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初中生 地理学习兴趣 培养建议

地理在初中阶段地位不高,家长对其不重视,学生对地理学习也没兴趣,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难以做到有效教学,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培养地理学习兴趣是开展初中地理课程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重视第一印象的作用

第一印象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其他事物之间,在认识过程中留下的印象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并占有主导地位的效应。第一印象的突出效应对培养地理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地理教学中第一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第一印象,包括教师着装、教学语言、教师仪表和学科知识等。教师着装应给学生以正式却不失亲切的师者风范;教学语言应谈吐得体、表达清晰、声音明亮;仪表应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给人以学习的动力;知识方面,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教育心理知识,都能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最初的第一印象。教师自身第一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二是地理学科本身的第一印象,2012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绪言就是“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师上第一节课之前,可以做一个学生对地理第一印象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喜欢地理,你心中地理课是什么样子,喜欢什么样的地理教学方式,等等,然后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地理的印象。在开学第一节地理课时,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创设新颖的课堂导入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地理故事或地理游戏为切入点激发学习地理的动机,并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觉得地理有趣、有味、有感,从而形成对地理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充分利用图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

地理信息可以通过图表表达出来,而图表的直观形象性更容易被初中学生接受。首先,在图方面主要采用常用的地图和一些地理景观图片。如学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时,开始上课时放一些关于东南亚典型的民族、海滨、历史、城市、农业等学生喜欢的景观图片吸引其兴趣。让学生找出图片中与我国某些区域的差异以提高兴趣。通过刚刚兴趣的引导,接下来用东南亚的地图整体学习区域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在具体知识点的学习上,要让学生落实在地图上,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加强对地图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表的处理上,最典型就是两个知识点的对比。如学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如果是南方地区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学习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知识,然后通过列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比思考自己家乡的相关地理知识。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日常所见所闻学习本地区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地理兴趣。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1],教学中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带有兴趣地学习,从而更好地解决地理问题。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为例,如第一小节“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出发,以家乡为出发点去全国各地旅游,让每位学生设计好线路并选择多种交通方式旅游,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选择的多种交通方式,引出要学习的“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各种交通方式及经过的铁路干线,教师提示学生“如果你知道这些旅游经过地区的铁路干线,那就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介绍”。激发其积极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也是充分利用初中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既可以让学生了解选择这几种主要的交通方式的特点及原因,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

地理作为一门集社会性与科学性于一身的学科,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首先,地理教学是以地图呈现很多信息的学科,可以说地图是地理教学的主要语言,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就会很好地把地图展现在地理教学中。如全球的气候分布图、崎岖的地形河流图、美丽的地理景观图、多样的民族风光图、区域的行政区划图等,都是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更直观地表达出来的。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会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其次,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它是由地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发展成的一门新兴技术。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与地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图把我国的地形图表示出来,让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形势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信息技术的强大魅力,这样趁着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其把我国的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主要山地等地形类找出来。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易于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从而乐于学习地理。

五、原有兴趣的迁移

兴趣迁移就是将原有的兴趣延伸到其他相关事物上,进而对其他事物发生兴趣。地理课虽然是在初中开始设置的,但是小学期间科学和社会两科的学习让学生多少已经接触到有关地理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之前对小学所学科学和品德与社会两科中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研究,以便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引申到初中教学中。具体来看,首先在人教版小学科学中有介绍有关地球与宇宙科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对初中生进行小学相关地理兴趣的调查和分析,把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相关地理知识整合起来,然后结合到人教版七年级-域”“人口”和“民族”三大节内容学习。将原有知识和兴趣进行迁移,不仅可以给初中生地理学习带来亲切感,而且可以更好地把小学与初中知识联系起来便于教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总之,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地理兴趣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可充分运用第一印象的效应并结合图表引导,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和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加之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有效改善课堂氛围,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地理;问题;对策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明确了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在教育改革的一线,涌现出一大批如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和东庐中学等改革的成功案例。然而,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导学案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已然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初中地理导学案应用常见问题

