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歌颂教师的散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歌颂教师的散文范文1
语文课是其它学科的基础。然而,生机勃勃、有思想、有情感并且具备一定审美观的中学生对文质兼美的语文却不偏爱,他们把语文视之为枯躁无味的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精心备课,从导课开始,就要吸引住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课文的主动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课文。许多教师在这方面都作了精心设计,有自己的高见,这里也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导课的点滴。
多年来,我根据中学生对音乐喜爱的特点,把主题与课文主题相同的歌曲作为授课的导入语,应用于课堂教学,颇有收益。尤其是散文体裁的课文,这一运用就大见成效。
朱自清的优美散文《春》,融情、景、意于一体,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绘春,万物苏醒,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相竞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的希望。学习时,我选用了学生在小学喜唱的《春天在哪里》这首歌作为导入语。“同学们,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我们齐唱这首歌的第一段。”“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看见红的花,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同学们,歌中的‘花’、‘草’、‘唱歌的黄鹂’展现出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画面中有静物还有动物,有色彩还有声音。这首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由衷赞美和喜爱之情。散文作家朱自清又是如何抓住春的这些特征来绘春、赞春的呢?请听录音。”这样一来,课堂一开始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生带着美的情趣来挖掘文章中的美,更能达到让学生学这一课的目的。魏巍的《我的老师》,抒发的是对老师的怀念和崇敬的心情,赞美了老师的美好心灵。学习时,我先找一个同学唱了一遍《我爱米兰》这首中学生歌曲,这首歌赞扬了老师的平凡,歌颂了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它不是为了争春才开花,默默地把芳香洒满人心田……”。“米兰花开并非为了与百花争宠,而是为了送芳香给大地,它默默地奉献精神如同辛勤的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像老师喜欢你们一样喜欢老师。我们爱老师,用歌声表达对老师平凡无私的赞美之情。歌曲《我爱米兰》是从赞美老师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角度来抒发对老师的爱。课文《我的老师》是从慈善、公正、爱学生角度来表达对老师的爱与赞美,两者赞美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主题却是相同的。当代作家魏巍用充满爱的基调,选取平凡事例来歌颂老师的不平凡,请看课文听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歌唱更加激发了学生对老师的爱,在学习课文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此安排合乎学生的情理特点,使学生由爱学到会学。
一改演讲式的导课模式,从兴趣入手,借助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深入地挖掘课文中的美,这样语文课会由枯躁无味变为趣味无穷。
歌颂教师的散文范文2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生日,当生日来临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庆祝。祖国也有自我的生日,此次活动,我们透过国庆节主题活动,帮忙幼儿明白祖国的生日,以自我的方式庆祝,激发幼儿对祖国的情感。小编为大家整理幼儿园国庆节活动策划文章,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活动一
一、主题名称:
欢腾的国庆
二、设计意图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生日,当生日来临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庆祝。祖国也有自我的生日,此次活动,我们透过国庆节主题活动,帮忙幼儿明白祖国的生日,以自我的方式庆祝,激发幼儿对祖国的情感。
三、主题目标:
1、明白每年的十月一日竖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感受节日的气氛,以自我的方式表达热爱之情。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活动安排:
活动一:
庆祝国庆节
活动准备:
1、炮竹的图片(没有烟花)人手一份。
2、中国地图一张、五星红旗一面。
3、关于人们庆祝国庆节的场景图片。
4、解放军阅兵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谈话:观看解放军阅兵视频。
为什么到处有鲜花?
二、介绍国庆节。
1、过几天就竖庆节了,国庆节是谁的节日呀?
2、学说:十月一日竖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3、大家会怎样庆祝呢?
4、欣赏人们庆祝国庆节的场景图片。
5、引导幼儿观察中国地图,认识祖国的首都和国旗。
三、幼儿以自我为祖国妈妈燃放礼花的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
1、教师介绍背景图。
2、边念儿歌边添画:点点点,画画画,送给祖国妈妈小礼花。
3、幼儿作画:添画烟花。
要求:
(1)要用漂亮的颜色画礼花,要画满。
(2)蜡笔不要涂在桌子上。
四、将作品送给“祖国妈妈”。
把自我的礼物送给祖国妈妈,并对“妈妈”说:“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国庆节”时带孩子外出游玩,体验国庆节欢乐的气氛。
活动二:
爱祖国,爱妈妈
活动目标:
1、明白国庆节是祖国的生日。
2、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网上搜集人们欢庆的场面的资料;欢快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了解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1)师:你们明白国庆节是谁的生日?(学说: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请幼儿观看人们欢庆的场面
师:人们都在干什么?
