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华佗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华佗的故事范文1
是假的。
1、历史上的华佗并未给关公治过箭伤,华佗死于建安13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建安24年;
2、关羽中箭刮毒确有其事,这在《三国志·关羽传》已有记载,详细情况与《三国演义》所述相似;
3、罗贯中之所以将医生写成是华佗,大概因为华佗是当时的名医且擅长外科手术。
(来源:文章屋网 )
华佗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唾液腺腺泡细胞;共培养;诱导
[中图分类号]Q8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3-0419-03
The research of 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ion into salivary gland acinar-like cells
LIANG Liang,SUN Mo-yi,LI Jian-hu,YANG Yong-qin,SHEN Zhi-yuan,SU Zhong-ping
(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School of Stomatology,The Fourth Militi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Shaanxi,China)
Abst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differentiation into salivary gland acinar-like cells induced by co-culture with salivary gland acinar cells(SGCS) in vitro. Methods SGCs of passage 1 and MSCs of passage 3 were taken as subject investigated.Following groups were allocated:co-culture with salivary gland medium group;co-culture with 10% FBS DMEM/F12 group;salivary gland medium group;group with 10% FBS DMEM/F12.MSCs of every group were identified by immunohistochemiscal analysis withα-amylase After a month cultivation.MSCs conversion rate is attained by calculation of the number of positive cells.By the optical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es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cells.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ne-co-cultured groups,Most cells in co-culture groups were stained by α-amylase(P<0.05). Conclusions The cells of success induction morphology which similar to salivary gland acinar cells at the optical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display.MSCs could differentiate into SGs at phenotype and molecule level by co-culture of SGs in vitro.Changing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can improve induction efficiency.
Key word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alivary gland acinar cell;co-culture;induction
唾液腺先天缺失、唾液腺手术、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放疗等都会造成唾液腺分泌功能障碍,导致口干、吞咽困难、龋病的发生等等。唾液腺出现功能障碍多是由于细胞受损或不足引起的,所以修复细胞缺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学领域[1-2]。本实验通过共培养系统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唾液腺腺泡样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为临床唾液腺腺泡细胞损伤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10~14天的SD大鼠(购买于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轻化可的松、表皮生长因子(EGF)、肝生长因子(HGF)、转铁蛋白、L-谷氨酰胺、Ⅱ型胶原酶均购自于美国 Sigma公司,青链霉素、胰岛素、HBSS、DMEM/F12培养基均购自于美国Thermo公司,兔抗鼠α-Amylase抗体(武汉博士德)、兔抗鼠CK-8抗体(武汉博士德)、胎牛血清(FBS)(杭州四季青)、羊抗兔二抗试剂盒(北京康为)、异丙肾上腺素(上海禾丰)、Transwell小室(美国corning公司)。
1.2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1.2.1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用颈椎脱臼法处死SD大鼠,75%酒精浸泡5min。解剖分离股骨及胫骨,剪断骨两端显露骨髓。吸取4ml培养基(DMEM/F12,含10%FBS、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到注射器,冲洗骨髓腔内的细胞。将带有骨髓细胞的培养液吸入到离心管中,1000r/min离心6min,去上清,加培养液,吹打均匀后分装到35mm培养皿,放入37℃、5%CO2孵育,隔日后换液。一周传代以1:3接种到培养皿中。
1.2.2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鉴定:选取生长良好的3代MSCs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形态:细胞生长良好,形态均一,为长梭形,排列整齐,成旋涡状(图1)。成骨诱导:消化3代细胞以1×105浓度接种到35mm培养皿中,待细胞生长融合到75%时添加诱导液(DMEM/F12,含10%FBS、1mmol/L地塞米松、1mmol/Lβ-甘油磷酸钠、50mmol/L 维生素C),每三天换一次液,2周时茜素红染色见大量红色结节。成脂诱导:同样取3代细胞以1×105浓度接种到35mm培养皿中,添加诱导液(DMEM/F12,含10%FBS、1mmol/L地塞米松、0.2mmol/L吲哚美辛、50mmol/L IBMX),2周后油红O染色见细胞体积变大,胞浆内可见红色脂滴。
