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对儿子说的心里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妈妈对儿子说的心里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妈妈对儿子说的心里话范文1

分道扬镳,她对儿子说你要超过爸爸

1995年,李小明只有4岁。一天,爸爸问他愿意跟谁过,他就懵懵懂懂地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拥有健全的家了。

李小明的父亲名叫李之龙,他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妻子张英一起白手起家,办了一家化工厂。短短几年时间,他就成了金坛市小有名气的富人。像很多有钱人那样,他不甘寂寞,很快找到比妻子更年轻、更漂亮的女人。张英也像其他女人那样哭过闹过,可是都无济于事,只好含泪和李之龙离婚。

离婚后,张英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她经常对儿子说:“现在妈妈除了你,什么都没有了。你要给妈妈争口气,好好念书,将来比你爸爸更加有出息。”

李小明已经上小学了。张英明显感觉到儿子的性格有些孤僻:在班里,他很少跟同学说话,回到家后也不到邻居家玩耍。不过,他的成绩很好,这让张英很欣慰。

李之龙重新组建家庭后觉得愧对妻子,曾表示愿意在经济上给予适当帮助。张英却一口回绝道:“没有你,我和儿子照样可以过得很好。厂子是你办起来的,我不抢你的功劳,也不要你的钱。”这天,她又把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叫到跟前叮嘱:“你一定要超过爸爸,不能让妈妈失望啊!”李小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虽然没有完全领会妈妈的意思,但听懂了他从此以后必须把爸爸当作比赛对手,只有跑在爸爸前面,才能舒展妈妈紧皱的眉头……

在二年级的一次单元测验中,李小明考出全班第一的好成绩。他高高兴兴地往家走,却被一个同学拦住去路:“你这次肯定是抄的。我爸爸说了,像你爸爸那样的人,根本养不出好儿子!”李小明被说得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我没有抄!我没有抄!我爸爸是好人。”

回到家里,李小明径直往楼上自己的房间冲去。张英跟在儿子后面,追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李小明哽咽道:“妈妈,他们说我爸爸不是好人……”张英的心猛地像被人狠狠扎了一下,她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说:“他们没有说错。你爸爸的确是不负责任的人,而不负责任的人就不是好人。你要让你爸爸知道,你是多么优秀的孩子,放弃我们母子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

张英的话推倒了李之龙在儿子心中的好形象。李小明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自己是被爸爸抛弃的孩子。每次走在大街小巷,看见别的孩子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爸爸。尽管他恨爸爸,恨爸爸离开他们母子俩,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仍然渴望能天天和爸爸在一起……

不堪重负:那是妈妈流不完的眼泪

张英暗暗发誓:再苦再累也要把儿子培养成人!

离婚伊始,张英打算做生意,却没有启动资金。但她不向前夫开口,也不向娘家人求助,而是从小买卖做起,独自去外地批发一些小商品回来沿街叫卖,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她的小生意总是不好不坏,忙死忙活也挣不了多少钱。虽然挣不到多少钱,但张英对生活的热情丝毫不减。那是因为有儿子,儿子就像她心中的一盏灯,让她看到了前路的光明,看到了无限美好的未来。

让张英措手不及的是,1999年10月的一天,她心中的灯突然黯淡下来。

这一天,学校的老师让李小明带信给他的母亲,请他母亲去学校一趟。张英问儿子发生了什么事,儿子支吾了半天才吐出实情:“我的成绩不好。”

成绩不好?儿子的成绩不是一直挺好的吗?张英急了,匆匆赶去学校。老师告诉她:“李小明这次考试很不理想。他上课时老是不能集中精神。”张英问:“我儿子这次考试成绩在班里能排到前几名?”“中上等吧。”老师不无遗憾地说。听了老师的话,张英的心一点一点地往下沉。这段时间由于生意特别忙,她对儿子管得比以前少了,没想到儿子的成绩就滑坡了。

张英回到家里,让儿子老老实实地坦白为什么上课不能集中精神。李小明说,他没有不集中精神,这次考得不好纯属偶然,下次一定考好。张英却认为儿子是在敷衍她,一点儿也不体恤她的苦心。想到这些,她的泪水便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接一颗地滚落下来。她背过身想擦掉眼泪,却怎么也擦不完。由于一时情难自禁,她伏在桌子上不停地抽泣。

张英的样子把儿子吓坏了。在李小明的记忆里,妈妈一直是很坚强的,即使是当年和爸爸离婚,她也只当着他的面哭过一次。他知道这次自己伤透了妈妈的心。忽然,自卑的潮水淹没了他――原来,自己是很不受欢迎的人,爸爸不要他,妈妈责备他,连老师也不像以前那样关心他了……

李小明曾经想劝妈妈不要哭,但没有勇气。他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看着妈妈耸动肩膀。

张英足足哭了半小时,后来发现儿子还站在她的身旁,才止住了哭声。

从那以后,张英的脸上再也难见笑容。李小明也不敢像以前那样跟妈妈亲近了,在他眼里,张英作为妈妈的角色已经淡化,她更像体育教练,而且是十分严厉的体育教练。

张英替儿子制定了一整套学习计划:每天必须做多少课外作业,双休日必须看多少课外书,早上朗读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分钟,每天看电视不得超过多少分钟……

李小明认为,妈妈的这份学习计划挤占了应该属于他的自由时间,剥夺了他童年的快乐。他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了。

张英可谓在儿子身上煞费苦心:为了让儿子安心学习,她宁愿晚上不看电视;为了哄儿子做作业,她把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全部花在儿子身上,或买营养品,或买学习用品,或买高档皮鞋、皮衣……然而,不论她如何努力,儿子的成绩总是不见好转。久而久之,李小明不仅不再是妈妈的骄傲,而且成了妈妈的一块心病。

转眼李小明快小学毕业了,他的成绩已经由中上等滑到中下等。张英心里很着急,却一点儿也使不上劲。实在伤心的时候,她就躲在房间里偷偷流泪。

母亲红红的眼眶、无助的眼神,犹如鞭子似的抽打着李小明的身心。他真的很希望妈妈痛痛快快地打他一顿,这样,他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些。每次走在放学的路上,他都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妈妈今天的生意做得特别红火。他想,妈妈要是有好心情,他回到家就不用面对妈妈悲伤、绝望的眼睛了。但是,即使妈妈的生意做得再好,她的眼泪也永远流不完。李小明开始害怕回家了。

初一下学期的一个阴雨天,李小明终于离家出走。临走前,他拿走了妈妈的1000元。他跑到常州,进入一家网吧,在网上和网友聊得很开心。网吧老板对他很热情,这让他觉得网吧才是他的家。

李小明在常州总共呆了九天,直到把钱花光了才想起妈妈――那个在家里因为他出走而哭肿了眼睛的妈妈。他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张英一听到儿子的声音,又哭起来。这一次,她的哭声没有令儿子反感,李小明甚至有点想哭了。

李小明终于回到了家里,妈妈和他进行了一次艰难的谈话。

“跟妈妈说实话,你为什么要逃学?为什么不回家?”

