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训

人才培训范文1

一、调研情况

今年,我们深入到×市、×县、×区等区县(市)的人事局、乡镇、农村,就农村人才培训专题,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了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市农村人才队伍现状不容乐观。我市共有×万农村人口,可以说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人才资源相对匮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人才较少,不能适应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一是我市农民文化层次较低,懂得农业科技、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奇缺。据调查,我市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工作的几乎没有,同时大部分中学毕业生也进城务工,这些都使得我市在乡务农的农民文化水平层次较低,造成了农村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市腰堡乡中腰堡村为例,全村共有550户2000名村民,共中大学毕业生人数为零,高中毕业生只有6人。二是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广大农民有强烈的培训需求,有着急切的通过学习掌握致富本领的愿望。一些青年农民希望参加学历教育的学习,通过学习系统掌握农村科技、管理方面的知识,力争学习回乡后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建设新逐村建设的实践中去,做农村的科技带头人、致富带头人。一些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农民希望接受短期的实用技能的培训,通过短、平、快的学习迅速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致富能力。如×市腰堡乡中腰堡村村民李×谈到,她在销售植物药品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不能为植物对症下药,正在自学但收效不大,所以迫切地需要植保方面的专业知识。李×的这一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的心声。

二、对策措施

结合我市农村人才队伍的实际状况,针对广大农民的培训需求,我们决定从今年起实施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大力培训农村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具体情况为:

(一)、新型农民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实施新型农民培养计划,总体目标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培训农民,迅速而有效地改善农民知识结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实现农民知识化,使“现在”的农民成为“现代”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才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

(二)新型农民培养计划的工作措施、进展情况和成效

沈阳市新型农民培养计划主要包括村村培育大学生、致富能手培养、乡土拔尖人才培养等工作内容。

1.村村培育大学生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一批植根于广大农村,懂得农业科技、农业经济,掌握先进技术、管理的农业人才,为实现“一村一业”提供人才保证。

培养方式:委托×农业大学,设置作物生产技术、园林、园艺、畜牧兽医、农林经济管理等五个专业,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或年龄在18周岁以上、具有相当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开展为期2年的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

进展情况:首期大专学历班已于今年9月份开班。今年共招收135名学员。专业分布:园林专业33人,园艺专业27人,畜牧兽医专业30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44人。目前,学员正在校学习中。

2.致富能手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通过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让农民掌握一、二项农业实用技术,扶持农民成为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服务。

培养方式:围绕农学、植保、蔬菜、园艺、花卉、果树、保护地栽培、食用菌、饲料生产、林业、农机维修、水产养殖、畜牧、兽医14等个专业,选拔一批具有一定特长的各类乡土人才,选送到沈阳农业大学进行先进实用技术的短期培训,或组织专家到区县、乡镇及农村进行实地培训,使他们成为懂技术、有特长、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完成情况:今年,围绕园艺、保护地栽培、畜牧兽医三个专业已在×农业大学举办了三期培训班,每期50人,共150人。近期,我们正在组织专家到区、县、乡镇及农村进行实地培训,将举办8期培训班。

初步成效:通过培训,参加学习农民掌握了一定的实用技术,提高了致富能力,达到了预期培养目标。

3.乡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培训目标:培养农村高层次人才

培养方式:对具有农民专业技术职称或在农村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培养一批高层次乡土人才。

完成情况:今年,主要围绕蔬菜、畜牧二个专业在×农业大学举办了二期培训班,每期50人,共100人。

初步成效:通过培训,参加学习的农民更新改善了专业技术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专业能力和水平,达到了预期培养目标。

(三)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实施的其他相关情况

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省人事厅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支持。省人事厅党组成员、省人才中心王×主任代表省人事厅在×市首期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培训班开学典礼上,指出×市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工作开展得好,找到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着力点,找到了农村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思路,为全省人事系统带了个好头,为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型农民培养工作也得到了沈阳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常务副市长就此项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并多次听取汇报。财政部门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市财政拨出了46.2万元的专项培训资金,各相关区、县(市)财政部门按市里要求拨付了规定数额的专项资金。一些农村基层村委会也非常支持农民参加学习培训,如×县×镇×村、×村的村委会积极出资,为本村青年参加学历教育个人承担费用部分给予了全额资助。

