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悲秋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悲秋的诗句

悲秋的诗句范文1

随着本期《足球俱乐部》的面世,我们的南非世界杯也结束了,一本“世界杯特刊”、四期“世界杯专刊”,是我们奉献给广大读者的最好礼物。应该说,南非世界杯是中国人对世界杯最为关注的一次,赛前,各种关于世界杯的书籍和特刊铺天盖地。本刊特别制作的“2010南非世界杯特刊”上市不久就在许多地方卖到断货,以至于很多汇款我们都无书可寄,只好退款并向读者致歉。

有传言说,是因为我们的特刊印数少,其实稍有常识就可以知道,印得越少单位成本越高,在今年纸价飞涨的情况下,印得越少定价就越高(今年很多世界杯特刊定价偏高就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就是因为数量较大才得以把售价控制在30元以下,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读者的负担。尽管如此,由于关注世界杯的人群大量增加,我们的特刊还是没有满足读者的需求,在此再次向大家致歉!

大赛期间杂志难做,是体育媒体的共识,因为印刷和发行需要时间,而比赛每天都在进行,使杂志上市时局势可能巨变,这就对编辑尤其是决策者的专业性和预见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刊7月A版付印时1/8决赛还没打完,但杂志上市时1/4决赛都将结束,所以在封面和海报的选择上很伤脑筋。1/4决赛最可能的对阵是德国对阿根廷、荷兰对巴西,而当时阿根廷和巴西呼声极高,但是我们经过分析和判断,放弃了用阿根廷球员(如梅西、伊瓜因等)做封面、用巴西主力阵容做海报的想法,选择了德国队封面(克洛泽、米勒)和荷兰队海报,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7月B版是在决赛结束后下厂付印的,西班牙队夺冠占据封面是毫无疑问的,海报之前已经送过阿根廷队和荷兰队,这期我们选择了德国队,一是德国队是南非世界杯表现最佳、进球最多的球队,二是我们想把西班牙队作为本期“世界杯总结”的海报。原本,由于我们的赛前特刊销售极好,许多发行商都期待和要求我们做一本赛后特刊,但是出于对读者利益的考虑,我们放弃了做赛后特刊,而决定将8月A版(即本期)杂志作为“南非世界杯完全总结”。因为已经有几家同行要做赛后特刊,这本身又是一种“如有雷同绝非巧合”的东西,多一本特刊读者就要多花几十块钱,没有必要。以杂志作为总结专刊,至少《足球俱乐部》的读者只花6.5元,就可以得到一份南非世界杯的详尽资料。

最后说一句,以读者的利益为重,一直是我们坚持的原则。前年和去年,在国内许多期刊大幅涨价的情况下,本刊只上涨了0.5元,而且把利润用在了加大海报和增加赠品上,目前,本刊堪称国内定价最低、赠品最多、性价比最好的足球杂志。今年纸张大幅涨价,使我们几乎没有利润可言,但是我们的原则不会改变。在这里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新老朋友,作为一本已经有17年历史的专业足球杂志,希望我们能一直风雨同行,迎来中国足球美好的明天。

童琳

看球12年,经历了四届世界杯。前三届时我的身份一直是学生,学生就是要受管制的嘛,在家看球被家长管,在学校看有关世界杯的报纸、杂志老师不准。可那时候的我偷着摸着也要看,一场比赛都不想错过。

如今,我已经在《足俱》工作了三年,怎么说也算个业内人士吧,可南非世界杯到来之时却没有以往的那份激动了。同事说因为我老了,早已过了对世界杯激情燃烧的岁月了,现在看球也许只是为了提高业务,更好地工作。起初我很认同这个说法,小组赛的前几场看得没心没肺的,完全抱着中立的态度,可确实为自己的竞猜水平汗颜。第一轮的16场比赛,我只猜对了六场,概率极低,以致在克莱博处于垫底之境。态度决定一切,也许我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四年一届的足球盛会中,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两轮竞猜中制造翻盘之势。于是,从小组赛第二轮开始,我打起精神,一场不落,可我支持的英格兰和意大利都不争气,两连平,出线形势不容乐观。不过我的第二阵营荷兰打得不错,让我有了些许安慰。第二轮竞猜我稍有起色,从倒数几位向前追赶。

小组赛第三轮,每组的两场比赛同时进行,竞争更加激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英格兰和意大利所在小组的争夺。遗憾的是,卫冕冠军狼狈地回家了,英格兰因为排名小组第二,必须与德国在1/8决赛相遇。最后一轮的竞猜,我也算迎头赶上,达到了中等水平。