2、透过“过生日”活动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1)再次观看欢庆场面,教师向幼儿介绍这是大人们为祖国妈妈准备的礼物。
2)师:我们小朋友能够送什么礼物给祖国妈妈呢?
3)幼儿自由讲述。
请个别幼儿上前大胆讲述自我的想法。教师小结。
5)游戏:做礼物
根据大多数幼儿的意愿带给一些轮廓的纸,让他们利用画笔涂色等活动。
活动二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庆祝活动,体验庆祝国庆的欢乐情绪,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少先队员民族自豪感,调动每个孩子积极参与的热情,真切感受经典诵读的快乐,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活动主题:祖国在我心中
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20_年9月29日20_年9月30日
二、活动准备:各班布置教室黑板板画主题悬挂标语气球、彩带若干
三、活动内容:
1.出一期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黑板报。请各班于9月29日前完成。
2.全校开展歌颂祖国、爱我中华的经典诵读比赛。时间为9月30日下午两点。
3.评比标准:
(1)仪态大方、着装得体、动作适当。
(2)所选诗歌内容必须是以歌颂祖国为主题。思想健康向上,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3)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
(4)读出诗歌的韵味,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
(5)表达诗歌的情感准确自然。
(6)现场演出效果好。
四、活动具体要求:
1.以中队为单位参加比赛,各年级段分别评奖,各中队原则上要求全体队员参加。本次活动将评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若干。一二等奖将设立奖金,以资鼓励。
2.诵读内容积极向上,颂扬美德,崇尚感恩,传诵经典,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3.1-3年级可以选择《经典诵读读本》和童谣,4-6年级选择歌颂祖国的诗歌或散文朗诵。
4.活动主要负责人及分工:
评委:__
统分员:_
会场布置:_(
音响)__
歌颂教师的散文范文3
【关键词】校本课程;承德传统文化;承德文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承德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存和内涵,特别是到了清朝乾隆盛世时期,作为清帝国的陪都,人文历史资源非常雄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文人俊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另外,还有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歌谣和故事在老百姓中流传,成为承德宝贵的文化财富。
“承德文学”作为《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一部分,以传承家乡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为育人目标。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五个途径实施。
一、通过课堂主渠道实施
承德市实验小学正式把《承德传统文化》这门校本课程列入课表,由专职教师任课,每周一节,作为实施校本课程的主渠道,每学期初组织课题组教师与专职教师研讨,制订出本学期的实施计划与策略。
现以民间歌谣、民间故事、优秀文学作品这三种比较成型的实施策略谈一谈。
(一)民间歌谣
采用玩中学,学中玩的实施方法。
民间歌谣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合辙押韵,琅琅上口。我们选入的歌谣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且短小精悍,很容易被儿童接受和传唱。在教学中我们力求做到教育生活化、健康化、特色化。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如“跑马城”、“踢毽儿”等童谣我们就在室内先交给孩子们吟诵这两首歌谣,然后再到操场上去玩,孩子们边吟诵边玩,身心都是愉悦的,幸福的。
(二)民间故事
采用先读后讲,再演或创作的方法。
承德历史悠久,一道牌楼,一条街道,一处景点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学生们对此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教师主要采用读一读、讲一讲故事、说一说感想,有的再演一演的方法,把每一个故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每一位主人公走进学生的心坎里去。有的班级在课题结束时在班里开展了“承德人讲家乡的故事”的比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有的学生受到传说故事的启发,自己又创编了新民间传说故事,想象大胆、合理,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和对家乡的一片热爱之情。
(三)优秀诗文
采用先读一读,背一背,再写一写的方法。
承德有着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在避暑山庄这一文化背景下,有许多诗歌、散文诞生并流传下来,尤其是诗歌,在省里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如刘章、何里、袁志山的歌颂家乡大好河山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好记易读。在教学中我们采取读一读,诵一诵,然后再选取优秀诗文背下来,或把一些佳句积累在小本本上的方法。通过学习诵读,学生对家乡的历史、名胜更加了解,从而产生强烈的热爱之情和表达的愿望,纷纷拿起手中的笔挥洒下自己对家乡优美景色和名胜古迹的赞美、热爱之情。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要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与掌握承德的传统文化,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生活中学习鲜活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一次与本单元内容密切联系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家乡的传统文化,并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例如,在学习完《康乾七十二景诗》后,我们带领学生去避暑山庄做一名义务小导游,学生在活动中,有的为游客讲传说故事,有的随即说上两句谚语,还有的吟诵名人来此留下的诗文。通过此活动,不但让学生感到学有用武之地,而且还深深地以自己是一名承德人而感到自豪。