“我觉得上学没劲,回家也没劲。我上学就是为了让你高兴,要不,我早就不上学了。”

儿子的话像重重的木棒狠狠砸在张英的头上,把她砸得晕头转向。张英弄不明白:四年前那个好学上进、成绩优秀的儿子,怎么眨眼间就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抓住儿子的手,捏捏他的胳膊,又摸摸他的头,再拍拍他的脊背,然后喃喃自语:“是我的儿子,是我的儿子……”说着说着,“哇”的一声大哭不已。这是她第一次当着儿子的面毫不掩饰地放声痛哭。

李小明知道,只要回到家里,就无法躲避妈妈的哭声。他更知道,没有钱在外面是活不下去的,他必须学会跟妈妈在一起生活。于是他壮着胆子劝妈妈:“妈,求你以后别在我面前哭。我以后一定改掉坏毛病,一定好好学习,一定给你长脸。”

张英愣愣地看着儿子,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不过有一点她能确定:儿子既然肯对她说心里话,说明儿子还信任她,只要有这份信任,她就还有希望。她又想,既然儿子烦她哭,那么,以后她就不哭。

请暴打我,我再也不想听妈妈的叹气声

2003年后,张英改做水果生意,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家里的经济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她紧锁的眉头并没有舒展开来,因为儿子在学习上遇到了难题。

念初一下半学期时,李小明的个子已长到近1.70米,他坐姿不正确,加上爱玩电脑,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成绩跟不上,他不得不留级。

儿子留级,让要强的张英感到很没面子。她曾对一个生意上的伙伴说:“儿子不给我长脸,我挣得再多钱也没意思。”在潜意识里,她一直在和前夫较劲,在生意方面较劲,在培养儿子方面也较劲,而事实证明她输了!她无法掩饰内心的失望和愁苦,在家里,不管干什么事,做饭也罢,洗衣服也罢,看电视也罢,只要一想到儿子,她就止不住发出长长的叹气声。李小明觉得,无论躲在家里的哪个角落,都能听到妈妈永无休止的叹气声,家里的空气变得一天比一天沉闷。

李小明再也无心向学。他知道自己很让妈妈失望,他也不想这样,可他就是提不起学习兴趣。妈妈的叹气声让他感到无比压抑。他甚至觉得妈妈叹气比杀了他还难受。可是,他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变妈妈。他所能做的就是在妈妈的千叮咛万嘱咐中去学校,然后坐在课桌旁,然后下课,然后回家……

有一次,大约是中秋节,张英做了好多很对儿子胃口的菜。李小明正吃得高兴,抬头却发现妈妈一直没有动筷子,便问妈妈为什么不吃饭。张英不说话,转过头长长叹了一口气。李小明顿时觉得胃口全没了。后来妈妈不停地给他夹菜,他也吃不下去。他忽然觉得那不过是妈妈给他的恩赐,根本不是对他的爱。他真想大声地对妈妈说:你以后别叹气好不好!可是他忍住没喊出来。他好不容易才陪妈妈吃完这顿团圆饭,放下筷子就回到自己的房间,用被子蒙住头,在被子里使劲地吼了几声。他希望这样可以让自己好受些。

掀开被子后,李小明觉得心里还是憋闷得慌,但不知道该对谁发泄。他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想让自己平静下来。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找来一张白纸,用毛笔在上面写一个大大的“忍”字,把它贴到墙上。他告诫自己:以后不管妈妈如何在自己面前哭泣、叹气,我都要忍住!

上初二时,李小明的个子已经长到1.76米。如果不上网,他喜欢打篮球。有一天放学后,他和几个同学在操场上打篮球,一直玩到天黑才发现自己忘了时间,他连忙往家赶。

回到家里,妈妈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到家。他气喘吁吁地说:“和同学打篮球。”

“不是去上网?”张英不信任地看着儿子,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你怎么老是长不大呢?怎么老是把我的话当耳边风呢?”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

李小明再也受不了了,他突然有一股冲动,希望妈妈真真实实地打他一顿,最好把他打死算了,省得他每天都要看妈妈那张哭歪歪的脸。为了点燃妈妈的怒火,他故意说:“我就是不想长大。我就是去上网。你能把我怎么样?”

这是儿子对自己说的话吗?悲伤、愤怒、失望如潮水般涌向张英。张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抄起一根钢管朝儿子身上打去。

“我就去上网,就去……”李小明希望妈妈将他打得更狠一些,他觉得这样才解恨。

张英终于意识到自己太过分了,她扔掉钢管,一把抱住儿子,心疼得全身颤抖。

李小明任由妈妈抱着,却感觉不到一点温暖,反而觉得很冷,是那种透彻灵魂的冷。

由于留了一级,李小明升上初二后成绩稍微稳定了一些。但班里的同学见他是留级生,都不太愿意和他说话。李小明也不主动和别人交流。本来话就不多的他,在同学眼里更成了怪人。

李小明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孤独人”。他希望在网上能遇到跟他一样孤独的人,希望对方能把他当朋友。但是,妈妈不让他再去网吧,他只好每天一放学就回家。在家的时候,他一定是自个儿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刚升入初二时,李小明还能坚持自己完成作业,后来课程越来越难,他就无法独立完成作业了,只好每天早晨回学校抄袭同学的作业。这样一来,到了考试,他看见考卷就心慌,考试成绩经常很不理想,排名总是让他感到自卑和恐惧。他知道,就算他回家不把成绩告诉妈妈,负责任的班主任也会打电话通知他母亲的,会让他母亲在家督促他学习。

无可避免的考试,成了李小明心里最重的负担。李小明有时候真想完全放弃学习,可是一想到房间里的“忍”字,想到妈妈这么多年来为他吃的苦,他又坚持下去了。

一天晚上,李小明走过妈妈的房间,从门缝朝里面张望,惊讶地发现妈妈并没有坐在床上看电视,而是坐在地上发呆,默默地流眼泪。他觉得自己的心像被电击中一般难受,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他有点恨母亲,也有点恨自己。

李小明也许没有意识到,正是这种越积越深的恨,最终毁了妈妈,毁了他,也毁了这个家。

疯狂弑母,谁让无知少年灭绝人性

2005年5月13日,星期五,由于没有交政治课家庭作业,老师让李小明带信回家给妈妈,让他妈妈到学校去找老师。李小明当然能估计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实话对妈妈说,妈妈一定会很伤心。他并不怕妈妈骂和打,只是不想看见妈妈伤心的样子。所以,他决定把这件事隐瞒下来。

星期六过去了。星期天也过去。李小明忐忑不安地打发着这个双休日,期盼时间过得慢一点,最好永远不要到星期一,永远见不到政治老师。然而,星期一还是到来了。

2005年5月16日清晨,李小明从睡梦中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想个法子,既不告诉妈妈,也能对政治老师有个交代。他想了很多种办法,却没有一种办法是可行的。昨天夜里他做了一宿噩梦,梦见妈妈在他的床前痛哭,还用细细的铁丝打他。

怎么办?怎么办?天亮了,太阳升出几丈高了,时钟已经指向6点了……李小明不停地在房间里踱步。突然,他听到妈妈喊他,让他去拿零钱上街买早点。

李小明的心止不住一阵狂跳,因为他的脑子里猛地冒出了一个吓人的恶念――杀掉妈妈!他觉得自己被无比压抑的环境包围着:学校里,老师不停地布置作业、不停地安排考试,他不想去学校;家里,妈妈没完没了地抱怨、没完没了地哭泣和叹气,这比打他更让他受不了,他也不想呆在家里。那一瞬间,他认定只有杀了妈妈才能突出重围,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所以,他拿起一把榔头走进妈妈的房间。

