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韩愈的代表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韩愈的代表作范文1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他的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来源:文章屋网 )
韩愈的代表作范文2
关键词:朱子语类;思想火花;韩愈;李翱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3)01-0099-05
一
《朱子语类》为朱门后学黎靖德所编朱子论学语录,分类汇集了九十七名弟子记录的朱子四十岁以后的言论。朱子把一生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儒学研究和儒学教育上,而教育活动更是贯穿朱子的大半生,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岳麓书院、沧州精舍等名胜都留下了他弘文励教的踪迹,从其学者不计其数,今可考见姓字籍贯者尚有数百人之多。朱子逝世后,门人弟子各出所记,有多种版本朱子语录行世。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黎靖德集各录之大成,编成140卷本《朱子语类》,此即日后通行之版本。
关于语录在研究朱子思想时的地位和作用,历来就有争议。不过宋嘉定八年(1215),池州刊出第一部朱子语录时,黄斡所作《后序》就已经指出并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他首先提出,语录体的有效性是有限的:“记录之语,未必尽得师传之本旨,而更相传写,又多失其本真;甚或辄自删改,离乱讹舛,几不可读。”但语录对理解朱子的思想又是很有帮助的:“先生之著书多矣,教人求道入德之方备矣。师生函丈间,往复诘难,其辨愈详,其义愈精,读之竦然,如侍座燕间,承謦也!历千载而如会一堂,合众闻而悉归一己,是书之传,岂小补哉。”总之,语录的整理和传播本身是必要的,关键在于读者的学养和判断,这种态度比较稳妥,在历史上也一直占主流。正因为此,《朱子语类》在古代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传统士人深入研习朱子之学的重要资源。
在民国以来的近现代学术体系中,《朱子语类》当然也受到学者推重,尤其是其分类编排的编辑方式,为学者的专题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语类》共一百四十卷,其中论哲学概念、人物、方法者四十卷,论四书者五十一卷,论五经者二十九卷,另有杂论文史者二十卷。全书中对某些问题有广泛深入的讨论,如天地鬼神、仁义礼智等哲学概念,又如四书五经经文的涵义等等。然视野若仅限于此,未免有遗珠之憾,邓艾民先生在《朱熹与朱子语类》一文中指出:“《语类》产生于师生相互研究学问之时,气氛比较自由,态度比较真切,因而常常更能发出一些灿烂的火花。……其中片言只语,可能是他多年研究的结论,往往击中要害,发人深思。”此即本文所谓《朱子语类》“思想火花说”。
《朱子语类》中经常可见此类“思想火花”,仅为针对某一问题之简略意见,既无系统也无论证,粗看仿佛无关紧要,细想则深意存焉,极富启发性。邓先生举出两个例证,一是朱子评陶渊明诗之豪放;二是朱子点出了唐王室源出夷狄之影响。当然《语类》中可见的朱子的思想火花远不止此,并且邓先生是在文学与史学的领域内提出思想火花说的,但文学与史学并非朱子关注的核心领域,他对思想史的考察中产生了更多的“思想火花”,实在更值得我们仔细思索,对我们解决思想史上的很多疑难问题都大有帮助。本文试从朱子两个猜测出发,推论韩愈、李翱哲学思想的先后关系,即是朱子“思想火花”的另一个明证。
二
韩愈和李翱都是唐代中后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韩愈的代表性哲学著作有《原道》、《原性》、《原人》、《原毁》、《原鬼》(以下简称“五原”)和《谏迎佛骨表》等,“五原”是他最重要的著作。李翱的代表性哲学著作有《复性书》和《去佛斋》等,最主要的是《复性书》。除此之外,相传二人还著有《论语笔解》一书。学界一般认为二者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并且认为“李翱在散文方面的成就远不及韩愈,但在儒学思想特别是心性之学方面对韩愈作了补充和发展,故后人往往以韩李并称。”类似的说法还有“他反佛的立场,同韩愈是一样的。从哲学上看,他把韩愈的思想向着更加系统的理论方面发展了。”等等。
目前来看,学界的普遍看法是认为韩愈的思想和著作产生在先,李翱的思想和著作产生在后,《复性书》等著作中的思想应是受到韩愈的影响,是对“五原”等著作的补充和发挥,或者至少出现在韩愈相关的思想之后。这种认为在时间上韩愈的哲学思想早于李翱的观点是传统的看法,由来已久。清代陆陇其的说法极为典型:
世传李翱文章全学退之,复性书准韩愈之原道也。今予读其书,虽未能醇乎其醇,如宋之周程张朱。然居唐之时,举世愦愦,而翱独沾沾于此,亦可谓中行独复之君子矣。至观其全集,如平赋书,与从弟正辞书,及答开元寺僧书,若时时存心于斯道者,较之韩愈似更进焉。(《思辨录辑要》卷三十三)
