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平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诗词平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诗词平仄

诗词平仄范文1

近20年的研究表明,急性心梗、心脏猝死往往发生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不很重(50%~60%左右)的患者身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50%以内,并不一定会引起症状,只有狭窄程度达到70%~80%以上,在劳累等因素诱发下,才可能出现胸闷、胸痛、憋气等心绞痛症状。

目前城镇职工健康体检项目中只检查心电图,而普通心电图只能检测出心律失常、处在发病期的心脏疾病包括显性心梗等,对隐性的、慢性的冠心病早期检出率很低,只有30%,很容易发生漏诊而造成严重后果。

近年来,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已有年轻化的趋势。心脏猝死经常会找上貌似健康的人,特别是心脏有器质性病变但症状不明显的中年人。怎样才能尽早发现心脏异常呢?心血管专家建议,35岁以上的人群,可每年做一次运动平板试验,这项检查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率为80%左右。

按摩椅不可久坐

王金山

年逾七十的刘阿姨经常腰腿痛,儿子给她买了一张按摩椅。按摩椅又揉又按的,还会振动,刘阿姨坐在上面觉得挺舒服的。20分钟过去了,刘阿姨不过瘾,就再坐了半个多小时,随后便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早晨刘阿姨起床时,发觉左腿又麻又痛不听使唤,走路都抬不起来。昨晚还好好的,今天怎么就-难道中风了?刘阿姨的老伴和儿子赶紧把她送去医院。医生询问病情,并做了相关检查,最后告知,不是中风,而是刘阿姨患有骨质疏松和椎间盘突出症,可能是昨晚使用按摩椅过度,受较强刺激引起腰部疾病急性发作,压迫坐骨神经,导致下肢麻痹。

按摩器和按摩椅确实对人体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使劳累的身体放松,有利于消除疲劳。然而,有些人一感到累了,就往按摩椅上坐,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这是不科学的。按摩椅是利用机械力的滚动和挤压进行按摩,与人工按摩有很大的差别,长时间接受这种按摩,或力度调得太大,不仅起不到放松的作用,还会造成肌肉痉挛、疼痛,增生部位感到不适。因此,使用按摩器、按摩椅时,要调节好按摩力度和次数,要由轻到重,由少到多。按摩的时间最好控制在每次2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即可,不要长时间频繁使用。

皮肤瘙痒可多吃“锰”

雷 子

入秋以后,到了皮肤癌痒的多发季节。现代医学证明,排除一些疾病和过敏因素后,皮肤瘙痒症与人体内缺锰有关。

一项针对几万名皮肤瘙痒症患者进行的临床研究发现,46%的患者体内缺锰。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如果体内缺锰,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蛋白质的分解物就难以排泄,致使神经感受器受刺激而产生瘙痒感。因此,皮肤瘙痒症患者应在保持膳食平衡的基础上,多吃含锰食物,以保持机体代谢平衡。

现代人多以细粮、精加工食品和奶制品为主食,这些食品中锰含量偏低,致使患皮肤瘙痒症的比率偏高。含锰较多的食物有坚果、粗粮、叶菜、茶叶、豆类、核桃、芝麻和菌类等。鱼、蛋等食品虽然含锰量不高,但其含有的锰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也可以多进食。

别买有毒

藏天敖

入夏以来,茶成了广受青睐的保健饮料。一般来说,白色的味道甘甜,平肝明目的效果好;黄色的味道稍苦,清热能力强,常用于散风热。然而,许多人从市面上买回洁白的,泡水后发现茶水是深绿色的,为何自花泡出“绿茶”?