1.3 唾液腺腺泡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1.3.1 唾液腺腺泡细胞的分离、培养:颈椎脱臼法处死SD鼠,无菌操作下摘取双侧颌下腺,显微镜下去除腺体周围的被膜,脂肪组织,用D-Hanks(HBSS)液反复漂洗标本,剪成1mm3大小的组织块。置于37℃恒温摇床用0.125%Ⅱ型胶原酶消化40min,取上清液通过100目筛网过滤,滤液移入离心管,离心1000r/min,6min,弃去上清液,加入培养液(DMEM/F12培养液、10%FBS、5mg/L氢化可的松、100 U/ml青霉素、0.1μg/ml链霉素、2mg/L异丙肾上腺素、5g/L胰岛素、2mmol/L的L-谷氨酰胺、5mg/L转铁蛋白、10μg/L的EGF、10μg/L的HGF),细胞计数后以1×105/ml的细胞浓度接种到35mm培养皿中。纯化唾液腺腺泡细胞,9天后传代。
1.3.2 唾液腺腺泡细胞的鉴定:取1代纯化的SD大鼠颌下腺腺泡细胞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生长良好,形态均匀,为铺路石状。扫面电镜:一代的细胞爬片后经4%多聚甲醛溶液4℃固定过夜,乙醇梯度脱水,干燥镀膜,镜下可见:细胞表面不平,突起多且长短不一,有些细胞表面可见分泌颗粒。α-淀粉酶染色阳性。
1.4 取第3代的MSCs与1代的SGCs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分组:A组:含唾液腺培养液的共培养组;B组:含10%FBS、 DMEM/F12共培养组;C组:含唾液腺培养液非共的培养组;D组:含10%FBS、 DMEM/F12非共培养组。共培养装置是带有transwell小室的24孔板。0.4μm的transwell透明聚碳酸酯膜有效的阻止了两种细胞的通过,而培养液、细胞的代谢物以及各种生长因子能够相互通透。共培养组:将SGCs以2×104接种到24孔板transwell膜上,MSCs以1×104接种到带有下层。非共培养组:只接种1×104的MSCs到24孔板底部。各培养一个月后通过电镜观察诱导细胞的形态,经ck-8染色,α-Amylase染色。
1.5 采用χ2检验分析四个实验组诱导的MSCs经α-amylase染色后的阳性细胞数。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总体方差分析法,P
2 结果
各实验组培养1个月后,扫描电镜显示:共培养组诱导的细胞呈现唾液腺腺泡样细胞的形态,非共培养组未见。共培养组诱导的细胞经α-amylase染色呈现阳性,细胞胞浆深着色,而非共培养组基本未见阳性细胞,从柱状图可明显看出各组MSCs培养1个月通过α-amylase染色细胞计数情况(图9)。对其分析,每组取四个镜下视野的平均值,并记录(表1)。
3 讨论
3.1 头颈部癌症患者放疗后常造成唾液腺上皮细胞的损伤甚至萎缩,虽然在放疗时采取了一定保护措施,却仍然不能完全防止这种副作用的发生。研究证实,干细胞疗法是解决唾液腺上皮细胞的损伤或萎缩的一种可行性治疗手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高的可塑性,一定条件下能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肝细胞[3-4]等细胞,在各个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拥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同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逐渐成为受损器官或组织修复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其方法是:体外提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然后在移植到患者体内以修复受损的组织或器官[5-6]。
3.2 异体细胞的移植,会出现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而自体细胞移植就能减少或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唾液腺腺泡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的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差,一般培养到第五代就很难再传代[7],单纯靠体外扩增自身剩余的唾液腺腺泡细胞很难。近年研究认为,自身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为唾液腺腺泡细胞后就能够解决这个难题。
3.3 蒋泽生等[8]通过共培养将人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Sumita Y等[9]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鼠尾静脉,在体内获得了唾液腺损伤修复所需的种子细胞。结合以上结论,本实验通过体外培养,利用差速贴壁和差速消化法[10]提纯SD大鼠颌下腺腺泡细胞(SG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诱导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唾液腺腺泡样细胞,进而获得唾液腺损伤所需要的种子细胞,为唾液腺组织缺损修复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组织学依据。
3.4 在唾液腺培养液中添加多种生长因子,可以刺激唾液腺腺泡细胞体外分泌[11]。本实验设置含生长因子和未含生长因子的共培养组,之后进行α-amylase染色,结果发现:共培养条件下,添加生长因子的共培养组与未添加组相比,阳性细胞数增多,诱导效率提高。由此推断,唾液腺腺泡细胞产生的分泌物增加,而这些分泌物中又可能含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的物质,同时提高了诱导的效率。
3.5 由于机体内环境的复杂性,本实验诱导的唾液腺腺泡样细胞与体内的唾液腺腺泡细胞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为唾液腺腺泡细胞的损伤修复体外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细胞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庄淑波,刘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前景[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3): 347-349.
[2]金丽娟,张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5):603-605.
[3]Pittenger MF,Mackay AM,Beck SC,et al. Multilineage potential of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J]. Science,1999,284(5411):143-147.
