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苏轼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苏轼诗词

苏轼诗词范文1

关键词:以诗为词;表现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05-01

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词作为长短句的和乐新诗,是一种后来居上的抒情体式,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苏轼在词学上的造诣极高,他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一、苏轼的“以诗为词”

苏轼的词学成就离不开欧阳修和柳永。苏轼的文才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作为自己的恩师,苏轼受永叔的影响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欧词对东坡的影响是:“疏隽开子瞻”,有理可循。这种影响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欧阳修在《朝中措》中所表现的的“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之疏放高远的气度;二是在《玉楼春》中所表现的“‘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之遣玩游赏的意兴”。欧阳修的出现标志了词体作法上借鉴诗体作法,但是以苏轼的高才是绝不会被欧阳修的文学主张局限的。欧阳修的疏放是一种借外景遣玩的外在情绪释放。苏之放是一种具有哲理之妙悟式的发自内心襟怀的旷放,从中可以见出二人之间的继承与开拓的关系。

苏轼对柳永的词是非常注意的,他对柳词是有着两种不同的评价,常将自己之作与柳词相比,如他写给鲜于子骏的一封信:“近却破做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苏轼对柳永的评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柳词当中的一些之作表现出一种鄙薄和不满。其二是对其词的赞扬。赵令畴之《侯鲭录》卷七记载:“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参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苏轼对柳词当中的兴象之高远表示欣赏。柳永在词作上的探索与创造,影响了后来者,这当中也包括苏轼。有学者这样归纳过柳永在词学上的创新,“柳永具有‘三创’之功:一是创体。柳永大力创作了慢词,扩大了词的体制,增加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变现能力……如果说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和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中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辉煌的篇章。二是创意。柳永沿着李煜开启的方向,注意把词的抒情趋向转移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上来,表现自我的情感心态、喜怒哀乐。……给词的情感增添了个体化、自我化的色彩,使词的抒情取向朝着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回归、贴近。苏轼虽然词风与柳永大相径庭,但在抒情取向上却是沿着柳永开辟的自我化、个体化方向前进。”的确,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这样说道:“词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其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竟赌新声。耆卿(柳永)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

二、“以诗为词”的表现

由此观之,苏轼的以诗为词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产物了。苏轼对词的改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诗词同源,在《与蔡景繁书》云:“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试勉继之,晚即面呈。”《祭张子野文》中苏轼也说:“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刮发幽翳。微词宛转,盖诗之裔。”苏轼从词的起源上追溯词与诗的关系,认为词与诗一脉相承,词本质上就是诗,“词是诗余”。东坡的以诗为词,主要内容大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1、改造了词体的艳科属性,而为士大夫之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写”将诗歌中的意境和题材用词来讲。从苏轼的《东坡乐府》中可见出东坡将政治情怀、报国壮志、民生疾苦、农村生活、朋友情谊等等全部涵盖进去。苏词之前的词只将清丽婉约为当行本色,但东坡另辟蹊径,在传统词风格基础上,创造出高远清雄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苏词中最为重要的风格就是其气象博大壮阔,善写高远之景,而充满感发之力。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及《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前人评之“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大有“使人登高望远,举手高歌”之意味。2、强调主体意识。词本是抒情文学,苏轼无意于改变词作抒情的文体特性,而是要拓展词的情感领域,扩大词的抒情功能,将只表现“爱情”的词扩展为表现“性情”的词,将只表现女性“柔情”的词扩展为表现男性“豪情”词,使词作像诗歌一样可以充分表现创作主体的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性情怀抱。3、“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在苏词中主要的表现为用题序和用典。之前的词,多数并无题序,他将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但是由于词体长于抒情,不宜叙事,为解决这一矛盾,苏轼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文本成为有机统一体。大量典故入词,使词变成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法。议论化句式、比喻意象,以及典故入词,成为东坡体的典型特征。如“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如梦”,“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等。苏词由此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对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4、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东坡在语言和音律上都是有所突破的,音律上,东坡完全不遵守词韵,他不是不懂音律,只是他性格豪放,不愿受词韵的束缚。王灼在《碧鸡漫志》中“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着,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表明东坡强化了词的文学性,弱化了词对音乐的依附性,自此也为后代词人指出的“向上一路”,后来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此路进一步发展的。