1.学案设计偏于“习题化”

许多一线教师很少对导学案的渊源进行了解和研究,只是盲目跟从,误认为导学案就是课前检测,于是直接将各类教辅资料上找到的各种习题用于制作导学案。如在设计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疆域”导学案时,有些教师直接将配套练习册“导与练”部分填空题和综合题生搬到自主学习板块,设计上缺乏问题性和探究性,只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起不到引导作用,禁锢了学生思维,无法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加重了学习负担。

2.使用方式趋于“形式化”

导学案的使用步骤:首先,提前一天将编制的导学案分发到学生手中,让其自主预习完成;其次,提前一节课将学生完成的导学案收回并进行详细批改和分析,找出学生的易错点和疑难点,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后,教师按照学生导学案所反馈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二次备课,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而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导学案教学模式只是徒留于表层现象。如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分发导学案,完成是在上课后的前几分钟,而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并没有进行抽样分析,根本不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自主学习的情况,无法进行二次备课,直接使导学案丧失作用。

3.教学点拨过于“少讲化”

在目前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曲解“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课堂上过分强调“少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练习、纠错。如在学习知识点“等高线”时,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评讲,并未对等高线的特点进行梳理和举例分析,这样严重弱化了教师引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遗留下很多“疑难杂症”,逐渐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步骤等于“程序化”

大多学校导学案编制的内容文本模式几乎固定,普遍设有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情景问题、活动探究、巩固自测、自主归纳、课后巩固、课后反思等环节;导学案的课堂教学环节也是固化的,主要是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反馈自测、总结归纳等,并未考虑学科的差异性、学生的差异性、知识的差异性,呈现“千科一律”的现象。如许多学校要求教学按照其特定的教学模式进行,形成一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教学程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近乎“照案宣科”,使课堂无趣味、学生麻木僵化,并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二、初中地理导学案应用基本对策

1.以“练习”为主转向以“导学”为主

导学案最大优势是导学功能。其应起到导学作用,而不是练习或检测,这是导学案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基础。导学案不是依据学生练习不足产生的,而是针对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的弊端应运而生的。如果导学案主要作用是练习,无疑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因此,导学案只有凸显导学功能,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其应有的效应。发挥其导学功能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正确认识“导”的含义。导学案中的“导”有两层含义,一是“导学习过程”,二是“导学习方法”。“导学习过程”即根据课标要求设计出相应的自学模块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知识、总结与检测知识掌握情况、提供提升性练习;“导学习方法”则是不仅提供导学导思的问题,更要提出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中可以直接插入学法说明,也可以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将学法隐含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重“导”不是轻“教”,不是一味放手让学生自由学习,而是基于导学案的设计思路进行有效教学。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时,可将四大区域的相关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后制定出“疑问式”导学案,让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来解答导学案的问题,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导学案“导”的功能。

(2)找准导学案的定位。导学案应是“纽带”,连接“三维目标”的学习,贯通课内外知识。教师要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引导学生整合相关学习资源,锻炼收集整理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导学案的设计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即教学中应减少用纯逻辑思维的方式对待一切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将经验梳理成关系,帮助形成自我经验的过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时,教师可将四大地理区域的知识点制作成“四大地区地理差异对比表”,让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来对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性进行对比总结,提升归纳总结能力,有利于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2.以“少讲”为主转向以“精讲”为主

在导学案应用中“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并不是强调教师“少讲”,“少讲”只是形式上的表现,其实质相当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讲”。“精讲”是一种教学手段,它不受时间限制,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讲得全面、讲得明白、讲得透彻。转变教师“少讲”的教学方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重视课堂提问。教W过程就是学生发展的过程。一节好的地理课不是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简单展示上,而是要看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碰撞、对问题的质疑、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提问,就是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有效手段。如教师在讲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时,可以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让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的方式,通过对相关知识层层推进提问,可有效代替教师讲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内化。