[4]Hennrick KT,Keeton AG,Nanua S,et al.Lung cells from neonates show a mesenchymal stem cell phenotype[J]. AJRCCM,2007,175(11):1158-1164.
[5]Gerburg K,Felix S,Alexander,G,et al. Trans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s alternative therapy in supporting nerve regeneration and myelination[J]. Cell Mol Neurobiol,2006,26(7/8):1235-1252.
[6]McFarlinK, Gao X,Liu YB,et al.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ccelerate wound healing in the rat[J].Wound Repair Regen,2006,14(4):471-478.
[7]王静,吴军正,郭富平,等.人涎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2005,21(5):587-591.
[8]蒋泽生,高毅,慕宁.共培养诱导人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6):414-418.
[9]Sumita Y,Liu Y,Khalili S,et al. Bone marrow-derived cells rescue salivary gland function in mice with head and neck irradiation[J].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10,43(1):80-88.
[10]黄巍巍,谭学新,李波,等. 组织块法培养大鼠颌下腺细胞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39(3):194-196.
华佗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 华佗 历史形象 艺术形象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华佗是一位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大义凛然的神医。人们陶醉着他神奇的关于外科手术治疗的传说,迷恋着他养生长寿的健身方法,向往着他不畏强权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遗憾着他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结局。在此意义上,华佗已经不仅仅是一位医生,而是一个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健康的守护神,他象征着中国人民追求自由的精神诉求和理想寄托。但在以实证主义历史观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与上述观念有出入的历史记载。晋代著名医学家黄甫谧在他的《针灸甲乙经》的序文中提到“华佗性恶矜技,终以戮死”;陈寿在《三国志》中也提到华佗“恃能厌食事”“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于是,有些人对自己关于华佗的文化观念产生了怀疑,学术界也有不少的争论,而历史学家更是努力要还“华佗”以本来面目。笔者以为,华佗的形象有“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的不同,“艺术形象”是对“历史形象”的超越和升华,“艺术形象”的华佗对建构未来的意义远远大于“历史形象”的华佗。
关于华佗的事迹有历史文献的记载,神话传说的渲染和小说的夸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华佗既是一位历史人物,也是一个艺术形象。据《三国志·魏书·华佗传》记载,历史上的华佗虽学识渊博,医技精湛,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口服麻醉剂,但又“恃能厌食事”“以医见业,意常自悔”。《针灸甲乙经》中的序中还说他“性恶矜技,终以戮死”。尽管这些记载没有详细的史料予以佐证,但人们还是从实证主义历史观出发,寻找着、猜测着、推理着关于华佗人品的种种证据。于是,有人得出了与学术界完全不同的结论——华佗是一位有性格缺陷的医生,尽管他身怀绝技,但不能安于本分,最后因自身性格的缺陷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不管这种结论的可靠性有多少,但华佗的历史形象的争议性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而且这种争议的“历史形象”留给后人更多的可能是遗憾和惋惜。
艺术形象的华佗主要见于罗贯中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描写。小说中有三个章节从不同角度对华佗进行了艺术描写。小说第十五回描写华佗为周泰治金疮,“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乃待为上宾,请视周泰疮。佗曰:‘此乃易事。’投之以药,一月而愈,策大喜,厚谢华佗”。小说第七十五回,华佗为“关云长刮骨疗毒”。关羽在攻打樊城时右臂被一支毒箭所伤,华佗闻讯乘小船来到关羽账下,“取刀在手……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药线缝之”。关羽则称赞华佗“先生真神医也”,并“以金百两酬之,佗曰:‘某闻君亿高义,特来医治,岂望报乎!’坚辞不受,留药一帖,以敷疮口,辞别而去”。小说第七十八回描写华佗为曹操治风疾惨遭杀害。曹操病危之际,华歆向曹操举荐华佗曰:“(华佗)医术之妙世所罕,但有患者,或用药、或用针、或用炙,随手而愈。若患五脏六腑之疾,药不能效者,以麻沸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剖开其腹,经药洗其脏腑,病人略无疼痛,洗毕,然后以药线缝口,用药敷之;或一月,或二十日,即平复矣,其神妙如此。”曹操因疑心华佗有为关羽报仇之嫌,没有采用华佗“开颅取涎”的治疗方案,反将华佗投置狱中,拷打至死。