新型农民培养计划部署后,广大农民积极咨询有关事项,踊跃报名,体现了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如×区有52人报名参加各类培训,超出了我们的原定计划。×新区×乡×村村委会主任张×(43岁)、妇女主任薄×(51岁)等一些基层村委会领导也带头参加了大专学历教育班。学员们普遍反映,市人事局举办的农民培训班对他们来说太及时了,太有帮助了。他们认为这给农村年轻人带来了新希望,表示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为今后作新农村建设有用之才奠定坚实基础。

新型农民培养计划也得到各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电视台、×晚报、×日报、×晚报、×电视台等×地区9大新闻媒体对此项工作都给予了专题报道,在社会上起了良好反响。

三、建议

在大力进行农村人才培训的基础上,我们还建议:

人才培训范文2

一、公务员培训

(一)培训内容

1、把弘扬公务员精神贯穿培训工作始终。公务员是治国理政的主体,其品行、作风和能力直接影响小康事业和民族复兴大业,政治素质是公务员素质的灵魂,政治素质具体表现为“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32字公务员精神。通过培训就是要造就一支具有公务员精神的公务员队伍。

2、抓好《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培训,使广大公务员知晓《公务员法》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奖励制度、惩戒制度、辞职辞退制度和保障制度。

3、把公务员通用能力和行为规范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4、按照省上要求,抓好公共管理之《公共经济》知识的全员培训和考试工作,9月15日前完成。

(二)培训方式

市县分级负责。市人事局负责实施市级机关科级干部的培训,科级及以下干部的培训由各部门负责实施。

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一)培训内容

1、认真实施“653工程”。国家提出年起,用6年时间在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现代管理等5个领域,开展专项继续教育,重点培训300万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按照国家“653工程”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要重点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培训。尤其要抓好现代管理、职业道德、信息技术、最新科学理论、创新能力等公共科目的知识培训,。

3、从2007年起,用3年时间,在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训。

(二)培训方式

按照属地管理,市县分级负责。市人事局负责实施全市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市级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专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市卫生局、市教育局负责其直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区(市、县)人事局负责本下去中级及一下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集中培训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方式之一。经组织安排,事前向人事行政部门申报,到基层、生产第一线提高技术服务、参加“三下乡”活动的,事后报人事行政部门确认,也可以计入当年继续教育学时。

每年继续教育时间不少于80时学时。继续教育考试考核成绩登记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作为年度考核和技术职务晋升的依据之一。

三、培训管理者及师资队伍建设

培训者先培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培训教育管理者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以兼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育师资队伍。本局选送一批学历高、业务精的干部出去学习,拓展领域,更新知识,充实师资库,争取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四、规范培训管理

人才培训范文3

二是加大农村人才培训力度。实施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办好农民“田间学校”,以开展“三联三促”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农民种植技能培训和其他各类实用致富技能培训。

三是加大农村人才培训的经费投入。将农村人才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乡财政每年专项经费到各个培训基地,用于开展农村人才培训;各职能部门积极筹措资金,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村人才培训班,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农民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把优秀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和获得农民工技术等级职称的农民种养殖技术骨干、农村科技示范户、协会会长、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的营销骨干、农村经纪人等具有一技之长并能带动农民致富的能人选拔到农村农民人才队伍中来,建立和完善个人档案和信息库,乡党委每两年评选10名优秀农村农民人才给予表彰奖励。

五是强化农村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协会和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提供有偿技术服务,积极引进农业高科技人才,为他们开展科技推广、生产经营和创业活动给予帮助支持。

人才培训范文4

关键词:施工企业;培训;人才

一、施工企业人才培训现状及原因分析

2008年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政府迅速启动了以铁路建设为核心内容的总额达4万亿元的大规模工程建设投资,我国进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阶段,这一举措无疑给施工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建筑市场竞争从表面看是资源配置、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实质上却是高素质人才资源和产品科技含量的竞争。然而我国施工企业整体素质低下,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亦不能适应国内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培训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是开发现有人力资源和提高员工素质的基本途径,所以本文试对施工企业的人才培训问题作一个探讨,以供商榷。

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作为劳务密集型企业,缺乏对教育培训的计划性、超前性、灵活性,不能满足员工个体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企业稳定和持续地发展。具体状况如下:

(一)重使用轻培养,缺乏系统的培训战略规划

由于行业特点和历史原因,我国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在日常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短期效益,使得培训流于形式而不能合理开发员工潜能。企业面对国家要求的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相应资格的人员,才能申报相应企业资质等级时,才培训一些人员参加相应的资格考试,或招聘一些相关技术人员,对人才的呼唤停留在极肤浅的水平上。许多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既无科学系统的计划,又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因此即使开展了培训开发工作,也往往缺乏针对性与前瞻性、形式单一陈旧,难以使员工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特别是一些中小施工企业,对人力资源培养的做法还限于传统的“干中学”,认为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既经济又方便。

这类随意性很大的培训模式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持,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通过不断开发而不断增值的资源,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像所有商品一样会发生损耗;只关注使用,而没有考虑到补给和折旧,不把人力资源培训作为重点投资与投入对象,故难以取得理想的培训和开发效果。

(二)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职工整体素质不高

知识结构上,本科以上学历少,大中专学历居多,这种低重心的学历层次会对员工评职称、项目经理晋升以及企业资质变更、项目投标造成限制;专业结构上存在重工程技术人员、轻管理专业人员的倾向,导致施工企业复合型的经济、技术管理人才奇缺,影响了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施工一线队伍中,技师比例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除了目前施工企业数量剧增,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外,主要还是因为施工企业长期处于买方市场、对技能要求不高,因而大量使用廉价的农村简单劳动力,对成本相对较高的工程管理及技术人才的使用和储备严重缺乏,使得高层次的项目经理人才供应的动力明显不足。

由于论资排辈思想的影响以及传统用人机制的问题,一些文化层次低、管理经验匮乏的施工员、质安员长期在施工管理一线担当主角,他们虽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但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上,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大部分职工培训意识不强,认为企业组织的培训是“要我学”,有些员工甚至只是为了混培训工资而参加培训;有些技术骨干却由于忙于施工而无暇参加培训,使施工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较其他行业偏低。

(三)培训经费不足的恶性循环

“投资于人力资源并使之优先发展”已成为当代大多数国家的战略共识。许多国家尽管有巨大的财政压力,但仍不断加大人力资源投资的强度。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6.5%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左右,世界平均水平为5.7%。可见“投资于培训”已成为许多企业和公司的投资重点。然而我国企业职工每年每人用于培训的费用只有60元人民币,虽然国家设立了职工技能发展基金,规定培训费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3%,但实际上缴额不到1%,这与发达国家用于培训的费用相比差的很远。金融危机袭来后,对于培训费用则更是能省则省,使企业陷入“不培训―经营不好―更不培训―经营更不好”的恶性循环之中,更不利于企业克服经济危机。

(四)培训的内部人才流失的困扰

施工企业因其项目点多面广、人员分散、施工环境和生活条件艰苦,普遍存在着人才流失的现象。又由于培训具有外部性,一些企业因花钱培养的人才跳槽,使企业培训变成“为他人作嫁衣裳”之举。针对这种情况,有的企业采取的对策是与员工签订培训合同,这种形式有一定的效果,但因涉及到薪资、福利和保险等方面的制度措施,所以大部分企业更愿意到其他企业挖一些需要的人才。

加入WTO融入国际市场后的几年中,国外投资承包商在许多领域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并且其人才使用机制合理,薪酬待遇高,吸引了大批国内企业优秀人才,加速了本就人才匮乏的国内施工企业的人才流失。

但是必须认识到,如果所有的企业都不投资培养人才,不致力于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那么流动着的也只是有限的人才。这样当本企业的人才流动到其他企业时,本企业却没有新的人才与之抗衡,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这也会制约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人才状况是一方面总量不够、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现有人才不断流失的尴尬,可见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施工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解决施工企业人才培训问题的建议

(一)培育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学习,借助知识管理,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的、符合人性特点的、能持续健康发展的组织形式。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学习型组织企业的成本将呈下降的趋势。所以,施工企业可以从企业内部着眼,创建良好的适应施工企业特点的学习型组织文化,激发员工的活力、创造力。通过团队学习,让员工在共同背景下努力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技术才干和管理能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同时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二)完善培训开发系统

培训工作要遵循企业对急需岗位的补充、对员工技术和知识结构的改善原则,既不能片面强调学历教育,也不能急功近利,尤其要做好对重点人员的培训,从战略的角度为企业未来发展做好人才资源方面的战略储备。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为员工提供远程培训,实现方便、经济、高效的学习方式,以克服工学矛盾。

