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客家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范文1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经济 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化与经济表现一直是经济研究里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诺斯强调文化决定制度变迁,制度影响经济绩效。格雷夫用比较制度的观点来把文化信念化,把信念内生化,用博弈论的方法证明了不同文化环境影响人的行为,不同行为下交易成本的不同导致了组织形态和绩效的不同。所以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广东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影响经济表现的例子,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经过了长足的发展,但地区间的差异明显扩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尤其是客家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差异尤其凸出。对客家地区的文化进行剖析是必要的,努力分析客家文化中适合经济发展的和阻止经济表现的,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对客家地区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一、客家文化的界定和主要表现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 L.克罗伯和K. 科拉克洪这样定义文化: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 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 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样式。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 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徙过来,随着与当地的融合,交流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客家人的先祖多居于“中原旧地”,为避战乱,不断地向南迁徙,曾迁徙到达安徽、江西等地,后来又从福建汀州和江西等地迁到广东粤东北部山区来。客家文化呈现的是山区文化特色。粤东北部客家地区的开发史就是一部开发垦辟山区的历史。为求出路,客家男子苦读求功名和外出谋生,使社会生产的重担落在了妇女的肩上,妇女集樵采、畜牧、灌种、纫缝、炊爨于一身,这是客家人一个特别之处。客家文化从本质上是一种农耕文化。传统的农耕文化的特点就是自给自足重视功名。俗称的耕读传家。实际上重功名是自给自足下的被动选择和相应反应,传统的自然经济,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贸易带来的收益有限,所以重功名是寻求更高收益的出路之一。如果说从中原迁徙过来的客家人有着很强的家国情怀和忠诚。

二、客家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途径

格雷夫( 1994) 从文化信念与社会组织和制度安排的角度解释文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他认为:(1)经济制度由文化信仰和组织这两个相关的因素组成, 由于文化信仰是未经协调的各种预期, 经济制度的变迁受其历史的影响;(2)制度结构之所以表现出路径依赖, 是因为过去的行为、文化信仰、社会结构和组织都影响着价值观念和社会实施机制的发展, 从而压制了背离旧有行为模式的灵活性。国内学者韦森( 2003) 沿着格雷夫的思路, 系统研究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赖以生存的文化因素以及不同的文化传统对社会制度结构的影响, 指出中国历史上信奉的集体主义文化因子决定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内卷性(深层次的路径依赖) , 而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文化因子决定了西方社会制度变迁外卷性( 进化演变) 的路径, 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了不同的变迁路径从而也形成了不同的增长路径。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文化因子是欧美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必要条件( 尽管不是充分条件)。基于农本文化的客家文化毫无疑问带有集体主义因子,而本着求仕的客家文化又使得客家文化中缺少商业气息。考虑到经济活动是人们之间的活动, 市场扩展则是人们交易活动范围增宽和深化的一个自然结果, 而近现代以及当代历史上的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 说到底只不过是市场扩展的一个外在表现。由于市场经济活动归根结底只是一种人们的商品和劳务交换行为的集合, 所以,市场参与者的商业精神和其动机 , 就成了市场秩序扩展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深层的或者说根本的动因了。

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来分析, 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言, 制度确实是重要的。然而, 制度的发挥是要环境的,文化及其氛围是极其重要的正如历史学家布雷戴尔所述谜题一样,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一些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方能发挥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这也导致了同样性质的制度, 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精神遗产中的作用链条和绩效不尽相同,且有时差异甚大。客家文化的商业性缺失削弱了市场经济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根据格雷夫(1993)诺斯的思路客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和重仕使得客家组织带有严重的科层色彩,而科层毫无疑问降低了组织的效率。根据诺斯所言经济增长的核心是有效率的组织。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客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和耕读阻碍了市场的扩展和有效率组织的形成,最终带来了低效率的经济表现。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学生)

参考文献:

[1]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

[2]韦森;《从文化传统反思东西方市场经济的近代形成路径》. 载《世界经济》2002 (10).

[3]何东霞何一鸣:《文化与制度:一个文献的综述》 《学术研究》,2006(10).