上述的艺术描写的确有很多虚构和夸张之处,但华佗的艺术形象较之历史形象更深入人心。其实,很多人没有把《三国演义》当作小说,而是把它当作了历史。取消历史与小说的界限,这是美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观的主张。他认为在历史研究中更应该注重的是“观念存在”,而不仅仅是“客观真实”。因为对这些观念的体验“扩展了我们的理解能力,唤醒了我们审美的、道德的甚至哲学的反应。它使我们成为完整的人”[1]。小说中的华佗不仅是一位良医的形象,更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医德高尚的“神医”,他的死体现了正义与邪恶抗争中的士人不屈强权的悲壮之情。生活中的无序事件,经过艺术的虚构、想像和情节化之后,就建构成了具有审美、伦理与道德意义的可理解的故事——华佗,一位医技精湛、医德崇高、誓愿服务下层民众的医生,在与强权和邪恶的抗争中不幸罹难,口服麻醉剂配方失传,中医外科学发展中断,中国医学蒙受巨大损失——这个故事逻辑严密、情节曲折、形象生动、是非明确。在故事的阅读中,读者的故事情结、审美趣味、道德判断、价值追求都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转贴于
尼采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准确地说,事实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解释。”[2]“一个历史学家如果简单地不断重述某一历史事件,必然会引起人们的腻烦与厌弃,但一个艺术品,包括富有艺术性的历史剧,则虽一再展示、一再重演而仍能持续地为人所欣赏、所喜爱。”[3]艺术形象的魅力之所以远远超过了历史形象,是由艺术“表现”的特点所决定的。“表现不是复写,表现是对原本的扩充。”[3]伽达默尔说:“艺术一般来说并不在某种普遍的意义上给存在带来某种形象性的扩充。语词和绘画并不是单纯的模仿性说明,而是让它们所表现的东西作为该物所是的东西完全地存在。”这里所谓“该物所是的东西”就是指该物应该呈现的形象,其中包含着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在对华佗的艺术形象审美体验中,我们可以剥离出三种观念。第一,中国医学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1800年前中国医学已经可以开展外科手术,比西方早了1600年,而且口服麻醉剂对外科学的发展来说,至今都是一个理想。第二,华佗是集美善于一身的具有历史超越性的精神象征,他已经凝固成了一个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守望健康的理想寄托。历史事件中的华佗究竟怎样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人类的意识已经超越了历史实证主义的局限性,我们需要在一个具体可感的历史形象中赋予自己的理想人格和价值。华佗的意义不在于他是否是一位好医生,而在于他是中国医学发达领先的代表;华佗的形象象征着人类追求自由的精神诉求,同时也是人类美好理想的寄托。第三,曹操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曹操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本来就是一个逆“天道”、违“大礼”的奸人,华佗之死更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品性。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在“表现”中要对历史“原本”进行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的扩充,使艺术形象超越客观实在的有限性,给读者创造了无限的审美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读者可以任意驰骋,从而获得独特的美的享受。这就是艺术表现的美学特质,也是艺术形象的魅力所在。
综上所述,“历史形象”的华佗,只是一个封存在过去时空中的客观实在,其价值在于还原历史,对现在和未来的建构极为有限。而“艺术形象”的华佗,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文化符号,具有审美价值和道德典范意义。他象征着中国医学的先进,象征着中国士人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象征着优秀医生的医德风范,象征着正义对邪恶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不仅存在于过去,而且标志着现在、建构着未来。
【参考文献】
[1]陈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7.
华佗的故事范文4
大家都知道关羽吧!他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因为他忠义两全,人们尊称他为“关公”。他面如红枣,须长两尺,身高八尺.他和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单骑千里救嫂”“刮骨疗伤”等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他非常敬佩,他对朋友的真诚,做事的认真守信,遇事的镇定,还有他的勇敢,坚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就从华佗刮骨疗伤说起,在一次战斗中关羽右臂中毒箭,请来华佗为他疗伤,那时侯医学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没有。华佗说:“关将军请您用铁环套住您的右臂,用布蒙住您的双眼”。关羽立刻说道:“不用这么麻烦,我挺得住,华先生请吧。”然后命人摆上棋盘,和人一边下棋,一边让华佗进行手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华佗拿刀的手却有点紧张,旁边观看手术的人看地都浑身发颤,可关羽虽然痛得全身冒汗,但身体却一动不动的,镇定自如的和别人下棋。这需要多大的忍耐力,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
这样的人能不让我尊敬和佩服吗?