三、“以诗为词”的评价

对于东坡“以诗为词”,朱大成认为“苏轼在词史上是一位从根本上扭转词的发展方向的人物”,“从理论上肯定词曲‘盖诗之裔’,在创作上将诗意、诗法、诗句等带进词里,以使词曲归于‘雅正’,在评论上以评诗的标准去评论词,以提高词品”。崔海正《东坡词研究》中“这一说法的实质是立足于是的立场来看词体,而不是立足于词本身来观察它的发展,这不免丧失了它的本体意义”。刘石也认为“苏轼豁达明朗、潇洒超旷的性格气质刚好与词的特质相悖,这也就是其‘以诗为词’改变传统词风的内部原因。”紧接着他提出“以诗为词”的实质“是指拿适用于创作自由较多的同时就是艺术要求较低的文体的创作手法来创作自由较少的同时也是艺术要求较高的文体”,“‘以诗为词’虽可以提高词的社会功能,难免在相当程度上损害词体特性,使词失掉一些词体特有的韵味。”

与苏轼同时代人陈师道在《后山词话》中所谓:“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对苏词抱有成见,认为词之传统必以柔媚婉约为主,否则失掉词之本色。胡云翼在《宋词选》说:“致力于诗词合流以提高词的意义和风格,苏轼尽了他的责任,他的巨大成就撼动了但是的词坛”。“苏门文人尽管极口推祟苏词,可是却不承认‘以诗为词’可以作为规范。……这种狭隘的、保守的正统观念在很大的程度上阻挡并延缓了词的发展与提高”。

在笔者看来,“以诗为词”,是苏轼对于词创作的一种大胆尝试,一方面突破词的传统观念,将词与诗、文同等看待,他的词,除了应歌之作,兼以抒情言志,充实了思想内容;另一方面也突破了词体本身的局限,如在音律上,将诗法带入词中,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但是,与此同时,苏轼也把诗中的弊病带入词中,《东坡乐府》中一些作品议论化、散文化偏向严重,运用典故较多。总之,“以诗为词”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既要充分肯定它对词体发展的贡献,也不能无限夸大它的作用。苏词是整个词坛史上的一朵奇葩,对于后世辛派词人、清代陈维崧的创作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论欧阳修词.河北教育出版社.

苏轼诗词范文2

一是要注重诗词的初读印象。诗词是一种美的艺术,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不同的诗词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的感受。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读诗的初读印象,这是学生在没有经过任何启示之下的,对诗歌的最为原始的印象,因而格外有价值。尽管有些学生对诗歌表现出来的最强烈的感情把握不准确,那也不妨暂且让他抱有这个印象再次“从诗词里走个来回”。

二是要咬文嚼字。诗词是凝练的美,每一个字都有着无穷的张力,让人浮想联翩,让人感慨不已。读诗,不能一目十行,也不是一句一句地读,而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一个字一个字地啃。只有如此,你才能见到诗词中蕴含的广阔天空,以及天空背后诗人或词人的喜怒哀乐的那张脸。

在诗词中看似普通寻常的一个字,其实用心思考,你便会发现它的背后往往有着无穷的魅力,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字或词都无法准确生动地体现某种境界或情感。所以,读诗词时,不妨把关键字词换成另外一个字或词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判断高下,从而理解掌握诗词用字的妙处。

比如,在教授王之涣的《凉州词》时,不妨就“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片”字设计如下问题:城池,本来是高耸宏伟的,似乎该用“座”字来修饰,但这里却用了“片”字,这是为什么?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大大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那么“片”字究竟好在哪呢?“片”一般用来修饰比较平、比较薄的东西,比如一片肉、一片云、一片花等。但高耸雄壮的城堡为什么成为了一片呢?这座城池坐落在茫茫群山之中,周围都是万仞高山,相比之下,这座城池就显得不那么雄壮高耸了,就变得小的可怜,薄得如同一张纸片了。那么生活在这座城池中的将士呢,他们就显得更为渺小微不足道了。试着体会一下:士兵在万仞高山丛中戍守边疆,这里放眼望去,都是高山遮住双目,就连春风都吹拂不到,将士们常年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怎能不让人深感生活枯燥愁苦呢?此字一分析,整首诗歌的意境都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了,这首诗歌的情感都在心中体会出来了。