张英侧身朝里躺在床上,丝毫没有发现儿子的异常。

李小明举起手,榔头停在半空中。他全身哆嗦,两腿发软,下不了手。这时,张英翻过身来。李小明大吃一惊,再不下手就来不及了!他闭上眼睛,举起榔头胡乱朝妈妈的头上砸去……

妈妈对儿子说的心里话范文2

突然有―天,我说话,他开始反驳我,―句顶―句

父亲要想让儿子听你的话――当然是正确的建议,那么首先要与儿子交朋友,这是许多父亲曾经说过的经验。但话是这样说,要真正做起来,确实难度很大。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曾经对这种“做朋友”的观点不屑一顾,认为大家的经验,未必适合每个孩子,后来又想,即使是这样,那也是一件非常好做的事情,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儿子还是非常听我话的。

但是突然有一天,我说话,他开始反驳我,一句顶一句,而且他总能找出许多的理由来驳斥,经常问得我哑口无言。直到这时我才发现,他比我高出了半头,身材也比我宽出了一块,嘴唇上已经有了黑色的髭须。这时我才觉出来,儿子已经是大小伙子了。他已经不是那个说话要仰着头看你的男孩子,而是一个与你目光平视的男人。

儿子今年16岁,马上就要升入高中了。他在一所市重点中学上学,但成绩―般,眼见得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他却一点不着急,该干什么依旧干什么,与以往没有什么区别。这可真把我急坏了。我说你怎么不努力呀,万一考不上怎么办?他却总是一句话反问我,你怎么知道我考不好,难道天天不睡觉,昼夜捧着书本,把人熬咸肉干,才一定能考好吗?我无言以对。我想与他交流一下思想,但无从下嘴。

说句心里话,以前我与他的沟通特别少,因为我的父母年岁很大了,而且身边没有人,许多时候,我住在父母家,这样与儿子接触时间不长。

可以说过去也不想与他怎样交流,而现在却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他到了现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敏感的青春期和中考前夕――我就特别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不为别的,我就想提醒他―下,或是帮助,或是指导,总之要让他走一条正确的道路,相信这也是每个做家长的应该具有的责任。因此我总有一种想要跟他攀谈的想法。但是他根本没兴趣跟我说话。我清楚,父亲必须要对儿子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又是必须建立在能与他交流的基础上,这样你的思想才能对他有浸染,才能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他必要的指点和把握。可是他根本不听你的,不给你机会,怎么办?

我想,必须要想办法,要他和我面对面地坐下来。

儿子愣了―下,说你今天怎么下翮蒡,是不是明天要地震

我让儿子进屋写作业,我认真地做饭。过了一会儿,我喊他吃饭。他―走进厨房,愣住了。我做了好几个菜。他看着我涨红的脸和一头的大汗,没说话,低头吃起来。我知道,我在厨房做饭的样子,一定是很怪异的,是很陌生的。他可能是被我感动了。我心中窃喜,看来我的这招苦肉计出效果了。

吃到半截,他问我,做饭很累吧?我说岂止是累,简直就是一项高难度的体操动作。我以为我的玩笑,会让他与我有说有笑起来,没想到,他却对我说了一句“可是妈妈做了17年的饭”。说完,一抹嘴,进屋去了。这让我猝不及防。我原以为家里的一切,他是根本不管的,原来他在看着呢。我在心里想,看来儿子真是长大了。又过了几天,我把一本新出的书,拿给他看。想借机与他再次沟通,没想到他翻了两翻,放在边上,依旧没说话。过了―会儿,他在自己的屋里吹起单簧管,这是一首特别陌生的曲子。我没听他吹过。儿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单簧管,一直坚持到现在。曾拿过许多奖,还是市里一个学生交响乐团的首席,以前总出去演出。他天天在家吹,他吹的每个曲子,我基本上都知道,有的即使说不出是谁的作品,但也耳熟,可这首曲子却从来没听过。自打他上初二以后,吹管的时间明显见少,上初三后,就更少了,我不知道这首新曲子,他是什么时候学的。我进屋问他,他告诉我是韦伯的协奏曲。我说这首曲子你是什么时候吹的,我怎么没听你吹过呀?他对我说,你这本书,我不也没看过吗。

他似乎又借题发挥,以俯瞰的语调对我说,文学没有音乐震撼人,在这些艺术门类中,文学排后面。我问他何以见得。他―本正经地说,音乐不需要翻译,走遍世界,大家都听得懂。英文书、法文书,要是不翻译,你看得懂吗?你又不会外语。这孩子真是跟我较上劲了。尽管面对他那一脸自做成熟其实依旧天真的神情,坯有偏激的歪观点,但却让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又好气又好笑。

我很苦闷,有种走投无路的感觉。我给好几个朋友打电话,立时引来同感,几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哥们儿都有这种苦处。―位朋友把孩子送到国外学绘画,每年花几十万,还得另外花钱让儿子到欧洲游历,去著名的博物馆,面对面地看名画,感受名画魅力。如止煞费苦心,可他儿子很少打电话回来,连伊妹儿都很少发。还有一个朋友,儿子才上初一,就开始为他存钱,做好出国准备,平日里自己连出租车者啥不得坐。可儿子不领他的情,说你这是提前投资,证明我是绩优股,将来我会给你赚大钱。还有―位朋友说,我天天为儿子学习但心,你说他要是考不上好大学,找不着工作,结不了婚,要是在家呆着,一米讥的大个子,在家一晃荡,在你面前一坐,那不是把咱们愁死呀!可问他将来打算,他都不理你,我都不敢想呀,我现在都害怕他呀!

我的这些朋友都受过高等教育,也有着较高的工作和处事能力,但在对儿子的教育上,却陷入到一个盲区中,似乎束手无策。我们这些接近了中年的男人,应该怎样教育好儿子,起码能知道他在想什么,可是连这点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到底该怎么办。

我们必须学会倾听。而倾听,是父母与孩子走近的惟―诵道

我与妻子商讨办法。妻子说,儿子这样跟你陌生,不跟你说心里话,是因为这么多年你很少关心过他,天天忙自己的事情,忙自己的前途。你想一想,你过去有多少时间和他在一起过,问过他学习吗,问过他的想法吗?

在那一段时间里,我在回想着我都为儿子做了什么。的确,我只是在他如今突然比我长高了,像男人一样与我对话的时候,我才感到了一种需要与他交流但又无法交流的危机感。在过去的日子里,我又做了什么,过去的确对儿子关心不够。还有一点,我在和我的朋友们交流心得时,我们突然发现―个问题,这可能是我们无法与儿子走近的最大的症结所在。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总想着要去怎样教育儿子,这”教育”两个字,恰恰是阻碍父亲和儿子精神靠拢的最高的山峰。尽管我们认为自己是在平等地与儿子交流,但还是在无形中,从语态、神情甚至于动作上,体现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大父亲主义”。这种心里不去掉,根本无法与儿子相通。

找着了两点关键问题,似乎心里明晰了许多。接下来就要真诚地平等地与儿子交朋友了。真正地以朋友的心态走近他,走近他的内心世界。

这时候,正好我和妻子17年的结婚纪念日就要来到了,我们商量,要把儿子带上一起庆祝。在过去的许多个纪念日里,我们是把儿子排斥在外的。

那天我们一家三口人,上午分别看望了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然后下午去了北京,看了一场音乐会。在晚餐时,儿子特别兴奋,他说今天他要喝―杯啤酒,然后举杯对我说,你是个孝子,这一点我佩服你,但你是孝子,不一定代表你的儿子也是孝子。我们不会愚忠的,也不会盲目崇拜,我们以理说话。他可能见我面容尴尬,赶紧又补充说,你放心,将来我会为你养老的,不会不管你们的。我说你是不是说了半句,把后面的话也说了吧。他说老爸没这意思,你就跟我我娘好好过日子吧,祝你们直到金婚。搞得我和妻子哭笑不得。

