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岑参的边塞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岑参的边塞诗范文1
边塞诗在唐代蔚为大观,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边塞诗人。唐朝的强盛塑造了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也使得诗人们有强烈的入世热情和积极的政治关怀,纷纷前往边塞,而边塞的奇异经历又使他们的诗风有所转变。本文以岑参为例,谈谈西出阳关对诗人诗风转变的影响。
关键词
边塞诗 西出阳关 岑参 诗风转变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自初唐开始,边塞诗在唐朝的逐渐强盛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中走向繁荣,至盛唐达到边塞诗的的鼎盛期,涌现出以岑参、高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派这一说法,不只强调了作为这类诗歌创作主体的诗人人数之多,形成群体,而且还强调这些诗人在精神上有某些共同的时代内容,那就是盛唐诗人对国家、社会的强烈关注,换言之,边塞诗在盛唐的大盛,反映了士人强烈的入世热情和积极的政治关怀,以及由此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豪迈意气。
岑参是唐朝边塞诗中最富盛名、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这位大诗人的诗风在出塞前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唐朝西出阳关诗人这个群体在出塞后的所见所闻带给他们的人生以及诗歌创作的影响,故以岑参为例,浅谈西出阳关诗人群体的诗风在出塞前后的变化以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岑参的生平和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以两次出塞为分界线,第一次出塞前为第一个时期,两次出塞为第二个时期,第二次出塞回归至去世为第三个阶段。岑参诗歌创作最重要也是成就最高的时期显然是他经历两次出塞的第二个时期,从天宝八年至肃宗至德二年。
岑参出身于仕宦家庭,他的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曾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岑参幼年丧父,家道衰落,跟着兄长学习。十五岁时,家庭移居嵩山少室。在嵩山少室读书成长的经历,使他的早期诗歌中流露出耽于山水、恬然自适的思想情绪,然而出身于中途没落的仕宦家庭的他,在二十岁后又为重振家声而积极入世,之后的十年,他为仕途奔走于京洛之间,广泛交游,为排遣失意之感,又漫游河朔,因而他的早期作品中既有田园山水之作,又有因自身仕途坎坷而作的怀古排遣之作,因而写景之作与抒怀之作成为岑参早期的代表作。
天宝八年,岑参与当时不少文人一样走上了投笔从戎的道路,希望可以到边庭去博取功名。初次出塞,岑参意气昂扬,对未来充满着希望,高唱“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西途中呈宇文判官》)然而诗人毕竟是第一次从军西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常在诗中流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史》)“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但在适应了军旅生活之后,于天宝十三年第二次出塞的岑参胸襟开阔,心情振奋,生活阅历的更加丰富和视野的更加开阔,让他写下了大量气势磅礴、雄奇高亢、多彩烂漫的边塞诗,达到了个人诗歌创作的全盛时期。
岑参的边塞诗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歌颂了唐军爱国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记述了军旅生活的种种感受,描写了西北奇异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生活风貌。他用自己发达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将他人眼中荒凉单调的边塞生活描绘得如此丰富多彩。他又用瑰丽的语言、新奇的表现手法,对奇异的大漠风光予以生动的艺术表现,更常常运用奇妙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来描绘眼前的事物,从而制造出奇峭的表达效果,往往出人意表,却又极为生动传神,最著名的莫过于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了。