三、巧妙地将承德文学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语文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承德文学的内容丰富,这正好为语文教学又开辟了一块沃土。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把它作为连接的内容进行拓展。如冀教版第11册第一单元是以写祖国壮丽的山河为文化主题的一组课文,有《山海关》、《七月的天山》、《草原》、《五彩池》等美文。学习完这些课文后,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教师就抓住这一契机,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的家乡承德的自然风光在全国都可谓是独具特色,你看过哪些描写家乡优美风景的诗歌和散文呢?让学生回去搜集,再拿到班上品读,欣赏完别人的作品之后,再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家乡的美景。在此过程中,学生既为自己是一名承德人而自豪,又会有一种创作的成就感,这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这就使承德文学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起到了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作用。
四、成立芳草文学社和春蕾剧社,为校本课程实践进一步深化搭建平台,每周二下午为芳草文学社和春蕾剧社的活动时间
学生自由报名,一个班五名学生。芳草文学社以歌谣、故事、诗歌、散文的创作为主,其中创作歌颂家乡的文学作品是每个学期必完成的一项重要内容。期末由教导处统一组织作文竞赛。春蕾剧社以排课本剧和流传在承德的民间故事为主要内容。期末每个年级都要至少有一个成型的作品,好的还能被推荐到学校“六一”节目汇演中展示。这就为喜欢文学、喜欢表演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使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并在活动中学会了共处,增强了自信心,才能得到了发挥。同时也让承德文学走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心里。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
五、创建“承德文学”长廊,让承德文学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全方位地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三楼为“承德文学”文化长廊。我们的长廊包括前言、文学作品卷、民间歌谣卷、民间故事卷、民间谚语卷五大版块。每一版块又分为文学鉴赏墙和学生创作墙两部分。既展示了历代名人的佳作,使学生受到了文化的滋养,又为学生创作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学生在这样浓郁的校园文化熏染下,对家乡文学的热爱之情定会油然而生。
歌颂教师的散文范文4
【关键词】职校语文 整合式教学 原则 要件 策略
2011年秋季学期,语文新教材投入使用,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这是一个挑战,因为在学校课程设置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任务繁重了。面对此种现状,大部分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阅读与欣赏”部分,对于“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采取了这样的“技术”处理:或者是用极短的课时勾画重点,或者是布置学生课后自学,或者是干脆不教。有的教师还将此种处理方式作为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表面看来对于新教材的这些处理,似乎有些道理:一是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对教材内容作了筛选,解决了内容与时间之间的矛盾;二是突出了“阅读与欣赏”的教学重点(许多老师总认为“阅读与欣赏”是考试的重点,考试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三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但细细深究却有诸多问题:一是不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新的语文教材的教学单元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构成,这三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教学整体,忽视或抛弃后两个部分的教学,就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二是削弱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相对于以往的旧版教材而言,后两部分的教学内容,更注重加强语文实践,更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总的说来,这些处理方式或多或少地背离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因此,不论是哪一种,都实不足取。但新教材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安排紧又是确实存在的矛盾,如何解决这对矛盾,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譬如说比较式教学,将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文本组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可以节省一定教学时数;前导后拓式教学,加强课前的预习指导,注重课后的延伸拓展,也可以赢得一些教学时间,等等。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向大家介绍整合式教学。
所谓整合式教学是指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以教材提供的知识或由教材引发的相关内容与教材本身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其主题因素主要借鉴了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多元智力理论。本文重点探讨学科内整合,即新教材中同一单元“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教学内容的整合。
一、整合式教学的原则
(一)以“整体”为架构
单元教学是一个整体,单元与单元的教学又合成了一册书的教学整体。在设计整合时,首先要树立一个立足教材的全局观,服从于整个单元的设计目标、教学任务。如第三册是按主题组织的,第五单元整个单元的构成内容均由“敬业人生”这一主题统率。那么,教师在整合单元的三块内容时,就要从“敬业人生”这个统一的主题出发,然后构建一个整体协调的教学单元。
(二)以“学生”为根本
