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人电影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国美人电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国美人电影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1

[关键词]美国电影;华人形象;异教徒;认同

种族问题常常横亘在不同国家的交流与发展中,是造成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20世纪,中国与美国之间就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种族矛盾,尤其是20年代以前至30年代前期,中国华人形象被美国人普遍认为是“黄祸”入侵者和野蛮的异教徒。因此,那一时期中国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且得不到美国人的认同,美国电影大师大卫·格里菲斯试图通过电影作品来重新塑造中国华人的形象,在电影《被蹂躏的花朵》中格里菲斯通过讲述一个跨种族(华人与白人)的爱情故事来表达他对华人的怜悯与同情,然而该部电影并未引起多大的反响,同情心理并没有唤醒美国人的理智,华人依旧承受着种族歧视的遭遇与苦难。在之后的20世纪的美国电影中依然存在华人形象的塑造,由于受政治、文化、人种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几经变革,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直到现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也逐渐得到修正,开始向积极、正面的方向转变,这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美国社会对中国华人形象的认同。

一、“黄祸”入侵者(20世纪20年代以前)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华人是低等民族的代表,根据生物进化论将黄色皮肤的人种归类为劣等种族。于是在早期的美国电影中,美国人往往以偏概全,以歪曲的方式对中国华人形象进行塑造,因此中国华人形象常常被塑造成“黄祸”的入侵者。如在当前被认为最早出现华人形象的故事片《华人异教徒与周学校教师》中,白人所饰演的华人角色一度成为20世纪20年代之前华人形象的模板,该部剧情片讲述的是一名华人洗衣工蒙受白人女教员们的关照,于是盛邀她们到洗衣店做客以表达谢意,同时还热情的拿出鸦片来款待她们。但警察的突然闯入使剧情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华人应吸食鸦片而入狱,女教员们提着花去看望。影片虽然简短,但却鲜明地表现出美国人对中国华人的整体印象与认知,华人形象被刻画成四个模板在美国人心中存留了极长的一段时间。

这一时期华人形象的第一个模板与鸦片有关,吸食鸦片是一种堕落行为,因而加深了美国人眼中华人是的意识。而第二个模板也是由鸦片所造成,当时美国法律中规定禁止吸食鸦片,而华人的行为违反了美国法律,因此他们不但要受到惩罚,而且更加被美国人所鄙视。第三个模板是美国人的臆想,认为华人是危险的象征,他们试图通过勾引白人妇女来谋取利益,最新奇的是被人妇女还心甘情愿。最后一个模板则认为华人代表着异教徒的身份,他们的灵魂是污秽、丑恶的,与他们高尚、纯洁的灵魂无可比拟。此外,在当时的美国电影中还有许多歪曲与肆意破坏华人形象的作品,如《黄祸》《砸碎的脚镣》《潘特利亚》等,这些影片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即华人是病态的,他们永远沉迷在鸦片烟馆、赌窟中。因此,吉纳·玛契提曾对20世纪20年代以前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的特征作了如此的总结,华人形象在美国人夸张的想象中歪曲,“黄祸”是华人形象的象征,他们和白种奴隶一样低等,而且他们还是一个有着堕落本性的种族,吸食鸦片、拉皮条、荒等病态形象充斥在美国人的想象中。

二、野蛮的异教徒(20年代~30年代前期)

1913年一部虚构的小说《神秘的博满洲博士》成为西方世界最早认知与了解中国形象的文本,在这部小说中英国作家萨克斯·罗默依据自身夸张的想象虚构了一个反面形象的中国人物:傅满洲。尽管萨克斯·罗默从未接触与交往过一个华裔种族,更没有到中国亲身体验过,但小说中对中国形象的荒谬构建却在欧美地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与破坏作用,这个虚拟、反面的中国人物形象一度影响着欧美人们对中国形象的误解。而该小说出版时间正值欧洲国家处于“黄祸论”大肆扩播的阶段,因此还引起了较为严重的黄祸恐慌局面。于是,美国电影便以傅满洲为创作对象出品了相关系列电影,据统计共有14部之多,历时60年才完工,其中,最早的一部于1920年面世。在这些系列电影中傅满洲的形象具有撒旦的丑恶外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他具有一双摄人魂灵的双眼。此外,系列电影中的傅满洲象征着黑暗与邪恶,阴险、狡诈而残忍,在其狭小、阴暗的世界里策划令人不齿的阴谋,同时他还拥有较高的智慧及组织领导能力,他是黑暗势力的领头人,拥有众多听命于他的忠诚死士。因此,傅满洲作为一个野蛮的异教徒形象被广泛传播于欧美各地,其负面形象也深深根植在欧美人的心中。

此外,在这一系列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傅满洲还被赋予了超强的能力,他精通中、西方文化,不仅对中国的炼丹术、研制毒药等了如指掌,而且还熟知西方现代化科学技术,因此他成为威胁西方各国的主要对象,是罪恶的象征。在电影中傅满洲还是一个极具野心,并对西方世界充满仇恨与怨气的人物,血腥而残酷地想要统治西方世界,以此来扩大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统治范围,试图创建一个新的国度。为了实现他的统治阴谋,同时创造优秀的后代基因,傅满洲企图白人女性来满足。但是在这些系列电影中,不管傅满洲谋划得怎样周密完美,武器是如何的高端强劲,但最后这个恶势力一定会被以白人为代表的正义化身所歼灭与打败。因此,在这个罪恶循环的电影故事中,傅满洲是“黄祸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野蛮异教徒的化身,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罪恶与恐惧的象征,如此可见美国民众对中国形象的厌恶与憎恨。

三、顺服子民(30年代中后期~40年代末)

