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例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范文1

一是真实性,即必须是实践中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呈现,而不是预设的甚至是想象的教学活动。二是描述性,即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某一环节的活动情景进行对话式或情景再现式描述,一个课例就是一个教学片断,长到对某一教学重点的剖析探究、对某一教学难点的分解突破的全程描述,短到一次师生的对话、一句恰到好处的提示等。三是问题性,即该教学片断须蕴含着某种教育教学理念,反映了某种教育教学方式。

我们要研究的课例,不一定非得是成功的教学案例,也可以是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即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未能有效落实某种教育教学理念,未能有效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等。成功的课例具有示范性,不成功的课例具有警示性。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是,一节成功的课不一定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完美无缺,败笔在所难免;一节不成功的课或许有几个教学环节是亮点,令人叫绝。从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来说,课例研究的目的就是使败笔更少一些,使亮点更多一点。

那么,什么样的课例更有研究价值呢?下面以笔者执教的《紫藤萝瀑布》和《背影》为例来加以说明。

课例1:“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一

师:现在我们随着宗璞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去走走,感受一下生命的色彩。

生1:生命会有什么色彩呢?

生2:文中写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作者认为紫藤萝是有生命的,其生命的色彩是紫色的。

师:你的思维很敏锐!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紫藤萝生命的色彩呢?

生3:是为了借紫藤萝来抒发自己由焦急、悲痛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

生4:作者把紫藤萝花写得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这样就由藤萝引向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

师:你的思考很有深度!作者因紫藤萝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生5:“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露出作者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生6:从“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中可以看出,作者领悟到了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向前。

生7: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

此课例具有鲜明的思维导向性,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

一是生疑。当老师提出“感受一下生命的色彩”这个问题时,有学生疑惑,“生命会有什么色彩呢”,有学生立刻从文中描写的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想到作者心目中的藤萝的生命是紫色的。学生认知上的差异,可以拓展思维,启迪心智,进一步领略文字之美。

二是探因。对描写紫藤萝生命色彩的原因的探究时,两位学生都紧扣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分别从作者情感需求的角度和主题揭示和作品构思的角度作了分析,显示出思考的清晰和深入。

三是引领。在讨论“作者因紫藤萝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这个核心问题时,学生给出了层次不一的回答:①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②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向前;③遭遇到不幸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振奋精神。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情感上的差异使得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阅读感受切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点。这样的阅读,不但扎实有效地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敏锐度,而且潜移默化地引导了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感悟。

课例2:“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二

师:抒发感情、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紫色呢?

生1:紫色代表高贵、典雅。在作者看来,生命是崇高尊贵的。

生2:紫色充满着神秘的复杂情调。这说明在作者的心中,生命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有时是未知的。

生3:紫色在基督教中代表哀伤。说明作者就像十多年前紫藤萝花遭遇了不幸一样,在生活中受到了打击,她感到“焦虑和悲痛”。

师:是的。作者说她的焦虑和悲痛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她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4:“手足”比喻兄弟。应该是她的兄弟遭到了不幸。

师:对。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得了癌症。

生5:弟弟不知什么时候会死去,像谜一样。看着亲人慢慢走向死亡,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很焦虑、悲痛。

生6:据说紫色有心理治疗的功效,能帮助人释放忧伤的情绪,能带来内在灵性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生7:紫色还代表勇气与永恒。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显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过程,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是顽强与美好的,是永恒的!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活的挫折是可以忍受的,可以战胜的。

这是有思维、情感拓展空间的课例。

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个资源不仅对他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学习伙伴也是一种共享资源。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从他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与作者、老师、伙伴一起开拓新的发展区。

本例中,教师并没有费力地讲解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紫色来抒发感情,表达对生命的感悟,而是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展开充分而深入的探究。有学生从紫色的“花语”中读出了生命的崇高尊贵,有学生从紫色的“情绪”中读出了生命的未知,有学生从紫色的“教义”中读出了生命的焦虑、悲痛和无奈,有学生从紫色的“心理”层面读出了生命的和谐与宁静,还有学生从紫色的“品质”中读出了生命的坚韧与永恒。这些感悟已经跳出了文本,超越了文本。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和体验的知识共生、情感共融的个性阅读、资源共享过程。