(2)强化“精讲”典例。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独特的综合性、地域性、空间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初中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会因其认知规律发展的限制存在一定障碍。因此,教师在讲解相关地理知识时要注重举例,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要做到精讲、细讲。如在教学“地球运动――自转”时,由于地球运动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单靠运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探究难以推导并理解自转运动产生的相关意义,因此,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地理教学三维软件将地球运动进行展示并推导出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意义,可加强学生空间思维培养,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地理知识。

3.以“固化”为主转向以“灵活”为主

教学过程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不应规定一种固定不变的、毫无生机的教学程序,致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氛围死气沉沉,教学效果自然不尽人意。针对该情况,在导学案的应用中应转变以“固化”为主到以“灵活”为主的观念,做到课堂教学上充分使用导学案教学的精髓理念,不可固定教学步骤。编制“灵活”的导学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优化导学案设计。不同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导学案,从设计形式上来讲不能盲目地单一固化,可以是问题引导式、活动计划式、资料搜集式、补充填空式、逻辑推理式、比较探究式等,也可以是多种方式进行结合。如在教学“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时,可以选用表格对比类导学案;在教学“区域地理”时,可以选择填空类导学案;在教学“认识地球”时,可以选择提问式导学案;在教学“地图的运用”时,可以选择活动探究式导学案,让学生自己画一幅学校地图等。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导学案的类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重组导学案模式。导学案设计是有模式可循的,但并不是任何一种模式都适合所有教学。由于教学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学层次的不同性、教学内容的难易性等多种不同教学状况,单一固化的导学案满足不了千差万别的教学际情况。因此,在导学案编制过程中可适当将相关版块进行顺序调换,达到完美地配合其教学设计。如将“巩固自测”环节调整到“课后反思”,可有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将“合作探究”环节调整到“课前自学”环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后的合作学习能力,把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等。因此,将导学案的精髓理念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达到活学活用才能够更好推进“高效课堂”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和教师教学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俊亮.导学案在高中数学命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一、根据地理学习的特点,多引导学生读图、用图、绘图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应重视对地理图像的运用,通过阅读、合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读图: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运用地图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便于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知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易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用图:引导学生读图不是说顺手拈来,越多越好,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认真考虑怎么使用地图才以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3、绘图:在教学中让学生绘制简化图,有利于学生对图的记忆和知识点的掌握。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和四大洋”一节的教学中,考虑到让学生同时记住它们的名称、分布和形状不太容易,而这一内容又是以后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知识点,所以我采用了首先读图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然后让学生绘制简单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并填图的方法。这样首先通过读图进行观察比较,再通过绘图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形状。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初中地理新课标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要在教学中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和启发很有必要性。

1、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一节的教学中,我以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在回答地图有哪三个基本要素这一问题时,没有出现我预想的正确答案,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回答“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指向标、图例”,这是他们从教材13页地图中得到的答案,这时候如果我简单地作一个纠正的话可能会让学生不解,于是,我让他们自己从教材的文字叙述中获取正确答案,再提问“指向标是属于哪一个要素的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理解又可加深印象。

在面对这种难度的知识点学习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得出正确答案,这时,如果老师直接说出正确答案教学效率不一定高,而且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采用教师引导,让学生自我纠正、自我评价的办法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追问过程中,不仅可以将学生引导到一定高度,而且还拓展了教师思维,提高应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教材前后内容的联系,让地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置有效提问。

地理学科的知识点不是零散的、相对独立的关系,这些知识其实都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教师要擅于寻找这种联系,在教学中体现这种联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和地形》一节中学习五种地形时,在学生读图后提问:在这五种地形中,哪一种地形是贵州没有的呢?学生经过思考一般都可准确回答贵州没有平原,这时就可以将其余四种地形与实际相联系进一步追问,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贵阳市就是在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小盆地内,而贵阳到安顺一带分布着大面积的丘陵,贵州省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就是山地,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及差别。