三是要掌握朗读技巧,用诵读加深理解。诗词不但是字词的艺术,更是朗读的艺术。正所谓“读诗百遍,其义自现”。诗词中的关键字词的理解,往往还需要借助重读、拖音等朗读技巧。通过这种朗诵处理,往往能取到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的身临其境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提出了“上阕写景中哪几个字用得好?”的问题。同学们很快便找到了几个关键字,如“大江东去”的“大”字,“乱石穿空”的“穿”字,“惊涛拍岸”的“拍”字,“江山如画”的“画”字。然后,我趁机又抛出问题:这几个字在诗中怎么读?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朗读兴趣,同学们纷纷投入到朗读中去,体会这几个字的妙处。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大”字不但要重读而且还要拖点长音。“大江”中的“大”字是与“小”字相对,重读“大”字,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不是灵秀蜿蜒的小溪,而是气势磅礴宽阔的江面。拖长“大”字,浮现出的是又宽又长,长得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东去的江水。广阔的天空下,气势磅礴的长江贯穿整幅画面,天地之间长江之旁,站立着一个渺小的诗人。那种自然宏大永恒,人类渺小短暂之意顿生心间。“穿”和“拍”两字要重读,而且要读出气势来,重读“穿”“拍”,直插云霄、气势凌人的高山,凶猛有力、响彻云霄的怒涛就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不但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还有强烈的听觉感受。“画”字应读得舒缓,拉长音。赤壁之景就犹如一幅画卷在读者的眼前慢慢展开,美不胜收。诗人由这气势磅礴的赤壁之景自然而然会想起与赤壁有关的那些人。

苏轼诗词范文3

关键词:苏轼;“以诗为词”;创作倾向

北宋仁宗、神宗朝是宋词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这与词史上的重大转折是联系在一起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层意思:一是词体长调的发展,二是内容上的“以诗为词”。前者说的是柳永,后者则是苏轼。下面我们就重点谈一下苏轼在他词的创作中的“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

一、以柳永为革新目标的“词境的扩展”

柳永的词以开阖动荡的笔法而闻名,他的词往往都是大开大阖,伴以参差变化的结构和恢宏的格局,有柳词“天下咏之”的说法。苏轼生当柳词盛行的年代,当然对柳词予以了充分的注意,可以说他的开阔词境是以柳永为革新目标的。在《与鲜于子峻三首之二》中,他说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可以看出,苏轼词的词境与柳永词的词境是完全不同的,同时也可以感觉到苏轼是很有与柳永相比较的意识的。苏轼是有心创造新的词境的,在与柳永词的比较中,非常注意能够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拓展了词的意境,使这一时期的词境得以升华,并且他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当时的广大文人的认可与称赞。

二、“独具一格,自是一家”的“以诗为词”

从温、韦、晏、欧的创作倾向上看,也是在将词作不断诗化的努力,由此可见苏轼并不是第一个提出“以诗为词”并且努力付诸实践的人。在他之前,就有很多的词人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努力,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道:为什么人们要将苏轼看做是“以诗为词”的代表呢?

所谓的“诗客曲子词”是相对于民间的曲子词而言的,而温、韦、晏、欧等人的“诗化”,所做的便是将当时流入民间的词化用于晚唐以来柔媚细腻的诗风之中,将这种诗风创作应用于他们词的创作当中。而这种诗风从本质上看,其情致的纤丽精致、缠绵靡弱与词体“要眇宜修”的特征是贯通的。所以,这种诗化的反面必将走向俗化,而柳永正是这样做的,柳永的市井之词走的正是这种诗风的反面化的道路,即词的通俗化。而苏轼的“以诗为词”,则是以诗的雄浑、飘逸的风格和盛唐以来将日常的生活、眼前的景物入诗的方法移入词中,这与晏、欧或柳永的词比起来,乃“自是一家”,形成了自己全新的风格。所以说,同样是词的诗化,苏轼所走的是与晏、欧、柳等截然相反的道路,可以说是开了词境创作的先河,拓展了词境创作。

苏轼的“以诗为词”是以柳永为改革目标的,苏轼不满于柳永词作中的一些市井的、卑俗的词句,所以他要将这些“俗化”的词重新“诗化”。反映在观念上,“东坡以词曲为诗之苗裔”(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反映在创作实践上,“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刘熙载《艺概・词概》)。苏轼不仅将过去很少在词中表现而较多在诗歌中出现的题材纳入词中,包括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一些旧的在诗的创作中才出现的题材。而且在语言上,他也将宋诗的语言带到词中。如《哨遍》“为米折腰”,《满庭芳》的“归去来兮”,《无愁可解》的“光景百年”等篇,这些多为散文化和议论化的句式;至于《如梦令》“水垢何曾相爱”,《南歌子》“师唱谁家曲”等阙,又杂以禅语。