但也就是从这次开始,我发现儿子跟我开始有话了。其实,儿子还是很懂事的。譬如每次进门,只要我在家,他者哙进到我屋里,喊声“爸”,然后再去干他自己的事。吃饭时,他都要把我和妻子的饭盛好后,才盛他自己的饭。还有他从不去网吧,也不乱花钱,隔一段时间就会主动提出来去看爷爷奶奶。我之所以对他有”看法”,就是因为他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主动跟我说他的内心想法。或者说他所做的一切,与我那时候上学时不一样。而这一切,我想我也有一定的责任。我怎么能要求他像我那时候一样呢?像我那样一切听家里的,大人说什么就听什么。那是什么时候呀!

我自己调整好了思想,心态也平稳了,我就想着要跟他好好的谈一次,关于他如何对待中考,还有上高中后,今后如何安排,譬如练了这么长时间的单簧管,将来如何打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想还不能冒险谈,还是要抓住机会,有的放矢。

那天还是妻子没在家,我照例给他做好饭,他说上体育课,摔了一下,腿特别疼。我说要领他看病,他说没事,不用看,明天就好了。我就借此机会,说先别写作业了,我们聊会天吧。他看着我刷碗的样子,说,我给刷碗吧,你写了一天了,也够累的。说着,他抢着把碗刷了。那天,我和儿子聊了很长时间,但我没有像以往那样,说我过去怎么不容易,怎么吃苦,然后批评他现在如何不努力。

没有,那天,我只听他说。我只是倾听,认真地倾听。

可能我的真诚――我的倾听的姿态――感动了他,他跟我说了许多心里的想法,我简直大吃一惊。我没有想到,他心里完全有一整套的安排,非常细致,甚至有一些我没有想到的问题。尽管还有一些幼稚的因素在里面,但也足以让我放心了,原来他―点都不糊涂,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安排。

是的,他们这一代――1980年以来――所谓的独生子女,从他们出生开始,就有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社会背景。他们追求自我,追求独立,他们面对着的是一个开放了的时代,而我们毕竟是在传统教育下长大的,我们受的是遵从的教育,而他们恰恰相反。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立的思维。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倾听。而倾听,是父母与孩子走近的,准―通道。

怎样才能与孩子――尤其是父亲与儿于――交朋友,倾听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走好了这一步,也就是当有一天,儿子觉得你和他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他才能和你讲述他心里的想法。这样你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才能看到他的未来。

拿出真诚与一定的时间,听儿子说话,其实真的是一种享受,你好像看到了从前的你。我们为什么非要端着父亲的架子呢――无论你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一场有趣的辩论

有关两代人之间沟通的话题,大人们的说辞太多了,您想必早就不陌生了。这里不妨听听为人子女者的观点。此前子归原创网上的―场有关代沟问题的自由辩论,灌水者多是半大孩子,看上去别有滋味――

正方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不畅的主要责任在父母

我们的父母不是上帝却处于神的地位。当然,这种伦理关系无可辩驳。可就其本质而言,这正是造成代沟的原因。

观点:

1,当今的父母已不如往前――父母们经常忙着赚取物质的资财而忽略了他们的儿女,甚至没有抽出时间去和孩子们沟通。他们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只忙着工作。他们没有满足孩子的心灵需要。

――“夏天的微笑”如是说

2,家庭中父母永远是在山上,而孩子永远是在山下,山上的人是至高无上的,而山下的人只能月枞。其实如果父母可以走下山来,放弃那一点点的尊严,以朋友的态度和我们谈心,我们怎么会不理解他们呢?但是他们总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压我们。也许我们不懂父母的心,因为我们没作过父母。但是父母应该懂我们的心,因为他们也有我们这个年纪,可他们却不理解我们,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我们。

――“河豚”的观点

3,“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理现象说明,父母的内心深处一直以为孩子就是他

我与父母的矛盾是不能简单地用谁对谁错来衡量的――我渴望表现出长大成人、自强独立的姿态,而我的父母则是以我衣食供给者的身份自居,表现出一种饱经沧桑、远见卓识的姿态。我喜欢用新鲜而时髦的东西去影响父母,而父母则更多的用孝道、规矩和经验来教化我……尽管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旧观念早被人否定,但它在那些为人父母的心中仍然根深蒂固。平时父母和孩子谈话教导孩子的时候,那种绝对的领导绝对的统治的态度尽显无遗。这使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主从关系。父母们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不重实质的教导,才使两代人的心灵逐渐有了距离,爱逐渐有了距离。

我们的父母不是上帝却处于神的地位。当然,这种伦理关系无可辩驳。可就其本质而言,这正是造成代沟的原因。张爱玲说父母凭空制造了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的脑子,却半饥半饱半明半昧地养大她。不错,由于这种本身的关系,叛逆便觉醒了。可见父母对我们的不理解是因。而我们所谓的不听话是果。

父母是爱我们的。爱之切,望之深。可这种爱却让我们觉得沉重,他们将“学而优则仕”,自己未圆的梦给了我们。却忽略了我们是有思想的。我们希望去搏击风浪,父母给我们帆船。我们希望去闯开自己的蓝天,父母给我们摇篮。这平等吗?这叫理解吗?

――“静静”大发感慨

反方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不畅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如果连自家欠人都不能主动沟通,将来到社会上还能够攻关吗?不能主动地去攻关,在竞争的时候,岂不成了废物?

观点:因为子女的无知、任性造成了代沟的出现。他们信任朋友较多于父母。朋友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或许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年龄差异太大造成了他们对父母没话题。

――“锥敏”的辩驳听上去有点儿无可奈何

一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和子女产生代沟。子女从小不为生计担忧,很少体味人间疾苦,时间长了导致自我中心倾向。而父母―直含辛茹苦、受苦受累却又不被子女所理解。这种痛苦的心情,又有谁能体会?尽管父母在主客观上都有消除代沟的意愿,可同学们扪心自问,我有几个人真正给了父母机会呢?

二是我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子女长期处于父母的教育下,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听不进他们的话。

三是父母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正所谓外因无法决定内因,根本问题还是在子女身上。子女受到社会上各种各样思想的影响,思想又不成熟,很难正确地把握自己,而又对父母的话不以为然……我们常说与时俱进,其实真正做到这句话的不仅有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啊 !只是他们在接受新观点之前总是要经过一番仔细的筛选,可这并没有错啊!

――“绿色青菁”对父母满同情

两代人所处时代不同,年龄不同,需要不同,肯定要有一些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等不相吻合的地方,有了不同并不要紧,可以主动沟通,由谁来沟通呢?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当然是孩子 应该主动;

相对大人,孩子是受过系统教育的,是知识信息量比较多的,当发现两代之间有矛盾的时候,孩子应该主动设法消除,比如给大人找一些相关的资料看,给他们讲有关的案例,而不可以怄气、斗气。有知识的人怎么能跟没知识的人―般见识呢;

家庭中往往是孩子提出需要,大人就量力而行地满足需要。因为大人有很多事情要做。当孩子到了青春期时,也就是容易产生代沟的年龄时,大人有时难以一心―意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孩子是主动者,父母是被动者。主动者就应该主动沟通,想办法让大人同意自己的意见,支持自己的想法,帮助自己,甚至说服大人同意自己。这样代沟就消除了。那你说谁是主要责任者,如果连自家大人都不能主动沟通,将来到社会上还能够攻关吗?不能主动地去攻关,在竞争的时候,岂不成了废物?