西域各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对好奇的岑参来说也有很大的吸引力,故他的诗作中也有不少关于西部民族生活风情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记载,如对西域民族舞蹈之矫健、明快、活泼、俊俏大为赞赏的《田使君没人如莲花舞北旋歌》,以及反映各民族间互相交往的《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从岑参的诗作中很容易看出诗人在出塞后,诗风从写山水的自然灵动和写怀古的沉郁转向了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边庭战争的俊、逸、奇、壮、悲。正如明代边贡《刻岑诗成题其后》中所说,“夫俊也、逸也、奇也、悲也、壮也五者,李杜弗能兼也,而岑诗近焉。”
岑参的边塞诗范文2
论文摘要:文章认为高适、岑参诗作的风格差异在于?高是冷眼观时势因而情理相济?岑是热眼看世界所以情景相融。
高适最后“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勃海县侯”’受到李唐3代皇帝礼遇岑参虽也做到一方牧守—刺史一级终因朝中李辅国等小人弄权“儒生有民策无处豁怀抱”2在郁闷孤苦中客死他乡终未走通复兴“世业”之路。在什途高“达”而岑“穷”但在诗作上我以为岑的数量和质量应在高之上。高适现存诗200余首边塞诗20余首约占1/10岑参现存诗403首边塞诗80首约占1/5。当时之所以“高岑叼}二称大概是因为2人有相同的从戎生活均有边塞诗杰作在诗坛同享盛名而非他们的诗歌成就少I=驾齐驭。历代的研究者已看到他们的诗歌个性颇有不同。陈绎曾说“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工世贞说“高岑一时不易上卜岑气骨不如达夫遒上而婉缉过之”工士慎说“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3应该说这些见解不无道理。但是不能到此为止结合具体的作品来进一步准确地认识高、岑诗歌风格的差异正是我们今大的学人应当继续完成的工作。
冷眼观时势与热眼看世界
高、岑都是在20岁时踏入社会走上游宦之路的II.均首试失意便进入了漫民的边隐边游的跻跄岁月。从此也都开始了用诗歌记录自己的行迹与心声。
作为将门之后的高适“丈夫志四海”、“男儿当纵横”是盛唐气象与家庭的熏染给他扫一卜的基调。而对人生的第一次碰壁他用冷峻的眼光审视着时势敏锐找到了失意的原因在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寒士无钱即失路。在《行路难_首》中写道“一朝金多结豪贵百事胜人健如虎。子孙成氏满眼前妻能管弦妾歌舞。自矜一身忽如此却笑旁人独愁苦。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有才不肯学干竭何用年年空读1弓”富人之所以“健如虎”寒士之所以“出无车”关键在于是否a干竭”这就是盛世外衣掩盖卜的人才沉浮诀窍。在《别韦参军》一诗中史深刻地揭示了这种“干竭”之风源于上“国风冲融迈二五朝廷欢乐弥寰宇。白璧te.I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这种冷峻与敏锐显示诗人有着某种政治家的气质。他此时虽一度隐居但颇不甘心“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u-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氏苦。”所以他没有真正隐居卜去而是浪游人卜主动寻找出什机会。
盛唐气象给相门之后岑参涂染的则是“达则兼济人卜穷则独善其身”的儒雅木色“十五隐于离阳”是潜心侧f读“一十献}5闭卜”失意之后过的则是当时普通士子边隐边游的生活在修心养性的过程中等待机会诚如他《感旧赋》所说“强学以待知音不无思达人之惠顾庶有望于亨PR}Jo”对社会、对前途充满信心以诗人的激情观察世界。其《丘中春卧寄工子》说“田中开白室林中闭玄关。卷迹人方处无心石自闲。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胜事那能说工孙去未还。”其中“卷迹人方处”一语分明透露出他献1J失意后的“归隐”再从他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之意来看他的“归隐”乃是经历一番烦扰后的超脱因此他有欲说还体的“胜事”、“花缺”、“春山”是那样赏心悦目“竹深”、“暮鸟”是如此宜人关情。同是滞留氏安他没有像高适那样冷峻透视上流社会而是满眼朗朗乾坤的大好河山“野店临官路重城压御堤山开汤水北雨过杜陵西”《沪水东店送唐子归离阳》。
高、岑涉世之初都游过梁园高有《宋中十首》诗其一石“梁工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其四石“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君工不复见修竹令人悲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在一幅幅冷眼卜的景观中诗人吊占伤己深慨生不逢时。岑则写有《山房春事一首》其一石“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二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诗分两层首两句客观地描写眼中所见的梁园荒芜景象末两句是诗人眼中的亮点“庭树不知人尽去春来还发旧时花。”过去论者只是看到这两句的巧妙构思赋子无情的“庭树”以有情理解为诗人在慨叹人迁而景物依然最大的妙处在于主题翻新别开生而反衬于法用得绝好。按照创作的基木规律应是诗人所见“庭树”上的“旧时花”在前“庭树不知”的奇想在后至于用于卜么于法那是奇想的水到渠成之功。笔者以为正是眼前一亮的庭树春花启发有知的诗人从深层次反观梁园的今昔之变新陈代谢的自然辩证法少I=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而轻松地拈来“春来还发旧时花”一语拓展出无限的哲思空间。有人说诗人是在“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a其实诗人只是真实地记录了自己于哀情中见乐景的经过少手未使任何“巧”。
