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初级中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盐城市初级中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盐城市初级中学

盐城市初级中学范文1

关键词: 初中计算机教学 教学实践 课程改革

一、实施计算机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要培养合格的新型人才。要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入手。只有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师才会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给予高度重视,才会深刻意识到,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是成功的教育。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认为,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与之配套的就是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体制改革的方案要求: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变,将创造力培养正式定为中小学教改的核心,这就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动力之源。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中学生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认识到培养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是能否成为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具有这种新理念,必然会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从而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打好基础。另外,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他们的成长与学习的重要作用,使他们认识到,作为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实例,使他们体会到具有这种能力后对学习其他学科有巨大的帮助。这样学生就有了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在动力。

二、新课程改革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要目的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由封闭式办教育向开放式办教育转变,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教学观转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强调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教师可在及时收集教学信息时因材施教。计算机模式从传统的封闭型向现代的开放型转变,有利于营造特定教学的环境,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握未来发展的新的知识体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计算机课程更具有选择性和实践性,便于学生的操作和活动,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需要彻底改革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引进先进的教学媒体手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树立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三、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提高学生能力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主要归属于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发展很快的课程,知识能力的更新很快,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地学习、研究新知识、新问题;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原先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就是由过去的侧重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转变为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内容上有很大调整。首先要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融合,积极探索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问题,培养善于进行程序设计、数据管理的高精技术人才。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忽视操作步骤和理论知识的描述,转而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引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新教材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计算机课程教学要保障教学资源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较高水平的软、硬件环境支持。高标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环境是顺利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需要根据校情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规划,每年划出一定的资金,完成相应设备的配置,保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尤其是教学中所有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实时更新。教师机配有网络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室内有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液晶投影机,教师电子备课室及校园网络中心,这些软、硬件系统环境为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为搞好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必须培养一批爱岗敬业、专业知识精湛的高素质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知识更新最快的一门学科,因而对教师的知识的更新要求更高,需要教师不断补充新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科任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使之能满足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时代要求,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需要与时俱进,学校对参加各种培训应该是大力支持的。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为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新课改包含了很多教育思想和先进理念,所以,它对计算机课程实践与教学改革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要将这些先进的思想和理念运用于实践教学中,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新课改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对信息技术教师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管理、教师等多方面着手,努力实践与探索。教师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信息时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长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盐城市初级中学范文2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136教学模式”;实践创新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是当前中职学校的普遍状况,大部分中职生学业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缺少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因此,对学习没有兴趣,自信心缺乏,不信任甚至是排斥学校教育,自我约束和调控能力较差。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缺乏积极性,学生频频出现旷课,课堂上睡觉、聊天、偷玩手机等现象,师生之间的矛盾时有冲突。而中职的电类课程,是这一状况的重灾区。比如“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学生的反映学起来又难又没用,提不起兴趣。有些学生,课程结束了,都不知道学了什么,学了有什么用,连最基本的测量工具都不会用,电路到底该怎么接就更不懂了。鉴于以上情况,柳州市交通学校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了“136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根据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将“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了若干个项目,推行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应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培养,不仅有效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136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136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136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氛围活起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内涵是:“1”代表一个项目或者是一个主题。“3”代表知识、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情感三维目标。“6”代表六步教学法:情境导入、计划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工作评估、任务延伸(或知识拓展)。(二)“136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1.一个项目或者是一个主题贯穿相关的知识点。“136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为本位的学科体系教学思路,通过调查研究相关企业的岗位工作技能群,将彼此相关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社会知识整合进一个大的教学项目之中,学生通过完成这个项目,就能掌握和熟练相关知识。整门课程由几个大的项目构成,完成了这些项目,就完成了对全部课程的学习。2.实现三维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36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实现,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信息技术应用、与他人合作交流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核心竞争力,让学生更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3.六步教学法,环环相扣实现高效课堂。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习是学习者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36课堂教学模式”设置的“情境导入—计划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工作评估—任务延伸”六个步骤,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从听中学”的特征,体现了现代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特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自觉实践、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136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创新