小说《大地》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的经典代表作,该部小说自1931年面世以来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不仅是当年美国畅销书之一,而且还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流传到西方各国。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与工作了40余年,她将自身在中国不同时期的感受与体验融入小说创作中,使小说真实反映与再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与精神面貌,了以往中国人负面的形象,令中国形象开始向积极、正面的方向转变,凭借该部《大地三部曲》小说集赛珍珠还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鉴于《大地》这部小说如此高的文学成就,好莱坞电影对其进行改编,1937年同名电影《大地》呈现在银幕之上,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取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重佳绩,此外这部改编电影还赢得了五项奥斯卡奖的提名机会,足以可见其巨大的影响力。

在美国同名电影《大地》中,围绕着中国农民王龙一家的生活来展开,王龙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中国土地上,以农耕、种植为生,尽管他们的生活俭朴而艰辛,但他们并不抱怨,而是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祝福与向往,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每一天。这个朴实、善良的农民也真正过上了他所想的幸福生活,在王龙的努力下他不仅攒够钱买到了几亩田地,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而且还取到了贤惠能干的妻子阿兰,又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一家人过得自在而安逸。电影《大地》真实再现了赛珍珠对处于30年代中后期中国农民与其生活状态的印象,也令美国电影开始重新审视中国、重新塑造中国形象。在中国农民王龙的形象塑造中,美国电影打破了以往对中国华人形象的模板刻画,塑造了一个热爱土地、热爱生活、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还原与修正了美国人想象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人不再是撒旦与恶魔的化身,他们是一群顺服的子民,有着善良、质朴、坚忍的品质,有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除了《大地》这部电影的传播效应外,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改观也与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有关,该部电影上映时间恰好是本残酷侵略中国时期,中国民众勇敢、顽强地与本军抗争到底的精神和气魄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从而赢得了美国民众的赞赏与同情,也因此顺利的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认识。

四、崇拜偶像(50年代至今)

随着时间的变迁,中国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不断发生着改变,由恶魔、祸患的形象转变成顺服子民的形象,而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形象在美国电影中又以新的面貌呈现,尤其是在7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中具有“功夫之王”之称的李小龙又一次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并且这一典型的中国形象持续了长久的影响效果。功夫巨星李小龙将独具特色的中国功夫以电影形式跃入西方观众的眼球,开创与改写了美国电影对中国形象及中国功夫的新局面,同时也为美国电影动作历史注入了新鲜血液。融入了中国功夫的美国电影为其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量,盛行于美国的各个领域中,美国电影也因此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功夫片题材。1973年电影《龙争虎斗》在美国上映,这部由“功夫之王”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备受美国大众的追捧,使美国功夫片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阶段。于是,李小龙的功夫、硬汉形象彻底颠覆了美国电影初期以傅满洲为代表的中国形象,由以往阴险、狠毒、狡诈的反面形象转变成刚强、侠气、坚毅的正面形象。

可以说,李小龙的功夫效应使中国形象上升了一定的档次,其高超的中国功夫、勇猛无惧的精神风貌深深折服了众多美国观众,并且成为许多美国民众的崇拜偶像。1980年,在调查给美国民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国形象时,李小龙获得了第四的排名,此外一个代表中国功夫的词汇“Kung Fu”被创造而出,并将其收入到英文词典中,如此可以见证到李小龙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功夫在美国社会中的重大影响力,李小龙在美国观众与美国电影中是无可比拟与超越的神话。随后,在今天的电影舞台中,成龙、章子怡、巩俐等国际巨星也开始备受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关注与追捧,他们与中国电影人在不断的摸索中寻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与表现自我的演艺风格,使中国形象不仅局限在功夫形象中,而且呈现出多样性与独特性的新风貌。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演变历程,由原先的鄙视到认同,再到如今的赞扬与崇拜,如此的演变也警醒我国人民应继续努力增强本国综合国力,只有软实力与硬实力足够强大,华人形象才会在美国电影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 周雅娴.论西方电影语境下的华人角色的形象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1(49).

[2] 黄式宪.华人电影:跨界的历史性荣耀与文化苦涩[J].电影艺术,2001(01).

[3] 陈丽芳.当代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刻板化形象——影像的社会认同[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2

[关键词] Mulan;文化;个人主义

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每部电影都是按照一定的叙事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并反映特定主题的,进而让观众领略其所要传达的特定文化内涵。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其第36部年度经典卡通影片Mulan后,陆续在全球各地上映,并大获成功,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木兰又驰名了世界。然而这一全球化的木兰又有着与中国木兰所不同的全新形象。显然,迪斯尼已经把美国文化价值观不着痕迹地融入了影片故事情节发展以及人物活动中,从而赋予其一种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全新灵魂。本文拟以中国传统木兰故事为背景分析美国影片Mulan的独特之处,进而从中透视出其所反映的作为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主义文化内涵。

木兰故事流传至今,主要归功于乐府名诗《木兰辞》。作为故事体系的母本,全诗只有62句,300多字,主要采用了概括的叙事方式,缺乏具体的情节和细节,像征战沙场、英勇杀敌等能够突出木兰英勇且叙事性很强的情节,诗中只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笔带过。然而概括性的叙事方式,却为不同读者的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为后世的再创作留下了许多可以填补的艺术空白。今天,木兰故事已经由最初的几百字演变到上百万字,由最初的叙事诗发展到各种叙事形式,如小说、戏剧、电影等。木兰形象不断刷新,人物关系不断增加,故事情节不断丰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谱系。为了迎合西方观众的口味,为了凸显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影片Mulan在借用中国故事基本元素基础上,也作了美国式的调整和建构。

一、彰显美国忠于自我的个人主义精神 美国影片Mulan首先增加了“相亲”这一中国木兰故事所没有的情节,并将其和家族荣耀联系在一起。在木兰进城相亲之前,父亲去供奉祖先灵位的祠堂为木兰祈祷,家人都对她寄予厚望,期待她“能够靠一份好的联姻来给家族带来荣耀”。然而相亲却以失败告终,家庭因此蒙羞,特别是媒婆这一决定女性婚姻命运的功能人物的权威话语“你永远不会为家增光”打破了木兰通过婚姻实现其女性价值的希望。相亲失败后父女在花园谈心给木兰以安慰和鼓励,体现了父女情深。正在此时契机出现:匈奴犯境,国家征兵,年迈而又拖着伤残之躯的父亲竟也准备出战,作为家中惟一儿女的木兰不禁为父亲的安危忧心。