但这种观点应该是更多的受了二者名气大小的影响,可能并未对史实进行深入的考证,仅因为韩愈名气大过李翱、年龄大过李翱,并有师友之说就下了结论。至于认为李翱思想深度超过韩愈,所以其思想应该出现在韩愈之后,似乎更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深度的不同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后出的未必就更深入。笔者通过对二人事迹的考察,得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而启发并支撑这些看法的,则是朱子的两则语录。
三
韩愈与李翱年龄相差不足十岁,较为活跃的时间也几乎同时,从贞元十二年(796)二人初次相识到韩愈去世(824),二人的友谊持续了将近三十年,同为文坛巨子,互相影响不可能不深,但谁影响谁却不是凭借文名大小来确定的。李翱是一个早熟的思想家,29岁就写出了《复性书》,时在贞元十五至十八年之间,从时间上看,韩愈受李翱思想的影响的可能性更大,至少李翱的思想是具有独立性的,受韩愈的影响应该很小。比较二人主要哲学著作的写作时间,便能验证这一说法。
“五原”的写作时间历来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五篇文章是同一时间所作,本文认同这一观点,不做更多考证。邓小军《韩愈(原道)论考》一文,总结了对“五原”写作时间研究的三种观点:(1)据南宋樊汝霖《韩文公年谱》,为贞元二十一年即永贞元年(805)之前所作。(2)据民国李长之及台湾罗联添研究,为永贞元年在郴州所作。(3)据童第德及作者研究,在元和八年(813)至十二年(817)之间所作。另有研究者指出:“按贞元十四年,张籍至汴,与愈相识。籍好古文,好古道,排释老,其在汴,尝有《上韩昌黎书》两通,责愈‘排释老不若著书,嚣嚣多言,徒相为訾。’愈有《答张籍书》,答以‘惧吾力之未至’,‘请五六十然后为之,冀其少过也’相推辞。张云叟曰:‘愈《原道》、《原性》等篇,皆激籍而作。’又,愈贞元二十一年有《上兵部李尚书书》云:‘仅献旧文一卷,扶树教道,有所明白。’所说‘扶树教道’之‘旧文’,必指《原道》等文无疑。则此文之作约在贞元十五至二十年间。”以上考证基本上已经搜罗了现今可查的所有史料,故综合可知,“五原”至早作于贞元十五年(799),至晚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写作时间肯定不会如此宽泛,但应在此范围内,并且“五原”的写作应该是由某事激发。
《复性书》的写作时间也有争议。李翱《复性书・上》:
“吾自六岁读书,但为词句之学,志于道者四年矣,与人言之,未尝有是我者也。南观涛江入于越,而吴郡陆修存焉,与之言之,陆修曰:‘子之言,尼父之心也。东方如有圣人焉,不出乎此也,南方如有圣人焉,亦不出乎此也。惟子行之不息而已矣。’于戏!性命之书虽存,学者莫能明,是故皆入于庄、列、老、释。不知者谓夫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问于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于书,以开诚明之源,而缺绝废弃不扬之道,几可以传于时,命日《复性书》,以理其心,以传乎其人。于戏!夫子复生,不废吾言矣。”
这段文字历来是断定复性书写作时间之最可靠依据。研究者一般认定文中所说之南行发生于贞元十五年(799),相关考证在此不录。在随后的一至二年中,因陆之鼓励,李翱完成了奠定他在中国哲学史上坚实地位的《复性书》三篇,此时李翱仅有二十九岁。从李翱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在与陆交流时已经成熟,并且在之前曾经和人讨论过,只是没有得到别人的赞赏。虽然不能确定《复性书》确切的写作时间,但《复性书》中的主要思想在贞元十五年之前已经形成。
四
成熟的思想不可能是一时形成的,一定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思考。考其生平,贞元九年(793)之前,李翱一直在其家乡读书习文。贞元九年李翱取得乡贡资格,其年九月赴长安准备应明年春进士试,并以所业谒梁肃。梁肃颇赏识李翱,并为之宣传。但梁肃于是年十一月病故,李翱失去依靠,未能得举次年进士第。自此之后,李翱连续四年不中,至贞元十四年(798)始第进士。从贞元九年到贞元十四年,李翱一直在准备应进士试,期间正处于理论思维的活跃期,《复性书》的相关思想应该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的。
正是在这个阶段,李翱开始与韩愈交往。李翱与韩愈初次相遇在贞元十二年。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
“贞元十二,兄在汴州,我游自徐,始得兄交。视我无能,待予以友,讲文析道,为益之厚,二十九年,不知其久。”
当时李翱三试礼部而不中,欲从长安回陈留,遇沛州军乱,避往徐州,依张建封。七月乱平,自徐州返回汁州,韩愈正从董晋在汁州,两人得以相见。这次见面可能是一见如故,二人谈文论道,相得甚欢。贞元十三年,李翱再次进京应进士试,再次落第,回到汁州后,从韩愈学文,颇有所得。贞元十四年,李翱进士及第,此后并未授官,李翱又回到汁州,继续与韩愈交往。此年李翱作《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力荐孟郊、韩愈,兼及李观、张籍、李景俭等。文中推荐韩愈的部分对韩愈的评价颇高,希望张能用韩之心十分明显。可见这时两人已经了解很深,交谊极厚。贞元十五年正月,李翱离开汁州南游,随后于贞元十六年北返,自泅州至徐州,该年五月,李翱娶韩愈从父兄之女。韩愈从父兄的遗嫣韦氏于贞元十二年即携此孤女投奔韩愈,韩愈将此孤女许配给李翱,可见对李翱之信任。