――“单纯的愿望”说。这像是为父母护吗

做父母的别太把自已不当外人/岳付玉

影视剧里常常有这样的镜头,两个者阱目当不错的有情人,却总因为一次又一次的误解而麻烦不断甚至寻死觅活,让观众为他们无数次地着急,恨不得冲进荧屏踹他们一脚 ”你误会他啦,猪头!干吗不听他解释,好好聊聊不就什么都清楚了嘛!“这自然是中了编剧导演们种下的蛊。所谓锣不敲不响,而编导们偏偏就是不敲那面锣,不捅那层窗户纸,急死你才好。还好,最后的最后,那俩傻瓜总算通过种种契机沟通好了,于是前嫌冰释拨云见日,剧也就收场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处理与自家孩子的关系问题上,偏偏扮演着与这等庸俗剧中的角色类似的角色,那就是,不去沟通,或不善沟通。有的人甚至还不及剧中人的结局,终其一生,父子之间都不曾有过一次酣畅淋漓的交流和推习置腹的沟通。这不能不算是―桩憾事。

相比之下,武歆的儿子可真幸福。他爹不仅意识到了沟陋的紧迫,还想方设法寻找沟通的途径和方法。武歆跟儿子沟通所实践的路径其实跟白开水―样简单直白,不外乎俩字“倾听”,听儿子说话。可就这么简单的事,许多父母却做不来。我老爸就是其中一个生动的反面例子。我爸和我弟一年统共说不了几句话。在去年除夕的饭桌上,我们一家人正憧憬新生活呢,谁知我爸突然放下碗筷,点着我弟痛斥: “一年没叫我几次爸爸,跟别人怎么就那么多话呢!”吓得我和我妈赶紧打哈哈救,场事后等我爸平静下来,我跟他套词,”你就知道说我弟,你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多跟他说说话,沟通沟通呢?”你知道我爸咋回答的:“我是他老子,用得着巴巴地倒找他说话吗?再说了,他一回家就一头扎到自己的房间里玩电游,都大学毕业工作两年了,还这么贪玩,主动跟他说话?看见他我气就不打一处来!”

一时间我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对父子尴尬僵持了。我在网上网下跟朋友们一念叨这事儿,谁曾想应者云集。相比之下,父女之间、母女之间。母子之间,情况还好一些。而父子之间,尤其是儿:子处在青春敏感期的时候,僵持甚至冷战的真不少。也难怪有关父子沟通及亲情碰撞的电影这几年挺有市场,像《向日葵》、 《千里走单骑》之类的――父与子之间有摩擦有隔阂难交流难沟通,这不天生就有了戏剧的张力了嘛。然而,在真实的人世间,谁会愿意把生活过成电影呢。

尤其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情况就更棘手啦。因为有且只有一个娃,一不小心就给宠得娇骄任性了,而中国人又有把期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的积习,于是乎做父母的恨不得生出N多眼睛来盯着自已的独苗,育子投入上更是不遗余力。而每每越在意的东西就越难有平常心。也难怪,当爹妈的投入了那么多的情感和银两,能不烦心上火吗!

细究一下,做父亲的懒得跟儿子沟通,或者明知道沟通的重要却又苦无良策,主要还是意识上的模糊、认识上的错误――有时候甚至自己还不觉得,还呜冤叫屈呢。就是太把自己当父亲了,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我虽然很不喜欢引经据典,可想起鲁迅先生在八十多年前写的那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还是牙痒痒地忍不住想搬出来作个结:“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调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圣人牛顿/牛顿他娘

估计没什么人比牛顿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状态更加满意的了。他每天慰口此快活,即使胖脸蛋上的笑容比婴儿时期少了很多,但心底的高兴仍是源源不绝地从黑眼睛里从小嘴嘴里从肥手手上发射出来。这一种袭人的力量,几乎无人能挡。这便是圣人了吧―――刘生活只有赞美没有抱怨,并能使周围的人受其影响,惟圣贤能为之。

做为圣人,每晚入睡之前必要三省吾身的。牛顿是这样做的――抱着他的布狮子小弟弟面朝墙壁侧卧,口中念念有辞。不同的夜晚当娘的曾听到过不同的段落: “爸爸不错。妈妈不错。我不错。小狮狮不错……”然后声音渐小……然后,睡着了。

“我聪明。我好看。我坏蛋。”――似乎是很中肯的评价,但是当娘的分明看到墙壁的阴影里伸出了一根胖乎乎活以肉虫子的大拇指,得意地向天上翘着,正在对自己做着完美的鉴定。然后是―阵奶声奶气的坏笑……然后,睡着了。

“不开灯,黑乎乎。开开灯,亮乎乎。”――嗯,唯物主义观察家的观点。娘喜欢。然后牛顿他娘带着满足的微笑率先睡着了。“我是大哥哥。我陪小狮狮。睡睡。”――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古今完人哪。圣人牛顿属于自学成才,常常很自觉地将热胀冷缩的物理学原理广泛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对某事有热情时他会自动膨胀成一个高大威猛的汉子,没了热情人家就回归自然,还原为可怜楚楚的小宝宝。晚上九点,圣人牛顿心系苍生,惦念着楼下的野猫们。他像―台跳了针的老唱机一般反复大呼了几汁遍: “出去玩!出去玩!”当娘的苦口婆心:“太晚了,外面黑。”牛顿双手拍着小胸脯道: ”没事!我是大哥哥!“赞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真圣人也!

早晨八点,圣人牛顿身着长睡袍以“天使在人间”似的腔调把娘唤醒。当娘的看了表之后满脸愧怍,连滚带爬地跑去给圣人弄早餐,叮嘱他自己试着穿袜子。及娘在厨房收拴停当返回大床,发现圣人仍然光着圣脚。圣人对此事皱着眉头解释说:”我不会。我太小。”由于圣人口齿不清,汉语拼音中的f与h常常混淆,故实际上人家说的是:“我不费,我太小。”赞曰:实事求是,舍圣人其谁!有时候看着自己一个人玩耍的牛顿,当娘的曾经有过一点点难过――圣人身边也没有个可以打闹的兄弟姐妹,也还不具备上幼儿园的资格。牛顿他娘推己及人,认为牛顿某些时候必定是孤独的,所以常常让自己年轻三十几岁,希望能跟牛顿一起做着伴儿胡作非为。

但牛顿并不领情。当牛顿他娘突然想变成小嫩芽芽时,人家牛圣人却在考虑着开花结果的大事情了。

某日牛顿他娘苦口婆心地说:”别玩电脑了牛顿。眼睛都要看坏了。快过来跟妈妈玩会儿小车车。”牛顿只动了动小嘴唇儿:“不。”牛顿他娘打算动武:“那我关电脑了啊。”牛顿全身乱动起来:“不!我工作!”牛 顿他娘的好奇心上来了:“哦,你在工作呀?那你都工作了点啥?”牛顿沉稳地回答:“我上网。看新闻。”