既然整合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所以,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切记从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学生学情,选择利于学生学习的切入口,整合各种教学内容,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提升为根本目标。如在教授“飞扬的诗情”时,整合的过程就要以十六七岁学生对诗歌本能的热爱为出发点,诵诗、品诗、写诗、荐诗,一一进行。
(三)以“效率”为生命
我们既然不满语文教学陷入“少、慢、差、费”的窘境,那么,追求高效率自然是我们做出整合教学决定的关键动因。而一旦离开了效率,整合教学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通过对单元三个部分的整合,我们的语文课将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最多的教学内容,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当然,这里所追求的效率并非是以学到书本知识的多寡来决定的。
二、整合式教学的要件
(一)内容的整合
教师要对教材有通透的认识,注重单元内容的整合:必学课文与自学课文整合;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我在教学第一册第四单元“千古流芳一诗心”时,用一道“结合《静女》《归园田居》《将进酒》,围绕‘城隅会面’‘采访陶渊明’‘杯酒聊人生’的话题,准备一次‘交谈’练习”的模拟题,将这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中几首古典诗歌,“表达与交流”中的交谈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古诗重读整合在一起,力图深化文本的学习、拓展交谈的素材,更为后续“古诗重读”活动的教学做铺垫,一石数鸟,较好地达成了单元目标。整合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叠加,而是在通透教材的基础上掌握要领,寻找最佳切合点,对教学内容提要钩玄,去粗取精,使学习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得到提高、强化。
(二)方法的整合
教学内容整合之后,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整合适宜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方法林林总总,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管什么教学方法都有长处与短处,内容决定形式,能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加上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与常态的教学情形发生了变化,整合式的教学要注重整体结构各元素的特点与相互之间的关联点,我们不能“一杆长枪舞到底”。信息时代,如能整合适当的现代信息技术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方法整合后在具体运用中还应注重一定的技巧:从整合的方式时间关系说,可以并行运用,也可以鱼贯运用;从角度关系说,可以主辅互补。并行运用,即如雁行而列,同时进行;鱼贯运用,即似鱼贯而入,先后有序;主辅互补,则有主有辅,主方法起主导作用,辅方法起辅佐作用,互为补充。
(三)能力的整合
职校语文教学与普中语文教学相比,也许更应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因为社会的变革,要求劳动者有更高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责无旁贷。整合式教学中对能力的整合不能忽视,教者在教学之先须将所整合内容中的语文能力梳理清楚并加以架构,形成一体,教学才会更具针对性、实效性。譬如“敬业人生”单元的语文能力我是这样来梳理架构的:素养能力:敬业乐业、积极乐观、与人共处――学习典范,培养敬业光荣,敬业才能成业的思想;应用能力:散文、小说的文体知识、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手法――理解词句段的含义和作用、理解表现手法的作用、理解写作意图;实践能力:得体的洽谈技巧、求职应聘信的写作、模拟求职应聘实践等。并在单元教学中通盘考虑,合理布点。
三、整合式教学的策略
(一)激活情思,点燃智慧
在整合式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已整合的要件创设独特情境,激活学生情感思维,以教师的教学智慧点燃学生的学习智慧,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形成磁场效应。教师可以通过现实关联、总括提要、案例切入等手段,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如我们在教学“自然的心迹”单元时可以这样来激活学生的情思:走进这一单元我们将体会几位大家写景抒情的高超技巧,朱自清抒发洁身自好、洁净无瑕、正直清高的情怀,从荷花绘就;刘白羽歌颂祖国、歌颂生活,从三峡描述;李乐薇寄寓情趣、理想,从小屋展开;德富芦花“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禅意,向晚秋佳日倾诉;黄河浪回忆、思念故乡,从榕树引发,景由情遣,情随景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欣赏写景抒情散文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我们将通过口语交际中的朗读指导,以这些课文为素材,一方面训练朗读技巧,一方面更好地解读文本,并按照写作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练习这类散文的写作。欣赏、朗读、表达与写作是我们学习这单元的主要任务。通过这一段总括提要将这单元所选散文的要点提炼了出来,也将本单元整合的内容明确地告诉了学生。诗意化的言语起到激活学生情思、点燃学生智慧的作用,师生间的对话又建构了单元教学的思路与内容。
(二)“两全”并举,联通知能
整合式教学的关键点是教师确定“坐标”,钩玄提要,从而调动学生原有贮存,实现知能整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两全”,一是全景视野,任何内容的学习只有纳入相应的系统,才能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建构并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全景视野可以将单元内容纳入整体框架,具体教学时,由所教内容联想到问题的全景,可使师生的教学更具纵深感,而由全景再回到内容本身,则会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全程思考,对任何问题,师生都要全程思考,从起点到终点,从切入点到结合点,全程想透,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为我所用,联通知能,构建系统。如在进行“千古流芳一诗心”单元的整合教学时,教师将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鉴赏诗歌的诵读涵泳、想象还原、求同探异、咬文嚼字、知人论世、多元解读等方法整体熔铸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步掌握鉴赏诗歌的三个“步骤”(读熟/感知读懂/分析读透/领悟)、七个“项目”(标题、作者及写作背景、内容、意象意境、关键字词、思想情感、艺术手法),学会鉴赏诗歌。全景、全程的观念,在整合过程中,应各有侧重,又相与为一。
(三)思维碰撞,举一反三