从二人如此密切的交游情况看,李翱与韩愈讨论共同关注的思想问题是很有可能的,而这个阶段正值李翱的思维兴奋期,他很可能向韩愈讲述了他的一些尚未完成的思想,但没有得到韩愈的赞同。所谓“志于道者四年矣,与人言之,未尝有是我者也”,很有可能是指他与韩愈之间的探讨以及韩愈的态度。
从整体的情况看,韩愈的理论热情明显没有李翱高,终其一生,韩愈始终是一个忠直的官吏,对国家的治理有着深切的关怀,他对儒家理论问题的关心更多的是工具性的,即如何重整儒家思想,从而调控社会,对儒学自身的理论建设没有太大兴趣。而李翱的思想取向却与韩愈有所不同,他对思想理论的热情在他青年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29岁写出的《复性书》绝对是长期思索的结果。一个人的性格发生巨大变化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因此可以认为在讨论中,李翱应该处于理论优势方。贞元十五年之前,韩愈尚未遇到刺激他思考的事件,他应该还没有系统考虑到诸如人性、道统等问题,当然也没有写作“五原”一类的文章。听到李翱的一些想法之后,他应该受到了一些触动,开始思考这些问题,虽然他并不完全同意李翱的观点。
五
按照前述对“五原”写作时间的探讨,假定接受“五原”写作于贞元十五年的最早说法,韩愈受到张籍的刺激之后,写作了《原道》等文章,那完全可以认为韩愈在思考和写作时受了李翱思想的影响和启发,虽然有可能是反面的启发。更大胆的猜测是,韩愈很有可能在写作“五原”之前看到了《复性书》的早期手稿,而这一猜测实际上是朱子做出的,朱子在与学生讨论《孟子》“性无善无不善”章时,提到:
“李翱复性则是,云灭情以复性则非。情如何可灭,此乃释氏之说,陷于其中不自知,不知当时曾把与韩退之看否?”(《朱子语类》卷五九,可学录)
“灭情以复性”正是《复性书》中的观点,朱子对《复性书》基本是持批评态度的,认为其受佛教影响太深。朱子并未正面涉及《复性书》与“五原”先后的问题,但据此条语义,朱子猜测李翱写成《复性书》后,于公布流传之前可能即交韩愈看过,则韩愈了解李翱的基本思路应该很早。笔者正是在读到这一条语录时,产生了韩愈哲学思想可能是受李翱影响的最初怀疑。
从“五原”文本中,也可看出韩愈了解并且不同意李翱的一些说法,《原道》中提到:
“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
把这看做是对受佛教影响的李翱思想隐含的批评,也未尝不可。而《原性》篇末则说:
“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
更似乎是直接针对李翱的。再分析“五原”与《复性书》思想之间的相关性,更可以明确的发现之间有着影响的关系,由上分析可知,韩愈受李翱影响的可能性更大。在可能是随后不久写作的《论语笔解》中,两人的不同观点得到了明确,比如对“性”的解释,但是《论语笔解》应该是在李翱的主导下完成的。
如果按照其他的观点,“五原”作于更晚的时间,那更能说明李翱受韩愈思想的影响而有《复性书》之作是不可能的,李翱独力发展出了《复性书》的思想。至少,在韩李有关道统人性等问题的各种相关的思想中,李翱是占主导地位的。韩愈有关道统、人性的思想,受李翱影响的可能性更大。
李翱在后来所写的《去佛斋》等著作中,也曾隐含透露出对韩愈理论素养过低的批评,而在近三十年的交往过程中,二人其实一直保持着一种既相互敬重又不断批评的关系,并因此引起过后人对二人关系的怀疑。朱子当然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
“韩文公似只重皇甫浞,以墓志付之,李翱只令作《行状》。翱作得《行状》絮,但浞所作《墓志》又颠蹶。李翱却有些本领,如《复性书》有许多思量。欧阳公也只称韩李。”(《朱子语类》卷一三七,义刚录)
同条另录又云:
“盖李翱为人较朴实,皇甫浞较落魄。”
事实上,李翱也确实在某些方面保持着足够的自负,毕竟他的理论水平确实超过了韩愈,“有些本领”,所以在对待韩愈的问题上,表现为“朴实”,不讲情面。“亦师亦友”很多情况下是韩愈的自我理解,有研究者对此做过详细的研究,至少在思想方面,李翱是不承认韩愈的“师”的地位的。至此,李翱《复性书》思想形成早于韩愈“五原”,几成定谳。
六
虽然其他作品中也有一些哲学思想,但李翱思想最集中的体现还是《复性书》。李翱是个早熟的思想家,29岁就完成了哲学代表作,然而这也意味着他在人生以后的岁月里逐渐丧失了理论创造的能力和热情。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李翱的理论形象也因此显得单薄,无法同思想史的那些巨人们相比肩。但他在不多的理论创造中所达到的深度,是令人惊讶的,尤其是在当时的思想和社会背景下,前引陆陇其对李翱的评价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所以,《复性书》的研究,对于研究李翱,研究唐代后期思想史,甚至是研究整个中国思想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韩愈的代表作范文3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作《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可能都会向往远方的呼唤,饱满的生命力渴望向外奔突,去寻找一条河道,明确一个流向。