为了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136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育观念。通过走访调研柳州市机电、数控、汽车等学生对口就业企业十余家,研究了企业的岗位群,掌握企业工作岗位对电工技能所做的要求,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确定了“电工基础”课程的内容和项目内容。为了保证大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又将大项目分成了若干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既强调电工技能的培训,又要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不仅要达到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还要为学生的升学打好基础。在“电工基础”课程中,我们主要设计了以下项目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三、“136教学模式”的课堂设计步骤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了“情境导入—计划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工作评估—任务延伸”六个步骤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这一环节我们主要借鉴了情境教学法的思路,通过访谈法和教学实验法,了解目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水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电工基础”是一门抽象性较高的学科,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于电路基本理论,我们通过创建问题情境导入学习,而对于实用性较强的知识,我们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学习。比如对于项目一的任务四“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我们给学生观察一个双回路的电路,让学生计算一条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欧姆定律,一定会想到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然后开始引发激烈的讨论,调动起课堂气氛,接着引入课程。而对于项目三中的任务二“安装白炽灯电路(设计一个双联开关两地控制一盏灯)”,我们可以通过现在房间装修过程中,客厅的灯需要能够在客厅和卧房实现两地控制这个生活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二)计划决策这一环节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情境导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生成问题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以项目三中的任务二“安装白炽灯电路(设计一个双联开关两地控制一盏灯)”为例,在通过生活情境导入学习内容后,教师给每一小组分派项目任务———假如你们接手这个装修任务,你们将如何满足客户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料(如教材、微课视频、实训指导书、网络资源等)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选择合适的开关元件,自主设计电路,来实现他们客户的要求,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真正投入到了学习之中,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三)项目实施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按照小组的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全体成员都必须参与创造实践活动。教师从旁监督和指导,强调电工操作规范,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这一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完成项目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建立。(四)成果展示项目实施完成后,各小组要向大家展示本小组的项目成果。本环节要注意全员的参与性,成果展示包括操作展示、书面展示和口头点评。一般是要求小组中的C层成员进行成果演示、B层成员进行设计思路讲解,A层成员负责点评。成果展示可以是成功的经验分享,也可以是错误的教训总结。教师负责帮助学生做好展示和点评的准备,聆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关注每一个细节,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帮助,让学生能在展示和点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总结和升华。(五)工作评估工作评估是促进学生总结和反思的关键环节,学生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回顾,总结自己的收获,发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构成良好的认识模块和方法体系。对工作进行评价的过程,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并建立对他人的客观评价,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六)任务延伸任务延伸拓展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深化认识,培养迁移能力,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给学生呈现拓展资料,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让学生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136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效

柳州市交通学校“电工基础”课程中应用“136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近3年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生睡觉、聊天、玩手机的现象少了,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二是学生通过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学习效果明显提高,电路识读、理解能力得到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培养;三是课程教学目标得到较好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能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学习实用性明显增强;四是毕业生深受品牌4S店等企业的肯定和欢迎,初步实现高品质就业。

五、“136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在“136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过程中,明显感觉新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对课程目标的控制能力要求均提高了,课程授课老师已深感自己在教学经验、教学技巧和教学设计上还需要不断提升。今后,我们还会对“136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细节,继续深入研究、深入改革、深入实践,预期让课堂气氛更轻松活跃,让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全面提升,最终实现高质量学习、高品质就业。

参考文献:

[1]蔡尤森.中职电工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5(8):99-100.

[2]郭志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2):155-156.

[3]李锡,林连山,樊薇薇,等.谈电工学教学中的探索式与研究室教学[J].教育探索,2012(3):44-45.

