的人,她内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只有一种羡慕:不管他们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美是丑,是贫是富,他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肾!

曾经,她几乎没有了小便。而现在,早晨起床,她欣喜听自己的小便声,如泉水叮咚,比音乐更美。

我们的身体有各样的功能,每天,它们各司其职,我们很容易忘掉了它们的存在。但有一天,我们失掉了它们中的任何一样功能,生活一下子就失衡了。我们这才知道,它们是何等的珍贵。

格式塔疗法的创导者佩尔斯认为,自我实现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用正当的方式去满足自身的机体需要。

十几年来,有许多人前来向我求助,他们或为头脑里的某一个念头而痛苦,或为过去的某一个缺憾而挣扎,或为自身的某一点不完美而焦虑,或者,他们总是要控制一切,包括控制自己的思维、情感、意识、记忆、行为,甚至自身的机体功能―― 害怕说话会口吃,害怕吞咽口水,害怕呼吸,害怕眼神接触,害怕小便大便,害怕性关系……他们不再听从机体的智慧,听不到天性的声音,不再享用自然的恩赐,最后活得连动物也不如了。

这里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思考太多,忽略了自己的感官。

有一天早晨醒来,孙文讲起做的一个梦。她梦见一个人在那里跳舞,跳得如此美妙,以至于她觉得那舞者是一个外星人。因为,她当时想,人类跳不出那么好的舞蹈。她在那里看得如痴如醉,不自觉走向前去,跟对方一起舞蹈起来。

心理治疗师范文3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4.003

中图分类号: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4-0238-04

1980年代后,西方日间医院和社区康复模式在社会经济各种力量的影响下兴起,多数住院治疗成为一种急性干预形式(2~14天),目标是尽快处理危机、降低困扰、减少自杀风险。在这种环境里,与心理治疗有关的主题只限于对既往门诊心理治疗的评估和建议患者是否在出院后进行心理治疗。Schene的回顾性综述认为对于那些精神障碍非急性期,但十分麻烦的患者而言,中等住院时间(intermediate length-of-stay)的治疗可能更为适合,如严重的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进食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1-4]。这种治疗模式不强调使用大剂量药物来处理症状(通常是阳性症状),认为这种处理其实是掩盖了某些重要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问题等[5]。其治疗目标更多是增强患者自我功能,促进其社会功能和人际能力的发展。这种中等住院时间的治疗通常会采取开放式管理的模式,因为只有认可患者的理主体,才能达到其治疗目标。开放式病房本身则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设置,一种治疗形式[6]。Silvan从动力性思路讨论了病房治疗的两种模型,文化(culture)模型和加法(additive)模型[7],本文按照这两种模型的思路来探讨开放式病房中的心理治疗。

1 文化模型

文化模型认为住院环境并非是治疗的简单背景或者框架,住院环境本身就是治疗[8]。文化模型和客体关系有关,如Winnicott的抱持性环境(holding environment),Bion的容器(contain)理论等。住院病房如果给予患者足够支持,患者就能感到安全,从而能在治疗中不是单纯去压制症状,而是暴露自身的虚弱,冒险去进行情感上的成长。病房通过各种设置增强患者的自我和挫折耐受能力,促进社会规则的内化。动力性理论认为治疗需要提供一种修正性情感体验(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9],和此类似,开放病房能够提供一种修正性准则体验(corrective disciplinary experience)[10]。

开放性病房的患者都具有严重的精神病理,但这种精神病理又非精神病性的。患者在很多时候难以正确评估他们行为的当前和未来后果,外在稳定的结构能够提供一个合适的参照框架,他们不需要将内心冲动见诸行动,也不需要因为内心的恐惧而回避退缩。病房设置会带来一种限制,这种限制很容易激活独立和依赖的主题,这是青少年发展的中心主题,也是很多人格障碍、进食障碍患者的重要主题。治疗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到为什么限制对于他们来说是如此困难,合适的治疗能够让患者弱化他们原有的不成熟防御机制,如不需要的自我控制负担和自恋性的全能感。在合适的时候对患者坚定的说不,给他们的感受就并非是抛弃,而是爱。这时患者有可能去信任、依赖一个非父母的成熟客体,这个客体可以是治疗师,也可以是病房。

开放性病房的治疗需要患者的参与,参与意味着患者和工作人员在很多层面进行相互作用,开放性病房认可患者的理性和自主能力,患者并未让渡自己的责任能力,因此患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这种前提下,工作人员和患者之间,患者和患者之间都发生很多的联系。整个环境是一个巨大的容器,患者会对这个环境系统的不同部分进行不同的投射性认同,这需要病房能够容纳这些混乱,并且给予合适的回应。在临床工作中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治疗开始阶段,患者往往会对管床的精神科医生充满愤怒,因为管床医生是病房规则的执行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有所限制,而个别治疗师对患者更多是温暖地倾听和积极地关注,典型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就会贬低管床医生和理想化治疗师。如果在一段时间之后,患者感觉治疗师没有能力帮他争取权益,他又可能将治疗师视为软弱无用的自体,而将管床医生视为严苛的父母,这些正是他们的内在客体表象。因此具有严重精神病理的患者往往会通过投射内在分裂的客体给病房带来紧张,并经常试图打破治疗团队的一致性,试探规则,控制和贬低治疗目标,无意识破坏治疗,攻击治疗师的弱点,责备其它患者具有恶意的企图或者行为。这也极有可能导致工作人员的愤怒、抛弃、共情失败等感受。在这种病房里,工作人员的相互讨论必须成为常规,这样才能保持一种持续性和一致性。