原来,容易受潮、发霉,一些不良商贩就使用二氧化硫、甲醛等化学制剂对进行二次加工,这样既可防止发霉,又使显得比较白,卖相比较好。但是,在用热水冲泡时,硫会产生化学反应,使茶水很快变绿,并有一股硫黄味。长期饮用这种含二氧化硫的茶会导致人体消化功能出现障碍、患支气管炎、免疫功能下降。

实际上,质量好的泡出来的茶应当是淡黄色、有清香的。在市面上选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太白或颜色亮丽的不能买,应选择有花萼且颜色偏绿的,这样的比较新鲜;二是颜色发暗的不要选,可能是陈年,容易长霉;三是选购时应用手摸一摸,松软、顺滑且花瓣不零乱、不脱落的较好。

经常紧张?你需要补点儿钙

淑 萍

刘美是一家外资公司的销售主管,工作异常繁忙。这半年来,刘美常感到自己有些异样,坐在谈判桌上总会莫名其妙地紧张,双手偶尔会出现轻微的抖动,说话速度明显加快。这种紧张往往要持续一阵子,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所产生的疲劳感也无法得到舒缓;晚上,失眠也找上门来。担心患上恶疾,她特地去医院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检查,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疾病。医生说她的紧张和失眠可能都是缺钙造成的,让她平时多吃些含钙食品,注意休息。

实际上,钙质除了能强化骨骼预防骨质疏松外,还有助于神经递质的传达,当人体钙质不足时,神经就会变得紧张,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脾气暴躁、说话速度加快、肌肉紧张或腿脚抽筋、失眠、疲倦。白领人士因为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往往忽略了身体不适,加之该年龄段缺钙又没有典型的症状,长期缺钙就可能导致神经紧张。因此医生建议,经常感到紧张并无法缓解的上班一族,不妨增加含钙丰富食物的摄入量,晚上睡前喝一杯温牛奶,必要时每天吃一粒钙片。

小孩腹痛按摩不得

邓临江

宝宝肚子疼只能用哭闹来表达不适,这时候,家长尤其是老人习惯为宝宝按摩肚子,以安抚宝宝。儿科专家却认为,宝宝腹痛时家长不可随意按揉。

通常来说,按摩能缓解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但宝宝腹痛的因素很多,家长往往不得而知。如果宝宝惠肠道蛔虫症,蛔虫在饥饿、发热、胃肠功能紊乱等诱因刺激下在肠内异常蠕动,也会引起腹部痉挛疼痛。此时如果按揉腹部,可能会刺激蛔虫活动更为剧烈,由于蛔虫喜欢钻孔,这时就容易钻进胆管,使胆管括约肌急剧痉挛,引起急性胆管蛔虫症,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进一步可引起发热、黄疸等症状。另一种可能是,蛔虫穿破幼儿娇嫩的肠壁,引起肠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后果十分严重。

除了有蛔虫史的孩子腹痛时不能随意按摩外,当发生肠套叠、肠绞痛、嵌顿性疝气以及肠道感染时,也不能随意按揉腹部,以免促使炎症化脓处破溃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或者造成套入部位加深,加重病情。

吃腌制品后慎服止痛片

肖清升

炎热夏季,往往食欲不振,这时,不少人会将咸菜、成鸭蛋、成肉等腌制品摆上餐桌,调剂一下口味。医生提醒说,吃完腌制品后慎服止痛片,不然可能会引起中毒。

食用腌制食品,人体就摄入一定量的亚硝酸盐,而常用的止痛片如去痛片、安痛定等药含氨基比林成分,这种成分在胃酸作用下可与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亚硝胺,当亚硝胺累积到一定量时,就可引起中毒,

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慢性中毒则容易发生抽搐、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因患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止痛片,专家建议此类人群尽量少吃腌制品,或者选择阿司匹林等不合氨基比林成分的止痛药。