1、发展成人教育培训。改变低重心的学历构成,提高施工队伍素质,必须通过在从业人员中开展成人教育来实现。政策上、制度上要有针对性的措施,如规定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各级资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最低学历层次和比例,以此推动成人教育的普及。

2、培训项目管理人才。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的要求比一般行业更高。相同的项目,选用不同的项目经理,其经营的结果有很大的不同:产品质量不同、工程成本不同、经济效益不同、社会信誉也不同。施工企业对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责任心和忠诚度的要求要高过一般行业。项目管理方面人才目前还十分缺乏,只有经过培训和锻炼,项目经理的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能力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承担起项目经理的重任。可见对项目经理的管理与开发,是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3、进行培训外包。中小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很少会有专业的培训师,这为企业培养设置了障碍,“培训外包”为企业培训打开了新的视野。由于培训外包具有实时性、短期性、集中性、目的性强的特点,把培训外包给专业培训师和培训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三)建全培训经费制度

稳定的教育培训经费,是企业员工培训的关键和基础。为确保培训经费有稳定的来源,企业要把人力资源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做到舍得投资、舍得开发、舍得培养,真正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提升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议施工企业建立和完善以经营性投入为主、辅之以多渠道筹措的培训经费投资体制。员工培训经费的使用要制定详细的范围界限,一般应包括各类培训班、顶岗实习和技术讲座等活动经费;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及维修等日常费用;但是培训教员、学员的工资、福利、奖金及差旅费用等不能列入培训经费。培训经费要专款专用,实行培训计划和培训经费一致的原则。严格审批使用程序,加强监督检查,责任到人,并采取措施合理降低培训成本,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四)减少人才流失的措施

1、在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之前,要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分析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结合未来发展需要,为员工提供职位空缺的信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和进行职业咨询,主动关注并帮助员工规划其职业发展,求得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2、建立一种员工培训的个人投资回报机制,使员工的培训与薪酬、晋升有机联系起来,以增强员工的自我投资意识。比如,培训后员工远走高飞可能是施工企业投资培训最苦恼的事。企业可以要求受训员工把培训中最好的最有用的东西归纳出来,这些都可留作企业的知识资源。培训总结报告必须有奖励措施,与晋升、加薪等挂钩,对培训情况良好且总结写得好的员工进行奖励。

3、企业的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职业教育培训,而且还要进一步深入到员工的非职业教育培训,即思想意识的教育,核心是培养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通过开展非正式教育,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不经意间传达给员工,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对提高企业的亲和力、凝聚力、协作力以及加强团队建设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而为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成海.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 2003.

2、朱瑞琼.浅析国有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铜业工程,2007(3).

3、栾芳.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探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3).

4、吴章权,杨力.经济危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9(1).

5、王萨.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难题[J].人才开发,2009(7).

6、冬天里的春天――现阶段电务施工企业市场战略初探[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9(3).

7、管理.工程建设项目中人力资源研究[D].郑州大学,2007.

人才培训范文5

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去年以来,我市不断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加强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培训网络。

一是外向化培训。以县区为单位选拔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省内外大中型企业挂职锻炼,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党员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固镇县城关镇党员李保成从浙江学习回来后,筹资2000万元引进先进设备,扩大自己面粉厂的生产能力,与农户签订优质小麦种植合同,发展订单农业,成为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禹会区秦集镇东周村组织党员到山东寿光、宁阳,江苏华西等地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发展了以西葫芦为主的大棚蔬菜3000多亩。

二是专业化培训。利用党校资源,与高校联手开展村干部学历教育,提高村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发挥农业、科技、劳动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定期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建立“三下乡”常下乡制度,进村入户开展“科技进万家”活动,并印发科技服务卡,实行电话“点题”预约培训和预约服务。充分发挥电教设备和远程教育设备作用,市、县电教中心每年制作发放各类技术电教光盘2万多张。