在中国伦理观念中,“孝”是核心,“忠”则可被看做是“孝”的扩展和延伸。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儒家文化将社会中五种最重要的基本人际关系称之为“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而中间三种讲的都是家庭成员关系,这又被看做是构成国家的社会基础。这种“家”本位意识的具体表现就是以“忠孝”为核心的社会伦理规范,个人要对长辈尽孝,为国家尽忠。在中国传统木兰故事中,木兰从军的动机是“忠孝”。与中国文化建立在家庭基础上家族至上的群体意识相反,美国人看重的则是个人至上的个体观念,从而缺少理解子民、子女对君对父无条件单方面的付出和服从所需的文化土壤。因此仅以“忠孝”来解释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行为是很难令美国观众信服的。所以还必须另外找到更有说服力的东西,必须使Mulan成为“普遍的”和“感性的”,这样才能吸引观众进入角色,博取他们的同情。

因此影片Mulan中增加了相亲这一情节,增加了她一心想要荣耀家庭的渴望,增加了木兰因相亲失败而无法满足社会为女性所设定的通过婚姻实现价值的要求,从而必须寻找出路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所有这些一起促成了木兰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然而在雪地战役之后由于身份暴露,木兰被逐出军队,这又打破了她以“男性”身份实现其价值的希望,让她再次反思自己乔装从军的真正动机,正如导演在随片讲解中说: “她千辛万苦突破自己做出成绩,所以有今天的表现。当一切粉碎时,她真的会质疑自己的动机,不知道这个决定对不对,是不是一开始就大错特错。”①最后木兰终于认清了自我,影片中她坦承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或许我并不是为了我的父亲来的,或许我只是想证明我能行。所以当我拿起镜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这便是木兰的心声,替父从军只是顺势而为,真正潜藏在心底的是她实现和证明自己价值的渴望。被逐出男人“领地”,事实上更激发了其女性内在的对自我身份、自我价值诉求的强烈意识,从而完全忠于自己。这就是木兰不断寻找、发现自我的心理历程,正如训练时李翔所说的“成功在于找到自我的中心”。

与中国木兰的自我牺牲精神不同,美国木兰追求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倾听自己心声,追求真实自我,实现个人价值,成为“忠于自我,自我服务,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的真实写照。美国文化透镜中的木兰,在寻找自我中心的过程中努力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进而演绎了个人主义的精彩一幕。

在美国,每个人是被作为个体来看待的,他们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他们相信一个人在为他人服务时也是在为自己服务,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所以美国人不喜欢侈谈献身精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木兰从军”这一“利他”行为背后的目的是“自利”②。

爱的勇气、对家族荣耀的珍视,特别是追求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实现取代了儒家传统为“大我”牺牲“小我”的忠孝精神,构成了木兰替父从军的真正动机。“忠于自己可以做成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成为影片的核心主题:“她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因为她在倾听自己的心声……这个女人因为忠于自己而改变了社会的看法。忠于自己可以做成世界上最伟大的事。”③与传统中国木兰故事宣扬忠孝节义式的“自我牺牲”精神不同,美国Mulan则盛赞了忠于自我的个人主义精神。

二、传达美国个人主义重视个人奋斗、

强调个人力量的文化内涵 在突出木兰“寻找自我”心路历程的同时,Mulan也集中展现了她是如何训练成长,如何成功征战的奋斗过程。《木兰辞》中一笔带过的军旅生活在影片中被充分演绎。

由于女扮男装性别秩序被打破,木兰从军之后经历了“学做男儿”“洗澡风波”等一系列的性别“尴尬”。但她靠着自己的毅力与智慧,刻苦训练,不辞劳苦,不甘落后,最终完成了从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菜鸟式”的小人物向一名优秀战士的转变。她靠智慧成功地爬上了高高的树桩拿下了箭头,甚至还在训练中一举打败了李翔,赢得了众人的尊重,从而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人物。雪山战役,在双方实力悬殊情况下,木兰利用最后颗一炮弹,制造雪崩使敌人几乎全军覆没,并在危难之中勇救李翔。最后她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以女性之躯勇救皇帝、独斗单于,挽救了由男性主宰的国家。

影片在强调木兰训练成长过程的同时也凸显了木兰在战争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高度肯定了她作为一名女性个体的独特价值。木兰英雄行为的背后是基于其勇敢和智慧的策略运用,而非简单力取。例如雪山战役中,她急中生智,制造雪崩,利用自然之力杀敌;皇城救驾时,她也没有像那些男性将士一样硬拼,而是凭借自己独特本领和智慧,即充分利用了训练时所学的攀爬术,又同时采用了瞒天过海的策略让士兵们男扮女装,以骗过敌酋。

木兰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反映了美国强调个人力量,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特征。其实影片在刚开始时皇帝和将军的对话中就已显露出了与重视群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相反的重视个人价值、强调个人力量的个人主义文化传统:“恕臣直言,我的重兵能够阻挡单于的部队。”“记住,有备才能无患。一粒米可以改变斤两,一个勇士有时候可以决定胜负。”

影片对木兰训练成长以及其个人能力在战争中的表现所作的突出描写和处理,是美国文化进取意识和个人英雄意识的体现。事实上,Mulan延续了美国电影英雄传奇中的典型模式——她单枪匹马地拯救国家人民于危难之中,与西部片里个人主义“自我实现”的孤胆英雄豪无二致。影片充分反映了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认为个人是价值的主体,崇尚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个人价值。三、结 语

迪斯尼影片Mulan反映了美国独特的文化内涵。虽然借用了中国传统故事的框架,但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不着痕迹地融入了影片,正如该片副导演所说:“这是中国人民喜爱的故事,我们应当尽可能尊重原著。但我们清楚,我们不是把它拍成一部中国片子,因为我不是中国人,我们有不同的感性和不同的叙事风格。”④