车载电视易致眼疾加重

若 然

时下,不仅长途客车安装VCD播放器,公交车和出租车内也安装了车载电视,不少私家车也纷纷加装移动电视设备,让漫漫旅途不再寂寞无聊。但眼科专家告诫说,在不断晃动的车上,长时间观看视频图像容易造成眼睛极度疲劳,使眼睛出现干涩感和胀痛感,加重近视,甚至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路途中,不时会出现持续、猛烈的颠簸,为了看清屏幕上的图像和字幕,眼睛的睫状肌被迫不断调节,长时间势必造成疲劳,诱发眼疾或使眼疾加重。此外,不少乘客就坐在屏幕下,看电视不得不仰着头,时间久了颈部肌肉也会感到酸痛、僵硬。观看车载电视还可能引发晕车症,或使那些本来就晕车的乘客症状加剧。有鉴于此,眼科专家建议在车上看电视时,不妨经常转头眺望一下窗外风景。

嚼口香糖应有时限

王 玮

时下,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口香糖的踪影,有的人甚至把嚼口香糖当成一种嗜好和习惯。其实,长时间咀嚼口香糖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口香糖有的是以蔗糖作为甜味剂,如果咀嚼时间过长,口腔细菌就会利用蔗糖产生的酸性物质腐蚀牙齿:使用含汞材料补过牙的人经常嚼口香糖,会造成补牙物质损坏;儿童自控能力较差,常嚼口香糖不仅可能吞食,而且咀嚼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会使儿童在睡梦中出现磨牙症状;胃病患者如果长时间咀嚼口香糖,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当处于饥饿状态时,会出现恶心、反酸等症状。

医生建议:咀嚼口香糖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通常宜在饭后嚼一粒口香糖;有胃病的人不宜过多嚼口香糖;尽量选择以木糖醇替代蔗糖的新型口香糖。

和宠物太亲近,小心脱发

杨百步

宠物致人患病,以往多见的通常是消化道、呼吸道疾病,而研究者最近发现,脱发也是人类与宠物太过亲近导致的一种后果。

诗词平仄范文2

诗歌最初是用来演唱的,所以它有音乐的节奏感和音韵美,只是当时人们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随着诗歌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汉字音调的高低,是诗歌富于音乐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南朝齐永明年间,文学家周发现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这里的“平声”就是我们所说的“平仄”的“平”;这里的“上声”、“去声”和“入声”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平仄”的“仄”。后来人们一直尊从此说,并使之进一步完善,为后来唐宋格律诗词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的产生,汉语语音的声调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我们从下面古今汉语音调变化中可以看出来:

古: 平上去入

今: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可以看出古汉语音的“平声”调发展到现在变成了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古汉语音的“上声”调和“去声”调发展到现在没有变化,还是我们普通话的“上声”和“去声”。古汉语音调的“入声”调似乎消失了,有种说法是它发展到现在被分解到了普通话的其他三种声调中去了。如此说来,我们现在讲“平仄”,其中的“平”指的就是现在普通话声调的阴平和阳平,其中的“仄”,就是现在普通话声调的上声和去声,这是我们初步得出的结论。

现在我们再对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声调作一番研究,请看下面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调值表(部分):

从图示及说明可知,阴平的平均调值为5,阳平的平均调值为4,两者的平均调值为4.5;上声的平均调值为2.3,去声的平均调值为3,两者的平均调值为2.7。很显然,平声调的调值比仄声调的调值高,调值高者读起来声音就高,调值低者读起来声音就低,古今都是一样,这是我们进一步得出的结论。

诗词平仄范文3

一、关注格律的本质,构建格律知识的教学体系    

当前格律教育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明确格律的概念内涵,构建格律知识的教学体系问题。    诗词格律方面的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对格律内涵的理解问题,即什么是格律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其他问题就会纲举目张,这个问题没有回答好,其他问题可能会云里雾里,很难讲清。可惜的是,传统语文教学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是很模糊的。中学乃至大学语文教学对格律概念一般不做明确界定,其一般的提法,就是指出诗词格律包含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内容。这一提法既不清晰,也缺乏逻辑性。    