文化模型认为整个住院治疗类似于一种超集体(super-group)的治疗,这种治疗通过支持、结构和参与为患者提供了新的生活场景,新的人际关系,以及新的未来可能性。

2 加法模型

加法模型强调在一个空间里提供各种干预形式[11],如个别治疗、集体治疗、家庭治疗、药物治疗、家属教育等,不同学派、不同理念的治疗目标或者有所不同[12],但多种治疗的协同作用类似增加了治疗的剂量。

2.1 个别治疗

个别治疗往往是整个住院心理治疗系统的一个重点。相较于门诊个别治疗而言,住院病房的个别治疗有更多支持的性质,这一方面是由于住院患者较门诊患者精神病理情况更为严重,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病房里治疗师和患者不可避免的有更多的日常接触。Gabbard提出治疗师应该充当住院患者的辅自我,这和门诊治疗师的更中立的位置有所不同[13]。

个别治疗每周进行的次数按照不同类型的患者可有所不同,神经症、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的自我强度不同,个别治疗过程的开展也有所不同。按照防御机制的成熟与否和患者困扰的程度大小,治疗师可在表达性和支持性的连续谱上选择一个合适的点开展工作[14-15]。但个体人格极为复杂,往往在不同层面会有不同特质,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精神病性状态。因此治疗师需要在不同时刻讨论不同部分。另一方面,患者会互相比较治疗的次数,这往往和他们内心匮乏的程度有关,病房管理者和治疗师必须明晰设置的重要性,坚定而不失弹性。

个别治疗师在住院治疗和在门诊治疗中给患者的感受不尽相同,其中包括治疗师本身可能的多重角色,不同患者之间对同一个治疗师的病房内竞争,治疗师和患者在病房的日常生活接触等。患者在病房里也更能够抓到治疗师的不一致和失误,当然患者在此也可以学习新的经验,如治疗师如何展示真实自我和以合适的方式处理问题。但如果治疗师不够强大和开放,就很有可能被患者击败,或者用权力来折服患者(我就是对的或者这里的规定就是这样的)。个别治疗师的角色一方面是个别治疗室的主角之一,另一方面是整个开放住院治疗架构的一分子,这两者整合的好坏对于住院治疗的效果有相当影响。由于个别治疗的情感深度,个别治疗师很容易和自己(某一)患者形成一种情感的联结体,如果情感过分涉入或者没有对反移情的足够认识,个别治疗师就可能成为患者在病房的人,保护患者并为其争取利益。如果涉及个别治疗师和其它工作人员的关系,就会是多重移情关系,在个别治疗室里可能发生的就是双向的投射性认同。

当然病房对于个别治疗的益处也有很多,如真实的治疗师形象、更为弹性的治疗空间、严重患者治疗张力的减少等,在某种意义上病房扩大和延伸了治疗师和患者双方的自我。

2.2 集体治疗

各种精神科病房都可能使用集体治疗,但其具体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病房管理者的整体思路,即集体治疗是作为个别治疗的一种补充,还是个别治疗是作为集体治疗的一种补充。病房中的集体治疗有不同种类,但都有一定效果[16]。动力性集体治疗师会采取一种中立、非主动的位置,鼓励团体成员自由表达,等待无意识的投射、歪曲、移情等主题自然出现,集体治疗师只是面质和阐释。非动力性集体治疗使用较为广泛是人际模型和认知行为模型,这两种模型的集体治疗师的位置都更为主动,有更多的支持、强化和鼓励。除了互动式的集体治疗,其它一些集体参与的治疗形式也会在病房使用,如戏剧治疗,游戏治疗、艺术治疗、心理教育等。其中戏剧治疗强调情感表达,注重并鼓励患者体验,往往是直指焦点,在剧烈的情感冲击下,让患者有所领悟。Allman认为如果患者不能忍受细小人际冲突,或者极端自恋,则可能无法进行类似治疗,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自我力量[17]。但在住院病房中,这并不是个太大的问题,因为个别治疗师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提供辅的支持。另一些治疗形式如心理教育等更多是支持性质的,通常不会引起住院患者的强烈情感反应。和个别治疗不同,集体治疗的实施者有时是由护士来进行,在和护理角色冲突时,管理者和护士自己都可能选择弱化集体治疗师的角色。