情理相济与情景相融
高、岑一人有着相同的从戎报国的理想也有相同的入幕戍边的经历而日‘戎马生涯的地点也相近。但是岑参军旅路程史远时间史}\环境史苦边塞生活史丰富。这种客观景况的差异性加之诗人秉性的不同必然泞致他们笔卜相同题材的边塞诗风格多异。元人陈绎曾说“高适诗尚实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似乎是就他们的诗作整体而论若以此来评说高、岑的边塞诗就不免“捉襟见肘”了。因为高适的边塞诗不是战争论岑参的边塞诗也不是风景幽而是充满昂扬斗志、战斗激情的慷慨之歌。情仍是他们边塞诗的灵魂。正是因为他们通过对眼前的事物的审视、提炼产生诗情然后以不同的路数与方式抒发出来才显出了各自的独特韵味。
高适的Zn余首边塞诗所反映的内容一是直而战场惨烈揭;,军中腐败一是描写胜利讴歌战功二是战地送别勉人励己。表现的基木特点是情理相济。诗人35岁所作的《燕歌行》集中代表了其诗歌的最高成就也集中体现了其边塞诗的基木特征。该诗素材来源有二一是友人“从元戎出塞而还”述其事一是友人“作《燕歌行》以示适”二是诗人曾壮游幽燕边塞多所闻见。故“感征戍之事因而和;.-,落脚点乃在“感”。诗分5个层次而展开“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木自重横行人子非常赐颜色”。是歌头交待战事发生的地点概括朝野上卜同仇敌汽。“机金代鼓卜榆关族筛适巡喝石间。校尉羽I}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第一层大笔勾勒出师军威及战场紧张气氛。“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卜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排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承前描写敌兵仗势侵凌、攻阵迅猛战士阵前拼死格斗主帅帐中酣歌醉舞一钊一见血地挑破唐军中将帅腐败、苦乐不公的尖锐矛盾,,_致“斗兵稀”、“未解围”的失利局而。第四层将笔触延伸到广大征人及其家室的苦情上“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城苍茫无所有。杀气二时作阵石寒声一夜传刁斗。”而对这旷日持久的守边一日频繁的战斗归期无望“征人”与“”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诗人将心度理情动于衷。第五层悲亢作结“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从大义上讴歌战士的高风亮节从治国治军之道期盼贤能而浩叹军无良将。诗人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于法交相为用目的不只在展现边塞战事的场而与景况而在于抒写山此而生发的复杂情嗦与独特见识因而情与理相辅相成。即或他歌咏直接参加的边塞生活之作也承接着这一特点如《登陇》石“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流水无尽期行人未石已。浅才登一命孤剑通力一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人宝十一载753年哥舒翰辟高适为左卫兵曹参军河西、陇右节度使幕府掌15记此诗即赴任过陇所作。陇山是陕甘要塞自占征人过此莫不触发羁旅之愁、乡关之思高适亦然。但是诗人将思乡之情与立功边塞报答知己的理想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又如《武威作一首》其一石“朝登百尺烽遥望燕支道。汉空青冥间胡人白如扫。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塞卜徒草草。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首四句写登临所见“汉空”与“胡人”形象真切中间四句山占迹想占事忆占人而穷事理、虑时事末两句借景兴叹在余意末尽中作结。全诗既借汉事有感当时吐蕃侵扰不已又深忧最好的安边之策何在情中见理理中含情。
岑参先后5次入幕从戎}}‘在当时最遥远的西部、西北部边睡留卜了近80首边塞诗。其内容也可作3类论一曰西域之地的奇异风光和人情风习一曰边塞紧急军情与高昂士气二曰送友赠别真情系念。其基木特征是情景相融。而}}‘这一特征自他登上诗坛即一以贯之有的只是因时因地因景因情绪不同而生发的格调之变。人宝八载749年约33岁的岑参应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之辟充节度使府掌I}记开始了从戎生活。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情绪高昂。在赴安西含新疆库车任职途中好诗一路写来《经火山》、《银山债西馆》、《宿铁关西馆》等作不仅真实地记录了诗人沿途所见的异域风光史活跃着一个既文质彬彬又英姿飒爽的军幕文士形象。诗人严冬时节来到火山生平第一次亲临其地“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石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然此中我来严冬时山卜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赤焰烧石炎氛蒸空阴阳炭然山多炎风可谓已写尽了火山的奇热。可是诗人仍嫌“奇”未道尽又特意补上“我来严冬时”“人马尽汗流”这一奇遇。末句反洁“孰知造化功”把惊讶、赞美、感叹大自然奥秘之情浇灌于眼前的火山奇景之上使火热的山与火热的心相融相映吸引读者一起分享兴奋。