影片Mulan突出了木兰忠于自我的强烈个人意识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强烈渴望,突出了木兰“寻找自我”和“自我实现”奋斗过程,给我们呈现了又一部美国个人主义英雄成长的传奇。木兰最终成为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认可的、符合西方审美观的“中国女孩”,她恰似一个地道的美国西部牛仔,充满个性自觉、自尊、勇敢追求个人价值,代表着美国个人主义的文化主导模式:强调个人的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认为个人是价值的主体,崇尚个人奋斗带来的成功。正如贝拉等(1991)所言:“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我们信奉个人的神圣不可侵犯性。任何可能破坏我们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决策并按自己认定的方式生活的东西,不仅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而且也是亵渎神明的。……摒弃个人主义……那将意味着放弃我们最深刻的民族特性。”其实影片改写本身也充分反映了美国人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决定的个人主义精神。

注释:

①③ 引自李婉(2007)。

② “自利”这个词并不代表着羞耻。在美国“正确理解的自利”是被普遍接受的,而且也许正是美国繁荣的秘诀。简单地说,就是美国人承认一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合法性。但是自利应合乎法律,来得诚实,而且以不损害他人的自利为基础。详见贝拉等(1991)和崔雪茹(2011)。

④ 刘来:《从电影〈花木兰〉谈文化转换理论》,《电影艺术》,2001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 朱文华.论的文化使命感[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2] 吴保和.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 秦志希,翟晶.从迪斯尼《花木兰》看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J].当代传播,2002(02).

[4] 李婉.穿比基尼的“花木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5] 高莉.试析《木兰辞》与美国电影《Mulan》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怀化学院学报,2006(03).

[6] 崔雪茹.西方个人主义源流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7] 程瑜瑜.从《木兰》看迪斯尼对异国文化的误读[J].电影文学,2011(06).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3

[关键词]励志电影;中西方人生观;差异分析

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科技文化也非常发达,在电影方面成就非常突出,历史上曾拍摄过很多励志性电影,引起世界关注。让我们从电影的种类、性质、内容、影响以及电影所体现出来的风格,来分析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一、从美国两部著名励志电影看西方的价值观

美国有很多电影是励志性的,比如《录取通知》,影片的精髓是对传统教育的讽刺与猛烈的抨击,主要讲的是一个叫做巴特比的高中毕业生,他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他投出的大学入学申请信,全部被拒绝了。不过巴特比不是惟一陷入困境的学生。面对着因无法进入大学而逐渐黯淡的前途、父母施加的压力,和巴特比一样的一群毫无经验的高中生,倡导自由主义,雇下一块场地,请了一些演员,建了一个虚拟的网站,决定建立出一所根本不存在于世上的“南哈蒙理工学院”。然而事情给闹大了,第二天外面300多个和他有同样经历的人来他所谓的学校报名。真正的“哈蒙理工学院”把他们告上法庭,法庭上巴特比对传统教育提出挑战。

再如著名美国励志影片《街头日记》:当所有立志成为教师的人都对这样一所混乱的学校感到害怕的时候,刚走出校门的爱林将目光定格在威尔逊高中,她所执教的班级代表着多个种族的大聚合,所有学生均来自完全不同社会阶层,有黑人、拉丁人、亚洲人,还有未成年人、贫困的穷人,甚至还有黑帮分子。这些学生愤世嫉俗、黑帮械斗、不安与躁动、种族歧视,这一切冲击着爱林,但爱林没懈气,鼓励他们彼此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故事,并趁机为每位学生都买了《安妮•弗兰克日记》。学生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未来的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从影片可以看到,可以体现西方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是,追求自由,追求个性,反对守旧,突破常规,希望获得自己想要的,个人的权利大于集体的权利,等等。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成因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有种根本性的原因:一是哲学上的基础是怎样的,二是历史性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受这些因素的重要影响,一个民族的人生价值观或世界观形成后,将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并支配或左右人们的言与行。

中国的历史很悠久,曾经受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个历史强烈地影响着人的价值观的形成。

而在西方,英国很早就有了资产阶级,并进入统治层面,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西方的工业革命的爆发和不断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认识,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因此,西方人相比于中国人来说,更向往自由、平等和快乐、幸福。

比如美国有名的励志片《肖申克的救赎》:安迪从蒙受冤屈入狱后便立志越狱,经过19年时间,其间忍受了各种非人折磨,但他从来没有丢失可贵的梦想。他在长期不懈的努力后,终于用一柄手槌挖开了被瑞德估计要用600年才能挖开的越狱墙洞,创造了奇迹,因此获得自由和财富。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追求自由的例子。

从影片可以看出,西方哲学观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与自己的对立面抗争,注重个性上的发展与进步以及自我的个性的很好地呈现。他们往往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一个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所定的,而是自身太懒惰,是他缺乏一种善于斗争、抗争和奋争的精神。

在中国,却强调“天与人合一”。人要对大自然顺从、崇拜、尊重,不能盲违,要和谐统一、和谐相处。中国人一直强调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最终导致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往往为他人着想。人们宁可牺牲个人的私人利益,也要为公、为他。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做事情不愿得罪人,为了处理好人际关系,往往会言行不一样、表里不一样,说的和想的不一样。

而西方人却不一样,一直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认为那二者是对立的。西方人对“原罪”有自己的独特的认识和感受,他们为了赎罪,会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抗争对方。西方人的个人主义取向非常强烈,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非常重视个人的收获与感觉,这是西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明显特点。

三、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差异所在

一般来看,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可以说,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

一是在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上的差距。权利差距是指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状况,是各种社会文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文化在处理权利不平等的问题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