公元1896年,12岁的蒋梦麟在父亲的陪同下,从杭州湾畔的蒋村动身,在余姚县府衙门前的小码头下船,彼时星光还没有隐没,秋露打湿了他们的布鞋和裤管。1200多年前,同样12岁的王勃从绛州龙门出发,因年代久远,史传中也没有留下细节,我们只能玄想,他也许像李贺或者陆游那样骑着驴。当两个人在青涩年岁开始自己生命跋涉的时候,他们的耳畔会不会响起汪国真的诗:“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因为时代不同,蒋梦麟人生之河流向更远的远方,从蒋村到绍兴、到日本,再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而王勃,以及那个时代所有的文人,他们心心念念的地方,就只有长安,也只能是长安。无论是李白的“长安不见使人愁”,还是韦庄的“几时携手入长安”,“长安”已不仅仅是个地理名词,更是东方文化的圣地,成了无数人在生活浪涛里漂泊的压舱石。多少异邦客,从海陆来,经风踏浪;从陆路来,翻山越岭。当长安城巍峨的建筑、雄浑的布局呈现在眼前时,他们一定激动得热泪盈眶。比起这些人,王勃从绛州到长安,实在算不上路远,五六百里地,不必星夜兼程。年轻的李唐帝国,对内确立科举,对外开疆拓土。读书人通过考试选拔进入仕途,参与和掌管各级政权,在现实秩序中,打破门阀的垄断。他们再也不必像几百年前的左思那样无奈地慨叹:“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就在王勃来长安期间,他的同乡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立下赫赫功名。
在这个“独上高楼”却不必“望断天涯路”的时代,王勃此行有很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拜名医曹元为师,钻研《黄帝素问》《周易章句》《难经》等,探求“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这些书光听听名字就知道学起来很难,15个月后,他竟然“尽得其要”。临别之际,曹元说了这样一句话:“无猖狂以自彰,当阴沉以自深也。”借此提醒王勃,做人不要得意忘形,做事应当不露声色。然而遗憾的是,从其后的发展看,王勃并未领悟到老师的用心。
这实在也怨不得王勃,他6岁就能写文章,比7岁咏鹅的骆宾王还要早慧;9岁,在读了颜师古的《汉书注》后,自己又针对注解错误之处撰写了10卷《指瑕》。要知道颜师古可不是一般人,他被太宗皇帝任命为秘书少监,专管校定古书的工作,每遇疑惑不解的奇文难字,他都能一一辨析,并说明其本源。他所训校的《五经》,是天下学子学习儒经的依据;而《汉书注》更是他奉当时太子李承乾之命耗尽心力完成的,深为学者所重。一个9岁的小孩,敢于对这样的权威叫板,勇气之外,更能使人感受到他露才扬己的迫切。你让这样一位天才少年,在这样一个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时代,不随流俗,超越名缰利锁的束缚,持守一颗平常心,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低调不是王勃行事的风格。他的祖父王通是一代大儒,生逢隋末乱世,弃官返乡后,潜心研究“六经”,以恢复王道为己任,以周公、孔子的后继者自居。虽然去世时,孙儿还未出生,但作为儒学世家的子弟,王勃自幼所受庭训,断乎少不了“修齐治平”的思想。在儒学价值信条的影响下,相信他的脑海中,也一定浮现过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牧的“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这些美好的愿景。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生命的流向其实早就已经明确。学医,也许是因为古人曾经说过:“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讲自己“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可见,他确实是个孝顺儿子。当然,学医只是备不时之需,而博取功名才是生命的主流。
没过多久,右相刘祥道巡视关内,14岁的王勃抓住这个机会,赶紧上书,全文2700多字,用典繁多,就算有注释,我们读起来也是满满的违和感。好在刘祥道要比我们见多识广,他没有从对方的字里行间看到一丝一毫吹嘘请托的俗套,反而感受到一位天才少年满腔“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诚。于是,他在大赞“此神童也”之后,立马上表推荐。
李贺年轻时,也曾带着自己呕心沥血写的诗歌去拜见文宗韩愈,恰好韩愈刚送走一位客人,满身疲惫,准备休息。家人把李诗呈上,韩愈边解腰带边看,一眼瞅见《雁门太守行》,等读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时,睡意顿消,停解腰带,命人速速将李贺迎进门。只可惜,当时韩愈只是个国子博士,官微言轻,无力举荐李贺,能迎他进门,“相与细论文”就已经很不错了。相比之下王勃自然幸运得多,遇到伯乐,写一封推荐信,就被任命为朝散郎,虽说只是个从七品的文官,但要知道他那时毕竟才14岁啊!