岑参的边塞诗范文3
《白雪歌》在唐代众多的送别诗篇里确是以其诗境奇特引人注目,以致论者多以“尚奇”论其创作主题。本诗常被称道的用笔之奇主要集中在三处:开头以梨花喻雪是一奇;中间写饯别宴席上的音乐是一奇;结尾写风雪中的红旗又是一奇。但笔者认为,既然它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所使用的任何诗歌意象说到底应该都是为送别主题服务的,单单就“尚奇”来理解此诗特点有失偏颇。并且说作者把这种“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美丽精神境界”贯串了全诗,也还存在难以诠解之处。
全诗开篇即从送别时的天气写起:“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喻雪可谓别开生面。但这并非诗人写进此诗中的刻意求奇之句,遍览岑诗可以看到,花是其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据笔者统计,出现在岑诗中花的意象有23种之多,如芦花、荻花、桃花、松花、槐花、、梅花、橘花、牡丹花、海棠花等等,而岑参最喜欢的莫过于梨花了。在创作时间早于《白雪歌》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多次写到了梨花意象,如“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送魏四落第还乡》)“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闻。”(《登凉州伊台寺》)“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河西春暮忆秦中》)“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客舍梨花繁,深树隐鸣鸠。”(《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梨花千树雪,柳叶万条烟”(《送杨子》)等等。除了梨花,岑参甚至还写梨叶梨果,如“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夜来常有梦,坠泪缘思归。”(《杨固店》)“林晚梨初拆,枝寒梨已红”(《秋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等等。
由此可见,花意象,尤其是梨花于诗人的印象何等深刻。有意思的是,诗人写梨花(如上所举)常常是在他远离故乡的时候,而且从诗意看,他笔下的花总是和思春念归、士逢知遇等情感活动联系在一起。反过来再看《白雪歌》中的梨花意象,它看似神奇,就诗人而言实则信手拈来。这大雪飘飞恰似梨花盛开的自然景观,对在内地少观雪景而多看花开的诗人来说,不能不勾起他对往昔生活的忆念和对关中春光的眷顾。这种情愫的产生应该是和他久居塞外(写此诗时岑参已经是第二次出塞)且又送武判官东归长安的活动有关。所以,以梨花喻雪并不是单纯咏雪,它实际上寄托着诗人由送人东归引起的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如果再进一步就全诗诗意的跌宕和情感的起伏来看,说它是为造成诗歌抒情结构上的扬抑顿挫也未尝不可。因为,产生于雪后美景的这一点惊喜,很快便被难耐的严寒所取代了。诗人接着写道:“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赏阅雪境的美丽心境很快就变成了对难以抗拒的自然力的着意刻画,正是在这寒入肌骨、阴云笼罩的环境氛围中响起了音乐之声:“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周啸天先生指出:“‘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出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唐诗鉴赏词典》)此说比较中肯。唐诗里吟咏胡琴琵琶羌笛的篇章不少,但是借助这类乐器之声表达喜悦之情的不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李益的《从军北征》,王维的《陇头吟》,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高适的《塞上听吹笛》,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翰的《凉州词》等等,都是借琵琶、笛子之声传递愁情怨绪的。正如林庚先生所云:“笛子的爱好起源于北朝的《折杨柳》。”(《诗的活力与诗的新原质》)而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词》所吟咏的恰是非常哀怨的情绪:“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这说明出现在诗歌里的塞外笛声自古以来就不是抒写奇丽心境的。