2、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有效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认为对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有效评价的必要性不亚于设置课堂有效提问,有效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答案的正确与否,优点和不足有一个较为的准确认识,对其准确掌握所学地理知识及下一步的学习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同时,如果教师擅长从学生的答案中去寻找闪光点进行及时肯定的话,也能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集中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既需要发散性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而更多地表现在二者结合上。

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如同缓缓拉开的序幕,促使学生不眨眼地观看精美的布景,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诱发学生竞相登堂入室。课堂导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承上启下

学习要“温故而知新”,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导入时可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即它们的结合点,通过精心的语言组织,使导语成为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纽带,从而自然过渡到新课的主题。如在教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形概况”时,可先由学生回顾世界地理中学过的有关地形知识:①什么是地形?②地形分为几种类型?③中国地形概况怎样?而后引出学习的新课题――中国的地形。这样导入衔接自然、水到渠成,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

2.引起注意

在新课的开端,提出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新颖奇异的问题,可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起高度注意。如讲授“海陆的变迁”时设置:我国科学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遗迹;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悬念一出,学生交头接耳寻求答案,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师的提问上,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

3.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用地理故事、活动、游戏等的趣味性,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使地理课堂变得精彩有趣。探求故事、活动、游戏中的“为什么”,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激发点。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火烧赤壁一战中,诸葛亮“借”东风大胜曹操。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的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融洽情感

课堂开始,学生处于课前的游离状态,教师用活动、歌曲、视频等方法,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建立师生情感。如教授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概况”时,可在课间播放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主题曲暖场,用这首歌曲拉近与师生之间的距离,再用《爸爸去哪儿》视频,提出曹格父子在荒岛上吃、用了哪些东西,它们来自哪里?成功进入新课。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

课堂导入的方法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高效地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课堂导入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简洁性原则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开讲,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堂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初中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为40分钟,在追求高效课堂、有效课堂的今天,课堂导入应做到精简,一般时间把握在3分左右比较适宜。太长,占用课堂时间过多,有本末倒置之嫌;太短,事情交代不清,又达不到课堂预设效果。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导入中要把握好时间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处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如学习“地球仪”有关知识时,可先设置谜面:“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载着大江和高山。”其谜底就是“地球仪”,由此引入新课题的学习,简洁明了。

2.有效性原则

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想象力,从而引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以此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导入的有效要与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有效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为地理核心素养服务。如教授七年级下册“法国”时,选择巴黎宣传片作为课堂的导入,引导学生用两三字词描述对巴黎的印象:时尚、发达、悠久等,根据学生找出的字词,引导学生思考“词”与本节课知识点的联系,升华课堂导入的作用,服务于课堂教学。“时尚”:沿海―人来人往―信息更新更快;“发达”:交通发达(陆、水、空、管道);“悠久”: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葡萄种植业―红酒。再用巴黎宣传片贯穿整个课堂,直观、形象的视频可有效帮助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

3.艺术性原则

课堂导入要使学生易于接受,为高效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这就要求课堂导入要有艺术性。美好的事物是师生都向往的,选择课堂导入时,要求做到让师生眼、耳、心都感到愉悦。眼睛看见的事物、动作、文字、色彩、形状、PPT排版等都符合大众的认知美感;耳朵听见的声音能使人有美的享受,整个导入让人在美中感悟。如教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河流”时,可用在嘉陵江边录制的微课导入,教师在衣着、打扮、声音、视频画面上给学生美的感受,可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开始学习地理知识。

三、课堂导入的类型

1.复习导入法

以复习旧知识的方式设问导入新课,是比较常用的导入方法。首先是教师引领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的主干知识,然后教师根据本节课需要,利用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设问,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答案,然后自然地导入新课。如在“中国行政区划”教学中,复习前面中国疆域的特点,知道我国疆域辽阔、国土面积大,自然地引导学生思考行政管理的必要性,从而引出新课教学内容。