[4]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6》, 中文版, 49~~65 页,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客家文化范文2

1977年毕业于淡江大学建筑系,“永续建筑,协力造屋”的倡导者,被誉为“现代有巢氏”和“建筑界的史怀哲”。在实践中不断推广和发展其独特的轻钢柔性住宅体系及有针对性的生态环保的解决方案,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常民建筑之路。虽然外界常把谢英俊及其团队与灾后重建联系在一起,称他们为人道主义建筑师,其实他们更是接续了包豪斯现代主义中断的香火,着眼于普罗大众居所在当前永续发展课题下应如何作为。谢英俊设计的建筑体系提出“互为主体”的观念,设计者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开放性的平台上,施工者、使用者皆可参与进来,不论是对建筑的想象,或是生活、文化、环境、信仰……都有机会展现,并反映出不同地区、族群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既挑战了一般理解的现代建筑操作模式,也挑战了当前的价值观,甚至于美学。

项目地点 台湾屏东县内埔乡

业主 客家委员会客家文化发展中心

建筑设计 谢英俊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人员 谢英俊建筑师事务所谢长荣、陈敬烜、洪明裕、刘肇隆、潘泗毓、张鹃后、江敏懿、洪志佳、潘昌佑、打开联合设计工作室刘国沧、陈俊铭、吴建彰、王煦中、简彰庆

结构设计 黄光勤结构技师事务所

结构形式 伞架:钢结构

行政中心:清水混凝土

建筑材料 清水混凝土、耐候钢、钢、太阳能光电板、级配贫配混凝土

设计/建成 2006.2/2010.10

清初记载六堆景象:“阿猴(现今之屏东)林大树蔽天”、“行数日不见日色”,可想见当年原始森林之茂盛、广阔。现今六堆平原林木稀疏、气候酷热,因此设计构想以重建雨林树冠层为出发点,往昔的“阿猴林大树蔽天”转变为“替大地打伞遮荫”,以现代的空间为媒介,不仅让参访游客亲身感受到古谚中的庇荫沁凉,也让生态园区内的植物能缓缓生长,成为游客与小区居民行走活动其下的一处休憩庇护之地。

最受瞩目的是伞架聚落园区,六座巨大的中央支柱以构成清晰的姿态向上拔起,撑出一个个直径约15m的庇护之伞。这里“圆”的符号虽然表达抽象含蓄但却更为外放多样,让伞或者斗笠伫立于农田中的联想立即浮现,远比福建的客家土楼更加贴近属于台湾本土的客家文化。巨大伞架下散置各式小建筑群,提供导览、亲子工艺、市集、亲水游乐等功能。建筑群墙体以场地剩余土方拌和粘土及少量混凝土构筑成厚墙,呈现客家土楼夯土墙的质地,提供绝佳的隔热性能。南向配置生态水池用以调节周边温度,即使到了夏天,伞下仍能提供凉爽的微气候条件,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参观环境。同时倒影拉近大武山,让平坦无趣的景观多一个向度的延伸。

客家文化范文3

客家民居文化(围屋)

客家民居是广东,福建,台湾等省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与中国其它地区汉族民居建筑一样,客家民居也有聚族群居的特点,城堡式建筑是其一大特色。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来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是中国南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汉族民居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客家民居以种姓聚族群居的特点和建筑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密切相关。

简介

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缺乏,而且为防豺狼虎豹、盗贼侵扰以及当地人排挤,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营垒式建筑住宅。

各地的客家民居都不尽相同,例如,广东大部分的客家围屋和福建的客家土楼就风格各异,不过功能上却都大致相同。

建筑材料

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结构

客家文化范文4

关键词:客家饮食习俗;民众饮食心理;文化内涵

1 客家人的饮食心理内涵

1.1 追求原真,养生观念鲜明

正如客家民系淳厚的民风,客家人的饮食心理体现出追求朴实的特点。在对饮食的审美追求上,客家人更偏向于保持食物的原真性,即并不过多追求菜式的精致,而是强调原材料的取材方便性和新鲜度。在与当土著居民更加深入的融合之后,客家人不断扩充取材范围,山中常见的草药和野生动物,田中常见的泥鳅、鳝鱼、田螺、蛤、蚌等水中之物都成为客家人餐桌上的佳肴,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和乡村特色。