虽然牛圣人如此心忧天下,牛顿他娘还是很但心他变成电脑小孩,于是频频带圣人外出。一个星期之内,因公因私地去了好几个办公场所和游乐场所。外界刺激给牛顿带来的超好情绪一直持续了很久。但是转天,牛顿在家正玩着车车的时候,突然间悲从中来,他摊开两手神色忧郁地对他娘说:“妈妈,我没有单位。”牛顿他娘破例没有笑。倘若一位2岁的无业游民正处在彷徨和失意中,那可不能笑。刚要起身安抚,牛顿却又转过身去经营他满沙发的车队了。牛顿他娘听到牛顿对他心爱的小车们说:“我没有单位。我在家。”这回牛顿的声音可一点儿也不忧郁。这回就可以笑啦。因为圣人和他的娘用撮知道有家没单位的快乐啦。

妈妈对儿子说的心里话范文3

A 乔在一个科研单位上班。

他所在的那个研究所的那条大街上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军事——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得入内”。这个牌子让白杨树掩映着的那个大院看起来有点儿神秘。

每当乔的亲戚朋友来他家小住,坐公汽经过这个牌子时都会发出“啧啧”的感叹,然后用有点儿羡慕嫉妒恨的口气说乔——你真厉害啊!乔听到这话会把头扭到一边儿去,他不用嘴巴回答,两只鼻孔里会喷出一股气,很短,发出模糊的一声“哼!”来表示对这种说法的不屑。

进他们那个院子时,要办繁琐的手续,乔更是不胜其烦,亲戚朋友倒是十分体谅和配合,反过头来给乔解释:“保密单位嘛!应该的。应该的!”

乔这时会说:“保个P!”

B 之所以乔会认为保个P,是因为他在一个要害单位的非要害部门上班,他心里不平。

研究所有中科院的院士,有博士后的工作站,有带博士的导师,住200平方米的房子,拿高薪,还有点儿趾高气扬。最讨厌的是这帮家伙还认为后勤的服务不到位,常常提意见,有一次投诉,就得扣乔他们一次工资,这些事儿搞得后勤的人们有点儿愤世嫉俗,私下里喝酒时乔会发狠话,希望再来上几次,再折腾折腾那帮家伙。

每当乔的老婆听到这话都会把脸拉得老长,等别人走了她会批评乔:“这话让所长听到还了得!你还想不想混了。”乔仗着酒劲儿骂:“妈妈地!不混也罢!大不了老子走人,哪个粥棚不喝粥,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

乔的老婆心里想你就吹吧!可着劲儿地吹!

心里这么想着,手上却递过来一个热乎乎的毛巾让乔擦擦那张油晃晃的脸。乔接过来盖在脸上,汗毛孔一下子就张开了,很受用的样子。待拿下毛巾来,一杯热茶已经送到了嘴边,他不由得感激地看着老婆,脱口而出:“老婆可真是好老婆!”一想到这里就是一声呜咽:“老婆,你老公没用,你跟着受苦啦!”

乔的老婆瞪着眼睛说:“这话从哪儿到哪儿啊!日子好好的,谁受苦啦!”乔立马说:“我就瞧不上研究室的那帮家伙那么臭美,拿那么高的工资!”老婆马上哄他:“人家晚上还得去办公室点灯熬油的,咱不攀人家。这不是过得挺好的吗,是不是儿子!”

儿子正趴在小桌子上写作业,听到这话抬起头表示不赞成,他说:“妈,我想买变形金刚!和毛刚一样的那种!”

毛刚是专业部主任的儿子,乔马上说:“你看你看,他妈的我就听不得这个。”老婆说那咱不听不听。转过脸骂儿子:“什么变形金刚,期中考试你再进不了前10看我怎么收拾你!”

C 其实乔也就是嘴巴臭,干活还算是踏实,上面分管行政的领导也还满意,要不也不会把一个到海南旅游的机会给了乔。

老婆兴高采烈地给乔收拾行李,还看中央台的天气预报了解下不下雨,要不要带上件雨衣,临走的晚上好一顿温存,女人说你好好出去散散心吧,别给我买东西,给儿子买点儿椰子糖回来就行。

这一番温存和一番话,让男人的心里很难过。女人回回都这样,比个娘还厚道,从来不提自己的要求,可你真给她买件衣服,也是高兴得要命,在镜子前面比划来比划去的,找出别的衣服一件一件不厌其烦地搭配。这时候老乔和小乔就是观众,仰着脸儿坐在沙发上看,女人模特儿一样撅着腚扭着腰一探一探地走猫步,逗得爷儿俩要命。

乔打听好了海南出宝石,他悄悄对儿子说要给女人买一块儿回来,挂在她丰韵的白脖子上。臭美,狠狠地臭美一顿!

儿子问那你给我买啥呀爸,乔说给你买20斤椰子糖,特香的那种,吃得你小子睡觉都流酸水。

乔就这么带着对老婆孩子的热爱和千把元的私房钱坐着飞机呼呼地飞海南了。在长沙一停的时候遇上航空管制,到海口已经是晚上了。

天还明晃晃地亮着,热得不行,像是桑拿天。他们那个团说好了都是军工系统的人,可地陪那儿出了点问题,一个地方上的散团拼了进来,第二天大巴上就多了几个陌生的面孔,小导游说了一通废话,然后让大家混坐到了一块儿,乔很不乐意。本来他一个人坐俩椅子,松快得很。

小导游的兴趣一向是关注购物的环节,对景点的介绍十分敷衍,今天说说苏轼的流放,正史野史地混说一气,明天聊聊万泉河以及红色娘子军。团里的几个男人缠着她讲黄色笑话,她也应景说上几段,换来很猥琐的笑声。

乔在骨子里是挺反感的,车上还坐着女人,听着让人恶心。他便打岔说:“别扯那些恶心的东西,说说宝石吧!”导游一听很高兴,马上接话:“你看,这才是老板呢!一说出话来就有品位。”有其他单位认识老乔的打趣,老乔买宝石呀!你行啊!乔下意识地用手摸摸肚皮,红底裤的小兜里缝着私房钱,那一块儿摸上去挺硬,他心里挺踏实。

这些话和动作,都让一个有心人看在了眼里。

D那人姓杨是台湾来的,在大陆做生意,说一口标准的国语。看起来像个正人君子,甚至有点像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晚上酒店里不时接到骚扰电话,乔同屋的人常常就不知去向,他一个人闲极无聊在住处附近散步,经常能偶遇这个台湾人,不免也递上根烟,聊上几句。

杨老板有时会问,你的同事又活动去了。乔就表现出非常愤怒的样子,忍不住骂娘。他的同屋是另一个单位的小负责人,买东西的时候常常要发票,开出各种与工作有关的名目,乔看了气得不行。

杨老板总是十分厚道地哈哈一笑,然后拉着乔去宵夜,“来,带你去补补身子。”旅行社的饭都是清汤寡水,乔的肚子很接纳各种宵夜的小吃。

海南的夜市很丰盛。不仅有便宜的热带水果,还有地道的东山羊以及海南鸡饭,鲜鱼粥那是非常地可口清新,乔也象征性地掏过钱包,杨老板马上拦住:“你看你看,我也是可以回去报销冲账的,公司里有专门的开销。”乔问杨老板,你公司做啥的,杨老板笑笑说:“你不感兴趣的,来——来,吃饭吃饭!”