盐城市初级中学范文3

学生实验课结构模式图示:

一、课前扫雷

实验前针对学生实验所需的关键知识或技能,设置一组简要问答题或计算题,进行一些预备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知识的复习,检查学习新课的知识前提,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即课前扫雷,达到温故而知新,其形式一般采用预先准备的问卷,或用投影幻灯片精心准备有针对性的练习或思考题。例如:1、什么叫做伏安法测电阻?2、伏安法测电阻需什么器材?3、使用这些器材需注意什么?等等。

二、展示目标

教学的目标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和教学指南,是大纲作用于教材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在教师熟悉大纲,熟练驾驭教材的大前提下,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求科学、准确、清楚、具体、操作性强,将制定好的教学目标预先用不同的形式(如预先制作好投影幻灯片或印制在纸上等)明确清晰地展示给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内容的特点,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前提上,在实验前展示,也可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或逐一在实验中恰到好处地展示,尽量做到适时、适度、适量、恰如其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有具体的目标,避免学生迷失方向,不知怎样做,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得到了什么结论。

三、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原理、熟悉器材及实验步骤

这是学生动手实验前的重要一环,为动手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正确的导向,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从中点拨,强调重点和实验的关键所在,指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边讲边演示的办法进行,也可有重点地讲解,后再演示一些较难于操作的办法,使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的基础上,把握好实验步骤和速度,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思路,为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检查仪器

这也是实验前一个必不可少、决定能否完成实验的重要步骤之一,仪器已损坏或达不到实验精确度的要求,是无法按要求顺利完成实验的。学生对照实物认识器材的结构、规格(零点、最大、最小值和各种技术参数)、用途及其使用的注意事项,再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好器材,这样既增长了感性认识,又增长了实验的实际驾驭能力,更为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五、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实验课中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求学生必须以科学的实验态度利用最简单、实用正确的实验方法,依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认真细致地进行组装、调试,然后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并细心观察,正确记录实验所需的数据,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师发现学生实验中发生意外和失误时,鼓励并指导学生分析检查原因所在,及时帮助他们排除故障、改进方法,重新进行实验,直至实验完成,找到正确的结论。若发现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时,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完成实验操作这一至关重要的部分。

六、归纳总结,整理器材

先由小组汇报实验结果,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再进行科学处理,根据记录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概括,从而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再指导学生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七、巩固小结(检查达标情况)

巩固小结是对实验内容的升华和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实验后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忆从这一课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找到与其相关的知识,把它融会贯通地纳入系统的知识结构之中去,使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使整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明白一滴水只有溶进大海才不会干的科学道理。

八、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撰写报告是实验课的一个最后工序和具体重现的唯一证据,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实验的步骤;5、实验注意事项;6、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记录;7、实验的结论。七个方面要求简洁、清楚,使人一目了然,有根有据,让事实说话,充分体现实验报告的应有作用。

盐城市初级中学范文4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性研究;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中小学科学(理科)教育一般是指有关自然科学的基础教育,它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技术素养水平的奠基工程,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1999年1月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构建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标志着中小学教育实质性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科学技术本身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质量以及生活的环境,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宇宙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也昭示着传统中小学科学教育目的、内容和形式需要经受重新检验和整合。同以往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一样,新一轮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都应有支持其进行的理论研究基础。结合近年来对影响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础性理论的学习和体会,笔者认为,当前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由原来直接依赖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转向以对科学本身性质的研究和认识,以及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教学研究为基础。换言之,本次科学教育及课程改革比以往更具有直接而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方家。

一、关于科学性质的认识对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影响

对于科学本身的认识,同如何看待和认识科学教育问题是紧密相关的。以Bernal,J.D.为代表的科学家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场合,科学有不同的涵义。科学的多种定义和解释,都反映了科学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常见的表述有以下几种。(1)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在这种表述中,说明了人们依赖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科学实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其中,科学的认识主要包括对于客观事实和规律的认识,即发现历史事实、社会事实、自然界的事实和其他事实以及对于事物发展过程中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的认识。(2)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3)科学是一项与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只将科学看做反映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人类的事业在社会总体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除具有认识世界的巨大功能外,还具有改造世界的强大生产力功能。[1]