没想到进入淘汰赛后,我看好的球队全部被章鱼保罗嫌弃了,唉,结果得了一“衰神”的称号。决赛前,毅然决然地坚信荷兰能夺冠,可“衰神”显灵,把橙衣军团给克死了。

可一

在此向大家征集除黑眼圈秘方~

想我一青春美少女顶俩硕大黑眼圈成何体统啊~

可一不是熊猫可一不是熊猫~~(怨念不死~)

熊文华

足球的魅力能打破文化的隔阂、政治的差异。本届南非世界杯把整个地球的人都点燃起来了:歌唱永远的年轻,在太阳下歌唱,让我们在这美丽的运动中欢庆!一个月的颠倒昼夜、喜怒哀乐,终于在2010年7月12日结束了……感谢南非,感谢带来一届不一样的世界杯。

罗勇

历史在四年之后又一次迈进了同一条河流,当阿根廷队和德国队再度在世界杯赛场相逢时,作为两队的球迷,我的心情与四年前无异,只不过这次的看球因为“罗亨利”的参与增添了几分笑语,而少了些许纠葛。

四年前的罗亨利还只是咿呀学语的幼儿,当我们沉浸在德国世界杯的兴奋之时,他连黑白两色都无法辨别。这次的南非世界杯,尽管罗亨利依然对足球还属于萌芽阶段,尽管他也去过鸟巢观看过意大利超级杯,但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或者打发时间,他也乐意与我一起分享这份足球的快乐。而阿根廷队对德国队的1/4决赛恰恰是他从头至尾看过的足球直播,此前他看足球比赛的热情与床底下的玩具毫无分别,两三分钟后便弃置一边。

当小米勒利用定位球破门后,罗亨利的一句话“黑衣服的肯定要赢”,让我顿时感到他有成为球迷的潜质,或许是球星。红衣服的裁判也引起了他的不少兴趣,隔三差五地问起关于裁判的问题――他为什么要带哨子,怎么没人给他传球啊。童言的无忌和可爱让我早早打消了为阿根廷队助威和德国队呐喊的念头。睡眠有规律的罗亨利此时毫无睡意,甚至克洛泽的庆祝动作,他也在床上想刻意模仿,克洛泽是改写历史,或许罗亨利此时正在迈出向历史挺进的第一步。这就是足球,我也希望有更多的“罗亨利”参与其中,让足球带给他们快乐,让他们带给足球希望。

黄敏俊

说实话本届世界杯没有往届的精彩,没有精彩的配合、没有巨星的一己之力、没有起伏的比赛、没有频率超快的单车……但很奇怪的是影响力却远超往届,起码在我的周围……决赛夜里约好同事在某酒吧看球,走进酒吧后我才真正感受到决赛的魅力,不到50平米的一个小空间里被挤得密密麻麻,此场景丝毫不逊于上下班期间公交车上的情景。

这一届是我来《足俱》后的第一届世界杯,大部分比赛都在办公室和同事看,没有啤酒,没有花生米,但在这里起码我可以和一群真正懂球的老男人在凌晨狂啸,对某位假摔的球员竖起中指,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呐喊到扁桃体发炎。

吴笛

看球整整二十个年头了,不可否认的是,自从职业真的和足球扯上关系后,看球的热情反而淡了,唯独期望的就是四年一届的世界杯,能让我从为工作看球中解脱出来,真正地在电视机前为喜爱的球队摇旗呐喊。

南非世界杯如期而至,自揭幕战开始,看球就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全是因为电视机里传来那轰鸣的呜呜塞拉声。我有时候会很骄傲地告诉别人:我、我父亲和我母亲都是球迷。不过本届世界杯,当我强忍住比赛中的噪音扭过头去看那两位时,母亲已经鼾声如雷,父亲喋喋不休一直抱怨比赛不够精彩。

好不容易撑完了小组赛,淘汰赛阶段的比赛终于有了些许亮点,喜爱的球队一路连克强敌,让我也有了熬夜看球的动力。不过,当德国队以那样一种方式被西班牙队淘汰后,心里还是多少有一些不满,因为我印象中的这支球队赢要赢得漂亮,输要输得彻底,只有像1994年输给保加利亚及1998年完败克罗地亚才是德意志人惯有的作风,在严防死守中被浪射无数的对手淘汰显然不符合日耳曼的民族气质。

与四年前的那场决赛相比,本届杯赛的决赛倒不乏精彩场面,在家里看球的人除了父母外还有挚友――一个西班牙死忠。虽然我竭力制止他怒吼,但依然无济于事。不过对于有着很深的1974年情结的我而言,虽然德国队被淘汰了,但能够看到荷兰队继续顶着“无冕之王”的帽子还是有一丝快意,按我自己的话说就是:“世界杯需要一个永远的无冕之王!”

