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范文1
所谓新课程改革是指为了让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能够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我国在教育政策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促使教育政策更加适应时展的需要。新课改要求对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一些调整,要求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现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以课堂和课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实现学生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
二、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现状
传统的教学中,通常是比较注重对老师和课本的作用,也就是说我国一直以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是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进行具体的课堂传授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课堂准备,比如说:老师在上课前要写好与这堂课有关的教案材料;还有老师要准备好与课堂有关的教学工具,像尺子、圆规、三角板;老师还要准备好与课堂有关的幻灯片,搜集相关的图形和图案,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使同学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部分是由教师灌输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仅仅需要做好的是自己先理解课本,将课本理解透彻,对课本有一个较好的把握,只是把握整体结构,在宏观上的掌握,教师只有在上课的过程中才可以正确地把握学习的重难点及有方向性地向同学们进行讲授相关知识,并且,老教师必须在对课本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之后,才能在上课的过程中思路清晰、讲授起来有条不紊。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注重的是老师和课本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忽视了学生自己的实践过程和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在具体的数学课堂中很被动,课堂完整地被教师所掌控,所有的一切都在教师的控制范围之内。一般来说,数学是一门较为深奥的学科,学生要想很好地把握这一学科更加需要学生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需要学生自己的不断探索和研究。然而,课堂上学生没有被老师留下任何主动思考的机会,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老师在上课前所准备好的课件进行的。同学们没有很多自己思考的机会,也没有留给他们自己探索、自己推导相关定理和规律的机会,这样的话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论的理解就不能够做到很透彻,不能够很好、很快、很牢固地记住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三、改进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效课堂;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联系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下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师能否让有限的课堂教学焕发无限的生命力,是能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形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顺利实现。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情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避免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或抽象神秘的印象。比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数学知识时,可以先通过学生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的旗杆作为提问的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同学们,你们经常在学校的旗杆下走来走去,想到过旗杆到底有多高吗?……有哪些方法可以知道旗杆的高度呢?……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好多种方法,但是,哪种方法最可行呢?”然后,教师在黑板上一边画图,一边继续引导:“旗杆是垂直于地面的,现在,老师在距离旗杆底部6.9米处取一点,设为A,再设旗杆底部的点为C,旗杆的顶部为B,现在测得∠BAC=60度,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条件求出旗杆的高度……你们再根据同样的条件,算一下∠B的度数是多少?AB的距离是多少?”教师提出问题时,并不限制学生的解题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利用三角函数进行解决,有的同学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决,然后,同学们利用不同的解决方案给出了答案。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现在,老师把‘∠BAC=60度’改成‘∠BAC=63度’,你们再解解看?……同学们,你们再比较一下计算过程,究竟哪一种方法更加简捷?哪一种方法得出的答案更加准确无误?”教师通过循循善诱,指导学生比较各种解题方法,并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宁乘毋除”,要“取原避中”,力求计算过程的简捷和计算结果的准确。并使学生明白,数学问题的解决可以有多种方案,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也是有多种途径,此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是,总有相对来说更加简捷、更加无误的解决方法,数学问题如此,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如此。
二、积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范文3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有效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理论支撑。因此,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那么,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结合笔者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主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特强,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刺激而激动、兴奋。因此,合理创设学习环境,可以引起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1.故事导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成功地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课堂兴趣,关键是教师课要上得“有趣”。因此,我们要把愉快、有效的东西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有探索,也才有创造,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设计引入一些于内容密切相关故事,笑话等导入新课。
2.创设操作性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分一分)时,我安排了两个操作情境:一是涂出教具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树叶、衣服、六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二是用圆、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其他的分数来。
儿童往往是在操作中进行思考的,学生提高操作亲身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实践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变“学会”为“会学”。
3.营造“竞争”情境,激趣乐学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我经常在课堂中创设一个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大多数学生,恰当地开展一些游戏竞赛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中,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做到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
三、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这一方法。
例如,在教学《旅游中的数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活动,学生马上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有的学生当导游,告诉大家离目的地还要多长时间,有的学生负责租房子,有的学生负责景点的门票,有的学生负责中午的午餐搭配。
采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优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得到了提高,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自学、思维、合作能力都有提高。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公平竞争,促进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的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四、师生关系融洽,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主要靠语言。教师语言情感的流露,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影响特别大,学生们会随着你富有激情的语言进入到兴趣中去,随着你鼓励的语言投入到认知中去,随着你赞扬的语言沉浸到成功之中去,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除了要准确、清晰、精炼,更重要的是要亲切自然,富有童趣,富有情感,具有激励性。
五、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六、注重教与学的反思,保证数学教学更有成效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范文4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策略 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18-01
1.注重诱思探究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诱思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烦燥不安地走进教室进行教学或操作实验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学生心理闭锁,阻碍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教师情绪状态应始终是饱满和振奋的,唯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使得学生兴奋的情绪状态保持长久,课堂气氛充满生气和活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要注意分析教材中各种思想感情、体验其中的情感,以便真正把握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备好情感因素方面的课。理科教材中出现的科学知识,大多以学说、定律、规律、定理、原理、法则、公式的名称和类似的形式‘出现,给人以“庄严”、“神圣”、“神秘”的感觉,似乎一开始就完美无缺的样子。其实不然,这些知识也是人类在长期探索的道路上,经过无数次实验、实践、反复探索后所取得的,其中不仅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才华,也凝聚着他们对科学执着追求的毅力和献身精神,在教学中结合实例进行教学。如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陈景润的故事等,将知识与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的言语表达出来,使课上得既传神又传情,即用表情来传递教材内容的情感,即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即把不含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赋予适当的情感色彩,把教师的自身行为和教材情感因素充分表达出来,整个课堂自始至终充满着情感氛围,学生处在兴奋愉快的状态之中,思维活跃。
2.注重“诱”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2.1多方设疑,启发思维
诱思探究课堂教学中,巧设悬念,存疑设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解决疑问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当学生迷惑不解时,教师相机诱导、点拨,促其思索,帮其解疑,使之开窍、顿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作y=A sin(wx+φ的图像时,我作了以下设疑:
①φ对图像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②w对图像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③A对图像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④y=A sin(wx+φ)与y=sinx的图像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⑤y=Asin(wx+φ)的图像能否由Y=sinx的图像变化而来?其变化规律和步骤是什么?