除了朴实淳厚的饮食审美追求,客家人对食物的养生之道也很讲究,每到夏季,客家人常用仙人草汁调制“仙人{”,拌入适量的蜂蜜水或炼奶,是清热解暑的可口甜品。客家人也甚是喜欢吃狗肉和羊肉,“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他们认为冬至吃羊肉有较好的进补功效,夏天吃狗肉则可治脾胃虚寒等疾病。客家人早已把他们的养生之道融入到平时的饮食中去,从而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2 趋吉避害,求福心愿强烈

客家人对饮食也很讲究心理效应,如给食物做个好看的颜色、取个好听的名称,同时还会有意避开一些饮食忌讳,以满足心理上的安慰。在日常生活中,客家人的饮食行为禁忌有很多,例如吃饭过程中忌用筷子、调羹敲打碗盘,“敲碗敲碟,无吃无揶”,客家人认为用筷子敲碗敲盘会没有饭吃。还有吃饭时不能教训孩童,如果这样做主管食禄的桌神就会被吓跑。这些禁忌似乎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却表现出客家人希望纳福避祸的饮食心理。

客家人长期生活在山区,环境的封闭和恶劣让他们更希望能够生活过的安宁,在客家人心中,很多食物更是一种被赋予特殊寓意的精神象征。如客家人喜欢在节日里制作各种{类食物,春节期间制作甜{,寓意来年生活甜甜美美。当妇女出嫁三天后归宁或者生完孩子回娘家,父母总会做些红{给女儿带回家送给亲戚朋友,以此增添喜庆气氛,赋予家庭幸福、人丁兴旺的美好祝福。发{因在{浆中加入了发酵粉,放碗中蒸熟后{面隆起开裂,有“大发”之意,被认为是发财致富的好征兆,深受人们的喜爱。

1.3 尊宗敬祖,宗族意识凸显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客家人虽然远离中原,但他们的骨子里却有着浓浓的中原情怀。客家人相信先祖的灵魂始终关注着后代子孙的一切,祭祀可以让祖先庇佑宗族后代,这既是客家人思念故土、尊宗敬祖的表现,更是漂泊的族群渴求得到庇护的心理诉求。

祭祖过程中,除了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祭品香烛、纸炮等祭祀常用品外,客家人的祭祀食物具有鲜明的客家地域特色。在客家人的祭祀桌上,鱼、鸡、猪必不可少,这些食物在宰杀时必须非常小心,通常以整只出现,尽可能保证外观的完整性,对祭祀食物的严格要求也表达了客家人对祖先的敬意。祭祀用酒是祭祀活动上非常重要的部分,客家人相信,酿酒过程是否顺利以及酒的味道都将影响来年家庭的命运。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客家人也将糖果、饼干摆上了祭祀桌,这也正是客家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印证。当他们相聚在祭祖公堂,借助食物在表达对祖先缅怀敬仰之情的同时,也加深了宗族内部成员间的认同感。

2 客家饮食习俗背后的民众心理透视

2.1 积极适应环境的生存欲望

客家人饮食心理的形成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深远,客家人多居住于闽粤赣三省山地丘陵地带,当地气候湿热、山多地少、资源匮乏,在如此艰苦的生存条件下,客家人的生存欲望是相当强烈的,他们努力为自己改善饮食条件,积极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在穷山恶水中寻找合适的食材,重视养生以避免疾病灾难,让自己的客家族群能繁衍壮大,可见客家人坚忍不拔、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

客家人对外来文化的也具有一定的包容心态,使中原传统习俗与当地的饮食风俗相结合,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客家饮食。另一方面,因为客家人所居住的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受外界影响较少,因此他们的饮食心理较少受到外界的冲击和影响,客家人以执着的心态将先祖留下来的饮食制作代代传承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客家菜的饮食文化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