以科学及其活动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在20世纪先后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使人们对于科学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科学发展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正在对中小学科学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传统的理科课程论是以经验科学论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为基础的。前者强调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大量的科学事实作为概括理论知识的基础,掌握知识应通过“观察与试验──获得现象、事实──归纳概括成理论知识──推广”的过程来进行;后者强调学习知识应重点放在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法则上,通过它们来扩展知识,学习的过程是:“认识一般原理──检验个别事实──推广出新原理”。应当承认,这两种途径对于认识和掌握大量知识是有益的,但不能很好地满足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培养未来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新要求。

随着当代科学哲学的蓬勃发展,科学认识论有了创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Popper,K.为代表的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认为科学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假说—推理(证伪)的过程,解决科学问题需要经过下列几个不同的阶段:[2]

一个问题存在于某种学说里(提出问题存在的可能范围)

新的理论或学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假设)

用新的学说推演可以得到严整的建议(提出证伪途径)

用辩驳性试验来验证建议(证伪)

确定合理的学说(去伪存真)

60年代又出现了以Kuhn,T.S.为主要代表的历史学派,强调用历史的观点去研究科学的发展变化,并提出了“科学革命”的科学认识发展学说,认为科学的发展是由一系列彻底的“革命”来促进的,他提出了“范例”(也译称范式)的概念,认为科学是“范例”的不断演化与积累。[3]他认为科学家并不是以研究和验证(包括反驳)假说来发展科学的。他将科学发展的过程描述为前科学 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他还将“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认识的主体,[4]从而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因素引入了科学哲学中,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建构主义”科学观点。

Popper,K.和Kuhn,T.S.的科学认识发展学说对当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影响之一,是科学课程在内容的组织上较为强调运用“假说──推理──阐明结论”的方式,并力图将这种方式也贯穿于科学教学过程;影响之二,是在科学教育中重视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和科学发展史等知识内容的学习,教材的组织也十分重视它们之间的综合 。

有研究表明,如何看待科学,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自己的科学观念,对于学生的科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始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科学性质的认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科学教育研究者和教师的广泛关注,并产生如此深刻和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下列两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关于科学本身的认识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有深刻影响。有人指出,传统科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误区,[5]例如:

科学家是特别客观的

科学就是孤独的探索

科学和技术是等同的

假说变成学说,后又变成定律

科学定律和其他一些观念是绝对正确的

仔细积累的证据就逐渐成为可靠的知识

为了使科学结论准确,必须反复验证

科学及其方法能提供可靠的证明

科学更多的是渐进过程,而不是创造

科学及其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实验是通向科学认识的主要途径

一种科学新知识的接受是很快的

科学模型代表真实的事物

上述一些似乎没有任何问题的观点,长期以来,都在潜移默化地指导着科学教师的教学过程。

第二个特点,尽管不同的学术观点仍然在继续论争,但关于科学性质、科学历史和科学社会学的一些观点开始进入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从国际上有影响的8种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等有关文献中可以看出,一些观点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接受。[5]例如:

尽管科学知识经受长期的考验,但是,它却具有可变的特质

科学知识更多地依赖于观察、实验证据、理性辩论和怀疑精神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一步步的科学步骤不一定得到可靠的科学结论

科学力图解释自然现象

各种定律、学说在科学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学生应该注意到学说即使获得了很多的证据,也不一定变成定律

新知识必须清晰、公开地报导

科学家需要准确的实验记录,也要受到科学共同体的审查、批评

观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科学家具有创造性

科学历史表明其发展既有进化的特点,也有革命的特点

科学是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

科学和技术是相互作用的

科学观念还受到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影响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西方中小学科学教育界有关科学性质问题的讨论,确实对科学教师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甚至出现了一些科学相对主义的倾向。而在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关于科学性质等问题也开始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需要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和研究。