一来二去的就熟了,乔的晚饭时间就提不起兴趣,倒是盼着同屋的早点溜走,开始老杨时间。

杨老板知道的海南典故比导游小姐的多,说到苏轼流放那是头头是道,关于红色娘子军也知道不少故事,乔问你哪儿打听来的这些故事,杨老板故作高深状地说:“我有情报啊!”乔打趣地说你是情报处长吧!没等杨老板说话他自己先乐了,说都什么年代了,哪还有情报处长呢!杨老板说:“就是就是,两岸早晚得统一,相逢一笑泯恩仇嘛。”

E俩萍水相逢的人突然就加深了感情,原因是买宝石。

导游已经带着这个团去了几个购物点了,有卖珍珠有卖宝石,乔迟迟没有出手。眼看着别的人已经刷了几万的卡了,导游对那些金主照顾得无微不至,有时也拿话蹭乔,说这位大叔,您不是对宝石有兴趣吗?再不买可就没机会啦!车上有的人忽然想起导游说过的一句话,便嚷嚷人家老乔有品位,你推荐的地方不上品呀,不入人家的眼啊,是不是啊老乔。

乔的脸色很难看。

到了下一个购物点,他决定要出手了,可是比绿豆大不了多少的,如果成色好都得上千,他跟卖家讨价还价,这时导游也来帮忙砍价,问:“大叔,您的心理价位是多少呢?”

他的心理价位是1000,他也知道这1000元买不到像样的玩艺儿,于是摇摇头上了大巴。回来的路上神情沮丧,晚上的老杨时间都没兴趣去了。

可杨老板不屈不挠地敲了他房间的门,说咱们今天喝咖啡吧,文昌的咖啡很有名呢!乔好面儿,拗不过杨老板就出了门。

俩人一落座,杨老板就把一个小红盒放到了咖啡桌上,眼睛盯着乔,慢慢地推到他面前。

乔问搞什么鬼?杨老板说打开看看。

乔有点儿犹豫地打开,一只红宝石的吊坠,下午看到过,标价2万。他的心突突直跳,肾上腺素直往上涌,顶得头嗡嗡地响。

杨老板开了口,一点儿小意思。没别的意思。

乔慌乱地盖上了那个小红盒,语无伦次地说:“这是什么?别别别,开玩笑呀!啥呀——这是。”

杨老板拿过乔放在桌子上的小背包,打开拉链把宝石轻轻放了进去,什么话也没说。

乔张大了口深呼吸。杨老板若无其事地喝咖啡,一时无话。

乔觉得自己没有力量把宝石拿出来,他很虚弱,浑身冒汗。

喝了半杯咖啡之后杨老板说,咱们朋友一场,后会有期啊!

又说了些闲话,一句宝石也没涉及,俩人就回了酒店。

乔一夜未眠。

F乔真的给儿子背回去了一大口袋椰子糖,有20斤,小家伙上学之前偷偷溜进客厅,打开装着椰子糖的五斗橱,狠狠地抓了两大把,把裤兜全撑满了,他这是要到学校放份呐!乔躺在床上从卧室半掩着的门缝看到了,打心里替儿子得意。

老婆喊他起床吃早饭,他跑到厨房对老婆说你转过身来闭上眼睛,老婆心里顿时有点儿小激动,儿子早就跟她说了20斤椰子糖和海南宝石的事儿,她有点儿不能相信可又怀着期待,于是惴惴不安,早晨热牛奶时沸了出来,一锅就剩下小半碗,心疼得要命。

乔捂着她的眼睛把她推到镜子跟前,说睁开吧老婆!

一颗红色的桃仁那么大的心形宝石,老婆大叫你疯了吗?不过了买这么大的宝石?乔温柔地把女人的身子扳过来,然后揽入怀里。女人眼睛一热,泪水就洒在了乔的肩上。

乔说今天就戴着上班去,穿个没领的衣裳,让全所的人看见。女人说看我这一身的汗,再说又不年又不节的,找个好日子戴呗。一边凑到镜子跟前,爱不释手地把玩着宝石。乔笑了,说你看着办吧。

那颗宝石到出事的时候,女人也没怎么戴,她是舍不得。

她也几次三番地问过丈夫,这得多少钱呀!你哪来这些钱呀?丈夫笑而不语,问得多了就说我挣外快了。女人问干啥呀?他说你别管。

女人上街的时候如果能路过个首饰店就进去瞧瞧,看看那里的宝石多少钱,每次看了心里都一跳:“那么贵!”但是她无比相信他们家老乔,相信他不会干坏事儿。再说,有多少女人会真的在意,丈夫的钱是怎么来的。

下篇 情人

A乔离开海南之前的那一夜,拆开红色底裤的小兜拿出那1200块钱,买了一个咖啡礼包,老杨时间到了,他拎着咖啡出了门。

宵夜的时候他把咖啡递给杨老板,非常谦虚地说,一点儿小意思,没法儿跟您的比,您要是看得起我就收下。杨老板双手接过来:“嗌——朋友之间不说这话,礼轻情意重啊!我收下了,谢谢!这次出来挺开心,交了你这个朋友。”

乔马上说以后有用着我的地方尽管说话,之后又笑笑:“嗨,我也没啥本事,杨老板做那么大的生意哪会用得上我呐!”杨老板挥了挥手,好像要把这句话赶走一样:“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也说不上会遇到什么,那时到你家门口给口水喝就行啦,呵呵!”

乔心想出手这么大方的人就是公司倒了,单靠积蓄也是吃穿不愁吧?这朋友值得一交。于是就给杨老板留下了单位电话以及联络方式。杨老板马上告诉乔自己公司的名字和地址,乔一边记在手机里一边问:“咨询公司是做啥的?”杨老板简单说啥都做,只要是信息,智库听说过吗?乔摇摇头,杨老板说007知道吗?乔脱口而出“邦德”,伸出右手做握手枪状,指向杨老板——“007——邦德!”眼睛里马上都是羡慕的神色:我K! 那可是华衣美酒的人生啊!

杨老板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你们单位也是搞技术的吧?要说起来中国人一向不注重知识产权,技术也是卖来卖去,一倒手也很可观呢!”

乔问:“能挣钱吗?”杨老板说:“怎么不能,冷战时代结束了,技术和经济信息都是民间交易了,利润空间很大呢!乔先生手里有了信息一定先通知我喔!”乔说:“比如什么呢?”杨老板说:“图纸啊参数啊,军品研发的技术运用到民品上,不得了啊!技术力量和资金优势哪里是民间研发能比的。”

他看到乔的脸有些红了,眼睛开始发亮,觉得到火候了,这时候恰到好处,不能逼他,一逼就生疑心了。要让他自己想明白想通了。

那天晚上他们都喝了白酒,都喝得爽歪。

B乔的心里没多少纠结,他心想那帮搞技术的家伙还不是政府出钱他们拿高薪,那么多人伺候着他们,凭什么技术就让他们霸着,一块儿分享吧!他觉得“分享”这个词特别好,特别公平。

但是他一个后勤的,到哪儿弄图纸啥的呢,他知道研究室的人是用计算机干活的,如何从计算机搞到信息呢?他听说过黑客,因为看到里维斯演的《黑客帝国》,可是到哪儿找黑客去呢?听说新分来的有个清华的研究生玩游戏打通关特别厉害,他琢磨着是不是找找他看呢?他能黑出点啥玩意儿吗?又一想不成!清华的人多聪明啊,知道了这个挣钱的法子还不直接跟杨老板做交易了,那自己不是白干了吗!