2.3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另一种可能需要特殊关注的位置,是否将家庭治疗作为病房的常规设置,这同样有赖于病房管理者的整体立场。多数动力学观点是将患者视为受害者,认为家庭是患者生病的主要或者重要原因,因此会让患者尽可能和家庭分离,治疗师期望通过个别治疗的方式让患者完成分离和个别化的任务。另一些管理者则可能认为家庭环境的改善十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他们会将家庭纳入常规的治疗里,进行正式规律的家庭治疗,以及父母技能培训等心理教育。Hunter提出了家庭治疗在住院模式下的四个步骤:联结、支持、干预和稳固[18]。即使对以个别治疗为主的病房而言,家庭治疗在某些时候还是会被使用。这时家庭治疗是作为一种推进器,加速患者的个别治疗进展,或者处理家庭的现实冲突,以利于患者回到家庭,对这种情境而言,家庭治疗是焦点取向的,在确定家庭治疗目标后,家庭治疗成为整个治疗的一环。

2.4 药物治疗和护理

药物治疗和护理不属于心理治疗,但二者都有重要的心理意义,往往也是患者投射性认同的重要对象。药物本身有着生化作用,也有着安慰剂效应。开药医生无论和治疗师是否是同一个人,都会引起竞争,患者可以分裂自己,同样也可以分裂治疗师。药物对于住院患者大部分是必需的,但治疗师必须要了解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含义,特别是对移情-反移情的关系的影响。护士是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接触最多的专业人员,和医生或者治疗师相比,护士的职业角色更母性化,护士会在病房营造出一种家庭的气氛,但同时,护士往往也是病房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因此往往会直接面对患者的正性或者负性移情。有时护士还会兼任一些集体治疗的工作,这也会增加这种移情的复杂性。

2.5 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是多学科的合作,工作人员中间存在多层次的冲突,如专业冲突、角色冲突、个人冲突等。传统上精神科医生是病房团队的领导,病房管理者往往由精神科医生担任,其和其它专业的冲突有很多方面,如对药物剂量的使用、具体治疗频率的安排、对患者见诸行动的限制、合适的出院时间等。往往同一治疗师会身兼多种角色,这些角色有时会引起治疗双方过多的情感预设和反应,有时会模糊治疗师的立场位置,这都会损害治疗原本的效力。严重边缘患者会频繁使用分裂和投射性认同的机制,来无意识控制工作人员,他们会利用,乃至制造工作人员的不一致,这会导致工作人员个人间的冲突。病房管理者和治疗师对此都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避免被患者操纵,向患者认同或者让患者认同自己。病房对于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体都是一个大的团体,每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治疗的进行。

3 结语

文化模型和加法模型从不同方面显示了病房心理治疗的特征,病房心理治疗既是各种治疗的相加和配合,又是一个整体的培育性环境。病房管理者的理论取向则决定了病房各种治疗的使用频率和位置结构,工作人员之间不可避免存在很多冲突。工作人员之间如何在冲突的同时保持一种一致性,在病房里保持坚定而不失弹性的设置,这是住院治疗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使用权威,如在某些封闭式病房那样,能够达成简单的一致,但这会失去开放式治病房治疗的特性。

对于患者而言,住院治疗并非各种治疗的简单相加,正如并非将患者简单看成生物、心理、社会各方面相加的代数方程式,而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在一个环境中的适应和变化。住院环境成为患者生活世界的一个部分,一个此时此刻的部分,而这个此时此刻部分不同于患者之前体验到的外在世界。患者需要在三个层面来回往复,内心、病房和外在世界(如住院过程中和父母家庭等的互动)。在门诊个别治疗中,治疗室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但门诊治疗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患者完全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隔离治疗和日常生活。而住院治疗有所不同,患者被置于这个情境中,有无数体验,他的生活就是治疗。因而他也可能在治疗中开始新的生活。开放式病房认为患者能够为自己负责,因此住院治疗提供的仅是一种治疗的空间,工作人员和患者在这个平台上互相作用,试图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患者有所选择时,他的责任和力量才会出现。

参考文献

[1]Schene AH.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iatric partial hospitalization and day care[J]. Curr Opin Psychiatry, 2004, 17:303-309.

[2]Beutel ME, Dippel A, Szczepanski M, et al. Mid-term effectiveness of behavioral and psychodynamic inpatient of severe obesity based on a randomized study[J]. Psychother Psychosom, 2006, 75:337-345.

[3]Beutel ME, Michal M, Subic-wrana C. Psychoanalytically-oriented inpatient psychotherapy of somatoform disorders[J]. J Am Acad Psychoanal Dyn Psychiatry, 2008, 36:125-142.

[4]Stingl M, Bausch S, Walter B, et al. Effects of inpatient psychotherapy on the stability of alexithymia characteristics[J]. J Psychosom Res, 2008, 65,173-180.

[5]Matthias H, Jorg F, Gabriele-Helga F, et al. From symptom relief to interpersonal change: Treatment outcome and effectiveness in inpatient psychotherapy[J]. Psychother Res, 2008, 18:615-624.

[6]Vargas LA, Brambila ADD. Inpatient treatment model[M]∥ Steele RG, Robert MC, eds. Handbook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families. Springer US, 2005: 135.

[7]Silvan M, Matzner FJ, Silva RR. A model for adolescent day treatment[J]. Bull Menninger Clin, 1999, 63:459-480.

[8]Zeldow P. Divergent approaches to milieu therapy[J]. Bull Menninger Clin, 1979, 43:217-312.