课例3:“背影”教学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味歌曲《父亲》的歌词,谈谈自己对父爱的感受。

(师播放崔京浩演唱的《父亲》并展示歌词)

生1:我忘不了父亲为我送饭菜时那关切的眼神。父亲为我付出了很多,我想报答他。

生2: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生3:我觉得我父亲,活得很累、很难。

生4:我现在忽然觉得我的父亲很孤单。小时候,我很崇拜我父亲,现在我有什么事都爱找母亲,基本上不跟父亲交流。

这是有丰富的经验交互生成的课例。

学生的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对其本人的成长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学习伙伴也是一种资源补充。依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学习伙伴互动互生互补,触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可以不断丰富新的知识储备与情感体验。

本课例中,来自不同家庭、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感受,使各自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交流补充与共享,彼此产生了强烈共鸣,丰富了个体的情感和认识,而且在交互中彼此影响、感染,达成了探索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体验的教学效果。

课例4:“背影”教学片段二

生: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对父爱的感受吗?

师:好吧。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永远忘不了的细节,我每次离家上班时,我父亲总要站在阳台上,用慈祥的目光默默地注视我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我深切地感受到为孩子付出时是那么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生点头赞同)其实,在一个家庭里,父亲所要肩负的担子可能会更重,所要承受的压力会更大,所要忍受的委屈会更多,同学们现在正享受着这样的父爱,更要珍惜这样的父爱啊!

这是有教师经验参与的课例。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本例中,教者和学生共同营造了契合文本主旨的情感氛围,并在学生的感染下融入其中,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从“儿子”和“父亲”两个不同角度叙述了自己对父爱的体验;然后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揭示了父爱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层次,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倾注了正能量,实现了师生共鸣共融共成长的教学追求。

课例研究范文2

(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222006)

新课改实施后,通用技术课程推进取得一定成绩,但通用技术师资队伍建设仍然不理想。目前,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课例研究的前期准备

(一)开发课例研究平台

开发基于网络的课例研究平台,主要包括课例观摩、课例研讨、问题聚焦、课例研究报告几个模块。具体操作过程是:首先,执教者通过平台提交上课的视频、教案、课件,然后课例研究组成员登录平台观看教学视频, 接着在课例研讨区展开交流与讨论,执教者总结研讨的内容,在问题聚焦区归纳出课例的主要问题, 最后由执教者上传课例研究报告。

(二)成立课例研究小组

课例研究是一个团队的教师共同协作去计划、教授、观察和改进一个特殊课例的过程。常见的课例研究是基于校本的,通常情况下参加课例研究的教师是学校同一教研组的, 也可以邀请教研员、专家。组成一个课例研究小组,是课例研究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课例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团体,而不是一位教师。如在通用技术课例研究中,首先应由市区通用技术教研员成立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的成员由几所学校的通用技术骨干教师组成,由教研员定期发通知,组织研讨活动,研讨活动在市展评课等活动中开展,其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研讨。

二、如何确定课例研究的主题

课例研究的目的是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课例开发首先要确定主题,这在整个课例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课例的主题直接决定课例研究的方向。实际上,课例研究的选题是动态的,在研究过程中也是不停地在“微调”,甚至还会重新概括主题。所以说,一个好的主题是通过课例研究最终确定的。

(一)从热难点问题中寻找主题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因此,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 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贯彻了新的课程理念,但认真调查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启发式教学,存在“启而不发”的问题,问题教学存在“满堂问”的现象等。教师的课例研究可以从这些新课改的热点问题去寻找主题。

例如, 许多教师不让学生自主探究,为此,我们选择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2》中的“影响静态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作为课例进行开发,以“通用技术课堂学生自主探究试验”为主题。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制定试验方案、分工合作试验、研讨试验结论,展示实验成果等,实现了学生自主探究试验的目的。