2.2“客从中原来”的文化身份认同

“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客家人来自中原,他们作为具有中原汉族文化的携带者,本应该在蛮荒之地有着一席之地,然而却要面对当地土著和外来广府人的刁难和鄙夷,客家人在努力融入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身份认同来彰显他们的来自中原的优越之感,表达客家人迁徙故土后安土重迁的愿望,这其中也暗含着他们辛酸与无奈,只好借以食物来表达客家人的故乡情怀。例如酿豆腐的由来被认为是北方饺子的变种,客家人南迁后思念家乡的饺子,苦于没有面粉,于是通过把肉馅包在豆腐里面的做法解决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客家人希望在食物中找到故乡的记忆,他们对中原饮食之风的追求背后,蕴涵看一个汉族民系的精神密码和味蕾记忆,在他们心中,每道食物不仅仅只是果腹之物,其背后更是承载着客家人的原乡情怀,这也让食物的精神意义远远超过食物本身的物质意义,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它是客家人的故乡回忆,更是客家人宝贵的精神遗产。

3 在现代化饮食冲击下民众饮食心理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之间的封闭隔绝状态被打破,客家人在饮食交流过程中的饮食心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强度的降低和饮食健康理念的传播,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饮食健康,养生客家饮食得到重新挖掘,一度被认为穷苦人家才吃的树根、野菜被赋予健康绿色食品的标志,受到人们的追捧和重视,并在原有的饮食基础上创造了更丰富的养生药膳。另一方面,传统客家饮食所讲究的“肥、咸、香”开始受到外界的批判,认为这种重油重咸的饮食习惯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与此同时,客家人不再局限于当地的食材,而是融入其他地区的食材来丰富自身的饮食需求,对饮食的口感追求和烹饪技法也更加多样化。近年来,客家饮食文化有力推动了客家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政府部门积极推动饮食的宣传,向世界各地传播客家美食和饮食文化,客家美食在制作手法、食用方式和外观设计等方面也逐步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饮食心理上的包容性更为突出。

客家人的饮食心理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改变,他们骨子里有着对中原遗风的追求,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接受南国的饮食习惯,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将其融合吸收成为独特的饮食之风。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人将以一种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吸收接纳新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在与时俱进中形成全新的客家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 黎章春.客家菜的形成及其特色[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5):41―43

客家文化范文5

关键词客家文化 永定八景 土楼 滨河绿地 景观

1 规划背景

1.1 项目所在地概况

享有“凤城”美誉的永定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素以其山川之秀,文物之盛,土产之富,著称于世。

图一

1.1.1 自然条件

永定地处北纬24°23′-25°06′,东经116°25′-117°05′,位于福建省西南部西与广东梅州接壤,东与“闽南金三角”地带的漳州相连, 是闽南金三角地区和广东梅汕开放地区的腹地,也是福建通往广东的重要门户。全县东西宽68公里,南北长达80公里,总面积达2223平方公里。

县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从西北和东南向永定河谷倾斜。全县环层峦叠嶂,溪流众多,分属汀江、九龙江、梅江三大水系,永定河从城中穿流而过。

永定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1.1℃,无霜期300天。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1647mm,降雨量相对集中,干湿季节明显,具有适宜植物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永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境内“第一名山”东华山、神秘莫测的仙湖洞,还有王寿山、茫荡洋、燕子岩、东福山等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成为适合休闲度假的旅游观光胜地。

图二

1.1.2 人文景观

永定地灵人杰,人文荟萃。自明成化十四年(1478)建县以来,人才辈出。永定是块神圣的红土地,被誉为“红旗不倒之乡”,养育出了70多位中央和省市级领导,其中有15位少将,涌现出了以张鼎丞、卢嘉锡、胡文虎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人物,享誉海内外。走进闽西,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和有关纪念性建筑,用建筑语言记载了闽西老区当年所经历的悲壮与辉煌,它们见证了现代中国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史,被赋予了神圣的深刻内涵,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令人怀想不已的风景线。

客家文化在永定源远流长,保留着浓厚的中原文化底蕴。湖坑的“作大福”、抚市的“走古事”、坎市的“打新婚”、高陂的“迎春牛”等等许多各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形式,异彩纷呈,引人入胜。