三、苏轼“以诗为词”创作倾向的影响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苏轼对于词境的升华和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词史的发展也由于苏轼的“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而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进而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苏轼的“以诗为词”内涵非常丰富,这固然与苏轼的才学密不可分,但也和各种思想的交错不无关联。苏轼的思想集儒、释、道三家于一身,因此在他的诗文中自然会不经意的体现或流露出各种不同的思想。叶嘉莹先生在谈论苏轼的思想时讲到,苏轼有“用世之志意与旷世之襟怀”。“用世之志意”体现的是苏轼入世的儒家思想;而“旷世之襟怀”体现的则是苏轼豁达的道家心境。也正是这种复杂的思想意识的交融和影响才使苏轼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进行词的创作,摆脱旧的传统的束缚,融入新的思想元素,开“以诗为词”创作的先河,才能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苏轼并没有把词当作与诗毫无区别的文体,只是在有限的程度上把诗体的题材走向与风格倾向导入词体。苏轼的“以诗为词”并未泯灭词体与诗体的界限,却扩大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并增强了词体的抒情性质,从而对词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曾枣庄.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2] 苏轼.苏轼全集.中国书店,1986.

苏轼诗词范文4

关键词:古诗词;人文素养;细细品味;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1;G62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20-01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古诗词是小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有着重要作用。

一、挖掘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在文学史上,卷帙浩繁的古诗词之所以能源远流长,并成为经典,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古诗词有着深刻的主题、优美的意境和精湛的语言。人们能在诵读古诗词中感受先人的智慧,聆听先人的教诲,让心灵受到启迪和熏陶。小学生是母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心灵成长的关键期,古诗词精妙的表达及唯美的意境能让学生的心灵徜徉在美感的氛围里,进而让身心获得审美陶醉,并使情感融入其中,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绝句》和《村居》两首古诗,并且安排在第二单元,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春天,学生会在学习古诗时感受到春意的迷人。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将春天的美景展现,并让学生背背有关春天的古诗,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还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说说古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当学生将古诗所描述的景象表达出来之后,教师再次借助课件将古诗的意境展现。这样,学生就会走进春天,诗句的意境也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他们在品悟中对古诗有了多一层的体会和喜爱,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会在品悟中逐渐提升。

二、细细品味古诗词意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以一定的文字形式展现给读者。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接触到各个时代、各个主题的古诗词,不同的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也不同,它蕴含着诗人不一样的人文情怀。小学生由于知识基础的局限性,在品味古诗词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背古诗词容易,但要真正走进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体会作品的内涵,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对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和感悟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从而真正让学生的情感与古诗词融为一体。

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凉州词》和《浪淘沙》,它们分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但两首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意蕴不尽相同。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诗歌感悟基础,但这两首古诗意蕴比较深远,学生要通过对意境的品味,才能感受作者融入诗中的情怀。如《凉州词》,短短几句,却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此诗以境设情,境界开阔,气象沉伟,情调悲壮苍凉。前两句写景,将黄河与玉门关以对比的形式展现,让学生感受到边塞的荒凉寂寞,并逐步将作者的孤独之感渗透其中;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以“羌笛”“杨柳”为寄托,征人怀着此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学生脑中浮现了征人一去不复返的悲壮,生与死的离别在看似写黄河之景的词中显现,学生感受到了先人内心强烈的情感,他们的心灵会在作品的意蕴中得以启迪,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拓展古诗词的品读渠道,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文明五千年,古诗词是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所积淀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后代子孙的巨大财富,对小学生来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营养”。古诗词题材非常丰富,有抒情、写景、生活、感悟、爱国、惜时、战争等,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它能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了作者不畏生死的傲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如何以教材为载体,有效拓展学生品读古诗词的渠道,是丰富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教材收录的古诗词数量有限,但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拓展古诗词的阅读渠道。如四年级上册有两首古诗《鸟鸣涧》和《暮江吟》,它们所描写的意境都与月亮有关,教师可以在课后引导学生寻找和月亮有关的古诗,如李白的《关山月》和《静夜思》、苏轼《中秋月》、李商隐《霜月》、白居易《江楼月》等。在学习了某个诗人的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去阅读有关这位诗人的作品。通过搭建平台让学生多接触、多阅读古诗,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总之,想借助古诗词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抓住古诗词蕴含的人文价值,紧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搭建平台,从而让学生浸润在古诗词的意蕴之中,沐浴着人文的芳香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苏轼诗词范文5