那么,什么是格律呢?笔者越来越意识到,格律就是存在于一种语言中的审美性声音规律,诗词格律则是指汉语诗词中富有美学品位的声音规律,也即是我们通俗上所讲的诗歌的音乐性问题。格律的本质指向诗歌中的审美性声音,所有涉及诗歌音乐性的客观规律,都可能纳入格律的范畴,反之,则不属于格律内容,明确这一点,才能使师生对格律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了解格律问题存在的普遍性。格律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语言声音问题,但这个问题不单单存在于诗歌中,也存在于韵文中,不单单存在于汉语言中,也存在于其他民族语言中,只不过汉语言由于其天然的语音优势(声调复杂),所衍生的格律更特殊更带有规律性。    明确格律的本质,对于汉语诗词格律的基本内容,从逻辑上讲就比较容易得到较为客观的认识。就汉语诗词而言,其格律即审美性声音包含的最重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是节奏方面的内容,可以名之为节律,其二是声调平仄配合方面的内容,可以名之为声律,其三是押韵方面的内容,可以名之为韵律。

所谓节律,就是诗词的节奏构成规律,诗词中常见的“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齐言”“长短句”等概念,就是对这一节律内容的指称。所谓声律,就是四声声调配合的规律,诗词中常见的“平仄”“粘对”“合律”“拗救”“孤平”等概念,就是对这一声律内容的指称。所谓韵律,自然就是指陈押韵的规律,诗词中常见的“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首句入韵”“首句不入韵”“平声韵”“仄声韵”“入声韵”,王力所探讨的“转韵”“抱韵”“交韵”等概念,堵肠是属于这一范畴。汉语诗词的审美性声音,从逻辑性来讲,至少可以分出节律、声律、韵律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也许可以分出其他一些内容,但这三者无疑是主体的存在,那么,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构成了汉语格律的基本内容。由此,我们也就明确了汉语格律教学应该关注的基本知识体系:节律教育、韵律教育、声律教育。    

显然,在这三类格律中,语文教学比较关注韵律的内容,对节律的内容有一点涉及,对声律的内容则往往视为累赘,语焉不详,但这种处理方式显然与古典诗词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没有注意到,古典诗词最著华的地方,恰恰就在于其优美而又简洁的节律与声律。    

同时,中学和大学语文在格律教育中,比较重视对仗,但是,却往往忽视了对仗的复杂性,在逻辑上失之偏颇。实际上,如果深入了解格律的本质,就会发现,对仗是一种超越格律范畴的综合性修辞格,它在后期甚至发展成了一种综合性文体一一对联。对仗不仅有格律要求,还有词义方面的限制;在对仗的诸要求中,意义相对与平仄相对(声律)、节奏一致(节律)具有同等重要性,同属于其本质要求。传统格律教学在讲解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关注对仗(后来衍生出对联)的意义内容而忽视其声律内容(即平仄要求),这种讲解现在来看既是偏颇的,在逻辑上来讲也是含混的。将对仗称之为格律的内容,在逻辑上是混淆的。    

明确格律的内涵,构建汉语格律知识的节律、声律、韵律完整而准确的教学体系,将琐碎的诗词格律现象统筹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观察、探讨、深入认识格律现象及其规律,是当前老师和学者们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二、关注前沿研究,引进格律研究的重要成果    

早期格律教学之所以困境重重,主要还是因为理论领域对格律规律的认知本身的不充分。但经过近so年的努力,理论领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格律方面的基础性规律已被充分发掘并得到完整阐释,此前的教育瓶颈可以说已不复存在了。因此,在教学方面关注前沿知识,将前沿研究重要成果引入教学,重组教学内容,已是摆在格律教育界面前的迫切任务。    

以节律领域的成果为例。传统的节律教学,只在朗诵领域提示大家注意节奏问题,对于节奏本身的规律,介绍得很零散。但在当前研究领域,古典诗歌的节奏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如古典诗词的句式层面,其节奏实际已经得到统一性揭示,即汉语古典诗歌句式(包括诗经、楚辞、古体诗、近体诗、词)具有统一的节律模式:      pX[一言节]+n X[二言节]+q X[三言节],即1p+2n+3q(p=0\1, n=1^-3, q=0\1 )0}2}30a这一节律模式适用于包括骚体诗、四、五、六、七言诗以及长短句词在内的所有中国古典汉诗歌的成熟句式,如:        