三是基地化培训。在新马桥建立了蚌埠市农村党员干部“双培双带”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除了聘请一批专家、教授为兼职教师外,还发挥身边致富能人事迹真实、项目直观、技术实用的优势,成立“土专家”师资队伍,同时建立市级“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和小区40个,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教育培训效果。培训基地每年有针对性地培训2500多名村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社会化培训。政府组织、部门引导、社会筹资,建设了一批民办专业技术培训机构,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村各类专业协会的作用,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培训,聘请专家举办讲座,形成了人才培养社会化的新机制。怀远县包集镇腾元村党员高秀荣致富后,办起了家富富侨培训中心,先后培训1200多人,并输送到重庆家富富桥公司在全国各地的连锁店工作,她个人在南京也开设了一家由培训学员参股的分店,带动全镇3000多人从事足疗保健服务,目前学员开设的足疗保健中心遍及上海、南宁、桂林、合肥等十几个大中城市,每年为群众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

人才培训范文6

关键词:服务外包;培训模式;财政补贴;培训平台

服务外包是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承包给专业的信息服务企业的一种新型企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人机合体”模式,通过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技术等手段,将企业的价值链精简、重组与优化,不断降低企业信息化技术的成本,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服务外包承包方的人才队伍构建成为业务成败的关键[1]。由此而衍生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国家商务部还专门印发了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指导性文件,可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对于服务外包产业化发展十分重要。

一、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外包培训以中低端为主,优秀高校和高级培训机构参与程度低

就广西目前服务外包的发展来看,服务外包的理论与技术并未纳入高校教育当中去,其主要原因还是教育体制的限制导致的。高校专业课程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划的,高校不能根据市场需要自行定制课程,无论是985高校还是211高校,都无法就服务外包开展高等教育人才计划。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机构主要由二、三级院校、职业院校再加上社会上针对新兴行业组建的培训机构所组成。这些机构无论是从课程规划上、生源质量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得培养出的人才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很好的提高服务外包业务的交付质量,更不能对服务外包产业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2]。

(二)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方向单一

现阶段,广西服务外包是伴随着信息产业发展而生的一种新型产业链,尚处于起步阶段,外包业务多以软件开发为主要阵地,此时的学校教育目标往往与社会需要不匹配,表现出极大的单一性。如市场需要软件开发,但这种开发是以行业专业化相连的,企业从学校接收的人才处于计算机知识过硬,而专业知识几乎为零的状态。这种人才很难在专业化的软件开发领域有长足发展,导致企业服务外包业务的业务范围得不到拓展。企业不得不进行这些“人才”的再培养和再创造,使得企业的成本投入增加,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在技术紧缺化的今天,时间的浪费更是企业发展的阻碍。

(三)服务外包师资队伍难以满足需要,“双师型”人才紧缺

由于广西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崛起尚需一段时间,此时的人才培训教师队伍难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现有的教师队伍人员不足,经验缺乏,部分教师空有理论知识,对于服务外包的企业涉及的领域知之甚少。这种培训机构培训的服务外包人才能力可想而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是针对服务外包开展的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但其仍存在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教师人才紧缺的问题,对于教师的选用上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也不能提供优厚的待遇引进理论与实践能力均较强的专家,使得“双师型”教师凤毛麟角。

(四)缺乏人才培养标准和认证体系

由于服务外包是新兴的贸易形式,这种产业所需的人才培养并未在高校推行,如此一来,国家也没有相应的培养标准来限定现有机构的培养质量,从而导致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规范,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材等等,从而培养的服务外包人才没有一个专业化的审批标准。另外,配套的论证体系尚未形成,培训机构是否真实具备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资质无从可知,更是缺乏监管,导致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具有较强的社会功利性,其人才培养的公益性无从体现。

(五)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虽然目前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存在诸多的不足,但其仍在一段时间内是服务外包人才输出的中坚力量。它的发展无疑是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化发展的源泉。现阶段,这些培训机构并未得到国家财政的全力支持,仍然处于资金短缺的局面,虽然广西区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但这种支持显然远远不够,对于优秀教师的任教补助,培训机构的发展补助均未有体现,使得培训机构举步维艰。另外,企业吸收人才再培训的经费同样不足,使得培训人员没有积极性。如南宁制作动漫的企业,岗前培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这种常态化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而企业从节约成本出发,不愿将企业的资金用在人才培训上,导致这种常态化面临资金不足的局面。还有,为了培训机构的长远发展,其功利性较强,国家补助不足,只能从学生身上收取高额的培训费用,如此一来,同样使得部分人才望而怯步。