(二)提炼教学中的问题为课例研究主题

教育教学现场是问题产生的发源地,可以滋生大量的课例研究主题。教师要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提炼, 发现主要问题,从而形成课例的主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时,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发挥出来。于是,教师反思,得出结论: 可能是教材的案例不够吸引学生。所以,将“活用教材与学习效果”作为课例的主题进行研究,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进行重组,巧妙地设计了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更乐于学习。

三、课例研究的操作

首先,设计实施课例。课例的设计与一般的教学设计不同, 它具有浓厚的研究意味, 要围绕核心问题去设计。可以个人备课,也可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同讨论教学策略,相互交流观点,设计出课例的实施方案。

其次,研讨打磨课例。组织研究成员现场听课, 或者在网络平台上观看教学视频、教案和课件,研究组成员作为课例研究者观察记录本节课。然后集中研讨,对整节课进行剖析,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改进,确定课例后续研究的重点。由执教者对原来的课例进行修改, 然后再进行下一轮的教学实践,并在网络平台上传新的教学片段, 再讨论、修改、实施。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完善教学方案,解决核心问题。

再次,反思课例。执教者在反复修改、实施课例的过程中, 有许多感受和想法,梳理、反思、提炼并撰写课例研究报告。课例研究报告不拘形式,但内容必须聚焦主题,要有实践的层面,也要有理论分析与提升。

课例研究范文3

【关键词】 平方根;例题;解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平方根”这一概念课,既是前面学习算术平方根的延续,又是用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同时也为更好地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提供了思路和研究方法,具有典型意义. 因此,我结合多年教学的经验,谈一些上好本课的几点体会.

一、要善于选择新概念的引入方式

新概念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如何让学生把未学过的知识与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概念,就涉及新概念的引入问题. 事物本身都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教师用学生已有认知与新概念的内在联系引入新概念,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是上好本课例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科组在集体备课时,几位教师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引入方式.

1. 先复习前面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2. 情境导入,明晰目标

3. 由旧概念导入

对上述三种引入方式,我们备课组进行了认真探讨,大家一致认为:第一种引入方式实际上是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到“平方根”的概念,从抽象到抽象,大部分学生本来就怕抽象的东西,很难建立感性认识,因而不容易被学生接受. 第二种引入方式虽然较第一种方式有了较大进步,但这样的引入,可能作为“算术平方根”的引入更合适些. 第三种引入方式,新概念是从已学过的旧概念建立起来的,只不过是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属性而已,前后连贯,知识的系统性很强,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新概念,还有利于复习巩固旧概念.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倾向于选择第三种引入方式,事实上,新教材也就是按这种方式处理的.

二、要善于突破难点

本课例的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和“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在教学中,我先在一个班上课,按平方根的概念?圯开平方的概念?圯平方和开平方互为逆运算?圯平方根的特征?圯平方根的表示?圯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的流程授课,我感觉上得太别扭,很不顺畅,反复思考后我在另一个班做了改动:用于复习的练习题的数据就用这节课例1的数据.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它不仅让新旧知识的衔接非常自然,易于被学生接受,而且能较顺利地进入“平方根的特征”的探究,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通过把课前练习与例1对比,让学生对“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有了直观认识,能更好地突破“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这一难点,比第一次设计更形象,更直观.

三、要善于运用螺旋式递进法促进学生的正迁移

学生掌握新概念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步到位,必须一步一步地进行,就像爬陡山一样,螺旋式地递进才能到达山顶. 如何让学生理解“开平方”及“平方和开平方互为逆运算”呢?我运用了螺旋式递进法.

讲完“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x2 = a,那么x 叫做a的平方根”后,我多问一句:“a是x的什么?”这为后面讲“平方和开平方互为逆运算”做了铺垫.我接着通过如图2的填空进行练习.

四、要善于钻研《数学课程标准》和用好教科书

要上好一堂平方根概念课,既要研究教材,也要用好《教师教学用书》,教材界定了本课例要求学生掌握的范围和深度,教师教学用书. 对课例的掌握作了一定的说明和拓展,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概念的本质.