永定是闻名遐迩的“土楼之乡”。永定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以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鼎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堪称世界一绝,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中外专家学者、游客对其文化内涵赞叹不已,誉之为“一部读不完的书”,现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土楼旅游热线已成为继福建马祖朝圣旅游热线后的第二条旅游热线,为永定发展旅游业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综上所述,优美的山水秀色,恢宏的客家土楼,璀璨的文化交相辉映,奠定永定“东楼西湖”的旅游发展格局,勾勒出永定旅游业发展的壮美蓝图。

图三

1.2 规划项目的基地现状

沿河西路滨河绿地,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位于书院大桥以东,呈三角形状分布,为沿河北路至沿河西路上最宽的景观带。占地面积约为2947M2,原来植物品种单一,园路施工技术粗糙,未能满足景观和功能的需要,急需进行改造。第二部分位于书院大桥以西,占地面积约为7250M2,呈带状分布,原有绿地缺乏系统规划,品种单一且缺乏管理。在规划时应一气呵成,形成一条体现永定城市风貌的高品位的特色景观带,宛如镶嵌在永定河畔的绿色明珠。

2 规划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公园设计规范》

永定县滨河绿地现有地形图(电子文件)

 国家及福建省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3 构思创意缘起缘于对永定悠久人文历史的向往与探奇。

一个地域的主要河流通常是该地历史文脉的延续,拥有悠久的人文是永定人的自豪和骄傲,这种将人文和历史充分挖掘,并将其融入绿地景观中,尽量做到神似而非简单的形似,天人合一,是设计师应着眼设计的灵魂。

范京增先生有诗《凤城八景寻踪》:“潭阁呼鱼一问之,晏湖鲤化是何时?印浮龟石文应古,翠叠骊珠水亦奇。凤渚舟维杨柳岸,龙门樵唱竹枝词。南堤烟雨北楼月,惹得征人动远思。”点出了永定八景“潭阁呼鱼、晏湖鲤化、龟石浮印、骊珠翠叠、凤渚维舟、龙门樵唱、南堤烟雨,北楼新月。让中外游客品味和永定人在品赏景观的同时感受永定的文化,是沿河西路绿滨河绿地景观设计的诉求焦点。

4 规划原则

4.1体现地方特色,尊重自然与历史,把园林与文化融为一体,把现代设计与传统的环境景观学融为一体。

4.2主题明确,统筹兼顾,重则精雕细刻,轻则轻描淡写,简洁大方,具有时代美感。

4.3形神兼备,形式与内容统一,运用园林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设计思想。

4.4注重美观性和经济性统一的原则,尽量选择质优价廉的景观材料。

图 四

5 景点设计及意境营造

围绕永定八景,从书院大桥两侧景点设计逐渐展开,根据绿地的特点,从书院桥头以东设计2个景点,为潭阁呼鱼、晏湖鲤化。从书院桥头以西依次为凤渚维舟,北楼新月,龙门樵唱,翠叠骊珠,龟石浮印,南堤烟雨6个主要景点。

图 五

5.1潭阁呼鱼

该景点位于书院桥头以东,取意于永定八景之一“潭阁呼鱼”。据永定县志中记载,潭阁原是一座方亭,而非现在的庙宇,亭前有水,水中有游鱼,此处恰临永定河,河岸边可围池养鱼,在绿地中设一木质方亭,恰应了“潭阁呼鱼”的意境。上可请永定文人墨客书字“潭阁呼鱼”点题,在为游人提供休憩、驻足、品苟的佳所的同时,升华了景点的文化内涵,其后一棵苍天的古树建议保留,碧水蓝天远山古树,仿佛是山水永定一幅缩影。

5.2晏湖鲤化

晏湖鲤化景点为潭阁呼鱼景点的延续,同时又与其交相呼应。永定县志中对永定八景之一“晏湖鲤化”有记载,“晏湖”实为荷池,后来也为永定的代称,“鲤化”则有“鲤鱼跳龙门”,寓意成功的含义。故在此块绿地的永定河岸边,建议沿河岸砌荷花池,内植荷花,夏日荷花盛放,立于田田的荷叶之上,如同群群舞动的粉衣仙女,游人或立于书院桥头,或凭栏绿地之畔,让人在细细品味美景的同时,去遐想其间沉淀的深深的永定历史。同时此处还设计了一组鱼形雕塑与“晏湖鲤化”应题,同时将“鲤化”的成功含义用造园元素之一----植物元素,即象征成功的桂花应景。古有“蟾宫折桂”的之典故,以桂花象征永定人不懈追求定能成功的美好含义。鱼形小雕塑在满足景观要求的同时,又是孩子们嬉戏游乐的最爱,体现了造园人性化的特点。