世界杯落幕,夏奇拉的歌声还在脑海萦绕,而我又要迅速投身于工作当中。现在回想64场比赛的点点滴滴,我愕然了。当比赛哨声响起,拿着纸笔记录比赛瞬间抑或技战术打法时,才发现原来我一直在为工作而看球,从未改变过。

殷非

又一次迎来了新一届世界杯,2010南非世界杯。

这已经是我看的第六次世界杯了,20年恍惚就过去了,但记忆深刻的还是1990意大利那一场盛宴,或许不能称之为盛宴,除了开幕式的浪漫与绚烂。那是我第一次看世界杯,也是第一次通过直播看到外面的世界,即使很多传统强队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但犹自让我不能忘怀。

看了这届世界杯刚开始几场比赛,本以为又是一届并不那么很值得期待的世界杯,可赛程的持续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当然不是说“章保罗”的神奇表现,那只是世界杯盛宴的一点调料而已。而是已经成长起来并最后修成正果的西班牙让我在沉闷的比赛中看到足球的一点真谛――保持不停的进攻。即使西班牙并不是继承上世纪70年代荷兰所创造的那种华丽――全攻全守,但在这个功利的时代,我已知足了。当足球失去了进攻,失去了对进球的渴望,那还能留下什么给我来欣赏?看他们对利益的追求么?你当然可以为了没有利益而不踢足球,那我当然也可以因为没有华丽的进攻而不看足球不是?

足球,曾经是让人说起这两个字都能让人激动不已的名词,而现在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西班牙人会让我想起还有个曾经……

鄢朔

本次南非世界杯,是我第三次较为完整地观看这项全球最受瞩目的赛事。首次对世界杯发生兴趣,是在1998年的法国,和所有天真的球迷一样,为巴西队在决赛上的溃败黯然神伤;第一次完整观看的,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由于开球的时间刚刚好,那时还不习惯熬夜看球的我,就在学校的草坪上,目睹了意大利、西班牙诡异地倒在韩国人脚下,目睹了卫冕冠军的耻辱出局,还有英阿大战小贝自我救赎的点球。2006年世界杯虽然很近,却已没有太深印象。当五星巴西再次被法国人撕去华丽的外衣,我换掉了我“梦幻五重奏”的电脑桌面,从此对桑巴军团屏蔽。还记得那个深夜,当决赛上意大利点球取胜的瞬间,我张开双臂狂呼着飞奔过宿舍楼空旷的走廊,蓝衣军团从此走入我的内心。

由此,当本届世界杯小组赛对阵斯洛伐克最后时刻,佩佩一脚踢空,我的世界杯之旅似乎也到此为止了。夸利亚雷拉的眼泪和卡队的黯然,顿时让我想起了1994年决赛上那个马尾辫男人孤寂的背影。如果不是西班牙队还健在,如果不是期待新科冠军出炉,本届世界杯早在1/8决赛开打前,就对我关上了大门。

决赛之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看球的酒吧,喧闹异常。在一大群荷兰球迷的包围下,我被荷兰队几次势在必得的单刀突袭,搞得心力交瘁。又是小白,在最困顿的时候挽救了斗牛士,西班牙终于在首次决赛之旅就捧起了金杯。终场哨响的瞬间,没有2006年决赛之夜的疯狂,我却感到甜蜜和欣慰。可惜了,变脸的荷兰,承受了指责和谩骂,却依然没捞到最好的结果。

除此之外,本届世界杯依然有许多鲜活的记忆。郑大世的眼泪,触动了国人的恻隐之心;德国队掀起青春风暴,勒夫的帅气令人迷醉;阿根廷队高开低走,巴西队莫名其妙;尼日利亚队被希腊队逆转,看得我想哭;斗牛士首场负于瑞士,皮克下场时怒踹场边广告牌,搞得我也想找个什么来踢一下……南非世界杯结束了,呜呜塞拉之声还在耳边萦绕,一个月内每当太阳下山就兴奋异常的日子结束了,最初的时间里,还真有点儿怅然若失。

姜小芬

记得世界杯开幕那天,对同学说:“我们等了这么久的世界杯,是不是很快就会结束?”是的,7月12日,世界杯结束了,一如我们期待了那么多年的北京奥运会,也悄然成为了过去。

英格兰队在小组赛里磕磕绊绊,最终还是倒在了日耳曼战车的轮子下;卫冕冠军意大利队在经历了一场紧张而且较为激烈的比赛后泪别南非;“高卢雄鸡”更是成为了南非世界杯上最大的笑话;“橙衣军团”抛弃华丽的攻势足球闯入了决赛;斗牛士以出色的传控技术一路小比分最终首捧大力神杯。