岑参在自己的边塞诗里亦多次写到琵琶与笛子。如“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江南客。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夜吹笛。”(《秋夜闻笛》)“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中相看泪如雨。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等等。诗人以“颇似笨拙”的笔墨点出席间音乐的急管繁弦,确实是苦寒氛围中的一处奇笔。但是如果离开了对军帐中别离双方彼时彼地情绪脉搏的把握,忽略了“胡琴琵琶与羌笛”在诗歌里只是作为表达愁情别绪的符号存在,又怎么能理解诗人为什么不写音乐本身而仅仅点出乐器名称的原因呢。饯别之时席间响起的音乐之声确实打破了环境气氛的沉闷,但诗人写音乐显然不是从“尚奇”角度考虑的。
全诗最后六句集中写雪中送别场面,尤其是诗人写到了雪幕中的红旗。“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论者多以为这雪幕中的红旗也体现了此诗“尚奇”的特色。因为在茫茫雪天里这红旗的颜色太鲜明显眼了。其实先不说在风雪迷天的薄暮时分这蒙雪僵硬的红旗是否还那么耀眼,单就被别情笼罩的别离者而言,此时是否有心欣赏这景色也还难说。周振甫先生说:“《白雪歌》用‘风掣红旗冻不翻’来写苦寒也极为突出。”(《谈岑参的边塞诗》)这倒是中的之见。诗人用此句不仅照应了上文因写军中饯别而中断了的对严酷的自然气候的进一步描写,而且与下文的“雪满天山”之景互为表里,传达出对东归之人雪天出行的隐忧和关照之情。诗人紧接着详写道:“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辽阔的背景中,山回路转,行人已经消失,而送人者仍久久伫立风雪之中不愿离去,他注视着眼前的一行马迹,若有所思,若有所失。这种情景和“美丽的心境”,“尚奇”的风格又怎么能联系到一起呢?它分明表达的是独特深长的离情别绪。
综观全诗,以咏雪而写天气的寒冷倒是作者写景抒情的一条线索,而对别情离绪的抒发也可谓一波三折。虽然离别之情没有被过分渲染,但它却始终如千里伏流之涌动,贯串于诗歌的字里行间。全诗所抒写的是一个久戍边塞之人,在功名未就、回归不得而又送人回归的特定情景氛围与气候条件下产生的别情,它那么清新,又那么凝重,如塞外愁云一样翻卷在诗人心头,在历经了奇寒的锻造和思乡念远情结的荡涤之后,显得既慷慨无悔又意绪绵长。
注:①见《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424页。
岑参的边塞诗范文4
关键词:英雄气魄;仁者心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92-01
唐朝经“贞观之治”和武周改制,到开元盛世已成为国力强盛的泱泱帝国。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边疆,开元天宝年间,边疆征战频繁。由于国力强盛,使唐王朝在战争中占有明显优势。同时,为激发将士征战疆场的勇气,唐对边将的赏赐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战争的胜利和国力的张扬,加上立功受赏、授官升迁的诱惑,使许多诗人投笔从戎,希望“功名只向马上取”,这为边塞诗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深厚基础。
在众多的边塞诗人中,如崔颢、王维、张谓、岑参、高适、祖咏、李白、李颀、王之涣等,都有过从军入幕或游历边塞的经历,王昌龄也毫不例外。王昌龄于开元十五年及进士第,躬逢千载难遇之盛世,对“盛明今在运”的认识和“乘运共跃鳞”的愿望,使得诗人抱着承运而起、建功立业、为国效劳的人生理想去探索人生。他常以班超、傅自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汉书 班超》。“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这种急切求得功名的心情使他不甘再做“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像当年许多文人一样,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的英雄气概,在中进士前后,游历西北边地,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
这些边塞诗中,诗人一方面以奔放狂热浪漫侠气和豪迈粗犷的英雄气魄去热情讴歌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及将士们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又以悲悯的仁者心怀去关照久戍思归的征人和独居深闺的军眷无尽的思念与孤寂。所以,王昌龄的边塞诗中,一个主题是歌颂保国安边的英雄气魄,另一个主题就是满怀同情地抒写远戍战士怀乡思亲的忧愁和痛苦,这两个矛盾的主题互为交融,共同突出一个主题:出征战士思念故乡和立功报国两种心情的矛盾,并从矛盾心理的刻画中突出展示战士的全部生活和精神面貌,他们的欢乐追求忧愁和痛苦,并始终洋溢着昂扬向上的盛唐精神,这也是王昌龄不同于其他边塞诗人的特点之一。