这个14岁的少年,可以骄傲地唱:“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莺声初啼,便名声在外。这一下子便激发了王勃的创作热情,他趁势写了一系列歌功颂德的作品。1200多年后,生活在东德的诗人、剧作家、名导演布莱希特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黑暗时代”的责任,毫无原则地为权势者大唱赞歌;而王勃的歌唱却是发自真心的。赤诚加上热情,他很快就被唐高宗的儿子沛王李贤召为侍读兼修撰。
沛王李贤聪敏好学,深受高宗喜爱,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学养厚重的人物,王勃来到这里,可谓如鱼得水。他受命撰写《平台秘略》,供皇室阅览。书成后很得沛王器重,赐帛50匹。此时的王勃,我们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些诗句中,也能感受到他风发的意气。
正当王勃任职王府时,斗鸡游戏风靡于王公贵族之中。“诸王斗鸡,互有胜负”,他便假托沛王的鸡传檄文,声讨英王的鸡:“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这使得9岁的沛王大快其意,而8岁的英王估计怀怨在心,向父皇打了小报告。高宗大怒,认为:“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导致诸王之间产生矛盾。”王勃只为助兴添趣,炫耀才情,完全没有顾及两王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他没有意识到高高在上的皇族,在斗鸡时,可以允许你为他们呐喊,但绝不会允许你对他们进行调侃。在碰触了政治雷区之后,王勃因这篇游戏之作,被逐出王府,成为权斗的牺牲品。
生命之流发生转向,从云端跌落人间,王勃开始直面惨淡的人生,叹息自己“坎坷于唐尧之期,憔悴于圣明之代”。他当时也才19岁,跟他同一时代的陈子昂18岁才痛改赌博的恶习,开始读书,起步不知晚了多少。王勃生命的进程总让人感觉背后有一双看不见的大手在不停地按着快进键。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王勃出名倒是够早,但还没深尝痛快的滋味,就已经被挫败感所笼罩。在告别长安之后,他远游江汉,走上漂泊的人生旅途。生命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宫廷,而是转向生活,转向山川。从庙堂走向江湖,从公域退向私域,王勃获得了某种解放,从歌功颂德的吟唱,转向有志难伸的悲凉,他开始用柔弱的心灵,承担悲伤。在梓州,在剑州,在益州,在绵州,他目睹了盛世的另一面,接触到匹夫匹妇的疾苦,感受到人情的冷暖。
也许,上天觉得仅仅是漂泊与挫败还不足以成就王勃精神的海拔,于是,几年后,又让他陷入一场杀身大祸之中。在结束了漂泊之后,王勃前往虢州当了一个参军,那里多产药草,可以勾起他对多年前学医的回忆,利用余暇,研究研究中药,倒也是件有趣味有意义的事。然而,就在这时,祸从天降。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王勃把他藏匿起来,之后又担心走漏风声,竟杀掉曹达,谁知事发,自己被判死罪。用《神探狄仁杰》中元芳的话来说,“此事必有蹊跷”。我无心为诗人翻案,只不过杀了人的王勃,倒让我想起高行健在《一个人的圣经》中所塑造的那个内心极度脆弱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刘再复讲这个知识分子:“遇到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最强大的革命风暴。每个人都处于恐惧之中,互相难以了解。没有人可信赖,也没有人来援手,个个像即将沉没的小船,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可怜渺小的生命,苟活于当下。苟活,往往是生命个体的本能要求,并非自私。”作为一个顺风顺水、听惯美言的才子,王勃在被逐出沛王府之后,内心一定深怀着对权力的恐惧。因一念之善,让自己救人不成反遇险,又无力改变。也许曹达曾威胁过王勃,双方都是出于苟活的需要,最终王勃在情急之下,做出傻事。李白曾自诩“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这只是他故作的豪言,不然在《唐律》:“诸斗殴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人者,斩;虽因斗,而用兵刃杀者,与故杀同。”这样的律令面前,又岂容他逍遥法外。
王勃真的是罪责难逃,但幸好赶上朝廷大赦而免刑,只是被革除公职。他非但没有振兴家族,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不说,还牵连父亲被贬谪为交趾令。这让他深陷于内疚与自责之中,“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此后,王勃只能避居家乡,在写给朋友的序文中,自言人在穷途,无立锥之地。过了一年多,他才从低谷走出,千里迢迢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结果由广州渡海,途中遇险溺水,葬身于茫茫大海的浪涛里,不过26岁。