课例研究范文4

本期公开课活动从管理层面上看,再次体现了我校校领导高度重视,各处室团结协作、管理品位不断提升的工作作风,从教学实践层面上看,再次呈现出教师走向课堂主导,学生走向课堂主体,新课程改革深入课堂的良好态势。

从李小红老师的教学反思以及张建学、胡养定两位组长的点评中,我们看到了本次公开课的取得的一定的成绩,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教科研研究行动,我们一定要敢于面对不足,善于总结探索反思,对我们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度追问与思考。

事实上,真正的课改绝不是形式的简单模仿,“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需要的是课改理念与学科特点的有机整合。在研究文本备课过程中要有在课改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有在课堂组织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具体呈现。

我校第五期新课程公开研讨课的主旨就在于深化我校新课程教学模式,立足校情,立足学情,有效实施课程教学。本次公开课实施过程与我们的期望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任何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内化乃至形神兼备既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实践过程,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完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对我们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度追问与思考。

作为授课教师,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种“追问意识”,比如课堂上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是教学设计不合理导致的问题还是教学实施过程不力导致的问题?这些问题其他教师的课堂上是否也出现过?同学科的教师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自己在今后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只有不断地追问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再出现更多的问题。作为听课教师,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中,也必须具备一种“追问意识”,比如授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研究是否透彻?授课教师对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的把握是否准确?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预设资源与生成资源的处理是否妥当?本节课的课堂氛围是否平等、民主、和谐?本节课是否有效体现了授课教师自身的新课程素养?等等,只有不断地追问与思考,才能使听课从“看热闹”走向“看门道”,才能使更多的教师在课例研究探讨中获得有益的专业成长信息。

作为评课教师,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中,更必须具备一种“追问意识”,比如本节课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炼、取舍、加工等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精神?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所预设的“想教的内容”与“在教的内容”是否保持了一致?本节课学生“想学的内容”与“学到的内容”是否达到了一致?本节课教师的主导性思维与行动是否保持了一致?本节课学生的指导性行动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等等,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追问,评课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比较准确地理解和评价一节课的成功点与失败点,才能是评课从单一目标评价走向综合目标评价,才能使课例研究活动走向丰富与深刻,

深度追问与思考,对作为教科研行动的课例研究来说,无疑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如果我们把公开研讨课当做一种形式或者一项任务,那么我们的研讨就可能停留在浅表层面,不可能深入到教学内层,我们的研讨就无法发挥引导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

所以,对本次公开课,尽管参与的五学科都做了具有学科针对性的总结反思。但是,我希望各教研组长能把本次公开课作为可发掘的课例研究资源,积极组织本学科进行不拘形式的再研讨,无论是授课者还是听课者评课者,都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身追问与思考的研究意识,唯有如此,我们的课例研究才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才能促进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健康发展之路。

新课程公开研讨课是教学实践与最新教育理念的结合,是学校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多次的实践、追问与思考,使我们对课改的认识逐渐丰富深刻起来,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只有根据具体学科、具体内容、具体学情进行教学改革,才能真正体现课改的灵魂和精髓。教师只有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获得感性的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新课程素养,才能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进步,才能真正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扎实的课例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非常欣慰的是,学校领导团队对于公开研讨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支持,从备课组听评课到教研组听评课再到学校文理科听评课,可以说是一路绿灯,学校投资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比如本次公开研讨课除延续惯例设立了“英才奖”“创新奖”“风采奖”三种奖项,还增设了优秀教研组织奖,对积极组织教研活动的教研组长予以表彰和奖励。可以说,这样的强大的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课例研究范文5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活动课中的阻抗是学生在面对教师心理辅导过程中对自我暴露与变化的抵抗。在中小学心理活动课堂上,某些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有意无意地采用某些防御措施或阻抗方式,阻碍对其心理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或探讨,阻碍辅导进程,影响心理活动课顺利、有效地进行。