二、教学同学生发展的研究对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影响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在有意无意地采用着一些有关学生学习的理论和假设。例如,认为知道是什么一定先于知道怎么样;认为有效的学习顺序是,先接受、记住,再通过一系列练习增强理解,后再试图应用;认为最好先在较抽象的层次上讲解,然后,再在不同的背景中应用;认为通过外来压力可以提高学习的动机,而不是通过改变学习的形式或呈现内容的方式;认为学生学习的困难和失败是由于学生的能力不足或不够努力,很少考虑教师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学习风格同学生学习风格是否匹配等。

近年来,科学教学理论的研究者通过他们长期深入的研究,也有很多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始反思这些基本的假设。他们认为,基于上述假设的教学只能使一小部分学生学习成功,而没有激活和开启其他更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能。具体地说,学习应该建立在并开始于学生所知道的知识、已经具有的观念,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使学生将新知识纳入他们自己的有意义的结构中。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对中小学科学教学有广泛的影响,其基本观点认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在他们进入课堂前就已经具有了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观念,这些观念来自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因此,学习科学就不仅包括适应新的观念,而且包括修正或者取代已有的观念。这种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建构意义去主动认识世界的过程。[6]在科学教育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以下一些代表性的观点。

①在正式的学校教育开始以前,儿童已经形成了关于自然现象和环境的认知模式;

②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关于自然环境的认知模式;

③这些认知模式不断地用于解释新的经历,并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修改;

④这些认知模式的应用范围是多种多样的,或者说已经在多种多样经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⑤这些认知模式在可变性上是不同的,有些是不稳定的;而有些却是固着性很强,对教师的教学努力具有很强的抵制性;

⑥由于认知模式具有的固着性以及同正式科学概念的相互作用,使得教学的结果常常同期望的不同,这点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

⑦将一种观点置于一定的情景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⑧如果呈现给学生那些零散、原子化的知识点,只能导致机械的记忆,也不可能很好地运用;即使记住,也更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忘记。

虽然,这种学习理论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但不同学者之间仍存在一些分歧。[7]例如,Ausubel(1968)指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明确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虽然,大多数学者已经接受这种观点,但对于什么是教学的依据,却有很多不同的解释(Driver,1980),例如,Ausubel(1968)认为,发现学生的前位概念,确定教学内容和学生已知内容的必要联系;Wittrock(1974)认为,发现学生产生于他们的文化背景、态度、能力和经验的概念和意义, 确定各种方式使学生能够产生对他们有用的、新的意义和概念;Gagne and White(1978)等认为,发现学生的分解技能,然后,从这些分解技能开始,逐步地使学生进步;Driver(1980)等认为,发现学生具有的应变观念(Alternative Viewpoints),提供条件鼓励学生重新考虑和修正这些观念;Shayer and Adey(1981)等人认为,发现学生思维逻辑结构特点,使课程和概念的逻辑要求同学生思维的逻辑结构相匹配。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其研究成果直接地成为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础。[8]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证实,一是很多具有科学和心理学学术背景的学者在过去20多年中,直接地走进了课堂,对儿童科学概念的形成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发表了许多直接影响科学教学过程的专著和论文,上述提到的很多学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二是一些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直接地建立在这些大量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之上,1996年颁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维果茨基等的社会建构学习理论

维果茨基(Vygotsky,L.S.)认为,“教学”是在“发展”之前的,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的概念。在研究学校学习中,大多数心理实验都用使学生解决一些标准化问题的方法,来测量该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但这种方式只能测量儿童发展已经完成的部分,远未揭示问题的全部。找两名智力年龄同是8岁的儿童,给他们某些靠他们自己很难解决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研究发现 ,其中一名儿童可以解决一些智龄12岁的问题,而另一名儿童却至多解决智龄9岁的问题。儿童的实际智龄与在给予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的差异,表明了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存在。经验表明,一名具有较大ZPD的儿童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好的“教学”应该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但教学目标应该在最近发展区内。[9]