关关/雌鸿,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        

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涸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泣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一统一的诗歌句式节律模式将中学语文教学中分立的四言、骚体、五七言、词牌的节奏类型都包括其中,不难想象,在中学语文中,如果引入这一前沿研究成果,将对诗词节奏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再如在节律领域最新取得的重要成果:节配律。最新研究表明,中国诗词节奏构成中广泛存在着一种二言节与二言节相配合、三言节与三言节相配合的“以节相配”规律,称之为节配律。150这种节配律不仅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句式组合时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古典诗文体系形式构造的最重要原则之一,对骚体体式的形成,四六文体的形成,以及一半以上词体体式的形成,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下面的一些例子:        

帝高阳之苗裔(兮),脱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队(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揍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危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泪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寨队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诗歌节奏教学中,如果引入这种最新研究成果,对促进学生理解汉语诗词声音的高度艺术成就,提升教学效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再如,在声律领域,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由启功先生提出的汉语诗歌声律的总结性规律:竹竿律。所谓竹竿律,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一形似竹竿一样平仄递变形成的声律规律。启功认为,从这一竹竿上截取任意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即能形成具有良好声音效果的我们当前所知的该言的所有律句形式。如按照这一方式截取五言,能形成五言的四种类型律句,分别为:          

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诗词平仄范文4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音乐文化;美

“艺术歌曲”一词源于西方,是声乐歌曲体裁的一种。最初源于欧洲德奥地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种声乐体裁传入我国,它以我国古诗词为本体,融入现代作曲技法与传统戏曲音乐、五声调式等音乐元素从而形成了艺术价值极高且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语言艺术诗歌与表情艺术音乐的完美结合。

一、诗词韵律美

唐代历来有“大唐诗国”的美誉,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诗歌艺术最为繁荣的一个阶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由盛唐“诗仙”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是一首近体七言绝句诗。

此诗作于开元盛世公元728年春,此年的李白只过加冠之年,正值年轻之际(27岁),在武昌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去广陵(今江苏扬州)时而作此诗。全诗言简意赅28字凝聚了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与诗人的离别情愁,诗歌中蕴含了诗词美、音韵美、格律美、中和美、气韵美、意境美等,这些也是我国文化内涵的一种重要表现。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由作曲家刘文金根据李白同名诗改编而成,该曲整体曲调风格讲究简、空、灵,多方位体现了我国古典哲学思想与传统审美观念。

诗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表明离别地点为长江边的黄鹤楼,所辞故人则是孟浩然。该句诗人简明交代了地点、人物、事件,看似简短的七字中也带有诗人的一种心境。黄鹤楼也位于长江边,而此句诗人选择地点用黄鹤楼而不是长江边或者其他地名,显然黄鹤的意境美更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李白对好友孟浩然此行如驾鹤仙人般自在的羡慕之情,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中的“简”“灵”,追求意境之美。

诗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描绘离别地的景色和目的地。中国古代文人向来偏爱描绘自然之景,情景交融,是我国音乐极其重要的表现手法与审美追求。在繁花似锦的暮春三月友人要顺流而下去扬州,在唐朝扬州是一个繁华的大城市,此时长江边春色如画,诗人看似写景,其实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羡慕之情,同时美景与自己心中的忧情对比,但忧而不伤,体现了中国传统“中和”的思想,强调心性感悟。

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描绘离别后的情景,送行后友人的帆船越来越远,最后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一个“孤”字点出诗人心情,诗人的不舍之情就如友人渐行渐远的船被越拉越远,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船”与“情”在慢慢流动,远近流动之间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中的“气韵”美。