华佗的故事范文5
其实这类争论不难理出一个头绪,中国的神仙大多有过凡人身份,比如钟馗、张果老、吕洞宾……那些曾经存在于某朝代的神仙“肉身”,其实只不过是个载体,很少有后人去研究“肉身”的情况,大多只会给成为神仙的他们烧香磕头。同理,神医华佗已经成为了中医领域的神,那个曾经存在于东汉末年的“肉身”华佗也就不再重要了。
历史上大约确实存在过一个叫作“华佗”的人,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他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据说华家原本是当地望族,到华佗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不过依然看得出是有学问的人家,要不名字怎么起得那么怪。“佗”,曾有很多人不认识这个字,乃负载之意,表明父亲期望他长大后能担当重任。
中国古代文人非常活跃,这使得我们能够看到的文字资料远远多于其他文明古国。不过文人随意越界到历史、医学领域,常常帮了倒忙。对于华佗的过度炒作,就让他最后变成了让人怀疑的人。《后汉书·华佗传》描述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更有一些史料记载华佗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岁的容貌,这些神奇的文字显然连累了其他有关华佗记载的真实性。
除了超长寿命,华佗出神入化的外科手术也让人生疑。按照现有常识,东汉末年能进行内脏手术已经让人匪夷所思,用利斧做开颅更是天方夜谭。古时候没法化验血型,也不能输血,外科手术中病人失血如何补充?用斧头开颅,且不说力度如何掌握,没有吸氧设备,没有心脏起搏设备,手术成功率肯定为零。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对于华佗神奇的外科手术,很多中医医生信了。他们的猜想是华佗曾经靠自学掌握了绝世医术,其外科手术能力也许跨版本达到了超现代水平。他能用口服麻沸散进行手术前全麻,能用针灸止血,术后能用某种神奇的草药消炎防感染……至于华佗之后,为什么中医外科手术水平大倒退了,那是因为华佗临死前将集毕生医功精华的《青囊经》传给狱卒,而这个窝囊废不敢接受,于是华佗将《青囊经》付之一炬,中医便大倒退了。
华佗没有师傅,完全靠自学成才,那么之后漫长的一千多年里,为什么再没有出现一位华佗式的中医外科高手?对此,如今有些中医的解释是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影响下,开肠破肚,终非孝道。可是假如华佗当年没有进行许多次人体解剖,他怎么可能掌握复杂的人体构造、大脑结构?在封建时代,他又是如何得到了那么多可供解剖的遗体?地方政府没有干预吗?没有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吗?
华佗的故事范文6
每逢农历三月春发之时,正是适宜采收茵陈之际。此期,我国一些地区的民间百姓习惯饮用茵陈酒,这是为了祛除一冬天的火气,来年健康无疾。一霎时,茵陈酒的市场销售便畅达起来。说到茵陈酒的发明,还有一则久远流长的故事。
传说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无法治愈。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起来,急忙问他吃了什么药?病人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辨认是青蒿,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试验数次,均无效果。华佗又去访问已痊愈的病人吃的是几月采撷的青蒿,病人告知说是三月里的青蒿。华佗突然醒悟: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里的青蒿才最有药力。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给黄痨病人们服用,果然是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青蒿却又没有功效了。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把其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结果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遂取名“茵陈”,并编成歌诀:“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茵陈,又名茵陈蒿,属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的嫩茎、嫩叶,性微寒、味苦,有清热利湿的功能。以茵陈、黄芩、栀子、升麻、大黄、龙胆草、枳实(炙)、柴胡等为方剂的茵陈汤,有疏肝理气,利湿退黄的作用,能有效地治疗黄疸型肝炎。由于茵陈的采收期十分短暂,稍纵即逝,华佗便想到了酒剂。华佗认为,酒为百药之长,酒即是药,酒气悍、质轻、味甘辛、性热、能引诸药上行,并助药势流遍全身,使人体迅速吸收药物成分,起到通血脉、养脾胃、散风寒、润肌肤、平衡阴阳及扶正祛邪的功效。将茵陈入酒,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药材的性味特征。于是,华佗便将三月采集的刚出生嫩苗的茵陈放入酒中,研制成了茵陈酒。并广泛应用于治疗黄痨病及风湿寒痹等症的实践中。
如今,国内药酒生产企业在延续华佗酒剂生产方法的同时,改进制酒工艺,有所创新。其流程即是取鲜茵陈除去老茎及杂质,加65。白酒置容器内,密闭浸渍半年以上,即得茵陈母酒;再将茵陈母酒同白术、法半夏等中药材置铜罐中,加盖封闭,隔水加热至沸,煮取后,倾入缸内密封,再静置6个月,滤过,即得色泽碧绿清亮、口感清爽甘甜、气味醇香浓厚的茵陈酒,具有清热燥湿,舒筋活络的功能,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引起的关节酸痛,脚气渗湿,皮肤刺痒,脘腹痞闷和小便不利诸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