这一理论同科学教育相关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①教育、教学不能等同地看做发展,而恰当组织的教育、教学将导致儿童的智力发展,将产生一个完整系列的发展过程。如果没有教育和教学,发展将是不可能的。所以,教育和教学是儿童发展过程必要的、一般的因素,这种发展过程不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而是一种具有人类历史特点的过程。

②儿童能够模仿一系列超出他们能力的活动,但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模仿,儿童可以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比在自己独立的情况下做得更好;通过模仿,儿童也可以独立去这样做。这种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水平,同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③儿童掌握日常概念的程度,反映了他们发展的实际水平,而他们获得的科学概念,反映了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④当科学概念超出了儿童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认识到, 科学概念的调节可以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儿童时期所接受的唯一好的教育、教学,就是超前和引导发展的教育和教学。

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学习理论,与长期以来在欧美科学教育界占统治地位的皮亚杰(Piaget,J.)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有很大的不同,经过改造和发展,作为皮亚杰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在最近的20多年来,同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起成为欧美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科学本身的研究成果,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已经成为支撑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正在产生极大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充分享受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等巨大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开始反思科学技术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科学主义受到了抨击,人文精神和科学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哲学发展同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发展密切了联系,成为科学方法理论现展的一个特点。科学作为一种探究活动,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一种文化、一种社会性事业或活动,它的发展既受到其内部的逻辑和认识因素的影响,又有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外部制约因素。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科学(理科)教师对于科学本身认识和观念的变革,是树立科学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面,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特别期望研究科学哲学、科学历史和科学社会学方面的学者,给予中小学科学教育更多的关注,并积极地参与进来,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作出贡献。

对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学课程改革文件进行比较研究,是制定、实施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果我们不对形成这些课程文件的支撑性基础性研究做一些深层次的分析和介绍,就会使教师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前所述,当前的科学课程改革越来越将科学教育过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直接作为基础,那么,就更需要教师广泛地、积极地参与这一基础性研究过程,使制定的课程标准更好地落实到我国广大学校、学生的实际之中。提高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研究水平,将长期实践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样不仅可以建立可与其他国家比较和交流的我国特有的科学教育、教学理论,而且会变成不竭的动力源泉,推动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持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健,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殷正坤,邱仁宗.科学哲学导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5]Mccomas W F.(eds.)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Rationales and StrategiesM].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6]Scott P,et al.A Constructivist View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Science(Children’s Learning in Science Project)[M].Leeds:University of Leeds,Centres for Studies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1987.

[7]Black P J,Lucas A M.(eds.)Children’s Informal Ideas in Scien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盐城市初级中学范文5

1. 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3. 某校九年级开展“光盘行动”宣传活动,各班级参加该活动的人数统计结果如下表,对于这组统计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是58 B. 中位数是58

C. 极差是40 D. 众数是60

4. 小伟5次引体向上的测试成绩(单位:个)分别为:16,18,20,18,18,对此次成绩描述错误的是( ).

A. 平均数为18 B. 众数为18 C. 方差为0 D. 极差为4

5. 已知一组数据:1,3,5,5,6,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 16 B. 5 C. 4 D. 3.2

6. 甲、乙、丙、丁四位选手各射击10次,每人的平均成绩都是9.3环,方差如下表:

则这四人中成绩发挥最稳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某特警部队为了选拔“神”,举行了1 000米射击比赛,最后由甲乙两名战士进入决赛,在相同条件下,两人各射靶10次,经过统计计算,甲乙两名战士的总成绩都是99.68环,甲的方差是0.28,乙的方差是0.2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B. 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 甲乙两人成绩的稳定性相同 D. 无法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二、 填空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2. 在植树节当天,某校一个班同学分成10个小组参加植树造林活动,10个小组植树的株数见右表. 则这10个小组植树株数的方差是_______.

14. 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数据101,102,103,104,105的标准方差为_______.

15.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一种零件,并且每天产量相等,在6天里每天生产零件中的次品数依次是:甲:3、0、0、2、0、1、;乙:1、0、2、1、0、2. 则甲、乙两台机床中性能较稳定的是_______.