5.3凤渚维舟

该景点位于书院桥头以西,景点以一扇富有特色的弧形诗壁将书院桥头以东和以西两处的八个景点连为一体。弧形诗壁仿古代竹书简制成,采用混凝土仿木工艺制作,其上题永定八景诗,邀请永定著名的书法家以草书或行楷书体题写,同时诗壁在右下方,开了一扇园门与绿地中的游步道相连,喻意永定人和世人对寻踪永定八景的意兴盎然。

凤渚维舟景点以造景元素之一----地面铺装作为主要的载体。永定县志中有载,永定古称凤城,凤渚意为“永定河岸”,因此在永定河畔绿地中营造“凤渚维舟”景点意境,宛如天成。永定河畔,木质舟形铺装地面镶嵌在绿地中,其上设置休闲园椅,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临街临水休闲空间。

5.4北楼新月

北楼新月景点与凤渚维舟景点相连,主要以造景元素之----雕塑小品作为载体,辅以月牙形辅装,勾绘出北楼新月的意境。三个仿石材料制成的月牙形的雕塑立于月牙形辅装,雕塑上题古永定文人墨客所作之咏月之诗,与绿树红花相映,倒影映在永定河中,与河中的月色如影随行,一切都是那么安祥宁静自然,正如客家人优雅、宁和的性格,以造园元素写景写人是滨河绿地设计的又一特色。

5.5龙门樵唱

该景点为凤渚维舟景点的延续,取境于凤城八景诗之“龙门樵唱竹枝词”,起伏有致地布置在园路中的景廊,如同一道龙门耸立在绿茵之上,龙门之上艺术排列的竹枝状景框,如同一幅幅写意的中国水墨画,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框景造园手法。永定河畔,夕阳西下,竹影婆娑,芳草满溪路,不知何处悠扬笛声忽起,樵唱来渡路?缤纷红雨,乱沾绿水,留得黄莺啼无数。

5.6骊珠叠翠

该景点与龟石浮印景点相连,此处的远景,从永定河的南面,正是一组峰峦起伏,苍翠欲滴的青山,正应永定八景之一“叠翠”。水面泛起的细细的水珠,连同绿叶上的颗颗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宛如颗颗骊珠,飘逸在永定河畔。此处所种植物也以叶色墨绿的常绿阔叶植物为主,如广玉兰,小叶榕等,渲染叠翠的氛围环境。

5.7龟石浮印

该景点与骊珠叠翠景点相呼应,民国版永定县志载:“黄竹隔有‘龟石’。石浮水面,皆隆背裂文,大小百十为群。中有盘踞石上者尤俏,即所谓‘龟石浮印’之一景也。”这些龟石,或隐或现地浮在水面,经千万年水流冲击和风雨剥蚀,其隆起部分都形成龟壳似裂纹,许多还略具头、足、尾的模样,看去俨然一只只乌龟成群结队浮游河上,极有情趣。在设计中设计师采用了写意枯山水的设计手法,以白色细砾石铺在波浪状,象征水面,其间精心挑选形态纹理极似海龟形态的大小不一的石头,或立或卧,或仰或俯,形成一道极有情趣的园林景观。

5.8南堤烟雨

永定县志中所载永定八景之一-“南堤烟雨”,主要勾绘永定河畔,垂柳拂岸,山雨朦朦的景色。正如电视连续剧《土楼人家》的片头所摄,此处背倚蓊蓊郁郁的青山,面濒荡荡渺渺的永定河,河畔种植数株葱茏蓊郁的古榕,或植几丛青翠欲滴的篁林,山、溪、树、人都融入自然的造化!让游客在“走”的过程中领略客家山水、人物风情,充分感受客家文化的“语境”,零距离的感悟客家文化史诗般的魅力。