2.问题导入法

以问题导入方式开始新课学习,可促使学生开动大脑,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如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聚落”教学中,以问题导入新课:假如你是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为你的子民选择一个最好的生活环境,你会在图中山地、平原、山顶中选择何处作为生活地(图略);引导学生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特点,其分布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展示不同自然环境下居民的服饰、住房、出行的图片,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然环境对生活、居住地选择的影响,回到情境创设上的问题,答案显而易见。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可更清晰地掌握影响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因素。

3.实物导入法

实物教学是以学生熟悉的实物为载体,增强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更好地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兴趣保障。常见的实物包括模型、图片、仪器等。如在教授“自然资源”时,教师用身边的煤、锰矿、土壤、水、鱼干、食盐等实物为标本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课文后,展示学习成果,辨析课桌上的实物,进行新课的学习和探究。再如,教授“世界的气候”时,教师展示世界各地不同气候类型影响下的植被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各气候带的植被景观存在差异,原因是什么,以此导入新课学习。

4.常识导入法

身边的地理就是生活中的地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在地理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生活。用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导入新课,可让他们更积极踊跃地参与地理课堂活动,学习地理知识。如在教授“天气和气候”时,以生活常识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早上出门上学和中午放学时,途中对温度的感知有什么不同,夏季与冬季穿衣有何差异,以此导入新课学习。

参考文献:

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5

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地理教师工作总结,请笑纳!

地理教师工作总结1七月降临,阳光学校的阳光格外的灼热,多么希望小雨如期而至啊!我的教学工作已经由“忙碌”转变为“轻闲”,比往年延迟一周的中考终于结束了。本学期我主要承担八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大力支持,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下面对我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教学工作方面

今年是地理学科加入中考大军的第二个年头,去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中考成绩很不理想,在全旗三所中学里垫底,让我心里有很大的压力,因此本学年地理教学工作有所改变,初二上学期把所有课程讲完,本学期以复习为主。在复习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教学复习计划欠妥

初二的学生6月29日进行地理科目中考,复习任务非常紧张,打破了常规教学顺序。由于复习时间较少,期间学校的很多活动打乱了复习计划,导致第三轮复习时间偏少,综合型题目训练不足。

2.脱离课本,基础不扎实

与去年的那届学生相比,缺书现象并没有很大改观,初二2班、初二3班有1/3的学生课本丢失,临到考试也没有借到书,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上没有以课本为主,而是以复习资料为主,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大多时间是凭感觉做题,手里没有书,不会的题目就直接“拿来”不加以思想和分析,当时是会做了,也记住了,过后又都忘了。

3.教学准备不充分

学校要求初二年级使用导学案,而为了中考,教学容量较大,导学案并不太适用,在资料和导学案同时使用的情情况下,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刚开始阶段运用导学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但是,由于是复习,有些学生对内容掌握的较好,而有些学生则几乎和没学过一样,讨论起来比较费劲,不能同步进行,使教学进程受阻,有好学生吃不饱,中等学生吃不好,差学生吃不到的困惑。同时,每周课时比较多,在选材料、选题方面不够仔细、认真,没有做到精选。最后,由于初二年级多媒体不能用,在利用课件展示地图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地理学科是离不开图的,而学生手里没有书,只靠教师手绘难度较大,时间上也不太允许。

4.培优补差工作不到位

地理加入中考对我们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既要培养“苗子”,又要抓平均成绩。而班级理学生层次高低不齐,给教学带来困难。为了能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成绩,本人几次制定潜能生辅导方案,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都不幸“流产”,一方面是占用学生活动时间,学生不情愿,把老师的辅导看成一种惩罚一样,积极性不高,迟到、缺课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学校今年教室紧张,只能在初二4个班轮流进行辅导,而有些班主任不配合,以占用学生打扫教室卫生为由,把我们的辅导地点一改再改,最后放在会议室,结果三天两头的会议致使辅导活动不得不停止。在优等生辅导方面的主要措施就是“吃小灶”除了课堂上同学们共同要完成的任务外,额外再发给他们一些难度较大的资料和试题,加以拔高,并且只要学生做了的,老师都给予批改,效果还不错,就是有些同学不太主动学习,可能是其它科目任务也很重,时间上不太允许。