通过美国的一些影片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在权利义务的认识和把握上有着明显的差距。在西方,一般情况下,都非常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特长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我们可以说,个体本位意识是西方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和发挥着重要用途。我们在西方文化的多方面分析中,可以发现,西方一般把“个体主义”放到最大,非常强调个人的力量,也就是说,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把自己的最大的潜在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出来,以全力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利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快乐和幸福,才能真正让自我得到满足。我们知道,“个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种价值观念,在这种文化中,个人潜力的发展、个人的志趣与爱好以及个人的权利等,常常是至高无上的,比什么都重要,什么也比不上个人的权利和个人的追求。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而且也是他们崇尚竞争、非常好斗的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中华文化则非常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不希望过分的竞争与争夺,不强调个人追求过分的个性。特别是我们倡导的忠孝一体,在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到底是怎样的,他们在家要孝于亲,在朝要忠于君,这是不可更改的。在我们中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直特别强调集体主义、大局意识,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注意维护整体的利益和大局利益。中华文化一直强调,要把“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永远要大于局部利益,国家利益永远要大于个人利益。而这正与西方的追求的自由与个性形成强烈反差。

二是思想上和社会关系上的差异。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精髓就是“仁”和“礼”,主要意思就是:人一方面要自立自强,另一方面要助人爱人。在中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礼”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非常主张克制自己,从而达到仁,达到和、合及最高的和谐境界。圣人孔子的“礼”就是“伦理”,主要强调的就是辈分等级差别,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也就是说,要有前有后,有早有迟,要有顺序,有次序,有先后,有大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伦”思想。在中国,在这里讲的“五伦”,构成了人们普遍遵守的基本的道德标准,成了人际关系之间的一大准则,人们在此准则下相互依存、相互满足,重人情,重关系,与西方的模式形成强烈反差。

而在西方、在美国,“人人平等”、人人一样的思想可以说深入人心。在美国、家庭里,人人要平等,不分等级,一定要把孩子当做成年人来对待,要尊重其人格,就是几岁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孩子可以自己作出抉择,可以追求自己的个性与自由。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平等地对待和看待别人,他们往往不看重一个人的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和水平。这些在上述的几部美国影片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比较实用。在人际关系中,人人之间都是平等的,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他们之间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竞争,父母和子女之间可以把对方看成对手。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很少顾及所谓的人情或者面子,在很多时候就是公事公办,利己、竞争、平等、独立、求异、求新、自由,是他们的原则。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按法则或者规则办事,即使亲朋好友也是“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吃饭一般是AA制,就是大家一起吃,一起出钱,不用讲人情,不用不好意思,不用来回推辞。西方人也广交朋友,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或者关系当作一种交易的手段。西方文化中这种“理智、逻辑超过感情”的人际交往形式,是最为典型的工具型、实用型人际关系模式。而这正基于他们有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与西方人所大不同的是,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家”就是最大的、最好的、最不能替代的避风港。和爱国一样,爱家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夫妻之间,一定要互敬互爱、相敬如宾;兄弟之间,一定要情同手足、互相尊重、互相礼让。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亲情”氛围尤为浓郁,要坚持利他、助人、公益的原则。这是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处世方式形成的深刻影响。

总之,中国的价值观注重于群体、整体和大局,追求“利他”中,追求助人;西方的价值观更注重个体,偏向“利己”,给人一种自私自利的感觉,但这毕竟是西方人的价值观。不过,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受到西方的影响与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张扬个性,追求自由和幸福,这无疑对国家和民族都是福音。相信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以及国人的不断成熟,西方越来越多的先进文化会融入中国,让更多的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得到创新和丰满,从而从中获得更深的文化体验和人生体味。

[参考文献]

[1] 戴春花.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J].考试周刊,2008(52).

[2] 王新灵.中西方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差异及其在行为方式中的表现[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与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扩张

媒介(media)是人类意识的载体,媒介产品代表着参与制作传播的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所以媒介信息往往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在政治及社会层面上从来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众多商业动机驱使下的媒介信息以文化产品的形态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其或显性或隐性的传者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符号,凭借庞大成熟的产业机器以及强大的媒介技术,对信息接受者产生巨大的感知冲击和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认知改变(文化同化),并试图渐渐形成一种依赖型的媒介消费关系,这即是文化强权国家所谓的“文化软实力(softpow-er)”[1](P.142)的一种表征。美国好莱坞电影就是这样一种国际文化媒介,它风靡全球市场并充斥着互联网,在实质上推动着国际媒介跨文化沟通规则的变化。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官方网站最新的2011年电影市场报告显示,2011年好莱坞电影的全球票房收入已经达到326亿美元,同比增长3%,而这种持续增长完全是国际市场贡献的,仅在2011年其在中国的票房收入就增长了35%[2](P.4),中国顺理成章地成为好莱坞电影迄今为止最大的国际市场,但实际上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力要比票房反映出的更大,因为官方的票房统计是不包括MPAA长期诟病的盗版和网络侵权视频的观影群的。2010年底在日本举办的第8届世界文化大会上,针对“亚洲国家如何应对好莱坞的压力”这个大会的最后一项议题,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关于“反抗好莱坞应该首先是文化命题”的观点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3]。笔者提及这个并非要讨论面临现实压力的中国电影产业,而是想藉此探讨好莱坞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后工业时代越来越突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以及它所带来的“文化帝国主义”或“文化殖民”的忧虑与问责。