诗尾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继续写景抒情。友人的船走远后,诗人仍在江边,不舍离去,看着长江之水在天边处奔流而去。诗的末句本应该是情感抒发最为直接强烈的地方,而此处诗人并没有这样处理,而是以情驭景,用“长江天际”描绘出一幅广阔的远景画面,看似留有空白没有具体抒情,实则营造出了含蓄悠远的意境感。

在整首诗中,诗人没有直接的表达情感,而是将自然与情感结合,这体现了诗人李白“崇尚自然之美,强调真实情感和自然天成的意境,提倡清真”。1这也是我国文化内涵“写意”的特点。

总的来说,我国诗歌讲究格律音韵。在古代有四声:平、上、去、入,而在现在的普通话中没有入声,所以分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阴平与阳平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整首诗的平仄定格为:“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该诗为仄起入韵式,押平声韵,第一、二、四句的尾字都押韵在“U”上,分别是:楼、州、流。平仄是运用汉语的四声使语句抑扬顿挫,所以诗词本身也具有朗诵性和歌咏性。

二、曲调结构美

我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在他中老年时期创作了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该声乐作品曲调韵味悠长,沉淀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且影响深远。

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旋律采用我国传统五声音阶调式,整首歌曲为D宫七声调式。歌曲奏吟诵性强,节奏型多样,运用了较多的连线与自由延长等,增强了乐句诗歌的吟诵感与律动感。并且每一个乐句都运用了前倚音或波音等装饰音,加强了韵味感,使得曲调富有传统民族音乐感。全曲字少音多,融入了戏曲中“一字多音”元素。

全曲速度变化多样,歌曲开头引子部分为自由渐快的散板,由连续不断的一长串前倚音引入,紧接着是紧密震音和琶音,如行云流水般一泻而出,然后由节奏较稀疏的四分音符放慢速度,最后自由延长。这些节奏型都极具有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特色,歌曲在引子部分就自然的营造了一种古韵优雅的氛围。

在散板形式的前奏后紧接着进入了乐曲第一句,此句节奏上延续引子的散板风格,起音为波音,节奏上继续运用前倚音、三连音,增强曲调的婉转与韵味,结束在A徵音上。值得一提的是“辞”字虽然只有一拍的时值,但作曲家在用音方面特别讲究,此处并没有延长音的时值,但音乐效果并没有减弱,反而增强,瞬间将听众情绪集中,为后面抒情段落的释放做铺垫。

第二个乐句节奏由散板转为速度适中的慢板,节拍为归整的4/4拍,音程之间跳度不大,在三度以内,最后结束在升F角音。在这一乐句中,有两处休止的地方,运用得恰到好处,增强乐句抑扬顿挫之感。

第三个乐句音高由低往高,音程跳度相比前面几句加大,“远”字运用一字多音,有突出强调作用,也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此句为下句的推向起了铺垫作用,最后结束在B羽音。

第四个乐句出现了整曲最高音G音,将歌曲推向整段的,也突出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羡慕与不舍之情。最后一个“流”字拖了四拍的音高,然后结束在升F角音上。

最后一个乐句前面没有间奏,紧接第四乐句,此乐句重复上一句歌词,旋律节奏归整,此句结束音不同于前四句都是结束在中低音上,最后结束在主音D宫上。

接下来一段是重复上段诗词,速度上比前段较快,旋律上音较密,每一个乐句都结束在不同的音上,第一句落在B羽音,第二句落在D宫音,第三句落在升F角音,第四句落在的两个“流”字分别落在E商音与升F角音,最后结束句减弱,结束在主音D宫音上。乐句在调式的整体安排上错落有致,不单调,整体曲式结构归整。

全曲篇幅不长,但整个旋律总体来说是如诗一般富有意境,让人回味悠长,旋律与诗的结合恰当。

我国古诗词艺术随着时代沉淀至今,经过我国现代作曲家二度创作,更是锦上添花,再度完美诠释了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