韩愈的代表作范文4
1.《 》,春秋末期孙武所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2.傅雷,现代________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一生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译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以________(作家名)的名著译作最为。
3.《哀郢》,屈原的代表作之一,选自《 》(九歌/九章),写于公元前278年________国攻破楚国都城郢后楚顷襄王东迁、百姓离难的日子里。
4.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作家。其最为人所称道的诗是诗人第二次离开英国剑桥(又称康桥)大学时所作的《 》。
5.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_(唯心/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中的"徒"的意思是:( )
A、白白地 B、仅仅 C、徒弟 D、空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句中的"遂"应解释为:( )
A、顺便 B、于是 C、索性 D、干脆
3.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文以志。"( )
(1) 此句中"为"应解释为:( )
A、充当 B、做 C、变成 D、是
(2) 此句中的"志"应解释为:( )
A、志愿 B、记录 C、标志 D、志士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此句唐诗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杜牧
5.分辨下列语句中"发"字的用法(将对应当答案编号填入括号内):
(1) 明朝散发弄扁舟( )
(2) 早发白帝城( )
(3) 当春乃发生( )
(4) 一发而不可收拾( )
A、发生 B、出发 C、发表 D头发 E、发展
6."天行有常"中"常"的意思是:( )
A、规律 B、常常 C、长 D、往往
三、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
令既具(商鞅的新法令已经写好了),未布(颁布)。恐民只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市场)南门,募民有能徙置(移到)北门者,予(赏赐)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立刻)予五十金,以明(表明)不欺。卒(最终)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的主题思想。
五、鉴赏分析题(20分)
试分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六、作文(50分)
(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6分)
1.孙子兵法
2.翻译,巴尔扎克
3.九章,秦
4.再别康桥
5.唯物,荀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 B
2. B
3. (1)B (2)B
4. C
5.(1)D (2)B (3) A (4) C
6.A
三、翻译题(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共计24分)
参考答案:商鞅的新法令已经写好了,还没有颁布。恐怕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便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立起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民众有能把木头移到北门的,赏赐十金,民众觉得这事很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于是又说:"能够移到北门的人,赏赐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移走了,立刻就赏赐他五十金,以表明不欺骗民众。随后就颁布了新法。(本答案仅供参考)
四、简答题(10分)
参考答案:
《左忠毅公逸事》一文通过记叙左光斗以国事为重、舍生取义的两件事,以传神的笔触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本答案仅供参考)
五、鉴赏分析题(20分)