“少伯塞上诗,多能传出义勇。”(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像高岑一样,王昌龄的边塞诗中,诗人也以奔放狂热的浪漫侠气和豪迈粗犷的英雄气魄去热情讴歌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及将士们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如他被列为七绝之首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中久远辽阔苍凉的时空背景,暗示了战事的频繁和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同时后两句的一个假设也含蓄、巧妙地表现出守边将士奋勇杀敌、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其中最典型的还是他的《从军行 七首》(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通过长云雪山、孤城、黄沙边地景色的描写,把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淋漓尽致的展现,“百战”至“穿金甲”更是写尽了战争的艰苦频繁、战斗的惨烈及戍边时间的漫长,从而使迸出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志越发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现了戍边将士“男儿本自重横行”的大丈夫气概和保家卫国、廓清边纷的雄心壮志,从而凝成战斗豪唱。
战争是关系生死存亡的残酷事实,对个人而言可凭无畏勇气,无视生死地肯定“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的执着,然而“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后面隐藏着多少父母妻子永恒的思念与绝望,所以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同情心的诗人,王昌龄并非一任性情率意而行,让英雄气魄激越狂热地奔腾宣泄,一旦诗人从现实出发,游历边地,亲眼目睹“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乙亥岁二手》)的残酷,王昌龄不免要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不暇思索的狂热到循理内省的沉思,从而对戍边的证人、独居闺中的军眷甚至交战的对方真诚流露出同情悲悯的仁者心怀。
面对连年的战争,久戍不归的将士难免有思乡怀亲的哀伤和失却战友的痛苦,但同时又有着廓清边患的责任和担当,对这种矛盾心情的抒写,是王昌龄许多诗歌表达的主题,体现着诗人对戍边者的人性关怀。如《从军行 七首》(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中“怀土思亲”的别情、“久戍思归”的边愁、“边患未平”的边离、建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愁及对山川风物的热爱等都在这短短四句诗中包括,充分表达了征戍者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王昌龄边塞诗中另一种从边塞经验中体会出人性之不忍的温情的是感人之深的军眷闺怨诗。如果说王昌龄笔下那位“春日凝妆上翠楼”的“闺中”“悔教夫婿觅封侯”的“闺怨”尚是她自己造成的,而另一些闺怨诗却来自边关血战的无情拨弄,是独处幽闺的思妇所不能把持的。如《从军行 七首》(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岑参的边塞诗范文5
关键词:初唐 定州 崔 边塞诗
边塞诗早在《诗经》《楚辞》中就已出现,如《诗经》中的《采薇》,作为《小雅》中的杰作,反映的就是戍卒在出征归途中,对战争的回顾及哀怨;《楚辞》中的《国殇》,也描写了两军相交的战场上,互相厮杀的惨烈场景。但由于篇幅太少,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汉魏迄隋,这一题材的诗歌创作渐有增加,出现了以边塞为题材写作的乐府诗和一些以写作边塞诗见长的诗人,如魏晋时曹植的《白马篇》。南北朝时期,尤其南朝大量的边塞诗。但南朝边塞诗的作者多无出塞经历,因此他们的边塞诗多是用乐府古题写作的。隋也有边塞诗作,但由于它历时太短,作品成就不及臻于完善。至唐初,写作边塞诗开始形成了一种风气,边塞诗的创作由此产生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当时以唐太宗李世民为首,举凡文武重臣、诗坛名宿,几乎无人不写边塞诗,因此在唐初的诗歌创作中就产生了大量的边塞诗作,它们成为盛唐边塞诗作的重要先导,直接为盛唐边塞诗派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在崔的诗歌创作中边塞诗这一题材数量并不是最多的,与同期其他诗人的边塞诗数量相比,亦不是最多的。但就是这不多的作品却突出地显示了初唐边塞诗创作的特点,即:对于强敌入侵的愤然抗击和对于时事政治的喟然长叹,再就是抒写征夫和思妇的边愁。
《塞垣行》和《大漠行》等是崔写作的表现奋勇抗击入侵之敌的代表诗篇。