学校心理活动课属于团体辅导,心理活动课上的阻抗与个体心理咨询中的阻抗的表现、类型、特点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因此阻抗对心理活动课的效果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心理教师必须积极对待,妥善处理,才能达到心理活动课预期的效果。反之,如果任由阻抗发展或处理不当,就会降低心理活动课的效果,甚至会导致一堂心理活动课的失败。如何处理心理活动课中的阻抗是一个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的问题。

二、心理活动课堂上的阻抗

现象

(一)从学生面对问题的角度分析心理阻抗的主要表现

1.调侃

在心理活动课上,有些学生有时会对一些话题进行调侃。如果学生曾经在品德课或其他课程中不止一次地接触过相关内容,学生觉得自己很熟悉、很内行,往往会对交流话题进行调侃,无法进行内心体验。

2.哄堂大笑

当交流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时,学生对他人的发言往往反应比较强烈,甚至哄堂大笑,而这种过分关注的氛围,让发言者只敢说出主流想法,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3.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也是学生心理阻抗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于心理上的抵触,学生不能完全融入心理活动课,于是几个学生在一起窃窃私语。这种行为反映出学生对所上的课不感兴趣的态度。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为辅导主题对他们来说太幼稚或已是老生常谈。对同一辅导主题的相似环节学生表现出不感兴趣,是可以理解的。

4.不愿交流

在一节课当中,教师如果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中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敞开心扉,那么学生就会在后面交流的环节中产生阻抗,要么不说话,要么作一些小动作来回避,因为他们还没有作好当着众人的面交流自己心中想法的准备。

(二)从教师教的角度分析心理阻抗的主要表现

1.拒绝教师的安排。学生在分组、活动中均不积极,勉强应付。

2.负移情。学生把心理教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在心理活动课堂情境中,将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心理教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等。

3.过多地探究和询问心理学专业知识,借询问心理学专业知识回避对自己心理问题的深入探索,“顾左右而言他”。

4.拒绝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对个体内心的探索是心理活动课的必然环节。只是流于浅表层面,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心理层面的活动,会使辅导效果受到影响。

5.推诿。学生把造成问题的原因推给他人或外界因素,回避个人的原因。

6.沉默。当课堂中涉及某些问题或环节时,学生以沉默应对。

7.过度地关心其他学生的问题。对其他学生的问题颇感兴趣,不断追问和探究,转移他人对自己问题的注意力。

8.情绪反应过度激活。情绪过度强烈,甚至失控。在小组活动中,过多地占用时间资源,影响其他学生,不顾活动规则和时间限制,赘述、啰嗦,用大量述说代替对问题的深入探讨。

三、课例主题的产生及实施

课例就是以课为例讲道理,以实际发生的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某个小研究问题为主题,通过对教学问题的再现和描述来揭示教与学的改进过程,讲述教学改进背后的观点和认识。课例呈现需要四个基本要素,即:主题与背景、情景与描述、问题与讨论、诠释与研究。我们在课例研究的实践操作上,应做到一有主题,在问题驱动下聚焦研讨;二有目标,在分工合作中互补受益;三有方法,在技术支撑下突破经验局限;四有积淀,在连环改进中留下痕迹。

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工作室的多次讨论,我们将本次心理活动课例研究的主题确定为:心理活动课中阻抗及教师现场应对方式。考查如下几点:首先,活动的安排是否具有新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次,团体活动设计是否缺少结构化、节奏拖沓;教师是否具有亲和力,学生对心理教师是否信任,或教师课堂组织调控能力是否强,能否为学生营造安全的氛围。再次,是否形成了团体凝聚力、团体动力。最后,班级原有的氛围是否有利于学生表达与交流,是否能让学生敞开心扉等。

四、阻抗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

心理活动课中,阻抗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表现为语言形式或非语言形式,也可以表现为学生对某些要求的回避与抵制,或是学生对心理教师或其他人的某种敌对或依赖,还可以表现为学生的特定认知、情感方式以及对辅导教师的态度等。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将学生的阻抗表现形式以“师生对话及关系”的四类、两个维度设计观察量表(见下页)。