韩愈的代表作范文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精神需求也日益提高。中国的陶瓷美术既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又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故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我们景德镇陶瓷美术非常普及,不论老少、男女能画上几笔的人大有人在。但如今看一些展览却觉的没劲,原因是很多陶瓷作品缺乏“文”味。我想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教育从四岁开始,在蒙学阶段就学习做人的规范及诗词声律,把这些文化基础留在最初的记忆里。再看当代的中国画教育制度,学中国画的学生高考必须考素描、色彩、石膏,当开始涉及到中国画时才发现修文不足,但记忆最好的年龄已经过去了,再补救也不会那么快,所以多数中国画作品重视形式,多用西方辞汇粉饰自己,拿着毛笔画素描,不知笔墨语言蕴含着文化,何况陶瓷美术。
景德镇陶瓷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是及其短暂的,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经有多少人研习过丹青,我们无法知晓。尤其是陶瓷文人画,使诗书画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文化的精义上看,文人画是中国画的表率,历代大师都有很深的学养。山人是明宗室后裔,年少就有很好的国学基础。扬州八怪之首金农,以诗书见长,59岁开始绘画,最后达到了很高的造诣。近代吴昌硕,一直勤于篆刻、书法,最后也有不斐的成绩。齐白石年轻时做雕花木匠,跟随胡泌园学诗,后迷于绘画,忽教一日错过,终成一代太师。从成功者的角度看,也确实应了孔子的话,“先器识而后文艺”。由此可见,中国的大画家都是有全方面的修养,非凡的人生阅历。可见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及陶瓷美术家,不在文化上提高,很难有大气象。
赵盂\曾说过:“书画同源”。拿书法来说,书法是文化之法。书不只是写字,而是学养,是文化,故“神采为上,金石次之”。现代的书法,自成一体,他的诗词曾经亿万人民传诵,他有渊博的知识支撑着,好象做什么都成。这都是继承深厚的传统文化而取得成功的。
作为一个陶瓷美术爱好者,我们有很深的体会。开始学画时和大家一样,胡乱涂鸦,只凭着兴趣去临摹、描画。看着别人的画生动有味道,不知如何入门,连什么是国画都不懂。但幸运的是进了书画函大后,才知道什么是国画,记得上课时教师非常认真地对我们说:“画画难,画要题诗,但诗比画更难,要画好画必须在诗上下功夫”。当时觉得有点茫然。中国的文学如同浩瀚的大海一样,真是老虎吃天从哪里下口。但我们还是老老实实从头学习从背诵名家名篇,到深入领会名家名篇的内涵诗情词意。读书是苦事,但更是乐事,久而久之内心就会有感悟,有感悟就会表达。当年写的不成句子的诗找老师指教,他都是找出格律词典一字一字给划出来并逐字推敲,指导我们说要下“两句三年得,一呤双泪流”之功,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中国文化是生生不息,不断拓展的开放系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文化功能的分化,但文化的初衷是扩展生命,抚慰心灵,所以有“艺游于心”之说。看画、作画不只是手和眼睛的事,更是“心”的事情,物我身心是一贯的,概而言之就是通过学习提高认识能力,深究物理,提高心界,心界有多高眼界就会有多高。常言道“天不为高,人心第一高”。只有这般,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心界。
“用心”尚包含虚心、专心、恒心三个含义。有虚心才能安心,只有安心才能“用心”。只有虚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定心细察,历代名人志士多以虚心好学谦以待人著称。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专心”是“用心”又一重要原则。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心不专”。韩愈尝日:“其用功深者,收其名迹远,专一方能功深。大千世界行当繁多,一人不可能全能,爱好广泛,脚踏两只船,这山瞧着那山高,往往是学书不成,学画也不成,落得个样样通、样样松。做事、做人、作画都非易事,人生苦短,做不了多少事,中国画是需要功夫的,陶瓷书画也一样需要终身修炼,非专心不可。每个人的天资无大别,谁能专心致致,谁就能成功,“艺痴者艺必精”,“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情”。虽然灵感才气在艺术的学习中起重要的作用,但不下苦功也难成就。以才气闻名的诗仙尚有铁棒磨成针的故事。
修文没有很好的决窍,所谓决窍就是将书背下来,再就是持之以恒。若无恒心,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恒心”需要毅力。凡事都有始有终,都是由大到小,由生到熟,需要日积月累的磨练,只有持久的坚持不断涵养艺术的根基,其艺术才能沉厚。省察自己,无论是对中国画还是陶瓷绘画,本身的笔墨功夫,以及支撑绘画生命的中国文化,都缺乏太多,而这一些又不能急于求成,只能通过日积月累,靠“恒心”才能达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非有恒心不能登高行远。