这类诗篇其他时期的诗人也都有大量这类诗篇的作品,但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如盛唐时期的高适,其诗中写道:“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塞上》),“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蓟门行五首》其五)诗中以“汉”喻“唐”,盛唐也有“边尘”,但“汉兵”早已作好准备,而且作战时均能奋不顾身,最终“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塞上》),“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东平留赠狄司马》);再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其中写道:“虏骑闻之应胆慑,料如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诗中表现了唐军无可置疑的军事优势和随之而来的心理优势。诗人同边塞将士一样忧心国家时局,不甘心仅仅“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塞垣行》),而要“一朝弃笔砚”(同上),建立“须勒燕然石”(同上)的传世不朽之功业。但他的立功边塞又不仅仅是为了封妻荫子、受爵拜相,而是其勇赴国难思想感情的体现,是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入世情怀和为国为民“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1]“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2]的献身精神的体现。
边塞诗的另一个内容是慨叹时事。这类边塞诗有一个特殊的内容,就是和亲。和亲也是一种政治行为,即所谓的“庙策”、“帝策”,其目的是为了缓和唐王朝和少数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盛唐时代由于国力大盛,所以已不靠“和亲”来达到这一目的,因此当时诗人的态度也是“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许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其二)。而唐初时期,和亲却是一件十分受重视的事情。景龙四年(710),中宗养女、雍王守礼之女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弃隶缩赞联姻,她是继文成公主之后第二个与吐蕃通婚的公主。正月二十七日,中宗幸始平县,亲自送公主入蕃,并写下《送金城公主适西蕃》诗,同时命诸臣僚唱和,崔亦在其中。在这些唱和的诗篇中,有对此举大加赞赏,把“和亲”说成是“受降”、“许和”的,如“圣后经纶远,谋臣计画多。受降追汉策,筑馆许戎和……”(赵彦昭《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有表现唐与吐蕃的亲厚友好关系的,如“甥舅重亲地,君臣厚义乡”(阎朝隐《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也有充满哀怨悲苦的字眼,一片哀伤气氛的,如“和亲悲远嫁,忍爱泣将离”(刘宪《奉和送金城公主入西蕃应制》);也有申述公主远嫁的意义,赞叹皇帝公主顾全大局的,如“皇恩眷下人,割爱远和亲”(唐远《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还将膝下爱,特副域中欢”(武平一《送金城公主适西蕃》),“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李峤《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主歌悲顾鹤,帝策重安人”(李适《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崔在《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中,虽然也表现了公主远嫁的哀愁,“箫鼓辞家怨,旌旃出塞愁”,但他又指出这种远嫁是有历史渊源的,“怀戎前策备,降女旧因修”,谁都不愿意这样做,“尚孩中念切,方远御慈留”,只是为求和戎,不得不尔,点出了当时唐王朝的窘况,表现了诗人关注时局、忧心国事的儒家情怀,更为重要的是他把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归结为“顾乏谋臣用,仍劳圣主忧”,并不为自己开脱推卸,则体现了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入世情怀和忠君爱国、侍君敬主的思想。
此外,崔还有《边愁》和《早春边城怀归》等以征夫的口吻写出、表现征夫的相思之情的边塞诗。
崔所处的时期正是唐王朝立国不久,北方的突厥,西南的吐蕃、南昭,东北的契丹、奚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仍有一定的实力,加之他们多为游牧民族,生产力水平低下,居无恒所,随水草而流移,常常和中原的农业文明产生矛盾和冲突,大到战争,小到摩擦。当有自然的天气灾害、生活发生困难时,他们就南下掳掠,发生战争。而此时唐王朝的国力还不是十分强劲,经常出现“单于犯蓟,骠骑略萧关”(《大漠行》)、“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早春边城怀归》)的险情和“岁尽仍为客,春还尚未归”(同上)、“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折杨柳》)、“去岁闻西伐,今年送北征”(《同李员外春闺》)连年征战仍不能得胜的窘况。