(二)大学生与好莱坞电影文化

美国学者Silverblatt等人提出:个体在接受进入国际传播渠道中的信息时应必须具备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技能”,这种技能使个体能够与所接收的国际信息保持距离从而形成批判性的个人独立的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得以正确地选择进入国际传播渠道的国际信息并对其作出解读和评论。(Silverblatt&N.Zlobin,2004)[4](P.8)。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包括好莱坞电影在内的各类外来文化信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海量和无序的特征,而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人群和社会理性思维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在通过网络快捷方便地接触好莱坞电影这类他者文化媒介之时,是不是同时也是很好的分析者、判断者和批判者呢?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不同民族和的大学生在此问题上是否存在差别呢?由于这一层面涉及到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文化问题,本次调查的意义得以凸显。通过考察我校大学生对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接触状况、认知以及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本文分析了民族院校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努力探索如何从跨文化角度看待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由课题负责人设计调查问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利用专业调查网站“问卷星”,以网络问卷填写与数据统计分析同步进行的方式获得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68份,有效问卷368份,回收有效率达100%。调查自2012年2月27日开始,至3月27日收回最后一份有效问卷,历时一个月。样本学生是随机的,其分层情况如下:大一共240人,占总量65.22%;大二共86人,占23.37%;大三共39人,占10.6%,大四共3人,占0.82%。汉族样本学生共216人,占58.7%;少数民族共152人,占41.3%。方面,无者共290人,占78.8%;信仰佛教者共35人,占9.51%;穆斯林共25人,占6.79%;信仰基督者共13人,占3.53%;其他信仰共5人,占1.36%。

三、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接触意愿与行为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5个问题来了解我校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接触意愿与行为。首先,我校大学生接触电影的主要途径就是网络,共有89.64%(303人)的学生选择通过互联网观看电影。由此可见,调查结果验证了笔者最初的假设:大学生的观影行为大部分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呈现出自发性和随意性的特征。这与大学生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大学一般远离市区,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有限;而大学生寝室现在大多具备上网条件,且管理较宽松;网络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与免费娱乐,获取电影往往非常便捷,这些客观条件培养了大学生网络自主观影的行为习惯。另一题目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看什么电影主要取决于“平时自己的喜好”,这说明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观看电影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主动性,他们在选择电影时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当然,他们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意见影响,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身边人的推荐”会成为他们选择电影的依据,这说明人际传播对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网络推荐和评论有时也能对我校大学生的选择产生影响(见表一)。毫无悬念地,在“你是否喜欢好莱坞电影”这个问题上,仅有8.15%(30人)的人表示不喜欢好莱坞电影;另一多选排序题“请依据你的爱好程度依次选择最喜欢的国家或地区的电影”的统计数据也说明好莱坞电影确实在我校大学生的喜好榜上独占鳌头(见图一)。不过“你最近一年平均每月会看多少部好莱坞电影”的问题上,学生们选择的接触频次虽不尽相同,但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超过3部,而几乎40%的学生选择了1或少于1部(见表二)。这说明虽然好莱坞电影得到了大家的青睐,但在我校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占用的时间精力并不多,没有成为主导性的媒介信息。

(二)接受与评价倾向

笔者曾对比过类似调查的结果,所有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大都将“消遣娱乐”作为观看好莱坞电影的主要目的[5]。在本次调查中也不例外:“喜剧类”电影成为我校大学生们首选的好莱坞类型片(见图二);而“精美震撼的感官效果”、“先进精良的制作水准”、“演员的精湛演技和魅力”、“经典和幽默的台词与对白”和“新鲜有趣的异国文化背景”等入选我校大学生喜欢好莱坞电影之前五大理由,其中与电影这种文化产品的“工艺”直接相关的因素就占据了前四位(见图三),这与好莱坞电影自诞生起就携带的商业与科技基因紧密相联———好莱坞电影从来就是以迎合大众的娱乐与心理需求,追逐票房为第一要务的,近年来更是花大力气利用“大片”在全球吸金,对于如何抓住观众可谓颇有心得,凭感官震撼吸引到我们的大学生实在不足为奇;另一方面,观影者之于电影自始自终就是一种媒介使用原则中的“需要———满足”关系,无论大学生们一开始接触好莱坞电影时是何目的,吸引他们持续关注好莱坞电影的力量一定是来自电影本身的魅力。我们发现,在众多因素中,西方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在大学生们对好莱坞电影的喜好度中排名不算靠前。不过,我们并不能因此而看轻好莱坞电影中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影响力。相反,正如本文一开篇所述,电影文化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信息是绝对存在的,不论观众愿不愿意甚至知不知道,文化的渗透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此次调查笔者针对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倾向,还设计了“你认为看好莱坞电影自己最主要的收获是什么”一题。对比统计数据,笔者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在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原因中,大学生们无疑首先肯定了其娱乐功能;但是到了评价其意义的时候,仅有26.36%的人承认好莱坞电影带给他们最主要的收获是“娱乐放松了”(表三)。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由于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他们认为娱乐放松也许不应该成为最主要的收获,因而更多得选择了“开放视野,了解西方文化”这个选项;其二,正如表二所示,大学生们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投入看电影这项娱乐,也可以理解为电影中异彩纷呈的美国多元文化使大学生们意识到好莱坞电影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比娱乐更多。这说明我们的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还是具备相应的思考能力的。我们同时注意到,有两成多的学生认为“获得生活的感悟或信念”是好莱坞电影带给他们的最主要收获。同时,在大学生最喜欢的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励志类电影的喜爱度综合评分达到5.42,与排在第二位的“动作/冒险”片相差无几。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解释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与评价倾向:他们会因为感官享受被吸引着观看并且体验深刻,但是最希望电影带给他们轻松和更积极的情绪,他们同时把好莱坞电影当成开阔眼界、了解西方和认识美国的一个重要途径。#p#分页标题#e#

(三)文化价值观及批判

美国著名的跨文化心理学家马尔塞拉(A.J,Marsella)认为,文化有外在形式(如艺术品和等级制度)和内在形式(如价值观、态度、信仰、感知/感情/感觉方式、思维模式以及认识论等)[6](P.27)。笔者据此认为,好莱坞电影就是美国主流文化的外在形式,而其内在的文化形式恰恰是通过深植于电影文本中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文化象征符号进行书写表达和传递的。无论是电影制造者们的集体无意识还是有意为之,这种包含美国主流价值观、态度、信仰等文化模式的表达与传递的符号象征,必将伴随着好莱坞电影所带来的感官和心理冲击,不同程度得被其他文化的观影者进行解码。此前有关调查的结论曾提示,大学生们对于好莱坞电影试图向全世界表达的一些所谓“普世价值观”是完全能够感受和体会到的,但是在解码过程中却缺乏意识形态的批判性解读[7](P.3)。那么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由于民族文化和信仰有异,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种文化模式方面是否会呈现不同呢?笔者通过“你认为好莱坞影视承载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一题的统计数据发现,好莱坞电影中的如“独立自由”、“个人主义”、“民主平等”等一些价值观能为大多数大学生所感知;但是另一些对美国主流社会同等重要的价值观如“家庭和谐”、“务实向上”等观念却没有得到足够多的认识(见表四)。