16. 为了参加我市组织的“我爱家乡美”系列活动,某校准备从九年级四个班中选出一个班的7名学生组建舞蹈队,要求各班选出的学生身高较为整齐,且平均身高约为1.6 m. 根据各班选出的学生,测量其身高,计算得到的数据如右表所示,学校应选择九_______班.

17. 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12场比赛得分情况用图表示如右表. 对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下列四个结论:(1) 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2) 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3) 甲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大于乙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4) 甲运动员的成绩比乙运动员的成绩稳定. 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写出序号即可)

21. 省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

(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甲的平均成绩是______环,乙的平均成绩是______环;

(2) 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

(3) 根据(1)、(2)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推荐谁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3) 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请你分别对甲、乙两个小组连续六周的学习情况作出简要评价.

参 考 答 案

1. D 2. C 3. A 4. C 5. D 6. B 7. C 8. B 9. 6 10. 0.6或0.4 11. 6 12. 0.6 13. 甲 14. 15. 乙 16. (3) 17. (4) 18. 19. (1) 47;42;49 (2) 45 (3) 7

20. (1) 10盆花的花期最多相差6天 (2) 甲=25(天),乙=25(天),得甲=乙,所以,无论用哪种花肥,花的平均花期相等;(3) S2 甲=5.2,S2 乙=2.8,故S2 甲

21. (1) 9 9 (2) S2 甲=;S2 乙= (3) 推荐甲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理由如下:两人的平均成绩相等,说明实力相当;但甲的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比乙小,说明甲发挥较为稳定,故推荐甲参加比赛更合适.

盐城市初级中学范文6

一、 研究认识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这一直是身体素质较差的初中同学困扰的问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南京市第三期立项“个人课题”的研究。笔者认为,立定跳远属于单一动力性动作中非周期性位移,完整的立定跳远动作可划分为:准备姿势、起跳、腾空和着地四个阶段。立定跳远成绩的好与差,决定于学生下肢爆发力,下肢与上肢配合的协调性,以及腰、腹肌的力量。另外,还与起跳瞬间到最高点人体重心轨迹与水平面所成角度有关;与起跳时的力量和时间有关,起跳时蹬地力量愈大,时间愈短,所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愈大,人就跳得愈远;跳远动作环节中起跳动作最关键。因此,水平、速度和起跳起决定性作用。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是初中在校学生,对初三9班、10班学生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对初一8班、9班,初二5班、6班进行试验;同时对初三9班、10班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男42名,女40名)进行详细参考、分析、研究。

2. 研究方法

研究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分析了《运动解剖学》、《体育教材教法》、《运动训练学》、《体育统计》、《运动力学》等多篇与本文研究内容有关的文献资料,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基本上掌握了该课题的学术动态,同时对正确的立定跳远确定一个完整的概念,制定了相关的阶段性实施计划。

2. 调查测试法。对本人所教三个级部的班级进行了抽测,其操作方法是:先对学生平时成绩按顺序排列,按1.2.3.4.5,5.4.3.2.1,1.2.3.4.5如此规律排列,把所教班级的男女生按此顺序分组,男、女各5组,抽其中几组测试,并做好记录,以备后面分析研究。

3. 分组实验对比法。对不同组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练习,如前所述,起跳是立定跳远的关键环节。对学生不同起跳角度;不同的摆姿势;起跳时中心地力量、时间不同分别对比测试。把最终结果汇总、分析。

三、 研究实践

(一) 训练实验方法

1. 立定跳远整个动作要有上肢与下肢的完美协调和腰腹肌力量来完成。众所周知,在推铅球动作中,最后用力是整个动作技术的关键,直接影响成绩好坏,同样,在立定跳远动作技术环节中,踝关节的最后用力的蹬伸充分与否是技术完成的关键。因此,我在训练中加强踝关节力量的练习。训练中,除一般的蛙跳和跳深方法外,还主要运用提踵练习法,具体做法是:

找一台阶,练习者的脚前掌踏在台阶沿上,后脚跟悬空,自然下垂且低于脚前掌,两手倒背于臀部。

动作1:踝关节用力蹬伸,脚面肌腱充分拉伸舒张,跟腱收缩、足伸。重心垂直上移,两眼平视,身体保持平衡正直。

动作2:身体下落,恢复到动作1前的预备姿势,跟腱充分舒展,背屈,重心防止忽前忽后,保持平衡。

练习时要时刻注意学生安全,重复以上两个动作,速度可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决定,也可由教师击掌或口号统一速度,由慢到快。另外,也可通过负重物,增加体重,来提高练习质量。

2. 障跳。针对前面所讲起跳角度问题,在训练中可采用增添障碍物的方法,来提高训练成绩,具体情况可分两种:

① 在距离起跳脚下面前方5―10厘米处,放置20―30高的障碍,让学生进行立定跳远,随动作的熟练程度,可以缩短距离增加高度,但当距离为零时,障碍物不能超过40厘米。

② 由于普通水平男生成绩在2.15米,女生 在1.75米左右,所以,训练时可在距离起跳脚0.75―1.05米之间放一横杆或其它障碍,高度适宜在30―55厘米之间,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适当调整。

3. 收腹跳练习。在立定跳远落地时,常常会因不收腿前送和重心不及时前移而出现后倒现象,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训练时可以采用一种简单方法:在松软的平地或者沙坑里,让学生双脚同时向上跳起,收腹屈腿,大腿尽可能地靠近胸部,至最高点后下落,脚着地后迅速做相同动作,落地时一定要屈膝缓冲,连续做10―15个为一组,一次进行4―6组,借此锻炼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跟腱,加强小腿三头肌力量。

4. 跳台阶。两手背在身后,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用前脚掌力量做连续跳台阶动作。一次可跳20~30个台阶,重复3~4组。

5. 纵跳摸高。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单手或双手摸高。每次练习10次左右,重复3~4组。

6. 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

7. 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左右,完成3―4组。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法,重在得法,注意劳逸结合,采用不同手段,如练习时(1) 尽量选平坦又不过于坚硬的地面进行练习;(2) 提高爆发力的练习,重复次数一般不超过10次。(3) 提高力量耐力的练习,重复次数必须在10次以上,并尽可能增加重复次数。在练习中,只有抓住力量与技术两个主要矛盾,充分重视力量练习,不断改进技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兴趣中锻炼体质,不断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借以拓宽学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发挥其大脑想象力。

(二) 实验成绩

通过课题实验,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提高很快,男生过2.25米的占92.1%,女生突破1.85米的占97.4%。具体实验详见下表。

(三) 实验分析

1. 起跳角度大小引起的变化。

A: (起跳角50°) C:(30°

A. 情况起跳时人体过于前倾,地面与脚摩擦小,人体向前的反作用力就小,容易出现滑擦现象,表现不出爆发力和实际有效的远度成绩。

B. 情况出现人体只向上运动,而不向远向前运动的情况,有高度而没有远度,不符合该项目的考查意义。

C. 情况学生在此情况下跳跃,用前述正确立定跳远动作技术结合此起跳角度,会取得优异成绩。

2. 经研究讨论蹬地力量愈大,时间愈短,获得的作用力愈大,因此而跳得愈远,反之,蹬地刹那时间不能迅速摆脱原静止状态,人体向前上方力量就小,跳得愈近。

3. 如果只靠下肢而上肢不配合的情况下成绩将有35―60cm的差距,可是只靠上肢而下肢不动却跳得更近;同时在起跳刹那两臂不向前上方带动而反方向后摆也将影响30―50cm;如果先蹬后摆或先摆后蹬成绩都不能达到本人最好成绩。因此,立定跳远成绩的好坏也受身体上、下肢同时摆动的协调性、动作连贯性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