回头想想,世界杯给我带来了什么?是每天有了牵挂,有了盼头;是英格兰队1∶4战败后自己的歇斯底里;是看到身边有些号称“我最讨厌看足球比赛”的朋友也会等到半夜看球赛;是逐渐习惯了看球时场上呜呜塞拉的“嗡嗡嗡”。

很多很多的球迷对南非世界杯表示失望,因为它不够华丽,因为它太过沉闷,然而最终,我们却在抱怨没有了世界杯的日子太沉闷。幸好,我们有期待,挥别了南非,巴西在向我们招手……

李航

从南昌到西安,作为《足俱》实习生的我第一次在祖国的南方和北方拼凑着观看了一届世界杯。虽然这届世界杯真正的精彩从淘汰赛才开始,但我确定并且肯定,这是有史以来我们中国人最热衷的一届世界杯,不论男女老少,不论真球迷还是伪球迷,大家在盛夏中提及最多的便是“世界杯”三个字,这使我非常欣慰,因为我深知:世界杯需要中国人的关注,而中国人同样需要从世界杯中得到乐趣。

悲秋的诗句范文2

>> 北京市居民体育活动参与和服务需求现状 北京市休闲农业的市场需求特征与满意度评价 北京市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分析 北京市群众体育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调查与分析 北京市居民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北京市传媒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北京市城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调查 北京市汽车服务供应链结构特征与管理策略 北京市体育社团承接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 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协整研究 北京市居民人均收入与幸福感的分析 北京市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北京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北京市昌平区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北京市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 北京市高校教工队伍体育人口的现状与分析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北京市高职类院校学生休闲体育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北京市城市体育圈的构建价值与构建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50615]..

[3]戴健,郑家鲲.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评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1):1.

[4]任海.关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的进展: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6678.

[5]曹可强.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导向:以上海市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1):1.

[6]曹可强,徐箐,俞琳.完善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J].体育科研,2008,29(2):32.

[7]顾东辉.社会工作评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4186.

[8]彭华民.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25.

[9]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EB/OL].[20160615]..

[10]郇昌店,肖林鹏,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框架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4.

[11]KOTLER P,KELLER K L.营销管理[M].13版.王永贵,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39273.

[12]LOVELOCK C,WIRTZ J.服务营销[M].6版.谢晓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756.

[13]王凯珍,李骁天,邢晓燕.北京市民体育活动参与和体育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5:108110.

[14]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评估的通知[EB/OL].[20160615]..

[15]林江云,雷良桃.聚类算法在证还司CRM中客户细分的应用[J].心智与计算,2010,4(4):265.

[16]雷小锋,谢昆青,林帆.一种基于KMeans局部最优性的高效聚类算法[J].软件学报,2008,19(7):1683.

[17]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EB/OL].[20160615]..

[18]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EB/OL].[20160615]..

[19]冯国有.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财政政策选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26.

[20]张利,田雨普.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137.

[21]罗旭.基于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大众体育健身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8):1019.

悲秋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 网球教学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网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成为大学生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当前,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网球运动,对于促进我国网球运动的普及和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网球教学方法单一、教材稀缺、沿袭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高校网球教学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基于此现状,高校如何在网球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已成为体育教师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

1网球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现阶段,在高校网球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网球教学的发展。由于传统的网球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示范、讲解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基本上,再配以多球练习,所以使得网球教学的效果难以提高。教师通常先对每一项技术动作进行详细分析、讲解,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印象,而后再以多球练习的方式反复重复该项技术。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操作的教学,常规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准备活动阶段、练习击球阶段、改正技术阶段和实战训练阶段等。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消极的,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运用枯燥乏味的语言和动作示范传递知识信息,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封闭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网球知识时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在全面推行素质教学的今天,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日益显露其弊端,所以,对网球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2网球教学方法创新应具备的特点

网球教学方法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熟练运用网球运动技能为核心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进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这就使得网球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2.1个性化

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现代高校网球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应具备个性化的特点,从而彻底摆脱呆板、僵化、固定的传统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教学弊端。个性化的网球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且根据个性差异的水平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网球教学的有效性。

2.2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师仅仅依赖于示范、讲解、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网球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所以,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现代视听教学引入网球课堂,完成教学方法现代化的变革。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网球课堂教学的演示工具,展示基本动作、基本技术环节,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模糊的理论概念和教学难点。

2.3开放性

创新高校网球教学方法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而应体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根据,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更新网球知识,提升网球教学方法的理论高度。网球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是指在继承和发展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满足社会进步、教学科学发展的需求,逐步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合理化。教学方法的开放性还应把网球教学视作一个有机的系统,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相融合,使其相互作用和联系,从而提升网球教学效果。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的范畴。然而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来看,我们应该承认,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中也有很多不合理的成分,有非主流的文化,有阻碍其发展的部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我们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与整理,并加以分析和选择,保留精华,弃其糟粕,让民族传统体育顺应时代的发展,让它符合现代人的心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同时我们要建立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让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实现我们现代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冯胜刚.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3).