二、业务学习方面

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型教师是我一直的梦想和追求,因此工作之余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是少不了的。本学期除了参加学校每周五的教研培训外,更加注重本人创建的“一线地理教师交流群”的组织和交流活动,由于我校地理教师少,不得不想办法与全国各地学校的地理老师进行专业交流。同时为了在今年的鄂尔多斯市初中教师业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本人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课程标准》等,通过学习,对教学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本人继续阅读我校订购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从中获取地理教学的经验和方法。

本学期还参加了鄂尔多斯市教育学会地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仪式,并在康巴什新区一中和鄂尔多斯市一中参与了听评课活动。

三、努力的方向

1.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2.研究中考,把握中考动向,抓住重点、难点。

3.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听同教研组老师的课,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取长补短,

同进步。

5.继续教学方法研究,取长补短,形成本人的教学特点。

6.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7.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地理教师工作总结2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圆满地完成了教育地理学科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

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地理科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中掌握地理事物事物发展发生和变化规律。

三、致力于地理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自然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地理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地理思想、地理方法,从而达到学习地理、应用地理的最终目的。

1、多教一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

地理思想是在地理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地理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地理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地理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地理方法,思考问题的地理思想。学生在学习了地理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地理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地理知识探索有效途径。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

地理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示、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地理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地理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讲难题时,我常常会让学生上讲台上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大家去理解,去判断谁是对的,谁的方法最简单。我发现有很多的同学乐与表达并与大家辩论。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地理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地理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地理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

高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地理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地理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地理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地理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

我认为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地理,乐于学习地理,才是重要的。

地理教师工作总结3本学期我担任高一级8、9、10三个班的地理课。由于是在下学期接手这三个班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重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展现学生个性风采。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在初中没有系统的学习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高一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文科目,在会考之后,多数选学理科的学生极不重视地理学习。选学文科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高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与初中比较,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结合安顺市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一方面,充分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另一方面,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地理教师工作总结4光阴飞逝,转眼间,又一个学期了,回顾__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现在的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首先是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认识、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出成绩。

在自己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进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输业等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通信、邮电、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如: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尽管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尚存在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地理教师工作总结5本学年我担任八年级的地理课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教导处计划、学科组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积极完成了本学年的教学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轻视地理学习,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配套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玉树“地震”,火山,嫦娥探月,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尽力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

四 今后的工作思路

1.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应用。

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益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成就教师人生和练就教师行动智慧的主要场所。[1]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愈来愈烈,各级教研部门和广大地理教师积极探索与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不断涌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师生关系不平等、课堂缺乏民主与和谐、满堂讲或当讲不讲、重预设轻生成、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实效、方法单一、形式呆板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和师生生命质量,特提出以下实施建议,与同行们交流。

一、加强自身素质,创造“愉快教师”形象

要让学生“愉快”,首先教师必须“愉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幽默的发问、一个循循善诱的举止,甚至整洁、典雅的衣着,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情趣。因此,教师要注意精心备课,博览群书,充分准备。课堂上利用各种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美好的愉快学习气氛,达到师生间的协调默契,将学生引导进神圣的科学殿堂。对于课堂可能出现的不愉快因素,教师要以宽容、大度的气质,巧妙地融而消之。另外,还要注意作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那些后进生逐渐加入到有趣的课堂教学中来。

二、将课堂还给学生,实现教师由“演员”到“导演”的转变

教学的第一目的,不在老师教出来,而在学生是否学到手、是否听得懂及学会和熟练掌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利用适当时机设置与地理密切相关的现实中的问题,让学生从多角度讨论,变“学生听”为“学生讲”,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保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实践证明,真正有用的知识都不是被动地、机械地堆积起来的,它要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的错综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在个人独立思考中实现。因此,如果没有学生自觉自愿的独立探索,没有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无论怎样高明的老师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以“演员”的身份出现,学生就是“观众”。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回归学生主体,教师的角色需要转换,要由“演员”转变为“导演”。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导演”就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而教师的指导必须是把学生导向“会学”的境地,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多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组织教学,驾驭学生的能力。