[9]Alexander F, French TM. Psychoanalytic Therap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M]. New York, Ronald Press, 1946:13-24.

[10]Meek JE, Cahill AJ. Therapy of adolescents with severe behavior problems[J]. AdolescPsychiatry, 1988, 15:475-486.

[11]Abroms G. Defining milieu therapy[J]. Arch Gen Psychiatry, 1969, 21:553-560.

[12]Dirmaier J, Harfst T, Koch U, et al. Therapy goals in inpatient psychotherapy: differences between diagnostic groups and psychotherapeutic orientations[J]. Clin Psychol Psychother, 2006, 13:34-46.

[13]Gabbard GO. The treatment of the 'special' patient in a psychoanalytic hospital[J]. Int RevPsychoanal, 1986, 13:333-347.

[14]Woller W, Hartkamp N, Tress W.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variables on perceived help and stress by group therapy and fellow patients in multimodal psychodynamic inpatient psychotherapy[J]. Z Psychosom Med Psychother, 2007, 53:163-176.

[15]Schneider G, Schmitz-Moormann S, Bar O, et al. Psychodynamic therapy foci in inpatient psychotherapy-relations to self-assessment scales and individual therapeutic goals[J]. Z Psychosom Med Psychother, 2006, 52:259-273.

[16]Kosters M, Burlingame GM, Nachtigall C, et al.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patient group psychotherapy[J]. Group Dynamics. 2006, 10:146-163.

[17]Allman KP. Psychodramatic treatment of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dissociative disorders[J]. Dissociation, 1992, 1:104-108.

心理治疗师范文4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休闲治疗

近些年,各类虐童图片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不断刺痛着公众敏感的神经,“太原儿童被老师狂扇七十余下耳光”“广东番禺女童被摔”和“温岭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新闻报道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幼师师德的大讨论。遗憾的是,人们对这些事件的讨论更多的是将其定性为当事人个人道德问题和教育机构的监管问题,很少有人认识到当事人的心理问题,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相似事件中当事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上述事件表明,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然而,目前国内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和心理健康防卫方法仍然在沿用一些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这些传统的治疗和防卫方法难以有效地治愈心理疾病患者,更难以达到广泛防卫教师心理健康的效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采用休闲方法来对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在大部分的心理咨询机构都提供休闲治疗服务,协助教师保持心理健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的确切涵义,国内外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界定。心理学家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K.Menninger认为:“心理健康者应有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心态。”社会学者Boc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自身带来快乐。”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给心理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由此可见,虽然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即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良好个性、处世能力和自我潜能最大发挥的心理特质结构。

二、休闲治疗

休闲治疗(TherapeuticRecreation)的定义最早是由Davis(1936)提出的“以任何自由的、自愿的以及表达性的活动,用以成为有益身心的辅助治疗”。Davis对休闲治疗的定义对后续研究者有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休闲治疗中的休闲活动必须是有目的性的。正如Austin&Crawford(2001)通过对各学者关于休闲治疗的定义的回顾,总结出“休闲治疗是一种有目的的介入”,但Austin&Crawford(2001)的研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Davis认为休闲治疗属于辅助治疗的观点,他们的研究认为参与休闲治疗的患者个人身心健康得以改善是有目的的休闲活动介入的结果;不难看出Austin&Crawford认为休闲治疗的关键是产出有益的“休闲体验”,且强调了休闲治疗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而且可以作为独立的病痛治疗方法。与此观点相同的有Frye&Peters(1972)和O'Morrow&Reynolds(1989),他们都认为休闲治疗的核心是让参与休闲治疗者达到其所渴望的休闲体验,并由休闲体验来促进或恢复健康。与上述研究者所下的定义不同,Iso-Ahola(1980)认为休闲治疗的核心是增加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他认为“休闲治疗是透过休闲活动,来增进患者的生活质量”;Malkin&Howe(1993)进一步扩展了Iso-Ahola的观点,他认为“休闲治疗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休闲资源和休闲机会以促进患者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Carter,VanAandelandRobb(1995)更是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休闲治疗的终极目标,他认为“休闲治疗是指藉由特殊的休闲和体验活动或介入以协助有特殊需求的个体维持或增进健康以达到其最佳的生活质量”。此外,Kraus&Shank(1992)认为“休闲治疗服务是指以身心障碍者的特殊需求,设计适合的休闲活动”。Wilhite&Keller(1992)也认为“患者个人的内在需求是休闲治疗的关键所在”,他认为休闲治疗必须是能够帮助患者发展、表达和保持自己选择个人内在所需的休闲生活型态,并在过程中消除或将障碍减到最小。Carter,VanAandel&Robb(1995)也在其定义中强调了患者个人休闲需求的重要性。Faulkner(1991)认为“休闲治疗是有目的地介入患者的生活,而将休闲活动当作介入的工具,依循休闲治疗主要的目标,使病患透过活动而拥有愉悦的休闲体验”。休闲治疗现已被美国社会群众及医院肯定与接受,已有的许多理论与实证研究证明休闲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与适应生活,对于身心障碍者的康复及社会适应有积极的贡献。