整合式教学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策略,引发师生间、生生间的思维碰撞,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周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展开思索。组织展开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形成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要为对话创设氛围,让学生亲近文本,激发学生产生对话的欲望,在多重对话过程中随时提供可能的帮助,力求做到人人“参与、体验、分享”。仍以“敬业人生”为例,教学时可从该单元口语交际洽谈的一道习题切入,引起学生的思考。这道习题是让学生以一位试用期员工的身份,因工厂减少自己一百元实习工资的事情找厂长洽谈,工厂给的理由已知:经营不善。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洽谈,情形也是不可预设的。由此引发师生对话,逐渐引向敬业这一话题,并切入阅读与欣赏,指向对敬业人生的理解、共鸣、向往,进而将求职信、应聘信的写作训练整合进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形成体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拓展空间,追求生成
在整合式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拓展思维空间,唤醒学生的创新激情,达成课堂生成。整合式教学法的结尾,强调开放性或未完成性。课堂教学从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开始,经过酣畅淋漓的整合与思辨,以一个更有价值、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收尾。学生在精神探险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一路的美景,不断受到更高境界的召唤,从而使学习活动不断地敞亮,力求使阅读、表达、交流、写作、活动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受用它。
总之,新教材的教学呼唤着每一个语文教师更有智慧地开展教学活动,成长学生,也成长自己。
【参考文献】
歌颂教师的散文范文5
寓教于学找契机
1、在导言中渗透思想教育。好的导言,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在给学生上《理想的阶梯》一课时,就用了这样的导言:“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有的想成为科学家,去探索尖端科技;有的想成为名医,救死扶伤,为人民解除病苦;有的想成为将军,去指挥千军万马……那么你知道登上理想之巅的阶梯在哪吗?我可以告诉你们,马克思、诺贝尔、鲁迅、巴尔扎克们都是靠刻苦勤奋,珍惜时间和迎难而上来实现理想的。你们实现理想的阶梯也只能像他们一样奋斗,别无它途!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理想的阶梯》一文是怎么样说的吧!”通过导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我们懂得只有理想不去奋斗是不行的,许多世界名人都是靠奋斗才实现理想的。在此思想意识的基础上再去学习课文就有助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2、在朗读中受到思想教育。善于诵读,既有助于增强诗文的品位意境和感染力,又有助于读者感受和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那么老师就要抓好诵读这一环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课前我只放了一遍录音就感动得有的学生不停地掉下眼泪;接着我就在这种情境中进行深入诱导,使学生仿佛亲身经历了那真挚的父爱,从心底唤起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课后有的学生对我说:“我过去不太了解父亲,今后一定要好好地爱我的父亲。”同时,学生在朗读中也可以自我欣赏,自我陶冶,所以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3、在分析课文中贯穿思想教育。分析课文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有一定的思想性,有些课文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熏陶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恰切讲解,抓住契机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还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那几句动作描写,抓住那几个动词“穿、爬、攀、缩”。向学生提问:“这几个动作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年纪大,行动艰难。)教师接着问:“尽管如此,他为什么还要爬过铁路去买了几个桔子呢?”这样一问一答,就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有助于消化课文内容,也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增强他们对父母、对他人的爱心。此外,在分析课文中进行思想教育,还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准确性、生动性和启发性,而且要有把思想教育融于分析之中的能力,并且不留下说教的痕迹,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4、在作业中注重思想教育。一般来说,平时我给学生留的作业大都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等内容,较少有德育内容,其实那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我认为利用课外作业也是对学进行思想教育的一条好途径。例如,结合教学可以让学生写歌颂英雄人物雷锋的观后感,写关于家乡变化的调查报告,写歌颂家乡变化的诗歌、散文。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好书、好诗、好文章。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先进思想的启迪,受到榜样力量的激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及艺术的感染。
组织活动见成效
其实,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进行思想教育,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力量的感染,只是一种理性的东西,而要把它们转化成自觉的行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还注重抓了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认识在深刻的反思中得到升华,把升华后思想迁移到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如我组织的课外朗读小组排演了一个配乐诗朗诵《祖国需要我》,就收到了极好的成效。在课外,我还经常组织读书报告会,思想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的教学得到了校领导及全体教师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作者:李明 单位:鸡东县第一中学