6 园林绿化规划

6.1根据功能分区、景观布局,科学、合理地选择树种,确定种植组成。

6.2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根据物种多样性保护的要求,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树种的生态习性,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利用和发掘本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同时鼓励引种适应生长的外来树种,以丰富绿化景观。

6.3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兼顾城市绿化的景观和生态效应,重视绿化率的提高,合理确定树种的比例,丰富植物景观。以乔木为主,合理搭配灌木、藤本及地被植物,组织符合生态要求的植物群落;以常绿植物为主,适当应用落叶植物,反映季相、色相的变化,同时兼顾速生树与慢生树的合理搭配。

图 六

7 灯光设计

灯光设计的景观意向是控制夜间及阴雨天气环境景观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对灯光设计进行了控制性规划。全区的灯光系统类型分为五类即高架庭园灯、草坪灯、埋地灯、射灯及沿河景观灯。其中高架庭园灯高约3米,草地灯高约0.5-0.8米,主要布置在休息活动的草坪区域。埋地灯主要布置在广场周围,增强景观的艺术感染效果。射灯主要用于照射主景点雕塑及主景植物,突出主景。

8 竖向设计

客家文化范文6

(一)为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提供更多的理论资源客家作为汉民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文化的智慧和思想,如尊重自然的风水文化、顺应自然的建筑艺术和保护自然的村规民约等。以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范式,对客家生态伦理文化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时俱进地传承其精华和积极因素,协调其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索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新的道路,构建一种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可以为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提供更多的理论资源,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为客家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2012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所处的位置,正是赣南、闽西、粤北的三角地带,与客家聚居地基本重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以赣州为切入点,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挖掘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为赣州提供生态保护与和谐发展同步进行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对于唤醒客家人的生态文明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赣州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美丽赣州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研究的路径

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研究的路径主要包括民居建筑、梯田耕作、、文学艺术、禁忌制度、村规民约等。

(一)民居建筑客家村落的选址、布局、座向、道路、池塘、树木等基本都是根据"堪舆"理念建构的,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完美结合。尤其客家围屋作为客家人适应当地复杂地理环境的建筑产物,选址和建造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合乎生态的经验和原则,居所选址讲究地理生态性,结构布局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要求,房屋功能表征着政治伦理生态,凝聚着以生命为核心的生态美学意蕴。围龙屋的外形是“方与圆的有机结合体,方与圆寓意‘天圆地方’,整座屋宇即为一个小宇宙的象征,这便折射出客家人深谙‘天人合一’、人地和谐之道的文化风貌。”

(二)梯田耕作梯田耕作是客家人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客家人对山地环境长期感应的结果,切实防止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土壤养分的累积,成为传统山地农业生产中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最高的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梯田耕作文化”,不仅是带有浓郁山区小农经济特色的文化体系,也是一个人地协调并具有美感功能的人工生态系统,系统内的森林、梯田、村落和小气候进行着一种复杂而有效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三)客家人有自然崇拜的传统。他们认为土地、房屋、水溪等都具有神性,称为“伯公”(土地神)。俗语说,“入山先问伯公”,“伯公唔开口,老虎唔敢食狗”。此外,家里有灶王,村里有社王等等。自然崇拜的神秘性深深地根植于客家群众的生态价值观中,有益于人们形成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尊重,在客观上限制了人类的一些破坏自然的行为,对生态保护的具有积极意义。

(四)文学艺术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是客家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如比较有名的叠字山歌“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后山树多;山闻山田荫山水,山人山上唱山歌。”[3]P66体现了客家人亲近自然、歌唱自然和呵护自然的气质,传达着一种“天人舍一”的精神意蕴。客家的一些俗谚,如“山上树木光,好田会变荒”、“高山开荒,平地遭殃”等等,都是客家人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注重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真实写照。

(五)禁忌制度在客家地区,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常见枝繁叶茂的大树挂满了红布,周围插满了香烟火烛,被当作敬拜的对象,严禁砍伐。有些地方还忌讳对着树木撒尿或把自己的鲜血涂抹在树上,认为树木会因此成精,并残害这个人。尤其是小孩,更是不可造次。客家人的树木信仰文化中表现出的对树木生命力的羡慕和崇拜,实际上是寄托了健康茁壮成长和福寿延年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