关键词:农谚;古诗词;生物学

很多文人墨客、庄稼能手,借助大自然,动植物的生理特征、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以抒怀,讴歌大自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风情地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用不同的农谚、古诗词,解析其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创新能力;尝试收集文学素材,拓展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性。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朝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同种植物由于地势高低的原因,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花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四月就已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说明气温影响植物的生长。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朝刘禹锡《陋室铭》)表示春天气温回升,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在水中漂浮,使春水荡起绿波。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增广贤文》)形象说明柳树等植物的繁殖能力很强。一些植物在移栽过程中,由于根系遭受破坏,吸水性能较差,蒸腾作用丧失大量水分,很难成活。而有些植物如:柳树、月季、番薯、葡萄树、鱼腥草、椒草、秋海棠的茎、叶容易生根,繁殖能力很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唐朝李绅《悯农》)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的竞争力非常强,农民要在中午时把它们除掉,使之失水死亡,使更多的能量流入作物中,农民顶着烈日辛勤地劳作,汗滴禾下土。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朝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害虫青蛙。这是一条食物链。农作物被害虫危害,而青蛙主要捕食农业害虫。听到青蛙在稻田里欢快地“歌唱”,害虫减少了,农作物生长茂盛。所以,“稻花香里说丰年。”又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跟鸡之间就是一种捕食关系。又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暗含一条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与农作物的关系是种间竞争。一般农作物竞争不过杂草,如果人疏于管理,就会出现“草盛”而“豆苗稀”的

景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朝李商隐《无题》)春蚕“作茧自缚”后并没有死而是化蛹成蛾,属于变态发育。把“春蚕到死”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既符合家蚕生活史又不失艺术性。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朝杜甫《江南春绝句》)同种动物会因为觅食、防御、繁殖等原因而生活在一起,这就是动物的群集现象。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的《钱塘春湖行》)“几处早莺争暖树”反映鸟筑巢时的占区行为。莺类栖息在树枝上,常常将巢筑于树上或树洞中。早春气候还冷,莺为筑巢而争占暖树(向阳的树枝)。“谁家新燕啄春泥”反映燕子的筑巢行为。燕子在选定好筑巢的地点后,用喙衔泥、草根和草杆混合自己的唾液,在屋檐下筑成半个碗形的巢。

“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唐朝李贺《致酒行》)古时农村家庭没有钟表,根据“公鸡打鸣”推断时间是几更。公鸡对光线特别敏感,当天刚刚发亮时,就能感到光波报晓。海边根据海生动物的生活活动规律,掌握涨潮退潮时间。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强调水分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非生物因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代诗人苏轼的《题惠崇春江晚景》)将早春的暖意和生机描写得细致入微。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对于庄稼来说,它的成活、生长和收获,在于浇水方式、方法,而庄稼收获多少在于对它施肥时间、方式和施肥量的多少,这说明水肥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清明时节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前后,气温回升,降雨量逐渐增多,适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将夕阳之下浓郁的秋色尽收笔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了田园生活的乐趣,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茅盾的《白杨礼赞》,的《松树的风格》等,作家借助植物抒发高洁情怀。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母爱感言至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描述了国家战乱之苦,忧国忧民之心。

苏轼诗词范文6

【关键词】诗词;高职医学生;人文素质

高职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教育目标、培养模式等都有其独特的方面。近年来,由于片面理解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主线”的高职办学目标与宗旨,许多高职院校重视专业教育而忽略人文素质教育。尤其部分高职医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水平、行为能力普遍不高,而热爱生命、尊重病人、讲求公正、追求和谐、力行善美是医生的职业要求。高职医学生要承担这份重任,辅之以专业以外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在这点上,中国古典诗词具备先天的优势。它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健康情感、伟大人格等,能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古诗词与高职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

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到中国古代的孙思邀,从加拿大的白求恩到我国妇科医生林巧稚,他们身上无一不体现出政治坚定、医德高尚和献身医学的精神。当今社会物质经济高速发展,而人的精神家园却日趋荒芜。部分医学生思想偏离主流,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未充分认识到医学的崇高性以及医学生将要担负的重任。尤其高职学生接受三年的教育后就将立即投入工作岗位。所以,教育部提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及时正确排解负面影响,指导学生正确审视社会万象是化解风险的最佳途径。