歌颂教师的散文范文6
【关键词】职业高中;作文教学;人文性;培养;对策
写作是学生自我个性的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个体在创作中,主体意识得到培养,自我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施展,借助语言这一工具,个体的思想、意识、观念在以社会、历史为支撑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观,促进了主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发展。人文性在作文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体现,而这都需要建立在生活和主体这两大因素之上。
一、以生活实际为源泉、激发人文性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生活更是创造的源泉。传统职高语文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中去习作,自我的意识和感情得到不到较好的抒发,长期的束缚让学生只能是在作文中写点道理、说些流水话,人文性被掩盖在那些口号下的雕版教学中。要以作文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就不能忽视兴趣的重要性,也要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在生活中去感悟和体验。
1、从生活中激发兴趣
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作为职业高中的学生,一方面要掌握专业技能,一方面要提高知识基础理论和文化修养,而学生的生活面又较为狭窄,如何在此基础上来作文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性?表面上看,学生的生活不免单调很多,而当你仔细深入是才发现,原来那单调的背后不也藏着青春的无限梦想和渴望,那生活的点点滴滴何尝又不能成为创作的源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去寻找写作的灵感。如一次争吵、和教师的一次矛盾,学校偶尔的停电事件、运动会、甚至是一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成为写作的范畴。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写生活,让我手写我心,摆脱传统作文的命题、半命题作为限制,学生的兴趣将得到激发,人文性就获得了广阔的空间。
2、从生活中吸取素材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的确,生活中拥有着丰富的创作素材,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就如写人一样,书中有“藤野先生”、“包身工”,生活中也不缺“藤野”和“包身工”。学生中有很多的父母都是农民工,这难道不是表现的素材?班级转来新同学,这为何不能成为一种素材?学校组织扫墓,这次活动为何不能写作文?今天我被老师批评了,心里难受,为何又不能用文字表达?一切的一切,都将是写作的素材,那早晨的浓雾、那夕阳的余晖、一次微笑、一个动作,只要善于去观察,写将成为一种习惯。
在这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生学会去观察,用学生自己的特点眼光去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素材当做自己写作的素材;其次,要是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习惯、无论是日记或是读后感都要在坚持中变成一种习惯,一种用自我的方式进行表达的习惯。
3、从生活中感悟人文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家庭背景、社会经历的不同,看待的事物的方式和产生的感受就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在不同中,我们都能找到一点相同——人文性,同样是歌颂母亲,有的学生通过散文来抒发、有的学生用记叙文来记叙,无论哪种问题,凝聚着的是目前的勤劳和善良,抒发的是对母亲的感恩。生活是我们的场景,而感受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以自己的体验来看待生活,书写生活,让生活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误会事件,疑惑是像小悦悦一样的悲剧,教师都应以此为契机,带领学生来讨论、交流,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再借助文字去书写。
二、以主体意识为基础、展现人文性
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还需要以多样化的方式来发扬学生的个性,从而展现学生在作文中的人文性表达。
1、关注主体性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口号式的,而应贯穿于作文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作文主题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还是遣词造句,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来进行,教师更多的是给予学生引导。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中作文由教师命题、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提供一个方向,让学生自主命题、自主作文,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实施帮助和引导。但这并不是将作文的整个过程抛给学生,而是强调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作文过程。
2、发扬个性化
雕版化、模式化越来越成为影响职高教学发展的拦路虎。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摆脱传统工具性的限制,让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发扬出来,这也是体现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主张学生不拘一格的进行作文,诗歌、散文、小说、甚至是剧本创作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体裁;有的学生擅长修辞,教师就应鼓励去向诗歌创作发展:有的学生擅长叙事,教师可鼓励去小说创作;有的学生喜欢将心里的所想用文章表达出来,教师可引导去写散文;教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不必非得限定五百字、六百字,不一定非得在作文的最后要求“诗歌除外”。但凡学生喜欢的,都将是作文的素材。