笔者认为这很真实地反映了当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Adler)指出的,“感知是由文化决定的”,一旦我们自身的文化背景发生改变,我们看待周遭世界的方式———价值观必定改变。并且,文化模式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文化的变迁往往就是通过跨文化情境中与他文化的碰撞而产生或者得到强化的。在随后的交叉分析中得出的数据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更加能够感知到“家庭、社会和全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和“务实向上”这两种价值观,但是总体看来差异并不显著;而造成的跨文化感知差异则更为明显一些:穆斯林大学生最能感知到“个人价值实现”,而对“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和“和平和谐”等价值观的感知程度均最低;信仰佛教的大学生对于“和平和谐”的价值观最为敏感,而“务实向上”这样积极入世的态度则成为他们感知程度最低的一个价值观;全部信仰基督的大学生都能感知到“独立自由”的价值观,但是他们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感知程度相对最低。总的来说,大学生基本上可以意识到好莱坞电影中呈现出的美国主导文化模式,从而完成跨文化感知;但是,这种感知是选择性的,更多的是以自身文化背景为参照和筛选而获得的。在考察大学生跨文化认知背景对其跨文化认同态度的影响方面,本次调查设计了“对于好莱坞影视中的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背景和文化现象你了解吗”和“对于上题所述的普世价值观你理解并认同吗”两个题目。在交叉分析后,笔者发现,无论了不了解电影中的文化背景,大多数受调查大学生都对他们从好莱坞电影中所感知到的价值观表示了认同,即使是完全不了解电影文化背景的大学生也有近三成的人表示能够理解,且57.17%的人认同这些价值观。另外,数据显示对电影相关文化背景有了解的大学生中,其了解程度与他们对电影中感知到的价值观的认同却呈反比。这一现象令笔者相信,在跨文化情境中,对他者文化了解越多,也就越能够使自身的文化得到强化。民族与差异方面进行交叉分析显示,除了汉族比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能够理解价值观的人数比例上稍多一点(3%),无者比三大者更能够理解价值观以外(宗教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抵制变化的,使文化呈现出差异性而造成跨文化理解的障碍),其他并无显著差别。另外,几乎所有样本层的大学生都有最高比例的人选择“不太理解但可以认同”的选项。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尽管半数以上的各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并不甚了解电影中的这些价值观,但是仍然有接近七成的人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按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对这些价值观进行了解码并达成了跨文化认同。

在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批判领域,本次调查相关的题目是“如果好莱坞电影中存在以下内容你认为哪些是不能接受或值得批判的”。统计数字表明,六成以上大学生们对好莱坞电影中“总是由美国人拯救世界”和“渲染血腥暴力”等内容表示不能接受,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接触”的内容值得批判。“精神空虚、物质至上”这个选项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但仅有44.84%的大学生认为类似的内容无法接受。其余明显存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选项分别有“性态度开放”、“拜金主义”、反映婚姻家庭观念的“结婚离婚频繁”和中国社会曾经之于美国社会最大的一个差异———集体主义价值观“人与人的距离感”。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这些选项中提及的好莱坞电影内容表示批判的比例却逐次递减(见表五)。这不能不让人思考:到底是我们的大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还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改变导致他们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领域转移了呢?在交叉分析中,笔者发现信仰三大宗教的大学生比没有的大学生更不能接受好莱坞电影“渲染血腥暴力”和宣扬“性态度开放”,穆斯林学生反对血腥暴力内容的比例更是达到了76%,“精神空虚物质至上”和“缺乏对少数民族裔的正面描写”紧随其后,成为入选率超过半数以上的三个选项。信仰基督的大学生则成为最不能接受对婚姻和性态度不严谨的样本层(61.54%)。信仰佛教的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反映的其他内容持批判态度的人的比例似乎最低。这些说明了同一个问题:不同样本层都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对这些接触到的异质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态度和判断。其中,有无以及不同的对个人价值评判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5

2008年12月11日,影星阵容强大的《革命之路》获得第66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4项提名。12月26日,电影在美国38家影院小范围上映,首周取得了39万美元的票房。发行公司乘胜追击,今年1月9日该片在全美院线公映;若在金球奖上有所斩获,预计会吸引更多观众,成为票房大户。

被推迟的梦想

《革命之路》根据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6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改编,描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如何经历婚姻破裂和梦想幻灭。导演山姆・门德斯1999年曾以《美国美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本片则是他第二部关于美国当代城市人生活的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1955年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个名叫革命路的新兴住宅区,坐落在城市近郊,居民大都生活安稳,经济富裕,是个标准的“美国梦”的象征。这里住着惠勒夫妇,他们在一次酒会上一见钟情,结婚后有了两个孩子,生活看起来很美满。但撩开这层貌似完美的面纱,却是绝望苦涩的现实。妻子阿普丽尔(凯特・温丝莱特饰)是个演员,但因表演事业不顺,十分沮丧,且不甘心成为家庭主妇,所以脾气暴躁,闷闷不乐。她一心要迁居巴黎,过一种充满希望和激情、与庸俗现实完全不同的生活。丈夫弗兰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也曾雄心勃勃,但因被无聊乏味的职员工作所困,又经常与妻子吵架而开始在外找女人。他对自己的生活也不满意,听到妻子的建议决定搬往法国,重新找到自己的爱好,过想过的生活。可恰恰这时上司决定提拔他,他开始犹豫不决。阿普丽尔则意外怀孕,两人为要不要孩子,是否继续法国梦陷入争吵、指责的恶性循环,一个完整的家庭逐渐支离破碎。