诗词中有众多富有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意义的字句,它用传统并些许诗意的方式劝勉后人,柔和地贴近心灵,与经典同行会日趋产生熏陶渐染之效。“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直言要抓珍惜时间,与陶渊明《杂诗》“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忠告类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暗示要克服冷漠的态度,有一颗慈悲善感的心。钱天祥教授指出“目前社会在期盼,在呼唤的一个重要东西,就是医生的人格”,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再到朱敦儒“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鹧鸪天》),将尊严人格与精神自由置于现实利益与物质欲望之上。医学生不应在诱惑面前失了分寸乱了步伐,应谨记前人的高风亮节并以此为行为准则。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辗转漂泊,却淡定从容地说“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还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的惬意,处变不惊,泰然自若不失大家风范,逆境之中旷达洒脱的情怀让人敬仰。

二、古诗词与高职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

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工作和患者,培养其热爱生命、尊重他人的精神和品质,抛弃唯技术至上的观点。古人云:“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从德育学角度看,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责任感意味着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它使生命有了质量与厚度。周国平写到:“医院留给我们的美好回忆却是如此稀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医院是如今最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之一。”追根溯源,发人深省。部分高职医学生是未来无计划、工作无新意、学习无勇气的“三无”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恋爱问题、家庭矛盾等引发的冲击,当自我不被认同时,其自信心、自尊心易受伤害,遇事往往采取极端行为,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对人对己不负责的态度任其滋生蔓延,其后果堪忧。

古代文人常常演绎悲剧角色。其诗词让人深感命运多舛的无奈,然而悲愤之音是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能够提高人的品格,激发人的意志,昭示着一种沉重的力量。杜甫身居透风漏雨的茅草屋时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安史之乱后其幼子因饥饿而夭折,而众生的惨景引发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的深广真挚的悲悯之心。一生郁郁不得志的陆游,视线从未曾离开过庙堂。他恪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的原则,在弥留之际依然心忧天下,留下彪炳史册的遗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同时代的爱国名将岳飞一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满江红》),又刻画了一位以国为家,竭尽所能的英雄人物。虽然三十九岁便遭遇不测,但其忠贞爱国的思想光耀千古,生动地诠释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的非凡意义。

三、古诗词与高职医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

爱默生说:“世人无所谓伟大与渺小。”很多时候击败我们的恰恰在于自己失去了信心。医学生要以理想为明灯指引前行,并且为之孜孜不倦地努力奋斗,坚定不移地靠近它。海伦·凯勒生动地说:“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一饭一水足矣;而要活得精彩,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其理想关系着自身与国家的前途。

古诗词中潜隐着前人的精神光辉,即使远隔千百年依然有着生的气息。尤其古人在人生落魄、仕途多舛时的肺腑之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李白生平不拘一格,恣意而为,有着“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美谈。他面对君王的诏书吟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样的奇才终被玄宗弃于江湖之远,满腹经纶一夜之间似乎不名一文,但他依然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将进酒》)。李白的忘年之交杜甫一生襟抱未开,浮浮沉沉。他的志向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渴望明君识才,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其心怀天下的宏图大志。无论前路如何曲折,时光如何易逝,他们都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哪怕以失败收场,也要做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至死不渝追寻心中的梦想。

四、古诗词与高职医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

人类自古就崇尚团队合作精神,古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之间交流的渠道和空间越多,就越能激发其潜在的能力,开启其幽闭的心智,从而提升综合素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就构成不同的社会团体或团队,本质上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分子。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高知识群体,培养其团队精神是举足轻重的。

在诗词中表现和谐关系、深情厚谊的例子比比皆是。李白杜甫的友情让人羡慕,诗仙诗圣没有落入文人相轻的窠臼,而是相互激赏,彼此尊重,成为文坛佳话。他们的友谊也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即使生命终结也未能阻断这份情谊。杜甫在《梦李白》中说“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足见其分量之重。他有多首诗歌抒写李白的离开所带去的忧思与感伤,字字溢满深情。此类作品情真意切,动人心弦,于不经意间谱写了人间至美。

注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借助古典诗词的力量,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使其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医学生,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保证之一。

参考文献

[1] 周国平.周国平文集(第5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

[2] 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