悲秋的诗句范文4

当前,全球兴起多个跨区域多边自由贸易谈判,世界主要经济板块整合趋势加速。2012年底,东亚地区正式推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紧随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趋势。2013年5月,RCEP贸易代表第一轮细节谈判正式启动,标志其进入实质推进步骤。RCEP将对全球贸易自由化、亚太格局、东亚地区合作及中国对外战略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

 

全球经贸新格局

2013年6月18日,美欧在“八国集团峰会”(G8)上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投资与贸易协定”(TTIP)谈判,计划历时18个月于2014年底之前完成。相对于TTIP的巨大体量及美欧间需要解决的繁杂问题,仅用18个月就完成谈判未免显得太过仓促。不过,就美欧要实现提振经济、布局全球的“宏愿”而言,TTIP谈判又必须早日驶入“快车道”。此前,日本已经宣布加入“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TPP)谈判,并与欧盟启动“经济伙伴关系”(EPA)谈判。至此,美欧日作为世界经济传统三强同时参与到全球经济板块新一轮整合之中,发达经济体加强全球经贸新布局的日程已经排满,接下来将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新一轮博弈。

 

自上世纪90年代“新区域主义”兴起以来,全球涌现出大量双边或多边区域贸易安排,但本轮由美国发起的板块整合又体现出一系列新特征。

一是规模巨大。TPP包括亚太地区12个国家,[1]经济总量占全球近40%,贸易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TTIP包括美国与欧盟27国,经济总量占全球近50%,2012年双边商品与服务贸易总额分别占全球的43.4%和51.9%,[2]双边投资超过3万亿美元,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大市场。日本与欧盟的“经济伙伴协定”规模同样巨大,经济总量合计占全球近30%,2012年双边货物贸易额达1650亿美元,[3]影响力不容忽视。

 

二是强调制度性安排。TPP特别关注知识产权保护、金融监管、环境标准、劳资标准和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贸易标准,美国号称要将TPP打造成为面向21世纪、涵盖广泛的高水准自贸协议,以此来主导亚太地区贸易治理。TTIP谈判也将重点关注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补贴和劳工环境等贸易标准,希望通过其再塑世界标准,占据主导地位。对此,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毫不掩饰地表示,TTIP所设定的标准不仅适用于欧美双边贸易与投资,也将适用于全球贸易规则的发展。

 

三是政治意味浓厚。TPP与TTIP是美国布局全球战略的重要工具,政治意味十分浓厚。关于TPP的战略意义,时任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多尼伦在2013年3月的一次演讲中曾称,建立跨太平洋的可靠经济架构是美“亚太再平衡战略”不可或缺的“第五大支柱”,而推进TPP谈判是其中的核心策略。[4]同时,美还通过平行推进TPP与TTIP自居太平洋与大西洋中心,布局两洋战略,主导全球治理。日本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同样需要参与到本轮整合之中,积极参与TPP等机制,以免自己被甩出全球“决策中心”。

 

RCEP将扮演重要角色

在此大背景下,东亚地区于2012年底顺势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初始成员包括东盟与中、日、韩、澳、新、印16国。据亚洲开发银行4月的《亚洲发展展望2013》 [5]统计,RCEP总人口34亿,占全球49%;产值21.4万亿美元,占全球30%;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量12万亿美元,占全球29%。有关各方若能在2015年底如期建成RCEP,将在亚太地区创造一个比肩TPP的大市场,对东亚地区合作和亚太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RCEP有望推动东亚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从大的范围来看,东亚地区合作迄今经历了三次合作浪潮。冷战的结束刺激东亚出现第一波浪潮,地区合作开始兴起,东盟实现扩容,地区合作机制逐渐成形。第二波浪潮出现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处于危机之中的东亚国家认识到西方并不可靠,必须通过加强地区合作,建立稳固的危机应对机制才能保障地区稳定发展,“10+3”机制、“清迈倡议”等开始创立并不断完善。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合作出现第三波浪潮,东亚峰会实现扩容,各类机制、倡议、合作等层出不穷。然而,在经历一番扩张之后,东亚合作再次进入减速慢行的低谷期,地区合作亟待整合、升级。而RCEP顺应当前板块整合的大趋势,从整合地区自贸协定入手,逐渐实现地区经贸合作领域的统一和升级,有希望带动东亚地区合作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目前,RCEP初始谈判已将东亚地区主要国家全部囊括其中,除印度外,各成员都对RCEP明确表态积极。今后三年,RCEP将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核心所在。若能如期建成,RCEP将是第一个同时包括该地区主要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安排,奠定东亚经济合作新的基础。