与受到热情赞美的《美国美人》相同,《革命之路》同样是一部充满反思和反省的电影。故事表面上讲一个家庭的不幸,但透过家庭的肌肤,作者其实描写了一种更为微妙、残酷的情感。不可否认,当时的美国正处在二战胜利带来的乐观情绪当中,1950年代的好莱坞家庭剧无疑对此做了绝佳的反映。然而,回归生活的安逸或者歌舞升平的景象,不知不觉隐藏了美国梦的进取精神,虽然有些人摘取了它的果实,但品尝后却满嘴留下苦涩。除了少数几个不甘寂寞的人在与环境的对抗中获得个人价值与梦想的实现,其他则在庸庸碌碌的凡俗生活中丧失了朝气。

小说作者理查德・耶茨对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美国充满艳羡,那时的美国人勇于开拓,有正义感,居安思危,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的严峻考验,仍怀着对自由和机会的期待,执著地投身于追求梦想。“1950年代,一代人渴望在这个国家的郊区生活,不顾一切、不计成本在这里求索舒适和安全感。很多美国人被这种想法困扰,认为它是一种对美国最勇敢的革命精神的直接背叛。我试图把这种精神在阿普丽尔身上具体化。作品的名字提醒我们,1776年的革命之路在1950年代的美国已告终结。”耶茨说。

耶茨的故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推迟实现的梦想结局如何?

现实意义

43岁的山姆・门德斯作品不多,1999年首执导筒拍了《美国美人》,《革命之路》是他的第4部电影,也是他第二次拍摄美国当代城市人的生活。相比较于《美国美人》而言,门德斯认为“它其实并不那么城市化,也不是那种唯美的、爱情的、浪漫的影片”。

几年前,门德斯和妻子凯特・温丝莱特几乎同时开始阅读原著小说和剧本,刚接触到剧本,温丝莱特就决定要丈夫拍摄这部电影,她自己也坚持要出演影片中的女主角。可是门德斯似乎有点犹豫,直到读完整个剧本,门德斯才下定决心拍摄本片,并且答应了妻子担任主演的要求,他还找来了迪卡普里奥扮演男主角。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6

再美好的理想也只是遥不可及的,敌不过现实里一个小小的诱惑

尽管时隔一段日子,关于威勒夫妇的故事带来的余震,似乎并未就此从我心头消除。我想,或许真的要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才行。威勒夫妇生活在彼时彼地,我们生活在此时此地,但分别不大,分别不大于彼此生活的地名――他们住的地方叫革命路,我们呢?也许叫解放路。电影里威勒夫妇的世界是模型式的:丈夫进城工作、妻子居家劳务,他们除了彼此拥有,还有孩子、邻居、朋友、同事。背景都是典型的,并没有被赋予过多时代的、社会的氛围。

威勒夫妇的生活的确是典型的,是模范的,他们是人人羡慕的完美一对,是“特别”的。尤其是,他们自认为是“特别”的,这是最终造成悲剧的源头。如果我们回头,看影片的开场,弗兰克与爱波的浪漫相遇,真是恍若隔世。接着的第二场是数年之后,就是弗兰克・威勒创作、爱波・威勒主演的舞台剧以失败落幕,然后夫妻间相互攻击讥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裂痕一下子展现在我们面前。被生活钳制住的人生、家庭和爱,令人多么沮丧和悲哀,并且这种被平庸腐蚀下的日子一望无际。妻子爱波意图挽救他们的生活,想要抛下现有的一切,投奔遥远的巴黎开始彻底的新生活。不用说电影里的角色,就是电影外的旁人,但凡在生活里打过滚的观众,看到这里也会五味杂陈――而最后恐怕都要暗道一声:幼稚。而在电影里,威勒夫妇的友人听到他们要去巴黎生活,竟然暗地失声而哭,哭得看似莫名,却让人寒意直起。

起初,弗兰克是应允的,巴黎是他信念中仅剩的梦想了,而妻子描绘的未来,听起来如此美好。他是这么说现在的生活来着:无望的空虚。但是,当一份高薪的工作突然摆放在面前后,弗兰克放弃了他们夫妻共同的理想。再美好的理想也只是遥不可及的,敌不过现实里一个小小的诱惑。《革命之路》的转折处,是弗兰克录下的一段话,可能是电影里最重要的词句:“了解你现在所拥有的,了解你还有所需要的,了解什么是你不能够没有的――这就是所谓的‘库存控管’”。弗兰克在这个人生的“库存控管”条规下退缩了,被爱波视为不可饶恕的背叛,最终导致这个家庭走向“毁灭之路”。人生的库存控管,大概就是让你趋众而活,让你牢牢地握住现实不放。电影里的那个被电击疗法治疗过的、天才精神病人道破了弗兰克的内心:或许你觉得,还是在无望的空虚里要过得舒服些。

因为迪卡普里奥与凯特・温斯莱特的主演,很多影迷都说也许《泰坦尼克号》上的杰克没有死,和露西从此生活在一起,也许就会变成这部“续集”里的样子。但是,这条中产家庭的“毁灭之路”的指向,远不是“婚姻通往爱情的坟墓”这么简单,指向的是人心当中的患得患失的思量、导致最终的进退失据的必然命运。是的,进退失据的人生。为什么萨姆・门德斯在语带调侃的《美国美人》之后,又要拍一部更加阴郁、压抑、气场汹涌,甚至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的电影?我最近在读雷蒙德・卡佛的小说,他都是在写日常生活的阴暗面,他自述:是为了让读者联系到自己,被感动,并想到自己的存在。同样,看完《革命之路》,我想能让自己感受到家庭和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悲哀是重要的,只有诚恳面对,才能更真实地意识到自己还在活着,还在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