三、休闲治疗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

Wilhite&Keller(1992)认为休闲治疗的目标是能够帮助患者发展、表达和保持自己选择个人内在所需的休闲生活型态,并在过程中消除或将心理障碍减到最小。Austin(1992)亦表示休闲治疗的目标主要是透过休闲活动使患者拥有愉悦的休闲体验,藉此了解病患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交的需求,并能够增强患者的能力与控制力。Malkin&Howe(1993)认为休闲治疗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游憩资源和游憩机会以促进患者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Carter,VanAandelandRobb(1995)认为休闲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将休闲活动运用到病人身上,使其不佳的身体状态、负面情感、社会偏差行为等方面有所改善。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估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对比休闲治疗的目标和心理健康标准,不难发现二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致性:(1)强调有益的情绪表达;(2)强调愉悦的生活态度;(3)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4)强调自身能力和控制力;(5)强调减少负面情感和社会偏差行为;(6)强调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由此可见,休闲治疗的目标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休闲治疗的目标即是让被治疗者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四、休闲治疗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一)休闲疗法对教师不健康心理的良好防治效果

国外休闲治疗的先行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不同休闲活动对人类心理健康的防治效果。Charlesworth(1964)认为休闲运动具有增进身体健康、促进发育、调节身心、提升工作效率等功能,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休闲运动对于人体病患康复、心理修复、社会制度治疗方面的功能;Jetteetal(1988)对中老年人的研究显示运动可以显著提升自决自觉努力程度的认知,并且对其肌肉组织功能、健全心理与健康状态等都有正面的影响;Relf在1992年指出进行园艺活动可以是发展个人情感和促进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园艺活动具有减缓压力、促进身心正向发展的价值;Hassetal(1995)的研究园艺活动对肯定自我存在价值、拓展人际关系有显著作用;Levin(1998)认为利用音乐可让人的情绪得到发散,从而抒绪、净化心灵,达到心理自助的目的;Kerr,Walsh&Marshall(2001)在以焦虑症病患为治疗对象的研究显示以音乐作为辅助之再建构介入模式对于降低焦虑、情绪的调整、以及增进自我形象方面的成效。国外学者对于休闲治疗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休闲活动对于人类的心理修复、不良情绪的释放、减少内心焦虑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在我国,教师尚未认识到休闲活动对于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有害情绪没有通过适当的休闲活动加以释放,这些有害情绪的不断积累,最终会导致心理和精神疾病,从这个角度不难发现休闲疗法对于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二)休闲治疗在防治教师不健康心理中的优势

休闲治疗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在防治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休闲治疗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延伸出了运动治疗、园艺治疗、音乐治疗、游憩治疗、戏剧治疗、舞蹈治疗和游戏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从休闲治疗的形式来看,休闲疗法在防治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有传统医疗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

1.休闲治疗的参与性更强。

休闲治疗的本质是要求心理和精神病患者参与到有针对性设计的休闲活动中,在休闲的过程中达到改善并修复病患的心理和精神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休闲治疗本身要求人们参与到具体的休闲活动中来,这些由专业休闲治疗师所设计的休闲活动有较强的参与性,心理病患在接受休闲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美好的休闲体验,在这种愉悦的休闲体验中逐渐来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休闲治疗的参与性还体现在心理病患可以参与到休闲治疗的休闲活动设计中,心理病患可以在休闲治疗师的帮助下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改变了传统心理疾病疗法中的心理病患被动接受治疗的缺陷;此外,休闲治疗的参与性强还体现在一旦休闲治疗师为患者制订了休闲活动的计划,心理病患可以自行进行疗程中要求的休闲活动,而不需要有专业人员随时辅助。

2.休闲治疗更有吸引力。

休闲疗法与传统的心理疾病疗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休闲治疗的过程发生在心理病患的休闲体验中,休闲治疗的这一特点促使该治疗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社会心理治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治疗方法所设计的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使其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此外,休闲治疗的吸引力还体现在对那些不愿意与人接触的心理疾病患者有更大的吸引力。事实上,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都有不愿意与周围的人交流和倾诉的特征,而休闲治疗可以通过设计与植物、音乐、单人运动等形式的休闲活动来避免该类病患的心理顾虑,因此休闲治疗对该类人有更大的吸引力;部分心理疾病患者和有轻微心理问题的人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考虑,不愿意去医院或者心理诊所,休闲治疗可以通过在线咨询的形式为这部分人提供休闲治疗建议,且通过休闲活动的形式进行治疗更具有隐蔽性,更能达到保护其隐私的目的。

3.成本更低。

传统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往往需要患者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这些传统的心理疾病治疗的成本一般都是很高的,就我国目前的教师人均收入水平而言,大多数人承担不起这种负担,因而大部分有轻微心理问题的人都不会进行心理治疗,而大部分深度心理疾病者都是属于这种由于经济原因放弃及时治疗的人。与传统心理疾病治疗方法不同,休闲治疗虽然有较为个别、较为昂贵的治疗方法(比如马术治疗),但大部分的休闲治疗方法(运动治疗、游憩治疗、音乐治疗、园艺治疗)的成本是较低的,心理疾病患者可以通过在线咨询的方式,与休闲治疗师共同决定其要参与的休闲活动或项目,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来选择休闲活动方式;另一方面,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成为教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休闲治疗可以将教师的休闲需求与心理疾病治疗或心理问题疏导合并为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JenkinsR,LehtinenV,LahtinenE.Emergingperspectivesonmentalhealth[J].InternationalJournalofMentalHealthPromotion,2001,3(01):25-43.