⑥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能否迅速准确的作出函数y=A sin(wx+φ)的图像?
学生在逐个解疑中,由浅入深地不断处于思维亢奋状态,思维活动一浪高过一浪,从而把教师的“教”通过诱转移到学生的“思”上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2.2创设情境,深化思维
在诱思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创设“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如:在学习排列组合问题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的情景创设:
①全排列问题
②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排列问题(优先安排)
⑦相邻问题(“捆绑”处理)
④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
⑤定序问题(除法处理)
⑥局部排列问题(局部处理)
⑦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先选后排)
经过设问、讨论,实践,层层“剥皮”,使学生沿着一条思路,始终处于活化和积极思考的状态,自然地踏上教师创设的思维情境的阶梯,层层诱导,深化了学生的思维。
2.3一题多解,发散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范文5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问题引导 探究性学习 电教手段
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打造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也给出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列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思考,充分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用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注重利用问题式引导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小学生的好奇特点进行充分利用,坚持问题引导式教学原则。例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该从所学知识中提炼出问题,让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有效思考,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要求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提出问题,使问题既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又对学生的思维拓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教师应该让学生把这些问题当成是对自己的挑战,使学生有兴趣和决心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统计》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班级的男女生人数、或者家庭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学生进行统计,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同时这样的问题也紧密围绕学生生活,让学生愿意解决问题。这样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迅速提高。
三、课堂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
提高探究性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探究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独立进行思考问题,学习新的知识。尽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会让学生的记忆更深刻,同时学生也会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先从简单的数字开展,让学生通过不断练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开展有效的团队合作,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探究小组中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让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这样能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提高自己人际交往和施展才华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组进行探究,利用所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的混合运算,让小组内的学生可以掌握更多解题思路,提高数学能力。
四、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范文6
一、开放教学内容,为学生搭建主动参与的平台
教学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呆板地依赖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生活经验、认识水平等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开放教学内容,创造一个生动、直观,富有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如我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到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我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按老师讲授的方法去做,结果有的同学用量角器来量出三个角的度数;有的同学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再拼成一个平角得出结论;有的同学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沿虚线折叠,组成一个平角,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有的……又如我在讲授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时,设计了一个名为“小小商店”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模拟售货员和顾客“买卖商品”来巩固所学的“元、角、分”和“单价、数量、总价”等知识。这样,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让学生仿佛就生活在数学世界之中,自觉主动地促使知识的生成,学生在我搭建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二、开放教学时空,推动师生多边互动
在教学中,我大胆开放教学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生活,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学生初步掌握面积的概念及面积单位后,我提出:想知道我们四周的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拿着你们准备好的面积单位,测量教室四周的物体,你喜欢测量什么就去测量什么。顿时课堂非常热闹,同学们纷纷离开座位,测量他们喜欢的物体。又如我在教学完小数的性质后,让学生进行市场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有学生发现同样的练习本在超市里标价是0.30元,在文具店的标价是0.3元,在小摊贩那里单价是3角。还有的学生发现了铅笔、钢笔等不同形式的标价。通过实际调查学生掌握巩固了小数的性质。这样,教学时空的开放,适当地把课堂教学向校外延伸,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开放教学组织,激活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更好地实施,我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将学生搭配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使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在性格、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够互相补充、互相影响。如:我在教圆柱的认识时,就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课始,我让学生介绍各自对圆柱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探究圆柱两个底面的关系,学生别出心裁地探究出诸如用线量周长,用直尺量直径,用临摹、重叠等多种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来验证圆柱两个底面的大小是一样的。
四、开放练习设计,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练习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在练习量、练习内容等方面进行弹性处理,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如练习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使他们在练习中各有所获,获得不同的发展。与此同时,我设计合适的开放题,开放题可以是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等。
五、开放学习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