【参考文献】

[1]李西林.唐代音乐文化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诗词平仄范文5

我从不会写诗,也不会作词,但对读诗却特有兴趣。

尤其是唐诗宋词,诗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形式完美,体裁皆备,风格明朗,技巧精湛,语言清丽,音律和谐,始终洋溢着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情奔放,乐观欢快的气势和旋律,在反复研读和品味中得到不少启示,揣摩着诗的读写一定要注重三个方面,即押韵、对仗、声调和平仄。

所谓押韵,就是指诗人在诗中用韵。所谓韵,大概是指汉语拼音字母当中的韵母。一个汉字用汉语拼音来拼写、拼读,有声母和韵母两部分,一般是声母在前,韵母在后。比如:王wang光guangg等等,它们的韵母都是ang,可以说是同韵字。凡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显而易见,就是把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且把韵放在句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韵脚”。比如杜甫的“锄禾”:锄禾日当午wu,汗滴禾下土tu,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ku,它们的韵都是“u”。在一般的情况下,四句诗,包话格律诗,第三句是可以不押韵的,从读古诗到读现代诗,第三句的押韵读起来显得格外顺畅、迭宕、和谐、动听。如四句诗都押韵,读起来就显得重复、单调、平淡,可见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和谐。同亲的乐音在同一位置的重复,它便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例如的诗“六盘山”:“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虫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显示万里即将结束,胜利的曙光即在前头,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读起来使人心潮激荡,情感清满怀。当然,古人写诗的时候有时为了押韵,按照现在的常规去理解,可能不可思议,但必须遵从当时的语言环境,押韵就显得更为重要与和谐。比如杜甫的“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愈墙走,老妇出看门”,这里的“门”就是和首句的“村”,次句的“人”押韵的,构成了谐和。意思就是“出门看”,如果写成“出门看”,那就不押韵,读起来没有韵味,也就没有杜甫的风格和创意了。

所谓对仗,就是诗词中的对偶。所谓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显得工整。在古诗中尤其是格律诗中,对偶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1)对偶可以是两句相对。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也可以句中自对,如“打黑除恶”。我们说对偶,一般是两句相对,过新年时常写的对联就是对偶形式。比如的“四海翻腾去水怒,五州震荡风雷激”就是对偶句。两句相对的对偶句即出句和对句。出句和对句基本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前面诗中的“四海”对“五州”,“翻腾”对“震荡”,“云水”对“风雷”,“怒”对“激”,就是很工对。(3)对偶也可以说是一种修辞手法,其作风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单音词多,音素也比较独立,很容易写成对偶。我们所看到的对联基本上就是对偶句式。因此,它显示出来的规则就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基本不重复,这在的诗词中就有突出的例证。比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就达到了委诗对仗的标准。

所谓声调与平仄。音调就是汉语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的声调。古代汉语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调,如今的普通话就是在古汉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声调分别为阴平声为高平调,阳平声为中开调,上声为低声调,去声为高降调。在我们朗读古诗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读平声,平声平调莫低昂,读上声,上声高呼猛烈强,读去声,去声分明哀道远,读入声,入声短促急妆藏。四声和谐,关系密切,在诗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同韵,同时也不能押韵。所谓平仄就是平和不平的意思。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平声平缓无升降,读音较长,而其仄是有升有降,读音较短的意思。声调平仄在诗中交替相错,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声调铿锵有力,语调错落有致。其中有两点需要补充说明。其一,平仄在句中是可以交替的,如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前一句的平顺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后一句的平仄顺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就韵而言,每两个字一个节奏,第一句是“平平”后面跟着“仄仄”,“仄仄”后面跟着“平平”,然后是“平”,第二句是“仄仄”后面跟着“平平”,“平平“后面跟着”仄仄“,然后是一“仄”,这就是交替。在末句或对句中平仄交替,读起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节奏明快,声调优美,产生的结果是平仄谐和。其二,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春草萋萋鹦鹉洲”为例,“晴川”对“春草”,即“平平”对“仄仄”,“历历”对“萋萋”是“仄仄”对“平平”,“汉阳”对“鹦鹉”是“平平”对“仄仄”,“树”对“洲”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平仄的道理是常人比较易懂的,但要写诗作词,做到“平仄”交替,“平仄”对立,尤其做到押韵和对仗,并不是易事,而必须深刻研究其中的规委,多读古诗和诗词,不断揣摩他们的写法,多加实践,也许会给自己有很多的效益。