然而不管边庭环境多么衰败肃杀,“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边愁》),气候多么奇寒,“十月边塞寒,四山冱阴积”(《塞垣行》)、“山川凌玉嶂”(《早春边城怀归》),以致铠甲和兵器都满覆霜雪,“风雪散戎衣”(同上)、“霜雪剑生衣”(《边愁》),战争多么残酷,“风尘马变色”(《边愁》),但他们的尚武精神、游侠精神和进取精神,还有对军武英雄的崇敬、羡慕,内心深处的英雄意识和封侯情节,使得他们自愿离别家乡,告别亲人妻子,投身边幕或军伍之中,“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塞垣行》),以期建功立业,边塞封爵,“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同上)。但战争的时间太长了,加之“路向南庭远,书因北雁稀”(《早春边城怀归》),他们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日益严重,“乡关摇别思”(同上)。这种感情在白天还不是那么强烈,因为他们可以想象一下“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边愁》)的妻子和“明年征骑返,歌舞及芳菲”(《早春边城怀归》)的光明前景,只是“客思愁阴晚”(《边愁》),因为那阴霾的天空就像自己浓烈的思乡念亲之情一样无法散去,孤寂清冷漫长的夜晚自己又如何度过呢?可能是“忆梦残灯落,离魂暗马惊”(《酬杜麟台春思》)吧!语
参考文献
岑参的边塞诗范文6
一、了解诗歌类别
诗歌按内容来分,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1.山水田园诗
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代表人物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2.咏物诗
特点是托物言志。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3.边塞诗
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4.咏怀诗
特点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歌前两句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进一步抒怀。
5.咏史诗
多以特定意象融合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讽刺当政者荒,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代表人物刘禹锡、杜牧、苏轼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二、了解诗人生平,把握诗人风格
掌握诗人的生平,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杜甫一生穷困潦倒,终生郁郁,所以其诗歌多写旅途漂泊,两鬓先衰功业未就的悲叹,风格沉郁顿挫。还有陶渊明的淡远拙朴、李白的清新飘逸、李清照的清丽婉约等。但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也往往是高考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慷慨悲歌。
三、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
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对不同的社会时代特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如唐代的诗歌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安史之乱前的诗歌刚健大气,境界开阔,多写丽山盛水,理想志向以及边塞战事。而安史之乱后的诗歌则多是一些写战争之惨,征调之苦,离乱之愁,以及希望统治者励精图治,重振河山,却又难以变为现实的文字。
四、了解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
五、了解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诗的灵魂,体味意境要从诗歌描绘的生活图景入手,进而体味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先将曲中描绘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这些形象再现组合而成一幅深秋晚景图;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图景蕴含的情意,进而领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羁旅行人的思乡之情。
六、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主要有抒情、描写、修辞三大类。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等。学生对这些手法都应了解,以便在鉴赏时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