五、心理活动课中阻抗问题的讨论

(一)识别心理活动课中的阻抗

心理辅导的基本工作思路就是心理操作,包括自我暴露与变化。阻抗是心理辅导的伴生现象,心理活动课其实是出现阻抗与处理阻抗的过程。阻抗的识别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定阻抗的类型;二是评估阻抗的强度;三是评估阻抗的规模。

对阻抗的识别主要是借助专业化检测和经验观察。目前国内已经有专门的阻抗量表可供选用。在心理活动课堂中,一般情况下没必要使用专门阻抗量表进行检测,此时对阻抗的识别主要依靠心理教师的观察。

心理教师还应注意将阻抗和其他的非阻抗现象区别开来。最后要评估的是阻抗的普遍性。心理教师一定要注意,在心理活动课堂中如果出现阻抗的人数没有超过20%,就可以将其视为个别问题而留到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二)心理活动课堂上阻抗的处理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处理心理活动课堂中出现的阻抗现象。

1.对心理活动课阻抗的预设

预先布置、因势利导。心理教师要善于发掘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将心理活动课的针对性和预防性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给阻抗较大的学生安排角色,如小组记录、计时、声音控制、道具准备等,通过角色化的安排,赋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和尊严感,化阻力为动力。应注意要面向全体学生灵活安排,对那些阻抗较小的学生可暂时将其搁置一旁,继续进行心理活动课的教学。

2.对心理活动课中阻抗的应对

心理教师在课开始时,就要把本次课的规则、注意事项对学生讲清楚,请大家共同遵守。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

(1)共情接纳、化解阻抗,建立尊重、温暖、信任和真诚的氛围。教师应首先在表情和体态上表现出对学生足够的关注;在课堂上保持与学生的视线接触,采取开放姿态;声调平和,语气亲切;面带微笑,保持轻松,使学生敢于敞开心扉。其次,教师要适度回应学生,要设身处地的“辨识”,即体会学生明确表达或隐晦表达的感觉、行为、经验,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

(2)保持价值中立。保持价值中立是心理活动课的一种技术,在价值引导中教师不能粗暴地进行价值干预,不能简单地从“是”与“不是”推论出“应该”与“不应该”。

(3)合理运用追问技巧。在心理活动课中,重述、引导、面质和具体化等都是追问技巧。心理活动课不在于环节多样、游戏新颖,重点在于在学生倾诉中寻找课堂生成点,进行有效辅导。如果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陈述不能进行支持和合理分析,势必会增强学生的阻抗情绪。因此,有效的追问技巧关系着心理活动课的深入和成效。

3.对心理活动课后的阻抗处理

心理教师要保持平和心态,认识到心理辅导不是万能的,团体心理辅导也有局限性。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不适合对个别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学生过度暴露可能会使他自身受到伤害,所以应该允许学生在某些情况下的沉默。如果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在课上进行深化处理,而该问题在群体中没有普遍性,最好暂且打住,留待课后个别解决。暂时搁置是一种很聪明的处理办法。

主要参考文献:

[1]项小飞.小学心理活动课“阻抗”现象的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7):11-13.

[2]杨玉东.课例研究的关键是聚焦课堂[J].人民教育,2013(7):44-47.

课例研究范文6

关键词:课例研究;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04)-085-001

本学期我园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一课三研教学活动。大班年级组由我作为执教者,其他老师作为课例的分析研究讨论者一起参与进来。

我执教《拔根芦柴花》。这是一首有名的江苏民歌,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接触这种比较有地方特色的乐曲不是很多,为了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我介绍了《拔根芦柴花》的创作背景,其次还让幼儿随着音乐拍手、模仿拔芦苇的动作,使幼儿对乐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了一定的印象。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配上打击乐器,我出示图谱让他们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来配乐,如:跺脚、拍手、拍腿、拍肩等。最后过渡到乐器演奏。整个演奏方式我是根据曲子的节拍来进行的。

活动结束后,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了反思研讨。首先自我反思了执教过程中在教学方式中的不足,如图谱没有发挥作用、幼儿只看我的指挥,没有关注到图谱中的节奏。其次大家的讨论重点放在了用什么样的节奏型来配这首乐曲,由于我是按照曲子的节拍进行配乐的,因此有老师提出,这样的节奏配器听起来有点单调,并不那么丰富,而且我在图谱中是将乐曲的节奏型都画出来的,如果用这样的方式演绎似乎也没有用到节奏型。那么在本次打击乐活动中究竟该以什么样的节奏型完成活动的内容重点呢?