 

RCEP将有助于优化东亚地区总体经济环境,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其一,RCEP将缓解地区自贸协定“面条碗”效应。截至2013年1月,东亚地区共签署63个自贸协定,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是自贸区建设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这些协定之间不同的待遇和规则相互交织,像一碗面条一样让企业无从下手,降低了优惠措施的经济效益。而RCEP将统合东盟与中、日、韩、印之间签订的自贸协定,有望实现更大范围的贸易自由化,提高企业利用优惠措施的便利程度,缓解“面条碗”效应。其二,RCEP有助于解决东亚经济内部存在的问题。目前,东亚地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受外部经济波动影响较大,今后需要优化地区经济流通水平,提高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潜力。RCEP的核心目标就是提高地区贸易和投资便利度,促进各国均衡参与地区生产链,提升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共同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悲秋的诗句范文5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于茫茫天地之间,感受着匆匆岁月无情,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季带来的是躁动,冬季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曼舞的小径,或者是铺满青苔的空巷,任思绪被秋风渐吹渐远,直到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峰,也只好随宋玉同叹一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

秋天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每次读起古人的诗句,总是会被浓浓的悲秋情绪紧紧包裹,却又不欲挣脱,独自啜饮慢慢膨胀的忧郁与失落,

也不知这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希望我能有古人的旷达,到了下一个秋天,可以多去感受喧嚣夏日后的清新宁静,漫漫寒冬前的短暂芳香,多去体会“秋风之性劲且刚”的豪迈,少去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奈。也会被秋而“感”,却不再为秋而“悲”了。

月光如水水如天

初秋的燥热将尽未尽的日子,我是极为思念那一轮属于中秋的明月的,只有那时候才能让人感觉到一阵真正的清凉与宁静。而明月很多时候都被我们忽略在了日常生活之外,只有快到这么一个特殊日子的时候,才让人想起关于明月的一些东西。

夜是如此的寂静,寂静中又带了点儿热烈,使秋声的喧嚣在树梢达到了。月的光茫迷离闪烁而无依无附,营造出一种氤氲的气息,不期然地便想起了秦观的那一首《踏莎行》里的词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函摄住了月光的那种朦胧与迷离的气息,在这样的时候许多模模糊糊的往事便在朦朦胧胧之中,走进了你的心间。

其实有许多事是你不用去想它,它永远在那里的,好似多少年前的一轮明月,它总是在你的心里悬挂着。月的光茫遮遮掩掩,影影绰绰,宁静而悠远。进入月光便仿佛进入一种朦胧的梦境,而且你纵然知道它只是一个梦境,也让你就那样的想投入而不愿醒来。

在我们闽南话里头,月亮有个很女性化的昵称叫“月娘”,一直很喜欢这样的称呼,好像没有太多的缘故,只是因为“月娘”装饰了我们儿时的多少梦境。那时候一到夏天或者初秋的晚上,我们一般都睡在屋顶上,看着宁静的夜空,伴着那样的月光或者星光,在大人们一个个迷人的故事中睡去,在睡中难免还会做上一个坐着月亮的小船去采摘星星的美梦。

那时候老人们常常对小孩子说,不要用食指指着“月娘”,不然,晚上“月娘”会化作一把镰刀来割去你的耳朵的。于是,孩子们便只好把自己的食指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拳头里,生怕一个不小心便会惹来被割去耳朵的祸端。好像也有那样的小伙伴,竟还是把食指指向了月亮,最后只被吓得一晚上都不敢睡觉,只怕一旦睡去,自己的耳朵就要被“月娘”偷偷的来割了去。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过度季节。阴历为7至9月立秋到立冬,阳历为9至11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这一段时间。

悲秋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 古典诗词;“悲秋”;意象;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2-0073-03

“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曲感伤旋律,它由萧瑟、凄切、衰败的秋景、秋物、秋色、秋声结合人自身境遇而感发,主要抒发的是人对自身悲剧的感慨和一种生命的悲哀。

对“悲秋”的研究,有的学者从文学史时序出发研究“悲秋”的原型、历史接续及影响;有的学者研究“悲秋”的言叙方式;更多的学者则从“情景关系”角度来研究“悲秋”。在这里笔者则试图通过一系列“悲秋”意象来探究“悲秋”的意义。

一、古典诗词的“悲秋”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重要的诗学审美范畴,《周易·系词》提出“立象以尽意”原则,所以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象”。[1]意,包括情、志、事、理等方面;象则包括景、物、色、声等方面。二者结合起来构成古典诗学的基本范畴。[2]“悲秋”意象是多种多样的,与秋外在的自然形态和自然之物是分不开的,在诗词中多呈现为意象群。“悲秋”意象, 主要可分为秋景秋色、秋物秋声和秋日天象三大类。