这时候所办的打字员小孙来领A4纸。他看到小孙的那一刻,脑子里电光火石一样闪了一个念头:许多文件是经她的手送到印刷厂去的,这女人还爱沾点儿小便宜,他突然觉得爱沾小便宜真是一个好习惯呵。

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他从五斗橱里拿出2斤椰子糖,下午上班时装成没事人一样溜达到打字室,看看四下里没人,只有小孙在那里不耐烦地敲字,他说忙着哪小孙。

小孙抬起头,看到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包就笑嘻嘻地说:“呦!这是从海南岛回来啦,得了什么便宜啊,见面分一半哈!”

乔把糖放到桌子上说:“惦记着你呢!上午人多嘴杂,就没拿出来。”小孙一看便说:“现在谁还吃糖啊,减肥还减不过来呢!”嘴上说着却拿起来放到了桌子边上的一个大红包里,“得!拿回去给闺女吃吧。”

乔就势坐下来点着一根烟,小孙立马站起来端上一只烟灰缸,就往桌子上一靠斜着身子说:“看见啥好玩儿的啦?说来听听吧。”乔一听这话把烟摁到缸里就站了起来往外走,边走边说好玩儿的事多啦,明天你陪我去市里采购吧,路上给你拉拉。

他一边走一边支着耳朵听,小孙在身后欢快地答应着:“说好了,我一上班就去找你啊!”

C乔没费什么周折就把小孙给搞定了。吃了两顿饭,买了两篓子从乡下人那里弄来的柴鸡蛋,小孙就开始跟他大倒苦水,唠叨家里的男人多么没用,不是个东西,又窝囊脾气又臭。说话时眼神里对他很有意思的样子。

她说我就喜欢有能力的男人,可是命不好啊!然后又说:“乔,你们家嫂子有福气呀!”还拿胳膊肘子顶顶乔的腰,身子也往他这边靠了一靠。本来说的吃完晚饭回家的,乔改变了主意。

晚风不凉也不热地吹在身上。他们走的这条街人不多,只有两个打羽毛球的孩子和一个卖西瓜的乡下人,乔的心口有点儿热,他提议去看场电影,小孙说好啊!俩人等来一辆公车,跳上车坐了三站地,那里有一个郊区影院,乔买票时稍一犹豫就买了一张鸳鸯座。

电影院里没几个人,几乎都是情侣,搂搂抱抱的注意力都不在电影上,他们摸黑进了座位,乔一把就把小孙抱到了怀里,他以为这女人会羞涩地挣扎一下,没想到人家十分配合。

从电影院里出来,小孙就成了乔的情人。

他晚上回家洗澡的时候稍稍有一点儿负罪感,但一想到这也是为家里创收做贡献,就释然了。

上床的时候他把背给了老婆,心事重重地想明天一定得跟小孙开口了——要图纸。

D没想到的是要图纸也没费啥事儿。小孙真是个没心没肺的女人。

他照杨老板说的把图纸拷到了移动硬盘上,然后发快递寄了出去。第二天杨老板来电说收到了,第三天他的银行户头上就有了3万块钱。他大喜,钱来的太他妈容易了。

一个月之后杨老板来到这个城市,在宾馆认真教给乔各种传输文件的办法。

从宾馆里出来的时候,乔打了一个冷战,他觉得事儿有点大了,有点收不住场了,有危险了,可是似乎也无路可走了。最重要的是钱来得太容易了,欲罢不能了。

他每次把钱交给老婆的时候都说帮人家做贸易挣的,女人心怀感激地把钱收下,还是舍不得给自己买件衣服,但是他们家的生活已经大变样了。

他常常在心里把两个女人做比较,一个是老婆,一个是情人,说心里话觉得老婆好小孙贱,可又离不开小孙。于是发誓:决不把老婆牵扯进来。就是真让人抓住了也不能拖累一个好女人。何况还有儿子。那是他的家人啊。

出轨的男人如果还有一点点良心,就不希望老婆和自己一块儿沉下去。出了事,他宁愿惩罚自己。

他当然会拿一部分钱给小孙,这也是一种投资。

他和小孙一块儿考驾照,两家前后脚地买了小车,成了所里先富起来的人。每年,他们两家还一块儿去旅游。

源源不断地,小孙偷文件,乔发给杨老板,一直到杨老板失去了联系,电话销了号。

直到安全部来人了。

E安全部抓了一个台湾间谍,发现泄密了,大部分情报是这个研究所的。

先是所里来了一些陌生神秘的人,工作区开始严格检查出入的证件,后勤人员已经不能进入研究区了。

然后进行排查。研究室的人查了一个遍,有没有海外关系,有没有出境记录,有没有不明财产来源,包括书信、电邮等等,但是没有结果。

接着排查能够接触到文件的人,小孙作为小职员,是他们那一群人里最先买私家车的,还年年出去旅游,又不能说清楚收入的来源。

专案小组上了手段,迅速查到了证据,马上抓了。小孙马上吐出了乔,乔交代是卖了情报,但不是台湾特务,是个商人。安全部希望顺藤摸瓜,但是杨老板已经离境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杨就是台湾特务。

所里的领导才相信:身边出了惊天大案——两个台湾特务就在所里。

先是小道消息满天飞,人们将信将疑地小声说:“所里出特务了。别告诉别人啊。”

听的人都大吃一惊:“这年头还有特务!”

特——务,那、那不是老掉牙的、上个世纪的事吗!

人们马上想到黑白片《羊城暗哨》,想到《铁道卫士》,甚至想到《冰山上的来客》的古兰丹姆??在人们的心里,“美蒋特务”就是烫着个飞机头叼着支烟眼风撩人的女人,或是眼神阴狠的男人,家里的床板上压着一张发黄的“委任状”,地下室或阁楼藏着发报机,他们在夜里行动,阴暗的灯光之下一张苍白的脸,幻想着。

可是、可是连蒋老头子都死了几十年了,的主席还时不时地来大陆寻个根问个祖啥的,怎么还会闹特务呢?

不是说话间就要统一了吗?

等到人们发现乔和小孙就是“台湾特务”时,吃惊得好半天都缓不过神儿来。

他们——他们他妈的多普通啊!那小孙还酷爱沾便宜,连食堂卖馒头的胖师傅都说:“没听说过爱沾便宜的特务!”

可是,铁案如山!

乔已经全供了!出卖情报所得100多万。

全所的领导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F要说乔到最后也没怀疑过杨老板?那是痴人说梦;要说小孙知道偷出的文件给了台湾特务?那也太扯了。

她跟专案组哭着说不知道乔把情报卖给谁了。人家问那你就不想想哪来的那些钱呢!她哭着说没想到和特务有关系啊!

乔一口咬死老婆啥也不知道,老婆是无辜的,他一直在骗她。

乔给老婆留下遗言,他让女人带孩子回老家谋生,给儿子一定改个名字。那女人果真带着儿子远走他乡了。

小孙得空就破口大骂,就哭天喊地,当她知道乔没把他的老婆牵扯进来,就崩溃了。说被乔利用了!

肯定是被利用了,因为她有可以利用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她有可以被利用的软肋。

案子一发,她丈夫就提出了离婚,接着调离了这个城市。

因为泄密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乔和小孙都被执行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