二、服务外包培训的对策建议

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目的就是输出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结合服务外包业务企业的行业特点,较快的进行服务外包业务的承接与交付,形成具有高质量内涵的外包能力。因此,需要政府支持、高校入驻、现有培训机构不断升级改造、企业参与等合力才能即有针对性,又能输出高质量的外包人才。

(一)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模式

1.创新高等院校教育模式

要想提高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整体实力,高校的入驻是最有效的方式。高校具有大批理论过硬,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思维活跃的教师队伍,能够为培训机构注入强劲的动力。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措施来改变现状: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要有自。 高校的加盟形式,最主要的是自行设置服务外包课程和专业,从而即能够针对市场需求,保证生源的高质和师资力量的可靠,又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从而为企业培养专业化的服务外包人才。对于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高校灵活运用考核机制。高校对大学生的考核无外乎学时与学分并立考核,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社会实践等都需要一定的学分学时为依据,才能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上,可以灵活进行学时学分的转换,例如对在企业实习或真实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学时或学分照顾,以刺激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进行校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创睿软件根据多年的人才培养与运用总结出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3+1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黄金四年,为其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强高校与服务外包企业联合办学。高校提供人才的培养,企业提供人才的实践环节,这样才能实现零对接,实现社会资源优化与共享,为学生提供锻炼能力和展示能力的平台。而且能够将具有经验丰富的企业外包人才请进课堂,给学生增加企业专业化培训的机会,从而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输出。

2.创新服务外包企业培训模式

加强服务外包人才的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能够对服务外包培训人员进行深刻、具体、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力培养。这种培训基地最好是利用学生在校时间而不是走出校门再进行培训,这样即可以节省企业培养人才的时间,又能够推动高校与外包企业的联合,实现“毕业即就业”的双方零等待。

3.全而提高培训机构质量

由于培训机构目前是外包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因此培训机构的质量对于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至关重要。首先要规范培训资质和行业标准。完善准入制度和审批制度,促进行业标准的快速出台,将其标准提高到国际要求,从而促进服务外包业向国际业务拓展。其次,国外优秀的服务外包专业化培训机构的引进,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走向,利用国际优势资源为我所用。最后,加强力度改造与提升国内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与质量。通过人才引进,设备更新、创新培训模式等方式全面改进培训机构的实力,从而输出优质人才。

(二)加强对服务外包培训的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减少培训机构和被培训人才资金压力的直接手段。为了更好的促进服务外包产业链的可持续化发展,就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一是学员补贴要提高,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补助标准至少要翻倍。二是对企业和培训机构培训经费进行补贴,包括人才引进补贴,硬件改造补助,软件升级补贴等。三是鼓励社会第三方进行人才投资,以发放有偿贷款的形式暂时性的对培训机构、学员以及高校等进行支持,通过资金回拢进行利益抽取[3]。

(三)加强服务外包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服务平台的优势与作用在众多行业中得以展现。在服务外包这一新兴领域内,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仍然无法估量。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资源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平台的信息归集,资源的聚拢和服务平台的开放来促进服务外包信息交流、外包人才库构建以及外包企业服务公众化,加强中介服务介绍,完善社会培训功能。通过定期学习、培训班、技能大赛等形式,不断提高服务外包人才的整体素质,使得服务外包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促进外包业务向更深层次迈进。

(四)加强服务外包培训的组织规划、管理和宣传工作

服务外包是新兴的企业发展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需要对服务外包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进行一系列的跟踪服务与管理,必要时与上级管理部门加强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与扶持。另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将服务外包对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广泛宣传,从而更好的吸收人才。

(五)强化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鉴于目前服务外包人才队伍和师资队伍均缺少高端人才的现状,通过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从而不断拓宽服务外包的领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将人才资源货币化,可以在国际范围内招收人才,这种国际间的协作,不但可以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能够将服务外包业务拓展到国际领域。因此,国家和地主需要配套相应的补助政策,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三、结语

服务外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企业精简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新手段。在此背景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得到发展。为了更好的培训全方位的人才,在明确其不足前提下,人才培训机构需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高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质量,为国际间合作与竞争输出优质的人才资源,从而促进服务外包产业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王习农.服务外包不等于服务业外包――服务外包概念再认识与理论新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8):56-58.

上一篇浪漫主义诗人

下一篇运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