[2]Menninger,K.Whateverbecameofsin?[M].NewYork,NY:HawthornBooks,Inc,1973:29-43.

[3]JahodaM.Currentconceptsofpositivementalhealth[M].NewYork,BasicBooks,1958:11-21.

[4]DavisJG.Aprocedureforthe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thelacticacidbacteria[C].Proc.Soc.Agric.Bact,1936.

[5]FRYEV,PETERSM.TherapeuticRecreation,itsTheory,Philosophy,andPractice[J].AmericanJournalofPhysicalMedicine&Rehabilitation,1974,53(03):152.

[6]O'MorrowGS.Therapeuticrecreation:Ahelpingprofession[M].RestonPublishingCompany,1976.

[7]Iso-AholaSE.Socialpsychologicalperspectivesonleisureandrecreation[M].CharlesC.Thomas,1980.

[8]MalkinMJ,HoweCZ.Researchintherapeuticrecreation:conceptsandmethods[M].VenturePublishingInc,1993.

[9]CarterMJ,VanAndelGE.Therapeuticrecreation:Apracticalapproach[M].WavelandPress,2011.

心理治疗师范文5

〔关键词〕萨提亚治疗模式;积极心理学;家庭重塑;个人冰山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24-0014-03

一、萨提亚治疗模式

维吉尼亚·萨提亚是世界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疗大师,是美国家庭治疗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美国《人类行为杂志》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是家庭治疗的革新者,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先驱。积极心理学倡导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涉及到内在的转化,也恰恰和萨提亚的转化观点如出一辙:向更一致、更和谐的方向转变,对自己、对他人和情境更负责任。

萨提亚生于1916年,那时正处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盛行的时代,她自然地受到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但她在工作中发现精神分析所提倡的方法局限性很大,例如一些已康复的精神病人,一旦回到他们原有的家庭环境中就会旧病复发。于是,她决定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在日后的实践和探索中,她发现家庭治疗的效果十分理想,并于1964年出版了《联合家族治疗》,这也是家庭治疗领域中最重要的专著之一,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圣经”。在这种治疗过程中,所有家庭成员能够看到其他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应对方式。治疗师会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来访者进一步了解自己,提升来访者的自尊和价值感。萨提亚的工作通常情况下被称为萨提亚成长模式,有时候也被称为萨提亚历程,或者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但无论叫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萨提亚模式是教会人们如何肯定自我并和他人互动的方法。

二、挖掘“个人冰山”

萨提亚模式强调个人、系统和改变。对于个体而言,萨提亚坚持的一个基本信念是,所有人都有从善和获得完整性的潜力。她相信无论个人碰到怎样的困难,个人和家庭都具有改变并且获得资源以达到健康状态的潜力。她著名的冰山理论就是用来探索个体内在体验并寻求出路的最好证明。她把个人内在的系统比喻为冰山,冰山由五个领域构成,它们是行为、观点、期待、渴望和“自己”。通常来访者向咨询师寻求帮助时,往往会先叙述一个背景事件,这个事件其实就说明了来访者外在的行为,也就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这一部分往往比较容易显现。萨提亚不鼓励让来访者对事件进行过多的描述,而是要对来访者的内在体验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这些内在体验就是冰山剩余的四个部分,如何挖掘这些深层的信息并通过它们更多地了解来访者的内在体验是萨提亚所推崇的。因为只有当咨询师掌握了来访者的这些信息,才能够确定治疗目标,并且这些目标应该是有关来访者内在体验的。例如,来访者想要解决他未满足的期待,这些未满足的期待引发了他很多即时反应和后来的负面感受,咨询师就可以以此设立咨询目标,来帮助来访者满足期待或者改变感受。在设立目标时,咨询师需要针对来访者“个人冰山”上的每个层次分别做出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从而系统地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三、各个因素在系统中相互作用

萨提亚模式认为人是活在系统中的,症状的产生是个体与他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原生态的家庭系统。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间的应对方式对个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家庭系统可以用基本三角关系的概念来解释。基本三角关系是由母亲、父亲和孩子构成。在与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交往的过程中,孩子开始体验和学习有意义的关系、保持亲密和距离原则以及包容和排斥原则。孩子学习到家庭规则并运用不同类型的沟通行为。虽然三角关系是我们置身的第一个外部情境,但它却不一定总是帮助我们顺利成长。积极的三角关系鼓励一种尊重、坦诚、负责和合作的氛围。如果家庭系统存在的缺陷,会导致家庭成员不同症状的产生,并且这些症状无法通过解决个体自身问题得到彻底消除,因此,一旦他们回到那个系统中,症状又会立刻回来。