我吸取了各位老师的经验意见。在第二次活动中,将怎样根据乐曲拍出节奏型作为活动的重点。由于这些节奏型以前就接触过,因此对于大班的孩子困难不大。但在活动中,我犯了一个错误,图谱上的八分音符我当成了十六分音符。这第二次的修改,由于我的音乐素养和事先准备出现了偏差,导致后来执教中虽然在老师的提点下改过来了,但孩子们由于先入为主,因此在这个节奏上总是出现问题。在给节奏配器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是出奇的意见一致,可能是因为我手上每次只拿着这一样乐器的图片,孩子们领会到老师要的是这个,所以就按照老师的暗示,很顺利的没有异议的完成了配器。于是,又出现了第二次活动的问题重点:怎样让幼儿自己主动给乐曲配器,而不是将老师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两次的执教活动,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性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对音乐内容本身熟练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就不会出现第二次执教中打错节奏的意外。此外,经过两次同题异构,大家依然在教学方式上展开了讨论,最后聚焦在活动中没有体现幼儿的主动学习这个问题上。老师作为一个教学者,始终是一个教的角色,并没有关注到幼儿的主动学习。比如拍身体的动作可以让幼儿自由探索,打击乐的配器也可以由幼儿自主选择决定,而不是都由老师以图谱的形式直接展现。但在活动中,由于乐曲内容比较复杂,我担心幼儿在配身体动作及乐器的时候会出现问题,给我的执教带来困难,因此我并没有关注到这方面,以为按照教学目标完成就行了,但这恰恰没有实现从普遍性知识到幼儿个体知识的有效教学。

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大致需要经历“原经验――新设计――新行为”几个步骤,其中每一步都要经历“活动设计――实践――研讨――反思――调整”的过程。经过两次的课例实践研讨,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而教学方式的转换则考验教师的教育素养。在实际音乐教学中,音乐知识形态与教学方式转换并非截然分开,所有的音乐作品幼儿化转换都是基于对课堂情境的联想并为教学服务的。那么怎样改进优化课堂教学呢?

首先,让幼儿具有任务意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教学环节中的任务都能够落到幼儿身上。而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前提是教师自己要有任务意识。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落到具体的教学环节,这是最低程度的教师任务意识。教师任务意识水平越高,教学现场就越会呈现出环节清晰、任务明确、教学流畅的情境。对幼儿来说,主动学习一定是任务明确的学习。而在本次研讨课中,我对自己的任务是明确的,而对如何将教学任务以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方式落实到幼儿身上则不甚明确。具体表现为只是让幼儿学动作、玩游戏、记图谱,没有让幼儿自主观察、探究结果,我教的很辛苦,却没能完成教学任务。让幼儿具有任务意识的实质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学,始终将注意力投放在幼儿身上。

其次,将教学内容落入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音乐教学内容落入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实质是解决音乐教学内容所含知识与幼儿的关系,主要有:第一,身体动作知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在此次研讨课中具体表现为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拍出音乐节奏。作为教师首先要掌握关于幼儿身体动作特点的知识,然后去启发引导幼儿自己创编合适的动作,而不要让幼儿根据设计好的动作去模仿。第二,音乐元素知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即关于幼儿学习旋律、节奏、句段结构等的特点。教师不仅要熟悉音乐元素的陈述性知识,而且要掌握音乐元素的程序性知识,让音乐学科知识与幼儿发生交集,从而获得有关幼儿创编音乐元素表现特征时的特点的知识,以确保在知道幼儿进行歌唱、欣赏、打击乐、集体舞等活动时,幼儿的学习任务的难度是适宜的,是落入幼儿最近发展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