(一)秋景秋色,主要包括秋风落叶、秋雨和霜露等三种意象

1. 秋风落叶

瑟瑟秋风是身感耳闻的悲凉之气;枯槁飘零的落叶是可以目见的,易引起人的感伤情绪,产生生命易逝的悲哀。先秦时代,屈原《湘夫人》中“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已有悲秋因子的存在,秋与人之哀伤有了一定程度的关系,即秋引发、加深和表现了诗人的哀伤。[3]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句,此一声“悲哉”开中国文学史上“悲秋”主题的先河。贾岛《忆江上吴楚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颇富动感,气象雄浑,渭水西风陪衬居者怀念行者的心情,将一段悲愁之情寄于秋风落叶。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曾说这两句诗是“置之盛唐不可复别”。[4]

2.秋雨

秋雨最易扯动人的情思,也最易扣响情感的门环。李商隐作《夜雨寄北》时只身在蜀,家小在河内,巴山秋夜,夜雨潇潇,激发了作者缠绵的相思之情并以诗代书。柳永《八声甘州》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使整个画面有一种凄清的动态美,物态总是与心灵相遇相契才产生诗意,“暮雨洒江天”告诉我们诗人的心灵是流动的,雨水仿佛在洗涤着清冷的残秋,洒湿了江天,也洒湿了羁旅漂泊者的心灵,雨水洒洗,秋天越发清冷凄凉,客思越发浓烈。

3.露和霜

霜露属冷色调,从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清冷之感,身感至心。骆宾王《在狱咏蝉》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亦沉”,以蝉的艰难处境“露重” 以及“风多”喻己之冤屈难伸,感慨仕途的艰难并抒发自己的哀怨之情。柳永《八声甘州》中“渐风霜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几句描写使人满目萧瑟,更觉风霜渐渐凄冷,但气象雄浑,悲壮中蕴含着无限的感慨苍凉,一股思乡之情演绎成了漂泊游子对精神家园的渴求。

(二)秋物秋声,主要包括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1. 动物:主要包括(孤)雁南飞哀鸣、秋蝉残鸣和寒鸦悲啼等三种意象

雁南飞是秋天特有的现象,南飞即“还乡”,易引起人的思乡情怀。孤雁南飞哀鸣,更易勾起文人的孤独感伤悲凉之情。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写边地的秋夜中偶尔的雁鸣给人的心理触动。战事频繁,边地交通早已中断,路上已没行人,边塞秋夜笼罩着沉郁死寂的气氛,大雁不仅没有给边地带来一丝生机,反而更增添了几分冷落与悲凉,路断人行是目之所见,戌鼓雁声是耳之所闻,诗人通过对自己所见所闻的描绘,生动具体地展现了一幅边地秋景图。尤其是“一雁”突出地表现了作者一种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漂泊无依的艰涩。[5]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小舟在浓云低垂下空阔的江面上漂泊,西风中传来失群大雁的哀鸣,这孤雁漂泊的愁思长长,谁问谁怜?孤雁的声声悲鸣叫人心碎。

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喧闹的生命十分短暂。秋蝉残鸣既从听觉上给人一种凄切的感触,也预示着生命的脆弱和即将结束。李商隐的《蝉》,以蝉自喻,抒发自己的清高、清贫和不得志,咏叹出了诗人在动荡的晚唐时代,个人遭遇的坎坷不平。[6]柳永《雨霖铃》首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让清秋的寒蝉残鸣声营造了一种离别时浓厚的感伤氛围。

乌鸦又叫寒鸦,这和秋的凄冷有关。鸦凄切的叫声和秋天中人的感伤又相关,寒鸦栖息于树,几声悲啼,易于引起孤独漂泊者的愁思,引发多种感触,故鸦在秋天悲啼也使人感到秋的寒凉。张继《枫桥夜泊》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乌啼”是秋声的象征,见其栖巢不稳,打破夜的宁静,引发愁思,正以映衬满怀旅愁的不眠之客,创造了悲愁的情感基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首句“枯藤老树昏鸦”中“昏鸦”为这幅黄昏萧条的孤旅图更添了几声悲啼。枯藤缠附于老树,黄昏时乌鸦归栖于老树之上,草木野鸟都有归宿,正以反衬游子之漂泊无归。

2. 植物:主要包括秋菊和芦、菰、荻、江枫、梧桐(雨)等一些特殊意象

秋菊色彩美丽灿烂,亦可作为“悲秋”意象,当秋菊这种美丽与人物的生命和所处的环境不能与共时,便产生失衡感、落寞感和孤独悲哀。秋菊作为“悲秋”意象,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这在李清照诗词中表现得较为典型,李清照后半生有过较长时间颠沛流离的生活,感伤敏锐的心灵面对秋菊有忧愁,更有孤独冷清。忧愁如《醉花阴》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孤独冷清如《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深秋正在盛开,可是容颜已经憔悴消损,“人比黄花瘦”,又怎有心思去将它采摘?