韩愈的代表作范文6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入选作品最多的作家除了鲁迅,大概就要数朱自清了。《匆匆》《春》《背影》《绿》,还有《荷塘月色》和《冬天》。有了这些代表作品,就有了探究学习的基础。在初中学完了朱自清作品之后,我布置了有关朱自清作品的研究性学习任务。我布置的的课题很简单,只有一个问题:朱自清的作品美在哪里?要求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探究。研究的方式是在网上或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个人钻研和资源共享相结合。
在经历了自主探究和集思广益之后,同学们带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许这些成果对老师们来说,很平常,很简单,但是对学生来说就弥足珍贵,因为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一位同学说,挺喜欢朱自清一些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淡淡的哀愁,真切、平常、感人。他发现,《背影》和《荷塘月色》都是创作于1927年。于是他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这位同学还结合作者的阅历、个性和气质来分析朱自清作品的抒情特色,这是很有见地的。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作品里流露出来的韵律美。如《匆匆》一文开头一段,作者用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发问,再用疑问句去启发读者思考,既引人深思,又琅琅上口。还有作者通过句子的长短变化来营造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和诗意的美感。
有一位同学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诗意美。他举的是《绿》中对水花的描写。把水花比作“白梅”、“杨花”,这些句子与古人描写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写白梅的诗句,他找出了王冕的《白梅》、张臬的《墨梅》、李公明的《早梅》、卢梅坡的《雪梅之一》中描写梅花的诗句来印证朱自清文句的精妙,通过梅花的色彩和芬芳来展现梅雨潭水花的晶莹剔透、细腻和美感。该同学还找出了一些写杨花的名家名篇,如唐・韩愈《晚春》、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宋・晏殊《踏莎行》、宋・王安石《清平乐》、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王令《瀹瀹》,等等,认为朱自清通过诗一般精炼的语言,通过杨花的飞舞轻扬来表现梅雨潭瀑布的轻盈、轻巧。同学的研究也许很一般,但是这种对比阅读,开阔了同学的视野,既是一种有用的积累,也是一种难得的提高。
一位同学说他最喜欢朱自清作品中所表现的柔和美。他发现,作者善用女性作比。例如在《春》中把“春天”比作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在《绿》中把“绿”比作“少女的裙幅”、“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明油”;在《荷塘月色》里先把荷叶比作的裙,接着用“刚出浴的美人”突出“白花”的光彩照人,再通过“袅娜”、“羞涩”,写出了百花的女儿态。在这里自然的美景与女性的柔美融为一体了。同学们分析的真好。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善于化无形为有形。他举了《匆匆》中的例子。“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作者通过巧妙的比喻,化无形为有形,变单调为多彩:“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在这里,作者化无色为有色,变静止为动态,不愧为写作高手。色彩上,“青烟”是淡蓝色,“薄雾”是乳白色的。而动感则体现在时间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作品中的音乐美。语句抑扬顿挫,长短结合,轻快流利,很有音乐的美感。比如“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这样一种平白如话的语句,用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平常性、流动性和易逝性。
一位同学说他喜欢朱自清作品的质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背影》篇幅不长,它没有精巧的结构,没有华丽的词语,而是凭借真挚、朴素的父子亲情感动了所有的读者。在他的笔下,生活细节自然地变为感人的抒情细节。如:父亲买橘子的蹒跚背影,不事粉饰,不着意渲染,而是老老实实写来,具有质朴自然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