诗词平仄范文6

为了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指导学生分成几个探究小组,以“登高”与“临水”的联系为切入点,以“悠悠临水情”为主题,结合所读过的古典诗词,各自选择一个角度,探究品味诗人在“临水”情境中寄托的独特情怀。另一方面,我以余福智教授关于用粤语朗读古典诗词的理论为基础,从“音韵效果的安排更能传达诗人的独特生命体验”的角度领悟杜甫在飘泊江湖、俯仰登临时抒发的悲怆情怀。我在课堂上引入了对诗歌的粤语朗读。在《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中,“落木萧萧”四个字用粤语读特别凄怆:粤语的“萧”音比普通话读音少了a的音素,作为飘零落叶的拟声词,它就更能传达萧瑟的秋意;“落木”两字用粤语读为入声字,传达的又是一种压抑感。“滚滚”作为长江流水的拟声词,粤语读音比普通话读音更开阔嘹亮,更能传达江水汹涌澎湃的气势。在杜甫《登岳阳楼》中,“尤”韵本来就宜于抒发悠长的愁绪,第四句的“浮”字只有用粤语诵读方有这种在广阔天地漂泊的意韵;而第三句安排了“坼”这个入声字,撕裂痛感犹在耳边,第七句末的入声字“北”,更好比流水遇上了石头,不由不发出呜咽之声了。

我对《登高》和《登岳阳楼》的阅读教学是基于以下理论背景的:一是钱钟书先生关于“登高望远”、“在水一方”文学母题的理论。钱钟书先生认为,“登高望远”是中国文学典型意境,也是中国文学千古母题。“登高望远”蕴涵着人类古今相通的心理情感流动规律:期望(不见)——失望(至极)——怨望(遣忧)——登高望远(胸怀期望)。在什么心境下的人常常登高望远?客羁臣逐,士耽女怀,孤愤单情,登高望远,曲传心理。“登高望远”时,往往“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归纳了这样几种情境:一是望远方,思远人,无奈关山难越(空间);二是望故迹,思古人,无奈思慕难及(时间);三是望天地,思人生,无奈超脱难企(时空)。在古人的联想思维中,“登高”与“临水”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所以“登高望远”文学意境在中国诗文中又可流转变型为“在水一方”文学意境,我们可以找到两个意境“遥遥沟通”的联系:一是由“关山难越”联想到“流水无情”(如“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二是由“空间之辽阔”联想到“时间之悠远”(如“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三是由“骋怀望远”联想到“在水一方”,或“道阻水长,欲渡无楫”(如“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或“既清且浅,不得逾越”(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二是余福智先生关于用粤语朗读古典诗词的理论。

余福智先生认为:唐诗从古乐府时代大踏步跨过来,甩脱了附加在自己身上的音乐外衣,要用自己的字音形成旋律,独立谋生。唐人读诗可以读出怎样的旋律,我们固然没有办法亲耳聆听。唐诗的旋律是依靠平仄来支撑的,聪明的唐代诗人,为了更丰满地传达出自己的生命体验,总要把平仄安排得抑扬顿挫,使之恰好和他的情感活动模式相一致。而追溯文献推究,使用粤语朗读显然更能接近唐诗平仄安排的原味。通过《登高》和《登岳阳楼》的阅读教学,我有两点肤浅的思考:一是中国典型文学意境可促进古诗文阅读鉴赏的“圆览旁通”。

上一篇会计科目

下一篇小手拉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