因此,萨提亚提出了家庭重塑的治疗手段。家庭重塑是萨提亚最著名的治疗工具之一。在家庭重塑中,个体被要求重拾过去的记忆,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并在此过程中认知父母的人格,理解自己人格形成的过程,学会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家庭。这种家庭重塑的治疗方法常常会用到家庭图,它包括两个主要的时间框架:实际的现在和观念中的过去。实际的现在就是目前的家庭状况,如家庭人口、父母工作等,观念中的过去主要是要求来访者回忆在某个阶段以前,每个家庭成员在来访者头脑中的形象,可以用2~3个褒义词和贬义词来形容。然后,还需要来访者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示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比如虚线(┉)代表疏离或消极的关系,粗直线(━)代表纠结的、尴尬关系等,通常有矛盾纠结、激烈对峙、融洽接纳和疏离消极这四种关系。因此可以得到一个清晰呈现每个家庭成员特点以及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家庭图,根据这个图就可以进一步了解个体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个体对家庭的认知程度。

四、在原有的模式上逐渐改变

改变是一种自然的、正在进行的过程,它能够加强有机体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改变是人们在寻求与世界更融洽的相处方式时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拥有能够促进健康成长的资源时,他们便会积极地促进转变以使他们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或者新情境。根据萨提亚模式,改变发生在以下这种情况,“学习和改变的过程需要人们愿意并且能够在认知、情感、幻想和有意识的层面上获得新的意识。产生这些意识后,人才能对旧有的观念产生质疑,获得新的体验,从而作出改变。”有意识的变化是一个转变和退缩的过程。萨提亚认为,当新的知识和反应在合适的情境中得到了积极的验证,它们就会逐步取代已有的知识和反应。例如,一对母女在各自的环境中生活,但她们都希望能够改善目前的关系,让彼此变得更加亲密,那么转变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首先要求母亲和女儿关注自己的内心,谈论她们目前的感受以及未来的期望,然后要求她们尝试一些和目前的状态有所不同的相处方式,比如每周末一起出门逛街,共进晚餐。与此同时,不要要求她们立刻转变已有的疏远关系,也不要急于建立亲密关系,这样,母女就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相处。她们之间产生的这种新的方式会帮助她们分享期待,并与旧有的冷漠关系进行比较,逐渐替代旧有的方式。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萨提亚强调的转变是一种孕育在已有关系里的新模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助于改变人们的内心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五、萨提亚的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发起,他说:“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他认为在目前这个大环境下,心理学更应该关注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帮助普通人健康快乐地生活,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

“有意义地生活”作为塞里格曼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涉及内在转化,它和萨提亚的转化观点相吻合:向更一致、更和谐的方向转变,对自己、对他人和情境更负责任。早在塞里格曼创建积极心理学之前,萨提亚就在她的医疗工作中使用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比如聚焦健康和优势,承认正向体验、承诺、价值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性。事实上,很多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在萨提亚1964年出版的《联合家族治疗》中已经提出了。可以说,萨提亚不仅仅是家庭治疗的革新者,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先驱。

六、关注积极正向的力量

萨提亚关注健康和优势,而非疾病。她认为某种心理问题或者人格障碍的发生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出现的一种扭曲了的应对方案,但它包含了转化和成长的种子。治疗师应该看到并让来访者也看到他们自身所具有的希望和力量,帮助来访者通过练习来学会运用他们的优势和创造力,而这些优势和创造力的更深处,是一个人给予和接受爱的能力。

塞里格曼说他创建积极心理学的灵感来自于他的女儿。由于他对女儿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女儿回应他是否还记得在自己4岁的时候,他总是教导自己不要发牢骚,从那时起,她就没有发过牢骚。塞里格曼认真想了一下,发现女儿真的再也没有发过牢骚,于是女儿说:“既然我可以决定不再发牢骚,作为爸爸的你也可以不再这样脾气火爆。”这次富有重大意义的对话让塞里格曼意识到,女儿的话语鼓励自己发现和发展正面的品性,而这种关注积极意义和优秀品质的精神正是当前心理学所缺少的。“如果你像20世纪最初所有的心理学家那样,努力纠正错误和弱点,你可以从‘-5到0’。”塞里格曼所希望的是将心理的基线调高到0,而不是负数,并且如何在0的基础上提高到5或者更多。这个“+5”,不是基线或赤字的模式。

类似于萨提亚所主张的治疗师的关键角色是帮助来访者与积极的想法和情绪感受相联结,而这些积极的想法和情绪感受来源于自尊和自我价值感,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冰山”的每个层的相互关系,认识这些,我们可以加速成长和改变的过程。而对萨提亚来说,重新建构消极情绪感受,让藏在抱怨下的内在优势和改变的种子得以展露才是治疗师真正应该确立的目标。

七、人际系统的重要性

萨提亚著名的信念还包括她对普世人性的理解,即普世人性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和表达。这种信念帮助她能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效地工作。萨提亚认为人是在特定的人际环境中形成某种问题的,在这种人际环境中,能否及时调整和适应决定了个体能否作出改变,从而营造新的人际关系。在萨提亚的理论中,她一直都强调共情,特别是与父母。她在家庭重塑的过程中也反复强调共情的作用,以及借此与父母建立新的联结、发展更完善的自己。对共情的强调说明萨提亚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与关注,这在她关于系统的概念里也有充分体现。