芦、菰、荻、江枫、梧桐(雨)等是一些特殊的“悲秋”意象。芦、菰、荻等属水生植物,根系脆弱,秋天花白,秋日残败是显而易见的,使人产生生命的脆弱之感。江枫秋天变红,象征秋色,能引发愁思,渗透着生命将逝的意味。秋雨滴打着梧桐枯叶,目见耳闻,容易触动人的心灵,产生感伤之情。张继《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经霜,与“渔火”相映而红,如炯炯的眸子,与愁人无言相对,巧妙地烘托了江上孤客的旅愁。韦应物《夕次盱眙县》中“人归山郭暗,雁下芦州白”描写人归雁宿,各安其居,看着白茫茫的芦花催生了怀乡之情,天大地大,何处是家?白居易《琵琶行》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中一组意象“枫叶荻花”瑟瑟作响,营造了一种感伤的送别氛围。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女词人听梧桐细雨,敏感破碎的心灵被滴打着,分不清是听觉还是心灵的感触。《踏莎行》中“隔夜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雨声菰叶交响生悲,借凄清之景抒凄凉之情,诗人从风雨菰叶声中感受得特别深刻。

(三)秋日天象,主要包括秋月和星(牵牛织女星)两种意象

月亮在古典文学中作为一个综合型意象频频出现。秋夜,月亮分外明亮,望月的人会把思乡怀人等种种情感寄予明月,明月发挥着情感传递功能,秋月作为意象,更蕴含着浓郁的“悲秋”气息。王建《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亮触动着诗人的心,勾起满腹思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渗透着淡淡的悲哀。李煜《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残月一钩,勾起心中千丝万缕的去国怀乡之愁和无限的亡国之恨。

牵牛织女星作为“悲秋”意象,用来表现情侣之间远在天涯的相思之苦,但也别有所寄托。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写织女隔银河以望牵牛,可望而不可即,无限相思。诗中将织女星拟人化,言因终日相思不能织布,泪落如雨。[7]杜牧《秋夕》一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牵牛织女星”触动了遭弃宫女的心,哀婉自身不幸,倾慕他人之有幸,心事盘绕全在这举目仰望之中。联系作者人生的穷愁潦倒,何尝不蕴含着政治上不得志的愁闷呢?

综上所述,“悲秋”意象可概括为秋风落叶、秋雨、露霜、(孤)雁南飞哀鸣、秋蝉残鸣、寒鸦悲啼、秋菊、芦菰荻枫、梧桐(雨)、秋月、牵牛织女星等。这些意象往往在文本中不是单一的,而是审美主体适时适地组合而成的意象群,意象间相互映衬生发、对比强化、和谐浸染、视听动静结合,就形成了“意象纷呈,触类多通”。[8]如吕岩《梧桐影》:“明月斜,秋风冷,古人今夜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全词四句,由明月、秋风、梧桐等组成意象群,画面丰富多彩,有利于情感表达的需要,更有利于创造诗词意境。

二、情景交融——“悲秋”情怀与“悲秋”意象的契合点

“悲秋”是一种复杂的情怀,意象即融入了情思的形象。中国文论讲究诗歌的本质是情景交融,提倡感物说和言志说,即外感于物,言动于心。情与物遇,目击道存,精神与物态的契合,有时是“一见钟情”式的拍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因而诗的意象,有时简直就是物象,而抒情也简直就是状物。[9]如欧阳修《秋声赋》中“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秋中有情的感伤,情中有秋的落寞。

诗人之怨愤与愁绪不源自物,而源自人生的穷途失意。诗人抟结秋日景观,正是以其性情,而“悲秋”也。并不是欲悲秋日之草木零落,而是悲其人之穷、愁。哀怨之心甚炽,胸中全是秋意,则已无需值秋日而有悲秋,其发而为诗,则无往而不含秋意。秋本无情无志,更没有感伤,不过是秋外在的自然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使之更契合中国文人的心境罢了,情与景的交融方见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0.

[2]赵永纪.诗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3.

[3][10]陆玉林.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2;106.

[4]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第九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713-1714.

[5]林高俊.边塞诗赏析[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77.

[6]傅德岷.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214-215.

[7]贺新辉.古诗鉴赏辞典(第三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05.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