三、注重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犹如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剂、催化剂影响着我们的地理教学。我们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境。[2]

在我们以往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地理教师可能过多的注重了知识目标的形成而忽视了情感目标的达到,很少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拘泥于课本,过分强调知识记忆,而缺乏地理情趣。但对于十二三岁的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动机还不够强烈,很多同学对于学习还比较没有什么概念。而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动力。这一点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生有感触。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学生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愉快的教学是增强地理课的魅力,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怎样才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平时要对学生进行感情投入,多关心,爱护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要注意学会赏识学生。平时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要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切忌对学生冷漠粗暴,不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对抗情绪,进而迁怒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厌学甚至不学的心理。当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都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地理课堂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直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而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该时期是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心里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3]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这些心理特点和心理品质对我们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1、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新课程内容的安排已从整体上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则要由教师自己来做。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在某一年龄段的学生是如何掌握地理知识的,他们对地理的兴趣怎样才会产生,在什么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才能够更成功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及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是怎么样增强的等等。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形成学生地理表象、地理感性知识的学习都需要直观教学方法,那些地理理性知识的教授往往也需要使用直观方法。

2、根据教师自身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教师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不擅长的地方。不论别人使用某种教学方法如何成功,即使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都相同,你自己也不一定能够使用的好,教师个人的教师素质、教育理论水平、教学观点、教学经验、兴趣爱好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例如,有的地理教师语言能力极强,可以使课堂讲述达到很理想的效果,他就可能更多的选用讲述的方法:有的教师美术功底很好,也许他会更多的选用板图板画辅助教学,因为对这名教师来说,绘制投影片、板画都是有兴趣而且不太困难的事情:有的教师计算机技术掌握的很好,学校又有条件他就可能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特长,同时避免不顾条件盲目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

五、巧用多媒体手段,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听、触觉来接受教师所传来的信息,一般认为以视觉最为有效。但实践证明单一的形式不如综合传输的效果好。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正常人用眼接收的信息约占85%;用耳接收的信息约占11%;用鼻子闻接收的信息约占3.5%;用舌头尝占1%;用手和身体接触占1.5%。 显然,视听结合多渠道的信息传输是能提高效率的。多媒体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它创设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长江》一课的课前2分钟,我首先播放了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很快身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地理课中讲到《日本》时,经济的发展是最重要的知识点,这时,我选择了播放《岩松看日本》的精彩片段,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参与积极,在感知中讨论,在讨论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取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总之,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说到底,最终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指导学法,教学生得心应手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可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力求将初中地理作为内容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领悟地理学科的魅力,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并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课本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知识的载体。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高学生阅读课本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尽力依据学生思维活动顺序,结合地理课教学特点,精心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发现”和“掌握”知识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学习,从“学会”走向“会学”。如八年级地理的教学中,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为重点,并有与之匹配的各种地图、图像、图表等对比资料,就可用“比较法”来学习。在师生共同分析的基础上,要进行概括、总结和提升,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从而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读图,明确地理位置;根据地图、表格等资料,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状况;分析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这样的“三步法”,引导学生总结出来,使他们以后的学习中主动地去运用。因此,教师必须进一步强化指导“学法”的意识,每节课都要把科学的“学法”毫不含糊地点拨到位。不然,课堂上教学媒体再多,气氛再热烈,学生也永远是在教师牵引下的被动学习者。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逐步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高超学习技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将终身受益。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才能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总之,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有很多,如果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都能注意根据教师本人特点、新的学生特点、新的课程特点、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地理科学进展来改革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使自己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常教常新,就能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孔祥发.初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