而在1988年,塞里格曼也开始了这项工作:搜集人类共有的美德。他确定了24条,分成了六组,即智慧、勇气、仁慈、公正、节制、卓越。在这24个项目中,人们普遍认为“最强烈的幸福”来自“人际关系的美德”,说明人们更加在意的是与人和谐的相处,而不是智慧或者成就。塞里格曼与女儿的互动显然促进了他们的共同成长,这一点也解释了萨提亚流派的一个关键概念:各个因素之间是连动的,包括自己,这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其中任何一样有了积极的变化都能催生出强大的力量并可以促进其他因素的变化。因此,萨提亚更加强调治疗的历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所有因素的互动所产生的变化是难以估量的。

八、幸福的要素

塞里格曼和他的同事将幸福定义为三个组成部分:愉悦的正向情绪、承诺(对家庭的、朋友的、工作的等)、意义(体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在这三者中,他们发现享乐带来的愉悦情绪和满足感对人来说是最不重要的,而承诺和意义更为重要。塞里格曼发现最快乐的人是同时拥有这三者的人,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比只拥有这三种中的一部分的人要来得高。

在萨提亚系统的观点中,只有觉察到并整合“个人冰山”里的所有层次才能够使自己、他人和情境达成一致性,并最终达到转变。萨提亚早期对治疗师的建议是,问每一位家庭成员如何使其他的成员快乐。这与塞里格曼所定义的幸福感成分中承诺和意义相一致,即如何尊重他人和赢得他人的尊重。萨提亚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融洽关系的重要性,承诺便是维持这一融洽关系有效途径。

萨提亚运用各种方法致力于提升自我价值和一致性(自己、他人和情境)。她整合了智力和知觉,帮助人们获得“内心和谐、人际和睦和世界和平”。正如她自己所说,通过留心他人和自己的关系,以及对自己在精神层面更深的体验,使自己的健康和能力与变化无常的外界环境相联结。作为一个真正的先驱,萨提亚本能地和积极心理学结合在一起,比其他类似的实践者早了许多。

主要参考文献:

[1]维吉尼亚·萨提亚,约翰·贝曼,简·格伯,玛利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10:10-21.

[2] Satir,V. Conjoint family therapy Palo[M]. Alto: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1964:231-252.

[3]Seligman,M.E.P. The scien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ddress to the Evolution of Psychotherapy Conference[C].Anaheim,California.2005,9:7-11.

[4] Satir,V. &Baldwin. Satir step by step[M]. Palo Alto,CA: Scince&Behavior Books. 1983:110-121.

[5]维吉尼亚.萨提亚.尊重自己[M].台北:台湾出版社,1993:96-102.

[6]Ruark J. Redefining the Good Life: A New Focus in the Social Sciences[J/OL]. APA online. See: .

[7]Peterson,C. & Seligman,M.E.P.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78-112.

心理治疗师范文6

【关键词】护士;团体心理辅导;优质护理服务

护士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经常接触病人和死亡,自己承受着比其他行业人员更多的压力和委屈。而当代医患关系的突出,使护士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许多研究曾表明护士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团体心理辅导被定义为一种建立于特殊关系的谈话,就是一群特定人们与心理咨询师透过谈话达成治某种目标的一种心理治疗。同时,有资料显示,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模式,既能增加治疗人数,又能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治疗效果。

1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国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对人格方面的完善。近两年,“优质护理服务”成为医护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对病人的心理治疗与调试引起医护人员的广泛重视,而忽视了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团体心理辅导是否能够提高护士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此类研究未见报道。

2情绪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在护理工作中,关注护士的精神状态,帮助她们提高情绪,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困难,减轻心理压力,不仅有利于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也能通过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使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保证和不断提高。

3实施过程

在各个科室中随机发放关于护理状态的调查问卷200份,将随机参加第一次心理培训的50人作为实验组,其余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全部参加第一次心理培训。每月进行一次心理测试,采用焦虑自评和抑郁自评量表。每月进行一次心理培训,共进行12次,具体过程如下: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调查;护理人员的心理测试;护理人员的心理培训,包括1期的情绪管理培训和2-12期培训的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领导者需由经过团体心理咨询培训的一到两名医生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评估师担任。以认知领悟疗法为治疗理论依据。辅导过程:①首先领导者让团体成员相互认识,共同设计团体名称,通过滚雪球、倾述活动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逐步建立起团体中互信的安全关系。②在过渡阶段,通过解开千千结、瞎子背瘸子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团队的信任环境,提高团体凝聚力和参与度,帮助成员对自身状态的了解。③工作阶段:帮助成员利用团体解决自身问题,采用探索自我价值、突出重围等活动帮助成员了解情绪,学会管理自身情绪,树立信心,促进自我成长。④结束团体:回顾团体的活动过程,交流成果,让成员自己总结心得感受,肯定成员的成长与改变,并将学习来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